#疾病‧預防

攜手花慈攻血液腫瘤商機 尖端醫走俏

攜手花慈攻血液腫瘤商機 尖端醫走俏#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國內細胞治療發展熱,政府力推的生技產業,將可望再度成為市場焦點,依據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全球再生醫學市值至2050年將達到3,800億美元,2020年的「細胞療法」概念股,應不會太寂寞! 特管辦法開放屆滿一年以來,尖端醫積極與醫療院所合作,共同向衛福部提出細胞治療計畫申請,是第三家通過衛福部GTP查核的細胞製備場所,並與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全台第一例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癌症的案例。 近期雙方再添新合作案,宣布合攻骨髓瘤與淋巴瘤,以「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經標準治療無效之血液惡性腫瘤計劃,目前與花慈申請的總件數計7件,其中實體癌第四期在去年8月底衛福部核定通過,這呼應了總統蔡英文推展生技產業政策目標。 花蓮慈院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指出,骨髓瘤是人體免疫系統中負責產生抗體的漿細胞,癌化後,在骨髓中不斷複製增生,是國內發生率第三高的血液惡性腫瘤,好發於65至70歲的老年族群,每年新增病患人數約500人;另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有3,500人罹患淋巴癌,為國人癌症10大死因第9名,又稱「沉默的癌症」。 特管辦法開放後,細胞療法是癌症治療的新選擇,就是病患抽血後,在核准的細胞製備場所進行培養,擴增數量及活性,再回輸到病患體內攻擊癌細胞。醫學文獻指出,使用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癌症安全性高且副作用低,可以增加本身的免疫能力,減少腫瘤大小及癌症指標,同時對生活品質的提升亦有很大幫助。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由神經外科專家林欣榮院長領軍的細胞治療團隊,在臨床治療上已取得豐厚的成果,再搭配尖端醫多年的細胞培養經驗及GTP的品管,將好的細胞產品投入醫療院所,才能真正造福病患與推動醫療產業的進步。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目前與花蓮慈濟醫院、新光醫院與北醫附醫三家醫院合作,共提出9件申請案,更投入其他適應症的開發;尖端醫去年12月營收較前年同期成長86.32%,年營業收入也較2018年成長22.25%,營收動能來自細胞相關服務,未來將投入基因檢測、和拓展海外細胞市場等。

武漢肺炎升溫!尖端醫細胞治療受關注

武漢肺炎升溫!尖端醫細胞治療受關注#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全球擴散,世界各地相繼採取緊急防疫措施下,自身免疫系統抵抗病毒及各種感染侵襲的天然防線,再度引起話題。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4186),因武漢肺炎疫情,免疫細胞應用詢問激增,將陸續開發各式生長因子、營養品與保健品來調節免疫功能、活化幹細胞、增加抗體,並以細胞治療技術為客戶實現預防、保存等的健康服務。 生技股搭上武漢肺炎防疫的順風車,為提升免疫力,將帶動醫藥保健品等業績同樣受惠,而生技產業中的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依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全球再生醫學市值至2050年將達到3,800億美元,2020年的「細胞療法」概念股,應都會持續發熱。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特管辦法開放一年多以來,尖端醫與醫療院所結盟合作,共同向衛福部提出細胞治療申請計畫,同時也是第三家通過衛福部GTP查核的細胞製備場所,並與花蓮慈濟醫院進行全台第一例細胞因子誘導殺傷細胞治療癌症的案例分享,更是目前唯一兼有保存、與特管辦法細胞治療技術的生技公司。 目前除已通過的免疫細胞(CIK)治療癌症外,也推動幹細胞治療關節炎、腦中風與脊髓損傷等適應症的開發,對於未來面對未知疾病侵襲的應用,將以提升人體免疫力投注更多的心力。 尖端醫指出,對疾病預防及抗老保健的需求不斷提升,加上人口高齡化的趨勢,近年全世界投入再生醫學領域中的細胞治療、組織工程跟分子醫學應用等技術,都跟人體幹細胞有關。 所以使用免疫細胞治療關鍵之一,就是要能有良好的細胞原料,儲存健康免疫細胞將是一份最可貴的生命保險,當來不及儲存臍帶血時,現在則可先將周邊血幹細胞儲存起來,當成投資自己的健康,以及幫家人買份保單。 展望未來,尖端醫除既有的細胞保存、細胞治療服務外,還期望增加個體細胞保健與活化幹細胞,並以細胞治療技術為客戶實現預防、保存與治療的健康服務。

尖端醫、北醫 合攻退化性關節炎商機

尖端醫、北醫 合攻退化性關節炎商機#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細胞治療掀起風潮,在特管辦法上路1年後,有超過百件申請案尚在審查中,業經衛福部GTP訪查核可的細胞製備場所仍處供不應求的榮景。尖端醫(4186)繼8月拚出全台第三家經衛福部核可的GTP實驗室並與花蓮慈濟成為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首個進入臨床治療組合後,再添新案。 尖端醫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向衛福部申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細胞治療計畫送件,將為350萬名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帶來人工關節置換之外的新選擇。 國人每6.5人就有一人膝關節退化 衛福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有15%,換算全台約350萬人,等於每6.5人就有一人。健保署更統計,2017年膝部關節炎就醫83.7萬人,較2016年就增加近5萬人,而全台執行全膝關節置換約2萬7千件,其中以70歲以上占58%最多,而年輕人因運動傷害、外傷等因素造成關節提早退化,造成膝關節置換有年輕化趨勢。 北醫附醫復健科康峻宏主任表示,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者年齡以 45 歲以上居多。女性病人比男性又多了一倍,過往,就算醫師建議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也有民眾因種種因素不願接受,因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在特管辦法開放後,運用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成為可能選項,也將成為醫病間共同的期待。 初期關節炎病患可及早透過細胞治療 尖端醫董事長蘇文龍表示,多數細胞治療業者關節炎的合作科別是骨科,尖端此次與復健科合作關節炎治療,主要是因復健科有一些是初期關節炎的病患,與復健科合作,可讓更多早期關節炎病患還未達到需手術治療階段,就可以及早接受細胞治療,為病患帶來最大的治療效益與生活品質。 尖端醫(4186)合作送出的細胞治療申請案中,其中免疫細胞(CIK)應用於第四期實體癌治療已開始服務病患,另向衛福部提出的申請計畫,包括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第一至第三期癌症,經標準治療無效,還有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移植,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慢性缺血性腦中風、脊髓損傷等適應症,將待衛福部審查核可後,可為需要的病患帶來更多新希望。 尖端醫除已通過的免疫細胞(CIK)外,也積極與醫美診所及相關通路洽談,將再推出脂肪間質幹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等醫美相關細胞產品,未來尖端醫將挾多種細胞產品且〝治療〞與〝保存〞並重策略下,積極結盟醫院與診所。 尖端醫布局細胞療法旺 營業收入年成長22.25% 尖端醫(4186)投入細胞治療領域報喜!該公司宣布,日前與花蓮慈濟醫院分享「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治療首例,另向衛福部提出的其他申請計畫,靜待審查中,這是營運轉型的第一步,如細胞保存服務、細胞代工、細胞治療等相關服務;依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中,108年12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86.32%,年營業收入也較107年成長22.25%,主要營收動能來自細胞相關服務,未來投入基因檢測、和拓展海外細胞市場。 細胞治療方面,待審查的案件至少100多件以上。隨著各家廠商陸續通過審查,預期經衛福部核可的GTP細胞製備場所將有供不應求的榮景。尖端醫最為市場熟知的,當屬臍帶血保存服務,而在特管辦法屆滿一年,僅有尖端醫是由細胞保存切入細胞治療,並在108年8月底取得GTP細胞製備場所核准的生技公司,這說明了尖端醫在細胞培養與品質控管能力有目共睹。 積極布局細胞治療產業的尖端醫,目前與花蓮慈濟、新光醫院與北醫附醫三家醫院合作,共提出七件申請案,其中花蓮慈濟醫院合作的自體免疫細胞(CIK)應用於第四期實體癌治療持續服務病患中,加上投入其他適應症的開發,這將取得產業先機,創造更多市場的合作機會。 

食道癌侵襲,藝人安迪、裕隆董座嚴凱泰因而病逝…您知道嗎?食道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15倍!

食道癌侵襲,藝人安迪、裕隆董座嚴凱泰因而病逝…您知道嗎?食道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15倍!#疾病‧預防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林奐妤) 食道癌侵襲,藝人安迪、裕隆董座嚴凱泰因而病逝… 您知道嗎?食道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15倍! 食道癌大多是食道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被癌化病變而罹癌。去年台灣多達1797人死於食道癌,在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9位。食道癌發生率男性遠高於女性(15:1),好發年齡約為60歲。 症狀 食道癌初期無症狀,腫瘤大小已佔據食道管腔一半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如果自覺(1)吞咽梗噎感、(2)胸骨後疼痛、(3)食道內異物感、(4)食物通過緩慢並有滯留感、(5)咽喉部乾燥與緊縮感等情形,儘早就醫。 危險因子 食道癌致病的原因可能與(1)抽菸、(2)喝酒、(3)含亞硝胺食物、(4)吃過熱飲食、(5)基因缺ALDH2有關。 酒精對食道粘膜產生刺激甚至造成粘膜損傷;菸品含很多致癌成份,當食道粘膜反覆受到刺激或損傷,很容易導致食道癌。 不要吃過燙食物,以免燙傷食道粘膜上皮,使粘膜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病變,甚至演變成可怕的食道癌。 喝酒臉紅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當身體缺乏ALDH2,會影響酒精肝臟代謝。比一般喝酒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而台灣高達近一半的人有ALDH2缺陷!

孩子腸胃問題多 到底怎麼辦?

孩子腸胃問題多 到底怎麼辦?#疾病‧預防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孩子的腸胃時常鬧脾氣、不聽話,相信這是許多父母共同的煩惱。兒童常見的腸胃問題有便秘、腹瀉、急性腸胃炎、腹痛等,其中以便秘與腹瀉問題最為常見,由於孩子的腸胃尚在發育階段,機能未如大人健全,腸胃反覆出問題不但影響食慾與營養的攝取,更可能影響到生長發育,家長們千萬不可忽視! 3大原因導致孩子腸胃頻頻出現問題 1) 生活作息與壓力/ 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又緊湊,孩子每天趕著起床、趕上學、趕補習、趕作業等等,過度的緊張與壓力都易導致生活作息紊亂,進而影響腸胃機能運作。 2) 飲食習慣/ 營養師林千惠表示,不良的飲食習慣如挑食、不愛吃青菜、不愛喝水,或是攝取過多外食,像是:漢堡、奶茶、炸雞、玉米濃湯……等油膩外食。纖維質少、營養素不均衡的飲食易影響腸胃機能。 3)季節/ 特殊時令像是夏天、冬天皆易出現腸胃問題,夏季因天氣悶熱,細菌容易孳生,若不注意衛生就會爆發腸胃問題,而冬季則是腸病毒的流行季節。 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 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營養師林千惠表示,養成良好的飲食與排便習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多喝水、多吃蔬果、勤洗手,平日可養成補充益生菌的習慣,若是孩子有挑食習慣或是便秘、拉肚子的問題更需要補充益生菌。腸道內的好菌夠多,腸胃的營養吸收力自然較好,也能提升抵抗力,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人類腸道菌種並非單一種類而是由上百種所組成,再加上每個人的腸道菌相不盡相同,因此建議選擇菌株數量多的益生菌,15~20株菌是較佳的選擇。然而,除了補充益生菌以外,益生菌本身需要足夠營養進行成長繁殖,益生菌的食物稱為益生質,例如:蔬果中膳食纖維、寡糖就是很好的益生質來源。補充益生菌時可搭配蔬果,或是選擇有膳食纖維配方(木寡糖、難消化糊精等成分)的益生菌。 對於成長發育中的學童,也可選擇機能性的營養素,營養師林千惠舉例:消化酵素或是海洋深層水。消化酵素能幫助消化、活力健康好吸收。趕走壞因子留下好菌,存好菌好健康。而海洋深層水中的礦物質,例如:鐵(有助正常紅血球的形成)、鎂(有助於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錪(有助於維持正常生長、發育、神經肌肉的功能)、鋅(有助於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鈣(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能全方位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存好菌好健康 益生菌適合孩子天天補充,大人也可以吃,家長們可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投資「好菌銀行」,及早補充孩子所需要的好菌,一家大小一同補充益生菌「存好菌好健康」,強健體質以抵禦外界的過敏原、壞因子。若想給孩子補充益生菌,口味好吃非常重要!營養師林千惠表示,建議5歲以上的孩童攝取益生菌,另外,考量到小朋友的吞嚥能力,益生菌的劑型不建議選擇膠囊、藥丸,而且看起來也像藥的形狀,小朋友多會排斥,過細的粉末也容易嗆到,可從口感及風味上做選擇,可挑選口感好、風味佳的益生菌,部分粉末、部分顆粒的劑型較適合小朋友。若能自由搭配孩子們的日常食物,像是在水果或沙拉撒上益生菌,酸酸甜甜的口味能讓原本不愛吃蔬果的孩子,也能自然地吃進很多蔬果,食慾增加、營養均衡也能增加孩子吃的樂趣。

爸爸老是腰酸背痛 勤練5招助改善

爸爸老是腰酸背痛 勤練5招助改善#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不少男性族群從事粗重型工作,因搬重物受力不當,容易腰部背部扭傷或拉傷,長期下來造成椎間盤突出,一旦壓迫到神經會出現麻痛無力現象。37歲的楊爸爸常常腰痠背痛,甚至一度痛到無法行走,就醫後被診斷出是輕度椎間盤突出,接受物理治療搭配物理治療師的衛教及肌力訓練教學,更在家中適時地進行肌力訓練,2個月後痠麻症狀改善很多。 長時間抱小孩、手部施力不當恐成爸爸手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林怡君表示,台灣約有40%的男性族群被腰痛、腰痠問題纏身,長久姿勢不正確是腰痛的兇手,如果站姿和坐姿不正確,就算沒有運動傷害,也會容易腰痠背痛。曾在診間遇過爸爸因為長時間抱小孩,加上手部施力不當而罹患「爸爸手」,如果肌肉不斷收縮、沒有適當放鬆,導致局部組織血液循環變差,也有可能會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避免痠痛 站姿坐姿都有學問 林怡君醫師提醒,坐的時候屁股盡量向後靠,不讓腰椎懸空,可在辦公椅加上靠墊,讓腰椎放鬆,正確坐姿身體和屁股與大腿呈90度,大腿和與小腿呈90度,膝關節不能內彎。坐沙發時也要注意屁股要坐在最裡面,沙發不能選太軟。站的時候也要注意,要抬頭挺胸、收下巴、縮小腹,才不會造成腰椎壓力,維持正確的站姿與坐姿相當重要,另外也建議久坐族群,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舒展筋骨。 每天只要6分鐘 就能預防下次拉傷 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李宥儒表示,「訓練核心就是最好的護腰方式!」針對腰部或膝關節進行核心肌群、大腿肌力的訓練,尤其腰部核心肌群的訓練及周邊軟組織的伸展,能增加腰部穩定度及活動度。 通常持續進行肌力訓練,6個禮拜就會出現成效,建議在家可進行5招超級肌力訓練進行緩解,如靠牆身深蹲、抬腿捲腹、橋式、髂脛束伸展、超人式這5項,天天練肌力,每天只需花6分鐘,就能預防下一次的拉傷。 長期肩頸、腰痠 盡快到骨科或復健科就診 隨著父親節到來,提醒爸爸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姿勢與肌力訓練。如果長期肩頸、腰部痠痛,建議到復健科或骨科就診,經過X光檢查以及專業的評估,了解是否有無需要藥物或復健治療、運動治療,提早就醫可避免延誤黃金就醫時間。 第一招【靠牆深蹲】鍛煉大腿股四頭肌、大腿後肌、臀部肌肉,相較於一般深蹲,可減輕膝蓋壓力。每次維持10秒,一天做5回,可達同樣效果。 1) 背部靠牆,腰部要緊貼牆,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膝蓋不要超過腳尖。 2) 往下蹲30度左右,支撐五秒,感覺到大腿微酸,慢慢恢復原姿勢。 第二招【抬腿捲腹】鍛煉下腹部,每次維持30秒,一天做2回。 1) 坐於椅子前緣,雙手往前伸直抓著椅緣。 2) 雙腳依能力範圍慢慢抬高,用肚子的力氣,保持腹肌收緊,不能拱背。 第三招【橋式】鍛鍊臀部肌群,延伸脊椎跟增加穩定度,緊實大腿肌肉,每次維持30秒,一天做5回。 1) 膝蓋、腳掌與屁股同寬,雙手手心放於屁股兩側。  2) 屁股夾緊,感受脊椎一節一節往上,不能猛烈抬高,讓肩膀、屁股與膝蓋形成一直線。 第四招【髂脛束伸展】鍛鍊大腿外側的髂脛束,每次維持5秒,一天做10回。 1) 手平舉扶牆,雙腳交叉站立,重心放在後腳上。  2) 身體慢慢側彎至對側,感到大腿外側出現緊繃感,不要求快以免造成拉傷。 第五招【超人功】鍛鍊臀部、下背部肌群及肩膀。每次維持15秒,一天做5回。 1) 雙手伸直撐地,雙膝跪地呈「ㄇ」字型,收小腹,頭部要沿著脊椎平行延伸,不能太高或太低,腰部不能拱背或下凹。  2) 左手右腳同時平行伸直,維持15秒後再換右手左腳,身體不可左右晃動。  

拒當口罩人!痘痘這樣顧不留疤!

拒當口罩人!痘痘這樣顧不留疤!#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採訪報導) 好煩喔,臉上又長痘痘了!相信青春痘是不少愛美的朋友最痛恨的皮膚問題!網友提問:「青春痘可以擠嗎?會留下疤痕嗎?要怎麼去修復呢?」有些人覺得既然避免不了,就乾脆戴上口罩遮醜,雖然口罩可以蓋掉半張臉,但拋棄式口罩用過一次就該丟棄,小心也蓋出半張爛臉! 色素沉積分2種 青春痘需對症下藥 許多人沒有正確概念,只要臉上一冒痘就像打地鼠一樣的快速擠掉它,但這些行為都容易留下青春的痕跡。青春痘既是痘痕,又稱痘印,找對方法根治才是根治痘印的不二法門。 痘印分為2種,一是色素沉澱型,稱之為「痘斑」,二是有凹凸痘疤型,稱之為「痘疤」。然而,這2種疤痕類型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症下藥才是首要條件。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表示,皮膚長了青春痘,代表已經發炎與細菌感染的階段了,如果受傷深度沒有到達真皮層,通常留下的是「痘斑」。 皮膚凹凸不平 恐已傷至真皮層 痘斑跟2種成分有關,一是「發炎」產生的「黑色素沉積」,二是「微血管破裂或滲出」產生的「鐵色素沉積」。若想要去除痘斑,可以擦一些能退色素、抗氧化的保養產品、多喝水增加代謝、做好防曬,才能使痘斑慢慢消除。 「痘斑」摸起來平坦,有紅、青紫、暗黑的顏色變化,感染深度較淺,若是感染越嚴重則顏色會較深。「痘疤」摸起來有凹凸感,有紅、青紫、暗黑的顏色變化,感染較深,可能達到真皮層。 痘疤難處理 醫:不要用手硬擠 另外,「痘疤」也分為2種,一是凹陷型疤痕,二是增生型疤痕。凹陷型疤痕,是因為組織在發炎過程中膠原蛋白以及彈性纖維被破壞,單靠食品或保養品沒有辦法處理纖維化的組織,或幫助體積增生。增生型疤痕則是在癒合過程中纖維母細胞過度增生,陳亭睿主任提醒,千萬不要用手去硬擠痘痘,否則嚴重會遭受到感染。若萬一產生痘疤,只能靠藥品、果酸換膚、手術、雷射改善。 補充B群可維持光滑肌膚 陳亭睿主任提醒,除了生活作息要正常、少吃油炸類、精緻食品以外,多喝水也有助於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另外,還可以透過補充B群、B2、B6和以下4大類食物,能有助於保持肌膚的濕潤光滑,減輕細胞脫落的作用: 1. 富含維他命A/ 全脂牛奶、雞蛋、胡蘿蔔、南瓜、韭菜等。 2. 富含維他命B群/ 乳類、蛋類、動物內臟、瘦肉等。 3. 富含鋅/ 海魚、瘦肉、海參、牡蠣、雞蛋、蘋果、金針菇等。 4. 清熱生津/ 黃瓜、苦瓜、冬瓜、綠豆芽、梨、蘋果等。 生活作息正常、防曬可改善痘痘膚質 陳亭睿主任表示,外面太陽大,千萬別小看紫外線的傷害,紫外線會刺激黑色素產生,若是要淡疤的民眾,不論是室內或室外都要防曬。防曬的重要程度與洗臉、卸妝一樣重要。也可以配合醫師指示擦A酸與杜鵑花酸,能改善痘痘、淡疤。 另外有研究提到,若服用易讓血糖增高的食物較容易長痘痘,但目前並無科學根據證明,食物與預防痘痘的產生有無關係。陳亭睿主任提醒民眾,熬夜或過油、太辣或太甜都應該要去避免。另外,生活作息要正常,飲食要均衡。若臉上的痘痘情況較嚴重,應立即尋求皮膚科醫師。 打敗痘痘 需耐心治療4~6個月 因為痘痘的一個完整療程通常需要連續4至6個月,中斷治療常常是效果不彰的最主要原因。再此提醒痘痘族,治療一定要很有耐心,與皮膚科醫師密切配合,才能使臉上的肌膚更光滑。

注意!女性腸胃不好易誘發尿道感染

注意!女性腸胃不好易誘發尿道感染#疾病‧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 上午小便頻尿、解小便有灼熱感,沒想到下午就出現血尿!26歲的王小姐消化不好,最近容易脹氣,解便不順、黏膩,且放屁時容易會有極少的糞便沾附肛門口,使得肛門口常有刺癢感。進行尿液檢查後確認王小姐不但尿道感染,且尿中還培養出大腸桿菌。幸好王小姐在接受3天抗生素治療後痊癒,現在恢復良好。 穿緊身褲、憋尿、局部摩擦易感染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巫慶仁解釋,夏季尿道炎發生會增加2-3成,女性好發率又高於男性,因為女性尿道較短,約只有4、5公分,細菌易移行到尿道口,再加上夏天溫度高,悶熱,如果再穿著緊身褲、憋尿,活動時局部摩擦,細菌就容易逆行到尿道上產生感染。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主任林德祺表示,幾乎所有尿道感染可以說是腸胃道菌種造成,尿道感染也可簡單分為2種原因。 1) 便秘/ 林德祺主任表示,夏日容易喝下大量甜膩的飲料、吃冰品,喝水少的結果容易便秘。當大便累積在大腸,膀胱更加容易擴張,加上膀胱與肛門同一組神經叢,只要膀胱收縮就會容易餘尿,也就更容易產生細菌。 2)  拉肚子/ 大腸桿菌是種特殊絨毛,容易附著於膀胱。拉肚子後因為肛門口容易沾滿細菌,若再加上不當清潔方式,就容易讓細菌逆流,造成腎臟發炎。 防尿道感染 女性一定要注意5大事項 巫慶仁醫師指出,尿道炎會造成尿急頻尿、小便疼痛感、尿液較混濁,味道濃、甚至血尿及發燒等症狀。如果沒有即時治療,有時細菌會逆行造成更嚴重的膀胱炎,或是急性腎盂腎炎。到了腎臟發炎時,常常就需要住院使用針劑的抗生素治療。當出現尿道感染的症狀時,一定要注意5大事項,才能阻止更進一步的反覆感染: 1) 飲料禁忌/ 少喝含咖啡因及柑橘類飲料,這2種飲料容易刺激膀胱排尿,造成症狀不易改善。 2) 少憋尿/ 憋尿會造成細菌孳生更多。 3) 停止性行為/ 避免局部摩擦刺激反覆感染。若不小心發生性行為應在發生後解尿、並且盡快洗澡。 4) 注意衛生/ 注意尿道口陰部、肛門周圍衛生。如廁後應由前往後擦拭,避免將腸胃道細菌帶到尿道口,造成二次感染。 不同身分患者服用抗生素時間不同 林德祺主任表示,許多患者對於抗生素的服用天數會有疑惑,為什麼有些人只要吃3天,有些人卻要吃14天呢?事實上,看診時醫師會將患者分為單一身份及複雜身分。單一身份患者為只有「尿道炎」身分的患者,而複雜身分則為同時具有「尿道炎」、孕婦、糖尿病等多重身分的患者。由於複雜身分的患者由於常有膀胱收縮利差、尿道不易排空現象,為了避免增加感染機會,服用天數就會延長為7-14天。 防尿道感染 蔓越莓果乾、粉末才有效 林德祺主任另外提醒,許多民眾會喝蔓越莓汁預防尿道炎,這是由於蔓越莓能使大腸桿菌的鞭毛不附著於膀胱,降低尿道炎發生的機會。但市售蔓越莓汁真正的果汁含量少之又少,稀釋過後反而只留下一大堆糖份、色素。想要真正預防尿道炎,多攝取蔓越莓果乾及粉末才重要。 至於容易反覆感染尿道炎者,巫慶仁醫師表示,必須要考慮細菌是否有抗藥性、或是處於更年期、或是合併陰道感染有分泌物等狀況,而如果消化不好時,肛門口容易有癢感,可以局部沖洗或是使用濕紙巾擦拭肛門周圍,均可有效減少尿道感染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