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

好發逾5旬女性!2招改善腰椎滑脫

好發逾5旬女性!2招改善腰椎滑脫#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約50歲的家庭主婦,曾打掃時滑倒跌坐,長達10年受腰部酸痛、腳麻困擾。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第2級腰椎滑脫併有狹窄,經過約1個月的徒手治療矯正脊椎,滑脫幅度明顯改善至第1級,擺脫痠麻痛困擾。外傷、長期姿勢不良 致腰椎退化造成滑脫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楊書念說明,常發生腰椎滑脫的部位是腰椎第4至第5節、腰椎第5節至薦椎第1節間,退化性滑脫則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腰椎滑脫的症狀包括背肌僵硬、兩側性腰痛,久站、走遠及提重物時會加劇症狀,還有坐骨神經痛,常感覺兩側性臀部、下肢出現痠、麻、抽痛、無力等神經症狀。引起腰椎滑脫的主因為外傷及長期姿勢不良、過度負荷,導致腰椎退化,腰椎結構變弱,就容易滑脫。若曾發生跌坐,或是長期負重工作後出現以上症狀,建議盡早至醫院檢查,早日發現、早日治療以免情況惡化。第1至第2級患者 可進行2招運動復健滑脫程度分為5級,第1至第2級以復健的保守治療為主。除傳統的復健治療電療和腰椎牽引來改善,更可積極採取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和姿態矯正等3個「撇步」來調整已滑脫的脊椎排列。第3級以上或漸進式惡化須經醫師評估後,採取其他醫療方式積極介入。楊書念物理治療師建議,第1至第2級腰椎滑脫患者可進行腹部的肌力訓練和核心肌群訓練,並示範以下2式運動,穩定腰椎、防止滑脫惡化。一組12下,一天5組:1)仰臥起坐/在有支撐的軟墊上仰臥,雙膝屈曲,縮腹慢慢彎曲軀幹,抬起至肩胛骨離開床面即可。2)臀大肌訓練/在有支撐的軟墊上俯臥,單膝屈曲,縮腹慢慢將彎曲腳的大腿抬離床面,抬起時腰椎不可過度拱起。

防脊椎側彎復發 物治師教2居家運動

防脊椎側彎復發 物治師教2居家運動#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30歲的職業軍人,長年久坐、久站而下背痠痛。原本以為是單純肌肉痠痛,就醫經X光檢查,竟是輕到中度脊椎側彎約20度,頸、胸、腰椎出現S型脊椎側彎,還引起椎間盤突出造成下背痛、神經症狀。經過3次徒手物理治療、1個月治療後,X光檢查有明顯改善,腰痛症狀也獲得緩解。40度以下脊椎側彎 可藉徒手物理治療矯正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楊書念表示,40度以下的脊椎側彎其實都可由物理治療矯正,其中更以徒手物理治療效果最佳。會針對每一節側彎的脊椎個別進行排列矯正。很多時候脊椎骨科疾病都是由脊椎排列不正常造成,調整脊椎排列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且脊椎側彎若不盡早接受治療,還可能出現漸進性惡化之影響,包括,椎間盤突出、脊椎退化及神經壓迫等。應如何預防脊椎側彎?原發性側彎佔所有脊椎側彎發生率的80%,孩子在生長期間若出現高低肩、肩胛骨不對稱、腰部高度不一,小心可能是脊椎側彎。青少年發育期骨骼生長速度極快,如果長期姿勢不良又缺乏適當運動,可能會引發脊椎快速且大幅度側彎。居家2運動 避免脊椎側彎復發成人若久坐久站、從事負重工作或姿勢不良,合併長期背痛、胸悶及麻痛無力,建議盡早到醫院檢查和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楊書念物理治療師教導平時在家就可以做的2項運動,避免復發。而脊椎側彎患者操作,請先諮詢物理治療師:1)背部肌群訓練運動/跪姿,舉起一手和對側一腳,縮小腹且背部打平。每日運動3回,一回5次,每次維持10秒。對脊椎側彎所導致的背部肌力不平衡進行再訓練,減緩脊椎側彎惡化,並且維持良好的核心肌群肌力,增加椎體穩定度。2)下背拉筋運動/跪坐姿,彎腰趴下偏向一側。每日運動3回,一回5次,每次維持30秒。脊椎側彎引起肌力不平衡可能導致肌肉過度僵硬,透過腰部拉筋運動,使僵硬的背部肌肉放鬆,可緩解背部痠痛症狀。

上班族注意!運動3招擊退肩頸痠痛

上班族注意!運動3招擊退肩頸痠痛#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學測的日子接近,學子們把握時間K書。19歲的黃同學長時間坐在書桌前讀書,時間一久背部和後頸特別酸痛。原本以為多休息或自行服用止痛藥就會好,但後來痛到受不了,就醫檢查發現是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黃同學經過熱敷、超音波、電療及按摩等復健治療,緩解不適,可繼續用功念書。上班族、低頭族、學生 易發肩頸肌肉僵硬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張藝薰指出,只要長期維持同一種姿勢,將容易導致肌肉緊繃,缺乏肌肉舒緩,因而造成肩頸肌肉僵硬。除了大多發生在學生族群之外,久坐的上班族、低頭族也很容易出現此症狀。肩頸痠痛是現代人文明病,大多數人以為多休息或吃止痛藥就會好,然而若不適度改變姿勢,容易演變成慢性病痛,形成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主要症狀是肩頸肌肉痠痛、僵硬,常有壓痛點。疼痛甚至會傳導至其他部位,如後腦、頭頂、膏肓處及前額,引起頭痛、失眠及背痛。3招運動 擊退肩頸痠痛為了打擊肩頸痠痛,物理治療師張藝薰提供3招運動,擊退K書症候群或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上班族及低頭族平時可以在家多做,緩解肩頸痠痛,甚至預防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上身:1)頸部側彎牽張運動/縮下巴,右手放在左邊頭部把頭輕輕往右扳,讓右耳往右肩靠近,維持20秒,做3至5次,再換另一邊繼續做。2)頸部前屈牽張運動/雙手抱頭縮下巴做頸部前彎的動作,使下巴靠近胸口,維持20秒,做3至5次。3)擴胸伸展運動/雙手在背後相扣,同時兩側肩胛骨往內夾緊、擴胸,維持約20秒,慢慢回正,做3至5次。

偏鄉復健免勞頓!新北設6物理治療所

偏鄉復健免勞頓!新北設6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北市幅員遼闊、偏遠地區交通不便,漫長遙遠的交通路途成為需復健的長輩的障礙。住於雙溪山上的計阿姨,4、5年前因頸椎壓迫神經,左手麻、酸、痛,晚上無法入眠,每天往返臺大醫院復健,舟車勞頓很辛苦。直到104年10月雙溪衛生所附設物理治療所成立,加上企業提供交通接送,讓她節省往返交通時間與近3倍的掛號及復健費用。衛生所設置物理治療所 提升偏鄉長輩復健意願雙溪衛生所護理長王玉如表示,新北偏鄉高齡長輩多,衛生所常是偏鄉醫療長照服務的第一線。單靠1個衛生所的力量有限,東北角整合各衛生所資源,加上愛心企業、社福團體幫忙。企業協助偏鄉民眾解決交通不便,響應新北市偏鄉長照政策,在平溪、雙溪、貢寮試辦,接送民眾到衛生所進行復健、接受醫療與長照服務。為翻轉偏鄉長照資源不足的窘境,新北市政府團隊建立偏鄉長照服務資源。除巡迴復健服務外,雙溪、平溪、貢寮、瑞芳、坪林及萬里6區衛生所皆設置物理治療所,讓過去需要復健的長者不必再千里迢迢到大醫院復健,提升長輩復健的意願及生活品質,更減輕家屬負擔。整合平溪、雙溪、貢寮衛生所 服務更全面前年打造以衛生所為中心一站式服務,讓民眾申請使用長照服務更加便利。去年整合東北角平溪、雙溪、貢寮3區衛生所的服務與在地資源,讓平溪衛生所成為重要的失智照護據點,雙溪衛生所則透過長照管理中心分站與輔具資源中心成為支援其他2區的重要基地,貢寮區則有24小時緊急醫療站。未來新北市政府將開發長照服務資訊系統,無償提供給偏鄉使用。期待藉由資訊科技,串連偏鄉各項長照服務,加速東北角醫療及長照網絡的整合,建構以人為本、有溫度的長照服務。秉持合作共好、資源共享的精神,東北角長照和醫療服務有更緊密合作,真正落實在地安老。

脊椎退化痠麻痛無力 徒手微調免開刀

脊椎退化痠麻痛無力 徒手微調免開刀#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當出現腰痠麻痛無力症狀時,代表脊椎可能開始退化,此時大部分民眾對於是否需要馬上開刀都存在很大的疑慮,擔心開刀後反而會有後遺症。一名賣蔥肉餅的老闆,為脊椎狹窄及骨刺所苦,因為擔心開刀會影響生計,選擇持續接受徒手治療配合物理治療,不僅痠麻痛無力等神經症狀緩解,攤車也避免休業維持一家的生計。右腳無力、腰部痠痛 原來腰椎有骨刺這名年約60的肉餅攤老闆天天需要將物品搬上搬下,還要在攤車前久站,約從2年前開始出現右腳無力及腰痠腰痛。就醫檢查發現,原來他的腰椎第4、第5節(L4-L5)間出現狹窄及骨刺。由於擔心開刀須暫時休業影響生計,加上醫師評估建議,他決定先接受徒手治療加上復健。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孫偉傑指出,脊椎退化引起的痠麻痛,讓人難忍受,其實脊椎有病不一定要馬上開刀,除了開刀之外,還可透過徒手治療微調及物理治療,達到減少疼痛、舒緩症狀。徒手治療可調整局部神經問題孫偉傑物理治療師表示,透過徒手治療的微調,可針對問題點做神經症狀的緩解,其原理是透過神經孔空間的維持,減少因脊椎狹窄或骨刺引起的神經壓迫。不僅如此,徒手治療搭配不同手法,還可放鬆脊椎附近緊繃的肌肉,減輕脊椎的壓迫,矯正關節、骨盆、體態,同時配合牽引、熱敷、電療等物理治療,也可讓效果加倍。孫偉傑物理治療師說,患者藉由持續性的徒手治療,不僅能維持現況,甚至還有機會緩解與減輕痠麻痛無力,當患者能坐、能站、能走,自然不需要馬上開刀。不過,孫偉傑物理治療師提醒,當出現嚴重神經壓迫,致神經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或工作,出現感覺異常及肢體無力時,或經2-3個月復健,神經症狀未改善或更嚴重時,建議盡速尋求醫師的建議來決定是否需馬上接受手術。

活動/臺灣物理治療師節終身活動

活動/臺灣物理治療師節終身活動#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9月8日是台灣物理治療師節,也是世界物理治療師日,藉由這個全球性的節日,臺灣物理治療學會將舉辦相關活動,讓物理治療師們能對民眾健康有更多的貢獻,也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師節藉2周活動宣導健康概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老化與健康的系列研究報告指出,物理治療對於健康老化的貢獻及最佳成本效益備受各界肯定,世界物理治療聯盟今年特別推出『終身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for life)』,做為今年世界物理治療師節的活動主題。除了高齡民眾外,物理治療師也可以協助各個年齡層民眾從事健康活動。因此臺灣物理治療學會今年也以這個主題規畫了18場系列活動,在物理治療師節前後為期兩週,從8月31日至9月14日,由全臺各地的物理治療師,在不同場域以多種面向的設計活動,宣導健康的活動概念,內容包括大型健走活動及各種活動能力檢測、運動指導、抗衰防跌增肌智概念與運動訓練、成功老化與疼痛預防的健康衛教講座,以及物理治療師進駐社區活力站、社區關懷據點等活動,歡迎各界踴躍參加,一起迎向健康、有活力的人生!名稱:臺灣物理治療師節慶祝活動—終身活動時間:請參考活動時程表方式:包含健康講座、體能檢測、活動體驗及運動訓練等洽詢:臺灣物理治療學會專案經理 簡若恩 02-2771-9631活動詳情請見臺灣物理治療學會官方網站:http://www.tpta.org.tw  活動時間 (聯絡人)  活動名稱與地點  活動型態 2017/09/07 (四) 09:30-11:30 郭家伶物理治療師 (03)5943248    銀髮樂齡跑跳碰活動 (新竹縣竹東鎮三重社區活動中心) 【活動】 本活動主要目的在於增進長者與社區民眾健康促進的行為,讓長輩們可以快樂生活,提高其生活品質,預防失能與延緩失智。 2017/09/08(五) 09:50-11:50 侯傑議 物理治療師 07-6150011 #2340  物理治療與偏鄉社區的對話- 有「球」必應防衰弱 (高雄市六龜衛生所) 【講座+活動】 本活動透過介紹高齡相關的主題(老化與肌少症)以及活動,提供偏鄉地區相關醫療服務,  2017/09/08 (五) 12:00-13:00 陳昭瑩 物理治療師 02-23123456 #66515  終身活動-活力快樂健康到老 (臺北市臺大醫院東址一樓大廳)​ 【講座+活動】 本活動將會介紹健康體適能的內容與體適能的重要性,並於現場示範與常民眾互動體適能檢測的動作。活力快樂健康操的示範教學與現場帶動跳。 2017/09/08 (五) 11:00-12:00 王繻儀物理治療師 04-8298686 #1531、1511    相揪鬥陣來彰化運動 (彰化醫院復健科運動治療室)​   【講座+活動】 本活動特地結合彰化特有的人文風俗,以彰化縣境內各地方風景農產為主軸,發展出饒富趣味的簡易體操活動,讓長輩在活動肢體的過程中亦能體會旅遊彰化的樂趣。設計出一系列的運動,增加長輩們的體能活動,促進休閒娛樂與健康。 2017/09/09 (六) 08:00-11:00 卓瓊鈺 物理治療師 06-2353535 #5022 成大尋寶記 (成功大學榕園) 【活動】 本活動的內容為安全的校園內健走活動。計畫從成大榕園出發,主辦單位首先會邀請國內知名的物理治療師來講解健走的運動要訣,接著帶暖身操後會發給每位民眾一張尋寶圖,每位參與民眾必須繞校園一圈,找到校園的各站的健康寶物,最後民眾必須再回到榕園,即可領取紀念品,投入摸彩卷,並參加健走後的摸彩。 2017/09/10 (日) 13:30-14:10 連恆裕 物理治療師 (03)2118800 #5741  「建立運動好觀念,腰酸背痛都再見!」 (長庚大學第二醫學大樓C0103 教室) 【講座+活動】 本活動將邀請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解釋年齡、荷爾蒙及長期姿勢不良等因素所造成的脊椎退化並提供簡易的自我評估方法;而更重要的是治療師將指導與會民眾怎麼透過適當的運動方式進行脊椎保健, 2017/09/13 (三) 14:00-17:00 陳育麟 物理治療師 07-6120331  重陽慶老! 跟著物理治療師動一動 (高雄市橋頭日間照顧中心) 【活動】 本活動將靜態的活動(增加社交溝通的機會及增加長者藉由照顧自己創作的園藝小品找回存在的價值),與動態活動(增加上下肢的肌肉力量及耐受力並可同時提升心肺適能)相結合。 活動材料費:100元/人/次 2017/09/13 (三) 09:00-11:00 王淑宜 物理治療師 0933-387-013  樂活新主張 ‧雙北動健康 (臺北市內湖區行政大樓7樓) 【講座+活動】 本活動由內湖健康服務中心個管師集結社區內罹患糖尿病多年的 糖友們,由物理治療師帶來結合「運動」、「營養」、「自我 健康管理」的創意衛教與實作,讓糖友們動得健康。 2017/09/14 (四) 09:00-11:00 竇文宏 物理治療師 0911-087-732  逗陣拚健康 (屏東縣林邊鄉永樂社區活動中心) 【講座+活動】 本活動將提供健康講座使民眾更了解物理治療對健康老化的重要性,以及樂齡健康活動以及衛教諮詢。 2017/09/14 (四) 11:00-12:00 許穎昌 物理治療師 02-27071608 #11  活力老化、健康人生 (臺北市永誠復健診所運動治療區) 【講座+活動】 本活動透過健康講座與運動實作方式,讓參與民眾能夠瞭解如何讓自己在年紀漸長的過程中,維持活力,預防及延緩失能,保持健康;使用彈力繩帶領民眾實地操作,學會居家方便的運動訓練。  

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

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多歲的陳姓婦人長期腰酸背痛,誤以為是家事過度操勞,進行脊椎健檢後發現,患者的骨質密度T值為-3.0、屬骨質疏鬆症(T值 ≦ -2.5為骨鬆症),稍稍不注意都可能會發生壓迫性骨折,因此馬上給予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及時預防骨鬆的惡化。骨鬆讓脊椎關節變狹窄 影響脊椎周邊肌肉健檢中心主任林禮立指出,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之前,骨質疏鬆症其實並沒有任何症狀。以這位婦人的情況而言,是因為骨質疏鬆讓她的脊椎關節空間變得狹窄,影響脊椎周邊神經的肌肉支配,因此長期感到腰酸背痛。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未即時挽救,長期下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脊椎骨會變為「壓迫性骨折」。通常會有身高變矮,也就是俗語所說的「老倒縮」。若發生在髖骨頸及手腕部,則極易跌倒即發生骨折。而胸腰椎、髖骨頸及手腕部即是最容易因骨質疏鬆發生脆性骨折之處。林禮立主任提醒,出現以下5大症狀就要小心是骨質疏鬆症:1) 腰部、背部長期隱隱作痛。2) 腰酸背痛,早期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佈全身。3) 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尤其是發生急性脊椎骨折或髖部骨折時更是如此。4) 駝背,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脊椎會壓扁形成駝背現象,且身高會明顯變矮,嚴重時會矮上10公分之多。5) 脊椎或關節變形。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對於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者,林禮立主任表示,除了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之外,目前骨質疏鬆症已有藥物可以治療,最重要的是透過早期篩檢,加以預防及治療,以防止骨質的繼續流失。

肩膀解凍!居家運動好簡單

肩膀解凍!居家運動好簡單#物理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6歲的張太太是標準的家庭主婦,近來老是感覺右肩膀痠痛難以入眠,關節卡卡造成活動受限,沒想到一個多月後已惡化至手不能舉、無法梳頭或拿高處物品,對生活造成極大困難。就醫檢查出患有五十肩,經過2個多月的物理治療,肩膀不再疼痛同時可以回復正常的日常生活。肩部持續性疼痛、活動程度受限澄清醫院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表示,五十肩常造成肩關節延至上肢外側疼痛,尤以左側較常發病,患者以40〜65歲左右女性居多。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原發性為不明原因所致。次發性則因某些特殊原因導致五十肩,例如:肌腱炎、關節炎、肩部骨折、肩關節脫臼、開胸手術、乳癌手術、腦中風等,造成肩關節不適而減少活動,漸漸的肩關節囊就會變得沾黏而僵硬。徒手治療與整復推拿不同 勿自行到國術館整脊在治療方式上,除了熱敷、電療、超音波外,還可利用徒手治療鬆動已經沾黏的肩關節,並恢復肩關節的活動度。董莉貞醫師表示,「徒手治療」與國術館的「整復推拿」不同,執行整脊的物理治療師必須要有證照才能執行,自行到國術館整脊,恐帶來不可預期的後果。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主任尤政中指出,利用居家簡單運動也可以促進關節囊液及周圍軟組織的循環,加速肩關節活動度的恢復。鐘擺運動以不痛作停止點,經由重複拉動手臂,逐漸緩解緊繃的肩關節,能做的角度沒有特別規定。1) 手指爬牆運動/以手臂重量來作繞圈運動,身體面向牆壁或側向牆壁,手臂伸直,指尖輕觸牆壁向爬,直到感覺吃力,停5〜10秒。促進關節囊液及周圍軟組織的循環,更可以加速肩關節活動度的恢復。持續性的每天肩部運動2〜3回,每回10次,正確的持續運動將會比起只有電、熱療的成效更顯著。(尤政中主任提供)2) 鐘擺運動鐘/借助地心引力以手臂重量來作繞圈運動,角度並沒有特別規定。以不痛作停止點,經由重複拉動手臂,逐漸緩解緊繃的肩關節。(尤政中主任提供)脊椎病變、腦中風也可能引發五十肩澄清醫院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表示,除了外傷、發炎、腫瘤引起的冰凍肩,還有可能因為其他疾病引發肩痛。頸椎病變、腦中風的病患都有可能因長久不運轉關節引起五十肩。頸椎僵化、病變傳到肩膀、或者單側腦中風可能因癱瘓導致五十肩。因此有肩膀疼痛的患者就醫時,醫師通常會順便檢查是否有頸椎病變的可能。尤政中主任提醒,五十肩不是致命的疾病,但若長期疼痛及造成運動障礙,卻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功能,更因疾病病程長,病人缺乏耐心配合,事實上,根據臨床經驗,只要治療得法,是一種預後良好的疾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效果越好,可讓罹病及治療時間縮短,早日恢復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