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瘤

男四肢瘦竟腹藏22公斤巨瘤!醫驚「內臟都擠到移位」

男四肢瘦竟腹藏22公斤巨瘤!醫驚「內臟都擠到移位」#肉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68歲的楊先生身材高大壯碩,曾因心肌梗塞就醫撿回一命,後來積極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減重,近5年來,楊先生減重有成,但瘦不下來的大肚腩對他而言十分困擾,經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占據腹部的不是脂肪而是巨大腫瘤,就連肝臟及腸胃道都因腫瘤推擠而挪到腹腔左側。減重減不掉的「大肚腩」竟藏惡性巨瘤楊先生平日無任何不適或身體疼痛,但一心想減重瘦身的他,腰圍反而從38吋一直飆到44吋,怎麼都減不下來,診所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後,才發現令人驚訝的結果,由於診所沒有良好的設備與環境,於是轉診至大醫院。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泌尿科資深主治醫師邱文祥表示,楊先生罹患的是第3期惡性肉癌,經過腹部斷層掃描可見其腫瘤體積十分龐大,影響範圍從橫膈膜至下腔靜脈,腹部器官遭腫瘤推擠嚴重位移,右側腎臟也已被腫瘤包覆導致萎縮、下腔靜脈亦被嚴重壓迫。臨床上,惡性肉癌的病因不明,發生率是所有癌症的1%。邱文祥表示,行醫40多年,也僅收治10多名病患,若能仔細而完整的切除惡性肉癌的影響範圍,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6~7成。由於病患的腫瘤體積龐大、侵犯範圍廣泛,為求謹慎,邱文祥召集泌尿科、一般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等組成醫療團隊並擬定手術計畫,接替為病患清除腹腔內的巨大腫瘤。「主血管遭腫瘤包覆」壓迫內臟大移位邱文祥表示,首先以傳統開腹手術率先切除主要腹膜後腫瘤,並摘除右側萎縮腎臟,再由一般外科醫師負責切除部分右側肝臟。由於病患的下腔靜脈主要血管已遭腫瘤包覆,腫瘤與主要血管間亦有許多小血管,因此請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協助分離包覆在血管上的腫瘤,過程不僅非常容易出血,也須立即將破掉的血管一一縫補,最後再由胸腔外科醫師修補右側橫膈膜,才算是大功告成。馬偕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醫師蔡崇鑫表示:「因為病患的肝臟大移位,與人體解剖位置都不相同,下腔靜脈亦被腫瘤嚴重壓迫、非常不容易察覺位置,切除部分肝臟的手術過程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大出血。」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李君儀表示,此次術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處理腫瘤與血管之間的沾黏,由於腫瘤是整個包覆著大血管,且和大血管之間有很多小血管相連,因此分離腫瘤並縫合血管的過程,花了不少時間,也是他前所未見的大型腫瘤。開腹取「22公斤腫瘤」幸術後恢復良好手術共歷時6個小時,開腹傷口從胸骨下緣至肚臍下方長達35公分,最後摘除38公分x20公分、重量高達22公斤的腫瘤,相當少見。楊先生術後於加護病房觀察3天後轉入一般病房,平日重視健康與養生的他,恢復情況十分良好,術後門診追蹤一切正常。楊先生回想起這次手術表示:「萬萬沒想到瘦不下來的肚子裡竟然不是藏著脂肪,而是一顆難以想像的巨瘤!」也希望藉此呼籲大眾,除了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外,身體若有異狀須保持警覺,才能找出真正原因。

胃裡8年腫瘤竟消失!新藥助關閉「第2道開關」延壽命

胃裡8年腫瘤竟消失!新藥助關閉「第2道開關」延壽命#肉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53歲林先生於8年前確診為晚期胃腸道基質瘤,在胃及肝臟皆發現有轉移癌細胞,經過外科手術切除及3線標靶藥物治療,仍發現腫瘤持續增大。經醫師評估採新型標靶藥物治療控制,不僅肝臟跟胃的腫瘤明顯縮小,腹膜的腫瘤甚至完全消失,治療期間也無太大副作用,讓林先生得以正常工作,維持原有的生活品質。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男表示,胃腸道基質瘤(GIST)可能發生在胃腸道任何部位、且無明顯症狀,透過一般癌症篩檢或內視鏡不易察覺;多數病患確診往往已是癌症晚期、且併發轉移,隨著腫瘤長大產生阻塞,容易引發部位出血及食慾下降,若伴隨著吐血、解黑便及疼痛等症狀,此時要治癒已相當困難,只能透過標靶藥物控制延命。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中年,晚期治療以延長存活期為目標胃腸道基質瘤若在早期發現初期治療只需手術切除,再透過病理報告來評估患者復發的風險,大部分都可以痊癒,倘若到了後期發生轉移,就必須藉由標靶藥物治療。葉俊男指出,面對晚期胃腸道基質瘤,僅能透過標靶藥物以「延長存活期」為主要目標。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顏厥全表示,胃腸道基質瘤平均好發於50~60歲,一開始是在胃腸道中長出常見的肉瘤,最常發生於胃、大小腸,亦有少數發生在食道和直腸;其中約有70%屬於KIT基因突變,另有5~7%是PDGFRα基因突變。雖然目前臨床上真正的突變致病原因仍然不明,但透過標靶藥物穩定控制,一般仍可正常工作、生活,可再存活約5~8年。顏厥全進一步解釋,一般人體細胞中有2道類似「開關」的構造,用來調節激酶磷酸化的過程。KIT及PDGFRα會激活細胞內的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與ATP結合產生磷酸化以傳遞訊號,誘使「第1道開關」打開。在癌細胞惡性進展過程中,訊號會異常活躍以持續增殖,使病況惡化。睽違10年有新藥!副作用小、用藥更安全在臨床治療上,過去標靶藥物的機轉是直接阻斷「第2道開關」的開啟路徑,使ATP無法進入;但若因此產生抗藥性,腫瘤仍可能持續增大惡化,使「第2道開關」直接打開,以致於ATP能輕鬆進入細胞與酪氨酸激酶結合,癌細胞恐再轉移。然而睽違近10年,台灣引進最新型第4線標靶藥物,已證實有助於將被打開的「第2道開關」關閉,成功阻斷激酶活化的最後防線,防止癌細胞擴散。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使用第4線標靶藥物,其無惡化存活期較對照組多出5.3個月,平均整體存活期更延長近11.9個月,且副作用更小。臨床試驗中,部分病人在腫瘤惡化後將藥量加倍,其無惡化存活期又可再延長近3.7個月,且副作用與正常劑量無差異。葉俊男補充:「由於胃腸道基質瘤沒有預防方式,且追蹤較為困難,過往若第3線標靶藥物無效,病患只能盲目嘗試用藥。」雖非每位病友都有機會接續到第4線治療,但隨著新型藥物及治療方式問世,新藥也能對提供病友強力的抗戰後援有顯著貢獻。

嬤私密處長肉瘤 隱忍3年長成5公分大

嬤私密處長肉瘤 隱忍3年長成5公分大#肉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東一名80多歲的阿嬤三年前會陰部長肉瘤,且越來越大,因位於私密部位,害羞而遲未就醫,經孫女陪同至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看診,醫師古妃君以簡單外科手術切除約5公分大的肉瘤,經化驗為良性上皮纖維息肉,解除阿嬤長期困擾。而這也是古妃君醫師在東基看診半年來,遇到的第四個良性上皮纖維息肉案例。 古妃君表示,阿嬤患有糖尿病,直到兩年前因肺炎住院時,發現會陰部皮膚腫瘤慢慢變大,但長的地方太過私密,一直不好意思看醫生,直到親手帶大的孫女因巴氏腺囊腫到東基婦產科看診,手術癒後,鼓勵阿嬤也就醫。外陰搔癢、刺痛伴隨皮膚白化 可能是癌上身 阿嬤上了內診台,就見一顆約5公分大的皮膚腫瘤,垂墜在中央鼠蹊部位置,外觀著實嚇人,安排進開刀房,經局部麻醉、簡單外科手術切除,阿嬤術後一周回診,恢復狀況佳。但阿嬤手術當天聽到身旁有男性聲音,擔心地詢問古妃君是誰開刀,知道是由醫師開刀,男聲為護理師後,才放下心。 古妃君表示,這種上皮纖維息肉在外陰部其實是相當罕見,通常是形成單一的皮膚結節,發生原因仍舊不明,但已確認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或性行為無關。臨床經驗上,已有其他三名女性有同樣的病理發現,最年輕28歲。 不少女性和阿嬤一樣,遇有外陰部問題,往往難以啟齒,羞於就醫,而延誤病情。例如外陰癌的症狀,多數一開始有搔癢和刺痛感,常伴有皮膚白化的改變,雖然發生率低,銀髮族女性仍不得輕忽其可能性。 常見搔癢與起疹 可能是長時間未換衛生棉或內褲太緊女性外陰部除了腫瘤問題,最常見的是搔癢與起疹子,尤以濕疹類最常見,多數是接觸過敏原,例如過度使用清潔劑、長時間未更換衛生棉或護墊。長期搔癢有可能是內褲過緊摩擦,容易使皮膚增生變厚,產生染色素斑。若嚴重搔癢則易影響睡眠與情緒,甚至影響配偶間的關係。 陰唇部位若發現紅腫小丘疹或膿胞,且按壓時會疼痛,則可懷疑是否為毛囊發炎。若紅腫部位接近兩側下方陰道開口的部位,可能是巴氏腺囊腫。陰道內也可能發炎,常併有外陰部搔癢,若伴有豆腐渣狀分泌物,為念珠菌感染的典型症狀,好發在生理期之後。一旦反覆出現症狀,應檢視平時喝水量是否足夠、是否愛吃甜食、作息不正常,若是家族史,應留意有無糖尿病的可能。 會陰部若出現成群小水泡且有刺痛灼熱感,多因單純皰疹所引起。由於病毒深藏於神經中,無法根治,常會在勞累、壓力大時反覆發作。另外,常見病毒性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疣(俗稱菜花),主要以性接觸傳染為主。而外觀為粉紅或肉色乳突狀突起,大多沒有症狀,治療可選擇外用藥膏或是電燒手術治療。 外陰部保養 天然植物油就很好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防更勝於治療。平常就要注意外陰部保養,首先,衣著方面,應盡量寬鬆,材質以透氣棉質最佳。清潔方式最好是單純的清水清洗,不需要特別的清潔劑,且忌用太熱的水。清洗之後,輕輕拍乾,可使用單純的天然植物油(例如橄欖油、椰子油或凡士林)輕塗外陰皮膚,就有很好的保養效果。飲食方面,健康飲食、足夠的水分、減少糖分和加工品食物、維持良好作息和運動習慣,提升自我免疫力,更是最根本之道。

當心!15至35歲好發此惡性腫瘤

當心!15至35歲好發此惡性腫瘤#肉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24歲年輕男性剛畢業準備成為職場新鮮人,職前體檢時,胸部X光發現兩側肺部有多個不明腫塊,到胸腔外科求診。胸腔鏡手術切片後,病理診斷發現為罕見的肺泡狀軟組織肉瘤轉移,於是儘速後續治療。肺泡狀軟組織肉瘤 高惡性度、可能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病理部主任黃賢能說明,肺泡狀軟組織肉瘤是一種罕見惡性軟組織肉瘤,好發於15至35歲年輕人。腫瘤位置通常在大腿深處或是軀幹部位,大多數的病人均不會有疼痛現象,通常是腫瘤漸漸長大後,才會在患部出現腫脹感,或是摸到明顯腫塊,此時才會前往就醫而發現病灶。此肉瘤最大的特色是局部的腫瘤長得相當的慢,常常在罹病之後的好幾個月或是好幾年才被發現。雖然在局部長得慢,但是肺泡狀軟組織肉瘤為高惡性度的腫瘤,也是具有遠處轉移能力的腫瘤。約6成的病患在診斷時已經發生肺部轉移,對預後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好發15至35歲 建議定期健檢肺泡狀軟組織肉瘤治療方式為手術加上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不過此腫瘤對於化學治療常常反應不佳。近年來有醫師開始嘗試使用標靶藥物治療肺泡狀軟組織肉瘤,但其療效仍待長期追縱證明。黃賢能主任呼籲,健康檢查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即使是年輕人,適當時機如準備進入職場前或是婚前,也應該進行健康檢查。建議未滿30歲的民眾,若想做健康檢查,可以每3年檢查1次即可。

她腹部腫大以為變胖 竟是內藏10公斤肉瘤

她腹部腫大以為變胖 竟是內藏10公斤肉瘤#肉瘤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別以為腹部腫大減肥就有效,小心是肉瘤找上門!中國一名60歲婦人,發現自己的肚子意外腫大,擔心是肥胖問題而選擇節食,沒想到肚子不但沒變小,反而看上去像是懷了6、7個月的寶寶,經檢查發現,原來肚子藏有重達10公斤的脂肪肉瘤。肉瘤擠壓肝臟、骨盆 影響呼吸系統婦人表示,自己從年初就發現腹部腫大的問題,因此將飯量減少,結果人越來越瘦、肚子卻越來越大,並且感到腹部疼痛,幾乎讓她不能平躺,只好就醫掛診。當地醫師透過影像檢查發現,在她腹部內生長一個直徑30多釐米、重達10公斤的肉瘤,且該肉瘤上方已經頂到肝臟,影響呼吸系統,下方則延伸到骨盆,並將身體右側腎臟、大腸及小腸等器官全部擠到左側,腹部看起來就像被翻滾了一圈。當地醫師說,如此龐大的脂肪肉瘤是非常罕見的情況,手術風險也比較高,但女士若不及早開刀處理,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女士在醫師的建議下,決定接受手術治療,終將這重達10公斤的肉瘤切除,還女士一個平坦的腹部。

罕病疾病「卡哈細胞增生症」 腸胃道長肉瘤

罕病疾病「卡哈細胞增生症」 腸胃道長肉瘤#肉瘤

17歲高中女學生小薇因罹患罕見疾病「卡哈細胞增生症」,胃、食道都長肉瘤,嚴重影響營養吸收、消化系統異常,且會經常腹瀉,龐大醫藥費也是沉重負擔。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許文明表示,卡哈細胞增生症患者是因為卡哈細胞太多了,導致腸壁因細胞過度增生肥厚,長出一顆一顆肉瘤,引起便祕、腹脹等症狀。卡哈細胞增生症是極罕見的疾病,全名為「先天性卡哈(Cajal)氏間質細胞增生合併腸道神經元發育異常」,全台灣僅小薇一例。許文明醫師說,「卡哈細胞」主要是負責調節胃腸道蠕動的細胞,讓腸道內的食物正常排泄,因為發現此細胞的人名為卡哈(Cajal),所以特別以此命名。許文明醫師指出,每個人體內的卡哈細胞數目剛剛好,可以讓腸道正常蠕動;卡哈細胞增生症的患者是因為卡哈細胞太多,導致腸壁因細胞過度增生肥厚,腸胃道會長出一顆一顆肉瘤,會引起腸阻塞、便祕、腹脹等症狀。他說,卡哈細胞增生症患者多為大人,增生範圍侷限在胃或腸道,且成因多是後天細胞基因突變,目前有藥物可以治療。罕見疾病基金會表示,當患者出現腹脹、便秘等腸胃道症狀時,可用藥物或少量灌腸的方式緩解不適,必要時需進行外科手術切除增生的肉瘤,若術後沒有嚴重併發症,通常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而卡哈細胞過度增生,有可能導致胃腸道基質腫瘤,因此患者必須定期返診追蹤。

垂疣

垂疣#肉瘤

【文章出處】DrSkin www.drskin.com.tw垂疣俗稱「零星肉」、「肉幼仔」,是一種無害的良性增生,易發在皮膚鬆垂處,如眼皮、腋下、脖子,及鼠蹊部,一般並無症狀,但有時會因本身扭轉而缺血壞死,或被項鍊戳入而產生出血、疼痛現象。垂疣外形可分三種,顏色由膚色到褐色。最常見的是二至三公釐小型多發絲狀突起、其次是息肉狀小球形柔軟突出,表面成皺折狀,如乾扁的小型葡萄乾;另一種則是較大型球狀肉色、富彈性的突出。一般垂疣並不易誤疹,但絲狀垂疣與絲狀病毒疣外觀上常不易區分。一般而言,病毒疣在病灶尖端常有較明顯角質化,仔細觀察還可見到末梢分叉;另外較大型之垂疣也可以是一種胎記,稱為表淺性脂肪母斑或肪脂性纖維瘤。垂疣可視為一種纖維性或真皮增生性老化,此外腦下腺功能亢進、糖尿病患及孕婦,都較易出現垂疣,統計上也容易有動脈硬化。至於大型的肉色垂疣,也可以是一種胎記,一般發生於大腿及臀部。皺折部位的垂疣與病毒疣的關係密切,有相當高比例經基因檢測可以發現與菜花相同的人類乳突狀病毒。垂疣治療一般是以美觀為目的,任何型式的破壞均可利用,如電燒、冷凍、雷射或化學燒灼均可;不怕痛者,甚至可在局部消毒後直接以剪刀或刀片去除,當然如果是較大型病灶,還是需要麻醉後切除。                   (摘自從生活中照顧皮膚 台視文化 蔡呈芳著)

外傷產生的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

外傷產生的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肉瘤

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是一種由真皮內成熟之纖維母細胞而來之罕見局限惡性腫瘤,發生率每年每百萬人約0.8例,男比女性稍多,好發於20~40歲成年人,但也有先天病例,推測是胎兒在母親腹中就產生基因異常。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的成因不明,但外傷似乎是其中一個因素,有些案例則發在之前疫苗接種部位。臨床表現上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以軀幹最常見,其次是四肢近端。多半初期是由膚色或暗紅色真皮內結節緩慢增生,進而廣泛浸潤隆起或在最初病灶周圍產生多發結節,可進而融合。也有少數病灶呈現藍色或反而凹陷。初期只有不到半數患者會有疼痛或壓痛感,但末期可潰爛、疼痛。好發於軀幹屈側、四肢(尤近端)。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臨床上進展緩慢,多數是在發病一年以上才求診,只有約3﹪會有轉移,包括淋巴節、肺臟及其他內臟,且幾乎所有轉移病例都是經過多次手術與再發的結果。蔡呈芳 醫師表示,隆凸性皮膚纖維肉瘤治療上是以外科切除,但因為腫瘤生長不規則,會垂直及輻射狀生長,往往實際範圍明顯超出表面所見,界限難以有效界定,因此需切除周圍至少2~3公分正常組織,至少也要包括筋膜,甚至深達肌肉以防復發,但局部淋巴結倒是不需做預防性摘除。在一份美國的統計中,術後5及10年痊癒率分別是86及 76%, 整體復發率是16.7%,而復發時間平均是38+/-12 月。放射線治療單獨療效不佳,但有時配合手術進行以防復發,至於化療則一般更少使用,但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的抑制因子imatinib值得對末期患者嘗試,或於術前使用以縮小腫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