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

每天刷牙降風險?男仍檢出口腔癌

每天刷牙降風險?男仍檢出口腔癌#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7歲的林先生因口腔潰瘍到醫院檢查,竟然發現是口腔癌第1期。林先生以為每天都會刷牙漱口,雖然有抽菸、嚼檳榔,但是有注意口腔清潔,應該不至於罹患口腔癌。檳榔嚼塊中生物鹼 造成細胞基因損傷致癌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頭頸癌及放射腫瘤專科醫師詹凱翔表示,有些民眾以為只要沒有含添加物就不會致癌,這是錯誤的。在接觸檳榔的當下就會影響到口腔黏膜,讓細胞處在危險環境,即使每天刷牙清潔仍無法完全避免傷害。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證實,檳榔為第1類致癌物,易引起口腔、口咽、下咽、食道等癌症。檳榔中分為檳榔嚼塊跟添加物,檳榔嚼塊中的生物鹼會在口腔中引起硝化,產生亞硝基胺,會造成細胞的基因損傷,進而產生癌症。多酚類化合物及黃樟素 誘導發炎反應除了檳榔嚼塊中的生物鹼會引起細胞基因損傷,添加物中的多酚類化合物跟黃樟素都會誘導發炎反應,破壞及傷害身體基因的功能,產生癌症細胞。若再加上菸酒的刺激,癌化機會將大幅上升。詹凱翔醫師表示,最好避免癌症的辦法是尋求戒菸戒檳的服務。30歲以上菸檳民眾可每2年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自身遠離致癌物,並且讓醫療人員協助早期發現癌症、早期治療,促進健康。

口腔癌復原後未戒菸 復發已末期!

口腔癌復原後未戒菸 復發已末期!#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8歲的吳先生13年前罹患口腔癌,手術切除約30%的舌頭,只戒檳榔沒有戒菸,也沒有定期追蹤。2個多月前牙齦化膿腫痛,吃東西會痛,再看診才知癌症復發,左下方牙齦與下巴骨頭間有5.5公分大的腫瘤,已是第4期。手術把牙齦連同左側下巴骨頭切除,以胸大肌重建,並以鈦金屬板取代骨頭,手術後再進行化療及放射治療。口腔癌患者復原後 高達8成未戒菸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口腔癌是我國青壯年男性最易發生的癌症,不少人罹癌復原後,自恃年輕力壯,沒有持續追蹤,不戒檳榔或不戒菸,尤其是不戒菸者大概有8成,讓復發機率大增。根據衛福部資料,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早10年以上,常見負擔家庭經濟的青壯年男性罹患口腔癌,連帶家庭陷入困難。罹患口腔癌 必須戒菸、戒檳榔才能避免復發許嘉方主任表示,嚼檳榔及吸菸是造成口腔癌主因,罹患口腔癌者必須戒菸、戒檳榔才能避免復發。但戒檳榔成功者約9成,戒菸成功者卻僅2成,很多人捱不過菸癮,甚至很多人連嘗試都不願意,戒菸的困難度比戒檳榔高出許多。根據學者研究,吸菸者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18倍,同時吸菸及嚼檳榔者,口腔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89倍,而同時吸菸、飲酒及嚼檳榔者,腔癌的機率為123倍。如果無法戒菸,仍須尋求醫師協助戒除。不只口腔癌者,一般人最好也戒菸。

台男口腔癌率居冠!免疫新藥來拯救

台男口腔癌率居冠!免疫新藥來拯救#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8歲的吳先生,30多歲因舌癌手術,手術後每年回診檢查,8年前陸續於扁桃腺、口腔、喉部、口咽和鼻咽交界處復發,總共接受過4次手術,5個療程約150幾次的放療、搭配化療和標靶治療。今年卻發現腫瘤再轉移到肝臟和肺臟,所幸透過癌症免疫療法,讓腫瘤消失獲得控制。台灣男性口腔癌發生率 高居世界冠軍臺中榮民總醫院放射腫瘤部主任林進清表示,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不同,可分為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其中鱗狀細胞癌佔超過90%。台灣頭頸癌中人數最多的口腔癌,是10大癌症死亡人數第4位,也是死亡人數增加最多的癌症,台灣男性口腔癌發生率更高居全世界第1。早期頭頸癌患者,主要以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而晚期頭頸癌病患,則需合併手術切除與放射線、化學治療。頭頸癌治療過去常見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等選擇,但若無法抑制癌細胞,一再復發轉移,患者恐持續飽受手術、化療和放療的副作用痛苦。免疫療法雖副作用低 可能侵犯其他器官今年國內通過新免疫抗癌藥物,治療復發或轉移性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適應症。治療頭頸癌一年存活率達37%,降低28%的死亡風險。不僅療效較傳統化療好,癌症免疫療法副作用的症狀也較化療低,讓患者在治療同時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林進清主任表示,免疫療法副作用比外來化學毒性攻擊的傳統治療更小,未來癌症治療將有機會可跨越癌別,但可能侵犯更多器官,造成如免疫媒介性肺、結腸炎等,可能造成嚴重威脅甚至死亡。或是疲倦、搔癢、皮疹、便秘、噁心、腹瀉、以及食慾降低等,治療時應依醫師建議,隨時溝通,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菸加檳榔 罹口腔癌率大增至89倍!

菸加檳榔 罹口腔癌率大增至89倍!#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檳榔沒有含紅、白灰等添加物,就不會致癌,然而早在2003年檳榔子就被列為第1類致癌物。檳榔子中含檳榔素及檳榔鹼,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吸菸又吃檳榔 口腔癌機率提高89倍菸品、檳榔會導致口腔疾病,我國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7千人、死亡人數近3千人,吸菸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吸菸又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提高至89倍。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9成,若忽略牙周病初期症狀,將導致掉牙、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甚至影響牙周病治療與植牙成功率。牙周病卻因為初期沒有明顯疼痛狀況,而普遍被國人忽略。吸菸致牙齒染色、增牙周病發生率吸菸不僅傷害呼吸系統,還會導致牙周病,吸菸者的牙周破壞程度是未吸菸者的2至8倍,罹患牙周病的風險是未吸菸者的2.82倍。吸菸對口腔疾病的影響小至牙齒染色,大至牙周病、口腔癌。在接受牙周病治療時,若持續吸菸將會影響牙周病癒合的速度,治療效果將大打折扣。最近寒流來襲,有吸菸、嚼檳榔習慣者可能以此方式取暖,但多加禦寒衣物才是最務實做法。遠離口腔疾病,應主動拒菸、拒檳榔,可前往國民健康署合約醫事機構,透過專業協助,成功戒菸戒檳。30歲以上有吸菸或嚼檳榔者,應每2年定期口腔黏膜檢查。

世界檳榔防制日 定期檢查防堵口腔癌

世界檳榔防制日 定期檢查防堵口腔癌#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5歲的尤先生,18歲開始吃檳榔,開車需要提神,而習慣每天買檳榔,一吃就吃了30年。10多年前口腔篩檢曾發現口腔纖維化,但以為不加白灰、荖葉就沒事,仍吃菁仔吃了3年。後來發現舌頭長腫瘤且開始疼痛,吃東西都不舒服,就不敢再吃檳榔。聽信偏方延誤病情 切除2/3舌頭 尤先生前往醫院檢查,確定是舌癌第4期,必須開刀治療。但太太捨不得先生開刀,竟聽信偏方改吃中草藥,拖了3、4個月,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不舒服,只好回到醫院開刀,切除2/3的舌頭及頸部的淋巴廓清。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陳穆寬表示,尤先生幾年前數次回診,陸續發現口腔黏膜長白斑、腫瘤,進行雷射治療、切除手術。直到7年前切片檢查才發現右邊黏膜病變,確診為頰黏膜癌,開刀切除右臉頰腫瘤,並拿胸大肌做補皮重建,再次抗癌成功。趁早戒檳榔、定期檢查 避免口腔癌陳穆寬副院長表示,第4期也就是最末期,但是口腔癌第4期並不代表沒有希望。高達40%至50%的病人仍可治癒,只是過程比較複雜,需要大範圍切除。像是淋巴廓清,還有肌肉、骨頭重建,重建後還有放射性治療,嚴重的癌症也要化學治療,需時約半年。12月3日是台灣檳榔防制日,檳榔是明確的致癌物質。為了自己的健康跟家人著想,希望趁早戒檳榔,千萬不要花錢又傷身,如果發現嘴巴有問題也不要放著不管。呼籲萬一發現口腔有問題,千萬不要拖延或聽信偏方。現在醫術發達,希望還在吃檳榔的朋友,一定要戒檳榔和定期檢查,才能避免口腔癌發生

​及早發現口腔癌 醫師教2點自我檢查

​及早發現口腔癌 醫師教2點自我檢查#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在台灣,嚼食檳榔者大部分同時有抽菸習慣,再加上喝酒文化,更增加罹患口腔癌風險。國際癌症研究總署2003年宣布檳榔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國衛院研究亦指出,既抽菸、喝酒又嚼食檳榔,得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口腔黏膜呈白或深紅色、嘴張不大是警訊根據台東縣癌症發生率,口腔癌自93年起一直位居第1、2位。嚼食檳榔習慣有關以中壯年為多,此年齡層罹患口腔癌也最多。關心自己也關心身邊親人朋友,愛惜身體、促進健康。守護身體健康務必戒除嚼食檳榔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降低癌症病變的機會。台東馬偕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張哲綸表示,口腔癌五年存活率第1期72%、第2期39%、第3期27%、第4期12%,可透過口腔黏膜篩檢,越早發現、儘早治療。正常的口腔黏膜顏色是粉紅色,白色或深紅色是身體警訊。嘴巴張合大小也可判斷,口腔黏膜病變時會纖維化,越嚴重將造成黏膜緊縮,影響嘴巴張合。30歲以上、18歲以上原住民 可免費篩檢凡30歲以上民眾或18歲以上原住民族,在2年內未接受口腔癌篩檢者皆可接受免費篩檢。現在的切片治療技術已由傳統手術提升為二氧化碳雷射技術,治療後僅會產生焦痂並自行脫落,不會有太多不適的感覺,而且健保有給付。張哲綸醫師提醒,吸菸及嚼食檳榔是致癌因子,無論時間長短或是否持續,都可能發生病變。除了生活習慣外,個人細胞基因影響致癌的可能。無基於民眾健康,凡有嚼食檳榔及吸菸者,一旦發現口腔異常務必儘速就醫。

菸酒愛好者注意 口腔癌好發年輕化

菸酒愛好者注意 口腔癌好發年輕化#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口腔癌是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105年台北市共有180位市民因口腔癌死亡,嚴重威脅男性市民健康。根據臺北市105年死因統計顯示,臺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排名唯一持續爬升的就是口腔癌,名次由104年第6名上升至第5名。發現口腔腫塊超過2至3週 應立刻就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臺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逐年增加,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但近年來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口腔癌可能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蛀牙,不當的假牙或不良的口腔衛生等,若同時具有嚼檳榔、抽菸及喝酒者,其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可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篩檢,早期發現儘早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近8成,應避免口腔癌危險因子,戒檳榔、戒菸、戒酒。符合篩檢資格的市民,每2年定期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口腔腫塊、口腔內2至3週以上未痊癒潰瘍和口腔黏膜纖維化,都應立刻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口腔癌。北市903處醫藥機構配合 口腔癌篩檢更便利臺北市自105年起,建置臺北市癌症防治便利網絡,106年已有健康好站903站,包含醫院、西醫診所、中醫診所及社區藥局,提供市民就近癌症篩檢及癌症防治資訊,運用多元管道於校園、職場、社區及醫療院所分別宣導口腔癌防治。黃試結局長提醒,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105年迄今尚未進行口腔黏膜檢查,請進行口腔黏膜檢查。除了至臺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篩檢,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職場員工達15人,可來電預約口腔黏膜檢查服務。

菸酒檳榔都沾 罹癌率達123倍

菸酒檳榔都沾 罹癌率達123倍#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多歲的顏先生,工作長期需要南北跑,為了提神,父親介紹他吃檳榔,而吃了10多年。最近顏先生的父親因為嘴張不開就診,經檢查發現是口腔癌末期,嚇得顏先生趕緊把檳榔戒掉。後來顏先生亦就診檢查,確認是口腔癌初期,接受口腔腫瘤切除與頸部淋巴清除,術後恢復良好,很快回到工作崗位上。檳榔、菸、酒 口腔癌高危險因子檳榔是台灣長期以來的主要經濟作物,2012年產量是農產品產值的亞軍,僅次於稻米。如此高的產量,造就眾多吃檳榔習慣的人,也產生不少口腔癌的患者。台灣十大癌症中,口腔癌常年盤據前5名,如果單看青壯年的男性,口腔癌更是最容易得到的癌症。口腔由7個部分組成,包括舌頭、唇、頰黏膜、齒齦、舌底、硬顎、臼齒後三角區。台灣人最常見的口腔癌以舌癌與頰黏膜癌為主。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有嚼食檳榔習慣者,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抽菸合併檳榔則會增加89倍,如果是菸、酒、檳榔3者都經常接觸的人,口腔癌的機率更是高達123倍。口腔篩檢、戒檳榔 及早預防口腔癌洪雲聰醫師指出,口腔癌早期不太有症狀,很多口腔癌的病人不會發現,直到口腔長出腫瘤開始痛,或是脖子轉移不舒服,病情已經到末期了。現在手術方法很進步,早期的口腔癌,只要頸部淋巴沒有轉移,術後不用放射線和化學治療。一旦拖太久,癌症晚期在手術後仍需要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存活率也不樂觀。另外洪醫師也說,許多人都誤以為檳榔是因為加入了石灰粉才會致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除了石灰會促進細胞變成癌症,檳榔子本身也會致癌,因為含有檳榔鹼這個危險的致癌原。因此想要遠離口腔癌上身,尤其要戒除檳榔,還有透過口腔篩檢,早期發現口腔癌病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