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後

徐華鳳胃癌發現雖三期 老人、女性療後不如預期

徐華鳳胃癌發現雖三期 老人、女性療後不如預期#預後

與胃癌纏鬥將近3年的藝人徐華鳳,傳出在今天(6)上午病逝於台中榮總。其實徐華鳳在2008年年初進行檢查時,被驗出是胃癌第三期,經過手術切除之後,恢復的狀況相當良好,甚至在2009年的時候與相戀五年的富商湯偉結婚,還擔任台灣癌症基金會的抗癌大使,激勵許多的胃癌病患。但是去年也傳出徐華鳳沒有依照醫師指示治療,放棄療程,一直到今年年初才又回到醫院治療,但是卻在今天傳出不幸的消息,因為癌細胞擴散,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得年41歲。(圖片是胃癌手術之後的切片,翻攝自維基百科)根據衛生署的統計數字顯示,胃癌在所有癌症致死的原因當中,排名在第六位,每年有兩千多人死於胃癌。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的衛教文章表示,胃癌當中有五成以上是胃腺癌,一般來說在真正的癌症發展之前,通常會有一些前期的變化,但是這些早期的變化很少會有症狀,很少能立即被檢查出來。假如胃癌患者沒接受治療,癌細胞就會擴散出去,侵犯附近的器官。也可能經由血流或淋巴系統散佈至其它遠處的器官。至於胃癌的預後情況,年紀大的人、女性、體重下降快速的人、癌細胞轉移到淋巴系統的人,在之後的復原狀況都不是很好;如果轉移的癌細胞侵犯到食道、十二指腸、肝臟、神經等部位的病人,復原狀況也都不佳。根據過去的經驗發現,胃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大於90%,第二期大約50%,第三期15%或者更少,在第四期幾乎很少超過五年。該文章也表示,因為胃癌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所以通常病人發現胃癌的時候,通常都是第三、第四期了,整體的治療效果就會比較不好,所以醫師還是呼籲民眾,早期發現並治療是最重要的。優活聚焦:藝人徐華鳳胃癌病逝 得年41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84&HN_Yr=0&HN_Mon=0 晚期大腸癌合併療法 存活期可延長至28個月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9&HN_Yr=0&HN_Mon=0 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讓惡性腫瘤消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8&HN_Yr=0&HN_Mon=0

BMI指數太輕的病患 手術後死亡風險增加40%

BMI指數太輕的病患 手術後死亡風險增加40%#預後

手術預後的情況跟體重有關係嗎?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到,如果病人的體重太輕,那麼在手術之後的一個月內,很容易造成病患死亡,死亡率甚至高達40%。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史塔肯伯格博士(George Stukenborg)表示,分析以往的數據可以發現到,如果病人的BMI較低,那麼手術預後的效果較差,甚至在術後30天內死亡的風險也較高。史塔肯伯格博士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005年到2006年之間,總共有183間醫院、19萬名病人的手術資料,他們將這些資料分成五組,分別是BMI值低於23.1、23.1~26.3、26.3~29.7、29.7~35.3與高於35.3等五組,經過分析比對後發現,在這19萬個病例當中,有2245人在手術後一個月內死亡,而這些死亡的病例當中,BMI值低於23.1的這一組,相較於BMI值介於26.3~29.7,還要多出40%的死亡風險。史塔肯伯格博士表示,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但是統計的結果確實是發現到BMI值較低的人,手術後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大幅增加,史塔肯伯格博士猜測,這是因為體重較輕的人,通常一開始身體狀況就不好,所以死亡率也會增加。史塔肯伯格博士也認為,未來醫師在考慮病人手術的預後情況,也應該要將體重因素納入,才能更準確地預測病人的復原狀況。一個月噴藥四次! 高雄登革熱疫情拉警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3大陸「哈」台灣醫美技術 指定隋棠高聳俏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2疱疹病毒性腦炎導致記憶喪失 唯獨音樂永難抹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