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溫馨慶祝母親節 三癌三高免費篩檢大放送

溫馨慶祝母親節 三癌三高免費篩檢大放送#乳癌

5月10日母親節將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精心策劃於98年5月8日(星期五)上午8時至11時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2個院區(和平院區、婦幼院區)及信義、中山、內湖、北投門診部舉辦『慶祝母親節---三癌三高免費篩檢大放送』活動,請民眾把握難得機會,踴躍參加篩檢。■ 癌症連續26年為10大死因之首癌症號稱21世紀人類的頭號殺手!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數據顯示,自民國71年至民國96年,惡性腫瘤已連續26年蟬聯臺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榜首。96年癌症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地區女性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國人主要癌症死因之第4位、第6位及第8位。上述3項癌症均具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良好等特性。■ 乳癌是臺北市女性最好發癌症,三點不漏保安康臺北市女性乳癌的發生率是女性10大癌症之首,96年死亡人數高達每10萬女性人口15.03人,死亡率是第3名(次於肺癌及結腸直腸癌),不過卻是中壯年婦女第1大癌症死因,由於近年來隨著乳癌的罹患率不斷的上升,好發的年齡層也在逐年的下降中,不管是每個月乳房的自我檢查,或是健檢時的乳房常規檢查,都是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近來加強宣導的重要方針。同時提醒婦女朋友不要忘了,愛波三部曲:1、每月定期乳房自我檢查。2、35歲以上之婦女建議每年應接受專科醫師檢查。3、50-69歲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再次提醒婦女朋友不要忘了每年應定期接受婦癌篩檢,「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年年定期做篩檢-癌症遠離我」,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以提高治癒率,「生活自在保安康」。請趕快到醫院定期做篩檢吧!【篩檢項目】‧口腔癌篩檢 (口腔癌篩檢:以抽菸、嚼檳榔者為優先檢查。)‧乳房檢查 (理學檢查或超音波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 ‧血壓、血糖、血膽固醇三合一篩檢 ‧預約乳房X光攝影檢查

年輕乳癌患者惡性程度高 每月自我檢測不可少

年輕乳癌患者惡性程度高 每月自我檢測不可少#乳癌

目前正當紅的電玩美少女瑤瑤波濤洶湧的美胸在演藝界颳起一陣炫風,由她的爆紅程度來看,民眾對於女性胸前兩點美感的重視程度不容忽視,不過在此同時,知名女歌手阿桑卻因乳癌離開人世,消息突然傳出,廣大歌迷無不傷心嘩然。光田醫院乳房腫瘤外科特診醫師劉榮興表示,乳癌的盛行率介於45歲至65歲之間,但近年來有提早發生的趨勢,且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惡性程度較高、復發率也高,提醒愛美女性在注重胸前兩點的美觀同時,也應該特別注意「內在的健康」。日前院內就有一位年方23歲的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所幸發現得早,經手術切除腫瘤後目前預後良好。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母親及任一姐妹有乳癌者,其罹患乳癌的機率是常人的五倍,尤其若嗜吃高油脂食物、酗酒、體重過重或曾經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者更應特別注意。劉榮興醫師指出,罹患乳癌的常見症狀包括乳房有無痛、不可移動的硬塊、乳頭凹陷、乳房皮膚有橘皮樣或潰瘍變化、乳頭有部正常分泌物或流血、乳房變形、乳房大小及乳頭高低改變、乳房有超過數週無法癒合的傷口等。為能有效預防乳癌發生,及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一般的婦女平常就應有自我檢查的觀念,應在月經乾淨後的一星期內,停經婦女則自行選擇每個月的一天做自我檢查,包括視診:看看乳頭或表皮是否有凹陷、分泌物,乳暈或表皮是否有產生變化,如紅腫、橘皮樣、濕疹樣或潰瘍等,同時注意兩側乳房是否有對稱,在巡視一遍後,手以繞圈的方式順時鐘方向觸摸乳房所有部位三次,看看是否有異狀。另外,40歲以上的婦女每一年應接受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或自費進行乳房MRI檢查。醫師表示,對於隆乳或曾進行乳房整形手術的女性來說,因不適用乳房X光攝影(可能會夾破填充植入物),改以乳房MRI搭配超音波,能更精準的找出癌症病灶。醫師表示,而年輕的婦女也不要自認為年輕體建而疏於檢查和健康管理,一旦發現身體有異狀時,也不要過度慌張,因為約有80%~90%的乳房腫塊並不是癌症,最好的方法還是立刻到醫院接受更詳細的檢查,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劉榮興醫師指出,雖然近年來政府與醫療院所積極推廣乳癌的預防之道,但仍有許多婦女未警覺乳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因此診斷出罹患乳癌時,多半已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在此要特別強調乳癌檢測的觀念,希望女性多花些時間,關愛兩點的內在健康。

30~49歲女性看過來!把握免費乳房超音波篩檢

30~49歲女性看過來!把握免費乳房超音波篩檢#乳癌

楊小姐47歲,育有二名子女,且哺乳皆超過一個月,之前有乳房纖維囊腫問題而在醫院追蹤。但平常忙於工作,住家又地處偏遠,幸有臺北市衛生局指揮轄下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至臺北市各區進行98年度社區整合性預防保健服務篩檢,其接受乳房超音波篩檢時,發現疑有1.5公分腫瘤,經建議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手術後病理報告為良性,於是楊小姐放下心中的塊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外科主任盧瑞華說,在臺北市,乳癌已經躍升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估計每年約有1,000名女性罹患乳癌,主要集中在30 ~70歲年齡層,根據臺北市衛生局資料,去年陽性個案確診率約為4%,其中50~69歲以乳房攝影為主,而30~49歲以乳房超音波為主。根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97年度支援乳房超音波篩檢(63場,2,139人)結果顯示,在30~49歲女性族群中,有常規乳房檢查的比例約為25%,低於50~69歲族群40%。臺北市衛生局今年將特別提供經費給臺北市30~49歲女性,一年一次乳房超音波篩檢,有意願檢查的女性,可在整合性篩檢、複合性篩檢、搭關懷列車或自行前往醫院乳房特別門診進行檢查。盧瑞華說,市立聯合醫院有6,000名額,執行期間至今年12月中旬。

鼻咽癌病友組團熱唱 溫暖光田醫院護理之家

鼻咽癌病友組團熱唱 溫暖光田醫院護理之家#乳癌

4月9日這個尋常的春日午後,光田綜合醫院護理之家特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邀請三人一組的音樂表演團體來到長青院區老人家義演熱唱。令人懷念的金曲老歌一首接一首,讓老人家陶醉不已,而令人訝異的是,負責電子琴的鍵盤手劉澄和先生,本身竟是鼻咽癌患者,為了回饋社會,在有限的生命中服務為病痛所苦的民眾,他選擇以音樂來療癒他人的心。52年次的劉澄和正值壯年,從小就無師自通,彈得一手好琴,因此本身也從事音樂表演的工作,結識同樣從事音樂表演、有著好歌喉的妻子後,常常「婦唱夫隨」,到處表演。不料96年時,劉澄和因發現脖子上出現數個不知名的小腫塊,憂心之下前往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接受檢查,經該院耳鼻喉科劉耿僚醫師詳細診斷檢查後,確定是罹患了鼻咽癌,而且已經是第三期。突來的壞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他震驚不已,但個性樂觀的劉澄和選擇積極面對病魔,接受一連串電療和化療後,終於暫時控制住癌症。經過這場大病,讓他更能秉持著同理心,體認病人心中的苦楚,從此以後決心用有限的生命,投入更多公益表演,以自己最愛的音樂來鼓勵其他人,提起勇氣,打敗病魔。這次選擇在光田綜合醫院護理之家進行義演,一方面是鼓勵住民老人家,為他們帶來歡樂,一方面是因為感念光田綜合醫院醫路走來對自己和家人的照顧。劉澄和表示,其實兩年前,父親因腦幹中風倒下,也是到光田綜合醫院護理之家8個多月,接受專業的醫療照護,當時劉澄和為了照顧父親,幾乎天天都隨侍在側,也因此見證了護理人員的體貼照顧和許多發生在護理之家的感人故事。劉澄和回憶,記得當時常有一位罹患乳癌的女士,即使自己身染病痛,仍然常到護理之家擔任志工,幫助老人家打理生活起居,陪長輩聊天散心。當時這位女士的精神讓劉澄和非常感動,也暗自期許自己未來能盡一己之力回饋社會、幫助更多人,想來想去,自己最擅長的音樂表演不就是最好的方式嗎?這次的演出,劉澄和和妻子與音樂同好為老人家準備了一連串金曲老歌如「南屏晚鐘」、「再會夜都市」等,讓現場聆聽的阿公阿嬤聽得如痴如醉,有些人還跟著拍子哼起歌來,直說希望能多辦這樣的活動。五星級的護理之家與失智症照護專區,光田綜合醫院提供了一個老有所養的好所在,在這裡除了提供需長期照護的長者和慢性病患優質的養護環境外,也十分重視住民的心理感受並提供豐富的心靈饗宴。光田綜合醫院護理之家陳曉梅護理長表示,阿公阿嬤很喜歡熱鬧的表演,而音樂也能紓解他們內心的寂寞,並保有愉悅的心情,未來院方也會持續舉辦這類型的活動,讓音樂與歡樂溫暖阿公阿嬤的心。

乳房腫瘤 ≠ 乳癌

乳房腫瘤 ≠ 乳癌#乳癌

乳房除了哺育下一代的功能外,在女性身體及心靈上也佔有很重要位置。除了一般常在意大小及形狀外,它帶給女性最大的困擾就是會長腫瘤。大家可能常從周遭女性朋友,家人或同事聽到乳房長腫瘤,甚至是乳癌。令人不禁對自己的身體更加關注。其實乳房腫瘤並不等於乳癌,常見的乳房腫瘤如纖維瘤、管內乳頭狀瘤等都是良性腫瘤,只有惡性腫瘤才稱乳癌,奇美醫院一般外科 - 顏家聖醫師,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有關乳癌之觀念。女性乳房從青春期開始,受女性賀爾蒙刺激影響開始發育成為女性重要第二性徵。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及營養增加,女性青春期開始也越來越提早,它所帶來的困擾也隨之提早。在乳房發育時會帶來疼痛,甚至有些家長會緊張小孩怎會這麼早就發育而懷疑長腫瘤,發育之後隨著生理期可能會造成每月乳房漲痛不舒服,其實造成乳房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如: (1)週期性疼痛-通常發生於月經前二至三天,那是由於乳房血液供應增加而有脹痛感,於月經過後便漸漸消失。 (2)腋部乳房組織-有些婦女乳房發達延伸至腋下,亦有週期性的腋下疼痛。 (3)穿戴不合適的內衣。(4)龐大懸垂的乳房。(5)外傷有時引起疼痛-如過分撫摸、壓擠、吮吸。(6)乳房感染。(7)懷孕或哺乳期間,乳汁淤積,偶而會引起疼痛。 (8)乳頭因哺乳而發炎、破裂,或過分乾燥破裂亦會疼痛。 (9)情緒引起的乳房疼痛。只有一成左右是因為腫瘤所造成,而這其中又大多是良性腫瘤。反過來說,乳癌初期症狀以疼痛表現只有 5%左右,所以如果以疼痛與否判定是否有惡性腫瘤,及來決定是否看醫師,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顏家聖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如果乳房有腫塊無論疼痛與否、不正常乳頭分泌物、乳房外型改變或皮膚有橘皮樣的變化都是較不好的表徵,需立即給專科醫師檢查。但如果沒有這些症狀,是不是就不需要檢查,當然不是。乳癌好發年齡約在40至50歲且有年輕化傾向,如果您是乳癌高危險群(如有家族史、飲食偏向高脂肪食物者、酗酒者、頻繁患良性乳房腫瘤者、曾患一側乳癌者等)、更年期服用賀爾蒙或40歲以上,建議定期接受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健康問&答 ◆ 那乳房檢查該掛哪一科?顏家聖醫師:「直覺性上會回答婦產科,其實是錯誤的。乳房專科醫師大多為外科醫師,所以應從一般外科門診中找尋乳房特別門診來就診。乳癌其實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有可能會罹患乳癌,只是機率約為女性的百分之一,稍加注意就不會錯失治療時機。乳房檢查除了每月自我檢查及定期專科醫師的臨床觸診及問診外,常見的影像檢查有乳房超音波及攝影, 更有核磁共振(MRI)這個利器,臨床醫師會根據情況排定檢查,進一步再作切片檢查或針抽吸細胞檢查來確診。一旦診斷乳癌,治療方式常需要多種治療(外科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賀爾蒙治療)。 其實乳癌雖為女性最常見惡性腫瘤,但其治療效果卻很好,如果能跟醫師配合雖不幸罹患此病痛亦能克服此難關而重獲新生。」

《預防乳癌》乳房自我檢查法

《預防乳癌》乳房自我檢查法#乳癌

預防乳癌,所有女性應該平時就要養成定時自我檢查乳房的習慣。以下臺安醫院乳房特別門診提供幾種檢查方法,供大家參考!(一) 洗澡時檢查:沐浴時,胸部先上好肥皂,便於滑動檢查,檢查時,一手置於腦後,一手手指伸直併攏,用指腹以螺旋進行方式,仔細按壓乳房每一部份,看看是否有硬塊,以此法左右互換檢查。(二) 鏡前檢查:1.站或坐定,兩手放下:檢查兩側乳房是否有不對稱,乳頭高低不一。2.兩手舉高:檢查乳房邊緣是否有不規則、凹陷。3.前俯:檢查乳房邊緣是否有不規則、凹陷。4.兩手舉高、重複1之視診工作(包括乳房、乳頭、皮膚顏色、表皮靜脈分布)(三) 平躺檢查:仰臥柿上,乳房豐滿者可放置一個小枕頭或摺疊毛巾於右肩下,將右手枕於腦後,將左手的手指併攏伸直,輕壓右面,自12點的位置,順時針方向檢查至原點,(至少按摩三圈)。依照上列方法改用右手檢查左側乳房。(詳細圖解歡迎民眾至臺安醫院乳房中心網站查詢)

預防乳癌復發:化療→ 藥物治療

預防乳癌復發:化療→ 藥物治療#乳癌

自從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熱量攝取增加,乳癌發生比率也逐漸攀高,成為女性發生率第一的癌症。幸而近年來藉由公衛宣導與政府積極推動乳癌篩檢政策,國人女性接受乳癌篩檢比例提高,早期乳癌經由篩檢發現後的治療比例也就愈來愈高,臨床上已較少見無法開刀的乳癌腫瘤了。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乳癌原位癌約一成(9.7%),早期侵襲性乳癌(第一、二期乳癌)則佔了六成五(65.2%),顯見篩檢成效顯著,維繫女性生命健康。一旦罹患乳癌,許多病友則擔心是否會復發,不可諱言,乳癌若僅接受手術切除,其復發率甚高,且復發後有兩個高峰期,一為術後二至三年,另一為七至九年間。近年來研究顯示,要預防前段復發,化學治療是必要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哲斌表示,除了俗稱小紅莓化學治療外,加上紫杉醇治療可以有更佳療效,減少復發率。化學治療給予對象,也更擴及腫瘤小於0.5公分以下,但賀爾蒙接受體為陰性或病理分化惡性的患者。林哲斌說,一般賀爾蒙接受體為陽性的患者,術後或化療後則會再接受抗賀爾蒙藥物治療,一般會給予“泰莫西芬(Tamoxifen)”藥物,服用時間為五年。他並表示,最近研究亦顯示,若能在五年後再服用“芳香酶抑制劑(AI)”四年,可以減少後段(即七至九年間復發期)復發。目前健保也正式給付“復乳納(Femara)”於癌症患者,只要是停經後婦女且賀爾蒙接受體呈陽性、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在手術十一年內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藥物,五年後也可以申請健保延伸抗賀爾蒙治療。

定期乳癌篩檢 掌握自己的健康

定期乳癌篩檢 掌握自己的健康#乳癌

乳癌發生率節節高升,已經躍居女性癌症第一名,成為相當重要的公衛議題。醫師說,降低乳癌死亡率最有效方法,就是發現早期乳癌並早期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放射科主任林家興表示,該院區數位乳房影像中心成立兩年多,日前統計97年執行乳房攝影篩檢成效中發現,全年度參加國健局50至69歲婦女乳房X光篩檢計劃共執行7452人次,共找到56個乳癌病患。其中,屬第零期乳癌有24例。林家興分析其乳癌偵測率是千分之7.5,第零期乳癌佔43%,平均每執行133個檢查就發現一個乳癌,每執行310個檢查就發現一個早期乳癌。換言之,在你我周遭50至60歲婦女中,每133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乳癌病患,每310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是屬於早期乳癌。在這群乳癌病患中,有將近一半符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防醫學準則,也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並且繼續恢復其原有生活品質。林家興強調,乳癌防治是一個重要公衛議題,市立聯合醫院秉持照顧市民、促進市民健康的願景和使命,不僅要提高服務品質,更要打破市民就醫障礙。婦幼院區於97年度榮獲臺北市「乳癌防治組區域醫院第一名」,更以「全方位的乳癌篩檢」執行成果,榮獲2008年SNQ國家品質標章,這些殊榮是對該院區的肯定,也是對市民的品質承諾。婦幼院區設有團體乳房攝影篩檢(50-69歲)服務專線:02-2391-6471轉2008,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