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濕怎麼吃?4料理緩解關節發炎

類風濕怎麼吃?4料理緩解關節發炎#類風溼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怎麼吃才能減輕疼痛的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李青蓉營養師介紹飲食小撇步,並介紹一系列食譜,教病友怎樣吃最健康。營養師表示,飲食管理能有效幫助緩解病情,建議可採用地中海飲食方式,來降低發炎指數、緩解疼痛。● 地中海型飲食/多吃大量蔬果、穀類全麥、堅果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或油脂,並減少攝取乳製品、紅肉、及甜食的攝取。1)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可合成前列腺素,進而抑制發炎情形,如鰹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深海魚;而含Omega-3油類可選擇亞麻仁油、紫蘇油、芝麻油、橄欖油等。2)多吃富含抗氧化劑食物,因抗氧化劑可對抗自由基,減輕關節發炎、不適等情形,如木瓜、芒果、腰果、杏仁、葡萄柚、芥蘭、青椒、南瓜、菠菜等。3)多吃柑橘類等蔬果,其所含類黃酮素可加強關節內的膠質彈性,還能抑制關節發炎反應,和達到捕捉自由基的功效,如李子、柑橘、鳳梨、櫻桃、九層塔、甜椒等。李青蓉營養師介紹適合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食用的樂活餐,符合地中海飲食方式,且作法也相當簡單,讓大家輕鬆作、健康吃。營養師建議以五穀雜糧飯為主食,佐以暖菇沙拉、香蒜番茄煎鮭魚、五色蔬菜湯、櫻桃和薏仁花生豆奶為一系列餐點,供病友參考。● 香蒜番茄煎鮭魚/準備鮭魚片200g、番茄40g、蔥1~2隻、薑1~2片、洋蔥碎20g、九層塔3g、奶油10g、高湯100c.c。作法/鮭魚片洗淨擦乾,抹上少許鹽巴和胡椒,煎至6分熟;接著於鍋內放入奶油爆香洋蔥碎末,再加入番茄、高湯、薑片熬煮成醬汁備用;最後將鮭魚加入醬汁燉煮至9分熟盛盤,以九層塔裝飾即可食用。● 暖菇沙拉/準備香菇、秀珍菇、杏鮑菇、蘆筍、番茄、羅曼菜、海苔絲、日式醬油露、醋、橄欖油各1大匙。作法/將菇類、蘆筍以滾水川燙後,放涼備用;接著番茄切塊後,加入羅曼菜、菇類、蘆筍,並淋上調味料;最後放上海苔絲即可。● 五色蔬菜湯/白蘿蔔、牛蒡各1/4根、紅蘿蔔1/2根、新鮮香菇6朵、蘿蔔葉1/4葉。作法/將白蘿蔔、牛蒡及紅蘿蔔洗淨後去皮,切塊備用;蘿蔔葉切斷後加入前述食材、新鮮香菇、少許鹽巴及720c.c水燉煮至食材熟透即可。● 薏仁花生豆奶/薏仁20g、花生10g、黃豆30g、豆漿300c.c、果糖1小匙。作法/將薏仁和黃豆洗淨,加入600c.c開水煮熟;將所有材料用果汁機攪打均勻即可飲用。

多吃3類食物 有效打擊類風溼性關節炎

多吃3類食物 有效打擊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類風溼性關節炎除了藥物控制、持續復健外,飲食的管理也相當重要,可讓病情更穩定,可是要如何吃、吃些什麼,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為關心病友健康,邀請醫師、營養師一起教導民眾如何使病情更易控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張棋楨醫師表示,飲食控制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來說相當重要,如國外研究就發現,採用地中海飲食的民眾,發生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機率低,且證實地中海飲食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發炎症狀、增加活力。而何謂地中海飲食?又該多攝取哪些營養素來幫助緩解病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臨床組李青蓉組長將詳細的說明:● 地中海飲食/包含大量蔬果、穀類全麥、堅果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及油脂;並且較少攝取乳製品、紅肉及甜食的飲食方式。類風溼性關節炎除了採用地中海飲食方式,還可多攝取類黃酮素類蔬果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材,並多吃含鈣、鐵食物來增強抵抗力,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 Omega-3/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和油脂可以合成前列腺素,進而抑制發炎。因此含Omega-3脂肪酸的油脂,如亞麻仁油、紫蘇油、芝麻油、橄欖油;富含Omega-3的魚類有鰹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都是好選擇。● 抗氧化食物/可對抗自由基,減輕關節不適。如可多吃木瓜、南瓜、芒果、菠菜、腰果、葵花子、杏仁、奇異果、葡萄柚、芥藍、青椒等蔬果。● 類黃酮素類蔬果/類黃酮素可加強關節內膠質彈性,並抑制關節發炎反應,更有捕捉自由基的功效。因此柑橘類、李子、鳳梨、木瓜、櫻桃、九層塔、甜椒等都是適合的選擇。

少年關節腫痛 草藥、推拿恐延誤治療

少年關節腫痛 草藥、推拿恐延誤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孩子若出現慢性、莫名的手、腳、膝蓋等關節紅腫疼痛,家長可千萬別當成「成長痛」或運動傷害,可能是「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應盡快尋求兒科進行鑑別診斷,及早治療。若放著不管、或推拿、自行服用止痛藥,恐讓關節持續發炎、破壞,導致關節變形。成長痛、運動傷害和自發性關節炎不同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手腳紅腫,很少會聯想到關節慢性發炎,大多以為是扭傷或撞傷等運動傷害,而先帶孩子去國術館推拿、使用中草藥治療。還有家長以為是成長痛,放著沒管,其實成長痛不會紅腫熱痛,且多發生在晚上,時間也不長。但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除了關節腫痛之外,還有早上起床時關節會特別僵硬的「晨僵」特色。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是年紀小於16歲的慢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關節腫痛現象若持續6周 恐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日前一名國中男生發燒、全身關節腫痛,嚴重影響生活,家長焦急帶到林口長庚醫院掛急診,檢查發現發炎指數極高,排除感染與惡性腫瘤等因素而確診為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其主要症狀是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甚至可能造成行動不便,症狀通常超過6週。一般來說,並不會出現發燒;但其中一類的系統性全身性關節炎,則以發燒不退為典型的表現,嚴重的病患甚至可能合併葡萄膜炎,視力破壞,有失明風險。

類風溼性關節炎婦女 也可勇敢懷孕

類風溼性關節炎婦女 也可勇敢懷孕#類風溼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醫師們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一齊「健康樂活、持續治療」!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嘉哲理事長表示,大多患者以為殘廢主要是中風或脊椎損傷所引起,殊不知關節炎才是造成殘廢的第一成因,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旦發病不積極進行治療,2年內關節就容易開始產生不可逆的損壞,呼籲病友們要積極治療,持續用藥。蔡理事長說明,美國花在關節炎和相關風濕疾病治療的預算約為其GDP的2.9%(近3%),換算下來相當於健保署一年的預算,在照顧關節炎病患上的治療花費可說是相當龐大;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發病後不積極治療,平均壽命恐減少約4年(5-10年),且好發族群(4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中有29%的病人在5年內恐失去工作能力,造成社會、國家、個人很大的損傷,因此呼籲病患要積極治療。懷孕又想又怕 人母與疼痛該如何選擇因好發族群是女性(約為男性的3倍),因此當類風濕性關節炎婦女有懷孕需求時,又該如何治療以及可能面對的風險,都要進一步詳細了解;此外,病友在準備懷孕期間就必須開始停止用藥,根據不同藥物(生物製劑)的半衰期不同,停藥的時間長短也不一定,且免疫調節藥物效果良好的Methotrexate也必須停用,患者擔憂疾病復發的風險,而不敢輕易嘗試懷孕,因此如何才能確保母子均安,讓病友們勇敢懷孕生子,就顯得相當重要。懷孕期間 7成患者病況可能因而減輕國泰綜合醫院風濕科陳堃宏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大多是女性,懷孕生子往往是病友不敢奢求的夢想,因為第一個面臨的掙扎,是恐懼可能因家族遺傳因素,讓下一代和自己一樣飽受關節炎痛楚(醫師表示機率低);根據研究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生和體內雌激素變化有關,懷孕後約有75-90%的女性病友會改善病況,但也有高達9成的病友在產後一年,病情會復發且惡化。若產後遇復發惡化風險 積極治療也能有效控制鑒於這種情形,陳主任建議,其實只要病友在產後依照病況、診斷,盡速用足夠劑量進行治療,讓因停藥而惡化的病情快速得以控制,是可以讓懷孕生子無後顧之憂的;目前生物製劑的治療成效佳,病友是可以勇敢懷孕的,僅要產後根據病況客製精準治療策略,持續治療,不僅能提升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也能健康享受天倫之樂。

愛蹬高跟鞋出門 當心腳變「鷹爪趾」

愛蹬高跟鞋出門 當心腳變「鷹爪趾」#類風溼性關節炎

每次看到女性朋友足蹬高跟鞋,千嬌百媚走在顛簸的路上,除了由衷佩服,但更為這些女性們的足部健康感到憂心。美麗的鞋子往往是影響足部健康的最大原凶,而「姆趾外翻」就是常見的後遺症之一。姆趾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傾斜,大於生理角度十五度的畸形變化。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骨科郭家孝醫師表示,外翻的大姆趾除了會擠壓其他腳趾,也使姆趾近端的趾骨頭向內側產生不正常力量與運動,導致第一蹠骨基部突出,在行走時,姆趾滑液囊容易和鞋子產生摩擦,造成劇烈疼痛和厚皮。姆趾外翻的初期症狀為:第一蹠骨隆起處紅腫、疼痛,局部皮膚發炎甚至潰瘍。到了後期,嚴重者大姆趾會與第二腳趾重疊,將第二趾擠向背側,形成所謂的「鷹爪趾」,經常與鞋子摩擦、引起不適。由於大姆趾畸形,功能受影響,行走時勢必增加前足其他部位的負擔,加上蹠趾骨關節變形,因此也會發生足底疼痛,稱為蹠骨疼痛;而因姆趾滑液囊腫、又有蹠骨疼痛,每走一步都會有尖銳痛感,到後來可能無法穿著鞋子走路,嚴重影響日常的生活行動。造成姆趾外翻的先天因素包括扁平足、腳跟外翻、前腳內翻、第一蹠骨過短;而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先天性軟組織疾病等,也都容易有姆趾外翻。至於後天因素,常見的有趾骨關節受傷、趾骨骨折癒合不良、脫臼、靭帶撕裂等,而長期穿著高跟尖頭鞋,更是重要原因之一。許多人由於蹠骨前端(也就是鞋頭的部位)較寬,鞋子若太窄,也會擠壓指尖朝中央集中變形,導致姆趾外翻和小趾內翻。所以,郭家孝醫師提醒,具有上述先天或後天因素的人,千萬不要穿著過尖或過窄的鞋子,以免姆趾外翻惡化。要預防姆趾外翻,首須穿著適宜的鞋子,最好是腳趾有半公分左右活動空間的寬頭鞋,避免壓迫到大姆趾;平底鞋比有跟的鞋好,材質柔軟舒適為宜,鞋底也要能吸震。值得一提的是,名牌、昂貴的鞋子不一定設計就好,因此,自我判斷相當重要,千萬別花了大錢,反造成足部變形。此外,姆趾外翻與扁平足有密切關係,因此郭醫師建議,鞋子最好選擇有「弧形足弓」支撐,又具吸震、減壓效果,對防範拇趾外翻很有助益。如果已經出現姆趾外翻,在外翻角度未達三十度之前,仍有機會採取非手術治療。例如,將外翻部份以護具支架矯正,在第一、二趾間夾棉墊或矽膠墊,並在夜間穿戴塑膠材質的姆趾外翻支架,或製作合適的鞋內墊等,都有療效。至於疼痛不適,則可藉冷、熱敷或其他復健儀器,改善局部肌腱與筋膜的疼痛;若有持續發炎紅腫情形,則要再加口服或局部藥物。郭家孝醫師表示,姆趾外翻角度若已超過三十度,且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行動不便,則需考慮以手術減輕疼痛、治療變形。其方法是把拇趾內側的突出物切除,拇趾內緊繃的內縮肌放鬆,再將內側關節囊縫緊即可。若外翻角度太大,可能還要加上骨鋼絲釘或石膏固定一個月左右,手術成功率極高,唯一要注意的是,術後切莫再穿著不適當的鞋子,否則極可能復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