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醫訊/標靶藥物一定好?人人都適合?

醫訊/標靶藥物一定好?人人都適合?#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讓治療癌症的結果更理想,因此研究只針對特定的細胞進行攻擊,而標靶藥物就是在這種「針對性」的理念下被研發出來,其專一性會比傳統化學治療方式較高。 但這樣的方式也並不是每一位癌症病人都適用,究竟哪些疾病、狀況適合使用標靶藥物?亞東醫院特別邀請腫瘤科暨血液科醫師林育靖,為大家說明標靶藥物為何?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是什麼?等,另外也請到抗癌病友分享治療心路歷程。講座時間:7月31日(二)上午10:00~11:30講座地點:亞東紀念醫院10樓第二教室講座洽詢:(02)7728-2176 詹小姐

推廣癌症早期治療 新北市鼓勵篩檢

推廣癌症早期治療 新北市鼓勵篩檢#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人人聞癌色變,其中,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是去年新北市民癌症死因的第3、4、7及第10位。國際獅子會有感於新北市幅員及部分地區城鄉醫療資源差距大,特捐贈1輛子宮頸抹片巡迴車,加入全市29區巡迴篩檢行列。新北市衛生局也在17日頒獎表揚績優篩檢單位,以達成「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防癌概念。衛生局表示,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使得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其實,癌症並不可怕,怕的是錯失治療黃金時間,以目前醫學的進步,癌症若能早期發現並及時加以治療,通常可獲得控制甚至治癒。衛生局呼籲今年還沒有接受癌症篩檢的民眾,珍愛自己,儘快至轄區院所接受篩檢,期望藉由轄區醫療院所資源共享,有效提升癌症篩檢率,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遠離癌症的威脅。衛生局特協調新北市1,226家醫療院所及社區藥局當市民的健康好鄰居,免費為民眾篩檢大腸直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等4大癌症。1至6月共同服務29萬1762人次,發現1萬1028位陽性個案,經確診為癌症的個案有511人,都由專人通知轉介做進一步治療。17日下午,衛生局依服務量、篩檢涵蓋率及篩檢進步率等,頒獎表揚156家績效優異的「健康好鄰居」。

癌症會傳染?醫師強調「絕對不會」!

癌症會傳染?醫師強調「絕對不會」!#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媒體報導,某慈善基金會欲在台北市大安區錦安里附近擴建專門提供暫時收容癌症病童的「中途之家」,卻遭到該里里民的強烈反彈!甚至有一鄰的鄰長江萬鎰在接受訪問時,主張「癌症不會傳染是騙人的」,還說自己在衛生所擔任志工多年,就是要挺自己的論調。對此,記者向專科醫師求證,醫師強調,癌症絕對不會傳染!並希望大家都能發揮愛心,關懷癌症病童。衛生署立雙和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蘇勇誠強調,沒有人會因為接觸到癌症患者而被傳染癌症!醫師解釋,會發生癌症的原因有很多,像是基因突變、個人體質和環境因素等等,並非像流行性感冒一樣,接觸患者的飛沫就有機會被傳染。因此,從醫師的解釋中我們可以了解,癌症絕對不會傳染給別人,江萬鎰鄰長的論調完全被推翻。此外,當地里民受訪時指出,擔心自己小孩被病童的病容嚇到。對此,蘇勇誠醫師說,一般常見發生於孩童身上的癌症多為先天因素造成的血癌或腦瘤,病童外貌與一般兒童無異,「怎麼會嚇到別人」?不過,病童確實可能因為治療的副作用,造成頭髮稀疏或掉髮,醫師建議家長應該向自己的小孩灌輸正面的態度,當面對病童時給予機會教育,讓自己的小孩知道這些小朋友生病了、要多多關懷他們,並非一味的排斥。

抗氧化遠離癌症 多攝取彩虹蔬果

抗氧化遠離癌症 多攝取彩虹蔬果#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代人講究健康,營養均衡更是每個人每天都應重視的問題,新鮮的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不但可以增進腸胃蠕動,還可以平衡體內的酸鹼值、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近年來的研究更發現蔬果中含有抗氧化的物質,能降低癌症的發生機率,因此每天攝取適當份量的新鮮蔬果,可以促進健康並且預防慢性病。基隆市衛生局提供簡單的「彩虹原則」讓民眾參考。蔬果的顏色就像彩虹一般,有藍、紫、綠、白、黃、橙及紅等七色,而各種顏色蔬果之營養價值皆不盡相同,應該均衡食用,這就是所謂飲食的「彩虹原則」。如藍色及紫色的水果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促進尿道系統之健康、增強記憶力。而白色的食物,可以促進心臟健康、降低膽固醇。黃色及橘色食物可以抗氧化、紅色食物可以促進尿道健康。藍色及紫色:如藍莓、葡萄、黑莓、茄子、梅子、梅乾、黑豆、黑木耳等,綠色:如花椰菜、青江菜、四季豆、黃瓜、青椒、菠菜、蘆筍、酪梨、奇異果、綠色西洋梨等,可以抗氧化、降低癌症發生率、促進視覺健康、強健骨骼及牙齒。白色:如洋蔥、大蒜、韭黃、大豆、靈芝、菇類、杏仁、馬鈴薯、香蕉、梨子、甜桃等黃色及橘色:如胡蘿蔔、南瓜、地瓜、黃玉米、芒果、橘子、柳橙、木瓜、鳳梨、哈密瓜、葡萄柚等,紅色:如甜菜根、紅甜椒、番茄、草莓、蔓越莓、櫻桃、紅葡萄、蘋果、紅西瓜等,多數在平常都吃得到,吃越多顏色,越能預防疾病找上門。民眾若不知道該吃什麼食物,基隆市立醫院內科高韓中醫師建議,可以將「彩虹原則」的概念融入日常的飲食習慣,會讓我們在吃得好的同時也能吃得健康,並且達到促進健康及預防慢性病的目的。

社區防癌車入偏鄉 推動四癌一肝篩檢

社區防癌車入偏鄉 推動四癌一肝篩檢#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癌症在30年內連續為國人十大死因榜首,為將癌症防治推展至社區每一角落,重建苗栗縣首部五星級的「乳房攝影車」,因機動服務性高,深入偏遠鄉鎮巡迴服務,並同時搭配推動「四癌一肝」篩檢,成效良好。而今年上半年乳癌篩檢服務1581人當中,發現4位乳癌病例,子宮頸抹片服務1573人,發現2位子宮頸癌病例,社區健康防癌車的加入,讓苗栗縣邁向健康城市。徐千田防癌基金會將煥然一新的防癌巡診車交給衛生署苗栗醫院使用,對苗栗縣防癌活動貢獻良多。施國正院長指出,此部乳房攝影車為苗栗縣政府衛生局打造委託本院管理,採用「新型數位式乳房攝影儀」,具有「影像解析度高」、「檢查時間減半」、「大幅減低不舒服感」等特色,由女性放射師和護理人員隨車服務,已逐漸突破苗栗民風保守困境,大幅提昇婦女接受篩檢的意願;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科長廖秀慧表示,癌症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已30年,衛生署也公布「每6分鐘就有1人罹癌」警訊,苗栗縣去年因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死亡人數總計234人(分別為大腸癌135人、乳癌44人、口腔癌40人、子宮頸癌15人)。此四項癌症,均可藉由早期篩檢而早期發現,如及早治療,有良好的癒後效果且能大幅降低死亡率。施院長進一步說明,自民國92年桃竹苗地區獅子會捐贈頭份衛生所大型防癌車,近10年來,出動達3百場次,篩檢人數超過1萬人。徐千田防癌研究基金會慷慨認養予以整修,將重新為守護苗栗鄉親健康,因此籲請鄉親,能以更正向的態度,積極接受癌症篩檢服務。此外,衛生局也積極推動肝炎防治計畫,提供苗栗縣25歲到59歲民眾, B、C型肝炎免費篩檢,民眾可多加利用。

鼓勵定期癌症篩檢 保障健康還可抽獎

鼓勵定期癌症篩檢 保障健康還可抽獎#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臺中市政府衛生局6日上午在市政府303室舉行「防癌保健康 月月有好康」抽獎活動,提倡防癌篩檢,由副市長蔡炳坤、衛生局長黃美娜及16家協辦單位共同啟動「防癌篩檢 獎落誰家」,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民眾只要參加癌篩檢查,不只能為自己健康把關,還有機會抽中約一錢的黃金元寶。去年四癌篩檢統計資料顯示,篩檢陽性個案就發現到2萬49人,確診癌症數為1018人;今年1到6月約有18萬人進行四項癌症篩檢,其中還發現到413名確診癌症個案。現年55歲的黃麗月表示:51歲時因為參加醫院的乳癌篩檢活動,才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乳癌第2期,當時真的結果真的是讓她難以接受,好在在家人支持陪伴下進行手術及化療,才能把握黃金的治療期,現在除了加入防癌志工行列,更藉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鼓勵民眾參加各項篩檢活動。臺中市去年約有32萬人次進行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大腸癌等四項癌症篩檢,為了灌輸更多民眾定期做癌篩檢查觀念,凡是即日起符合癌篩條件的民眾,從1/1到10/31日前到各醫療院所做篩檢,癌篩系統就會自動在每月抽出3名黃金得主,每接受1項癌症篩檢就可參加1次抽獎,最多累計4項,希望民眾把握篩檢抽大獎機會,也為自己健康把關。

中年男性要當心 心血管問題更甚癌症

中年男性要當心 心血管問題更甚癌症#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年男性是社會的中堅份子,而男性四十五至六十四歲是卻也是健康改變最關鍵的年齡,此時許多代謝疾病開始發展,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都逐漸出現。從醫學上看來,中年男性具有最高的健康風險,是醫療介入價值最高,但也是介入最無力的一群,因為在此年齡層的人,重心仍放在打拚中的事業,對自己的健康通常絲毫不注意,也沒時間在意。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金蘭表示,「男性的健康問題比你想像的多太多!」相對地,六十五歲以上男性較在意自己的健康,主要是因為大多退休後,才發現病痛纏身;如果能在年輕時就控制危險因子,才可以擁有健康的老年生活,就不是成天往醫院跑。通常家中男性承受的壓力最大,再加上飲食不定時定量,菸、酒、應酬又多,腸胃自然不健康,易出現輕度胃炎和逆流性食道炎等上班族通病。  根據調查,中年人過重及肥胖者超過50%,高血壓盛行率高達三分之一,另有24%有血糖偏高問題,高尿酸、高血脂的比例也都相當高;但許多男性卻不自知,儘管輕微的胃部異常也不即刻就醫,還是必須定期追蹤檢測,以免引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穿孔等嚴重後遺症。此外,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有腰圍過大,體脂肪比例過高,容易帶來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問題。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心血管疾病對生命的威脅高於癌症。阮綜合醫院院為提供最完善的健康檢查服務及客製化的「全身高科技健康檢查全餐」,除一般的全身性健康檢查之外,還備有全身癌症正子/電腦斷層掃描,對有癌症家族病史或想早期偵測癌症者,提供最精確的診斷。對懷疑有腦部疾病,或是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則可藉助頭頸部核磁共振檢查,或是寶石能譜CT750電腦斷層攝影,進行心臟冠狀動脈檢查和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

醫訊/讓癌症遠離 醫師教你如何抗癌

醫訊/讓癌症遠離 醫師教你如何抗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得到癌症的患者,在第一時間常常不能接受,總是反問自己為什麼是我?10幾年前在馬偕醫院安寧病房服務過的黃鼎殷醫師說,這麼多年來他的確找到原因,而一個人之所以會罹癌,除了身體問題、情緒問題外,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關鍵,就是他們的死亡意願。黃鼎殷醫師以多年案例故事,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並且提出15天的抗癌計劃及癌症不復發的關鍵密碼。不論醫生告訴你身體的那個部位產生了癌細胞,都是因為身體「毒(素)出能(量)入」的功能出現了問題。東方醫聖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或西方德國若克威克博士的疾病六期論不約而同指出,身體內的毒素累積都是從表到深,由外而內、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所以如果某人的毒素是累積在腳部,則顯示此人的疾病已經到很嚴重的地步了。情緒壓抑產生的毒素是疾症惡化或癌症再度復發的重要因素。面對三種情緒迷失: 正面思考、情緒管理、沒有感動的遵循三好(做好事、 說好話、存好心),你該如何宣洩情緒、不失控、不當濫好人,坦然面對和經歷自己的情緒,讓它不但不會變成毒素反而會變成醫好疾病的動力。黃醫師從重症個案中,尤其是癌症患者身上,看見他們某些特定的性格及其設定所造成的死亡意願,他也提出13個人生課題,並分享身、心、靈全方面健康計畫,讓癌症遠離、永不復發的秘密!講座時間:2012年7月15日(日)10:00~12:00講座地點:高雄文學館講座洽詢:(02)2392-5338分機16黃小姐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