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醫訊/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醫訊/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快速西化,糖尿病的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更是逐年快速上升。糖尿病人最常見的死因為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於持續性的動脈硬化。且有報告顯示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血脂肪異常的現象,更加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學習如何控制飲食,將血脂肪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亞東醫院將舉辦講座,由營養師賴巧憶主講「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希望大家藉由此場團體衛教了解相關飲食對策,常保健康。名稱: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時間:106年1月18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醫訊/社區義診活動

醫訊/社區義診活動#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大了,身體的螺絲鬆了,偶爾也應該定期檢查!快到年底,氣溫逐漸下降,有許多病徵也慢慢跑出來,讓人不得不正視老人健康問題。衛服部南投醫院將舉辦社區義診,由家醫科醫師莊家銘、身心科醫師李志銘進行義診,以及血壓測量、健康諮詢等服務,並提供熱食、米、襪子、衛生紙等物資,當天也有藥師可諮詢用藥及調劑服務,更準備了100份愛心午餐,希望可以為更多的患者找回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義診活動時間:106年1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9:00-11:00地點:南投市平山里活動中心前廣場洽詢:049-2311150轉2323、2317 

退休再顧健康?血糖竟飆3倍!

退休再顧健康?血糖竟飆3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忙碌千萬不能作為拒絕治療的藉口,因為太忙想在退休後再顧健康,糖友血糖竟飆升3倍!本身為藥師的周先生,在40歲時因上廁所發現尿液引來螞蟻,到診所檢查後確診罹患糖尿病,因工作繁忙、身兼主管經常要聚餐應酬,再加上常朋友相聚小酌,過去近20年來,飯前血糖高達350mg/dI、是正常人的3倍以上。使用口服藥物 但成效不佳患者周先生即便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及家族病史,仍常與朋友相聚吃美食喝酒,檢查糖化血色素,發現已破表飆至2位數11.3%,但總想等退休後再來顧健康,也一直以太忙藉口推遲檢查。現年60歲的他,直到2年前屆退休之年,才開始規劃積極接受糖尿病治療,但周先生ㄧ開始在診所就診、使用糖尿病口服藥物來控制,但成效一直不佳,這才讓周先生非常擔心,雖然運氣很好還沒有明顯併發症發生,但必須將血糖控管列為退休後的首要任務。針劑治療糖尿病 血色素降低3%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副院長暨員林基督教醫院副院長謝明家表示,因周先生考量自己的生活習慣,希望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再加上他較怕痛,不太喜歡打針,因此醫師建議,可改用比較適合周先生的「1週1次」新型針劑腸泌素來治療糖尿病。在接受針劑腸泌素治療半年後,周先生的飯前血糖從原本破表的350、降低到目前控制在100-200之間,糖化血色素也從原本爆高的11.3%降到了8.3%,雖然尚未達標,但半年內就有效地讓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大幅降低,讓周先生對於治療更有信心。希望在維持生活品質的同時,也開始重新調整生活型態,享受真正健康樂活的退休生活。 

化療心驚驚?3對策搞定用藥

化療心驚驚?3對策搞定用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當發現罹患癌症時,許多病人除了擔心身體狀況之外,還會擔心化療效果、副作用不佳對身體造成的負荷太大,首次化療病人內心常惶恐不安,而究竟哪些藥物有交互作用,日常生活又該如何調整,病人與家屬仍存在很大的疑問。 化療用藥指導服務 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陳弘益表示,為保障病人化療期間的用藥安全及品質,與妥善處理副作用,由藥師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首次化療用藥指導服務」,提高首次化療病人自我照護的能力、降低化療前的不安,提升整體照護品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102年癌症新發現人數為99,143人,較101年增加2,449人,每5分鐘18秒就有1人發現癌症,大腸直腸癌則是發生率第一的癌症,「首次化療用藥指導」的服務對象,包括門診及住院病人,由男女性個別發生率最高的大腸直腸癌及乳癌開始執行,目前已服務近800人次。依據病人使用的藥品 給予指導手冊陳弘益藥師指出,針對副作用的「時序性」給予指導,並回答病人關心的問題,而每位病人會追蹤3次,以陪伴病人面對化療初期的不適,待病人熟悉副作用與處理模式、釐清親友給的建議正確性後,後續改以電話諮詢方式服務病人。「首次化療用藥指導」針對病人的疑慮實施3項對策:1) 制定個別化指導內容。2) 建立醫療溝通轉介平台。3) 藥師諮詢專線用藥指導。

壓力大 糖友9%重度憂鬱!

壓力大 糖友9%重度憂鬱!#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悶悶不樂,糖友情緒要注意!根據WHO的研究顯示,推估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3%,而糖尿病的患者中,約有3成患有憂鬱症,且在所有糖友中,約有9%為重度憂鬱,與其他慢性病相比,比例高出許多,糖尿病可怕的是併發症,當罹病已成事實,該怎麼做才能擺脫恐慌、活得自在呢?血糖過高、過低 造成情緒差、性情大變臺中榮總糖尿病衛教師劉秀珍表示,多數糖友在初期排斥吃藥、驗血糖或打針的原因,是心理上還沒適應這疾病的發生,但經過適當衛教,多數人都能慢慢接受,生活習慣大調整需要心理調適,若壓力過大也會影響內分泌,進而影響血糖,另一方面血糖過高、過低時,都會造成情緒差、性情大變、精神不安,形成惡性循環。家人的支持是勇氣來源劉秀珍衛教師建議,當患者沮喪、抱怨時,最重要的是傾聽與陪伴,鹿港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師林冠怡也分享案例,有名患者本身是第一型糖尿病,家人為了幫她適應,自她罹病起,全家一起改吃健康飲食,沒有人抱怨,而對這名患者來說,家人的支持就是他對抗病魔的勇氣來源。定期檢視憂鬱情緒、配合醫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想擺脫不安情緒,糖友應定期檢視自己的憂鬱情緒,如壓力過大或有負面情緒累積,也要懂得找朋友、家人聊聊,甚至尋求專業協助,面對糖尿病,糖友應該配合醫生囑咐,勇敢與疾病相處。

E化控糖 拍照上傳護健康!

E化控糖 拍照上傳護健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如何正確飲食,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是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大事,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糖尿病患可以即時上傳每日飲食及血糖值,醫療團隊也能夠藉此即時了解及修正,控糖全面E化,一起保護糖友健康!將食物與血糖值上傳 控糖全面E化糖尿病為慢性病,患者除了依照醫囑按時服藥外,更需用心配合飲食控制,才能讓血糖維持穩定,以往患者每日以紙本記錄血糖值,等回診時再提供醫師檢視,但若發現血糖控制不佳,通常已回想不起當時吃了些什麼東西,無法給予改善建議。為改善此一情況,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引進手機應用程式(APP),讓糖尿病患在家中可以即時將吃的食物與血糖值上傳,讓醫療團隊隨時檢視,在發現異常時給予建議,讓控糖全面E化。即時傳輸、即時討論 重要的是即時更正68歲的糖友朱先生表示,剛開始使用這個APP時,早餐都是固定吃一顆饅頭,個案管理師發現他每天的飯前血糖跟飯後血糖差距很大,因此建議他在早餐中加入一些蔬菜,改吃三明治後,早上的血糖就不容易升高。新陳代謝科醫師陳品汎表示,以前都是請病患寫紙本的血糖紀錄本,但紙本只是紀錄血糖值,並不會幫忙計算平均血糖,也未記錄吃東西的熱量,等到回診才拿給醫師檢視,若是發現有血糖異常狀況,病患也無法回想當時的情況,醫師無法給予改善建議,透過App協助,能夠即時傳輸、即時討論,更重要是能即時更正,讓糖尿病控制全面E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