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啃!為什麼我這麼胖

啃!為什麼我這麼胖#肥胖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 張靜芬肥胖的問題是現代社會愈來愈重要的健康議題,台灣有將近20%的肥胖盛行率。由於肥胖對健康和自我形象有很大的影響,對於正值青春發動期的少男少女而言,減肥達到理想體重是維持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的必要課題。肥胖有很大的因素是來自家族的遺傳和飲食習慣。統計顯示父母兩人都肥胖者,兒女有50~80%是肥胖;父母其中一人肥胖者,有40%的肥胖兒;若雙親都屬正常體重者,子女則只有7%的肥胖機會。而且愈靠近成人期仍然肥胖者,未來成為肥胖的成人機會也會較大。遺傳基因也影響熱量代謝的速率。高雄長庚的醫療團隊花三年的研究發現,某些人天生易出現鮪魚肚或水桶腰,雖然他們吃得不多,熱量變為脂肪儲存的效率卻很高,所以體脂肪、體重都會比一般人來得重。加上青少年的生活自主逐漸開放,外食、速食、飲料、夜市這些提供高熱量飲食的環境又過度方便,對於體型受肥胖遺傳影響大的青少年而言,可以說是處在「內憂外患」的境地,要對抗肥胖真的是很辛苦。因此,父母一定不要用責備或刺激的言詞來要求青少年減肥,應該鼓勵他們增加體能的活動、增加熱量的消耗、減少脂肪儲存的壓力,並協助他們找到一個合適的減肥方法。每天只攝取能維持基礎代謝所需要的熱量,選擇低脂肪、低熱量、高飽足感的食物,即高纖的新鮮蔬果、全榖類、豆類,以及低油脂的肉類和奶類。通常可在三個月內順利減去7~10%的體重。仍在發育的青少年基礎代謝需要的熱量,一般男生為1,800~2,000大卡,女生為1,400~1,600大卡。而青少年運動量不足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能消耗熱量的運動包括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有氧運動可促進體脂肪的燃燒,每小時大約可消耗兩百~三百大卡的熱量,又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無氧運動的肌肉訓練,雖然消耗較少的熱量,但是對減肥也是有幫助,因為身體脂肪的燃燒是在肌肉裡進行。肌肉是燃燒體脂肪的火爐,肌肉少,脂肪燃燒的效率就差,運動減肥效果就不明顯。因此,無論是有氧運動的慢跑或是無氧運動的肌肉訓練,都有助於減肥和減肥後的不復胖。女孩子會擔心運動會使某塊肌肉變大不好看,那就選擇可均勻增加全身肌肉的運動,像是韻律操或游泳吧!另,要了解自己有什麼不當的飲食行為需要改變,首先要做「飲食日記」。一方面可以計算進食的熱量,二方面可以了解自己的飲食偏好和飲食習慣,發現什麼情境或時間之下容易引爆高熱量的進食,然後調整那個行為,利用轉移或是取代法,重點式的控制食慾。青少年對自己的體型有「微胖」或「肥胖」的煩惱時,常受到同儕的壓力,可能會誤導他們尋求不當的減肥方法。父母師長必須早一點發現並給予協助,尋求正確不傷身的方法改善體重。無效而且不當的減肥方法,例如:服用瀉藥、喝減肥茶,因為所造成體重短暫下降的現象,只是「脫水」,並非減少脂肪,其副作用可能引起貧血及腸胃疾病;若停止服用,體重又會回升。有些青少女過於苛求自己的身材,也很容易導致情緒、人格的失調,而採取極度節食、過度的運動、利用摳喉嚨嘔吐(嘔吐會造成胃酸侵蝕食道、胃炎和電解質流失)的方法節食;甚至有的還會罹患厭食症、暴食症等飲食異常的現象,造成身體蛋白質消耗,身體的正常功能無法運作,使身體所受的傷害大過於肥胖本身,這些都是必須提早防範的。青少年的體重控制,主要是以飲食和運動為主,若BMI到達27以上(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單位kg/㎡),為求較快速的效果才會考慮用藥。合法藥物目前有「羅氏鮮」和「諾美婷」兩種,羅氏鮮主要是抑制脂肪的吸收;而諾美婷是以降低食慾來減輕體重。但是減肥藥是有副作用的,目前世界各國都建議減肥藥物不要使用於青少年,因為青少年心智尚未穩定,易衍生對藥物依賴及過量的後遺症。再者,如果不配合飲食的控制和行為的調整,效果不好又傷身。坊間不合法的藥物,其副作用更大,例如:「安非他命」千萬不要冒險嚐試。它會影響中樞神經,使人不想攝食,其副作用是:產生失眠、易怒、視幻覺、聽幻覺、暴力等,而且容易上癮,帶來無法挽回的傷害。對於過重或輕微肥胖的青少年,非侵入性的治療就足夠了。對於病態性肥胖或是BMI>35但併有慢性疾病者,若只是以飲食和運動來控制已然緩不濟急的時候,就可能需要考慮減重手術的合適性。減重手術前,會先進行肥胖的成因評估。有的人是食慾好、食量大的,他需要的是限制型手術、有的人是吸收力太好,則以能降低小腸吸收面積的手術為主。目前國內已有成熟的技術,在合格醫師的評估與執行之下,胃內水球、胃束帶、胃繞道手術可快速減去至少20%的體重,免除肥胖所帶給心臟和身心的壓力。胃內水球是限制型的手術。水球的置放其實不必手術,它是利用胃鏡將水球置入胃內,然後在球中注入生理食鹽水。水球佔去胃容量的一大部份,使人產生飽食感,自然降低食物的攝取量,因而達到減重的效果。水球的期限是六個月,若放置過久,易造成水球滲水,有腸阻塞的風險。胃束帶則必須在肚子上動個腹腔鏡手術,將一條可調節式的帶子,束在胃的上部,將胃束成沙漏形狀,讓食物進入胃的速度變得緩慢。只要攝食少量的食物,就會將胃的上半部撐飽,因此患者很容易因飽足感而減少食量,達到減重目的。胃束帶可以依照不同的需求改變鬆緊度,且不會破壞胃部結構。根據國外的經驗,平均術後第一年可減去超重體重的40%,而第二年可達50%,在術後第五年時可減去60~70%左右。胃繞道手術也是使用腹腔鏡手術,將小腸接到胃的開口處,另一端接到遠端小腸進大腸處,這樣繞道的結果不但可減少胃容量,也減少小腸的吸收面積。而美國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科學家還發現,胃繞道手術能降低食慾激素ghrelin(人饑餓時所分泌的多肽激素)大約30%,其他減重手術則沒有這樣的效果。胃繞道手術的減重效果,在術後第一年平均可減去60%的超重體重,第二年可減去75%,並保持下去,是最適用於病態型肥胖的減重手術。減重手術是有風險的,只適用病態型肥胖(BMI>40),或是那些嚴格實施體重控制計畫後,依然無法達成減重成效,而且肥胖已明顯危及健康的病患。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是不能耽誤的,有「微胖或肥胖」的煩惱最好能諮詢專業,謹慎評估一個合適青少年自己的減肥加健美的計畫。延伸閱讀「青少年肥胖定義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079

如何協助爸爸遠離「西洋梨體型」

如何協助爸爸遠離「西洋梨體型」#肥胖

你聽過老奶奶生氣時可能脫口說出「膨肚短命」這句話嗎?這對於腹部帶個游泳圈的中年男子確是個很真誠的「警告」呢!在台灣,平均每13分58秒就有一個人因代謝症候群衍生之慢性病而死亡。依據統計,腰圍過粗的人約有50%的機率會合併有代謝症候群。而代謝症候群衍生的慢性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腦血管疾病 、腎臟病、心臟病、癌症、慢性肝病與肝硬化等重大疾病,而又以少動外食族、老人、更年期後婦女為代謝症候群四大高危險群。根據臨床與公衛學者專家指出,同樣肥胖10公斤的中年男子,腰圍變粗的「蘋果體型」,比臀部及大腿肥胖的「西洋梨體型」更容易導致血脂及血糖代謝異常,造成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三高症狀的代謝症候群。 換句話說,若能控制或改善腹部脂肪,就能減少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會!工作忙碌的現代爸爸們,很多人的生活型態多是少動外食族,每天工作的時間遠超過運動的時間,甚至是缺乏運動。例如久坐辦公桌的上班族爸爸、開公車或計程車的運將爸爸等,若再加上經常加班或應酬的外食生活,導致一個個邁向四十歲的中年爸爸們,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中廣身材「膨肚短命」的危機!而這幾年不斷倡導「腰圍八九十 健康常維持」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更提出了「實踐3D健康生活,遠離代謝症候群」的觀念與作法,期待一家之主的爸爸能為自己和家人著想,跟著一起選擇健康的飲食、維持規律的運動、並且定期量腰圍、血脂、血糖與血壓,讓「腰」健康、「三高」正常,給老婆和小孩一個健康好爸爸。本文摘自:減腰圍、降3高 代謝力健康全書,由原水出版社發行。延伸閱讀「量腰圍的方法」: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84

女大生體重破百難減肥 原來是「卵巢」惹的禍

女大生體重破百難減肥 原來是「卵巢」惹的禍#肥胖

夏季瘋減肥!不少女性為了在夏季展現曼妙身材,紛紛展開積極的減肥計畫。不過台中一名體重破百的肥胖女大生,多年來力行了無數次減肥計畫卻未見成效。後為了檢查經期問題到婦產科看診時,才意外發現自己長年肥胖、怎麼減都減不下來是「多囊性卵巢症」作祟的緣故。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蘇棋楓醫師表示,念大二的陳同學體重破百,多年來一直努力實行各種減肥計畫,從運動、節食到喝減肥茶等都曾嚐試,可是體重仍然高居不下,讓正值芳華的她非常在意。前陣子,陳同學為了長期經期不順的問題到醫院婦產科看診,從超音波檢查發現兩側卵巢都各分布了十幾顆一公分大小的囊泡,才發現是罹患了「多囊性卵巢症」,而讓陳同學更驚訝的是,原來自己長期肥胖的原因正肇因於此!蘇棋楓醫師解釋,「多囊性卵巢症」發病的原因目前仍不明,但根據研究顯示患者對於胰島素的代謝通常有先天性的缺陷,所以血液中有過多的胰島素仍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加上因卵巢功能障礙而出現過多不成熟的「囊泡」及過量的「雄性荷爾蒙」,因此使患者出現月經不順、肥胖、血糖過高、長青春痘,甚至出現體毛多、禿頭等雄性特徵,讓不少妙齡女變得男人味十足、怎麼也美不起來。「多囊性卵巢症」屬於女性常見的疾病,平均20個生育年齡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有這方面的問題,其中約一半以上的患者會有肥胖的情形,若能在醫師專業的協助下以抗雄性荷爾蒙或排卵藥等藥物耐心來治療,將可望達到改善,若症狀嚴重也可合併施以腹腔鏡手術來消除卵巢濾泡。但由於許多民眾對此症認識不多,常以為自己就是比較容易發胖、體毛多,未加以注意。因此提醒女性朋友,若飲食正常體重卻居高不下,或合併有月經不規則、狂長青春痘、多毛、髮量少等症狀時,建議到醫院做一次詳細的檢查,釐清是否與婦女病或其他疾病有關,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青少年飲食習慣不健康 小心每人平均多3.2公斤

青少年飲食習慣不健康 小心每人平均多3.2公斤#肥胖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15至24歲青少年平均一週有半數以上採外食,容易選擇高油、高鹽、高糖等不健康食物,長期下來小心健康拉警報。調查結果發現,15至24歲青少年一週平均外食高達11餐(約佔總餐數的54.0%),而且有3成(31.6%)每天喝含糖飲料,2成(21.0%)每天吃零食,15.4%的青少年每天吃宵夜,15.9%每天吃油膩食物,包括鹽酥雞、薯條、炸雞等,13.8%每天吃太鹹及醃漬的食物。該局以現今青少年最常見的飲食型態為範例,例如早餐吃日式飯糰和豆漿(480大卡),午餐吃漢堡、薯條和可樂(940大卡),晚餐吃小碗牛肉麵和珍珠奶茶(1,020大卡),再加上1碗泡麵當宵夜(435大卡),一天攝取總熱量竟高達2,875大卡。該攝取熱量與19歲、身高157公分、體重51公斤的女性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為2,050大卡相較,等於一天多吃進了825大卡,必須散步6.3小時、或騎腳踏車4.5小時、或快步走3.6小時、或爬樓梯2.9小時或跑步2.3小時才能消耗完。青少年如果沒有增加身體活動量來消耗過多的熱量,連續1個月下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增加3.2公斤體重。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這項調查結果得自該局在民國98年8月5日至10月28日委託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鄭惠美教授針對臺北市15歲(含)以上至69歲(含)以下民眾的問卷調查。該調查抽取臺北市449里每里1至3個家戶之現住人口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共回收1,516份有效問卷,15至24歲的青少年樣本共259份(佔17.1%)。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會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甚至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衛生局呼籲,在炎炎夏日口渴時盡量選擇喝水來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糖份、添加物與過多的熱量,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和及2份水果,補充足夠的蔬果份量,以降低肥胖和三高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補充資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在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15至24歲青少年BMI平均為21.0(標準差3.12),71.4%的BMI介於18.5至23.9的標準範圍間,16.9%的BMI過低(<18.5),11.8%的BMI過高(>=24)。延伸閱讀「BIM比率」: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846

中年婦女疼惜自己,第一步請先控制體重

中年婦女疼惜自己,第一步請先控制體重#肥胖

想擁有並維持曼妙的身材,似乎永遠是每一個女人追求的夢想,即便是升格為媽媽之後依然不變,但這個夢想卻是容易失去,因為肥胖和女人似乎總是糾纏不清,不只產後肥胖,還有中年肥胖和更年期肥胖,都一再考驗女人對美追求的決心。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高肇隆醫師表示,女人40以後,基礎代謝率逐漸變慢,如果還是維持年輕時的食量,加上又沒運動的習慣,很容易中年發福。而更年期則是女性發胖的另一個高峰期,由於停經導致體內荷爾蒙改變,會使女性體重增加、腰圍變粗,而脂肪分布也會由年輕時堆積在下半身,變成聚積在腹部中央。高肇隆說明,肥胖不只讓女人必須揮別美麗的衣服,對健康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腦中風,冠心病,退化性關節炎,不孕及某些癌症…等皆與肥胖脫不了關係。所以邁入中年的婦女,疼惜自己,體重的控制是絕對必要的,不但要活的美麗,更要活的健康。若不想體重成為未來健康的大敵;體重超出理想範圍又有心想減肥的妳,應該認真面對這個問題!其實減重沒有捷徑也不能速成,某些坊間流行的雞尾酒療法減肥即便短時間有效,但也可能會賠上自己的健康,並且很快就復胖回來。而抽脂手術只能改善局部肥胖,並不適用於全身型肥胖,況且如果手術後生活型態不改變,每隔一陣子又要抽,還得承受麻醉、發生感染的風險。所以正確減肥還是必須從飲食控制及運動著手而且必須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高肇隆解釋,目前正常的體重是建議控制在BMI(身體質量指數)介於18.5~24之間(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而安全的減重速度是每週減0.5~1公斤,維持下降的體重要達一年以上,才算成功減重。以每週減肥半公斤為例,減1公斤脂肪要消耗7700大卡熱量,減肥半公斤則需要消耗3850大卡,平均分配在7天,相當每天要多消耗550大卡。如果,消耗這550大卡熱量,光靠少吃,節食減肥,剛開始有效果,但到某一程度後,就沒辦法再瘦下去,因為身體基礎代謝率會下降,吃得少,身體自然也跟著用得少。而且,節食減肥容易復胖。最安全的方式,還是運動和節食雙管齊下,共同分攤550大卡,各自消耗一半,也才能永續經營。但減肥中最難做到的,就是運動。高肇隆提醒民眾,少吃一點,容易做,但額外花時間運動,每天要做上1小時以上的有氧運動,也只能消耗300大卡,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很困難。所以最好從改變生活型態做起,多走幾步路,少搭電梯,改走樓梯…等,都可以增加日常生活的運動量。另外,每週再固定撥出時間運動,你才有辦法持續做下去。最後如果飲食控制、運動及生活型態改變3~6個月後,仍無法達到減重目標時,可以考慮加入減重藥物來達到目標。使用藥物治療肥胖時,必須考慮藥物之副作用、服用期間及效益,且仍需配合飲食控制及運動。藥物並非治療肥胖的第一線選擇,不應長期使用。

減重最佳時機是月經來的第幾天?

減重最佳時機是月經來的第幾天?#肥胖

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問題,肥胖不僅影響人的外貌體形,更易引發諸多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乳癌、不孕症等。婦科疾病專家廖寶彩中醫師表示,女性想減重者眾多,女性的月經期,對減重是一個大考驗,因為月經來臨前後,身體的荷爾蒙變化很大,常常造成代謝的紊亂,而影響減重成效,因此透過了解女性月經的週期循環,配合作息與飲食,來達到增加減重的效果。廖寶彩說明,肥胖會增加排卵障礙及月經紊亂的機會,體脂肪過多一直被認為是不排卵、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的危險因素。而肥胖對女性生育的影響有提早初經、月經不規則、排卵異常、增加流產率...等。廖寶彩進一步說明,脂肪組織會分泌一種激素,此激素稱之為「瘦素」,瘦素會降低食慾、增加能量的消耗、使得脂肪組織逐漸變少變瘦,其濃度取決於體脂量,體重減輕,瘦素降低,體重增加,瘦素增高。洛克斐勒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缺少瘦素的老鼠會胖三倍,瘦素多則會使人或老鼠變瘦。 一般女性月經以28天為一個週期,月經週期按行經期(經來1-6天)、經後期(經來7-13天)、經間期(經來14-20天)、經前期(經來21-28天)分為4期。瘦素濃度隨月經週期的變化而變化,月經期最低,經後期逐漸上升,瘦素在月經第7天開始上升,排卵期(經期第14天左右)最高,經前期逐漸下降,至行經期最低,因此月經週期中,減重最佳時機為月經來第7天到第20天。廖寶彩提醒想瘦的女性朋友,了解月經週期,配合適當的飲食與運動,相信可以輕鬆減重。若無法克制食慾,或自我節食成效不彰,必要時可尋求醫師幫忙。延伸閱讀「經期瘦身方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653 

醫美達人報你知!!正確的油切三部曲

醫美達人報你知!!正確的油切三部曲#肥胖

肥胖除了會使身型不夠美麗,還可能導致許多健康問題,因此減肥早已成為全民運動,無論使用什麼方法,只要能夠減少油脂,讓身材變得纖瘦,就會引起一窩蜂熱烈的討論!近期在電視強力播送的各類油切飲料廣告,讓許多愛美女生改變飲用水的習慣,人手一瓶油切茶,目的就是想維持窈窕身材,讓肥胖的惡夢遠離!除了狂喝油切飲料,妳知道該怎麼正確塑造窈窕好身材嗎?油切的正確觀念!醫美達人王家儀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為生活習慣不良,活動的機會變少、高熱量的飲食過多,肥胖的人口也日益增多,想保持好身材,王醫師建議〝少吃〞比〝多動〞更重要!例如吃一塊馬芬蛋糕至少需要活動一小時才能將熱量消耗掉,因此只要減少攝取卡路里,就不需要耗費過多精神在減肥上!如果想靠著醫學美容的療程完成油切的心願,王家儀醫師提醒民眾,真正的肥胖問題無法單靠整形而獲得改善,即使抽脂也無法去掉附著於內臟周圍的脂肪,整形的真正目的只在於雕塑體型,將不完美的局部曲線加以改造,至於全身性的肥胖問題最好還是先進行瘦身計畫為宜!三項指標告訴妳是真胖?還是假胖? CHECK 1:BMI值BMI=體重 (kg) / 身高 (m2)對於健康及壽命最有利的理想BMI值為22,只要在正負10%內,都算是正常不算胖。一般年輕人宜參考較低的數值,年長者則適用較高的數值。CHECK 2:腰圍台灣以男性90cm、女性80cm的腰圍為標準。CHECK 3:腰臀比例=腰圍/臀圍以女性而言,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約介於0.67~0.85之間,男性則是介於0.85~0.95之間。如保持0.7左右的完美腰臀比例,此身材就是女人想要、男人超〝哈〞的完美典範!另,王醫師也說明目前醫美常用的油切三部曲PRO油切第一步~Coollipo冷觸雷射溶脂溶脂+緊膚 同步完成!Coollipo冷觸雷射技術是使用0.5mm的光纖探針深入皮下組織,以1320nm的雷射光波來液化脂肪細胞,之後經過身體自然代謝功能,將液化油脂排出體外,加上雷射治療時所產生的光熱效應,還可以幫助膠原蛋白細胞收縮及增生,因此溶脂後的肌膚會比抽脂完的肌膚緊緻有彈性!PRO油切第二步~大御璽電波拉皮束緊肌膚表面的皺紋,讓肌齡偷偷變年輕!不管是生產後的媽咪,或是急瘦後,皮膚因為長久時間被撐開而導致鬆弛,身上會留下明顯的皺紋,接受大御璽電波拉皮16cm2大探頭,比傳統探頭面積大4倍,利用無線電波穿透皮膚,使皮下脂肪層產生熱能,令膠原蛋白纖維細胞因受熱而收縮,即可達到3D立體的緊緻拉提效果!根據王醫師的診療經驗發現,做過電波拉皮整平腹部皺紋的女性,對自己的身材變得更加有自信!PRO油切第三步~LPG纖體雕塑儀撫平脂肪層,讓曲線更加平滑、緊緻!有局部脂肪堆積的困擾,或是剛接受過Coollipo冷觸雷射溶脂或電波拉皮療程,LPG纖體雕塑儀可以幫助再做局部的加強,也可搭配做為術後的按摩療程,加速身體的代謝功能減少浮腫現象!LPG是運用專利科技-動力輪軸及負壓的吸引作用,內建超過300種以上模式的物理深層按摩程式,可針對各種體型需求搭配不同強度及律動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按摩韻律,幫助身材更加緊緻! 最後醫師提醒民眾,在進行任何療程時,都需先詢問專業醫師,仔細評估才是正確的治療概念。

鑲嵌體復形-替牙齒量身訂做的窩洞修補

鑲嵌體復形-替牙齒量身訂做的窩洞修補#肥胖

“醫師,我後面牙齒破了一個洞”,“醫師,我補過的牙齒容易塞東西”。在臨床門診中,常常見到患者因為蛀牙窩洞或填補後造成不適而尋求治療,但許多患者卻不知道,以現在牙科技術發展,窩洞治療不是只有銀粉或樹脂充填選擇,還有許多不同治療方法可以考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牙科吳朋儒醫師表示,在較小型且易操作的窩洞位置時,以銀粉或樹脂直接填補,就已能夠在較不影響牙齒強度下,復形牙齒功能及外型,且達到良好預後。但是,當患者蛀牙窩洞是中型或較大型,或是位於口內不易操作角度位置,直接填補常會造成許多後續問題。吳朋儒指出,銀粉充填在大型窩洞中,除了較不美觀外,亦無法強化剩餘齒質,因此充填後常有牙齒斷裂情況發生。樹脂充填雖然在大型窩洞中,因與牙齒具黏著力有部份強化效果,但其易變質變色及聚合收縮特性,卻常帶來難以解決的困擾。口內不易操作的位置角度,常因填補後的鄰接面接觸關係不當而造成食物嵌塞、牙齦發炎及二次齲齒問題。吳朋儒解釋,鑲嵌體是屬於一種間接式復型物,透過窩洞設計、修形、印模,再經由齒模技師於口外製作,雕製外型鑄造而成。近年來,鑲嵌體材料與黏著劑強度日益進步,鑲嵌體復形提供牙齒良好外形、適當接觸區與穩定咬合,相較於銀粉與樹脂等直接充填材料,不易磨損、使用年限較為長久,而得到保護剩餘齒質效果。另外,相較於需把整顆牙齒磨小全包覆性鑄造牙冠,其對牙周組織及牙髓腔傷害相對較小。他還說,鑲嵌體主要分為兩大類,金屬嵌體及陶瓷嵌體,這兩者都有長期成功率佐證。金屬嵌體在材料上大致可分為貴金屬及賤金屬,貴金屬嵌體材料上,根據美國牙醫協會第5號規範分類,主要是含75%以上的金、鈀、鉑,除了有好的壓縮和抗張強度,其生物相容性佳及在口中穩定性,是相當可靠且歷史悠久的材料,其缺點則是:費用較高、需較多約診次數及時間、醫師操作技巧性較高。在陶瓷嵌體的發展上,主要可分為壓鑄式及電腦設計製備。電腦設計製備又可稱作3D齒雕,其良好美觀、精準控制外形及生物相容性好。但缺點需注意陶瓷材質脆性,避免用於咬合力重的位置、費用較高。吳朋儒提醒民眾,當口內有較大齒質缺損或需要置換舊的復形物時,適當選擇鑲嵌體治療,可避免一些在大型窩洞填補時容易遇到的併發症,且相較於全包覆鑄造牙冠,其對牙周組織及牙髓腔傷害較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