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電源

啥!行動電源內建電池 也須回收

啥!行動電源內建電池 也須回收#行動電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使用3C產品的人越來越多,帶動行動電源的商機,但我們知道舊電池沒電需要回收,那行動電源如果壞了,該如何處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表示,行動電源其實是電池的型態,內含有乾電池,因此必須妥善回收、才能落實環保、愛護地球。電池型態多樣 消費者容易忽略環保署說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越來越多電子產品採內建固定式電池的設計,電池沒電時無法自行拆下更換,會尋求外接式電池供電,因此帶動行動電源產品的熱賣;行動電源是由可重複充電的二次鋰電池組成,外觀看不出裡面含有電池,且外型也和常見的筒型和鈕扣型電池不同,使用者不容易意識到,而將其視為回收廢棄物來處理。行動電源內含的鋰電池,使用週期平均2-4年,因鋰電池含有鈷、鎳等多種地球蘊藏量稀少的金屬資源物,因此為了貫徹環保愛地球的理念,鋰電池(行動電源)也該妥善回收處理,就可循環再利用;行動電源回收前,有幾項注意事項,應將剩餘電力用完,且不要進行拆解、破壞,電極處若能以絕緣膠帶黏貼、避免短路是更佳的處理方式,多個步驟就能降低回收時產生高熱或引發其他激烈反應的風險。好棒!電池回收率接近歐盟標準資料統計指出,近3年全台廢電池的回收率平均達43%,接近歐盟設立2016年達到廢乾電池回收率45%的目標,因此行動電源和廢電池在完成任務後,秉持著愛地球的心將它們回收,是最好的方式;全台各處都設有回收地點,如量販店、連鎖超商、超市、藥妝店、攝影器材行和無線通訊器材行,或是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等。

扯!沒一牌行動電源抽檢合格

扯!沒一牌行動電源抽檢合格#行動電源

買行動電源的消費者各個都成為了冤大頭?相信民眾在使用行動電源時,都曾經產生過發燙的情況,別以為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行動電源發燙可能會產生起火的疑慮!對此,消保官張英美指出,有的行動電源號稱可以充飽一台電腦,實際上只能充兩支手機。有一款沒有廠牌的行動電源一摔就壞,而且裡面的配線絕緣不良,用久了可能短路、異常發熱,甚至悶燒,像有民眾的包包就曾經發生遭行動電源燒穿的情況。其中,台灣檢驗科技(SGS)實測這廿款行動電源五次後發現,每一款的最大放電容量都比標示(額定容量)少。消保處資料指出,「表現」最好的行動電源電容量只有標示的七成七,連知名國際大廠牌的行動電源都中標上榜! 另外,消保官王德明也表示,受抽查的廿款行動電源顯然標示不實,但即使不檢測、光看標示,這廿款也沒一個合格,有的是以英文標示、沒寫中文或太簡略;還有一款沒品牌的行動電源,包裝標中國製、本體標台灣製,還寫錯字。而標準檢驗局第三組第三科科長王傳志說,這廿款行動電源都違反《商品標示法》,已要求廠商兩個月內改正。否則製造商罰新台幣三萬至卅萬元、經銷商罰兩萬至廿萬元。可能發熱燒掉的那款同時違反《消費者保護法》,不改善可罰六萬至一百五十萬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