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

拒汙名孤立 奉茶讓社會接受精神病友

拒汙名孤立 奉茶讓社會接受精神病友#孤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精神疾病患者常有社會功能下降、人群關係漸漸疏離孤立的情形,為防病友的生活與社交因疾病受到孤立與汙名化,讓他們失去信心,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職能治療工作團隊策畫相關治療方案,希望透過「精神病友奉茶服務」讓他們早日融入社會,也希望多元社會能因此友善不同弱勢族群。病友的生活和社交常侷限在醫療機構的復健治療和家庭來往間,又因外界對精神疾病的汙名化,久而久之,病患容易感到孤立與挫折,為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秉持著「人是社會的一體」與「全人醫療」照顧的信念,鼓勵病友除了藥物、心理治療與支持外,也能在職能復健治療中,達到「走出孤立、融入人群」的目標。而奉茶治療可使病友克服面對人群的心理恐懼,增加自信、學習社交技能、口語表達和禮儀訓練。奉茶讓病友親近社會 也讓社會接受弱勢族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林進嘉表示,此復健持著「以人為本,以茶為輔」的態度,讓一杯茶成為病友學習奉獻、服務、肯定人生與社會關懷弱勢的治療媒介,也希望現代多元的社會,能接受不同弱勢族群的存在,讓社會朝向友善對待精神病友等弱勢團體。

老年人「殺很大」?! 長者自殺有跡可尋

老年人「殺很大」?! 長者自殺有跡可尋#孤立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民國九十九年全國自殺死亡統計,全國自殺死亡人數達3889人,其中6成8為男性, 3成2為女性;而自殺年齡層當中,以65歲以上的老人家比例最高,每十萬人當中,就有約36人選擇自殺結束生命,去年因自殺死亡的老年人有886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所發表的文章指出,老年人大多是精神疾病和身體疾病的高危險群,為了擺脫病痛,老年人容易選擇蓄意傷害自我。該文章中提到,綜合許多研究發現,除了疾病容易讓老年人自殺外,與社會較孤立或缺乏社會網絡資源的老年人,也會有自殺的行為。而退休後的老年人因喪失經濟能力導致貧窮,或是因身體疾病退休者,也由於生活失去重心,形成自殺的想法。若老年人因親人過世,或者老年生活在療養院度過,甚至是遭棄養的獨居老人等,都會引發老人家的孤獨感和無助感,讓老年人走上自殺一途。文章中表示,依據不同地區的研究,約有25~50%左右企圖自殺的老年人,一年內會再次出現自殺的念頭。要怎麼防治老年人自殺?其實,老年人興起自殺念頭時是有跡可循的,在自殺前他們會開始整理人生中珍貴的物品,除了回憶過去也有可能送人,除此之外,老年人也會在自殺前進行長時間的準備,如交代後事、探訪親友,甚至是模擬各種自殺過程等等。為提高大眾預防自殺的觀念,國際自殺防治學會(IASP)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3年起將每年的9月10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除了宣導大眾自殺相關知識外,最主要就是宣導「自殺是可以預防的」。社會不能輕忽自殺的嚴重性,一旦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自殺前徵兆,就一定要多注意並給予關心,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桃縣藥局提供多元服務 減重戒菸、自殺防治均可諮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55現代人壓力好大 別輕忽憂鬱症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669藝人張小燕現身公益 邀您一同「珍愛生命,關懷憂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8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