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含量

鋁成分損智力?衛署籲業者採低鋁配方

鋁成分損智力?衛署籲業者採低鋁配方#鋁含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日前發布了「智力殺手6成7的甜甜圈、油條、饅頭、海帶和粉絲含鋁成分」的訊息,讓消費者深感憂慮。究竟什麼是鋁?對人體有何影響? 澎湖縣衛生局局長鄭鴻藝表示,在自然環境中,鋁多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而普遍存於地殼,並以各種型態廣泛用於工業用途(飛機機體、火藥、屋頂)、烹飪用具(鋁鍋)、食品包裝材料(鋁罐及鋁箔袋等)、食品添加物(矽酸鋁、硫酸鋁)以及醫藥品(氫氧化鋁、磷酸鋁)。 鄭鴻藝局長指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經由腸胃道攝入的鋁,大部分會經由糞便直接排出體外,被吸收的比率一般低於1%,而被吸收的鋁,也會經由血液傳送,絕大多數透過尿液排出體外。至於極少量停留在體內的鋁,主要蓄積於骨骼中。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7年提出鋁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間風險的假設(WHO,2003),但至今仍未有明確的科學定論,國際間的流行病學文獻中亦甚少談到從食物(包括飲水)攝入鋁與神經狀況間的關聯,也缺乏評估老人癡呆症相關的試驗性研究數據;歐洲食物安全局(EFSA)在2008年則提出,基於現有的科學數據,他們不認為從食物攝入鋁會有導致老人癡呆症的風險。 衛生署所訂「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規定,目前我國准用的食品添加物中,共有7種膨脹劑及3種品質改良劑含鋁,包括鉀明礬、鈉明礬、燒鉀明礬、銨明礬、燒銨明礬、酸式磷酸鋁鈉、燒鈉明礬及矽酸鋁、矽鋁酸鈉、硫酸鋁。 國際間對於含鋁食品添加物的規定不一,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對於部分含鋁食品添加物,訂有30~30,000 mg/kg不等的使用上限(如矽酸鋁用於乳製品的使用上限為10,000 mg/kg),部分則未制定其使用限量;美國、日本均無制定其使用限量,歐盟則限定海綿蛋糕中鋁含量為1,000 mg/kg,中國大陸是將產品中鋁殘留量訂為100 mg/kg以下。 行政院衛生署將會依據風險評估結果,適時修正食品添加物標準,與國際接軌,衛生局並建議業者採用低鋁或無鋁配方,以維護國人健康。

食品含鋁超標 衛署擬修改相關標準

食品含鋁超標 衛署擬修改相關標準#鋁含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行政院消保處抽檢大台北市售海帶、糕餅、粉絲、饅頭、米果五大類共計92項食品,發現22件含鋁量大於專家建議容許值(一百毫克/公斤,100ppm),最高竟達1441ppm,超出標準14倍之多!行政院衛生署得知後表示,未來將蒐集國際規範,並適時修正鋁之相關標準,請大眾不要過於擔心,並提醒消費者飲食要均衡,以確保身體健康。行政院衛生署今日也針對此事發表聲明,明訂食品藥物管理將適時修正食品添加物標準,經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聯合之食品添加物專家委員會(JECFA)2011年之報告,將每週可容許鋁攝取量暫定每人每公斤體重為2 mg;歐盟則訂為1 mg。目前國際標準委員會亦在研議是否修正含鋁食品添加物使用標準。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也正進行「國人由膳食攝入鋁之暴露風險調查」計畫,將密切關注國際標準委員會之進度,及風險評估計畫結果,適時修正食品添加物標準。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提醒消費者,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基礎,鼓勵國人均衡攝取各類食物,適當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多喝開水,多攝取天然蔬菜水果,減少精緻加工食品之攝取,以確保身體健康,遠離疾病之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