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

寶寶過敏是環境造成?醫破解3迷思

寶寶過敏是環境造成?醫破解3迷思#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環境、家族史等原因,都是誘發寶寶過敏的關鍵因素,看著寶寶成長過程受過敏困擾,讓家長們心急又無力,小兒科醫師黃菁樺依據長年看診經驗,發現許多家長普遍對於小兒過敏存在迷思,特整理3大錯誤觀念,為家長們解惑。迷思一)使用防塵螨寢具、遠離寵物,就能預防過敏?醫師表示,寶寶處於相同環境,有的人過敏,有的卻安然無恙,關鍵就在體質,遠離環境過敏原固然沒錯,若再加上正確的飲食攝取,不僅可以打好健康基礎,更能避免食物引起的過敏。就幼兒而言,主要飲食來源就是奶水,母乳的好處眾所皆知,其含有上千種的營養素,具有寶寶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同時能提供初生嬰兒非常重要的免疫及抵抗力,以塗抹防水油漆在牆壁上為比喻,其免疫球蛋白就像是在腸道的黏膜塗上一層保護膜,可減少細菌、病毒的入侵,是最理想的嬰兒食品。但若母乳不足時,可採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其機轉改變蛋白質的排列組合與立體結構,切斷牛奶蛋白質中容易誘發過敏的片段,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質,如此可以大幅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迷思二)寶寶沒有症狀,就不是過敏體質?其實,很多寶寶都是在一歲之後才出現過敏現象,原因在於周歲前的寶寶多數時間都處於完善防護的居家環境,隨著成長過程,接觸外在環境的機會增加,較容易誘發過敏。寶寶一旦過敏,就可能啟動一連串不可逆的過敏反應,從異位性皮膚炎,接著可能會出現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醫師指出,寶寶三歲前是成長的黃金期,應該從出生起就開始預防過敏,並且持續到三歲。迷思三)只有過敏寶寶才需要水解蛋白配方?寶寶的腸胃道是一個免疫系統,就像一張白紙,什麼東西都不認識,也還沒有辨識功能,若是外來的大分子,就很容易引起寶寶的免疫系統大驚小怪,而啟動過敏反應。部分水解蛋白配方是將牛奶的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質,減少蛋白質中的誘發分子,同時又可培養腸胃道識別外來物,就像是教小朋友認識新東西一樣,慢慢給,久了就認識了!對於寶寶而言,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可提供足夠營養,又可以調整寶寶好體質,是打好寶寶健康基底,不錯的飲食選擇。

C肝無疫苗預防 醫籲及早治療降低群體感染

C肝無疫苗預防 醫籲及早治療降低群體感染#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病毒性肝炎分為A、B、C、D、E五種,僅B、C、D型肝炎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隨著B肝有疫苗可以預防,威脅逐年下降,而民眾較不熟悉的C肝,全台有40~60萬的感染者,開刀、輸血、共用針頭、看牙、針灸、拔罐、穿耳洞、性行為、刺青、紋眉等,傷口接觸到被汙染的血液,就有可能感染。除慢性疲倦 更可能導致肝外病變臺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劉振驊醫師指出,感染C行肝炎不單純是讓肝臟面臨損傷風險,還會導致全身性疾病及血管慢性發炎,類似糖尿病會造成全身性疾病的型態;研究證實,C肝患者除了會有慢性疲倦,也有其他肝外病變,包括神經、心血管、皮膚、免疫、內分泌等病變,患者甚至會覺得自己比較遲鈍。許多民眾認為肝功能指數正常就沒問題,然而這是錯誤觀念,肝功能指數正常只表示當下肝臟沒有發言,不代表不曾發炎,是否感染C肝無法透過外觀或症狀判別,也不能光從肝功能異常與否進行判斷,必須經由抽血,透過血清標記顯示的抗體有無,跟病毒量的存在,鑑別診斷是否罹患C型肝炎。目前C肝患者僅0.4%接受治療C肝與B肝同樣會藉由母子垂直傳染,劉振驊醫師指出,B肝帶原的媽媽,小朋友一出生即必須施打免疫球蛋白預防感染,甚至目前會讓孕婦在懷孕最後一期,預防性服用B肝的藥,使病毒量下降,降低感染機率。而C肝沒有疫苗要如何預防呢?劉振驊指出,就算嬰兒出生沒有得到C肝,未來也可能會被其他人傳染,因此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群體治療的概念,C肝可以被治癒,當一個群體中C肝人數越來越少,則其他人遭受傳染的機率也會變小,然而目前全台4%的人有C肝,其中卻只有0.4%人接受治療,代表大部份人仍然對C肝帶來的後果無感。原因是過去的治療有太多副作用,大部分人聽到干擾素都是聞之卻步,幸醫學科技發達,許多口服藥物問世,治癒率逾9成,且副作用也大大降低,只要能盡早治療、根除病毒,一旦治癒,就不怕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肝病三部曲的威脅。

不曬太陽就沒事?醫:皮膚癌最常出現在腳底

不曬太陽就沒事?醫:皮膚癌最常出現在腳底#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其所產生的癌症病變當然也不容忽視!然而許多人認為,只要不常曬太陽,或是做好防曬,就能夠避免皮膚癌上身,實際卻不然,醫師表示,皮膚癌常好發在腳掌及指甲間等陽光未必照射到的部位。農夫是高危險族群 腳底、指甲間藏病灶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楊志勛醫師表示,皮膚癌可分為黑色素細胞癌與非黑色素細胞癌2種類型,由於黑色素細胞癌易惡化、轉移,半數患者發現後僅存活數月;台灣的黑色素細胞癌可分為2個族群,一個是63歲以上近退休者年齡,另外則是年輕族群。年紀較長者的病灶較常出現於腳底、指甲間等太陽照射不到的位置上,尤其農夫是高危險族群,因為需長期接觸農藥,若赤腳或腳掌有傷口,都是造成黑色素細胞癌的危險因子;另外,年輕族群較多是因為過度曝曬造成,因此病灶較常出現在四肢、臉部、耳朵等太陽照射得到的位置。4成發現已是晚期 醫師教自我辨識過度曝曬確實容易造成黑色素細胞癌產生,但是曾有專家指出,預防骨質疏鬆必須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也就是需要相當的日曬來達成,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正確呢?楊志勛醫師表示,只要在上午11點~下午3點太陽最大的時間減少外出,增加其他時間的日曬即可。他進一步指出,目前檢查出黑色素細胞癌者中,有4成已經是晚期,導致存活其不長,因此呼籲民眾,平時即可觀察皮膚,一旦出現可疑黑痣,應立即就醫,醫師可運用皮膚鏡等專業醫療工具,及時辨識病灶,掌握黃金治療時間。並且謹記「5不辨識法」,即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病灶不小、不平等不明斑塊,來辨識身上的黑痣,透過早期的大範圍手術切除病灶,以期能得到較好的療效。

月經來、長喉結才想長高?醫:效果有限

月經來、長喉結才想長高?醫:效果有限#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為什麼我的小孩沒有跟我一樣高?小兒科甚至長高門診,最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爸媽認為小孩的身高取決於父母,然而醫師表示「爸媽矮,小孩一定矮」已是過時的觀念,同理「爸媽高,小孩就會高」有時也是錯誤的期待。青春期太早來 黃金生長期已過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小兒科林逸首醫師表示,身高的高矮,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除了父母親身高之外,還需搭配飲食、運動及睡眠的調整。更進一步,如果孩童的生長曲線小於3個百分位,或突然身高停滯不長,應諮詢小兒科專科醫師,並檢查是否有罹患特殊疾病、性早熟及生長激素缺乏等問題。多數家長認為,等女生月經來、男生長喉結,再來擔心身高問題,應該來得及,然而,隨著飲食習慣改變,高糖分、高熱量的飲食,加上環境賀爾蒙影響,第二性徵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青春期來臨,通常也顯示錯過了黃金生長期。生長板提早癒合 身高不如預期青春期提早來臨,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生長板也會提早癒合。如果基礎身高不高,最終的成人身高,當然也就不如預期。因此,林逸首醫師表示,孩童應該在6歲,也就是小一入學前後,接受第一次生長評估及骨齡檢測,預估未來身高狀況。在門診,常常遇到月經已經來了的孩童,諮詢身高的問題。像是曾有位媽媽160公分,父親183公分。女兒目前國一,月經來了半年,身高卻只有153公分。根據公式,女兒的成人身高為166公分。但經過林醫師的診察及骨齡的檢查,預估身高最多為160公分,這讓媽媽非常不解。6歲就接受首次生長評估醫師解釋,生長發育就像開火車。從台南坐火車到台北,如果沿途都沒有誤點,抵達台北的時間就能準時。如果到台中,發現開慢了,那司機就要開快一點,如果發現開太快了,就要開慢一點,才會準時抵達終點。同樣的,等到月經來了1~2年了,就像是火車已經開到板橋,才發現誤點。雖然醫師還是可以調整,但是生長的空間已經受限,治療成果也同樣受限了。林逸首醫師強調,建議每個小朋友在6~8歲,就應該接受第一次的身長評估,以免錯過孩童寶貴的黃金生長期。

保暖無法防流感!醫:疫苗接種最有效

保暖無法防流感!醫:疫苗接種最有效#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漸漸轉涼,一般民眾認為,多穿點衣服才不會得流行性感冒。然而醫師表示,目前並沒有「保暖就能預防流感」的文獻資料,接種疫苗,仍是最有效遠離流感的方式;疾管署表示,10月起,公費流感疫苗開始施打,凡65歲以上長者、50歲以上高風險慢性病患可接種。10 月份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疾病管制署莊人祥副署長表示,凡65歲以上長者及安養養護機構之住民、6個月以上至國小6年級幼兒及學童、孕婦,50~64歲高風險慢性病患、具重大傷病證明或從事醫事及衛生防疫工作及禽畜業及動物防疫人員,皆符合接種資格。此外,10月1日起也針對75歲以上,且於65歲後從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之長者,提供1劑肺炎鏈球菌疫苗,符合資格的長者也可以同時和流感疫苗一起接種,以獲得雙重保護,年長者、幼兒以及慢性病患者,都是流感重症的高危險群;台灣常見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幼童,或是已入學學童在校感染也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傳給家中幼童與長者。因此疾管署建議,長幼都應按時接種疫苗。流感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天冷了,多穿點衣服才不會得流感」,是一般民眾對於預防流感的迷思。臺大醫院感染科謝思民醫師表示,目前並沒有保暖能預防流感的文獻資料;想遠離流感,最有效就是接種疫苗。流感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爆發快速且流行廣泛,常出現細菌性或病毒性肺炎等症狀,也可能有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老年、嬰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都是高風險族群,民眾千萬不可輕忽。勤洗手、戴口罩也很重要疾管署提醒,疫苗數量有限且接種後2~4週才能形成最佳保護力,孩童及長輩接種也可避免傳染給家中其他成員。並提醒,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病毒所引起的感冒,因此民眾仍應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平時也需養成勤洗手及咳嗽戴口罩等好習慣。

運動降心血管風險?醫:同時監測心率更佳

運動降心血管風險?醫:同時監測心率更佳#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人頻繁外食、運動習慣不佳,導致心血管相關慢性病發生率近年持續升高;醫師指出,現代人運動時間不足與沒有安全評估方式,是兩大問題,建議民眾可以透過能夠監測心率的運動APP,並搭配心率裝置,以科學化、持續性的監測達到安全運動,讓心臟更健康。規律定量運動 可改變健康狀況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指出,台灣人普遍因不健康的外食、運動習慣不佳等原因,造成急性心肌梗塞與中風發生率近年持續升高,其中尤以上有父母下有子女、30~49歲的「三明治族」最為嚴重,屬於瀕臨疾病的亞健康族,因此推出「救心七行動」,包括拒菸、挑食、多動、控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健檢,協助民眾透過具體行為讓自己更健康。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葉健全醫師也指出,透過規律定量運動達到有效運動心率,可確實改變健康狀況。結合雲端科技與運動醫學的運動管理APP,並搭配當前流行的心率穿戴裝置,協助許多使用者在忙碌生活中維持運動習慣。運動瘦23公斤 助男重拾健康長年在服務業工作的陳先生,在持續運動10個月後健康瘦下23公斤,健檢結果更從一堆紅字變成全數標準。以往,忙碌的工作與家務相比之下,運動對他來說不重要,但在經歷一次嚴重到無法行走的痛風後,體悟到健康的寶貴,所以決定重拾運動習慣。陳先生選擇從年輕時期習慣的登山開始,雖然初期慢慢看見效果,但也碰上不小的減重停滯期,後來透過心率裝置搭配運動APP,在同樣路線中,藉由運動過程的即時心率,來調整運動強度,讓有效運動心率能夠提升,且維持在安全範圍。 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先生已減重23公斤,更驚人的是,原本超標的尿酸跟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數,在10個月後全數恢復正常值,目前已經持續運動25周,將繼續保持運動習慣。

1/3胖童長大後仍過重 醫:恐增罹癌風險

1/3胖童長大後仍過重 醫:恐增罹癌風險#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誰說小時後胖不是胖!根據研究指出學齡兒童肥胖,有1/4~1/3機會,成年後仍然肥胖,而青少年肥胖者則有50%~60%的機率繼續肥胖;醫師表示,肥胖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未來癌症及罹患文明病的風險。國小胖童達64萬人 社交也受影響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張家崙醫師說,十大死因多項與肥胖有關,我國的慢性病相關醫療支出,每年高達兩百五十億元到五百億元,肥胖對於國人長期的危害甚至影響國力。他進一步指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數已達到64萬人,尤其男童每3人就有一人體重過重或肥胖,兒童時期肥胖,不但會增加罹患癌症以及各種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對骨骼、呼吸、內分泌系統,以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同時也使成年時肥胖的危險增加。胖童血壓、三酸甘油脂易偏高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發起「好食小子」體控示範計畫,並邀請全國南北共4所國小實施體控示範校園計畫,將蔬果彩虹579的觀念自校園帶入家庭並落實,共塑健康遠景,打造健康下一代。張家崙醫師說,肥胖學童的血壓、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尿酸及丙胺酸轉胺酶值等,以及肝功能異常狀況,皆較正常體重學童為高,而保護型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則較低;此外,肥胖兒童最常面臨的是脂肪囤積於肝臟問題,看起來和飲酒過量者的相同,且肥胖兒童的染色體和組織都可看到老化的痕跡。足量蔬果攝取 9成5學童不及格過去大家都只注意肥胖與三高的關係,然而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體重過重的兒童會增加成年後罹患胰臟癌、膀胱癌、口腔癌的風險;而年長一點的學童過重,則會增加罹患全癌症的風險,包括大腸癌、乳癌以及攝護腺癌等。因此張醫師也特別強調飲食的重要,尤其是足量蔬果的攝取,多吃蔬果不僅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植化素」,更可以提供身體對抗疾病的生物效應,不只具有抗癌效果,同時還可以減少許多文明病產生,包括痛風、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中風、肥胖、關節炎及老化等。而飲食教育從小紮根有賴校園及家庭的共同配合,根據查資料指出,國小學童高達94.7%每天吃不到5份蔬菜水果,顯見健康飲食教育需再加強。

嬰幼兒也能吃素?醫:維生素、鐵質夠免擔心

嬰幼兒也能吃素?醫:維生素、鐵質夠免擔心#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食安風暴不斷,許多民眾對食品安全有很多疑慮,紛紛加入素食的行列,然而若是嬰幼兒就開始吃素,會不會造成營養不足的問題?臺中慈濟醫院楊忠偉、陳開湧兩位營養師,依嬰幼兒各階段月齡特別補充的營養攝取,與主廚林志哲設計提供符合營養需求的近百種素食副食品。海帶、味噌富含B12 維生素D靠日照補足小兒科醫師李敏駿指出,嬰幼兒攝取營養均衡的素食副食品,及早建立嬰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是伴隨孩子健康成長重要的一步;他表示,家中三名幼年子女,從襁褓期就開始吃素,只要用心瞭解相關營養補充,不論是發育、智力發展都跟一般孩子並駕齊驅。李敏駿醫師說,很多家長,甚至醫界前輩對嬰幼兒素食一事都抱持著反對看法,無非是擔心營養不夠均衡,但他強調,海藻、海帶、五榖雜糧,還有發酵豆製品如味噌,都有豐富的維生素B12,維生素D藉日照可以由自身製造取得,許多果乾、玉米筍也有很多鐵質,豆漿加上芝麻的含鈣量也不輸牛奶,只要多留意天然食物的營養素,給寶寶吃素一點都不難。副食品增加蛋白質與鐵質 掌握均衡飲食概念楊忠偉營養師說,寶寶四個月到六個月開始漸進式餵食副食品,補充母奶與配方奶不足的營養,可以從米糊開始,或是開始嘗試自榨果汁,使適應不同類型,得以訓練寶寶吞嚥及咀嚼能力,只要能掌握均衡飲食概念及搭配,寶寶吃素也能讓孩子贏在起跑點。陳開湧營養師提醒,寶寶自七個月起,對鐵與鈣需求增加,此時調整副食品種類,增加富含蛋白質與鐵質、鈣質的食物,同時開始變化複方副食品,如海苔粥、莧菜粥等。十到十二個月大的寶寶,可以搭配全蛋料理來增加寶寶營養需求。一歲之後的嬰幼兒料理變化更多,藉由搭配美味的醬料,讓素食寶寶兼具口感與營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