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愛健康

超級愛健康/三餐老是在外 小心你的血太油了!

超級愛健康/三餐老是在外 小心你的血太油了!#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大多選擇外食,但高熱量的飲食、及生活型態不正常,以致於許多人已有高血脂而不知或不以為意。根據調查,台灣人高血脂率是百分之二十,等於平均每五個成人,就有一個人血太油,高血脂經常沒有任何症狀,卻是造成動脈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高血脂是怎麼形成的,該怎麼預防血太油呢? 潘懷宗博士解釋,所謂的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當血液中流通的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值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過低時,又稱為血脂異常。因此高血脂症除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而大家常說的三高指的是,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而三酸甘油脂跟膽固醇的差別在於,這兩者都屬於血脂,即血液裡的脂肪,通常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升高。三酸甘油脂,是體內能量及體脂肪的來源。血脂肪不正常,指的是壞的膽固醇過多、好的膽固醇太少、三酸甘油脂過多。常聽說高血脂患者需要一輩子吃藥控制血脂,對此,潘懷宗博士也說到,答案是肯定的,有家族病史、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多重危險因素的病人,更須按時服藥控制血中膽固醇。長期服用降膽固醇藥物的病人,不要隨意貿然停藥。有研究顯示,隨意停藥會影響血中發炎指數上升,增加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而許多人想說只要多吃水果,就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高血脂,其實是不一定的,因為吃錯時間不但無法降低膽固醇,吃太多反而可能讓血中的三酸甘油酯增加!飲食來源的膽固醇僅佔每日膽固醇總量的1/3,無法抑制體內合成的膽固醇!水果吃太多,一樣會轉為脂肪堆積在體內,要多加注意。其實高血脂最主要就是不健康的生活形態造成,包括總熱量攝取過多、缺乏運動兩大主因,外食族老是三餐在外,除了注意飲食,更要搭配正確運動,才能有效預防高血脂。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03

超級愛健康/膝蓋卡卡響 當心膝關節提早老化

超級愛健康/膝蓋卡卡響 當心膝關節提早老化#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膝蓋是人體使用最頻繁的關節之一,也是最容易發生受傷的關節,所以一旦膝關節出了問題,對日常生活將會造成很大的不便,而別以為膝關節疼痛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年輕人、甚至小孩子都有可能發生,所以要如何保護真的十分重要。走路膝蓋時常感覺膝蓋卡卡,小心膝關節提早老化,而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其實對膝關節傷害很大而不自知,如常搬重物、久坐久站久走、不愛運動、過度運動、常上下樓梯、或蹲著做家事、跪著擦地板,還有體重過重、天生O型腿與X型腿的人也容易膝關節退化。許多人認為膝蓋不好的人儘量少動,否則膝關節退化會更快,是錯誤的觀念,台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醫師陳威明解釋,其實固定運動,可刺激關節液的增生,如果整天坐著不動,基於「不進則退」原則,症狀恐怕會更惡化。建議有關節疼痛的長輩可以選擇健走、游泳或這幾年很夯的水中運動,在比較淺的水中走路、扭腰擺臀,因為水阻力大,更能強化肌力、耐力、平衡與柔軟度,強化核心肌群。因為在水中,全身的肌肉都運動到了。想保護膝關節,可先從生活中的食物著手,包括蛋、豆腐、魚、瘦肉,含有優質蛋白質,可經人體轉化成葡萄糖胺,柑橘、鳳梨、木瓜、甜椒,含有類黃酮素可加強關節內的膠質,減緩發炎的反應,加速關節傷害的復原;其他如蘋果、番茄、海帶、馬鈴薯、菇類、黑白木耳、穀類、植物油、堅果類等食物都是對於關節有幫助的。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02

超級愛健康/食物保鮮須謹慎 別把毒素吃下肚

超級愛健康/食物保鮮須謹慎 別把毒素吃下肚#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根據調查發現,台灣人每年浪費的食物高達258億元,這些成本換算成營養午餐費用可讓22萬名學童吃20年,這樣驚人的浪費多數是因為保存方式不當,造成食物腐壞或過期而不得不丟棄。或許有人會說自己很少浪費食物,總是想盡辦法吃下肚,珍惜食物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沒有做好保鮮工作,卻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冰箱性腹瀉」等問題,尤其炎炎夏日來臨,食物保鮮更需謹慎。以許多外宿學生來說,為了省錢大多會自己買東西回來烹調,但吃不完的食物,通通放進冰箱保存,就能保鮮了嗎?化學博士吳家誠解釋,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可能天天上市場採買食物,因此生鮮食物放置冰箱的時間大多至少3天,甚至有些還會存放超過7天,多數人常容易忽略生鮮食物也有保存期限。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至8℃,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細菌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有些細菌卻嗜冷,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這種溫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品,就會引起腸道疾病。一般人,對於冰箱裡的食物是否還能食用的判斷方法大多是用聞的,或看其外觀大致正常,便覺得應該還可食用;吳家誠博士說,多數人都用眼觀、鼻聞、口嘗3步驟來判斷食物是否腐壞,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做法,因為食物中的細菌從存放那一刻起就開始增生,食物看起來正常並不表示新鮮,因此還是要注意食物保存的時間,才能避免對健康造成危害。而對於不夠新鮮或部分腐壞的食物,有些人認為只要切掉壞掉的部分、或煮熟就可以吃,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因為食物中的細菌可能包含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肉毒桿菌等各種菌種,當食物可明顯看出腐壞時,代表滋生細菌量已達相當程度,就算切掉、煮熟,還是可能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問題,甚至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所以,別再讓不正確的食物保鮮法,來破壞你的夏日美食了!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00

超級愛健康/輕忽身體小毛病 當心隱藏致命危機

超級愛健康/輕忽身體小毛病 當心隱藏致命危機#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相信每個人都有遇過一些身體上的小狀況,可能只有當下造成你的不適,但大多數人過了就不以無意;當心一不注意,小病就變成大病。每當一個人發現得大病時,不管是癌症、心臟病或其他的大毛病,都會以為疾病是突然來的,而不會想到也許是身心長期失調,亦或平時忽略的小毛病所引起的。常聽人家說,眼皮跳代表著將有事會發生,如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但眼皮如果跳不停,當心是身體出了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暨毒物科醫師林杰樑解釋,一般來說眼皮跳的原因,包括熬夜過勞、壓力大、用眼過度、睡眠不足等。眼皮跳在正常的情況下,過一段時間就會停止,但如果一直持續跳不停,就要注意;有可能是嚴重乾眼症,倒睫毛、結膜炎、顏面神經失調、局部肌張力不全、急性腎衰竭等原因。而許多人會用冰塊敷眼皮,試圖讓神經麻痺,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很多患者用冰塊敷於眼部周圍,可能會導致面神經麻痺,造成面癱,症狀表現為口角歪斜,此類患者不在少數。那麼該如何解決,當下眼皮直跳的問題?可先用大拇指按在太陽穴上,用食指指肚從內眼角開始,輕輕撫摩到外眼角,上下眼皮。接下來這個小毛病的確很困擾,就是打嗝的問題,有時候一直打嗝,尤其是跟人在談話的時候,真的很尷尬。家中長輩常說,打嗝時喝水或以驚嚇動作嚇他,對此,羅明宇醫師說明,喝水是可舒緩,但需彎著腰喝;而驚嚇作為是因為一種強烈的情緒刺激,可通過大腦皮層傳至皮下中樞,抑止隔肌痙攣。但切記對兒童、高血壓、心臟病人應慎用。但如果打嗝問題持續不斷,林杰樑醫師表示,有可能是身體有腦部血管外傷、消化道潰瘍、糖尿病、肝腫瘤等問題所發出的警訊!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9

超級愛健康/無油減肥法,恐讓皮膚暗淡無光?

超級愛健康/無油減肥法,恐讓皮膚暗淡無光?#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許多人想到減肥,第一個反應就是「犧牲」澱粉不吃,接著戒掉油炸類、肉類等食物,總之一堆東西都成為拒絕往來戶,想憑藉意志力來對抗,但結果往往頗令人遺憾,不是提早「破功」,就是陷入情緒的漩渦,在極度煩躁裡疲軟無力,體重不降反升!為了身材,我們總是「斤斤計較」,但是你減肥減對了嗎?而坊間流傳的各種減重法,到底有沒有用呢?說到減肥,許多人的選擇少吃甚至不吃,但當心這種極低熱量減肥法,不但不能減重,且長期下來,甚至恐危害生命!潘懷宗博士說明,人的身體有保護機制,如果處在長期挨餓的情況下,人體會為了保命而降低基礎代謝率,不但容易變得疲累不堪,而且一吃東西將會立刻復胖,並變得比以前還胖;因為在極低的代謝率之下,就算有做運動也可能瘦不下來的。而另一種方法,據傳許多人減肥時,就是把每樣要吃的東西都先過水,這種無油減肥法有效嗎?潘懷宗博士也說,油脂是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功臣,沒有了它,肌膚會暗沉無光、不會發亮,就算瘦也瘦得不美、不健康,腸子蠕動困難,就不容易上廁所,反而對身體更不好。真的忍不住想吃零食時,應該怎麼吃才不會影響減肥又可以解嘴饞?其實可以選擇紫菜、海苔等熱量低、含有豐富礦物質,營養師建議節食者嘴饞時,可限量吃幾片。不過市售產品多半都太鹹,鈉含量過高,因此一次不宜超過一小包或2至3片,並且要看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薄鹽」、「低鈉」產品。而巧克力對減肥的人來說是嚴重的禁忌,但你可能不知道,在研究發現巧克力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對健康有益,但只限於可可含量高(至少65%、最好75%以上)、糖含量少的黑巧克力!大家在減肥的過程中最先遇到的往往是「飢餓難耐」的問題,其實減肥飲食的重點,不僅在於「吃了多少」,更取決於「吃了什麼」,想要減重的人不一定就和零食點心絕緣。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6

超級愛健康/聲音沙啞 背後恐隱藏嚴重疾病

超級愛健康/聲音沙啞 背後恐隱藏嚴重疾病#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聲音沙啞雖是生活中常見問題之一,不過卻經常被許多人忽略,高雄就曾有一名男子幾個月以來聲音越來越沙啞,喉嚨也覺得卡卡的,後就醫檢查竟發現已是下咽癌第三期,其實現代人夜生活精彩,經常和三五好友夜唱到天亮,或是平常講話很大聲,有些人甚至經常應酬、抽菸等,在種種因素下,常會造成聲音沙啞等情形,不過千萬別小看聲音沙啞,因為背後可能是隱藏了相當嚴重的疾病!潘懷宗博士解釋,造成聲音沙啞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聲音使用過度,像是老師、業務、播音員、歌手等、唱KTV大聲嘶吼、抽煙喝酒、愛吃剌激性的食物(辣椒、咖啡、濃茶)、感冒喉嚨發炎、咳嗽都可能會造成聲音沙啞,此外聲音沙啞背後也有一些潛在疾病,像是慢性聲帶炎、聲帶長繭、聲帶息肉、聲帶肉芽腫、癌症(喉癌、聲門癌、下咽癌、氣管癌、食道癌、肺癌)。至於平時許多人喉嚨不舒服時,常會選擇吃喉糖,雖然喉嚨痛戰時獲得舒緩,可是聲音卻可能越吃越沙啞,這是因為部分喉糖中含有「薄荷」成份,可能增加胃酸逆流傷害聲帶的機率,也會使濕潤的聲帶過於乾燥,讓原本已經受傷的聲帶,病情雪上加霜。因此潘懷宗博士指出,含食橄欖、吃楊桃、喝檸檬汁等方式才是正確的保樣之道,像是橄欖在中醫上被認為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的作用;楊桃則具有,生津止咳,治咽喉炎,若用鮮果榨汁,慢慢嚥服,亦能開音。另外富含豐富維他命C的檸檬汁或是羅漢果等,也具滋潤喉嚨、緩解發炎的功效,總而言之,潘懷宗博士表示,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多吃對聲帶有利的水果、蔬菜,少吃過冷和過熱的食物,切忌吃刺激性太大的食物。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5

超級愛健康/家長苦惱!家有小霸王

超級愛健康/家長苦惱!家有小霸王#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父母也是人,也有情緒的;下了班回到家,拖著疲憊的身子、大腦,這時如果小孩又不服管教,偶爾難免也會有不當的處罰。現代父母越來越忙,小孩的功課壓力也越來越重,導致許多親子間的相處時間變得更少。你知道嗎?不同個性的孩子,管教方式大不同!小孩做錯事,不適當的處罰方式,竟會導致孩子情緒障礙,甚至謊話連篇嗎?家長對於面對不同個性的孩子,要有不同的管教、處罰方式。先判斷你的孩子屬於哪種類型?爸媽們再思考應該如何對應,因為現代孩子的思想較早熟,行為千奇百怪,一般傳統的處罰方式可能不再奏效,父母管教方式如果能更具創意,應該可以提高管教效能。而當孩子出現負面行為時,其實處罰也是有分方法得,先搞懂孩子們的個性,父母們也才能用對處罰。藝術治療師邱寶慧表示,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個性,應該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有些孩子屬於自尊心較強的,他們能接受的挫折能力較低,被管教時容易焦慮、因而哭鬧;建議家長們應避免,過於頻繁斥責或在公共場合大聲責罵,而他們表現得當應立即讚美。但如果孩子是屬於害羞內向、且敏感的,他們對情緒變化較容易察覺,所以也容易因他人一句無心的話而反應過度;管教時應避免誇張的形容詞,或拿其他孩童做比較。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7

超級愛健康/3C不離眼 近視人數增

超級愛健康/3C不離眼 近視人數增#超級愛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現在幾乎大家都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或是一台平板電腦,但是近距離用眼睛使用科技的便利生活習慣之餘,其實已經默默對眼睛造成傷害,根據網路調查,台灣有近三百萬的人覺得視力減退,甚至已經造成生活中的困擾,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時,該怎麼好好保護雙眼,否則造成嚴重傷害就來不及了!眼睛是人之神氣的集中表現,「中醫認爲五髒六腑之氣皆上注于目而爲之精」。所以,望眼神即可大概知道一個人的才智和健康狀況。體格發育弱,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挑食、偏食、微量元素缺乏、營養成份失調等均是造成近視的原因。如何用正確姿勢看書、電腦、電視及使用光源,才能避免變成近視兒童呢?潘懷宗博士指出,當你看30公分近距離時,眼睛的調節壓力是300度,萬一小孩寫功課的姿勢更近,15公分時則收縮力增加到700度;建議民眾最好每閱讀30分鐘後,就要休息5~10分鐘看看遠方,以避免用眼過度而造成近視等傷害。而學童應該避免光源刺激眼睛,造成眼睛不舒服,如用右手書寫者,檯燈應該擺放於左前方或左後方;而用左手書寫者,檯燈應該擺放於右前方或右後方。且檯燈最好和房間的燈一起使用,不要單獨使用檯燈,而平常使用電腦時,螢幕會發亮,這時候檯燈的亮度,大約只要平常一半的光線就可以。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