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

醫訊/生命最終關懷~生死學與生命教育

醫訊/生命最終關懷~生死學與生命教育#臨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會遇到生老病死與臨終問題,但是華人在這方面總是非常避諱,好像這樣就永遠可以躲過病魔與死神的追緝,結果反倒弄巧成拙,到臨終前衍生很多很多複雜問題與後遺症,造成自身與家屬身心識的種種恐慌與苦難,反不易善終,所幸台灣最近二十年來積極推廣安寧教育與緩和醫學、立法修改,這類問題已經改善部分。有鑑於此,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與財團法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特規劃2012年生命大學與生教大師有約系列公益講座,邀請南華大學代校長及生死學系專任教授釋慧開博士主講「生命終極─從台灣生死學之父傅偉勳教授談起」,他是美國天普大學宗教學系所哲學博士,生死學家與宗教學家。已故的哲學家傅偉勳博士曾在台大開生死學課,並著作《死亡的尊嚴和生命的尊嚴》一書,故被台灣學界譽為「臺灣生死學之父」,傅教授曾任天普大學宗教系主任及專任教授,釋慧開教授為他的學生,公務人員得辦理終身學習研習時數認證。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生命終極─從台灣生死學之父傅偉勳博士談起時間:101年12月8日(六)下午14:00~17:00地點:中正紀念堂1樓中正演藝廳(台北捷運新店淡水線中正紀念堂捷運站)洽詢:02-2343 1100 分機1125文教組 蕭小姐

醫訊/安寧講座話臨終

醫訊/安寧講座話臨終#臨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安寧療護有「五全照顧」,五全就是全人、全家、全程、全隊與全社區照顧。全人照顧就是身心靈整體照顧,因為安寧療護的除了身體的照護外,還有許多心理、靈性及家庭的問題。另外,安寧也是團隊的工作,所以需要全隊照顧,團體成員包括醫師、護士、社工師、志工、營養師、藥師、心理師、復健師、宗教師等,凡是病人所需要的,都是團隊的成員。讓專業醫事人員和其他的專業人員合作無間,才是病人最大福祉。所以宗教師是很重要的成員,而病房與醫院也都會設置佛堂、教堂等宗教室。因此,人間大學特舉辦安寧療護講座安寧療護講座「清風朗月話臨終」,邀請福山寺監寺覺興法師,他將分享安寧療護宗教師的經歷及臨終知識。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因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本活動公教員可申請公教研習時數證明。名稱:安寧療護講座-清風朗月話臨終時間:101年11月25日(日)下午13:30~17:30地點:人間大學 台北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3樓洽詢:02-8787 0306

影音/親友病重臨終時 到底救不救?

影音/親友病重臨終時 到底救不救?#臨終

在醫院病重時,不但患者辛苦,家屬的壓力也不小。尤其是當患者臨終時,醫師問要不要急救,家屬又該如何抉擇?影音網站Youtube上流傳一段影片,該影片是由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及成大醫院承製,真實呈現家屬選擇「急救」與「不急救」的兩種結果。影片上傳一日,已有超過萬名網友點閱。影片中解釋,在患者病危時的急救措施包括插管、電擊及給予急救藥物。但患者有時因為器官衰敗、功能損壞,在急救過程中反而容易受到二次傷害,如插管時出血、進行胸外按壓時胸骨碎裂等。當病況嚴重時,就算醫護人員再怎麼努力,還是回天乏術,但因急救過程對患者造成的傷害,也常使家屬難以接受。但患者及家屬是可以選擇的!患者和家屬可以在病況穩定時,先和醫護人員討論及溝通,或是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來避免無效的急救處置。醫師強調,不急救不等於「放棄」病人,而是以更人道的方式,讓患者可以在臨終前有機會和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讓患者「善終」、家屬「善生」。※提醒您,該影片中可能有血腥畫面,請讀者斟酌自身情況再點閱。優活聚焦:大陸「過度醫療」害死癌患?學者:台灣亦然「健保」是幫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876買魚煮湯竟河豚中毒 魚販辯稱不知是河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2&HN_Yr=0&HN_Mon=0藥「越存越危險」!亂服用很傷身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63&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