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從

取悅與順從?女人學會習慣內心的委屈

取悅與順從?女人學會習慣內心的委屈#順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必須察言觀色、溫柔體貼、在意和諧、情緒界限模糊的訓練下,不意外地,許多女性變得很善於取悅與順從。有些人會說這是「女性的武器」,但誠實地說,這不是武器,而是女性「生存的要件」。有個女性朋友與我分享了一個經驗:「小時候,我常常被大人說我臭臉、沒禮貌,但其實我只是沒有表情而已。我哥跟我有一樣的狀況,就是沒表情,看起來有點兇。我哥也不太喜歡跟親戚打交道,常常自己拿書坐在一旁,但大人不太會說我哥什麼,我媽還會幫我哥圓場:『這孩子只是比較害羞。』如果是我做同樣的事情,反而會被我媽念,說我臉臭、看起來很兇、很不屑,而我只是沒表情。後來我開始訓練自己微笑,的確,大人比較滿意了。但後來我發現『笑』這件事,好像變成我的反射動作,甚至是面具一般。笑著笑著,連遇到該生氣、該說『不要』的時候,我都不會了……」有許多女性有「無法拒絕」的困擾,我自己也是。記得剛出書時,收到許多演講邀約。當時的我,從沒有處理過這麼多邀約,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要拒絕,又擔心別人對我印象不好,畢竟「這是別人給我的機會」……於是,牙一咬,全部都答應了,使得我那一年的工作量過載,身體健康也出了狀況。當時的我,一想到要拒絕別人,內心就出現很深的焦慮感──在意別人感受,害怕別人失望、對我印象不好;對拒絕別人的要求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應該」要調整自己、配合別人……後來我留意到,我時常取悅他人。若拒絕並重視自己需求,就會出現焦慮與罪惡感,這是我長期的習慣,甚至是一種反射動作,常常跑出來影響我的決定,讓我放棄自己的需求。而我也發現,不管是工作或生活上,如同我有類似困擾的女性,所在多有。我才注意到:這可能是一個文化、社會訓練下的生存法則,而非僅是一種個人特質。有些女性因過往成長經驗的訓練,慢慢習慣委屈、習慣被不公平地對待或忽略。雖然被如此對待,充滿了許多抱怨與不安全感,但為了因應、安撫自己的不安全感,開始藉由「順從」的行為,甚至升格至「取悅」周遭人們的需求,來讓自己「被看見」,來證明自己有用、有價值。也就是藉由認同那些可能正在壓迫自己的人的「需求」,縮小自己的需要,來讓自己安於這樣的「不公平」;並藉著取悅與順從,獲得被注意、被稱讚、被重視,以此方式,來讓別人、團體、社會接納自己,從而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對於有些女性而言,「犧牲需求與感受,以獲得好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沒有被教導「如何無條件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可能從沒被這樣對待過。在這個社會裡,我們需要很努力,努力察言觀色,把自己的需求降到最低,以獲得更好的評價,獲得想要建立的關係,以及成為團體接納的一分子。過往的「文化纏足」讓我們學到的經驗是:如果只「做自己」,不付出任何「犧牲與痛苦」,是不可能被這個社會接受的。(本文摘自/他們都說妳「應該」──好女孩與好女人的疼痛養成/寶瓶文化)

迎接孩子獨立 先打好心理預防針

迎接孩子獨立 先打好心理預防針#順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給身為父母的你:我們都是一邊長大,一邊遺落某些幼時曾有過的夢想或願望,這些失落,或許是因為能力的限制,環境的不允許,或是經濟方面的不足,帶著這些遺憾往前走,直到有一天,當我們成為「父母」,有些人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曾經有過的夢想有機會實現,並在孩子身上投射我們自己的期待,渾然忘記: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非我們用來填補遺憾與失落的工具。孩子聽話 容易使我們忽略他們的聲音孩子,更不是我們的「事業」,別把他們當成事業來經營,尤其是當孩子乖巧、聽話,更容易使我們慣性忽略他們的聲音,而只專注在我們自己身上,他們有自己的成長議題得面對,也會有自己的生涯、婚姻與家庭,這些課題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路走來,我們都深刻有感,卻總在面對稚幼的孩子時拋諸腦後。順從與聽話 容易讓父母誤以為沒感覺給身為孩子的你:相對的,親愛的孩子,我也希望你能明白:很多時候,父母以愛與保護為名,實則出於他們自身的焦慮,並不自覺強加他們的價值觀在孩子身上,走在他們以為安全舒適的軌道上,但他們沒有能力覺察,導致你需承受這些不合理的期待,以及他們的失落。基於對父母的愛,你選擇順從、聽話,默默承受這一切,卻讓自己越來越辛苦,因為,順從與聽話,容易讓父母誤以為你喜歡,或是你沒意見、沒感覺,日積月累下來,反倒愈加鞏固他們「慣於主導孩子生命方向」的互動模式,以為這樣對子女是好的,並且越來越難加以鬆動。強化父母心理 親子間減少衝突與傷害隨著他們日漸老邁,適應與調整能力也會漸弱,若此時才被迫去面對子女的不順從,不也是種殘忍?就像我在諮商室裡時常被問到:「我這樣做,對我爸媽會不會太刺激?他們承受得了嗎?」而我,通常會反問:「如果你什麼都不做,1年後的他們,會有辦法承受嗎?」子女,往往出於好意,不忍父母難過與失望,所以不敢跨出那一步。然而,假使「獨立自主」是你期盼的道路,那麼或許真正該思考的是:可以如何幫父母打「心理預防針」,強化他們的心理準備度?即使無法以優雅的姿態面對孩子獨立紀念日的到來,至少親子間可以少些衝突與傷害,甚至避免如同上述故事中的孩子與父母那般,付出過大的代價,招致我們最不樂見的「雙輸局面」。 (本文摘自/鋼索上的家庭──以愛,療癒父母帶來的傷/寶瓶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