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主辦的《聽損兒童音樂會》,於2025年8月9日(六)下午,在台北植物園旁的南海劇場圓滿落幕。本屆主題為【聽見貝多芬夏日音樂響宴 – I’m proud of you!】,邀請來自台北、桃園、宜蘭與花蓮的66位中重度聽損兒童**登台演出,透過音樂傳遞他們的堅持、自信與光芒。 節目多元、感動連連,觀眾掌聲不斷 活動於13:30開放觀眾進場,現場...
由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主辦的《聽損兒童音樂會》,於2025年8月9日(六)下午,在台北植物園旁的南海劇場圓滿落幕。本屆主題為【聽見貝多芬夏日音樂響宴 – I’m proud of you!】,邀請來自台北、桃園、宜蘭與花蓮的66位中重度聽損兒童**登台演出,透過音樂傳遞他們的堅持、自信與光芒。 節目多元、感動連連,觀眾掌聲不斷 活動於13:30開放觀眾進場,現場...
主講人:陳世彬醫師 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 偏頭痛長期困擾全球數億人口,卻因無明確影像異常或生物指標,一直被視為「看不見的病」。臺北榮民總醫院聯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央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研究團隊,歷時五年完成具突破性的研究,成功找出可透過血液檢測判別偏頭痛狀態的微核醣核酸(microRNA)生物標記,為未來精準診斷與個人化...
全台第一、也是唯一專為表揚女科學家卓越貢獻設置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9)日公布2024年第17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得主。最高榮譽「傑出獎」由清華講座教授兼生科院副院長孫玉珠博士榮獲;為勉勵深具科學發展潛力之年輕女科學家而設立的「新秀獎」則頒發給國立台灣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朱雪萍博士及中央研究院南部生物技術中心副研究員劉明容博士;為支持具有優秀學業和研究表現的女性博士班研究...
台灣跨性別人數約佔總人口的0.5%,約有10萬餘人。由於台灣性別平等意識觀念開放,加上醫療技術進步,性別置換手術也發展得越趨成熟。林口長庚醫院劃時代先驅,近年組織了跨科別及跨領域的「性別置換醫療團隊」提供治療服務,其中在跨女手術方面目前更取得了領先進展,除了利用3D內視鏡高科技技術外,並合併隱痕女性外陰成型術,讓病人術後會陰部疼痛度大幅降低,刀口幾乎隱痕,也縮短了傷口的恢復時間。 林口長庚醫院於...
一般人進行繪畫創作已經非常不容易,而當失去雙手功能時,如何使用畫筆勾勒出美麗的畫作,更是實屬不易,也需要花費比正常人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才能將創作呈現出來。童綜合醫院地下一樓轉角藝術空間這次展出「毅力~口足畫家繪畫聯展」,今天舉辦聯展開幕活動,展出謝坤山、陳世峰、童福財、林宥辰、廖瑞金、張家勳、曾啟雄、簡榮男等八位口足畫家共36幅作品,口足畫家們也帶著家人一同蒞臨參加聯展開幕典禮。 ...
「獨角獸 2.0 生醫新創加乘行動計畫」由台灣百靈佳殷格翰主辦,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與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協辦,經2023年底計畫開展後,共收到89件新創計畫,並由百靈佳殷格翰德國總部創投、跨界研究團隊與商業發展團隊遴選出6件,可與百靈佳殷格翰國際商務授權團隊、全球研發主管、臨床醫學主管、專利與法規、國際投資部門進行技術商品化一對一線上輔導,有助加速發展進程。百靈佳殷格翰總經理邱建誌...
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生策年會(4日)以「迎變、應變、創新局」為主題,由生策會顧問-沈榮津資政點題在超高齡社會下,產官學界如何因應、布局高齡產業生態鏈,為國人打造健康年老生活,並宣布將於今年8月2號到4號將舉辦首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完整呈現高齡產業生態圈。 台灣25%縣市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缺工時代「老老照顧」成社會痛點 生策會顧問沈榮津指出,2025年全球65歲及以上的人...
「耳屎要不要清乾淨?」「可不可以用棉花棒掏耳朵?」「只有年長者會聽力損失?」當你的回答都是「YES!」時,就要特別注意你對耳朵及聽力健康觀念是否正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改變心態(changing mindsets)」作為2024世界聽力日主題,內容指出由於大眾對於聽力損失有些污名化,因此今年的世界聽力日希望透過分享正確的知識,提升公眾及醫療衛生提供者對聽損的認識,以克服社會對聽力損失的誤解。華科基...
今年18歲的楊同學,自小即有輕度聽力損失,因為家庭經濟考量並未選擇配戴助聽器,直到小二聽力損失逐漸加重,嚴重影響學習,才透過社福單位的協助戴上助聽器。但助聽器畢竟有使用年限,來到高中時在助聽器已不堪使用的狀況下很幸運地,再次透過新北市「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戴上科林助聽器公益贈的助聽器,除了學習不中斷之外,也可以持續讓他投入在最愛的街舞與音樂之中。 失智醫療及照護成本攀高 專家建議從矯正聽損做起...
在馬來西亞國立醫院舉辦的2024年二月國際喉暨音聲手術研習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匯聚一堂,探討最新的喉部手術技術與治療方法。其中,來自台灣的國際外科院士何冠旻博士醫師引起廣泛關注,他發表的世界首創可調式喉植入技術,為聲帶麻痺患者帶來新希望,讓他們的聲音變得宏亮,並且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品質。 新技術帶來的改變 可調式喉植入技術的成功案例,如一名40歲男性患者,在接受甲狀腺手...
全身型紅斑性狼瘡(SLE)是一種棘手的自體免疫疾病,發生在兒童身上治療尤其困難。不過,臺大醫院及臺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近期完成一回溯性的病歷研究,發現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幼童患者的輔助治療之一,可強化療程功效。分析結果顯示,於療程中使用生物製劑單抗的SLE患者,其「SLE疾病活動指數」得在兩年後從8降至4,且大大降低狼瘡腎炎嚴重度和死亡的機率。在小兒部江伯倫教授以及團隊成員林庭瑋醫師、胡雅喬醫師研究發現以...
全國醫院無不積極導入智慧醫療,期能建立友善醫療環境,改善整體醫療效率,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以提昇醫院的競爭力,特別在目前醫療人力資源缺乏的時代,智慧醫療不失為具有潛力之解決方案。 醫院不一定要做AI,但一定要數位轉型 臺中榮總的願景目標為「全人智慧、醫療典範」,於2021年成立「智慧醫療委員會」,動員全體同仁,以從上到下的方式來推動醫院的智慧化。在歷年的IT技術架構基礎所建立的良好根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