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台灣人幾乎人手一杯手搖飲料,這樣的「手搖文化」雖然豐富了生活中的小確幸,卻也成隱藏版的健康殺手。日前,罐裝無糖飲免貨物稅三讀通過,有助按下變胖暫停鍵。專家呼籲未來應擴及手搖飲,建立一致的無糖免稅機制,將含糖飲料稅收專款用於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以降低全民糖攝取,提升整體健康水準,讓推動全民減糖更有力。
50歲詹女士因嚴重蛀牙與牙周病,導致全口缺牙。工作需與人互動,擔心活動式假牙講話或吃東西會尷尬不方便。奇美醫院牙醫部建議採「植體支持性固定式假牙」,先打好牙床地基再植牙,讓假牙穩固如真牙。治療後,她恢復自然咀嚼與說話功能,重拾自信笑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齡化浪潮下,長照成為重要課題!根據統計,全國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長者與身心障礙者,多數仰賴家人照顧。羅東博愛醫院居家護理所3年前重金禮聘日本老師來台教授新式翻身擺位法,訓練出宜蘭縣首批種子教師;這批種子教師於日前開班授課,讓照顧者在學習中,也互相交流,彼此加油打氣。勤翻身有效預防褥瘡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統計,全國的家庭照顧者照顧平均長達9.9年,每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高雄市30多歲男性,上個月28日起出現發燒、頭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而至就醫,因症狀持續且出現肌肉痠痛,檢驗後確診感染登革病毒第3型。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近一個月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柬埔寨、菲律賓及泰國等國家最多。尤其泰國、柬埔寨、寮國、斯里蘭卡登革熱疫情升溫,其中泰國今年累計病例數約2萬2千例,較去年同期增加逾48%。...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養生意識抬頭,民眾開始偏好選擇健康飲食,大熱天想買飲料喝也開始減糖。最近有人注意到相傳喝了可降血壓、降血糖、預防癌症、調節免疫等保健功效的「紅茶菌茶」,又稱康普茶。康普茶可提供益菌生長環境及促進腸胃道健康,還有抗氧化及老化功效,讓民眾爭相製作紅茶菌茶。但康普茶真的這麼神奇嗎?美國研究發現 有些肝毒性患者曾大量飲用康普茶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黃淑敏表示,紅茶菌茶的做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跑完全程馬拉松,需要有相當的肌力。但就馬拉松跑者的體型來說,瘦一點反而比肌肉發達型的還適合。不過,這邊所說的「瘦一點」,並非那種肌力不足的纖細苗條型。體重過重反倒不利,肌肉太肥厚並不適合跑馬拉松,雖然瘦,但只要有強度夠結實的肌肉,就是非常適合跑馬拉松的體型。首先,要打造適合馬拉松的體態,關鍵就在於含腹肌及背肌在內的軀幹肌肉。軀幹結實的話,跑步時上半身自然會保持在適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因腫瘤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此時營養治療對癌症患者相當重要。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7月16日(一)舉辦營養講座,由施淑梅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本次講座中營養師將提供一些飲食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福部106年國人死因統計,乳癌持續蟬聯國內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科技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支持研究團隊,突破性發現為最難治療的三陰性乳癌(TNBC),提供新策略方向。癌細胞生長相關因子TKT調控代謝平衡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暨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王陸海院士及曾建偉博士研究團隊,與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張金堅教授及郭文宏醫師合作,在科技部與國衛院長期共同支持下,發現...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女性產後可能因氣血失調,造成疲累卻睡不安穩、無法順利產後瘦身。彭燕婷中醫師表示,門診中一名38歲的女性患者,懷孕期間胖了15公斤,產後雖努力想減重,卻因氣血失調、母乳也不足夠,雖然減掉了5公斤但仍舊水腫嚴重、小腹肥胖體態與生產前差別很大。白天精神很差,晚上卻睡不安穩且情緒起伏很大、甚至影響家庭與工作,研判是「氣血虛夾瘀」症候造成。尤其現今社會婚育年齡變晚,高齡懷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編輯整理)記得小時候,父親曾告訴我這句話:「自己說自己好沒有用,要別人說你好、外界肯定你才有用。」後來,我一直在思索這樣的觀點及背後的涵意。 在現代的家庭及學校教育當中,我們到底是在引導孩子找到他自己、自我肯定、增進自我信心?還是一直在教育孩子,只有當你符合了外界的標準及期待、得到了第一名或優等、贏過了多少人、得到外界的掌聲及讚美,你才是有價值的呢?「自我迷失」者 沒...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近年台灣運動風氣興盛與步向高齡化社會,關節的運動損傷或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日益增多。根據統計,70歲以上的年長者其發生率高達70%,好發於膝關節、手關節、髖關節,也可見於其他關節。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致病原因很多,主要有年齡、體重過重、膝周圍韌帶損傷、非感染性骨壞死、血友病、神經病理性關節疾病等,而其治療方式,應先運動增加關節附近...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高齡化浪潮下,長照成為重要課題!根據統計,全國目前有76萬失能、失智長者與身心障礙者,多數仰賴家人照顧。羅東博愛醫院居家護理所3年前重金禮聘日本老師來台教授新式翻身擺位法,訓練出宜蘭縣首批種子教師;這批種子教師於日前開班授課,讓照顧者在學習中,也互相交流,彼此加油打氣。 勤翻身有效預防褥瘡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