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想擁有健康聲帶 說話後避免飲酒!

想擁有健康聲帶 說話後避免飲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保護嗓音的重要性經常被忽略,但是其實嗓音對於溝通的功能性及達成效果,可說是關鍵性的增減分。嗓音的保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和生活中的諸多小細節有關,說話習慣、環境溫度還有飲食習慣都囊括其中!講手機不自覺放大音量 損害嗓音健康手機讓聲音很快就疲累。因為聽不到回聲,少了反饋音,讓我們說話太大聲。講電話的聲音比較大,比較高,所以比較累人,因此在任何聲音表演之前,務必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話交談。每個人都碰過這種情形,而且有時候會破壞我們的心情:你們幾乎聽不到隔壁桌交談的兩人在說什麼,可是只要他們其中之一開始講電話,你們的耳根就不再清淨了。耳膜可沒有開關啊!遠離冷氣太強的表演廳,尤其不要在外出時遇上劇烈的環境改變,例如空氣太熱、太乾燥或太潮濕,或是在聲音表演前慢跑,因為這些都會讓聲帶變得乾燥。以及飲食習慣要健康、清淡,才能避免增加消化器官的負荷,消化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一頓油膩膩、「沉甸甸」的餐點,會招致口臭、脹氣、反胃,甚至功能性的胃食道逆流,可能會改變聲音。胃酸逆流傷聲帶 恐長出肉芽胃食道逆流即胃酸上湧至食道上方,使食道發炎,並灼傷聲道。就算胃能容納腐蝕性極強的胃酸,讓我們能消化食物,食道—─尤其是聲帶─—卻不具備這項功能。胃食道逆流會引起聲帶發炎、水腫,甚至讓聲帶長出肉芽。胃食道逆流就是喉頭炎最常見的原因。它使聲音疲勞,喉嚨搔癢(最常見於飯後),講完一通冗長的電話後就會咳個半死。常被誤以為源自緊張的慢性咳嗽,其實是胃食道逆流所致。生氣的時候,胃就會收縮、痙攣,增加胃酸的分泌,加劇逆流情況,就跟壓力很大的時候一樣。胃「製造」出遠多於必要的胃酸。胃酸倒流所導致的輕度發炎,經常讓本人和周遭的人不舒服。長時間說話後喝酒 致聲帶乾燥如果在演出、政治集會、長時間辯護或主持座談會之後,與朋友在餐廳會合,我們往往會提高音量,讓其他賓客聽見自己說的話。要知道,想讓人聽見自己的聲音,音量就必須比背景雜音高出五分貝。所以,我們才會在聲音專業人士的聲帶上發現血腫或是肌肉輕微拉傷,這些情況很少發生在台上,卻總是發生在慶功宴之後……就好比他們剛跑完馬拉松,休息十五分鐘後再繼續跑百米。他們的肌肉無可避免會拉傷,特別是如果他們喝了白酒、香檳或粉紅酒,這類酒精都會讓聲帶乾燥。(本文摘自/好聲音的科學/本事出版)

講座/糖尿病吃素

講座/糖尿病吃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是吃素也要講究健康。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2/22(五)舉行講座,由營養師張昱凡主講「糖尿病健康吃素」,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6年12月22日(五)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一次解答!流感、感冒5大迷思

一次解答!流感、感冒5大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冬季為感冒盛行之際,而12月過後逐漸進入流感的流行時期,群聚傳染力不容小覷,但仍有許多民眾分不清感冒與流感的差別,對於一般感冒也存有錯誤迷思,以下為常見的5大迷思:迷思1:感冒和流感要如何分辨?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表示,流感是指流感病毒所導致的急性病毒性感染,常會出現3大症狀:(1)發燒。(2)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3)全身痠痛、無力、頭痛等全身性症狀。病程也較長會持續7至10天。而一般的感冒症狀則不見得都會有,例如可能是輕微的咳嗽加上頭痛,沒有發燒,大概3到5天就會逐漸好轉。但切勿病程拖到一周後,才再想是否為流感,如有流感的可能就要提高警覺。和感染者飛沫可達距離1公尺 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會造成感染流感和感冒都是病毒感染,最常見就是飛沫傳染,像是咳嗽時呼吸道的分泌物會飛濺,近距離吸入就會導致感染,飛沫的噴濺距離可達1公尺,若和感染者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會造成感染,這是直接的傳染方式。另外,間接的傳染方式是咳嗽的飛沫噴濺,可能會噴濺在手上或是環境,其他人接觸到後再碰觸自己的口鼻也會導致感染。要正確避免感染必須遵守呼吸道衛生和咳嗽禮節,如有呼吸道症狀,建議出入公共場所要戴口罩也要勤洗手,避免傳染給別人。有痰或是鼻涕分泌物,應使用衛生紙包好並確實丟棄於垃圾桶,再將雙手清潔乾淨。和感染者近距離接觸時,記得戴上口罩,接觸後也要洗手。迷思2:請問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嗎?廖嘉宏主任表示,每個人的忍受度不一樣,但只要覺得不舒服,尤其可能是流感時,建議應該看醫生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常會有鼻塞、流鼻水的症狀,若經常反覆發作,輕微的感冒狀況,自己也要密切注意。迷思3:服用藥局購買的綜合感冒藥,感冒的痊癒速度較快? 綜合感冒藥對於流感或感冒而言都只是緩解症狀,這些藥大多歸類為指示藥,指示藥並非處方用藥,可以在醫師或藥師的指示解釋下就可自行購買服用,但仍要注意用量、適應症和副作用,須向醫師或藥師詳細詢問。廖嘉宏主任提醒,一般的感冒若只是症狀輕微,許多民眾會服用一些症狀緩解的藥,但如果有發燒或全身痠痛的全身性症狀,則可能是流感最好還是建議要就醫。迷思4:感冒藥一定要吃到症狀完全消失才停止服藥嗎?如果醫師開立流感抗病毒藥物(克流感或瑞樂沙),,這類的藥就一定要服用完,另外,若醫師懷疑鼻竇炎或是其他細菌性的感染,開立抗生素藥物,建議也一定要遵循醫囑把療程吃完。迷思5:若出現感冒常見的喉嚨痛症狀時,一定不能喝冰的嗎?廖嘉宏主任表示,出現喉嚨痛症狀時不建議喝冰的,呼吸道感染時上呼吸道黏膜可能正在發炎,在這種狀況下冰冷的東西,可能會造成刺激症狀更厲害。但有一些特殊的病毒感染,像是腸病毒,患者的口腔會出現潰瘍, 吃一些冰涼的東西可以緩解症狀。 

新生兒高雪氏症 靠LSD篩檢早發現

新生兒高雪氏症 靠LSD篩檢早發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美(化名)在新生兒LSD篩檢中就及早發現罹患高雪氏症,醫師初期建議每三個月定期回診檢查;持續穩定追蹤兩、三年後,小美開始出現食慾變差、肚子脹大的症狀,經過骨髓穿刺檢查後發現,小美體內高雪細胞增生,醫師開始施以酵素替代療法,至今小美已八歲即將進入小學就讀,病情穩定與一般小孩生活無二致。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遺傳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仲興表示,從民國100年至今的統計資料來看,國內新生兒篩檢人數約30多萬名,其中僅確診一例高雪氏症患者,而小美病情能夠穩定控制,正是因為早期確診的緣故。到底什麼是高雪氏症?高雪氏症其實是50多種溶小體儲積症(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 LSD)中的其一,與黏多醣症、法布瑞氏症等都屬於體內酵素無法分解的罕見疾病。王仲興醫師說明,溶小體就像人體的焚化爐,透過酸性蛋白酶將身體內所產生的廢物如黏多醣、脂質細胞、肝醣分解排出體外,當溶小體無法分解這些廢物時,這些物質就會累積在體內造成溶小體積症。「由於儲積的部位分布很廣,可能堆積的位置如腦部、心臟、腎臟、血管甚至骨頭等,因此會有食慾不振、肝脾腫大、運動協調功能失常、四肢瘦小、骨頭變形等症狀出現」王仲興醫師解釋。酵素替代療法控制 可改善生活品質臨床上高雪氏症又可分為非神經元病變、急性神經元病變與慢性神經元病變三種類型,國內則以非神經元病變居多,近幾年也遇過慢性神經元病變的患者,王仲興醫師指出,就曾有一名14歲青少年,因為抽筋、抽慉就醫,後來發現淋巴結腫大又正巧在腹腔系統中,導致腸胃吸收差、長年營養不良,經檢查才知道是高雪氏症患者。過去這些孩子多半在嬰兒期或青少年階段就要面臨死亡,但在酵素替代療法發展下,已經緩和了疾病的進展,雖仍無法完全根治,但已可減緩惡化、幫助部份症狀改善,對孩子的生活品質維持有很大的幫助。王仲興醫師說,要延緩高雪氏症的疾病進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在國內的新生兒篩檢中,可透過LSD篩檢及早驗出包括龐貝氏症、法布瑞氏症、高雪氏症及黏多醣症等四種罕見疾病,透過早期確診、追蹤病況,確診後利用酵素治療或接受骨髓、臍帶血移植,可順利控制病情,擺脫遺傳疾病的不安與痛苦,讓孩子回復正常生活。 

總是失憶?記憶力減退8大原因!

總是失憶?記憶力減退8大原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從20歲到80歲間,大腦重量約會減少5%至7%,大腦血流量也會變少,灰質與白質都會萎縮,神經元數目也會隨老化而逐漸減少,神經元樹突數量減少,突觸密度隨之降低。但在記憶力方面,瞬間記憶與長程記憶幾乎不受年齡影響,只有在短程記憶方面,從30、40歲左右起,就會開始逐漸衰退。認知功能方面在20、30歲時發展到巔峰,然後逐漸衰退。年紀大,有時會忘記事情、放錯東西是很自然的現象,但都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如認知功能障礙已經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就是達到過去所稱的失智,由於怕被誤以為貼標籤,國際上已不用失智這名詞,改稱為認知障礙。造成記憶力減退的原因(一)藥物作用:包括因心情不好使用抗憂鬱製劑、過敏時使用抗組織胺、緊張時使用抗焦慮藥物、肌肉緊繃時使用肌肉鬆弛劑、睡不著時使用鎮靜劑或助眠藥物、疼痛時使用止痛藥等,都可能造成記憶力衰退。(二)使用酒精、菸草或藥物濫用:飲酒過度會造成記憶力衰退;吸菸會使帶到腦部氧氣不足而傷害記憶力;藥物濫用(例如嗎啡等)改變大腦內化學物質,使記憶力易衰退。(三)睡眠剝奪:睡眠量不夠或是睡眠品質不好,會讓我們感覺疲憊無力,連鞏固資訊與回取資訊能力都受到波及,因而使記憶力減退。(四)憂鬱與壓力:憂鬱會無法集中精神影響記憶力;壓力、焦慮與緊張等也會傷害記憶力。(五)營養素缺乏:高品質蛋白質與脂肪不夠時,可能損害大腦功能;缺乏維生素B1與B12也會傷害記憶力。(六)頭部外傷:嚴重撞擊頭部會傷及大腦,引起短、長程記憶受損,但恢復時記憶喪失現象也可能逐漸恢復。(七)中風:不管是出血性或栓塞性腦中風,由於腦細胞營養會受損,傷及短程記憶甚至使之喪失。(八)腦瘤等疾病:大腦額葉或者顳葉如受腦瘤或腦膜炎、腦炎等侵犯時,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症狀。醫師小叮嚀中高齡朋友如有記憶力逐漸衰退現象,一定要查清楚有無上述情況發生,包括有無中風、長腦瘤?有無營養不良、缺少維生素,或是蛋白質攝取不夠?有無心理壓力、憂鬱、失眠?甚至是有無使用來路不明藥物,以為可以補身,卻是誤食非法藥物而不自知?延緩記憶衰退的方法飲食:多攝取深海魚、藍莓、草莓、南瓜、菠菜、全麥麵包、堅果、雞蛋、豆腐、燕麥等有助記憶力的食物。健身:多走動。保持個人喜好,多思考、多用腦,不要沒事就睡覺。感情寄託:親情、愛情、友情都是增加記憶力的輔佐劑。(本文摘自/中高齡不可忽視的身體警訊/三民出版) 

不只是過敏!鼻中隔軟骨彎曲致鼻塞

不只是過敏!鼻中隔軟骨彎曲致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20歲的男性,因長期鼻塞、打呼困擾生活許久,不僅晚上睡眠品質差,也影響白天上課精神。病患有過敏性鼻炎病史,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經常發作,又以鼻塞症狀最困擾,雖然曾至診所接受不同藥物及鼻噴劑治療,症狀緩解效果有限。不只鼻過敏 軟骨彎曲更是鼻塞原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李振言表示,患者至大醫院就醫,檢查發現鼻塞原因除了過敏性鼻炎造成下鼻甲肥厚外,主要是尾部鼻中膈軟骨彎曲造成。而尾部鼻中膈軟骨彎曲,傳統鼻中膈彎曲矯正手術無法治療,需進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才能完整根治。患者接受功能性鼻整形手術合併傳統鼻中膈鼻道成形手術治療,術後復原良好,鼻塞症狀亦大幅緩解。鼻塞是常見的上呼吸道症狀,除了由於過敏性鼻炎盛行造成下鼻甲肥厚阻塞外,鼻中膈軟骨彎曲亦是常見主因。但鼻中膈軟骨分成許多部份,傳統鼻中膈彎曲矯正手術僅能矯正中央部鼻中膈彎曲,對於鼻背部、鼻尾部中膈軟骨彎曲,只能靠功能性鼻整形手術才能完整矯正。功能性鼻整形手術 兼顧功能及美觀功能性鼻整形手術除了能矯正不同部位的鼻中膈軟骨彎曲外,也能針對因為鼻翼塌陷、內外部鼻閥角狹窄、外傷性扭曲鼻、馬鞍鼻造成的鼻塞矯正治療。術前評估完整,清楚診斷造成鼻塞原因異常部位,進行一次性手術,即可完整治療鼻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醫師賴建仲指出,除了解決鼻塞困擾,如果對於鼻形外貌有美觀需求,也可以在進行功能性鼻整形手術時,同時改善鼻形外形。兼具功能性和美觀性,一次滿足病人需求,不僅改善鼻塞症狀,也能讓鼻形外觀變得更漂亮美麗。

講座/預防流感

講座/預防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流感跟感冒有何不同?如何預防流感?哪些族群要特別小心流感?該不該施打流感疫苗?很多人心裡存有攸關流感的諸多疑問。冬季是流感高峰期,嚴重恐怕會引起重症,如腦炎、心肌炎,甚至死亡。有鑑於此,烏日林新醫院將於12/22(五)舉辦講座,邀請感染科主任郭正邦主講「必知!必學!預防流感」,分享預防流感的正確觀念,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必知!必學!預防流感時間:106年12月22日(五)10:00-10:3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4-2338-8766分機1163 行銷企劃課莊小姐

5大眼睛屈光問題怎麼解?貴在早發現

5大眼睛屈光問題怎麼解?貴在早發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視、遠視、散光、老花與斜視等,都是國人常見的屈光問題,多數原因都與錯誤用眼習慣有關,尤其3C產品發明以來,各種屈光問題逐漸年輕化;而想要矯正視力,一定得要有良好的驗光,才能有適合的眼鏡好使用,能夠看得清楚、戴得舒適。3C產品發展 屈光問題年輕化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睛好比照相機,角膜、水晶體如同鏡頭,而視網膜就是底片。隨著年齡發育,多數人的眼睛狀態會從低度數遠視,隨著眼軸增長慢慢趨向正視。但是年紀越小、越早接觸3C產品,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容易讓人罹患近視,甚至是高度近視;若未即時控制,正確矯正,恐遺害終身。及早發現屈光問題 預防變成弱視王孟祺醫師說明,多數近視、老花為後天造成,而遠視、斜視較常為先天,散光是因天生角膜弧度形狀不對稱,通常都可以藉由配戴眼鏡矯正屈光問題。當3歲前的孩子,若近視超過600度、遠視超過300度、散光超過200以上,或有明顯斜視,都應及早接受檢查與治療 ,避免因為這些原因造成弱視。定期視力檢查 及早矯正屈光問題如何早期發現屈光問題呢?王孟祺醫師建議,3歲前的孩子,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若有經常跌倒、撞到東西、看東西吃力、學習力不佳、專注力差等異常現象,應立刻到眼科接受檢查;3歲後,每年應定期接受視力檢查,包括裸視檢查、矯正視力檢查、眼位檢查;40歲後加做眼球睫狀肌調節力檢查。他提醒,兒童屈光度數檢查前應點散瞳藥水,量測的屈光度數才正確,一旦發現有屈光問題,應及早接受矯正。驗光是矯正屈光的關鍵「屈光矯正的目的,是利用最少度數達到最佳視力、舒適度。」連鎖眼鏡行驗光師陳錦賢強調,驗光是矯正屈光問題的關鍵,若是驗光不正確,可能導致容易暈眩、距離感不明確,發生踩空、撞到、跌倒等意外,多數民眾可能不會聯想是眼鏡的問題。配戴適合的眼鏡 先問診再驗光陳錦賢驗光師說明,正確的驗光流程首先會詳細詢問使用目的、用眼需求,例如是否有開車習慣、工作內容,以及有無使用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接著進行驗光,參考舊的眼鏡度數,再量測現在的眼睛狀態,並與民眾進行溝通,決定新的處方,最後選擇適合的眼鏡。多焦點鏡片眼鏡 提供精密度數矯正陳錦賢驗光師舉例,多數年輕人通常只有近視、散光,只需要配戴一般眼鏡即可,而40歲以上的民眾,可能伴隨老花的問題,建議配戴多焦點鏡片眼鏡,鏡片上有高達2萬至5萬個漸進度數,且有多達3、40種的鏡片,提供較精密的屈光矯正,能夠符合生活中各種需求選擇,而變色片的鏡片也可減少紫外線傷害眼睛。另外,他提醒,當鏡框發生擠壓可能影響度數矯正,最好及早到眼鏡行處理。配戴隱形眼鏡先評估至於隱形眼鏡的選擇,陳錦賢驗光師表示,首先要評估是否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若是睫毛倒插、有淚液及油脂分泌量不足就不建議;雖然,市面上的隱形眼鏡,已能滿足7成以上民眾,但仍建議測量眼睛弧度,才能提供最佳的舒適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天冷增一氧化碳中毒率 5招自助助人

天冷增一氧化碳中毒率 5招自助助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名28歲男性洗澡時被家人發現倒臥浴缸內意識不清,消防隊到達現場時發現熱水器裝置在浴室內,因天冷窗戶緊閉,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者有13%為意外,87%因燒炭自殺,主要發生在年輕族群,平均年齡約36歲,男女比率差不多。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通風、提高警覺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建程表示,一氧化碳中毒最常發生在冬季,其中32%案例有精神病史,一氧化碳中毒後1個月內死亡率增加309倍。一氧化碳因往往具有無色、無味的特性而遭忽視,以致不幸事故層出不窮,是標準的「隱形殺手」。如何有效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建議遵照「五要」原則來避免:1)要保持環境「通風」2)要使用安全熱水器「品牌」3)要注意安全熱水器「安裝」4)要注意平時熱水器「檢修」5)要提高「警覺」、時時「關心」親友一氧化碳中毒 遵循急救5步驟高壓氧治療可減少36%死亡率,尤其在20歲以下及急性呼吸衰竭的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效果更為顯著。高壓氧治療可減少20歲以下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率55%,減少急性呼吸衰竭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死亡率57%。發現一氧化碳中毒後,謹記5個急救步驟:1)立即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2)將中毒者移到通風處,鬆解衣物,抬高下顎3)若已無呼吸,立即施以人工呼吸4)若已無心跳,立即施以心肺復甦術5)盡速撥打119求助黃建程醫師提醒,時值冬季,若是使用瓦斯熱水器洗澡,記得打開窗戶保持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密閉空間與氣體有關的作業要注意通風排氣,有身心症狀時請找精神科醫師諮詢,或打安心專線0800-788995。

「龐德飲食」8要2少 遠離心臟病

「龐德飲食」8要2少 遠離心臟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越來越在意健康的飲食風氣,讓眾多飲食法紛紛出現。地中海區的心血管疾病率最低,與日本長壽村民族的飲食習慣竟多有重疊,於是龐德飲食仿效地中海區與日本的飲食習慣,發掘健康長壽飲食的箇中奧秘。龐德飲食10原則 遵守8要2少食龐德飲食的十項原則,有八「要」、二「少食」。八「要」的重點,廣泛囊括蔬果、魚類、豆類、穀類、脂肪以至茶飲,飲食面面俱到。接下來,我們談談八「要」是哪些原則。1) 每日攝取五至九份蔬菜、水果/大量攝取蔬果,可以降低罹患重大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2) 每日固定食用一個手掌大小的深海魚類/魚油可有效降低血脂肪、減緩發炎症狀及預防血栓的形成。3) 每日攝取低升糖指數的豆類食品/飲食中攝取黃酮、異黃酮愈多(主要來自洋葱、豆腐),體內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愈低。4) 攝取含豐富脂肪酸的堅果類和種子類食物/適量攝取,可有效抑制飲食中膽固醇的吸收。5) 主食選擇全榖類食物,而非精製澱粉類食物/選擇全穀類食物作為主食,不僅可以預防心臟病與部分癌症,還能降低罹患疾病的風險。6) 多攝取初榨冷壓橄欖油/初榨冷壓橄欖油,所含營養最豐富,品質最佳。7) 大量攝取洋蔥及大蒜/大蒜具有降低膽固醇、殺菌、強化心臟等功能。大蒜及洋蔥皆含豐富硫化物,可幫助身體代謝致癌物質、對抗發炎、有效降低高血壓,而洋蔥也被視為預防骨質疏鬆最有效的食物。8) 適量飲用紅酒或綠茶/適量飲用紅酒及綠茶,獲取豐富的多酚類,有助扺抗冠心病。從抗老、抗癌、預防高血壓、降低膽固醇、提高免疫力等數之不盡。少肉、少奶類 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風險二「少食」是少肉、少奶類。這並不代表龐德飲食是素食,在亞洲飲食與地中海飲食中,很少攝取牛、羊、豬等紅肉,而是從魚類、豆類等食品來攝取優良蛋白質。長期大量攝取紅肉及動物性脂肪會提高罹患腸癌、乳癌的風險,增加血管堵塞的機率。若平時已食用過多紅肉,可以搭配大量蔬果來緩和它們對身體的傷害。在亞洲飲食與地中海飲食中,並不強調攝取乳製品。乳製品,特別是牛奶,常是造成人體過敏的來源,且內含過多「甲硫胺酸」,會增加罹患冠心病、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要喝牛奶,每天應以二百四十毫升為限,並以單一牧場、單一乳源的好品質牛奶為主。龐德飲食的十項原則及益處,每項原則皆獲臨床實證和極大量科學研究支持。(本文摘自/代謝型態龐德飲食全書/商周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