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講座/幼兒用藥安全

講座/幼兒用藥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雖然兒童常用的感冒退燒藥,藥局都有賣,但若孩子高燒不退超過3天,背後原因很複雜,如癌症、細菌感染、泌尿道感染都可能發燒,用藥前最好就醫,別自己亂用成藥來退燒!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5(五)舉行小兒科衛教講座,由藥師劉盈慈主講「幼兒用藥安全」。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中有孩子的民眾及關心用藥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幼兒用藥安全時間:107年1月5日(四)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 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無三高突然癱瘓 夫妻不睦導致心身症

無三高突然癱瘓 夫妻不睦導致心身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心身症造成的影響,其實恐怕超出預料之外,甚至還要更嚴重。一對感情不睦的夫妻,在吵完架之後,妻子忽然右半邊癱瘓、無法動彈,做了許多檢查卻找不出生理上的病因。無三高突然癱瘓 竟是心理因素致病沒有罹患高血壓,也沒有細胞病變,更沒有心臟病,如果這是中風,應該會合併其他症狀才是,於是從內科轉到精神科來。經過仔細晤談,發現問題極有可能在夫妻相處的心理因素上,於是由心理師安排做夫妻治療之後,妻子的癱瘓症狀漸漸得到改善。這也是一個真實案例。某天軍中一個新兵打完靶之後,突然他扣扳機的食指再也無法動彈。就跟許多患有身體疾病的病人一樣,這個病人原先也很抗拒看精神科:「我的手指不能動,應該是去看神經內科才對,為什麼要看精神科?我的腦袋又沒問題!」食指無法動彈 父子關係問題導致後來也許連神經內科都無法查出他到底怎麼了,終究還是把人送來了精神科。經過心理分析治療後,發現他與父親的相處存在很大的衝突,一個是怯懦的兒子、一個是威權的父親。對這位新兵而言,扣扳機這個動作,意味著對威權──潛在父親的憤怒與發洩,但他內心「道德自我」的部分卻告訴自己不可以那麼做。不可以對父親扣扳機,即使這是無傷的自我想像(偶爾幻想自己殺死親人是無害的),但他辦不到,這種潛意識的道德力量突然將食指的能量壓制,造成他看似癱瘓的結果。了解問題的根本之後,要治療他的食指症狀就容易多了。(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

你對孩子說過「對不起」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李嘉嘉/編輯整理)也許已學會對孩子大聲說出「我愛你」,但並非所有父母都能坦然地對孩子說「對不起」。而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這件事,是最好的言傳身教,它能夠告訴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能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也教會孩子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小D對老公電腦充滿無限好奇,每天都趁其不備用手摸下鍵盤。某日,在房裡突聽到客廳大響「啊,電腦!」老公急跑出邊說「小D,告訴過你多少遍,爸爸電腦有重要文件,你不能碰。」出來後他才發現,其實是我被電腦接線絆了跤。這時老公才意識到錯怪小D,看在遊戲墊上無辜又委屈的小D,向我吐舌頭,準備往屋間走。我一旁悄悄提醒:「你難道不該向女兒道歉嗎?」老公停下腳步,走到小D跟前,蹲下來說:「對不起,Dorothy。」父母對孩子說「對不起」是最好的言傳身教覺得父母向孩子道歉會很尷尬,父母向孩子道歉就會失去威信。其實我們父母從小到大不曾對我們說過「我愛你」,更不曾說過「對不起」。記得青春期曾被媽媽誤解而特別氣憤,媽媽對我說:「你要怎樣,難道還讓我和你說『對不起』嗎?」雖然我很愛我媽,但那句話卻讓我感到疑惑:為什麼大人做錯事情可以不道歉,而我卻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如何道歉!說「對不起」並不一定就是真正的道歉事實上有些「對不起」並不是真正道歉,比如「對不起,但我們不得不回家了。」—這只是建立規矩時的客套話;「對不起,媽媽不該罵你,但媽媽也是為你好。」—這只是在給自己找藉口;「對不起,我不該對你發脾氣,但如果你乖乖吃飯,我就不會發脾氣。」—這只是在變相地指責。真正「道歉」三要素〔要素1〕清楚告訴孩子你哪個行為是錯誤的「對不起,寶貝,媽媽今天不該對你大吼大叫」:我已認識自己錯誤,並願為自己行為負責。〔要素2〕和孩子分享你準備如何防止今後再發生類似行為「媽媽也在努力學習控制自己情緒,以後媽媽儘量做到不亂發脾氣,如實在控制不住,媽媽會離開你一會冷靜再回來」:做錯沒關係,但應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把錯誤當作成長機會。〔要素3〕請求孩子原諒「你能原諒媽媽嗎?媽媽想抱抱你,謝謝你諒解」:請求他人寬恕是修補關係關鍵,而願意寬恕他人,是對他人寬容,提高同理心。摘掉「完美父母」帽子當願意坦然告訴孩子自己做錯什麼,意味著已學會自我接納。這在告訴孩子:父母可以很厲害,但也不是完美的。這世上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需要去接納、包容自己和他人多樣性;犯錯並不意味示弱,敢於承認和面對錯誤才是真正強大和勇敢;只有真正接納自我,才能為自己行為負責,才有勇氣請求寬恕,向孩子道歉就是在教孩子如何做個自尊自愛的人。如果「我愛你」滋養孩子內心;那麼「對不起」則會釋放孩子恐懼,讓孩子具備勇氣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他人和不完美的世界。(本文摘自/美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野人文化) 

指甲油+去光水 毒上加毒!

指甲油+去光水 毒上加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指甲油、去光水含有高濃度劇毒,還會直接滲入真皮層!很多女性喜歡為指甲上色,能從中獲得很大的滿足。愛塗指甲油的人,擁有的瓶數絕對不止一兩瓶。然而在所有彩妝用品裡,指甲油是最毒的,不僅有劇毒成分,而且含量頗高。指甲是「變態」的角質層,指甲油和去光水可能從指肉與指甲接縫處滲入真皮層。因此,只要有人打開指甲油的瓶子,整個空間便瀰漫著它的味道,因為它的揮發性有機溶劑能在幾秒鐘內,瞬間膨脹到數千倍,這個特性導致個結果:1是打開瓶子大老遠就能聞到,2是擦在指甲上很快就乾掉。從某個角度來看,指甲油和油漆其實很相似──色料都很重要、都得用揮發性有機溶劑、都得塗抹得開、都希望塗抹後很快就乾,而且都很毒。「蘇丹紅」的工業染料 會導致肝癌、膀胱癌和胰臟癌指甲油的主要成分是化學色料,經常有重金屬問題,最可怕的是,其中可能含有一種叫做「蘇丹紅」的工業染料,經常使用,會在身體裡累積毒素,導致肝癌、膀胱癌和胰臟癌。指甲油的顏料,得靠具有揮發性的有機溶劑才能溶解,而最常見的溶劑是「丙酮」和「乙酸乙酯」。丙酮(又稱為二甲基酮,acetone)是透明無色的液體,本身味道刺激且具有毒性,所以身體很快就會對它出現反應,覺得頭痛、頭暈、噁心、血壓升高,至於鼻黏膜和咽喉會不舒服,也會刺激眼睛而淚流不止,如果不趕緊遠離,嚴重時還可能昏迷。動物實驗發現,長時間暴露在丙酮的環境裡,會造成肝、腎、神經受損,並降低雄性的生育力。乙酸乙酯(又稱醋酸乙酯,ethyl acetate)的毒性不像丙酮那麼強,但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對眼睛、鼻黏膜、咽喉同樣會造成刺激,甚至會引起過敏。長期接觸會導致角膜混濁、繼發性貧血、白細胞增多。在化學實驗室裡,丙酮和乙酸乙酯被歸為劇毒溶劑,有明確的警告會腐蝕呼吸道。指甲油的可怕絕非危言聳聽,它的毒性還不僅止於此,有些甚至會含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也就是塑化劑(DEHP)。去光水 就是沒有顏料的指甲油指甲油裡有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樹脂),無法用一般卸妝乳處理,必須以含揮發性有機溶劑的去光水才能卸除乾淨。所謂去光水,就是沒有顏料的指甲油,雖然少了鄰苯二甲酸酯,但仍有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傷害力絲毫不減。比較糟糕的是,大家塗指甲油時至少會謹慎,小心不塗出指甲邊;可是卸指甲油時卻大手大腳,毫不在意地大量使用去光水,甚至惟恐卸不乾淨,索性讓去光水接觸到指甲邊,甚至是指肉。使用指甲油 5撇步防毒有機溶劑對指甲具有溶解作用,常用會導致指甲脆而易斷,甚至會在未揮發之前侵入人體,滲入真皮層。為了健康與安全,請勿選購來路不明、標示不明的廉價指甲油,也不要塗到極限,最好和指甲邊保留一點安全距離。林博士的防毒知識/使用指甲油需有節制,以下建議可減少對身體的傷害:1)不要連續塗指甲油,兩次中間最好相隔2至3週,讓指甲休養生息。2)塗指甲油後,不要用去光水擦拭,讓它自然脫落,以免二度傷害。3)塗抹時,請打開電風扇從背後往前吹,讓氣味被風迅速帶走。4)不要在密閉空間裡塗指甲油,尤其是只有空調、毫不通風的美容院。5)當手指有傷口、懷孕時、準備懷孕前至少3個月、生理期間,都不要塗指甲油。(本文摘自/千萬請小心有害健康的無天良日用品/蘋果屋)

愛美要注意!化妝水5陷阱

愛美要注意!化妝水5陷阱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在人體的70%是水分,全球長壽村的共同特性是「有好水」。如果給予皮膚充分的好水,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在談論「化妝水」之前,大家有必要重新認識「水」──它的化學式是H2O,分子量是18,水分子和水分子會彼此糾結變成分子團。所謂好水,是指5、6個水分子糾結在一起,好喝也好吸收;如果糾結在一起的水分子超過10個,喝起來口感不好,吸收也差,例如經蒸餾或其它淨化處理過的自來水,常分子團就過大而口感差。水質不佳的地方、洗劑屬性不明確 需要好的化妝水化妝水是好水和水溶性營養物質的整合,它的pH值和皮膚很接近。大家習慣用自來水洗臉,事實上,自來水含氯是個問題,而洗劑和皮膚的pH值有差距是另一個問題。如果你用pH8.5的肥皂洗臉,皮膚要調整回pH5.5可能需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有好的化妝水幫忙,就能減輕皮膚的工作量。換言之,越是水質不佳的地方、越是洗劑屬性不明確的時候,越需要好的化妝水。如果研究市售化妝水成分,普遍會有下列狀況:1)收斂型化妝水,酒精含量大多偏高/這種收斂性強的化妝水,標榜能刺激毛孔收縮,但只是暫時性的功效。想達到這種效果,可把不含酒精的化妝水放入冰箱冷藏,洗完臉後再使用,慢慢就會看到效果。2)強調營養豐富的化妝水/必然加入更多的防腐劑,否則很快就會壞掉。3)化妝水普遍添加了香味物質/一來掩蓋膠原蛋白、乳化劑、植物萃取物的味道,二來藉以吸引購買。別以為只有人工香料具有致敏性,有些人對天然香料照樣起過敏反應需特別小心。4)常添加了色料,也就是染料/化妝水被調色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行銷。5)強調能改善痘痘肌的化妝水,大都添加了水楊酸/它具有收斂效果,如果過量卻會造成刺激。因此,我覺得不是天生需要的,就少給皮膚,選擇化妝水的準則也不外乎如此。人體所需的營養主要來自食物,身體消化、吸收後,從血液輸送至末梢,因距離遠,輸送效率未必良好。皮膚在身體的最外層,有些養分不易送達,例如水溶性維生素B和C、脂溶性維生素A,可從皮膚來補充營養。我們的皮膚是蛋白質、脂質和水分所組成,換句話說,這些物質正是我們可以為皮膚補充的。而不是千奇百怪的成分,用吃的若不夠,就把類似物質溶於化妝水,用擦的補充給肌膚。(本文摘自/千萬請小心有害健康的無天良日用品/蘋果屋)

預防阿茲海默症!地中海飲食加堅果

預防阿茲海默症!地中海飲食加堅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長壽飲食因為有助於延長壽命並讓人活得更健康,所以值得推薦給每一個人。如果這個飲食對於阿茲海默症的預防非常有效,但是卻會引發癌症或造成免疫系統缺損的話,就不值得推薦。然而,現在只要花幾百美元的代價,每個人都可以得到自己的DNA檢驗報告,瞭解自己比較容易得到的疾病類型。阿茲海默症罹病率 與脂蛋白E基因有關同時,我們也必須把針對某個特定疾病的預防飲食列入考慮。舉例來說,負責在人體輸送膽固醇和其他類似膽固醇的分子的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有三種形式:ApoE2、ApoE3和ApoE4。擁有兩個拷貝(copy)的ApoE4基因的人,尤其是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會增加十五倍。事實上,一般人在八十五歲之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超過百分之四十,但是對於那些擁有兩個ApoE4基因拷貝(對偶基因)的人而言,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一,而且有一半的的人在六十八歲時就已經罹病了。基因檢測可測出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總而言之,父母或祖父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應該接受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具備該疾病的風險因子。如果有此風險因子,可以考慮採用長壽飲食和擬斷食飲食法。地中海飲食加上大量的橄欖油,有助於對抗認知能力的衰退,橄欖油有助於對抗心血管疾病。瓦爾斯—沛德瑞特(Valls-Pedret)研究團隊從二○○三年到二○○九年,監督了四百四十七名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具備高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的健康志願受試者(年齡中位數是六六點九歲)。地中海飲食加橄欖油、堅果 改善認知功能這些受試者中,有些人被隨機指派採用地中海飲食,加上初榨橄欖油(每週一公升)或每天三十公克的堅果;有些人則被指派實施控制組飲食,必須減少飲食中脂肪的攝取。地中海飲食組加橄欖油或堅果的受試者,在認知測試上的表現,比那些採用低脂飲食的受試者還好。因此,超過六十歲的人、甚至更年輕的人,如果採用地中海飲食再加上橄欖油或堅果的補充,將可以改善他們的認知功能。地中海飲食難以界定,而且可能包含了一些跟健康長壽無關的成分。因此之故,如果想要保持大腦的健康,並且延遲或預防阿茲海默症,與其採用地中海飲食,倒是建議採用長壽飲食再加上橄欖油和堅果。(本文摘自/長壽健康飲食法/遠流出版)

注意!用口呼吸更易得流感

注意!用口呼吸更易得流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若是你容易得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主要原因都在於口呼吸。用鼻子呼吸的話,可以防止病毒的侵入,不用擔心感染會來自嘴巴。相反地,一旦用嘴巴呼吸,鼻子的防禦機能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病從口入的風險也變高了。鼻呼吸 較不易換上流行性感冒實際上,一旦從口呼吸改成鼻呼吸,會變得比較不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為了預防感染流行性感冒,有一間學校實地指導學生用鼻子呼吸的方法。從2010年到2011年,位在長崎縣南島原市的小林小學,為了矯正口呼吸,實施了我構想出來的「A.I.U.BE發音體操」,在121名學童當中,患上流行性感冒的只有4人,就比率來看僅有3%。福岡縣春日市的小學,由老師朗讀《A.I.U.BE繪本》給特定年級的學童。於是,僅有實施發音體操的那個年級,沒有因為流行性感冒而必須停課。當然,洗手和漱口的勵行也相當重要,但由此結果也可得知,推倡鼻呼吸,不讓口腔乾燥非常重要。位於長崎縣南島原市的口之津小學,在福田泰三老師的班級中,有負責發音體操的股長,每天早上都會帶領學生做發音體操。2012年的季節流行性感冒似乎也影響了全校,而福田老師班上僅有一名罹患者,而且只是發燒37度的輕微程度。發音體操、矯正口呼吸為鼻呼吸 能達到相當高的預防效果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包括戴口罩、常漱口以及勤洗手三項重點,即便實行這些,每年流行性感冒還是相當盛行。相信透過實施發音體操,矯正口呼吸為鼻呼吸後,能達到相當高的預防效果。雖說防止流行性感冒有預防疫苗,但其效果無法確實獲得實證。與其在疫苗上花費金錢和時間,倒不如實施不用花錢的發音體操遠遠來得有幫助。從2011年開始,本診所已經停止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注射。不僅是患者,診所員工也不施打。但是,罹患感冒者包括患者和員工加起來也不過二名而已。(本文摘自/正確呼吸讓你不生病/商周出版)

預防阿茲海默症 試試增加人際互動

預防阿茲海默症 試試增加人際互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是目前大眾所最關心的話題。除了小於百分之五的病例是自體顯性遺傳,大部分的阿茲海默症是散發性,病因不明,因此預防只能從減少危險因子著手。多動腦、多與人互動 減緩阿茲海默症年齡、女性、血脂蛋白基因E第四型,都是已知的危險因子,但我們無法加以改變。不過,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都顯示,低教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老年憂鬱症等也都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因應之道就是受教育、多動腦、多運動、多從事休閒活動、擴展社交網絡、清淡飲食,與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和老年憂鬱症等疾病。2010年四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了一項聲明,宣稱這些改變生活的方式,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預防老年失智症,但這並不表示沒效,只是目前的資料顯示出,預防效果並不是非常顯著,並且仍缺乏嚴謹的臨床試驗研究來證實,不過如果我們能做到每個保護因子,則會有加乘的效果。受教育或多動腦,是得到最多學者共識的保護因子。以美國的「修女研究」最具說服力,研究結果顯示,後天的努力──包括多動腦、多動手、多活動和豐沛的人際互動,可增加知能存款,經得起後來大腦病變的提領。阿茲海默症預防 壯年就得開始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類澱粉斑,和神經細胞的神經纖維纏結,至少在出現失智症狀的十幾年前就開始沉積,且逐漸增加、擴散,等到大腦不堪負荷,無法代償時,就出現失智症狀,所以預防阿茲海默症必須從壯年就開始。如果在大腦已有病變但尚未出現失智症狀時,就開始使用藥物治療,是否可以預防失智的發生呢?多年來,學者一直很積極地由腦影像及腦脊髓液尋找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作為症狀發生前的診斷。對於高危險群對象(如帶有血脂蛋白基因E第四型或輕度認知障礙者),將來若可利用生物標記,找出尚無症狀的潛在阿茲海默症患者,預先投予藥物,以防止失智出現,相信對個人和社會都是治療上的一大突破。近年來,阿茲海默症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藥物治療與世界同步,積極參與新藥臨床試驗,醫學倫理議題也漸漸浮上檯面。而全球的阿茲海默症新藥前仆後繼,臨床藥物試驗一個接一個地展開,且新藥研發的方法越來越精進,目標越來越明確,治療的對象也由輕、中度患者逐漸往前至輕度認知障礙,甚至將來可能會包括心智正常的高危險族群,相信成果是指日可待的。(本文摘自/假如我得了失智症?/寶瓶文化出版)

可以每天肌力訓練嗎?伏地挺身4大問

可以每天肌力訓練嗎?伏地挺身4大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想開始運動、加強身材線條,卻不想貿然花錢上健身房,最好的選擇就是不需任何器材、居家也能從事的徒手運動,伏地挺身是好選擇之一,能鍛鍊到胸、肩、手臂、背部、腹部。方才入門不免抱持疑問,不妨看看以下4大問題怎麼解:1)真的可以只靠伏地挺身鍛鍊身材嗎?A雖然沒辦法像健美選手那樣擁有又大又壯的肌肉,但確實可以讓身體變得像電視上的韓國藝人那般結實。尤其大力金剛伏地挺身跟一般伏地挺身不一樣,是每個部位都區分難度等級的漸進式運動法,所以可以集中鍛鍊自己想鍛鍊的部位。2)伏地挺身可以每天做嗎?做肌力運動是一定要休息的。做了肌力運動,肌肉纖維會被撕扯並產生傷口。這時我們的身體會覺得需要更強大的肌力,肌肉就會在肌肉纖維恢復的同時慢慢長大。因此如果想看到鍛鍊的成效,就需要充分的休息。不同的運動強度會有不同的休息時間,但大部分都建議休息24~72小時是最好的。如果每天都做伏地挺身,那麼建議要改變運動部位才會有效。舉例來說,今天鍛鍊了胸部,明天就鍛鍊肩膀,這樣肌肉才有休息和成長的時間。3)如果連1次伏地挺身都做不到,該怎麼辦才好?平時沒運動導致肌肉完全無力,或是體重過重,再不然就是天生力氣較小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要做伏地挺身確實會有點困難。不過不要擔心,建議可以先用膝蓋撐著地板,從難度較低的伏地挺身開始。4)運動做到一半姿勢錯了,還是要繼續嗎?伏地挺身是必須讓全身肌肉緊繃才有效的運動。所以如果上半身沒力氣,姿勢跑掉或臀部、腰部、腹肌的力氣跑掉導致腰無法打直,建議馬上停下來。如果伏地挺身做到一半姿勢跑掉,建議先休息個10秒,再用正確姿勢多做2~3個。另一個方法是發現動作跑掉後,就馬上用膝蓋撐著地板,降低伏地挺身的難度。請選擇適合自己能力極限的動作來嘗試。(本文摘自/地表最強徒手運動/尖端出版)

講座/糖尿病風險知多少?

講座/糖尿病風險知多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症狀除了常見三多一少:喝多、尿多、吃多及體重減少,然而你知道嗎?其實傷口不易癒合也是糖尿病的症狀之一。可能傷口富含糖分,細菌較易滋生、高血糖造成血管增厚甚至狹窄,使得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白血球以及氧氣難以到達傷口,傷口就變得難癒合。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4(四)舉行生活保健講座,由衛教師陳金吟主講「糖尿病風險知多少?」。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糖尿病資訊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風險知多少時間:107年1月4日(四)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