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竹笙二氧化硫超量!氣喘過食恐過敏

竹笙二氧化硫超量!氣喘過食恐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將來臨,年貨大街也開始熱鬧滾滾。不管是年夜飯所需的食材乾貨,或是相聚談天時刻的休閒零嘴,都是年節時的要角。年節特別容易大量進食,更加彰顯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198件,查出7件不符規定產品。梅乾菜、榨菜、無籽橄欖 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量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脫水水果、醃漬蔬菜、生鮮蔬果、蜜餞食品、米濕製品、即食豆製品等198件,7件品質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包括2件包裝食品、5件散裝食品。另外75件完整包裝產品標示檢查中,5件標示不符規定。7件品質檢驗不符合規定產品違規原因各為2件梅乾菜、1件榨菜、1件無籽橄欖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量;1件木瓜檢出2項殘留農藥(殺蟲劑納乃得及撲克拉)不符規定,2件竹笙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超量。5件不符合規定食品標示產品中,包括1件竹笙、3件蜜餞及1件醃漬蔬菜,主要違規原因為檢出添加物,外包裝未標示或營養標示格式不符規定。氣喘病患攝取超量二氧化硫 可能導致過敏反應依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可從尿液排出。依本次抽驗結果中檢出苯甲酸含量最高的梅乾菜估算,60公斤體重成人每日攝食約1束梅乾菜(87公克),就可能超過苯甲酸每日容許攝取量。然而梅乾菜主要作為陪襯菜餚,攝取量及頻率低,民眾毋須恐慌。氣喘病患食用含有超量二氧化硫的食物,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引發哮喘與呼吸困難。臺北市衛生局提醒,選購竹笙時,應避免選擇有刺鼻味、非自然原味等。在食用蔬果前,簡易先以流動清水沖洗根部或果蒂處,再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有助去除殘餘的農藥。選購年節應景產品,應選擇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的食品。勿過量食用加工食品,並搭配足量水分攝取,多食當季新鮮蔬果,以維護健康。

「生理年齡」老化 台日韓陷血糖危機

「生理年齡」老化 台日韓陷血糖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工研院民調顯示,民眾願意自費健康檢查,87.3%認為健檢是讓掌握身體狀況方法,但44%民眾面對健診報告紅字不知所措,也認為健檢後想要更健康,卻無從獲得根據自身狀況的實質改善建議。顯示民眾對自己的健康有很大矛盾,不知道如何促進健康。血糖年齡老化 台、日、韓皆陷危機過去健檢只能驗出病症,錯失亞健康人群。根據生理年齡,更加強預防醫學的功用。南韓在抗老醫學、美容醫學層面在亞洲居領先地位,10幾年前就開始運用大量亞洲人的健檢數據,以統計模組分析方法開發生理年齡分析引擎,將複雜的健檢報告數據,轉化成「生理年齡」,並提供個人化的健康改善方案,做為疾病風險預測及健康改善執行。韓國專家裴哲永博士表示,根據樣本統計分析,台灣民眾在代謝症候群5大項生理年齡,都略低於南韓及日本的生理年齡,但台、韓、日的血糖年齡則都出現老化狀態,台灣民眾要改善飲食不良習慣。肺部年齡老化則有2項可能原因,包括空汙、霧霾影響肺部,以及缺乏運動導致肺功能下降。健康檢查過後 更重要的是改善建議工研院IEK民調中顯示,檢後健康改善建議是目前台灣自費健檢讓民眾較為詬病服務較缺失的部份。1990年代,互聯網開始被運用在商業用途上,而在互聯網基礎下所延伸的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技術,如今已經走入人類生活及商業活動等領域,其中健康醫療被認為是最有運用潛力的領域之一。謝邦昌院長認為,現今導向是人工智慧(AI)跨領域產業聯盟,健保資料庫的整合,智慧醫療、遠距照護還有雲端控管都是未來趨勢,更可利用疾病預測模型提早防範疾病發生。開業醫檢師王欽堂認為,移動互聯網結合雲端運算,讓民眾走向及時便利的健康管理,但需要透過各健檢單位以及相關領域合作,共同為民眾的健康把關。台灣健保、醫療支出持續的成長,但台灣民眾的健康狀況卻每況愈下,台灣人健康指數僅居全世界第45名,原因在於健檢後沒有相應解決方式以及民眾危機意識低。應該重新思考健康檢查應該帶給民眾什麼新定位。健康檢查不該只是找疾病,而是能透過健康檢查的數據,給予民眾更精準的健康促進方針。

咖哩與薑黃 可預防老年癡呆症

咖哩與薑黃 可預防老年癡呆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可由解剖病理學上發現,病人的大腦皮質糾纏大量的神經纖維和充滿了老化的斑塊、廣泛而不規則的腦萎縮、腦神經細胞明顯減少與喪失。阿茲海默氏症最早於1906 年,由德國精神病學家和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首次發現,因而得名。早期病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晚期則會變得行走困難、無法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完全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均衡的飲食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而多吃以下食物,像是天然的蔬果、堅果、深海魚類、紅酒都有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功效,而薑黃更是近幾年來,被發現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的好食物。1) 多吃咖哩與薑黃可預防老年癡呆症/據統計,美國得到阿茲海默症的人數,為印度人的4 倍,許多專家和科學家分析原因,是因為印度人常食用咖哩和薑黃飯。阿茲海默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變性疾病,根據大量研究顯示,生物、金屬毒素和異常炎症反應引起的氧化應激、自由基、β澱粉樣蛋白(Aβ)、腦功能失調,在阿茲海默症的發病機轉中是關鍵角色。據實驗結果表現,薑黃素具有的抗氧化、抗炎和親脂活性,能改善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認知功能,如縮小β 澱粉樣蛋白(Aβ)、減緩神經元分解、抗炎、抗氧化,改善阿茲海默病人整體記憶等。2) 薑黃衍生物被發現可預防阿茲海默症/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佩燁副研究員於2016 年7 月13 日發表在國際專業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對於治療與預防阿茲海默症方面,是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而非薑黃素,它能增進NEP活性,預防阿茲海默症。目前已知,腦中APP 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可能產生一種有毒性的Aβ 胜肽(蛋白質片段),此片段在腦中可以被酵素水解,當產生速率超過清除速率時率,就會導致片段聚集,最後造成腦神經細胞死亡。根據近期國外的研究指出,在阿茲海默基因轉殖的老鼠身上注射可表現NEP 的幹細胞或病毒,可減少老鼠腦中Aβ 胜肽累積,並延緩老鼠失智。陳姵燁研究團隊以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餵食的老鼠後,發現老鼠腦中之NEP 表現量增加,腦中累積之Aβ 胜肽量減少,顯示多羥基薑黃素衍生物可望減緩阿茲海默症,目前此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未來可望成為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本文摘自/百藥之王:薑黃/大喜文化)

冬天易攝護腺腫大?感冒藥成份惹禍

冬天易攝護腺腫大?感冒藥成份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連日低溫,「攝護腺肥大」掛病號人數也遽增。攝護腺肥大是男性常見症狀,許多病患沒有警覺,習慣憋尿到最後關頭才去上廁所,導致急性尿滯留,「水路不通」送急診。逾半數50歲以上男性 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門診主任林明鴻表示,尿不出來若尿液回流,不只影響膀胱發炎,連帶傷害腎臟功能,也有可能造成尿毒症。夜尿、頻尿、尿後滴滴答答,感覺尿不乾淨,都要注意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根據研究發現,荷爾蒙失衡、肥胖、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都可能導致攝護腺細胞增生,引起攝護腺肥大,50歲以上男性發生率高於50%,而且近年攝護腺肥大有年輕化趨勢。感冒要抗組織胺 刺激攝護腺腫大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泌尿科主治醫師莊豐賓提醒,冬天為感冒好發季節,很多綜合感冒藥因含有「抗組織胺」會刺激攝護腺容易造成攝護腺更腫大,使得排尿困難。可能會造成尿滯留常見藥物,如抗膽鹼活性的藥物、麻醉性鎮痛劑、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甲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以及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莊豐賓醫師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進行尿路檢查,搭配攝護腺特異抗原檢查與肛門指診,排除攝護腺癌的可能。國際科學研究證實,茄紅素可減少攝護腺疾病與減緩攝護腺癌病程,而南瓜子內含植物固醇、木質酚與鋅,能舒緩良性攝護腺增生。日常多飲水不憋尿,睡前避免利尿飲料,多攝取上述營養物質,保護攝護腺組織,加上適度運動、良好生活習慣,即可減緩症狀。

被「按讚」制約了嗎?面對面破除冷漠

被「按讚」制約了嗎?面對面破除冷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近幾年,因為社群網站、網路、電子郵件的蓬勃發展,人際關係起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能隨時隨地與親朋好友取得聯繫、共享情報資訊;此外,也可以透過網路,與長時間失聯的人再見。但我很納悶,將網路當成再聚的場所,並一頭栽進網路世界是怎麼回事?雖然會覺得懷念,但世界卻變狹隘了。畢竟那些朋友失聯那麼久,或許是因為你們本來就不熟,就算恢復聯絡也沒什麼發展性。增加朋友數量 最終總是改天再約有些人之所以使用社群網路,不管熟不熟,全部申請加入好友。或許增加朋友數量很重要,但他們能成為自己真正的朋友嗎?能有什麼新的展開嗎?幾乎所有情況,都會變成是只說著場面話「改天再約吧」這種關係的模式。雖然學生時代的朋友也很重要,學生時期的我跟現今的我是不一樣的,要如何維繫過去的關係呢?要如何取得與現今的平衡呢?若執著於虛擬世界,反而容易迷失當下的自我。有很多人在吃飯時會一一拍照、上傳。餐點一上來就應該要馬上開動,美味的料理都冷掉了,有的即便朋友或戀人就在眼前卻還要滑手機。以後的世代,人與人交往的型態是否也將改變呢?不好好珍惜眼前的人是怎麼回事?眼前的人不會感到不高興嗎?明明是情侶兩個人在用餐,彼此卻都很熱中於滑手機。還有很多人會被「讚」制約,覺得一定要幫朋友按讚、留言。你是真心想留言嗎?社群網站的方便 使得忽略面對面的交流在現代社會中,社群網站到起很大的作用。因為有很廣大的便利性與可行性,可以持續發布情報,所以可以和全世界相連結。對像我這樣在世界各國工作的人來說,是非常便利的工具。可是,若生活中隨時都在使用社群網站,就是一大問題。我希望各位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上取得良好的平衡,或是設定一個固定使用的時間。學生時代的聯絡方式就是信件跟電話,信件中有著言語的重量以及情緒。為什麼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呢?「我就是我」。沒有秒讀秒回也無所謂。請擁有自信,以你自己的步調來利用社群網站吧。別一直盯著手機或電腦螢幕看,請抬起頭,好好觀察自己的周遭。別看著螢幕中的東西,請以自己的眼睛看看現實世界。別只和手機或電腦中相識的友人聯繫,藉由直接見面對話,將能構築起良好的關係。(本文摘自/任性與優雅/世潮出版)

逾8成血友病患 皆屬A型血友病

逾8成血友病患 皆屬A型血友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9世紀英國的維多莉亞女王將血友病致病基因遺傳給下一代,使得有近親聯姻習俗的歐洲皇室出現血友病,故又稱「王室病」。血友病是一種血液無法凝固的疾病,血液凝固除了需要血小板,凝血因子亦扮演重要角色。人體中總計13種凝血因子,缺少任一種凝血因子都會導致凝血功能異常,無法正常凝血。80至85%血友病患 是A型血友病臨床將血友病分為3種類型,A型血友病為缺乏第8凝血因子,約占血友病患80至85%;B型血友病缺乏第9凝血因子,約占血友病患15至20%;C型血友病則缺乏第11凝血因子,病患人數較少見且症狀輕微,屬個體隱性遺傳。若血友病患缺乏適當的醫療照護,會經常性出血,造成病人身心痛苦,以及家屬照顧和醫療負擔。血友病主因為凝血因子不足,補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成為重要治療方式,例如A型血友病患以輸注第8凝血因子製劑為主,而B型血友病患以輸注第9凝血因子製劑為主。人類血漿製成血液製劑 上市前需經逐批檢查目前用於治療之凝血因子製劑依其製程可分為2類,其中一類由人類血漿分離濃縮製成,另一類則以基因工程技術生產重組凝血因子,2類凝血因子製劑皆須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登記,取得許可證後才可上市。為確保由人類血漿原料所製造的血液製劑品質及安全,我國對於血液製劑採逐批放行的管理制度,與歐美先進國家一致。每一批血液製劑上市前,除需提供相關資料供食藥署審查,食藥署也會派員實地檢查。食藥署每月會在官網(首頁>業務專區>研究檢驗>生物藥品檢驗封緘)公告生物藥品檢驗放行品項及數量,供下載查詢。(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44期資料)

上班族注意!運動3招擊退肩頸痠痛

上班族注意!運動3招擊退肩頸痠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學測的日子接近,學子們把握時間K書。19歲的黃同學長時間坐在書桌前讀書,時間一久背部和後頸特別酸痛。原本以為多休息或自行服用止痛藥就會好,但後來痛到受不了,就醫檢查發現是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黃同學經過熱敷、超音波、電療及按摩等復健治療,緩解不適,可繼續用功念書。上班族、低頭族、學生 易發肩頸肌肉僵硬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張藝薰指出,只要長期維持同一種姿勢,將容易導致肌肉緊繃,缺乏肌肉舒緩,因而造成肩頸肌肉僵硬。除了大多發生在學生族群之外,久坐的上班族、低頭族也很容易出現此症狀。肩頸痠痛是現代人文明病,大多數人以為多休息或吃止痛藥就會好,然而若不適度改變姿勢,容易演變成慢性病痛,形成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主要症狀是肩頸肌肉痠痛、僵硬,常有壓痛點。疼痛甚至會傳導至其他部位,如後腦、頭頂、膏肓處及前額,引起頭痛、失眠及背痛。3招運動 擊退肩頸痠痛為了打擊肩頸痠痛,物理治療師張藝薰提供3招運動,擊退K書症候群或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上班族及低頭族平時可以在家多做,緩解肩頸痠痛,甚至預防肩頸肌膜疼痛症候群上身:1)頸部側彎牽張運動/縮下巴,右手放在左邊頭部把頭輕輕往右扳,讓右耳往右肩靠近,維持20秒,做3至5次,再換另一邊繼續做。2)頸部前屈牽張運動/雙手抱頭縮下巴做頸部前彎的動作,使下巴靠近胸口,維持20秒,做3至5次。3)擴胸伸展運動/雙手在背後相扣,同時兩側肩胛骨往內夾緊、擴胸,維持約20秒,慢慢回正,做3至5次。

講座/居家安全防跌

講座/居家安全防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跌倒墜落為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的第2大原因。跌倒嚴重時除可能造成死亡,亦對老人的生理與心理產生負面影響。老人跌倒對於個人及社會可能造成極大負擔,然而老人跌倒並不是純然意外,可透過許多方法預防,例如環境改善、運動以及藥物調整等。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9(一)舉辦生活衛教講座,由護理師高珮珊主講「居家安全防跌」,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中有長者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居家安全防跌時間:107年1月29日 星期(一)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下肢水腫、易喘 小心致命肺動脈高壓

下肢水腫、易喘 小心致命肺動脈高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走沒幾步就喘、常覺得頭暈、精神差,小心罹患心臟癌症「肺動脈高壓」!醫師指出,許多疾病發展到最後會合併出現肺動脈高壓,由於症狀不特異,加上確診不易,患者常有掛錯科、找錯醫師的情形。有鑑於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成立「肺動脈高壓團隊」,整合包括心臟科、小兒科、免疫風濕科等多達9種科別的醫師,跨越科別障礙,全方位守護患者健康。肺動脈高壓易誤診 跨科別團隊加速確診高醫小兒科部部長戴任恭指出,許多疾病會導致病患出現肺動脈高壓,因此肺動脈高壓病人可能來自不同科別,但肺動脈高壓需要透過侵入性的檢查「心導管」才能確診,讓不少醫師疏忽病人罹患肺動脈高壓的可能性。戴任恭部長以淺顯易懂的說法,比喻肺動脈高壓的診斷,「如何在一群馬中,尋找出花色與其他馬不同的斑馬,是最重要的」,他解釋醫師確診肺動脈高壓,就如同在馬群中辨別班馬般,需有更好的判斷力與敏銳度。他強調,不管是哪一科的病人,要確診都必須經過心臟科、胸腔科的醫師評估,因此唯有跨科別組成的團隊,醫師透過個案討論、匯集各科的意見,才有機會加速病人確診時間。走路喘、胸悶、頭暈 肺動脈高壓恐致死高醫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解釋,肺動脈高壓病人常見的症狀為走沒幾步就喘、常覺得疲憊、暈眩、腳水腫等,像是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系統出問題的患者,就可能得到肺高壓。蔡文展指出,肺動脈壓力升高,最終可能會導致心臟肥大、衰竭,「肺動脈高壓就像一般的高血壓,若不予理會、治療,病人就有可能突然死亡!」他說。因此及早發現、早治療對肺動脈高壓的患者來說相當重要。中年婦下肢水腫易喘 肺壓高於常人3倍高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朱俊源分享,一名43歲的婦人常覺得身體不適,多次進出急診,輾轉到高醫看診,「我們發現病人有下肢水腫、呼吸困難的情形,經過X光一系列的檢查,才確診她是肺動脈高壓」。正常人的肺部壓力約在10至20毫米汞柱之間,超過25就可稱之為肺動脈高壓,婦人透過心導管檢測,發現肺部壓力高達80,高於正常人的3倍,相當危險。醫師跨科別全面把關 口服藥治療更便利朱俊源指出,目前治療肺動脈高壓有三大類藥品,多以口服形式治療,肺動脈高壓患者依嚴重程度由輕到重分為4級,一、二級的患者病情較輕,就可以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不僅效果好,也較不會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三級的病人連日常活動都覺得吃力,就必須使用至少2種以上的藥物來治療;四級病人嚴重到只能臥床,就需採口服藥物加上針劑注射24小時給藥合併治療;他建議若懷疑自己罹患肺高壓時,應尋求心臟科、胸腔科醫師的評估,做心臟超音波、肺血管壓力檢測;透過不同科別醫師的把關,進行最精準的診斷以及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早產兒骨鬆!體重低於1500克高危險

早產兒骨鬆!體重低於1500克高危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20年來由於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早產兒可存活下來。出生時體重小於1公斤的極低體重兒,也有8成左右的存活率。照顧早產兒需要面臨重重難關,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感染、慢性肺疾病、腦室內出血後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等,竟然還得面對骨質疏鬆!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 好發骨質疏鬆12年前一名懷孕週數25週、出生體重800公克的早產兒,住院4個月後準備出院時,卻發現右大腿腫脹,照X光竟然發現右大腿骨折,家長不解造成醫護團隊壓力。原因是「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也稱為早產兒骨質疏鬆或是早產兒佝僂症,好發於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秀玲表示,「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主因為早產兒在成長期間營養狀況不足,尤其鈣質吸收與攝取不平衡,住院使用的藥物也有部分造成鈣質流失。但是早產兒骨質疏鬆甚至骨折,血液中血鈣的濃度仍在正常範圍內,使得醫護團隊無法即時得知新生兒狀況。量化超音波測定 避免輻射劑量累積陳秀玲主任表示,成人能測骨質密度,多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測定,這種方式雖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但使用在新生早產兒有許多限制,主要擔心輻射劑量累積。高醫新生兒團隊發現國際文獻資料中,早產兒骨質疏鬆情形可使用量化超音波測定。量化超音波方便性、無輻射又便宜,近來發展出可測量骨聲速度來評估骨頭的礦化含量。目前已可應用此技術提供所有新生兒(含足月及早產兒)完整的骨頭強度資料。可在病房或嬰兒室床邊操作,沒有輻射疑慮。早產兒住院期間,可應用量化超音波來測定早產兒骨質密度變化,骨質變差就在骨折前給予維生素D調整及營養攝取。早產兒出院前,建議再次執行檢查。早產兒在出院後至1歲時成長,骨質發育會下降後又上升。若未注意骨質密度下降,仍可能發生早產兒骨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