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日飲2罐啤酒 肝硬化風險增近3倍

日飲2罐啤酒 肝硬化風險增近3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依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全球酒精與健康報告指出,不當飲酒會造成超過200種疾病,包括酒精依賴、肝硬化、癌症、事故傷害。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依據2016年英國飲酒指南指出,飲酒沒有安全劑量,少量就有害,危害隨飲酒量而增加。若規律飲酒,哪怕只是飲用極少量,也會增加罹癌風險。不當飲酒 肝硬化、癌症風險增依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不當飲酒行為每年導致全球約330萬人死亡,約占全球死亡人數的5.9%,亦即每20人即有1人因酒害而死亡,造成1億3,900萬人年損失。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酒精飲用量愈高罹病風險愈高,以每日飲用25公克(相當於2罐330ml酒精濃度5%的啤酒、2杯120ml酒精濃度12.5%的紅酒/葡萄酒)、50公克及100公克純酒精為例,罹患肝硬化的危險分別為不飲酒者的2.9倍、7.1倍及26.5倍。依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及106年委託計畫資料分析顯示,18歲以上人口過去一年飲酒率為45.7%、過去一個月暴飲率為5.4%。不當飲酒行為每年約導致4千5百名國人死亡,平均每天有11名飲酒者因此失去生命,造成約11萬人年損失。約4萬多人因不當飲酒而罹病,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近549億元。每5天1人因酒駕死亡我國106年1-11月酒駕肇事死亡人數77人,即每5天有1人因酒駕死亡。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提醒,每年12 月至次年3 月為酒駕肇事高峰期,農曆年節將至,參加公司尾牙、家庭聚餐及朋友聚會等把酒言歡之際,也要注意飲酒問題。建議在尾牙、春酒聚餐時,落實推廣「拒酒駕三妙招」,減少憾事發生:1)尾牙、春酒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安全回家。2)和民間計程車隊合作,提供代駕服務,體貼送喝酒的員工回家。3)指定朋友或同事擔任駕駛,安全回家。

講座/肥胖對健康的影響

講座/肥胖對健康的影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現代人的肥胖問題,無意間影響健康。肥胖除了會引起三高、心臟病、腦血管等疾病,體重超標還可能導致骨關節炎風險增、影響受孕、減少壽命等嚴重危害。據過去加拿大研究指出,肥胖對於壽命所造成的危害,會隨著發生的年紀與嚴重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愈年輕愈嚴重的肥胖者,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時間愈長,壽命減少愈多;如:20~39歲的重度肥胖男性會少活約8年,女性則是約6年。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2/5(一)舉辦衛教講座,由護理師游雅婷主講「肥胖對健康的影響」,為您建立正確的糖尿病用藥觀。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肥胖與健康議題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肥胖對健康的影響時間:107年2月5日(一)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講座/感冒用藥指導

講座/感冒用藥指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多變化,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您知道感冒與流感該如何區分嗎?市面上那麼多種「綜合感冒藥」,究竟該怎麼選?此外,每年政府大力宣導的流感疫苗到底該不該打?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7日(三)舉辦藥學部講座,由藥師鄭雅文主講「感冒用藥指導」,將在課程中與您分享感冒用藥的正確觀念,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感冒用藥指導時間:107年2月7日(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死亡荷爾蒙」分泌愈多 愈接近死亡

「死亡荷爾蒙」分泌愈多 愈接近死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人隨著年紀增長,全身荷爾蒙逐漸減少,然而有一種荷爾蒙卻愈來愈多,這種荷爾蒙分泌愈多,身體就愈接近死亡,到底是什麼荷爾蒙這麼恐怖呢?答案是「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曾在報紙上看到幾則新聞:某次火災,一個人把他家的冰箱扛了出來,事後納悶自己哪來這麼大的力氣?又有一次,有個人在車禍現場拯救壓在輪胎下的親人,竟徒手把車抬起來!人在緊急狀況時產生出強大的力氣,就是因為腎上腺皮質醇分泌的緣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顧不了會不會傷到膝蓋、會不會肌肉拉傷。分泌太多 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應急荷爾蒙顧名思義,本來就是在緊急時才使用,平時可不能隨便亂分泌,因為分泌太多,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現代生活就不一樣了,學生遇到考試要分泌、快遲到了要分泌,員工看到老闆要分泌、上臺報告要分泌、與同事勾心鬥角要分泌,不好好睡覺,也不補充營養,如此大量分泌,有2個問題:1) 太浪費了 /腎上腺荷爾蒙是很寶貴的東西,難得製造出一點點,還把它大量分泌消耗掉,就像每個月才賺一點點錢,卻一直買LV名牌包、換新手機。2) 會造成傷害 /腎上腺賀爾蒙的確有應急的好處,但是也會造成負擔,使身體快速衰老。所以,想要延緩或逆轉老化的關鍵,就是摸清楚腎上腺的脾氣,讓它少分泌一點、有彈性一點。腎上腺皮質醇長期分泌 加速老化有沒有聽過「過勞死」這個名詞?其實這就是大量腎上腺皮質醇長期分泌的結果, 當然,大部分人沒有突然死亡,而是加速老化,這是現代人一個很大的問題,關鍵就在於死亡荷爾蒙,分泌得愈多,就愈接近死亡。(本文摘自/做對3件事,年輕20歲:陳俊旭博士的完全逆老聖經/天下文化) 

蛋不可用水洗!正確清潔有方法

蛋不可用水洗!正確清潔有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蛋是最直接的蛋白質來源,一顆小小的蛋,竟可以孵化出一隻小家禽,可見它的營養是多麼有價值。以雞蛋來說,蛋黃佔了30%,是雞蛋裡最多營養儲存的地方,但不同的蛋,仍有其獨特優勢的營養價值。雞蛋/雞蛋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富含鐵質,對於細胞修復與營養提供優質來源。讀者朋友在選購雞蛋時,有沒有發現雞蛋中,蛋殼顏色多不一樣,有粉紅、淺綠、偏紅、偏黃色的不同蛋殼,其實就營養價值而言,差異性並不大。鴨蛋/營養高於雞蛋,但因為比雞蛋略有腥味,所以在市場上大多以加工呈現,如不少人愛的鹹蛋、皮蛋,因為鐵質和鈣質豐富,所以適合成長中的孩子食用。鵝蛋/營養更甚於雞蛋或鴨蛋,尤其是蛋白質,很多人會拿鵝蛋來燉補。蛋是農產品 選擇有CAS認證的較有保障蛋是農產品,所以選擇有CAS認證的比較有保障,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的蛋類產品,因全程在安全的溫度下運送,新鮮度較無疑慮;且常見的「洗選蛋」,因已經過清潔,更加安全。一般蛋買回來是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的,購買回來應先用溼的衛生紙擦拭,以避免家禽排泄物帶來的病菌,但不可以用水清洗,自來水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從蛋殼污染進去。但在放置入冰箱時,要將尖端朝下,讓蛋的氣孔保持在上方,維持蛋活性,這樣可以保存久一點。雞蛋別放置超過一個月不過因為菜市場或傳統零售雜貨店的蛋,並沒有標示生產日期,買回來最好儘快食用完;千萬別放置超過一個月,有時會因為病菌或氣孔被蛋白淹沒,可能會造成蛋的腐敗甚至臭掉。雞肉的污染除了怕禽流感外,另外就是沙門氏菌的感染,所以千萬別生吃雞蛋!尤其是在冬天時吃火鍋,許多人喜歡用生蛋來作調醬,很容易吃進病菌而得腸炎,把蛋煮熟來吃才是最安全的吃法。鹹鴨蛋含鈉量高 心血管疾病患者須小心選用鹹鴨蛋很好吃,尤其是在炒苦瓜、地瓜葉或空心菜時特別有味道,但是因為含鈉量太高,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該小心選用。購買回來的鹹蛋應該還是要放置冰箱較為安全,選購時要挑蛋殼完整,無斑點,表面光滑的蛋,而且不要太常食用哦!(本文摘自/家禽履歷故事/大塊文化)

提升照顧失智者耐心 從設立期限開始

提升照顧失智者耐心 從設立期限開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奶奶被醫生宣告只剩半年壽命這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觀。我之所以毅然決然地辭職照顧奶奶,也是因為我知道終點在哪裡。過去我與奶奶水火不容,自從知道我與奶奶的緣分即將走到終點,開始對奶奶和顏悅色,包容她的一切。照顧失智家人 是看不見終點的課題人對於會結束的事物容易感到無常,就像盛開的櫻花凋零、燦爛的煙火瞬間消逝一樣。我們會寬容且溫柔地對待終期將至的一切,對於那看不見盡頭的事情反而顯得嚴厲。照顧失智家人是個看不見終點的課題。我們唸國中,三年後就會畢業,進入高中就讀。可是照顧失智家人不比義務教育,它沒有明確的時間表。跑馬拉松時,只要跑者看到終點線就會開始最後衝刺。在看到終點線之前,沒有任何跑者會使盡最後一道力氣。當照顧者看見終點,便會感到無常,開始溫柔看待失智家人的一切。設立期限 用不同態度面對失智家人當自己可以自然而然地溫柔對待,一定會感受到極大的改變。過去我一直認為媽媽會跟奶奶一樣活到九十歲,對她總是沒有好臉色。如果你也跟過去的我一樣,不妨設立一個期限。以今天為終點,從明天開始用不同的態度面對失智家人。假設你一個小時後要出門,不妨倒數一個小時,在這個小時內忍耐一下,聽失智家人說話。這個想法不只能套用在看到生命終點的狀況。當你看不見終點時,為自己設立一個短期目標,讓自己改變。(本文摘自/陪伴失智媽媽55則照護筆記/采實文化)

低劑量電腦斷層 找出早期肺癌小腫瘤

低劑量電腦斷層 找出早期肺癌小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約60歲的廖先生,因胃食道逆流就醫。廖先生不抽菸、生活作息正常,但妻子去年因肺癌逝世,因此也擔心自己有罹肺癌風險。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有2顆分別為0.7公分及0.4公分的結節。肺癌為癌症死因冠軍 年奪9千命進行低劑量經診療及手術切除,廖先生切片檢查確診為肺癌第一期,術後規律回診追蹤,維持正常生活功能。經正子攝影檢查,沒有淋巴遠端轉移,控制良好。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表示,肺癌為國人主要癌症死因第一位,一年奪走超過9千條人命。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容易失去警覺,經常到了疾病晚期才發現,降低存活率。為了提升治癒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非常重要。低劑量電腦斷層敏感度高,可檢測出小於1公分的肺部腫瘤,使患者在還沒有明顯症狀時揪出早期肺癌。揪出早期肺癌 提高治癒機會王耀麟醫師表示,肺癌早期因癌細胞未轉移、擴散到遠端器官,手術治療是最好的根除腫瘤方式,有治癒機會。手術範圍小,切除的肺部組織也少,不影響肺部功能運作。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家族病史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原因取決於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家中成員若罹患肺癌,其他家屬也需重視、定期安排相關篩檢及追蹤,防範未然。而吸菸、二手菸、烹飪油煙、空氣汙染、曾罹患肺部疾病等也皆是肺癌的危險因子。

肩痛半年才就醫 罕見胸腺癌轉移惹禍

肩痛半年才就醫 罕見胸腺癌轉移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3歲的何先生右肩疼痛已半年,工作結束特別容易痠痛,自費打玻尿酸都不見改善,晚上睡覺更痛得厲害,吃止痛藥才能入睡。就醫經X光檢查,發現肩胛骨有一溶骨性病變,懷疑是惡性腫瘤合併骨轉移。透過病理切片與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前縱膈腔有約2.7公分的腫瘤病灶,經手術切除證實為胸腺癌,術後持續門診追蹤及化學治療。罕見胸腺腫瘤 易發生於前縱膈腔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許惟傑醫師說明,胸腺腫瘤是一種罕見腫瘤,好發於前縱膈腔,佔所有癌症的0.5%。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台灣發生率為每十萬人有0.63個案,胸腺腫瘤又分成良性胸腺瘤與極度惡性的胸腺癌。胸腺腫瘤因為於較深層,診斷時病患大多無臨床症狀,部分胸腺瘤病患會有副腫瘤症候群,常見表現重症肌無力、純紅血球再生不良和低丙型球蛋白血症。許惟傑醫師說,胸腺癌好發於中年,男性比較略高於女性。胸腺癌具高度侵犯性,大多數病患出現胸部不適、咳嗽、橫膈神經痲痺、上腔靜脈阻塞或遠處骨轉移引起疼痛,遠端轉移則好發於肋膜、肺部、骨頭及肝臟等部位。肩膀疼痛逾1月 速就診對症下藥依據文獻指出,骨頭轉移大多發生於脊椎與長骨,像何先生轉移到肩胛骨的情況,全球只有零星個案。胸腺癌的治療包含手術切除、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該採取何種整合性治療,需與醫師共同討論與擬定。許惟傑醫師表示,肩膀疼痛的原因包羅萬象,如肌肉緊繃、二頭肌發炎、五十肩、旋轉肌破裂、夾擊症候群、頸椎病灶及退化性關節炎皆可能。如果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吃藥打針都不見改善,建議到大醫院接受檢查,才可針對病因對症下藥,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鎂缺乏恐致三高!食補很重要

鎂缺乏恐致三高!食補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為了生活「忙、盲、茫」,在快節奏的庸碌生活中不斷勉強自己,常常身體不堪負荷卻不自知,等到發出警訊時才發現生活及身體早已失去了平衡。有效地補充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才能讓身體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而最重要卻又常被忽略的,就是礦物質「鎂」。鎂不足恐影響多項生理機能營養師梁筠庭指出,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分為巨量礦物質與微量礦物質,「鎂離子」在人體常見的礦物質中僅次於鈉/鉀/鈣排名第4,卻緊扣人體DNA複製與蛋白酵素合成及交互作用維持生理機制!進而對於促進醣類代謝、穩定心血管功能、輔助神經系統訊號傳輸穩定等機能上功不可沒。反之,鎂缺乏恐導致三高、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問題,同時更影響鈣質吸收,造成骨質流失、神經系統傳導物質分泌異常等狀況發生。補鎂該從何下手?含鎂食物養分變少深綠色蔬菜、堅果、全穀類的麩皮中,都是含鎂食物,但要吃多少量才足夠呢?梁筠庭表示,現代農業為了增加產量,耕種頻繁、採收期縮短、加上農藥與化肥的使用,作物產量雖然提升但土壤營養也貧瘠了,蔬菜應富含的礦物質及養分更大幅降低!年關近應酬多 隨身補鎂應戰歲末年終的聚餐尾牙滿檔,又緊接春節團圓飯,梁筠庭提醒,現代人的飲食型態大魚大肉,吃進過多的動物性食物會造成磷攝取過多;而磷影響鎂的吸收,鎂又影響鈣的吸收,身體代謝環環相扣、盤根錯節,此時更應該補充鎂,讓身體回復到正常狀態,在應酬喝酒、吃大餐前後補充鎂,為自己的身體找回平衡,生活會「鎂」麗又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癌症基因異常 影響治療成效

癌症基因異常 影響治療成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國內衛生福利部發佈癌症死亡統計數據,結腸直腸癌居全球與台灣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其中約3%的病患被發現帶有R-脊椎蛋白3(RSPO3)的基因表現異常。RSPO3已知為致癌基因,該基因功能為在胚胎時期激活細胞增殖。研究證實,許多癌症均存在異常的R-脊椎蛋白3表現,導致癌症幹細胞生長形成難治癒癌症,大幅影響癌症患者接受傳統治療的成效。R-脊椎蛋白3為癌症基因 針對開發抗體藥物國衛院表示,從學界研究到業界產品開發的過程很漫長,可以先從產學合作開始,慢慢深耕相互搭配,之後技轉也可以有優先權。包含藥物、疫苗、細胞療法、研究模型等研究,期盼能與業界合作,雙方提供自有的資源,加速產品商化的開發,為人類福祉創造最大的價值。研究證實標靶的抗體藥物Rosmantuzumab,除了在過度表現RSPO3的大腸癌體內動物研究,對肺癌、卵巢癌與臨床治療很棘手的胰臟癌研究模式也具療效,藥物正進入臨床一期試驗中。該標靶被證實常見於腫瘤微環境中,目前相關領域學者們正積極研究RSPO3於不同類型癌症生成所扮演的角色。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積極投入大分子藥物研發,研究團隊以RSPO3為標的,開發出具新穎序列的R-脊椎蛋白3抗體,DBPR117為其中最具潛力的候選藥物。斑馬魚容易觀察、發育快 適合動物實驗國衛院技術團隊研究證實,DBPR117於有RSPO3表現異常的腫瘤的癌症動物研究模式,可透過單獨使用或是合併其他化學療法,有助降低化療抗性,達抗癌加乘效果,未來可望提供病人於抗癌治療更具優勢的選擇。斑馬魚經過近30年發展,繼大、小鼠後第3個最常被應用在各種生物醫學相關研究領域的動物模式。特性為胚胎透明、容易觀察,發育快,3個月後即達性成熟,繼代容易且成本低。可以物理及化學方法誘導產生變異魚,也可用分生方法改變特定基因的表現及產生基因轉殖魚等。80%人類疾病相關基因 可在斑馬魚找到對等基因斑馬魚與人類同屬於脊椎動物,其基因體定序已經完成,由於基因圖譜相似度高,70%的人類基因具有至少1個明顯的斑馬魚直向同源物,且80%的人類疾病相關基因可在斑馬魚找到對等的基因。因此斑馬魚/魚胚很合適被用來做各種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各種實驗。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高級技術師游美淑利用斑馬魚上述優勢,發展成高通量的偵測平台,除了廣泛應用在藥物篩選及毒性測試等技術,並可進一步觀察物質對行為是否有影響。這種將斑馬魚的各項偵測方法結合應用來解決生醫相關問題的方式,深具市場開發潛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