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烤魚營養豐富 注意2關鍵不烤焦

烤魚營養豐富 注意2關鍵不烤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便宜美味又營養,而且只要放在烤魚箱裡烘烤就可以享用了。儘管如此,沒有自信烤好一條魚的人卻出奇地多。你是不是常常慌張到把魚烤焦,不然就是爐火開太大,把魚烤得硬邦邦的呢?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好好學一下不會失敗的烤魚方法吧!成功範例魚皮焦黑 殘留苦味用烤魚箱烤魚的缺點,就是離火太近。火候要是搞錯,魚可是會一下子就烤焦的。關上烤箱門烤魚 要注意會黏手的油脂油脂應該是很美味的,但是全部都釋出滴落的話,魚就會整個烤焦,這就是散發出強烈臭味的起因。NG這就是失敗的原因! 從不在意火候大小有人烤魚的時候從不在乎烤魚箱的火候,可是用大火烤怎麼可能不會燒焦呢? 在底盤倒水,變成悶燒烤魚時關上烤箱門,就等同於把水蒸氣關在裡面,這樣內部溫度當然會急速上升!不僅如此,魚本身的水分也會跟著蒸發。OK水島派食譜 烤魚箱裡的火候基本上採用小火慢慢加熱,就能夠避免食材急速變化,這樣就能夠烤出鮮嫩多汁的烤魚。 附屬品一律不用重點在於不要讓烤箱形成一個密閉空間。用市售的煎魚鍋烹調也可以。秋刀魚會烤焦都是烤魚箱的錯!不容易調整火候、推薦燜燒的烤魚箱⋯⋯如果是這樣,不如先暫停使用烤魚箱吧。稍微「轉個念」,烤出來的魚可是會好吃地嚇人呢! 整個熱氣悶在烤箱裡會烤焦的!!瓦斯爐附設的烤魚箱通常採用門、烤盤與烤網一體的構造,可是這樣關上門烘烤的時候,烤箱內部的溫度沒多久就會飆升。魚本來就非常容易燒焦,尤其是脂肪較多的魚皮更是只要火稍微大一些,就會整個糊掉破碎,使得魚本身所帶的水分也跟著急速蒸發,所以經過高溫烹調的魚外觀不僅不好看,魚肉還會變得又乾又硬。拆下固定在瓦斯爐上的烤魚箱配件,做成一般烤箱狀之後再來烤魚。用百元商店的烤盤與烤網就可以了。 火候太大會烤焦的!!常聽到有人說烤魚時一開始就直接用大火烘烤,中途跑去做其他事的時候結果就忘記了……可是大家知道嗎?烤魚箱的火候其實是可以調整的。而且烤魚箱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食材會直接接觸到火,與火苗的距離非常近,這也代表食材會非常容易燒焦。另一方面,魚皮明明已經燒焦了,可是裡頭的魚肉卻還是半生不熟。這種失敗也是大火造成的,所以在控制火候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請牢記,這是烤魚箱的小火。只有在將魚烤上色的時候,用稍弱的中火才會比較恰當。 皮黏在網子上會烤焦的!!烤魚最常出現的失敗,就是燒焦。魚皮黏在網架上或者是燒焦的話,整條魚的魚肉就會支離破碎,烤不出漂亮的魚。這是魚肉的蛋白質遇熱產生變化所引起的現象,稱為熱凝固。原因是網架的金屬與蛋白質產生反應所造成的。熱凝固以50℃為界,溫度越高,這種情況就越容易出現。告訴大家一個訣竅,酸可以有效解決熱凝固這個現象。所以烤魚的時候只要在魚的表面塗上一層醋或檸檬汁,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鹽烤秋刀魚 作法1在秋刀魚的兩面撒上分量約其重量0.8%的鹽。2將烤網或鋪上一層鋁箔紙的烤盤放在網架上,擺好秋刀魚之後不需密封空間,直接開小火。3烘烤10∼15分鐘,當魚眼變成白色時翻面。4待另外一邊的魚眼也變白時將火轉大,讓魚烤上色。另外一面亦同。 材料(1人份)烤魚箱秋刀魚⋯⋯1條鹽⋯⋯秋刀魚重量的0.8%(本文摘自/日本廚藝教室首席的「控溫烹調料理筆記」:每一道料理都有適合它的火候!/采實文化)

想提升效率 小型會議別省略!

想提升效率 小型會議別省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小型會議運用的是行為科學管理的方法,施行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開會時間不得間隔兩個星期以上。「強化」行為最好在六十秒內進行才有效,不過根據經驗,如果對象是(可以溝通的)成人,「強化」的作用則能持續約兩星期。因此,每個月進行兩次小型會議是最恰當的安排。一開始可先試著持續每個月開兩次會每個星期都進行小型會議當然也可以,不過這樣一來,非常有可能會因為次數太頻繁而中途放棄,因此,一開始可以先試著持續每個月開兩次會,養成習慣後再調整。建議最好把開會時間固定下來,例如「每個月的第一和第三個星期四的下午,每人五至十分鐘」。這麼做是因為若想將行為化為習慣,就必須設定好一定的時間。舉例來說,即便下定決心每天要念英文二十分鐘,結果卻無法持之以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沒有設定開始念書的時間。如果改變做法,先決定好「以後每天提早三十分鐘吃早餐,吃完早餐七點半開始念英文二十分鐘」,隨著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吃完早餐不念英文反而會覺得怪怪的,如此一來,就更有可能持之以恆了。這也就是所謂的習慣養成。工作愈是忙碌 小型會議就愈有必要進行先把開會時間固定下來,對下屬安排工作也比較方便,也可以事先整理好開會當天要討論的事情及問題。「我現在剛好空出一點時間,來開個會吧,三十分鐘就好。」如果老是像這樣一時興起就要開會,下屬工作步調就會因此被打亂,當然會無法忍受。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平常工作已經夠忙了,還要定期開會,根本不可能。然而,工作愈是忙碌,小型會議就愈有必要進行。沒有受到評價的「行為」 很難持之以恆如同我一再重述的,人們在自己的「行為」受到稱讚或認可時,即便無法立即有成果,也會主動持續做出該行為。以健走減重為例,每天健走三十分鐘,對減重並不會產生立即的效果,不過如果將自己健走的習慣分享到社群網站,因而受到他人的鼓勵,就會有動力每天繼續健走。相反的,沒有受到評價的「行為」,即使最後一定可以達到目標,也很難持之以恆。然而,就算明白這個道理,身為上司,除了每天分內工作外,還要對下屬的行為一一給予評價,實在非常困難。因此,才需要事先決定好日期時間進行小型會議,在會議中針對下屬的行為做出稱讚等評價。我甚至認為,以太忙為由拒絕進行具有提升下屬工作成效的小型會議,等於是放棄身為領導者的職責。本篇最末,我把能確定下屬行為的小型會議詳細的流程整理如下:1)上司和下屬共同決定可以提升工作成效的行為。2)檢討共同決定的行為是否有確實實踐。3)如果有確實做到該行為,便給予認可和稱讚,以達到「強化」作用。4)如果沒有做到,就與下屬一起找出原因,並由上司提出改善方法。(本文摘自/不懂帶團隊,那就大家一起死!/如果出版社)  

植物人狀態該維持?恐對意識想像過多

植物人狀態該維持?恐對意識想像過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真正影響我們對殺生感受的核心因素,其實是跟我們覺得這些生物有「多少意識」有關。由於比起淡菜,龍蝦的外貌和表現跟人類比較相似,所以我們大多會不由自主地認為,龍蝦的感官意識比淡菜強,因而不忍丟進滾水煮。但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嗎?就算真的有科學研究證明「龍蝦的感官意識比淡菜強」,大多數的人一定還是憑自己的直覺做出這些反應。無意識到有意識 成為家屬猶豫關鍵那一個讓我們轉念,覺得另一種生物有意識的標準是什麼?如果多數人都認為淡菜沒有意識,並認為猴子和猿猴有意識,那麼以常理來推斷,意識(或者說我們主觀認為的意識)一定是從這兩者之間的某一個點出現。龍蝦就是位處這兩者之間,最接近意識出沒的模糊地帶。並非人人都可以接受把龍蝦活生生煮熟的舉動,但是,絕大多數人在烹煮活生生的淡菜時,卻不會有這種殺生的不適感,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淡菜有意識。這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重要階段,就是許多家屬難以果斷簽下拔管同意書的核心關鍵。躺在神經加護病房裡的患者,很少能如常人般行動。事實上,他們常常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幾乎跟外在環境沒有半點互動。雖然躺在床上的他們外觀跟淡菜並不相像,但對照他們腦部受創前的狀態,這些腦傷患者在外觀往往會出現巨變,例如毀容、四肢殘缺等,他們的外貌不僅可能跟家屬過去記憶中深愛的那個人不再相像,甚至就連最基本的人類外觀特徵都會消失無蹤。結束腦傷患者性命的意願 深受患者外觀影響跟我們看待非人類生物的道理一樣,這些因素當然都會影響我們對患者意識的看法。假如患者的行為舉止和外觀不再像人類,我們或許會比較容易認為他們的思考能力也不再如常人。這些因素也會影響我們決定患者生死的難度。譬如,比起外觀面目全非的患者,要放棄一個外觀宛如睡著的患者,其難度肯定更高。為什麼?面對一個仍有睡眠週期,卻看似沒有意識的植物人患者,家屬也很難斷然放棄他們的生命。因為只要患者還有一點點的生理反應(即便只是眼睛微微地眨了一下),都意味著他的意念可能仍被禁錮在那副毫無反應的軀體裡。基本上,我們結束腦傷患者性命的意願,深受我們對生命的定義和對患者外觀的感受所影響。不過以現在我們知道的真相來看,這樣的評判標準實在是不太聰明,因為「眼見不一定為憑」,患者躺在我們面前的樣貌,跟他們內心的狀態根本沒有太大的關連性。(本文摘自/困在大腦裡的人:揭開腦死、昏迷、植物人的意識世界,一位腦神經科學家探索生與死的邊界/采實文化)

長期幻覺、幻聽 當心是思覺失調症

長期幻覺、幻聽 當心是思覺失調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污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導致延誤治療,為了矯正民眾的錯誤認知,衛福部近年來已正式將精神分裂症正名為「思覺失調症」,藉此擺脫負面偏見。思覺失調症是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症狀以幻聽幻覺最為常見,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要加害於他,嚴重到會影響學業、工作及人際關係,甚至無法自我打理生活。盛行率約為1% 未正確治療病情加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顏正芳表示,國人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為1%,全台約有3分之1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不願接受治療或是沒有規律按時服藥,而造成病情加重。口服藥物順從性差 新一代思覺失調長效針劑可改善顏正芳醫師說明,思覺失調症治療最好藥物搭配輔助復健、心理治療,才能有效穩定病情。由於傳統口服藥物必須天天服用,大部分患者順從性差;而新一代思覺失調長效針劑,將口服藥物製成水性懸浮液,一個月僅需注射一次,施打於深層肌肉時,會在組織液中緩緩釋放,有效達到藥物於血中維持一個月的濃度,大幅提升藥效穩定性及患者便利性。預防思覺失調症復發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根據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接受治療後,病情可獲緩解,但如果未能持續服藥,依然有復發機會。隨著復發次數增加,會導致病情惡化,所以若及早介入治療且按時服藥,更能預防病症復發;對於思覺失調的患者來說,預防復發與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為中長期治療最重要的目標。有效穩定控制病情 讓患者KO思覺失調症顏正芳醫師最後補充,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需要長期、規律服藥,所以當注射新一代思覺失調長效針劑維持療效後,不但能降低密集回診的不便,且增加患者返回職場生活的穩定性,在與患者討論溝通時,也多了新的治療選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飲食需配合病情及營養需求,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引起的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然而,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問題。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6月11日(一)舉辦營養講座,由賴玉釧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如「吃太營養使腫瘤長太快」、「體重減輕」、「吃不下打營養針」、「是否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等問題給予建議,期望病患有更正確的飲食觀念。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107年6月11日(一)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小兒疱疹性口腔齒齦炎

講座/小兒疱疹性口腔齒齦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疱疹性齒齦炎是由人類疱疹病毒引起,好發年紀在1至5歲。第一次感染結束後,病毒便藏身於附近神經節中,當遭受某些壓力使得患童抵抗力下降時,如感冒、發燒、豔陽曝曬、特定食物或睡眠不足等,病毒可能再次活化,而在嘴唇周圍產生水泡。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6/11(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疱疹性口腔齒齦炎」,提供您家中寶貝出現此症狀的正確處置。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有寶貝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疱疹性口腔齒齦炎時間:107年6月11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麻疹傳染力高 一次搞懂各階段症狀

麻疹傳染力高 一次搞懂各階段症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聽聞麻疹非常容易傳染,那滿身都起疹子,會不會是令人聞之色變的麻疹?護理師提醒,特別是孩童、未得過麻疹的人,都潛藏感染麻疹的風險。未得過麻疹、不曾接種疫苗者 皆可能感染麻疹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汪靄均說明,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在中華民國傳染病防治法歸類為第2類傳染病。麻疹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染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大部分麻疹在孩童時期不可倖免,感染者多發生於未接種疫苗的人,所有不曾得過麻疹或者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皆可能感染麻疹。麻疹嚴重者 恐併發中耳炎、肺炎、腦炎汪靄均護理師說明,麻疹常見症狀有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通常發燒3至4天後口腔會出現柯式斑點,24至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2至3天後慢慢向下延伸至軀幹及四肢,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感染麻疹到出疹約7至18天,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宜及早配戴口罩主動就醫,向醫師說明旅遊史及接觸史。被確診麻疹的患者,應配合居家隔離休息,確實採取防護措施,防止病毒傳染給家人或同事,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處,要嗽應摀住口部、勤洗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吃冰牙齒就敏感?可能是刷牙不當導致

吃冰牙齒就敏感?可能是刷牙不當導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牙齒敏感是生活中常見的口腔問題。敏感性牙齒是因為琺瑯質(牙釉質)喪失、象牙質(牙本質)外露導致。象牙質內有許多牙本質小管,受到外來刺激,尤其是冷熱變化,就會產生酸痛與不適。造成敏感性牙齒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有齒頸部磨耗,其他如牙齦萎縮引起的牙根曝露、愛嚼硬物、愛吃酸食等。齒頸部磨耗 大多是刷牙方式不當導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主治醫師林慧娟表示,齒頸部磨耗常因不當刷牙方式造成,如果使用太硬的刷毛,前後來回橫向用力刷牙,就像鋸木頭般在牙齒接近牙齦的齒頸部,造成楔形(V形)凹洞,此時牙齒一旦碰到冰水或空氣,就會酸痛。這種狀況可能發生在任何一顆牙,尤其是齒列轉角處的犬齒、小臼齒。使用右手刷牙的人,左邊的牙齒易發生上述現象;慣用左手的人,就容易發生在右邊的牙齒。齒頸部磨耗易引發牙齒敏感 甚至牙髓炎或壞死林慧娟醫師說明,齒頸部磨耗的致病機轉是單純的物理性磨損,與齲齒完全不同。當磨耗的凹洞淺時,有可能完全沒有不適;凹洞稍深時,就易有牙齒敏感的後遺症;若磨耗太深接近牙髓,也可能造成牙髓炎或牙髓壞死。最快最直接解決齒頸部磨耗的方法是填補凹洞,但補了仍可能掉,一補再補,反覆填補傷害牙齒,填補材料更可能對牙齦造成刺激。最根本的改善方法是改正刷牙方式、用正確潔牙工具、適當刷牙力道、放慢刷牙速度,建議用貝氏刷牙法確實做好牙齒清潔。最重要的是每半年定期檢查,用健康牙齒展現自信迷人笑容。

端午吃粽有撇步 糖尿病注意糯米攝取

端午吃粽有撇步 糖尿病注意糯米攝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端午時節來臨,粽子飄香。令人食指大動的美味粽子五花八門,甜、鹹、葷、素。打開粽葉,香味四溢,豐富內餡應有盡有,讓人大飽口福。然而要當心,稍不留意就可能吃過量。粽子內餡多採用蔬食、少肉 減碳又健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營養師洪若樸提醒,粽子多半富含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在健康意識抬頭的當今,吃得飽不如吃得巧。尤其近年國人肥胖比率逐年增加,加上響應延緩地球暖化,紛紛提倡蔬食減碳,若能在食材多使用蔬食、少點肉不僅可保護環境,更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減少調味佐料、增加蔬果攝取隨著端節的腳步,各種特色粽子紛紛出籠,南部粽、北部粽、廣東粽、潮州粽、粿粽、鹼粽、冰粽等。洪若樸營養師表示,只要清楚選擇健康「粽」點,還是能輕鬆享受應景美食:1)適量多嚼/粽子米飯可用全穀雜糧來取代,如紅藜、薏仁、燕麥、紅豆等。選擇大小適中一餐1個、每天不超過2個;需要控制體重、熱量的民眾則依照自己需求選擇。罹患糖尿病者須特別注意,攝取時與主食代換。糯米為高升糖指數、不易消化,糖尿病、腸胃不適及長者食用時,建議淺嘗小口給予,多嚼幾下。2)調味淡/少淋佐料,如蕃茄醬、甜辣醬等含鈉量高的調味料,高血壓患者更應該適量使用。3)增加纖維/搭配蔬菜、水果,含豐富纖維幫助消化。食材內餡多放點蔬菜如杏包菇、香菇、竹筍等多纖食材,幫助腸胃蠕動,降低體內膽固醇。再準備一盤簡單的涼拌菜及一份水果,吃得簡單又均衡。4)半顆粽子省著吃/吃一顆紅棗粽等於吃進半碗飯,熱量約160大卡。建議想要品嚐美食,也要顧及健康,最好方式把應景粽「省著吃」,一餐吃個1/2個或1/3個。

不再冷場!10個「必殺級」話題

不再冷場!10個「必殺級」話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我很不會跟人家閒聊。每次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煩惱吧?針對這個問題,過去我曾舉辦過訓練聊天技巧的講座。「那麼,接下來讓大家分成兩人一組,每個人用十五分鐘的時間自言自語。雙方都不可以向對方提問。說話的人只能唱獨角戲,當聽眾的人也不可以有任何回應,只能集中注意力傾聽。」我的話才剛說完,台下馬上抱怨聲連連:「怎麼可能一個人獨撐十五分鐘啊?」但是,只要先準備好下列十個話題,所有人都可以輕鬆講上十五分鐘,甚至還有人時間不夠呢!換句話說,再怎麼不擅長說話的人,只要事先準備好話題,就不用怕上場時無話可說。向各位介紹這個讓怕生的人也超好聊的祕訣──「從電視到鄉下老家。」1)電視上的最新話題。2)氣候。3)興趣。4)最近的新聞。5)生活瑣事。6)美食。7)旅行經驗。8)偶像、八卦。9)各類冷知識。10)鄉下老家。但是,以上這十個「必殺級」的話題,並不是只讓你拿來唱十五分鐘的獨角戲用的。請參考以下松橋式的獨門絕竅。「您好,初次見面,請多指教!」面對初次見面的人,對方多少也有點緊張。所以報上名之後,為了化解緊繃的氣氛,先聊聊天氣(氣候)的話題吧!「今天天氣真好!」、「天氣變暖和了呢!」當然,在出門前一定要先確認過氣象報告。聊完天氣之後,便可以帶到:「我早上出門前看完氣象預報,接著看到新聞,那個○○○好像又出包了耶!」穿插點電視上的最新話題。聊過這兩個話題之後,你便可以大致抓到對方的情緒,進而調整對應方式。若是對方很擅長溝通或很愛說話,這時候大概已經把發言權搶走,開始大聊自己的看法了。但是,對方若是警戒心較高、或是怕生又容易緊張的人,可能就會答非所問或毫無回應。倘若最初的兩個話題對方都沒有反應,就要改變作戰計畫。對於不愛說話的人,「從電視到鄉下老家」這十個話題,你得全部改成疑問句,目的就是要讓對方開口回答。十個話題不再只是為了彼此破冰 而是要逼迫對方開口說話也就是說,這十個話題不再只是為了彼此破冰,而是要逼迫對方開口說話,這就是松橋式獨門訣竅。如果對方是女生,就可以針對衣服、飾品、包包之類的「興趣」發問。「這個包包的顏色好漂亮,是在哪裡買的呢?」(補上提問)記住,眼睛看得到的東西,全都可以拿來當話題。到客戶家登門拜訪時,更要注意玄關的擺設。這項物品之所以會被放在玄關,就代表主人希望你注意到它。你可以從這些暗示中找出對方的興趣。再來只需要悠哉的提問,並靜候對方的回答即可,這正是此招數的訣竅。找話題閒聊不是要你自顧自的說個不停,讓對方開口說話,才是閒聊的最終目的!(本文摘自/沉默的銷售之神/大是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