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9旬嬤椎間盤突出 新式內視鏡術解痛

9旬嬤椎間盤突出 新式內視鏡術解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3歲的超高齡阿嬤,近半年飽受左側腰、臀、大腿痠痛及無力之苦。經過診斷及影像學檢查,患者脊椎第1及第2節(L1-2)椎間盤突出,造成她嚴重坐骨神經痛。年紀大又裝有心臟調節器,為手術全麻高風險病人,阿嬤也極害怕開刀。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手術,採用局部麻醉,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再使用高頻射頻汽化儀消融止血,避免電流干擾,順利完成手術並解除阿嬤椎心之痛。超高齡、手術全身麻醉高風險 改以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滿頭白髮的阿嬤因屁股痛,不能久坐、久站、久躺,被迫坐輪椅進入診間,因為身體病痛而不停的哀哀叫,扶著疼痛加劇的左腿甚為痛苦。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對於這類超高齡、手術全麻高風險病人,尤其適合接受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採用局麻、手術時間僅約2小時、傷口不到1公分、出血少、傷害組織少,能降低高齡者術中全麻的高風險及避免傳統手術時間過長。術後疼痛度較低,3小時即可下床行走,也讓病人術後復原時間跟著加快。汽化方式消融止血 避免影響心臟節律器楊椒喬院長表示,又量這位超高齡阿嬤因心律不整,裝有心臟調節器,使用高頻射頻汽化儀,以汽化方式來消融止血。有別於傳統電燒器,必須透過電流切割組織及止血,恐影響心臟節律器功能,引發心律不整,更嚴重將造成休克,造成病人術中高風險。精準診斷病灶及汽化止血設備,加上新式脊椎內視鏡神經減壓術僅夾除突出游離的椎間盤,不會過度破壞椎間盤,不會影響脊椎穩定,避免放置不必要的植入物,阿嬤順利解除椎心刺骨之痛,手術3小時後、當天就可以下床行走,隔天出院,返家休養,順利保有高齡生活品質,不再痛得哀哀叫。

講座/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快速西化,糖尿病的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更是逐年快速上升。糖尿病人最常見的死因為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於持續性的動脈硬化。且有報告顯示,60%以上糖尿病患者合併血脂肪異常現象,更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因此如何控制飲食,將血脂肪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3月20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施淑梅營養師主講「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希望大家藉由此場團體衛教了解糖尿病相關飲食對策,常保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時間:108年3月20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飲食防骨質疏鬆 輕鬆吃對5字訣

飲食防骨質疏鬆 輕鬆吃對5字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1歲陳姓阿嬷在家中滑倒,造成嚴重髖臼骨折,就醫發現發現阿嬤嚴重骨質疏鬆,動大手術恐怕因骨質疏鬆而失敗,因此決定不動手術,以牽引配合強效的長骨針治療,復原良好。衛福部彰化醫院骨科醫師陳柏辰強調,年長者若有骨質疏鬆,稍一跌倒可能就骨折,即使動手術效果也會打折扣,也容易再骨折。可用「黑、白、綠、黃、魚」飲食5字訣,從飲食強化骨質。骨質密度過低 僅跌倒就發生嚴重髖骨骨折陳柏辰醫師表示,經X光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阿嬷是罕見且嚴重的髖臼骨折,且是髖臼骨折當中最嚴重的一種分型「雙柱骨折合併中心脫位」。這類傷勢通常發生在高處墜樓或遭車輛高速撞擊,但阿嬤僅單純跌倒卻如此嚴重,原來是骨質密度T值僅-3.4,比骨鬆定義值-2.5更低,脆弱的骨質導致輕輕一摔就骨折嚴重。此類骨折病患通常需要髖臼前後方2次手術復位加上鋼板固定,手術時間長且流血多。但阿嬤近期才因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住院,且骨鬆嚴重若打上鋼板猶如將房子蓋於沙堆上。討論後決定不動手術,採取牽引治療,再於肚皮打入強效長骨針,一併治療嚴重骨折與骨質疏鬆。阿嬤傷後1週即可用助行器下床移動,傷後10天出院,6週時追蹤骨盆X光骨盆已經初步癒合,並可用單拐行走,傷後10週更達幾乎癒合,不須靠助行器行走。逾50歲女性因賀爾蒙變化 骨質流失速度更加快陳柏辰醫師強調,骨鬆者發生重大骨折,若只有鋼釘鋼板固定而未治療骨鬆,常鋼釘鬆脫或骨頭再斷,適得其反,最好經過骨鬆專科醫科醫師評估。若平時少曬太陽也沒有運動習慣,加上長期洗腎,可能導致骨質流失、脆化。估計台灣50歲以上男性約24%、女性約38%有骨鬆,明顯女多於男。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流失速度會加快,洗腎、免疫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亢進等疾病患者及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的人鈣質流失快,也較易骨鬆。黑、白、綠、黃、魚 補鈣質食物五字訣陳柏辰醫師表示,很多老年人直到摔倒骨折才知自己有骨鬆,女性停經後、男性50歲以後最好每年檢測骨質密度,骨質密度T值在-1至-2.5,就要提高警覺,進行保養,如果小於-2.5,代表已經骨質疏鬆,必須治療加保養,由醫師開立處方藥。如何保養呢?陳柏辰醫師表示,飲食方面多吃鈣質及蛋白質等強筋健骨的「黑、白、綠、黃、魚」:黑指香菇、黑木耳、芝麻、髮菜等黑色食物;白指豆干、牛奶、金針菇等;綠指芥蘭、紫菜、綠花椰等;黃指起司、乳酪、奶油、蛋黃、柳澄汁等;魚指小魚乾、沙丁魚、鮭魚等,並透過適當日曬增加體內維生素D3,進而幫助人體吸收鈣質,也要多運動來增加骨密度和強健肌肉。

講座/寶寶洗澎澎

講座/寶寶洗澎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幫寶寶洗澡,往往是新手父母最頭痛的事情之一。若不小心把水流進寶寶的眼睛或鼻子裡,往後每次洗澡,寶寶常常一碰到水就哇哇大哭,搞得爸媽洗完一次澡就像打過一場水仗一樣,狼狽不堪。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0(三)舉辦俏媽咪知識補給站講座,邀請邱靖雅護理師主講「寶寶洗澎澎」。歡迎新手父母們及寶寶照顧者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寶寶洗澎澎時間:108年3月20日(三)上午10:00-11: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2樓婦產科門診區洽詢:02-2249-0088

不讓大隻雞慢啼 談語言遲緩兒

不讓大隻雞慢啼 談語言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2歲的王小弟在父母陪同下,就醫接受發展遲緩評估。王小弟在家作息規律、情緒穩定,聽得懂大人說的話,高興時會張口大叫,但要他學說話不是愣住就是跑掉。經過仔細訪談和評估,確認王小弟的遊戲、操作行為和語言理解能力符合年齡發展,但懷疑王小弟的音韻發展稍慢,需要加以引導。安排每週半小時的治療時間來醫院治療,建議家長平時也進行聲音誘發練習、搭配合適的口腔動作遊戲,王小弟樂於模仿學習,並增加聽覺經驗輔助音韻發展。經過3個月的努力,王小弟目前能說詞彙、簡單的短句能力,只是仍有一些構音不清的情形。由於王小弟的表達能力已逐漸跟上同齡水準,因此目前由家長於平時持續耐心引導,注意其語言發展情形,並建議4歲後再回診,追蹤構音情形。語言問題可能是其他發展遲緩問題的根本 或最早被發現的問題郭綜合醫院復健科副組長趙若婷表示,人類大多仰賴口說語言進行溝通,看似簡單也相當重要。幼兒的口語簡短,細分則可歸類為不同的溝通意圖,從一歲多會稱呼、叫人,逐漸會表達需求、對人發問,再到能約略描述事件。除了年紀增長、溝通的目的增加外,語言能力也逐漸進步以發展更高階的溝通意圖、進行更複雜的溝通。人類將語言做為溝通的便利工具外,也用語言來學習新的事物,因而語言和孩童的發展密切相關。遲緩孩童經常有溝通、語言或言語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語言問題可能是其他發展問題的根本或是最早被發現的問題,因此語言遲緩不容輕忽。孩童被通報遲緩 約千名中有5至11位根據統計,台灣孩童被通報遲緩的比率約介於千分之5.7至11.1間。以台南市為例,每年約通報有1600至2000名的發展遲緩個案。趙若婷副組長表示,疑似言語或語言遲緩的孩童,經由門診醫師轉介語言治療師後,便由訪談、問卷、互動觀察中,評估孩童發展是否落後,試著找出可能造成遲緩的原因,同時做出適合居家進行的練習方法建議,再排定治療時間,有計劃地進行語言治療介入。

童誤吞鈕扣型電池 腐蝕穿孔恐致命

童誤吞鈕扣型電池 腐蝕穿孔恐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歲的陳小妹妹由母親陪同至急診兒科就診。根據陳小妹妹自己描述,家中吃完晚餐後正在玩耍時,發現櫥櫃夾縫中有十塊錢硬幣,一時好玩把硬幣放進嘴巴,結果一不小心把硬幣吞到肚子裡去。媽媽知道後很緊張,急忙將孩子帶到急診檢查。腹部X光檢查發現吞進肚子裡的並不是原本以為的硬幣,而是危險性較高的鈕扣型電池,緊急聯絡小兒腸胃科醫師,利用消化道內視鏡將電池取出。超過一半以上誤食事件發生於小於6歲孩童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任謝如浩表示,根據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小於6歲的孩童。尤其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另外,統計發現最常發生意外中毒的地方並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家中。任何東西都有可能造成兒童誤食,包括藥物(降血壓藥物、降血糖藥物、維他命藥片、兒童藥水)、細小物品(玩具零件、鈕扣、電池、紅豆、綠豆、花生、迴紋針、硬幣)、清潔劑、殺蟲劑,甚至有毒植物與端午節包粽子的強鹼水等。呼吸道卡異物 劇烈咳嗽、喘鳴等症狀要小心幼童的好奇心旺盛,活動量大,經常會隨意抓取手邊的小型物品,例如小玩具、彈珠、花生米、果核等含在口中,嬉戲或哭鬧時很容易嗆入氣管。體積略大者會阻塞氣管,導致立即窒息,小型異物會更深入肺部導致肺炎、肺氣腫或肺塌陷。謝如浩主任提醒,如果發現孩子突然間劇烈咳嗽、喘鳴、呼吸困難或無法講話,手在頸部亂抓,臉部脹紅,嘴唇發黑,可以利用拍背壓胸或哈姆立克法嘗試將異物藉由肺部氣流噴出。如果可以發出聲音但呼吸有咻咻聲,異物應該未完全阻塞或位於下呼吸道,應儘速就醫取出。吞食可經由消化道吸收的物質 農曆春節前後為高峰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2007年最新統計,分析20年期間(西元1986至西元2006)超過2萬名6歲以下兒童中毒案例,以藥物、物質材料、環境用藥、美容化妝用品及個人清潔用品、家庭清潔用品等中毒佔較高比率。謝如浩主任表示,每年農曆春節前後,是發生幼童誤食藥品事故的高峰期,有可能是過年大掃除時,將原本收藏好的藥品、清潔劑、環境用藥或農藥拿出來整理,而不慎遭兒童誤食。吞食消化道不可吸收的物質材料 可能造成腸胃及消化道傷害或穿孔吞食硬幣、果核、水晶寶寶、乾燥劑容易造成呼吸道或消化道阻塞。魚刺、雞骨碎片、髮夾、別針、玩具或其他物品碎片會形成穿刺性傷害,電池(鈕扣電池)會產生消化道黏膜傷害。謝如浩主任提醒,吞入鈕扣電池後,消化道濕潤的粘膜與電池電極接觸,會產生電流放電,對體液產生電解作用,靠近電池負極附近的pH值會呈現鹼性變化,導致急性粘膜損傷,甚至穿孔,危及生命。此外,不小心喝下過燙的飲品(例如用微波爐溫奶),容易造成消化道黏膜燙傷。誤食磁性物質,如磁鐵、磁力球有機會產生腸胃穿孔。兒童誤食異物 記得提供醫護人員以下訊息‧可能誤食了什麼東西?不論誤食的東西是什麼,儘量將殘餘的部分或可能誤食的藥物包裝提供醫護人員參考。玩具殘餘部份可以幫助醫師判斷異物是否可以在X光片中被顯影,藥物包裝與說明書可以提供正確藥名甚至中毒處理方法。‧大概誤食的量?‧從誤食到就醫大約經過的時間?‧發現誤食當時孩子的情況如何?有無異物呼吸道梗塞的情況,例如突然間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喘鳴。

假睫毛清潔不當 小心針眼反覆發作

假睫毛清潔不當 小心針眼反覆發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6歲的張小姐最近半年反覆長針眼,看診多次不見好轉。除了針眼的不適,還經常感覺眼睛乾澀、紅癢,生活習慣方面多是外食,會定期接假睫毛。檢查發現假睫毛濃密,根部有蟎蟲附著並有許多皮屑,毛囊有發炎、阻塞現象,確診為眼瞼炎合併針眼。皮脂分泌較旺盛、酒糟體質等 都有較高針眼發生風險眼科醫師顏敏芳表示,針眼發生時常有紅腫熱痛或合併化膿等症狀,針眼是眼瞼皮脂腺的開口阻塞,細菌感染引起,發生原因與個人體質、衛生、飲食習慣有關,皮脂腺分泌較旺盛、有酒糟體質者是好發族群,常吃高熱量、油炸的食物,作息不正常,熬夜,或是習慣以手揉眼、寢具長期未清潔都易誘發針眼。濃密假睫毛,蟎蟲好住所,針眼長不停!顏敏芳醫師解釋,毛囊皮屑是蟎蟲的食物來源,如果同時有接假睫毛未能徹底清潔,正好提供蟎蟲喜愛的生長環境,蟎蟲及其排泄物易阻塞皮脂腺引起發炎,造成針眼、眼瞼炎反覆發生難癒,長時間未改善也會引起乾眼情況惡化,甚至可能影響視力。治療針眼 多以抗生素、眼部清潔液搭配熱敷針眼反覆長,當心睫毛禿!顏敏芳醫師表示,門診也遇過病患針眼反覆發生,拖太久導致組織纖維化,雖然經手術治療但仍無法避免留疤甚至毛囊被破壞以致於睫毛長不出來。治療方面,針眼反覆發生者會給予抗生素改善發炎,早晚以45至50度熱敷,軟化阻塞毛囊的油脂,使皮脂腺暢通並讓蟎蟲不易生存,同時建議每日以專用眼部清潔液一天2次清潔眼瞼。如果持續超過一個月仍未痊癒,可考慮局部麻醉手術切除病灶。有接假睫毛者在康復前,應暫時停止接睫毛。接睫毛習慣者 應特別加強眼瞼、睫毛根部清潔預防針眼、眼瞼炎,顏敏芳醫師建議保持充足睡眠與營養均衡,避免高油脂食物,並注意居家環境,不要搓揉眼睛。愛美是人的天性,有接睫毛習慣者,應特別加強眼瞼睫毛部清潔,如果針眼反覆發生,應就醫治療並暫時停止接睫毛,讓眼睛先恢復健康,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感染或是併發乾眼症。

講座/健康吃外食

講座/健康吃外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異地工作的上班族,蝸居在小小的套房裡,沒有廚房下廚,工作忙碌得只能吃外食。繁重的工作若沒有足夠的飲食營養支撐,身體恐怕很快就垮下來。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20(三)舉辦營養講座,邀請營養師周于嫆主講「健康吃外食」。歡迎常常吃外食的民眾前來聆聽,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健康吃外食時間:108年3月20日(三)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內科門診營養衛教洽詢:02-2249-0088

講座/小兒中耳炎

講座/小兒中耳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耳炎是小朋友常見引起發燒症狀的疾病之一,患者會有耳腔發炎、感染現象,孩童的發生率高達80%。急性中耳炎可能進展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的分泌物可能會導致聽力喪失,若不及時處理,也可能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產生腦膜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18(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中耳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小兒家庭疾病照護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中耳炎時間:108年3月18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幼兒長牙會發燒嗎?

講座/幼兒長牙會發燒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寶寶發燒,父母都會很焦慮。寶寶莫名發燒,是因為要長牙嗎?其實孩子開始長牙約落在6至9個月大時。而這段時間,母體給孩子的抗體多半已消逝殆盡,小孩容易因感染而發燒,多半跟長牙無關。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3/15(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幼兒長牙會發燒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小兒家庭疾病照護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幼兒長牙會發燒嗎?時間:108年3月15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