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生親證有效 瘦身也能吃飽的飲食法

醫生親證有效 瘦身也能吃飽的飲食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基本上,就是用超級限醣切換體質,再用迷你限醣以及標準限醣來維持。當然,也可以持續超級限醣直到減到目標體重。只不過限醣飲食的次數與減重效果因人而異,有些人單靠迷你限醣就能減輕體重,也有人適合標準限醣,甚至有少數人就算做了超級限醣也瘦不下來。這些人有遺傳性不易瘦體質,這種時候就需要再做些別的,我們之後會提出說明。肉、魚類、油炸類、快炒類隨你吃!輕鬆打造易瘦‧燃脂體質!不需忌口、不需計算卡路里、不需運動、不需禁酒、沒有食量限制。「限醣飲食」的減重效果已經獲得醫學證實,不但效果好,也是既安全又健康的飲食法。享受美食同時亦能達到瘦身效果,是飽食年代中有減重需求者的福音。正因為不需忍耐忌口,所以才能持久。藉由最適合人體的飲食,找回最自然的健康美麗。依據臨床數據顯示,1.實行第一週,體重可減輕2~3公斤。2.最快三天,幫你切換至燃脂體質。3.半年到一年內,恢復至標準體重。此外,還有改善代謝症候群症狀、讓血流暢通、膚質髮質變好、增強自癒力、抗老、減輕過敏性疾病症狀、避免減肥憂鬱症發生等意想不到的效果。肥胖與肥胖荷爾蒙以及醣類絕對有關,限醣飲食確實可以減重,即使效果因人而異。但減少醣類攝取以及肥胖荷爾蒙就能有減重效果,這點是無庸置疑的。所以不管採行的是迷你限醣或者標準限醣,請一定要試試限醣飲食法,你的身體一定能感受得到效果。總整理1.卡路里神話是騙人的。2.控制卡路里,不如少吃醣類更容易減重。3.攝取醣類血糖會增加,促進身體分泌肥胖荷爾蒙──胰島素。4.所謂限醣飲食,是不吃主食,只吃配菜。5.只要避免吃薯類、部分蔬菜以及吃起來有甜味的食品就對了。6.限醣飲食有標準型、超級型、迷你型三種。7.迷你限醣是三餐中的晚餐不吃醣類,所以可以輕易嘗試。6.超級限醣是三餐都不能碰醣類,效果最好。7.最好的做法是靠超級限醣變成易瘦體質,再藉由標準限醣或迷你限醣維持體重。8.三種限醣類型都有效,不同處只在於減重速度。9.有不到一成的人身上帶有節儉基因,屬於不易瘦體質。10.超級限醣兩週後,體重卻沒有動靜,可能是帶有節儉基因。11.有節儉基因的人除了超級限醣外,還要減少兩成食量。(本文摘自/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商周出版)

停車場暗處藏危機 善用車鑰匙防身

停車場暗處藏危機 善用車鑰匙防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停車場發生的犯罪事件,大多針對落單的女性,罪犯會趁女性放下警戒心時,利用停車場停放整齊的車輛作為掩蔽物進行犯罪。雖然大型超市和百貨公司,都會在主要入口附近設置「女性專用停車場」,但往往為了節省人事費用沒有聘請停車場保全,也沒有確實安裝防治犯罪的監視系統。如果我是受害者?在停車場發生的犯罪事件,大多針對落單女性,但我們無法因此不去停車場,那麼就來仔細分析事件,想想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受害者能做的第一道防衛情況 1. 金某接近準備坐上自用 SUV 小客車的周某。發生在停車場的犯罪事件中,加害者通常都會事先躲在昏暗停車場的某根柱子後面,或躲在兩輛汽車之間等待目標出現,亦即獨自一人的女性。因此,當我們逛完街要回到車上時,若多注意以下事項,便能減低成為受害者的機率。第一、不要在車旁找鑰匙。把包包放在車上或拿著包包找鑰匙時,很容易因為認真找東西,而沒留意到身旁或身後有奇怪的人靠近。所以車鑰匙一定要在進入停車場前,先在明亮且安全的地方找出來,這樣才比較容易留意是否有危險人物接近,有時間採取防禦動作。第二、善用車鑰匙為防身武器事先把鑰匙拿出來後,要像下圖一樣,將鑰匙緊緊抓在雙指之間,萬一遇上威脅就能用來保護自己。如果是遙控鑰匙,不妨在鑰匙上掛「鑰匙棍」之類的小型防身武器,在危險時便能派上用場。第三、隨身攜帶防身用鑰匙圈 「鑰匙棍」(Kubotan)於 1997 年被美國洛杉磯女警引 入,之後便成為美國部分警局和 FBI 的逮捕術之一。由於不會 對嫌犯造成永久性傷害,又能攻擊要害以壓制嫌犯,而成為警察追捕嫌犯時廣為使用的一種有效武器,也被稱為「態度矯正 器」,警察之間也稱為「說服者」。 以單手握住鑰匙棍時,會稍微突出一點,外型如同鈍器,所以是很適合隨身攜帶的防身武器,掛在腰間很像鑰匙圈,遇上攻擊時可以快速拿出來反擊。有木頭、鈦合金、鋁合金和不銹鋼等材質,也有圓柱、圓錐和長茅等不同形狀,在網路上便能買到。韓國沒有禁止攜帶這類物品的相關規定,但鑰匙棍在美國被視為一種武器,所以不能帶到機場等地方。在使用鑰匙棍時,最好能適當地攻擊對方的要害,包括手背、眼睛、脖子和太陽穴等。自我防衛時,可以先攻擊對方的臉或手等部位,並趁機用膝蓋或腳背攻擊對方的重要部位,讓自己逃脫危險狀況。使用鑰匙棍的目的,不是要將對方完全壓制住,而是為了盡量避免徒手與嫌犯起衝突,並利用工具先發制人,我們必須抓緊對方在突如其來的攻擊下,感到疼痛的瞬間,出手攻擊對方最弱的部位。第四、開車門前,先透過車窗確認身後有沒有人靠近開車門前,先透過車窗確認身後有沒有人靠近,有人接近的話,就能從車窗反射中看到,若這時正在翻包包找鑰匙或分心用手機,便很難留意可疑份子。我們必須常常提醒自己,停車場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因此坐上車前都必須小心注意周遭環境。受害者能做的第二道防衛情況 2. 金某掐住準備上車的周某,強迫周某坐上副駕駛座,自己快速坐上駕駛座。加害者掐住我們脖子時,最好的防衛方法便是將雙手放在胸前,抱住加害的臉頰後,用力戳他的眼睛。如果是被掐著脖子靠在車上,除了戳對方的眼睛,也可以嘗試用頭撞擊對方,在被掐住脖子推如車內的情況下,這個動作足以讓對方鬆手 (第 138 頁),先讓脖子脫離被掐住的劣勢,再打開副駕駛座 的門,往反方向逃跑,跑得越遠越好。自我防衛的最終目的,是在加害者進行第一、二次攻擊時,快速逃離加害者身邊,馬上撥打電話正式向警方報案並尋求協助。受害者能做的第三道防衛情況 3. 金某一手握方向盤開車,另一手拿利器威脅周某。嫌犯金某還犯下另一起綁架未遂的罪行,他在京畿道高陽 市某間大型超市地下停車場,以利器威脅並試圖綁架一名 30 歲 左右的女性,所幸這名女性在金某一手拿著利器威脅,另一手握著方向盤準備開出停車場時,打開副駕駛座車門逃跑、脫離危險。加害者一手拿利器威脅時,另一手因為要開車而自顧不暇,因此多少讓我們有機會像高陽市那位女性一樣,打開副駕駛座車門逃跑。只要不是在高速公路上,當車子開在都市或小巷內時,就可以果斷逃跑,即便會有一些小擦傷、抽筋,甚至是骨折,也總比和拿著利器的加害者同處一個空間好,勇敢逃出行進中的車子或許會比較安全。受害者能做的第四道防衛既然加害者願意暫時放開受害者,表示他多少有點信任受害者,比起被關在車內算是稍微獲得自由,所以絕對不能放過這個機會。萬一試圖逃跑時,被加害者抓回去也絕對不能放棄,這時必須拿出和加害者對抗的勇氣。在緊急情況下,很有可能會想不起防身動作,或就算隨身攜帶防身武器也忘記要使用。但是當我們再度被抓住時,必須感到有可能面臨死亡的不安,也必須感到憤怒,不能像沒生命的人偶一樣被拖著走,至少要試圖逃跑,展現為了活下去的強大意志。這時我們便要透過憤怒的情緒,拿出勇氣來幫助自己脫離眼前的險境,咬緊牙關攻擊加害者。在心跳急速、喘不過氣時,也不要忘記深呼吸,記得調整好呼吸讓視野清晰並打起精神。防身術的目的並非要你贏過對方,而是讓自己得以逃脫危險情境。因此,是一種在短時間內找出對方弱點來脫離危險的技術。站在加害者立場來看,無論是抓住受害者手腕、掐住脖子或出手打人,都是為了讓受害者無法反抗的舉動。當加害者接近我們時,他的視線也會變得狹窄,所以也會比較不容易察覺受害者的動作。因此,當我們上半身被抓住時,可以在加害者視線之外試圖用下半身,以「攻擊重要部位」進行反擊。萬一沒把握用下半身攻擊對方的時機,而上半身又被加害者抓住,請嘗試「一推一拉」這個方法。我們通常會本能想用力推開對方,但這時若把對方拉向自己,反而能讓對方失去平衡,亦即破壞對方重心的技巧。想在緊急情況下 使用這個技巧其實很困難,建議平時跟家人一起像玩遊戲般來練習為佳。(本文摘自/預感危機的女生防衛練習/方言文化)

紓眼壓又身心放鬆 熱眼運動3方法

紓眼壓又身心放鬆 熱眼運動3方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熱眼運動能讓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變好,所以會看得更清楚,頭痛、肩膀僵硬、心浮氣燥、自律神經紊亂都能緩解。建議大家早晚各熱敷一次。若是需要用電腦閱讀大量資料的工作,或者有閱讀這類長時間使用眼睛的興趣,都很建議白天就熱敷眼睛。熱眼運動的方法有三種,請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方法1】基本熱敷將濕毛巾稍微擰乾,再放入微波爐加熱至不會燙傷的溫度。2.將毛巾放在眼皮上。3.靜置到毛巾涼掉就可以了。【方法2】簡單版熱敷(手掌熱敷)1.雙手摩擦、搓熱掌心。2.將手掌彎成杯狀。3.閉上眼睛,將手掌蓋在眼睛周圍三十秒到一分鐘。【方法3】使用市售熱敷眼罩或道具市面上也有熱敷眼睛的商品,例如打開包裝就會加熱的拋棄型眼罩,或是可利用微波爐重覆加熱的款式。(本文摘自/1天3分鐘14天有感 腦科學認證!拯救視力╳防失智的「蓋博符號」/三采文化)

19大症狀 檢核自己體內是否有熱毒?

19大症狀 檢核自己體內是否有熱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醫認為,「風、寒、暑、濕、燥、火」是致病的六淫邪氣,而燥及火便是熱毒的來源。韓國首屈一指的排熱專家崔容瑄院長認為,壓力、高熱量食物、汙染,是造成熱毒的三大主因。食物能提供身體所需能量、維持生命,但是攝取過量則會產生不必要的能量,留在體內變成「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熱毒」。過多的熱會侵入五臟六腑,使五臟六腑燥熱而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一旦熱氣鬱結,會阻礙氣血運行,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氣血凝滯。更可怕的是,人們盲目相信「提升體溫才健康」,熱毒旺盛的人還猛吃補品,正是現代人容易生病的主因。從症狀找出體內的熱毒熱毒並非一兩天就可形成,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體內有熱毒也不會馬上生病,要累積到可觀的量才會致病。生病可以看醫生,但與其等到生病才求醫,不如在熱毒開始累積時就盡快清熱,因為越早處理,越容易清除及預防疾病。幸好熱毒帶有徵兆,雖然每個人的症狀不盡相同,但大致可分為下列數個現象。如果符合五項以上,很可能體內已產生熱毒。1. 面紅、眼睛經常充血2. 扁桃腺經常發炎3. 舌紅、口舌生瘡4. 口臭嚴重5. 失眠、睡不好6. 個性急且易怒7. 情緒起伏大8. 手腳指甲黯淡無光9. 容易口乾舌燥10. 容易抽筋或肌肉緊繃11. 胸悶或心悸12. 尿量少、顏色深13. 經常腰痛14. 習慣性乾咳,患有過敏性鼻炎15. 容易餓16. 大便乾硬,或呈羊糞便狀、堅硬卵石狀17. 膚況變差18. 容易發炎19. 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中醫師教你排熱治病:簡單5招調整飲食、清熱解毒,改善三高、過敏、不孕及過動症等疾病,2週讓你煥然一新!/聯經出版公司 )

久坐族當心馬尾症候群 釀癱瘓失禁

久坐族當心馬尾症候群 釀癱瘓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造成下肢無力、跛行,上述症狀看似為好幾個發散的症狀,事實上可能皆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的病徵,嚴重者為可能會出現影響大小便功能的「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讓病人小便解不出來、大便失禁!一名四十多歲的女子,兩年前患有椎間盤突出的毛病,但由於症狀不明顯,不以為意,平日也沒多加注意保健。日前因腰痠背痛、雙下肢麻痛,不良於行,且臀部有麻木刺痛感,連小便的感覺變得遲鈍,才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是「馬尾症候群」,當日隨即安排緊急手術予以減壓,術中取出長達六公分的椎間盤,病人術後尿液的感覺有恢復,但因為神經受損嚴重,麻木和無力的症狀有改善但仍存在,目前還在接受術後的復健治療中。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久坐一族馬尾症候群的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經常坐在辦公室的上班一族,而患有脊椎退化和椎間盤突出的病人都是高危險群。部立苗栗醫院神經外科吳聖文醫師表示,人體在腰椎一、二節以上是所謂的脊髓,以下就變成一條條的神經,也就是所謂的「馬尾」,如果這個部位受到嚴重的壓迫,一開始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嚴重一點,臀部地方會刺痛麻木,最後無知覺,再不處理就會出現大小便無感覺的狀況,甚至下半身癱瘓,此症候群通常發生在腰椎四、五節間,或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間。通常是因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馬尾神經叢造成,其他原因包括突然彎下腰拿取重物、外傷、腫瘤及開刀造成的後遺症等。吳聖文醫師說明,要診斷馬尾症候群,除了透過醫師詳細的理學檢查外(包括感覺皮節分布的評估,肌力測試,肌腱反射等),尚須透過X光,電腦斷層以及核磁共振,做最後的確定診斷。拖延坐骨神經痛 嚴重恐導致下半身癱瘓吳聖文醫師指出治療上,若影像學表現出嚴重的壓迫,而臨床上出現類似馬尾症候群的情況時,儘速向神經外科醫師求診是必要的,因為若是單純的坐骨神經痛表現,此時開刀處理通常不會有太多的後遺症,但若是等到臀部麻木刺痛甚至無知覺,或者大小便無感覺甚至下肢無力時再處理,通常會留下神經損傷的後遺症,若拖太晚處理,可能下半身癱瘓,終身需要導尿管,非常辛苦。 吳聖文醫師最後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平日應多注意脊椎和姿勢的保養,不要久坐久站,避免長時間彎腰搬重物低頭等,突然出現腳麻症狀勿輕忽,小病可能就是身體警訊,正確保健之道應即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斷,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B肝引發猛爆性肝炎 愛妻捐肝救夫

B肝引發猛爆性肝炎 愛妻捐肝救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0歲的胡先生因B型肝炎引發「猛爆性肝炎」,雖經病毒藥物的積極治療,但仍出現肝臟急性萎縮及急性腎功能不全的現象,由於情況危急,醫師評估唯有親屬間的活體肝臟移植,才能及時挽救其生命。結褵24年的髮妻毫不遲疑捐肝救夫,並忍受手術疼痛,每天為先生勤做生命筆記,每一筆數值都是給丈夫的愛,夫妻同「肝」共苦,充滿戀愛般的粉紅泡泡。事後有人問胡太太後悔嗎?她斬釘截鐵地說「完全不會」;她認為夫妻倆不是「相欠債」,而是相互「許願」,是上輩子許了願望,這輩子才會實現。高醫消化系中心主任張文燦說,胡先生在醫療團隊承諾會確保捐贈者的安全為第一要務下,才同意接受手術,但在術前評估時,發現胡太太的總膽管內可能有結石,甚至可能是腫瘤。胃腸內科醫師施翔耀先為胡太太施行逆行性膽道攝影,確定是結石後即將其取出,確定沒有手術併發症後才進行肝移植。胡先生也因有了太太的神肝相助,恢復過程相當順利,未出現術前最擔心的腎衰竭,術後一週內即轉出加護病房。猛爆性肝炎來勢洶洶、致死率極高張文燦醫師表示,急性或猛爆性肝衰竭是肝臟移植中最困難的手術,由於病人處於危急狀況,不僅肝臟、全身器官也都會有功能不全的現象,即使植入新的肝臟,恢復情形也未必盡如人意,尤其是活體肝臟移植,因準備時間有限,且僅能植入部分肝臟,對移植團隊是一大挑戰,尤其胡先生術前的末期肝病指數已高達38分(危險換肝指標為35分),接近頂標的40分。猛爆型肝炎並非「積勞成疾」猛爆型肝炎的定義,除了肝功能異常外,還包括:血液凝血A原(PT)時間延長、血清白蛋白值下降、腹水、黃疸。然而壓力和疲勞不是誘發猛爆型肝炎的主因!B型肝炎有1%會發生猛爆型肝炎,A型肝炎則有0.1%會發生,其他型肝炎的機會則更少。台灣的猛爆型肝炎最常見原因是慢性B型肝炎的急性發作。猛爆型肝炎來得「猛」又「爆」,一旦罹病死亡率高達7成,預防方式不外乎生活作息規律、正常飲食、不要亂吃藥、不要抽菸喝酒、知道自己是否為B型或C型肝炎帶原者,定期驗血監測肝臟功能,就是最好的保肝之道。若發現自己是B肝或C肝帶原者,千萬不可以自作主張服藥或停藥,反而會引發反彈性猛爆型肝炎。

滿40歲注意!16人有1人罹肺阻塞

滿40歲注意!16人有1人罹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肺阻塞是慢性發炎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每年奪走6000條以上的性命,換算下來約每77分鐘約有1人因肺阻塞而死亡。。咳、痰、喘的症狀多半與感冒或菸咳混淆,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反覆發作、急性惡化將增加呼吸衰竭、死亡風險。74歲老菸槍張先生,5年前開始經常咳嗽有痰、一開始並不在意,後來爬樓梯會感到胸悶、呼吸困難,甚至演變成半夜喘到沒法睡覺,因此反覆住院治療,生活型態變成和以前完全不同,原來是「肺阻塞」悄悄找上門。咳痰喘勿輕忽 肺阻塞每77分鐘就奪走1人性命以前很喜歡騎著腳踏車到處晃晃串門子,或帶孫子外出散步的張先生,輕忽咳、痰、喘,後來活動就喘導致體力變差,漸漸的選擇少活動與不出門,家人都擔心張先生會不會得了憂鬱症,就醫後檢查後確診是【肺阻塞】,開始接受治療,在醫護衛教人員的詳細說明後,瞭解到戒菸與正確吸藥的重要性,現在的張先生總算能好好的睡覺,也能出門散步了!張先生感嘆:如果早一點知道疾病對生活的影響或更早期發現、早期戒菸與治療,相信人生會更美好。40歲以上肺阻塞的盛行率為6.1%臺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張基晟主任指出,引起肺部慢性發炎係因呼吸道長期受到有害物質的刺激,長期吸菸是最常見的致病因子。在臺灣,40歲以上肺阻塞的盛行率為6.1%,且會隨著年齡而增加。張主任指出,肺阻塞的早期表徵如咳嗽有痰、呼吸急促、喘不過氣等,易與氣喘、感冒混淆,且病人多半在40歲後才逐漸出現症狀,往往被歸因於老化所致,甚至多數人走沒兩步,爬沒三階就喘不停,仍未覺察不對勁,提醒民眾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就應該提高警覺,及早就醫。肺阻塞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 有助大幅改善肺阻塞咳、痰、喘雖看似不影響生活,據統計,肺阻塞病人出院後一年的死亡率高達22%5,當肺功能逐漸惡化、呼吸困難,就會危及生命。臺中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詹明澄主任說明,肺阻塞的治療以緩解症狀、預防急性惡化為主要治療目標。因肺功能受損後無法復原,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更加重要,除此之外戒菸、遠離二手菸是絕對必要的。臨床上會依照症狀嚴重度及過去發作紀錄,施予適當治療。輕度肺阻塞病人以單方支氣管擴張劑為主,中重度肺阻塞病人則以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如反覆急性發作,則建議加上第三項藥物-吸入性類固醇,改善慢性發炎問題。詹明澄主任表示:建議40歲以上長期抽菸者且有咳嗽有痰、呼吸困難、活動性喘都應定期做胸部的X光、肺功能的檢查,若發現問題也能至胸腔內科進行檢查,找對科別、對症下藥,贏回健康人生。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破百萬 照護覆全台

癌症資源中心服務破百萬 照護覆全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民健康署為守護癌友及家屬能得到支持及資源,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及全台74家醫療院所設置癌症資源中心,已經來到第10個年頭,期間陪伴超過百萬人次癌友走過罹癌生理及心理上的衝擊。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民眾診斷出癌症時常會不知所措,因此,國民健康署自96年起委託癌症希望基金會輔導醫院推動癌症資源中心, 99年起正式補助醫院設置癌症資源中心迄今,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癌友和家屬得到即時個別化的服務。10年成長率逾51% 服務人次突破百萬國民健康署推動癌症資源中心逾10年,全台設置有癌症資源中心的醫院家數也從99年的49家,增加至108年的74家,成長率達五成,包含北部28家、中部18家、南部22家及東部6家,交織出一張綿密的癌症資源網絡。10年來累計服務更超過100萬人次,平均每天有500人次接受服務。癌症資源中心除提供癌友所需的醫療輔具及康復用品(如假髮、義乳等)外,更不定期舉辦營養照護講座、病友分享會、DIY課程及音樂會等活動,及成立全癌和各癌別的病友支持團體,協助癌友能快速方便的取得相關資源。求助者以初次罹癌者居多 女性運用此資源較多分析10年的服務量發現,求助癌症資源中心者有高達九成為初次罹癌者,顯示初次診斷癌症時,癌友會遭受較大衝擊,也最需要協助;另外求助者中女性(61%)運用此資源的比率較男性(39%)高。47歲的方小姐表示她因參與政府提供的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及早發現乳癌,回想罹癌之初,不僅心理飽受衝擊,更擔心會因為治療,中斷工作而影響生計,還好醫院的醫師及個管師協助轉介至癌症資源中心,透過資源中心的協助,解決她罹癌後所遇到的困難,並幫忙轉介至住家附近租借假髮和義乳,讓她覺得癌症沒想像中可怕,有勇氣面對接下來的治療。建構三大支持要素 提供全人、全程、全方位照護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獲得正確資訊(了解疾病、治療、副作用、照護等)、心理支持(接受罹癌的心理衝擊)及社會資源(適應經濟與生活的改變),是支持癌友順利完成治療的三大要素。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也表示,政府推動癌症資源中心10年來發現,所提供的服務前3名,分別是:尋求社會資源的轉介服務(占43%)、癌症資訊(占33%)及心理支持(占24%),符合癌友需求,期待癌症資源中心扮演醫院和社區間橋樑的角色,協助串聯醫院和社區的資源網絡,提供全人、全程、全方位的癌症照護。資源中心加值 主動關懷提升完成治療率 高雄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主任羅盛典表示,癌友常因恐懼治療或不知如何求援,因而延誤或中斷治療,該院癌症資源中心透過主動關懷,積極參與食道癌聯合門診,與醫療團隊合作,提供癌友營養照護、衛教資訊、心理諮商和資源連結等服務,甚至開發出兼顧風味和營養的管灌料理,比如食道癌癌友經過癌資中心的協助,完成治療比率由87.5%提升至99%,拒絕治療比率由原本的10.7%降至1.5%,期待這項加值服務能推廣到其他科別,造福更多癌友。

外食易養出垃圾腸 優酪乳可降腸瘜肉

外食易養出垃圾腸 優酪乳可降腸瘜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目前醫界普遍將大腸瘜肉視為促發大腸癌前兆。據國建署公布資料,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的4,217人經二十年間成長超過3.7倍達104年的15,579人 。大腸癌持續蟬聯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與癌症死亡率第三名位置,同時近年名人因大腸癌過世消息時有所聞,且不時有年輕個案傳出,值得國人提高注意。醫學腸胃肝膽醫師暨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醫師表示,除了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的篩檢以外,日前高醫研究也發現,優酪乳有降低大腸瘜肉數量的可能,並幫助維持菌相平衡、改善腸胃機能,是民眾日常保健的超級食物之一。大腸瘜肉與大腸癌息息相關現代人外食比例高,攝取過多油脂、低纖維都會提高罹患大腸癌機率。大腸癌發生率高,但如早期發現,還是可以事先預防。除了定期接受糞便潛血的篩檢以外,吃的健康得宜也是遠離癌症的重要課題。蕭敦仁醫師提醒:遠離癌症,盡可能作息正常、多運動外,飲食上少吃紅肉、燒烤、醃製類食物,掌握均衡營養、天天五份蔬果的原則,水果部分則以蘋果、藍莓、葡萄等為主,大豆與穀類食物也都是高纖維的食物。此外經由國內外多年的研究與臨床結果,已證實大腸瘜肉與大腸癌息息相關,而補充腸道益菌有助減緩瘜肉發生的機會,遠離大腸癌威脅。外食族應多選擇高纖維、低油脂的食物高醫醫學團隊也發現不少優酪乳中的乳酸菌,不僅幫助改善腸胃菌相,每天2瓶優酪乳(每日飲用約460毫升),對於抑制大腸、胃部瘜肉的數量上有正相關結果;同時,研究中也發現優酪乳中的乳酸菌可有效減少胃瘜肉的大小。建議民眾平時可透過適量飲用優酪乳的方式做好腸胃保健,改善腸胃菌相、讓好菌多過壞菌,幫助降低瘜肉、腸胃道慢性發炎及其它腸胃疾病風險。忙碌的上班族要遠離癌憂,從均衡飲食、定期補充好菌及良好作息開始做起。也可每日飲用優酪乳或適量補充乳酸菌,並增加高纖食物的攝取來增加體內好菌。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

長輩服用鎮靜安眠劑 六大注意事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臺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17年的統計分析資料顯示,在臺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困擾。在高年長者和女性這兩個群族上,失眠的比例都較10年前高。2015年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公佈資料發現:65歲以上269萬高齡族群人口中,約有109萬人曾因失眠問題而服用鎮靜安眠藥,盛行率約四成。找到失眠問題 才能對症下藥家中長者的睡眠問題,首要工作還是要找出失眠的真正原因。除了年齡的因素,生活習慣(抽菸、喝茶或咖啡、吃大餐或辛辣食物或睡前滑手機等)、睡眠環境(吵雜、光害、寵物或寢具等)、疾病因素(如焦慮、呼吸中止、夜間頻尿或酒癮等),或是服用的藥物(利尿劑、類固醇、治療氣喘藥物或抗憂鬱劑等),這些也都是干擾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的可能因素。鎮靜安眠藥的作用是什麼?透過醫師專業的診斷,若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便由醫師開立合適的鎮靜安眠藥來處理失眠的問題。鎮靜安眠藥主要有四類藥理作用,分別為解除緊張焦慮的作用、幫助入睡安眠的作用、肌肉鬆弛的作用、緩解痙攣的作用。不同的鎮靜安眠藥,在這四類作用的效用強弱都不同,年長者使用後的效用也會因人而異。如何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一)服藥時配開水吞服:茶、酒、咖啡或其他飲料都是不合適的。(二)依指示於正確時間服藥:醫師開立為睡前服用,則請長者於就寢前15-30分鐘前就要服藥,並請他們立即上床,避免再從事其他活動,如滑手機、看書或處理其他事務等。(三)依指示服用正確的劑量:請按照醫師開立的劑量服用,不要因為藥效不夠而自行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四)避免突然停藥:在接受治療服藥的期間,醫師會依情況調整用藥;若想要停藥需與醫師討論,以漸進式減量方式來停藥,不可以自行任意停藥;突然停藥可能會出現焦慮、抽搐或反彈性失眠等症狀。(五)避免重覆用藥:服藥期間於其他醫療機構就醫時,一定要告知看診醫師長者是否還有其他正在服用的藥品,以減少藥品重覆開立,造成鎮靜安眠藥混用,而增加跌倒或骨折的風險。(六)認識藥品的副作用:清楚自己所服用的是哪種藥,且瞭解可能發生的副作用。不當地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容易出現藥物生理依賴性,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問題。好東西「不可以」與好朋友分享鎮靜安眠藥是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在醫師處方是合法使用,依管制藥品管理條例管理;但若將未服用完的鎮靜安眠藥,「贈送」或「販賣」給他人,則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是違法且害人害己的行為。處理長者失眠的問題,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份,還是需要老人家配合日常生活作息的調整、情緒的調適,及壓力的緩解,才能真正找出失眠的問題點,有效地改善睡眠品質,一夜好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