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擴張劑治氣喘?惡化急診頻傳

擴張劑治氣喘?惡化急診頻傳

麵包臉對上瓜子臉,相信每個女生都選擇瓜子臉,漂亮媽咪季芹也不例外,只是罹患氣喘的季芹一想到治療時,氣喘用藥裡含有類固醇,讓她非常害怕自己的古典瓜子臉,會腫脹成為麵包超人,季芹只在氣喘發作時,才使用短效氣喘擴張劑。不過醫師表示,短效氣喘擴張劑是治標不治本,只能緩解氣喘發作時的症狀,無法治療氣管發炎,因此只用短效擴張劑的季芹,氣喘病情曾經惡化須送急診。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蔡熒煌表示,雖然民眾對於氣喘認知較過去提升,但最新調查發現,台灣氣喘患者使用藥物控制的比率,只有26%而已,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氣喘患者並沒有規律用藥的觀念,患者都只在症狀發生的同時使用擴張劑。然而症狀發生的時候通常都已經代表氣管在發炎,而短效擴張劑是無法治療氣喘發炎,也因此導致氣喘容易惡化嚴重。 蔡副院長更表示,氣喘患者控制情況不佳,主要原因為是民眾對藥物使用認識不清,加上國人對於氣喘用藥中的類固醇有高度的恐懼,影響患者規律藥物的使用率,造成氣喘控制不良而惡化的狀況嚴重。「有喘才是氣喘」,一直是大家認定的狀況,卻非正確觀念。根據蔡副院長表示,臨床上有2/3的氣喘病患以為氣喘控制良好,仍然有50%是有喘或咳的症狀,也就代表這些患者正在氣喘發炎卻不自知,若常常以「自我感覺」來決定服藥與否,以致失去最佳用藥時機況,容易導致嚴重的後果。目前氣喘治療可使用長效吸入劑、支氣管擴張劑或者是更聰明簡單的全效用藥,將維持和緩解合二為一。長效維持加上短效緩解的二合一吸入劑,類固醇含量只有口服的十分之ㄧ至二十分之ㄧ的量,也比其他吸入劑減少了二分之ㄧ的量,這種全效用藥讓病患可以更簡單更有效的控制氣喘病情,也不用擔心類固醇所帶來的副作用。

接種疫苗有效預防流感,維護自身及家人

接種疫苗有效預防流感,維護自身及家人

時序入冬,將進入流行性感冒流行季節高峰期,根據臺中市衛生局統計,公費流感疫苗自12月1日開放全國民眾接種以來,短短4天,台中市已有超過8000人受惠,如以這幾天的接種情形推估,預計台中市疫苗將於12月中旬以後陸續用罄,有意願接種的民眾可要把握機會!台灣地區歷年多自12月下旬開始進入流感流行季,而近日亦有外電報導日本出現近20年來最早開始的流感疫情,已有超過7,000人感染,220餘所學校停課。再次提醒您,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本年度採購之疫苗對現行國內及日本流行之流感病毒具足夠的保護效力,為維護自身與家人的健康,請踴躍接種疫苗,特別是家中有6個月以上、3歲以下寶寶的家長,應儘速攜帶家中幼兒接種疫苗,以避免罹患流感導致併發症等嚴重後果。以上擴大對象接種時,除疫苗免費外,其餘掛號費及診察費由民眾自行負擔,合約院所得依縣市訂定之收費標準收取。民眾若欲查詢本年度流感疫苗接種地點,歡迎至臺中市衛生局網站http://www.tcchb.doh.gov.tw線上查詢,或電洽臺中市衛生局及各區衛生所。

孕婦也運動,孕婦飛輪正熱

孕婦也運動,孕婦飛輪正熱

 很多孕婦往往認為一人吃兩人補,還以「怕動了胎氣」而拒絕運動。其實這也是八成以上孕婦體重直線上升甚至完全失控的主要原因。懷孕期間體重過度的增加,往往提高如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的發生;以及生產時難產或傷口感染等問題。其實孕婦做適當的有氧運動有助於達到體重控制、強化心肺功能、可以減少孕期不舒服的症狀,包括靜脈曲張、下肢水腫、腰酸背痛、便秘等,並且幫助生產過程,減少產後的併發症。事實上孕婦飛輪運動在國外已經發展多年,臺安醫院率先引進,提供孕媽咪更多有氧運動的選擇。這幾年在許多公眾人物的推廣下,孕婦瑜珈似乎已漸漸得到普遍的認同;然而飛輪卻一向被歸類為較激烈的運動而少人嘗試。周輝政醫師表示孕婦並非病人要被限制活動,或是躺在床上等待恢復;反之孕婦應該持續運動來對抗接踵而至的孕期不適症狀。指導孕婦飛輪的教練更以自身經驗進一步的表示,藉由運動,身體代謝及血液循環能維持在一定水準,而免於水腫之苦。教練在懷孕時增加了15公斤,但四肢並無明顯的腫脹肥大,並且仍可以保持活力與動力。畢竟一雙訓練過後的雙腿,得以支撐未來數月日益沈重的身軀。【教練小叮嚀】孕婦的運動處方其實不難,只要再運動時注意以下幾點:一、 多喝水,多喝水,避免脫水二、 保持通風,避免過熱三、 盡量不要超過45分鐘,避免血糖過低四、 盡量避免需要高度平衡的動作,避免跌倒五、 同一姿勢不要過久,避免影響血液循環六、 心跳勿過高、過喘七、 重量訓練的重量要比孕前輕

浪漫耶誕夜黃色小藥丸幫妳準備百分百

浪漫耶誕夜黃色小藥丸幫妳準備百分百

時序悄悄的進入12月,一波波的寒流簇擁下,今年的耶誕節似乎將特別令人期待,甜蜜耶誕夜的畫面是否已經開始縈繞在妳的心頭? 如何能在這個重要的節日中,讓妳心儀的他面前留下完美印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詹景全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可利用新型避孕小丸子的三個小妙招來幫助妳提早開始做準備。 【第一招:控制雄性素,不泛油光好膚質】詹醫師表示,其實有油性或痘痘肌膚的女生可以利用具有抗雄性化作用的新型口服避孕藥,來幫助妳擺脫油光、痘花滿面的惱人問題。詹醫師進一步說明,由於新型黃體素具有十分接近人體天然黃體酮的特性,不但可以制衡女生體內雄性素引起的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問題,降低粉刺及青春痘的發生;也可以中和由雌激素引發的鈉離子及水分蓄積的問題,改善因為水腫的現象。女性朋友可以在重要節日來臨前的一至二個月開始使用,皮膚不但不泛油光還能夠讓自己的體態更輕盈窈窕,充分展現迷人丰采。【第二招:算好生理期,小紅不來攪局】可以利用低劑量的避孕小丸子來幫助避開小紅拜訪的麻煩。詹醫師說,口服避孕藥的好處之ㄧ就是可以規律生理周期,只要在下次生理期預定來潮的日子往前推算10天起開始一天一顆服用,一直到要重要的日子結束就可以停止服藥,小紅會在停藥後的2至4天報到。倘若妳目前正在服用口服避孕藥,以21顆裝的避孕藥為例,則在目前使用的避孕藥吃完後,先不要進行7天的停藥期並繼續服用下一包,直到妳希望生理週期開始時在停藥即可。 【第三招:自我防護好安心,享受親密不擔憂】根據調查,情人節、聖誕節這種節日最容易發生意外懷孕的狀況。這時可要提醒女生們,為了不讓激情過了頭而造成遺憾事發生,更應該在事前做好保護自己的計畫。雖然目前大家最常使用的避孕方法就是使用保險套,但根據統計,保險套的避孕效果只有70~85%,女生除了仰賴男生使用保險套避孕外,也應該考慮同步使用避孕效果更好的避孕方式---例如口服避孕藥。詹醫師表示,其實低劑量的口服避孕藥是很適合健康的小女生們的避孕選擇,但是不少女生擔心使用口服避孕藥會引發噁心或變胖等副作用。其實目前多數的低劑量口服避孕藥已能大幅減少副作用,其中含有DRSP的新型低劑量口服避孕藥由於具有改善水腫及降低經前食慾增加等效果,能使大多數的女性維持體重甚至輕微降低體重,能使擔心身材的女性,兼顧窈窕及有效的避孕。聰明的美眉們為了避免意外懷孕的事發生,可在諮詢過專業醫藥人員後,提前在重要日子來臨前服用口服避孕藥來「自我保護」喔!原文出處:http://www.wewomen.com.tw/doctor/doctor_blog1.asp?id=202&aid=249

生機飲食的迷思

生機飲食的迷思

許多癌症病友會選擇生機飲食作為輔助的治療方法,選擇清淡、高纖維的植物為主的飲食方式,多吃蔬果,減少肉類、蛋類攝取,來增強自體的抵抗力及抗癌力。研究證明,多吃蔬果族群,癌症的罹患率較低且植物性食物內含多種抗癌成分,其營養成分豐富是最佳的飲食治療方法。但在接受化療期間的癌友較不建議吃生機飲食,此時藥物會影響身體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尤其生食食物,更具有潛在感染危機。可在身體經過化療至恢復期時,再選用生機飲食較妥當,且蛋白質的攝取會較均衡如牛奶、蛋、肉、魚皆含有必需氨基酸,較符合化療期的需求。生機飲食是否真的可以防癌、抗癌?生機飲食主張以五穀、蔬果為主,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性化合物,對一般健康人而言,具有營養保健功效,採用它可作為防癌的養生方式。對已經罹患癌症並接受治療的病友,生機飲食只能作為輔助性的飲食療法,它無法充分供應病友在治療期所需的熱量及優質蛋白質,尤其是魚、肉、奶、蛋類,來修補被破壞的組織細胞,若營養素不均衡或胃口不佳,反而使病友更加虛弱,失去抵抗力,甚至貧血、惡病質,故不建議完全採用生機飲食,也必須食用優質蛋白質(可採用無污染的)。至目前為止,尚無生機飲食能有效治療癌症的研究報告出現。(本文擷取自「癌症飲食全書」一書)

促進孩童骨骼生長的保健食譜

促進孩童骨骼生長的保健食譜

骨骼相當於人體的支架,同時也是肌肉韌帶附著的地方,強健的骨骼可以在運動時提供良好的支撐效果,避免運動傷害。骨骼的保健從小就要注意,一般我們聽到骨質疏鬆,就想要補充鈣質,其實如果懂得在年輕時候就好好累積骨本,本錢越多,日後發生骨質疏鬆的機會也會比不懂得累積骨本的人要低。兒童時期是一生中代謝活性很高的階段,如果善用飲食方法累積骨本,效率肯定比年紀大了才來補充要有效多了。【適合孩童骨骼生長的蔬果】菠菜、芥藍、莧菜、綠豆芽、玉米、芒果、洋蔥、紅鳳菜、蕃茄、紫菜、昆布等。【飲食原則】1.) 吃一些鈣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牛乳、起司、優酪乳、小魚乾、深綠色蔬菜等。2.) 要忘記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幫助鈣質的吸收,如肝臟、蛋黃、魚肝油及營養強化之乳品與奶油。也不要忘記有時要曬曬太陽,以增加維生素D協助鈣質吸收的能力。 3.) 吃一些能增加骨質吸收或刺激骨質堆積的蔬果,若與高鈣的食物一起搭配更能促進骨骼的生長。(本文擷取自「五色蔬果健康全書」一書)

治療狐臭的新方法-內視鏡微創腋下汗腺刮除術

治療狐臭的新方法-內視鏡微創腋下汗腺刮除術

狐臭,這是一種因腋下特殊汗腺分泌令人不悅之氣味所造成令人困擾的問題。它的發生率因無大型研究統計資料而不確知;但可肯定的是,它確實很常見,也常常困擾著這些有狐臭的男人與女人。狐臭發生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腋下"頂漿腺"過度發達,分泌過多富含蛋白質的汗液,而後與細菌發生發酵作用,而產生令人不悅的氣味。而什麼是"頂漿腺",它與一般的汗腺又有什麼不同?這就要從皮膚的組織構造談起。皮膚從最外層到最裏層可分為表皮層、真皮層、與皮下組織三層。除了這三層組織結構外,皮膚內還會含有一些附屬器官組織:如汗腺組織、毛髮組織、皮脂線組織與指甲組織。這些附屬組織在身體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分布範圍及不同的功用。華麗診所黃培書醫師說明,汗腺的深度大約是真皮層與皮下組織層之間,他有兩種型式,分別為外泌腺(eccrine gland)和頂漿腺(apocrine gland)。"外泌腺"分泌水樣的汗液,內含氯化鈉、尿素、阿摩尼亞與少量的蛋白質,其實就是一般我們身體所留的汗液,基本上的功能是用來調節體溫。而"頂漿腺"則只分布在腋下、乳頭及乳暈、外生殖器與肛門口周圍。它分泌牛奶狀富含蛋白質與有機物的液體。而此種腺體再受到性賀爾蒙的刺激下才開始發展,在青春期發展完成。這也是一般小孩子沒有狐臭的原因。在很多其他種類的哺乳動物中,頂漿腺非常發達,它的分泌是用來標示地盤與求偶;而人類的這些腺體則是退化了,但仍有部分的人頂漿腺特別發達,因此分泌出的頂漿腺液在皮膚上的細菌結合發效後,形成了令人不悅的氣味。狐臭所帶來的困擾除了令人聞之卻步的味道外,合併腋下多汗症使自己也不舒服,同時也可能會弄髒衣物。久而久之甚至會產生自卑感,沒有自信心,進而影響日常社交活動。多數有狐臭的人常會以止汗劑來擦拭,但效果通常不理想。而醫學上用來治療狐臭的方法有下列三種:1)肉毒桿菌注射;2)去交感神經節手術;3)去除汗腺手術。注射肉毒桿菌每四到六個月就會失去效果,需要重複注射;而去交感神經節手術則會有可怕的代償性流汗的副作用。所以比較一勞永逸的方法為直接去除汗腺的手術。黃培書醫師表示,直接去除汗腺的手術方法,簡單說來就是把頂漿腺自腋下皮膚拿除。傳統的手術方法為開放式切除術,分為兩大類:1)把腋下皮膚與汗腺全部切除後,在植上一塊皮。2)把腋下皮膚劃開一道或兩道長長的傷口,在皮膚裏面翻到上面,然後將汗腺切除後,再將皮膚縫合回去。這些傳統的手術方法可以把頂漿腺去除地很徹底,但也留下了一些後遺症:傷口太大,不易癒合,傷口裂開感染,術後出血,抑或是癒合後留下疤痕與疤痕孿縮。華麗診所表示,近日引進了一種最新的全球首創手術方法:內試鏡微創腋下頂漿腺刮除術。手術使用的特殊器械為一種骨科關節內視鏡所用的旋轉式刮刀與內視鏡。手術的方法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在腋下開一個約一公分大小的傷口,然後用旋轉刮刀在內視鏡的輔助下刮除頂漿腺,之後再縫合這一小公分的小傷口。這種手術不須住院,術後的兩星期傷口即可完全癒合,且可正常活動。由於傷口小,術後疤痕極小,也無出血的併發症。施行此種術式的病患,對手術結果都極為滿意。也無復發的現象產生。與傳統開放式切除手術比較,新的方法手術時間較短,傷口癒合較快,併發症減少,疤痕減少,病人與醫師的信賴度也提高了。狐臭手術是一種古老的手術,這種最新科技應用在古老手術的方法,符合了外科手術的潮流,也提高了手術的接受度,對一直深受狐臭困擾的人們而言,是一個值得大力推薦的治療方式。

口腔定期健檢保養,牙痛惡夢不再!

口腔定期健檢保養,牙痛惡夢不再!

許多人在面對牙痛時,總是急於除之而後快,忽略了經由治療保留牙齒的可能性,造成國內民眾缺牙率偏高、定期回診率低落的不正常現象。黃怡豪醫師表示,雖然現今的植牙技術已經大幅降低患者的不適感,而且功能直逼真實的牙齒,但最大的缺點就是所費不貲,如果全口缺牙多顆,治療金額可能會成為一筆不小的負擔。另外,黃醫師也指出,不論是深度蛀牙或牙周病的問題,經由詳細的規劃及治療,大部份是可以保留下來並繼續使用多年的。在醫師的臨床案例中,一位林小姐在疏忽後牙口腔衛生一段時間後,不幸第二大臼齒有一天發炎痛疼不已,有其他醫師診斷已無治療價值,建議拔除;後來經黃醫師診斷為急性牙周炎,並給予治療,同時維持每三個月定期口腔健診及保養,至今已將近四年,該牙依然持續擔起林小姐進食咀嚼的重責大任。林小姐說:「還好牙齒保留了下來,否則可能要做假牙或植牙了,以後我都會按照醫師的建議做定期的回診及保養,希望不要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了。」許多人對看牙有莫名的恐懼感,源自於早年普遍不愉快的看牙回憶。黃醫師表示,現代的牙醫科技已大大進步,對於局部麻醉的疼痛控制,已經可以做到令患者在大部份的治療中沒有疼痛的感覺,其實民眾大可放心。況且定期口腔檢查保養,所發現的都是小問題,也容易解決,千萬不要拖成嚴重的問題才就醫,花錢事小,如果病入膏肓無法治療而必須拔牙,可就得不償失了。

七至九成孕婦首次懷孕會出現妊娠紋

七至九成孕婦首次懷孕會出現妊娠紋

妊娠紋出現的原因,是由於懷孕媽媽飲食所攝取的營養成分轉化為脂肪囤積在皮下組織,而隨著懷孕子宮的擴大、胎兒的生長、和羊水的增加,媽媽的腹部會快速膨脹,此時表皮和真皮這兩層組織能夠配合延展的速度,而皮下組織就無法跟得上腹部膨大的速度,以至於皮下組織所富含的膠原蛋白纖維、甚至於彈性纖維經不起擴張而斷裂。整體表現在身體外觀,就是線狀、凹陷、成紅色的妊娠紋。華麗整形外科診所 徐毓聆醫師指出,大約有七至九成的孕婦於首次懷孕時,會出現妊娠紋;當然,如果懷孕未達一定程度(超過四、五月以上),就不會形成。有些人是往往七、八個月,甚至九月,才生成妊娠紋。妊娠紋形成的部分,是以腹部為最多,因為腹圍在妊娠期間,膨脹的比率最大,其他較常見的地方,包括有乳房周圍、大腿內側、及臀部。這些地方,乃因組織伸張程度較大而造成妊娠紋。妊娠紋的範圍,有大有小,大到上是以肚臍為中心,形成多環形分佈。小則只有腹部外側或大腿幾條而已,大則整個腹部即下胸皆有。懷孕後,真皮層中的交員及多糖粘膠原增加,並提高此處吸水的能力,一旦吸收水分後,加上肚皮的伸張度,造成纖維的斷裂,而導致妊娠紋,而皮下脂肪及皮下水腫的對比,使得紋跡更加明顯。為什麼妊娠紋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妊娠紋並非每一位孕婦都會有,也並不是每一位孕婦都一樣,分部的範圍也因人而異。徐毓聆醫師進一步說明,主要視懷孕中的體態的改變,是大是小,雖然同樣是生下三千公克的寶寶,可是孕婦的體態,卻不見得一樣。另外還得看懷孕前的身材而定。台灣地區由於潮濕炎熱,這些妊娠紋往往會造成一些症狀,諸如皮膚發癢、皮膚出疹等等,有時候還須借助皮膚的藥膏來減輕症狀,偶爾用冰敷,也可以減少不舒服。針對妊娠紋的問題,華麗整形外科診所徐毓聆醫師提出以下預防及治療:其等到妊娠紋出現了,再來傷腦筋、懊惱不已,不如在懷孕初期就立定決心、防範於未然。在懷孕初期就應該在尚未出現妊娠紋之前,採取預防的步驟。專用的妊娠除紋霜不但可以預防出現妊娠紋,也可以改善皮膚發癢、皮膚出疹等孕期常見不適症狀,妊娠紋一旦形成,就會留下痕跡,只是顏色變淡了;頭一次形成的妊娠紋,為紫紅色或葡萄紅色,生產後,就會變成銀白色,不仔細瞧瞧,還不見得看的出來。體重控制:媽媽在懷孕期間的體重控制,原本就有其必要性,因為體重無節制地增加除了會加媽媽罹患妊娠毒血症、妊娠糖尿病、產程進展不順、甚至難產等等危險之外,還可能造成胎兒生長的阻礙,或是巨嬰症的發生,危及生命安全。無奈乎絕大多數的關愛,都是鼓勵媽媽吃、吃、用力再吃!毋怪乎過多隻防的囤積,會在短時間內蹦出妊娠紋來!按摩運動:媽媽應該空出個時間對自己"揾揉"一下,特別是針對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例如下腹部、甚至整個腹部,臀部下側,腰臀之際、大腿內外測、乳房、和腋下等部位,都應該溫柔地搓揉、輕推,輕捏一番,以增加皮膚和肌肉的彈性、以及血流的暢通。勤勞加油:懷孕初期就可以選用適合體質的乳液,可以在做重點部位按摩時,加油添"乳",目的就在於濕潤、油滑肌膚,增加肌膚的柔軟度與彈性,使得整體皮膚組織在脂肪堆積擴張時,能夠更加適應。使用乳液的另一項好處,是可以減輕妊娠紋處皮膚變薄時產生的搔癢感。均衡營養素的攝取:皮膚科醫師都同意,肌膚保養的基本在於營養素的攝取,除了足量的蛋白質、脂肪、和醣類,一些特定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肌膚的健康更息息相關。外用藥物/保養品:早期形成之妊娠紋可使用0.1%外用A酸製劑,但由於口服A酸有致畸胎性,因此懷孕期間也建議避免接觸此類藥品,包含其外用製劑,產後可使用外用A酸配合果酸、左旋C可達到淡化效果。飛梭雷射:使用波長1550nm的雷射在有妊娠紋的皮膚上製造許多細小的加熱區域,在每1平方公分的皮膚上打2000個小洞,而雷射能量穿透至400~700nm的皮膚深度,達到膠原蛋白增生及皮膚自我修復,深層置換缺陷受損的肌膚。電波拉皮(緊膚):對於妊娠紋並非明顯,但卻是鬆弛下垂的生產後肚皮,利用無線電波穿透鬆垮的皮膚,在真皮下層以及皮下組織中產生能量,使膠原蛋白收縮重組,並製造新的膠原蛋白,產生緊致提拉的作用。腹部整型:對一些極嚴重的妊娠紋婦女,利用手術將下腹部或肚臍周圍的妊娠紋婦女,利用手術將下腹部或肚臍周圍的妊娠紋切除,即一般人所熟知的腹部拉皮。對一些腹部鬆弛程度大於第三級以上的婦女,需合併進行腹外斜肌筋膜整型及肚臍重建整型手術,或局部抽脂手術。手術後會有20~30公分的疤痕,須長期進行疤痕護理及腹部按摩治療。

常見運動員皮膚感染問題

常見運動員皮膚感染問題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曾提出:「運動員其實非常容易被皮膚感染問題所困擾的,因為常常會和其他運動員無論在肢體上或使用後的裝備有所接觸,並且大量地流汗將會影響皮膚的防禦能力,進而受到各種感染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皮膚感染影響運動員層面是相當廣大的,華麗診所黃培書醫師表示,從奧運比賽選手到社區小朋友的假日足球聯賽,都可能會面對他們從事運動相關的疾病。第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膿瘡(Impetigo),常見引發感染的病原多半是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i),但有時黴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也能造成膿瘡,因此可適時投藥局或口服抗生素治療。但是,膿瘡的感染力甚強,所以有可能在與隊友一同練習及和對手比賽時就可能會造成病原的傳播,應特別留意!另一種常見的皮膚感染問題就是皰疹(Herpessimplex),同樣是藉由皮膚間接觸而感染,有研究出摔角手和橄欖球員之間特別容易互相感染,約有33%的機率。皰疹主要會在患者身上出現小水泡並造成疼痛。由於皰疹極易傳染,因此應早期診斷,儘速治療,方能遏止病毒的傳播。在治療上,口服的抗病毒藥投予可有不錯的效果。臨床醫師指出,皰疹治療將需要相當的耐心,若是對於藥品使用依從性不佳,造成體內病毒殘留,日後會有很大的機率引起不必要的併發症,因此,在運動員被診斷出皰疹感染後,應該立刻休息,並且在開始治療後的4至7天前盡量避免與他人有肢體上的碰觸。第三個常見且傳染力強的感染就是癤病(furunculosis),乃因細菌侵入人體皮膚毛囊及其所屬的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膿性感染,造成患者有疼痛感。常見於足球隊員身上,特別是與草皮及泥土常有接觸的部位尤容易發生。治療時可以用乾淨的濕毛巾給予溫敷,1日3至4次,每次10分鐘,並口服或局部給予抗生素,加強治療。最後一個感染為金錢癬(ringworm),黃培書醫師表示,此類的感染主為dermatophyte(皮癬菌)引起,特別是在會大量流汗的人身上較特別容易罹患。感染的部位多見於頭部、頸部及四肢。治療的選擇有很多,可在患部塗抹抗黴菌軟膏,或口服抗黴菌藥物。臨床醫師並建議患者於開始治療前五天盡量避免與隊友有密切接觸,且對於其他隊友們,可一週口服一次抗黴菌藥物,達到預防的效果。其他,如點狀角質層分離症(Pitted keratolysis)屬皮膚細菌感染,由棒狀桿菌所造成。病菌在多汗浸軟的角質層中繁殖,造成角質層的融蝕。通常發生於常運動、易流腳汗的人。可在局部投予抗生素以達治療效果。此外,最佳的預防方式就是,儘量穿透氣性較佳的鞋襪,並且在運動後就趕緊把沾滿汗水的襪子給脫掉!另一種常見的族部感染為足底疣(foot wart),游泳選手、長跑選手等特別容易感染,常見感染途徑為經由沐浴間或更衣室的地板而傳播。感染後時常需要數個月時間才會形成能被注意到的大小。治療方法如手術的施予或其他種類的局部用藥,都是不錯的選擇。需要特別注意到,這類感染的預防方式就是進出更衣室時盡量穿著拖鞋,並且保持足部的乾燥。所有足部感染中最常見,同時也是最嚴重的就是Tinea Pedis(Athelete’s Foot)足癬(香港腳),感染的範圍甚廣,從籃球員到足球員甚至是游泳選手都是高感染群。其病因包括腳被包覆在密不通風的鞋中,並且大量流汗以致黴菌產生滋生,甚至到接觸過患者接觸過的池水也都將會是傳播的媒介。臨床醫師建議抗黴菌軟膏的使用,即能快速且有效地減緩患者的病情。另外預防工作更是不能少,除了出入公共衛浴場所穿著拖鞋,及盡量著透氣的襪子之外,更可以用一些市面上可以保持足部清爽的粉末都是不錯的選擇。由於運動員相關的感染,往往會藉著病源傳播進而影響到全體隊員的健康。所以在日常生活時,即應養成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裝備,時時保持清潔舒爽,相信多一份用心,照顧自己也可體貼別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