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尿路感染就醫要及時

尿路感染就醫要及時

《尿路》尿液由腎臟過濾而成,經腎盂收集,循線由輸尿管運送到膀胱臨時儲存,等待適當的時機,經尿道排出體外,尿路就是尿液從收集到排出體外為止,所經歷的路徑,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感染》一、感染不一定引起對應的發炎。在正常健康的人體,嚴重感染,當然引起嚴重發炎,但如果免疫力不佳,則可能僅引發輕微發炎反應,甚至沒有發炎反應,這當然是危險的事。二、發炎不一定是感染引起的。感染只是引起發炎的原因之一,其他如外傷、化學灼傷、燙傷、電灼傷、冷凍傷等,這都沒有外來微生物入侵,卻仍引起可觀的發炎反應。《腎盂腎炎》嚴重腎臟感染所引發,特點是發高燒、腰疼和驗尿出現明顯發炎反應,白血球充斥。請注意沒有發高燒39°C以上,不要隨便判斷為這個病。《輸尿管炎》是輸尿管感染引發,輸尿管流量非常順暢的地方,通常輸尿管感染是有原因可能的,例如:結石刮傷、局部腫瘤病變或其他堵塞性疾病,又或是腎臟炎牽連,才會並發輸尿管感染。《膀胱炎》是細菌感染膀胱所引發,這是泌尿科最常見的疾病,困擾著許多成年婦女,尤其是上班族女性,通常是因為憋尿、喝水太少、月經、分泌物太多、勞累、壓力、失眠或性生活頻繁所造成的,症狀輕者為頻尿、緊迫尿意感、殘餘尿意感、夜尿、尿尿疼痛、下腹疼等,可能引發大量嚴重血尿。《尿道炎》是細菌感染造成,尿道是身體的內(尿路)外(皮膚)交接的地方,人體皮膚本來就有許多外界細菌,一個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感染。女性尿道很短,約只有兩、三公分,尿道炎通常在兩小時內,上溯成為膀胱尿道炎,單獨尿道炎的機會不高。泌尿科診所 陳偉寶醫師表示單純的尿道炎或膀胱炎,都是很容易治療好的病,最怕病患諱疾忌醫,小病是可能「拖」成大病的,例如:男性尿道炎,細菌上溯牽連,可能入侵前列腺,沿著輸精管到副睪丸,甚至於睪丸。未能及時治療的尿道炎,可能導致前列腺炎、副睪丸炎,甚至於睪丸炎,對生殖系統傷害很大。女性膀胱炎未能及時治療,骯髒的尿液,有可能逆流回溯輸尿管和腎盂,造成腎盂腎炎,對腎臟和整個泌尿道的傷害也很大。

雷射手術,已經不是科幻

雷射手術,已經不是科幻

大家都看過太空科幻片,例如星際大戰,最常用的武器,就是雷射槍,板機一扣,雷射光束瞬間把敵人和目標摧毀,其實這種情節,已經不是科幻,現代醫療全部都實現啦!整形科、皮膚科、泌尿科早就應用著各種的雷射儀器,治療各種疾病。其雷射的優點是:一、非接觸治療:雷射光束可以在距離五到二十公分的距離,隔空摧毀目標,不接觸,所以沒有二度感染。二、傷口表淺:雷射直接照射的區域,摧毀深度約2 mm,二度傷害牽連深度,可達 4 mm,比傳統電刀的電流傷害淺很多,有些電刀的電流二度傷害可深達8 mm,電刀手術後常變成一個很深的凹洞,並引起發炎,很難照顧。三、安全性高:電刀有電流通過身體,對心臟病患者或裝心臟節律器的病患,有潛在危險。雷射是能量光束,完全沒有電流通過人體,本診所配置德國進口,高能量雷射機,專門處理生殖器上的病變,例如:尖圭濕疣(俗稱菜花)和包皮。雷射手術機器等級比醫學中心要高,收費卻比醫學中心低廉,值得推薦。

內視鏡隆乳手術,UpUp效果好

內視鏡隆乳手術,UpUp效果好

衛生署準備在九月底針對果凍矽膠是否解禁召開審查會,消息經媒體報導之後,即吸引許多想要Up Up的「太平公主」們前來詢問,不管是門診或是網路,都是熱門話題。「到底什麼是果凍矽膠?」「聽說傷口比較大,會很痛嗎?」「術後會很自然嗎?」……等等,這些都是「太平公主」們很關心的問題。喬美診所副院長盧醫師就專業的立場表示,不管果凍矽膠是否解禁,重要的是手術方法,盧醫師並以目前所採行的鹽水袋隆乳為例,利用內視鏡隆乳手術可以將風險降至最低。盧醫師指出,內視鏡手術可以透過影像,很精準地確定填充物的位置和對稱性,同時還能觀看整個手術過程,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加上傷口小、出血量少,不僅可縮短手術的時間,對患者而言,也能減少疼痛和縮短復原期,效果遠高於傳統手術。而傳統的手術方式,則是用蠻力剝開胸大肌和肋骨之間的組織,再將鹽水袋植入,手術進行時,醫師無法看到整個過程,所以較容易發生放置位子不對、傷口大、出血量大的風險,患者的疼痛度也大為增加,相對的,復原期也比較長。但內視鏡手術完全可以改善傳統手術的缺失,即使現在所採行的鹽水袋材質,不管是從腋下、乳頭、乳暈、乳房下緣或肚臍等部位植入,利用內視鏡手術進行,效果都很不錯。未來即使開放果凍矽膠材質,內視鏡也一定是最重要的手術工具。至於果凍矽膠和鹽水袋到底有什麼區別?盧醫師指出,鹽水袋是將空的鹽水袋先置入胸部內,再依罩杯大小,注入生理食鹽水;而果凍矽膠則是一體成型,是用一層矽膠膜將液態矽膠包裹住,再整個植入胸部內,也因為是「整個」植入,和鹽水袋只是先行置入空水袋,再注入生理食鹽水的方式不同,所以會有傷口大小的差異。也因為果凍矽膠是一體成型的關係,觸感會較鹽水袋來得好,歐、美、日、韓等國家早都已經開放使用了。

心臟衰竭之診斷及治療新趨勢

心臟衰竭之診斷及治療新趨勢

心臟衰竭是因為心臟之輸出量,無法維持身體之代謝所致,是很常見的老年性疾病,其罹病率與死亡率都佷高。醫學統計指出,心臟衰竭的五年死亡率約百分之五十,其原因可以是心臟收縮功能或擴張功能受損所引起,而以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為最常見之病因,其他如心肌症與限制性心包膜炎也是心臟衰竭常見的原因之一。新店耕莘醫院心臟內科在臨床診斷上,心臟衰竭的症狀及症候可以是疲勞、手腳冰冷、呼吸困難、氣促、頸靜脈怒張、出現第三心音、吸氣囉音、心臟擴大、下肢水腫、肝腫大,嚴重時可以是休克、肋膜積水、腹水、腎功能、肝功能受損等。心臟衰竭之診斷除了觀察上述之臨床表現外,心臟擴大還可由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或核子醫學檢查得知,而心電圖也是非常重要的檢查,常常可見合併心律不整,如心房振顫或心肌缺氧的變化。尤其,合併有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感染症時需要及早發現,一併治療。王致皓醫師指出對於心臟衰竭的治療,首要即是要找出其根本原因及其加重因子,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症、瓣膜性心臟病等根本原因,必須逐一鑑別診斷,如出現貧血、甲狀腺毒症、感染症、心律不整等加重因子,也要查出而一併治療。就常見之鬱血性心衰竭的治療而言,在非藥物治療方面,常使用如限水(每日低於一千五百毫升)、低鹽飲食、多休息少走動、要留心尿量及體量之變化與使用氧氣等方式 。在藥物治療方面,就短期而言,許多藥物都可以改善心臟之血行動力學,進而改善症狀,病人也會舒服許多。在面對高齡化社會的今日,心臟衰竭已經是很常見的疾病,但就心臟衰竭的藥物治療而言,不應只是著重於短期症狀之改善而已;正確的使用藥物以延長生命、降低死亡率以及改進罹病者生活品質的長期目標,毋寧更值得我們重視。

如何正確面對高血壓及其併發症

如何正確面對高血壓及其併發症

醫學上,約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高血壓是找不出原因的,稱為本態性的高血壓;另約有百分之五的高血壓是找得到原因的,而可以找出原因的高血壓,是可以根治的。什麼樣的狀況之下,才算是高血壓?當您在測量血壓時,收縮壓大於140、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經過多次正確測量後,大於這個數值之血壓,稱做高血壓。一般而言,高血壓並不會有特別的症狀,只是偶有頭痛、頭暈、頸子硬、胸悶、疲勞、身體不適,嚴格說來,大多數罹患高血壓的民眾都沒有任何症狀,有些民眾甚至是在無意中發現自己罹患了高血壓。大部份的高血壓是找不出原因的,年紀及遺傳是重要之因素,年紀大的人或家族史中有高血壓的人,較一般人容易發生高血壓。高血壓如果不治療,長期下來會出現併發症,非常嚴重!高血壓不治療,久之,造成血管壁容易發生動脈硬化,全身血管及心臟的併發症即由此而生。新店耕莘醫院心臟內科 王致皓醫師建議要預防高血壓併發症,持續維持正常的血壓,是最重要的方法;而一旦出現併發症,或與糖尿病一起發生時,對於高血壓的治療則更要積極。由於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所以高血壓又被稱為慢性殺手。建議民眾平日一定要養成量血壓的習慣,一旦發現高血壓,就應多加測量,若持續高血壓不降,則應就醫。治療高血壓應從飲食方面及運動方面做起:1.) 少吃高鹽食物,並適度運動,對於降低血壓有很大助益2.) 飲酒不過量、戒除香煙,並避免體重過重3.) 平日生活作息正常,並且不吃高脂肪食物4.) 如果血壓太高而需要服用降血壓藥時,應定期服用5.) 此外,定期到醫師處診療,常常量血壓,也學會量血壓,更是正確面對高血壓的健康態度,而瞭解高血壓的衛教常識可說是現代人必備的知識。台灣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未來人口結構將持續老化,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越來越多,所以平日做好預防醫學的工作,對大眾的健康非常重要。

淺談常見由病毒引起之皮膚病

淺談常見由病毒引起之皮膚病

簡述幾種較常見由病毒引起之皮膚病,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陳志剛醫師提醒您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防患於未然。《麻疹》潛伏期10天,由飛沫傳染。大部分為自限性,以學齡前及學齡幼童最常見。麻疹最嚴重的併發症為腦炎,發生率約為二千分之一,此嚴重併發症多發生在嬰兒或成人的族群上,另外如果懷孕婦女感染到麻疹,易引發早產流產或嬰兒體重過低的情形,倘若感染發生在第一個三月期,則有可能造成胎兒的先天性畸形。麻疹的治療主要為支持性治療並注意可能的併發症。《德國麻疹》潛伏期二到三週,多為頭痛,略有不適或耳後淋巴結腫大。少數病人在鼻咽部位有出血點。紅疹則首先出現在臉或脖子,一天內就遍及全身,紅疹約三天就會消退,有些女性病人在指間關節會有疼痛現象。懷孕婦女感染,若感染發生在第一個三月期,則有高比例會造成胎兒的先天性畸形,因此計劃懷孕的婦女,應確定是否具有德國麻疹的免疫性,若沒有感染過德國麻疹應抽血測定其免疫球蛋白濃度,未曾感染病人施打疫苗後應避孕兩個月。《手足口病》潛伏期短,約三到六天,症狀上只有輕微發燒,喉嚨痛,五分之一會有頸部淋巴結腫大,有九成病人在口腔發生不太痛的小潰瘍,數目不一定,可以只有幾個,也有漫布整個口腔的也有。在口腔病灶發生數小時後,有六成病人會出現皮膚疹。《感染性紅斑》好發於五到十四歲之小孩,若發生在成人則以女性為主,且症狀與小孩罹病者不同。孩童的皮膚疹可分為三期:先是臉部紅斑,分佈在兩頰,像被打耳光似的,兩天後魚網狀紅斑從手腳漸漸延伸至軀幹及臀部,這樣的皮疹要一到兩週才會退,之後的數週內若有溫度變化,情緒壓力,或曬太陽,有可能會進入復發期,在原部位又產生紅斑。成人的話多發生於女性,症狀主要是皮膚癢及關節炎,大部份沒有典型紅斑,而關節痛可持續數週至數年,診斷較不容易。《疣》為皮膚科門診常見疾病。《嬰兒玫瑰疹》好發於六個月到四歲之間,症狀為突發性高燒,燒退後產生淡紅色無脫屑性皮疹,分佈在脖子及軀幹。《水痘及帶狀皰疹》為門診常見疾病,須注意水痘的三個嚴重併發症:水痘性肺炎發生在14%的成人病例,嚴重會造成死亡;若是懷孕前20週感染水痘,有2%機率造成先天性畸形。《單純性皰疹》分為HSV-1,HSV-2,其中若懷孕前八週罹患HSV-2感染,可導致胎兒先天畸形,而八週後的感染會造成生長遲滯。《川崎氏症》可能是病毒所引起的,好發於五歲以下的東方小孩,診斷要件為五天以上的發燒,再加上下列五項中的四項:即兩側結膜炎,口腔黏膜充血、草莓樣舌頭,手腳紅斑合併指甲周圍脫皮,多形性皮疹,頸部淋巴結非化膿性腫大。

夏日最美麗的邂逅─水母皮膚炎

夏日最美麗的邂逅─水母皮膚炎

夏季門診常可見,檢查時可見皮膚呈現線狀、不規則狀、膨疹樣的皮疹,甚至有些紅疹處有水泡形成,加上其到海裡浮潛,看到水母的病史,診斷為”水母皮膚炎”。近年來,國人旅遊風氣日盛,國內外度假時常會跑到海邊從事水上活動,由於水母大多棲息於溫暖的淺水海域,在白天行光合作用結束時,至海水表面進食的浮游植物,所以,夏季門診,尤其周休二日後,常可見到病人與海面上浮游的水母類的觸手接觸而造成的皮膚症狀。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門,除少數生活於淡水外,大多棲息於海中,水母的觸手上有許多刺細胞,內含毒液的小囊,即刺胞,刺胞近細胞表面有一支針刺突出於水中,刺針接觸皮膚時會脫落,原藏於刺胞內的刺絲射出,毒液會經由刺絲注入皮膚內。病人被水母螫刺後,可見局部或全身反應。局部反應主要為接觸水母觸手當時,會有疼痛的感覺,而後形成線狀、不規則狀、膨疹樣的皮疹或呈線狀的丘疹,嚴重時形成水泡或血泡,甚至出血性壞死。有些病人甚至在螫刺後7至13天出現復發性皮疹,較一開始的症狀嚴重,偶有遲發且持久的肉芽腫或苔癬樣變化。水母皮膚炎好了之後,可能留下線狀脫色斑、色素斑,甚至產生疤痕或蟹足踵。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病人經短暫時間會呈現出發熱、劇痛、呼吸困難、肌肉無力、步行困難、痙攣等全身的症狀,輕者持續數小時,重者休克,合併症包括溶血、腎衰竭、心跳停止、急性呼吸中止等。因此緊急處理步驟,原則上先減低毒性及用海水沖洗掉觸手,忌用清水或酒精,因為會刺激刺胞的釋出。。若已知是缽水母,可以稀醋酸、塗抹,而僧帽水母(葡萄牙戰艦)或髮水母,則需小蘇打水來抑制刺胞。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楊志雄醫師建議在治療上,口服藥則給予止痛藥,抗過敏藥或預防性抗生素,病症嚴重者要預防或處理過敏性休克。皮膚部分以塗抹含類固醇或局部麻醉劑的軟膏,潰瘍處則擦抗生素藥膏為主,而且要記著儘速就醫,以減少留疤的機會。筆者曾遇到海釣者,釣到水母後,前手臂碰到觸手,之後塗抹萬金油的錯誤動作,造成皮膚嚴重水泡,皮膚炎好了之後,留下一塊明顯的色素斑,久久不退。此類疹子與某些昆蟲,植物或燒灼性藥品引起的接觸性皮膚炎很像,需要仔細鑑別診斷。在海水浴場,許多水母常對遊客造成傷害,所以到海邊時,與美麗水母邂逅時,驚喜之餘,別忘了儘量遠離該點,可能的話要穿著防護的衣物或手套。

夏天臉上的七月雪─白糠疹

夏天臉上的七月雪─白糠疹

“白糠疹”的由來,主要是就其外貌來命名,是指皮膚因脫色而呈現白色的斑塊,上面覆有細小的脫屑而命名之。一般人大概都只是觀察到白色的脫色斑,而無法和白斑、汗斑或炎症後色素脫失做區分。不過由於這幾種病的治療方法,南轅北轍,所以要找有經驗的皮膚科醫師確定診斷。如果遇到一些較難區分的狀況,可以刮些皮屑放在玻片上,加上一滴氫氧化鉀溶液在顯微鏡下檢查,一但找到汗斑的黴菌,便可確定為汗斑,所以看皮膚科醫生時不用刻意去洗臉或洗澡,把皮屑洗掉,造成診斷上的困難。由於夏季時曬太陽會使皮膚變黑,但長白色糠疹的地方卻不會,所以看起來會更明顯及更多,而冬天因皮膚乾燥,白色糠疹會有比較厲害的脫屑,要擦一些潤膚乳劑,來改善舒緩落屑,如果有發紅的現象,則可以給予適當的藥膏治療,一般不會留下疤痕,日常生活上只要減少日曬即可。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楊志雄醫師指出汗斑是一種黴菌感染,好發於容易流汗的學童及青少年,在頸子、身體與四肢的皮膚上長出淡紅色至棕色的斑點,這些斑點在曬太陽後會變成白色,使病人看起來五花斑駁,所以汗斑又名“變色糠疹”或“花斑癬”,常給病人帶來外觀上的困擾。汗斑可能傳染,個人及家庭成員都應注意個人衛生,流汗儘早清洗或擦乾,因其比較頑固,且每年夏天常復發,這種復發情形與體質有關。白斑,閩南語俗稱“白瘹”,則是皮膚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數目不定,界線分明的白色斑塊,如長於黃種人,對病人之外貌常造成心理上很大的影響,尤其白斑治療不易,且常會往外擴張,越來越大塊。至於病因仍不明,有研究顯示可能與自體免疫機轉,遺傳,黑色素細胞自我破壞有關;也因原因不明,所以治療上也很困難。治療以局部塗抹類固醇,照窄波紫外線B光,局部或口服PUVA法,小塊表皮移植法,先行培養自體表皮細胞再行移值法,脫色法為主。台灣因天氣溼熱,所以汗班長到臉上的病人並不罕見,大人與小孩都有,但以小孩居多,由於治療方式不同,所以長在臉上的汗斑需與白糠疹,白斑,炎症後色素脫失仔細辨別,但因為外觀上都呈現白色的班塊,有時在臨床上很難區分。

皮膚不好就是「肝」不好!?

皮膚不好就是「肝」不好!?

「我最近幾個月皮膚都會癢,常起這些疹子,是不是肝不好?」這是皮膚科門診常會被問及的問題。體內毒素被“激”出來後造成疹子是一般大眾常有的想法,而肝又是代謝營養及藥物與解毒的器官,且中醫理論常會將皮膚症狀與肝臟多所牽連,以致皮膚出問題時,病人常會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自己的肝是不是有問題,以致無法代謝排毒,進而造成皮膚問題。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 楊志雄 醫師表示,「癢」是皮膚病最常遇到的症狀,這種感覺的生理機轉及神經傳導物質很複雜,至今醫學界依舊未能窺得全貌,仍須深入研究,如果將它全然推給肝不好,在醫學上是很不嚴謹的說法,畢竟很多皮膚癢或起疹子的病人,他們大部分肝都是正常的。楊醫師繼續指出,肝疾病引起的常見皮膚症狀有搔癢、黃膽(皮膚變黃)、皮膚顏色變黑、蜘蛛狀痣、手掌紅斑、黃斑瘤、紫斑、皮膚紋、男性第二性徵如臉毛、胸毛、陰毛變得稀疏、男性女乳症、青春痘、腮腺腫大、下肢水腫、指甲變化,不過這些症狀並不是每個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都會出現,它們的出現也不能用來判斷肝功能失調的嚴重與否,同時這些症狀都是非特異症狀,也就是說並不是肝出問題才會特有的皮膚症狀,一些跟肝無關的其他系統出問題,也有可能會出現這些症狀,例如健康的小孩、甲狀腺亢進或懷孕時也有可能出現蜘蛛狀痣;甲狀腺亢進或懷孕時也會有手掌紅斑的現象;腎上腺功能不足或腦下垂體腫瘤也會使皮膚顏色變黑。肝炎是肝臟受到病毒感染或因為藥物、化學物質傷害而引起肝細胞發炎、壞死的現象。而病毒肝炎盛行更是台灣地區肝病的主因與禍首,因此為了減低肝硬化與肝癌的罹患率,肝炎的防治與治療實為當務之急。不同型的病毒引起的肝炎系統症狀都很類似,如疲倦無力、食慾降低、噁心、肚子痛、尿呈茶褐色,以致無法單從臨床症狀去分辨肝炎類型,仍需用血清測試來判斷何種型的肝炎。至於皮膚症狀方面也是不能作為肝炎的診斷依據,只能參考與輔助,如皮膚紋可發生在任何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廣泛的丘斑疹、蕁麻疹或小出血點可能在肝炎早期伴隨關節痛發生,而冷球蛋白血症、多發性結節動脈炎、兒童丘疹性肢端皮膚炎及似血清病症候群,則是醫學研究報告上會與B型肝炎特別相關的四種皮膚病;冷球蛋白血症主要會造成紫斑的發生,兒童丘疹性肢端皮膚炎則是許多好發在臉及四肢、外型一致、散在的小紅色丘疹,不痛不癢,常在數週後痊癒,似血清病症候群則以蕁麻疹為主要表現,這四種皮膚疾病也都有可能造成皮膚的血管損傷,進而造成皮膚紅斑、膨疹、紫斑、甚至壞死。而與C型肝炎特別相關的皮膚病,則有冷球蛋白血症、遲發性皮膚紫質病、多發性結節動脈炎、蕁麻疹、扁平苔癬、多形性紅斑、結節性紅斑。雖然這些皮膚病跟B、C型肝炎有相關,但並非絕對會相伴發生,因此在台灣地區,國人還是要做下列檢查來確保自己的肝臟正常:肝功能檢查、肝炎病毒標記檢查、C型肝炎抗體檢查、血清中甲種胎兒蛋白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至於肝癌轉移到皮膚,在文獻報告中,約佔所有肝癌的1%,可以說是相當罕見。倒是有些皮膚癌,如黑色素瘤、鱗狀細胞癌、卡波西氏肉瘤,有時會轉移到肝臟。最後楊志雄醫師提醒民眾的是,千萬不要隨意亂服用所謂的「秘方」或「偏方」和成份不明的藥物,想增加排毒能力,以治療皮膚病,結果常常適得其反,反而增加了肝臟的負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最好還是請醫師詳細檢查,早期診治,予以正確治療。

皮膚科門診的S.H.E.─美白退斑薬膏

皮膚科門診的S.H.E.─美白退斑薬膏

皮膚科的門診這陣子也刮起了一陣S.H.E.旋風,就是病人會掛號來詢問最當紅的S.H.E.-〝美白退斑薬膏〞《Steroid,Hydroquinone,Tretinoin》!〝美白退斑薬膏〞指的是弱效類固醇、對苯二酚、以及外用A酸或其衍生物的混合使用,也就是連夫人的「三合一退斑膏」!新店耕莘醫院皮膚科 楊志雄醫師 指出,這三個成份都是藥品除了需要醫師處方以外,當然還是要追蹤,一般醫師會根據您的個人肌膚狀況調整用藥,到最後也會按照個人情形把長期使用較有副作用的類固醇慢慢停掉。藥物本來就有可能產生副作用,避免病人產生不可逆的副作用,有許多病人第一次使用就發生過敏刺激的現象而停用,或自行購買,白天也擦,結果造成光敏感紅腫的現象,而三合一藥膏擦了之後皮膚會較為乾燥,也要多加強保濕,所以只要是專科醫師開立下,告知正確的塗抹方式,並且接受定期追蹤,整體來說是相對安全的。因為它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每種斑都可以,所以不要自行亂買或派代表到醫院購買。至於其他醫學上證實確有美白效果的藥物或保養品還有:左旋維他命C、麴酸、熊果素、果酸、杜鵑花酸等,在不造成肌膚刺激或過份負擔的情形下,也可擇一二合併使用之。除了治療已有的黑斑和老化肌膚外,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預防及延緩整個老化過程的進行。這當中我們要瞭解日曬乃是造成皮膚老化及斑點最主要的因素;從人一出生開始接觸陽光後,它對皮膚的傷害便逐漸累積:由角質變厚、毛孔粗大、血管擴張、生成輕微的色素斑形成、以致彈性消失、產生皺紋等,因此必須詢問醫師正確的防曬觀念,將“防曬”當成每天的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