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節氣之尾大寒 掌握節氣養生四大重點

節氣之尾大寒 掌握節氣養生四大重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馬上要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了,代表冬季即將結束,準備進入生機盎然的春季了!由於大寒也接近農曆春節,很多人開始忙著辦年貨、準備尾牙、除舊佈新等,讓整體的節氣氛圍更添了一份年味,而關於大寒的身體保健,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醫師整理了幾項「節氣養生」重點跟大家分享。郭大維中醫師表示,中醫裡認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這裡的 「精 」指的是我們維持生命的能量、元氣,意思就是如果我們沒有在這個時節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在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所以在大寒時節我們還是應該要遵循冬季保陰潛陽的原則:忌生冷、宜熱食,來鞏固體內的陽氣。  食補原則【益脾養肝】由於接近春天,大寒時期的進補量應該要慢慢減少,調整為平補的方式,適當選擇一些甘味的食物來調和脾胃、補養氣血,像是山藥、南瓜、地瓜、紅棗、桂圓、香菇等,並加入有升散性質的食物,如香菜、白蘿蔔、芥菜、茴香等,為適應春天《升發特性》 做準備。 睡前泡腳【祛寒助眠】腎經起於腳底,很多人習慣在家裡會光著腳丫走路,但是光腳走路很受到寒邪的的侵襲,是很傷腎氣的行為,建議大家可以睡前泡泡腳、按摩湧泉穴,並穿上襪子保暖,來達到養腎固精的作用。 生活起居【順應冬藏】順應冬藏 的原則,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很多人習慣早晨出去運動,但在這個時節,建議日出後再外出行動,甚至可以適當的曬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大寒防腰寒【搓腰暖腎陽】帶脈位於腰腹之間,也人體唯一橫向運行的脈絡,我們可以將雙手搓熱,敷在後腰部,透過手掌的溫度來暖腎,有助於疏通帶脈、促進腎氣循環。運用節氣養生的觀念,讓你和你在意的親友們,都能健康一整年!(文章授權提供/扶原中醫體系)

大寒養生料理 就用何首烏雞湯補元氣

大寒養生料理 就用何首烏雞湯補元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寒」的到來也表示冬季即將結束,大地即將回春。這時,也是「氣」迴圈變化的開始。 所以大寒的養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大寒的養生飲食應該要遵守保陰潛陽的原則,切忌黏硬、生冷的食物,建議以熱食為主,並依照個人體質選擇適合的進補方式。而大部分體質都適用的何首烏雞湯就是非常適合在大寒食用的食補料理。材料:雞肉適量、何首烏3錢、大棗3-5顆、黃耆5錢、山藥2錢、當歸2錢、茯苓2錢、川芎2錢、杜仲1.5錢、炙甘草1.5錢、米酒少許。步驟:1.雞肉清洗後切塊,川燙至雜質浮出 2.另起一鍋水,加入洗淨的藥材3.放入雞肉與少許米酒4.中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20-30分(依照自己喜愛的雞肉軟度即可)補元氣、固精益腎 適合全家人享用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醫師表示,這次選用的是滋陰補血的烏骨雞,適合用來補充元氣。除了烏骨雞外,何首烏固精益腎,加上能夠補虛養血的當歸,在天冷的時候最適合來上一碗!而何首烏雞湯屬性平和,幾乎每種體質都能使用,非常適合全家人圍爐時上桌喔!(文章授權提供/扶原中醫體系)

粉領族狂喘咳血痰 因流感併發肺炎

粉領族狂喘咳血痰 因流感併發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中39歲蔡小姐因感冒先至診所看診,服用克流感卻不見效,甚至嚴重喘咳、血痰,轉往醫院檢查,發現其血氧濃度剩90%、肺部浸潤狀況嚴重,確診為「流感併發肺炎」,立刻安排住院治療,醫師提醒,近期天氣轉涼,民眾出入公共場所務必做好防護措施,才能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表示,近期門診因流感就診的患者提升約2成,通常流感併發重症的患者,較常見於65歲以上長者及孩童,如蔡小姐這般年紀的患者相當少見,由於流感病程相當快速,初期會出現發燒、疲倦、頭痛、肌肉痠痛、腹瀉等症狀,建議先至診所就醫,一旦出現如呼吸急促、發紺(缺氧)、血痰或痰液變濃、胸悶、意識改變或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盡速轉診至醫院,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陳建志介紹,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患者有明顯肺浸潤跡象,導致呼吸急促,及心跳血壓不穩,加上肺部遭感染時,會使小血管通透性增加,發生破裂而引發咳血,才會出現粉紅色如泡沫狀的血痰症狀,通常這類患者經住院一週,透過抗病毒藥物及支持性治療後,都能康復返家,同時也會建議患者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免疫系統保護力。隨著春節假期即將來臨,民眾出入公共場合的機會增加,陳建志提醒,65歲以上長者、幼兒、慢性病人及在醫療場所工作的人,為罹患流感的高危險群,務必接種流感疫苗,雖然接種疫苗並不代表與流感絕緣,但若不幸罹患流感,也能降低症狀嚴重程度,此外,評估自身風險有接種需求之民眾,也可以自費接種流感疫苗,以預防感染。

搔癢脫屑反覆惡化 新型生物製劑改善

搔癢脫屑反覆惡化 新型生物製劑改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十九歲的李姓大學生,從小深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全身乾燥脫屑佈滿紅疹,且因嚴重搔癢,常常早上睡醒後發現床單上留下斑斑皮膚搔抓破皮的血跡。由於傳統治療對其病灶改善效果有限,在經過皮膚科醫師綜合評估下,李先生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用藥兩週全身癢感顯著減少,皮膚病灶也在治療後2個月內大幅改善,讓他夜晚終得好眠。收治該名大學生的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指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過敏發炎疾病,中重度患者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病,且病情不僅會因季節性變化加劇,患者壓力變大也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此外,因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常伴隨劇烈癢感,患者易因搔癢難耐而抓破皮膚,除了感染風險增加外,患者的人際關係、生活品質等面向都會受到影響。傳統治療癢感改善不盡理想 患者抓癢抓到住院該名大學生於求學期間,因課業壓力繁重,異位性皮膚炎常常反覆惡化,強烈癢感常讓他抓癢抓到破皮。多處大面積的傷口常導致細菌感染引發膿痂疹,有時細菌感染嚴重發生蜂窩性組織炎,還因此住院兩次。直到去年二月,在廖澤源醫師的建議下,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病症終獲大幅度改善。廖澤源醫師說,傳統治療多半以外用類固醇為第一線治療,搭配口服抗組織胺來減輕癢感,打破癢-抓惡性循環,病情控制不佳者可能會短暫使用系統性類固醇(口服或是注射)治療,或嘗試用免疫抑制劑或紫外線照光治療。系統性類固醇有生青春痘、毛囊炎、水腫、食慾暴增、精神亢奮睡不著、腸胃不適等副作用;口服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或血球減少需要定期抽血監測;紫外線照光治療雖安全,但患者每週至少要照光治療2-3次,在今日繁忙的工商社會中,患者常難以長期配合。廖澤源醫師提到,當前問世的藥物中,新型生物製劑的治療效果優異,可精準抑制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分子,有效治療疾病的同時也較不擔心嚴重且可怕的副作用,適合長期使用。健保通過給付新型生物製劑 重度患者有望受惠廖澤源醫師說,大部分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於生物製劑治療的療效都相當好,約一至三個月內就會看到病灶明顯出現改善,針對患者最在意的癢感問題也能有效控制。過往,因新型生物製劑治療成本較高,患者經濟負擔沉重。所幸,患者的需求被政府看見,於民國108年12月起,健保開放給付新型生物製劑療程於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若嚴重度指數(EASI指數)超過20分且皮膚患病體表面積大於30%,在1週至少2次的紫外線照光治療3個月及先後使用2種口服免疫抑制劑各3個月治療都失敗後,有機會向健保申請給付生物製劑治療。廖澤源醫師表示,不符合健保申請資格的病友也無須氣餒,自健保開放給付後,生物製劑自費費用也降低許多,經濟許可的中重度患者可主動洽詢皮膚科專科醫師,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接受最新生物製劑治療控制異位性皮膚炎。廖澤源醫師呼籲,面對異位性皮膚炎需要長期抗戰,雖然過程難熬但千萬別放棄,也不要因此灰心放棄治療或嘗試不確定療效的民俗偏方,以免治病不成反延誤惡化病情。目前異位性皮膚炎已有突破性的治療問世,病友們只要積極遵照醫囑,就有機會恢復生活品質,甚至突破疾病限制完成夢想。為鼓勵異位性皮膚炎的成人病友們勇於追夢,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特別舉辦「『異』氣相挺、『異』外人生—勇敢追夢『異』起挺你」病友圓夢計畫,募集適當治療後的中重度病友。詳細資訊請參閱「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網站。(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食衣住行錦囊妙計 孩子過年不NG

食衣住行錦囊妙計 孩子過年不NG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咚咚隆隆鏘、咚咚隆隆鏘。這週開始迎接年假的到來,很多的爸媽可能已在準備大包小包返鄉過年,有的可能正煩惱孩子在回鄉的路途上是否會安然的渡過。然而,返鄉過年除了考驗爸爸的塞車耐心、媽媽的廚藝精湛,最重要的是孩子面臨到『食衣住行』皆不同的狀況下,他們能如何安全的不NG過關,讓爸媽能過個好年,對孩子及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台北復健科職能治療組長陳俊宇職能治療師表示,其實父母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您也可以很優雅迎接春節連假的到來。 孩子「食」的部分過年返鄉,父母所面對的頭號問題就是孩子食的部分。傳統的習俗總是在過年期間準備很多的糖果,舉凡冬瓜糖、娃娃酥等。所以父母不管帶孩子到哪裡拜年聚會,總是可以在每家的餐桌上看到這些『糖果的誘惑』。然而,當長輩將這些『好意的春糖』拿給孩子時,做父母的應該要怎麼辦呢?大陳老師小錦囊:建議父母,可以先事前準備孩子可以食用的零食,將面臨長輩春糖大軍來襲前,給予孩子替換的準備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然而,父母事先與孩子的約定也非常重要,父母千萬不可以因為『過年』而調整平日與孩子約定好的原則。然而徐嘉賢醫師在2018年也給予過年孩子的飲食建議,針對兩歲以上的孩子一天不超過六茶匙(25克的糖),兩歲以下盡量不要接觸到人工添加糖的食物,含糖飲料的部分一星期不超過240毫升。因此,父母不訪以此為參考來調整孩子過年『飲食的部分』。 孩子「衣」的部分在過年期間,傳統的習俗要『穿新衣戴新帽』。然而,很多的爸媽在挑選孩子新衣時,除了注重款式好看以外,衣服的材質其實是很重要的。很多有觸覺敏感的孩子會避免穿粗糙質地的衣服,對於衣服標籤、鬆緊帶及衣服的車邊非常的敏感,並且會不喜歡衣服上的標籤。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觸覺敏感的孩子,父母千萬不可因為過年而減少孩子減敏感的活動,觸覺刷的準備及平日的減敏感遊戲活動,都必須持續的給予孩子,甚至爸媽不訪在年夜飯後,與孩子們來個減敏感遊戲,讓孩子能開心領紅包之餘也能持續進步喲!大陳老師減敏感遊戲(年夜火鍋遊戲):父母可先請孩子們自己命名要當什麼火鍋料,之後利用家中棉被或是抱枕,將火鍋料依序放入火鍋中(棉被/抱枕),父母可將孩子們包裹起來並提供適當的重量,給予孩子觸覺刺激。 孩子「住」的部分過年期間,很多的父母會返鄉過年或是出外走春,針對會認床的孩子也是父母最頭痛的問題。針對較小的嬰幼兒,請父母可以用開心的表情告知寶寶『要出門去找阿公阿嬤囉~』,千萬不要覺得孩子還小,而不告知孩子,因為環境的變動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表現。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會認床的孩子,父母不訪可攜帶孩子較熟悉的被子或是娃娃,降低孩子的焦慮。並且父母需特別注意,切勿因外出遊玩而影響孩子平日的生活作息時間。大陳老師相信很多的父母會因為難得與親戚朋友相聚,難免會聚到盡興。但其實醫學文獻指出對於孩子來說,規律的睡眠時間是影響孩子專注力與學習力的關鍵,如不想孩子有『開學症候群』的父母,請務必注意孩子的睡眠時間唷! 孩子「行」的部分去不同的環境拜年或是聚餐,對孩子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針對先天氣質較敏感的孩子,父母的預告與事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大陳老師小錦囊:針對氣質敏感的孩子,父母可以先預告等等會拜訪哪些叔叔、阿姨或是長輩。並且告訴孩子等下有可能會遇到哪些孩子,他們可以進行什麼遊戲,並約法三章哪些區域可以玩,又或者父母可以先準備桌遊或是玩具,讓孩子能在大人聊天時,能有事做而不空等。針對年夜飯或是聚餐,孩子常常可能吃到一半專注力就被旁邊的孩子、電視影響,一頓飯可能常常吃到一半不是跑掉就是東張西望,讓優雅的爸媽總是『氣到說不出話來,只能回家算總帳』的狀況,但其實父母可以優雅地解決。大陳老師小錦囊:1.明確的告知孩子吃到哪樣菜就能下餐桌。以前大陳老師的爸媽總是告訴我,年夜飯每一樣菜都必須吃到,才能離開餐桌,所以大陳老師總是希望水果趕快上,這樣就能去玩了!但殊不知水果總是最後出現的。因此,父母與孩子下餐桌的約法三章,請明確給予,切勿渾沌不明,讓孩子沒有目標而努力。2.請給予孩子參與的機會,例如年夜飯的準備,除了媽媽辛苦展示廚藝外,家中的神隊友爸爸與孩子可以一起參與,讓孩子參與其中,而增加飲食動機。3.請不要一直幫孩子夾菜,夾菜的生活技能需從日常生活中訓練,讓孩子自主夾菜,除可訓練大小肌肉外,也能增添孩子的生活職能並且增加孩子自主性與獨立性,更不會讓孩子覺得『怎麼菜永遠吃不完啊~~~~』以上大陳老師錦囊給全年無休辛苦的父母們參考,祝每位父母都能在新春裡情緒不NG,優雅好過年唷!(文章授權提供/陳俊宇職能治療師)

為何長時間一天走一萬步卻沒有瘦?

為何長時間一天走一萬步卻沒有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信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也都知道想要減肥預防生活習慣病,或是鍛鍊下半身以防臥床不起,最好日常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是,就算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好,卻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如何做運動才能發揮成效。甚至於,應該會有人因為「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或是「不知道第一步該怎麼做才好」等種種理由,於是在運動之前,老早就宣告放棄。還有些人就算已經下定決心,踏出第一步要開始做運動了,卻總是感受不到成果,因此倍感沮喪。明明已經在做運動了,卻還是無法如願地瘦下來,健康檢查的結果也依舊不理想,甚至於爬個樓梯還是上氣不接下氣。為什麼就算開始運動了,還是會演變成這樣的局面呢?就是因為很多人都陷入「自認做過運動」的迷思裡。這世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健康資訊。譬如大家應該常聽說「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回家」,或是「做家事時想辦法邊動邊做肌肉訓練」等。但是多走一站的距離,或是做家事順便做肌肉訓練,在運動強度不足的狀態下,根本無法達到「做運動的目的」。當然多走一站的距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幫助。我們做運動的目的有很多種,如果想要紓解壓力,或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進而促進新陳代謝的話,運動強度低的「輕鬆」健走或肌肉訓練或許可行。但如果運動的目的是在於消除肥胖、解決生活習慣病或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改善健檢紅字的話,一昧地長時間做強度低的健走或肌肉訓練,老實說效果很差。愈是忙到抽不出時間的人,愈是需要增加運動強度。不然隨意做些強度低的運動,就「自認做過運動」了,自然很難看出成果。做再多「練不出肌肉」的運動根本毫無意義?究竟何謂具適當強度,能展現成果的運動呢?這點可用能不能練出肌肉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輕鬆」的運動,或許能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卻很難練出肌肉。事實上,「肌肉對於身體健康非常重要」的觀念,最近受到愈來愈多研究或媒體們熱烈地討論。人類的肌肉量,會在二十幾歲至三十幾歲時達到顛峰,日後主要會從下半身的部分開始衰退。更有研究發現,過了三十幾歲之後,肌肉量會逐年下降一%。也就是說,什麼都不做的話,肌肉量只會一路消減下去。肌肉量變少的話,會發生什麼情形呢?比方說,目前已知需要協助或需要看護(臥床不起)的人,約有三成起因於「運動器官機能不佳」。所謂的運動器官,就是肌肉、骨骼及關節等,與身體活動相關的部位之總稱。總而言之,事先藉由肌肉訓練維持肌肉量,鍛鍊下半身,使身體活動自如,即可預防臥床不起。此外,另有研究指出,肌肉訓練對於預防失智症也能看出一定的成效。「缺乏運動」是罹患阿滋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研究報告顯示,透過肌肉訓練或有氧運動等方式刺激肌肉,並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活化大腦,可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話雖然這麼說,就算研究提出想要預防臥床不起或失智症,應讓身體長出肌肉,但是大家可能會覺得,「擔心這種問題似乎言之過早」,然而,為什麼會希望大家從二十幾歲或三十幾歲就應該開始做運動練肌肉,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現在就以做運動減肥這個例子,為大家說明緣由。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做輕度運動流點汗就能瘦下來,但是事實未必如此。在這世上,有些人為了瘦下來,於是會穿著厚重衣物去跑步,或是藉由上三溫暖或做熱瑜珈等方式,想讓汗水痛快地排出體外。甚至可能有些人還會覺得,汗流得愈多,代表脂肪也能大量燃燒,但事實上這些排出體外的汗水,絕對不會和脂肪的燃燒量呈正比!或許有些人在暢快流汗後,一量體重會開心地發現體重變輕了!,但那只是身體的水分流失而已。過度流汗後會呈現輕度脫水症狀,若不及時補充水分,有時還可能因此造成心臟等處的負擔。許多女性在計畫「開始做運動」時,都會從熱瑜珈著手。當然熱瑜珈有助於使身心煥然一新,但在高溫的室內環境,不但無法長時間運動,而且消耗的熱量也沒有想像中來得多。再加上運動強度也偏低,因此應該不太能練出肌肉來。若說到能夠燃燒脂肪的運動,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想必是健走或跑步這類的「有氧運動」。但在肌肉量少的狀態下做有氧運動,倒不如先做肌肉訓練,這樣更能夠「抄捷徑」練出肌肉來。只要肌肉增加,基礎代謝率就會提升,相對也就能燃燒較多的脂肪。再者,想要預防或改善糖尿病的人,切記一定要增加肌肉量,才能讓身體容易大量消耗掉糖。如要解決生活習慣病的問題,關鍵就是做有氧運動再搭配肌肉訓練。(本文摘自/醫生說「請妳運動!」時,最強女性對症運動指南 日本首席體能訓練師教妳/方舟文化 )

面對錯誤很挫折?正向看待人生的失敗

面對錯誤很挫折?正向看待人生的失敗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錯誤發生時,我們要怎麼看待眼前的這個錯誤?心態的改變,能讓事情的局面和結果變得非常不一樣。親愛的恩和軒,今天媽媽學校一位美術老師,和媽媽分享她班上一名學生的事。這名學生腦筋十分靈活,他在一幅原本幾乎畫失敗的圖畫上,添加了幾筆線條與更豐富的色彩,這幅畫看起來就變得非常生動活潑、富含生命力,全班同學皆驚豔不已!聽得媽媽也好奇萬分,希望能盡快欣賞到那幅畫,看看這名學生是如何將畫作化腐朽為神奇。其實,媽媽更讚賞的是這位學生對事物抱持的正向心態。一時的失誤,並沒有讓他卻步、放棄繼續畫下去,而是想出替代方案來彌補失誤,將原先不怎麼滿意的作品,搖身變成一幅別出心裁的圖畫。說到這裡,媽媽突然聯想到一本繪本,內容與這位學生的故事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媽媽把書找出來,讓你們姊弟倆讀一讀,盼你們能體會個中意涵。故事主人翁在畫圖時,畫得不完美,比例不對,但沒關係,他總有辦法去改善畫面⋯⋯一開始只是個無關緊要的小缺失,後來另一隻眼睛畫得比原先那隻眼還大,則是另一個失誤—那麼,戴上眼鏡來掩飾,倒是個好主意。脖子與手肘長得那樣長,又是幾個缺失—那麼,在領口上用蕾絲圖案加以點綴,繫上絲帶來修飾,而手肘處增加貼布拼貼,又是一個掩飾缺陷的好方法。身上處處都是斑斑點點,像花貓、黑白乳牛般,也是個缺失—那麼,躲在樹叢是另一個掩飾缺點的方法—那裡既漆黑又濃密,沒有人會看得透。至於長腿女孩的腳與地面之間出現大空隙的這處失誤—就畫一雙滑輪鞋來解決吧。接著,又因為失誤而再度出現斑斑點點的畫面—那就將這些斑斑點點變成花花草草,並加上一棵可以攀爬的樹木,再次解決了失誤。那麼,其他誤灑在畫紙上的多餘墨水呢?動一下腦筋,就變成紛飛的樹葉。再回到穿滑輪鞋女孩的畫面,又一個不小心的失誤,在女孩頭上滴了一大滴黑墨—那麼,乾脆在女孩頭上畫頂黑色毛帽;而意外畫上的許多線條,就設計成許許多多黃色氣球,讓女孩緊緊握著吧!創作過程中一連串的失誤,並未讓創作者因此感到氣餒,甚或放棄。相反的,創作者善用巧思,將這些失誤的墨水滴、不平衡的構圖與多餘的線條,變換成一幅氣氛歡樂、宛若孩子的遊戲天堂之作,鼓舞了所有觀賞者的心境。親愛的恩和軒,你們看!這本繪本的作者為我們展示如何將大多數人可能認定是失敗的繪圖,轉化為成功、美麗的畫作,是不是很激勵人心呢?媽媽認為,要如何看待人生的失誤或不完美,存乎一心。當錯誤發生時,我們要怎麼看待眼前的這個錯誤?是沮喪、洩氣、怨天尤人、自責不已?還是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轉機,把它扭轉成生命的驚奇呢?心態的改變,能讓事情的局面和結果變得非常非常不一樣。媽媽想與你們姊弟倆互勉,期許我們在面對不如意之際,都能保有幽默感與創造力。媽媽祝福你們也祝福自己皆能充滿力量地活著、愛著,讓我們一同在人生道路上,微笑前行,不輕易被小錯誤、小挫敗給擾亂內心的平靜。幽默看待生活諸多的不順意,千萬別老鑽牛角尖啊!很多事情笑一笑,也就過去了。生命裡沒有太多過不了的難關,最大的難關恐怕是我們的「心魔」;降伏了心魔,就沒有多少事情是過不去的。親愛的孩子,一起加油喔!我們來這世上是為了享受身為人的美好,而不是為了來受苦、受罪的,這樣的正向思維一定要好好守護在心上,知道嗎?—和你們一樣需要正向思考的媽媽(本文摘自/繪本裡的千言萬語:30個故事,30封給孩子的成長情書/大好書屋)

裙子常歪一邊?竟因顳顎關節出問題!

裙子常歪一邊?竟因顳顎關節出問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治療顳顎關節咬合不正的二十歲女學生前來就醫,不但顎骨會發出「喀喀」的聲音,還伴隨頭痛和肩膀痛,由於實在太痛苦了,她只好從大學休學,可是卻因此患上嗜睡症。她說,最近連顏面歪斜的問題也跟著惡化了。她在牙科和大學附設醫院做了各項檢查,也拍了顳顎關節的電腦斷層掃描,然而主治醫師卻只說「沒什麼大礙」。她說每次下顎發出聲音時都令她倍感壓力,不但會害怕,也會擔心別人怎麼看待她,為此都快要罹患社交恐懼症了。顳顎關節是臉部唯一的關節,由關節骨和下顎骨所組成。張大嘴巴打哈欠或進食時,下顎之所以會發出聲音,是因為顎骨脫離原來的位置,導致出現多餘空間的緣故。「因骨頭碰撞而發出聲音,確實會令人感到害怕,不過只要將它想成是腰部椎間盤突出即可。因為椎間盤突出會壓迫神經,引發各種疼痛。」檢查後發現她同時罹患顳顎關節咬合不正、一字頸和骨盆失衡。我們的身體宛如由306 塊骨頭所組成的骨牌,只要有一處崩壞,全身便會因為失去平衡而倒下。因此,只治療某個部位是毫無意義的,如同顳顎關節咬合不正導致骨盆變形一樣。該名學生說,一開始穿裙子時裙子會轉來轉去,使她誤以為自己變瘦了,但是裙子之所以會轉來轉去,是因為腰線,也就是腰部左右平衡改變所產生的現象,導致裙子轉向有彎曲的那一側。一旦全身的平衡被破壞,腰部自然也會出現異狀。一旦頸部和肩膀出問題,也會對腰部造成影響,尤其是顳顎關節的問題更會影響骨盆。顳顎關節有問題的人中,高達九成骨盆是變形的,所以才要拍脊椎X 光,一併治療因身體平衡被打亂所衍生出的問題,這樣才能根治。改善身體的平衡,才能治療顳顎關節慢性疲勞是顳顎關節咬合不正所帶來的典型症狀。慢性疲勞會導致早上爬不起來,明明過著跟別人一樣的生活,卻覺得自己更疲憊。經常睡眼惺忪,不管做什麼事,臉上總是寫著「我好累」,容易被身邊的人貼上懶惰蟲的標籤。因此,該名學生也做了肝功能和甲狀腺檢查,甚至服用中藥,卻依然沒有痊癒。後來,她決定先專心透過能鍛鍊連接顳顎關節下顎與上顎的肌肉、骨盆與腰部肌肉的伸展操,改善身體的平衡。結束治療後她變得比以前開朗,原本臉蛋上的痘痘和粉刺也不見了,眼神變得更加清亮,看起來格外有自信。Doctor's talk矯正顳顎關節和顏面歪斜的生活須知.咀嚼食物時,均勻使用兩邊的牙齒.不用某一邊的牙齒嚼口香糖.避免吃堅硬食物.戒掉托腮的習慣.站著時,身體力量均勻分散在雙腿 上,避免只有某一條腿出力.坐著時,請勿蹺腳.睡覺時盡量平躺,勿趴睡.側睡時,兩側輪流躺.經常放鬆心靈並正向思考.洗臉時按摩下巴周圍肌肉.上下舒展耳朵上方的顳葉.經常做繞頸動作,伸展頸部解痛伸展操-顳顎關節、顏面歪斜矯正運動 按摩頭皮(顳肌)功效 提升專注力、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因為臉部皺紋會從耳朵前方開始長出來,若持之以恆地做,臉部肌肉會更有彈性。雙手握拳,用中指第二個關節,上下輕輕按摩耳輪正上方(顳葉)頭皮2 分鐘。 按摩下顎(咀嚼肌)功效 洗臉時,養成先在臉上抹洗面乳後再按摩的習慣,能有效打造V 型臉蛋。1. 咬緊牙關,找到下顎處隆起的肌肉,確認好要按摩的位置後,放鬆牙關。2. 雙手握拳,用最尖的關節上下按摩該部位2 分鐘。 按摩頸部肌肉(胸鎖乳突肌)功效 能打造美麗的頸部線條,並消除頸部皺紋。想擁有童顏,就要維持頸部、肩膀周圍肌肉的彈性。1. 扭轉頸部後,視線朝向45 度角,找到向外隆起的肌肉。2. 用大拇指和食指深深抓住肌肉,從下方開始上下按摩2 分鐘。Point 由於肌肉越上方越厚,因此請輪流按摩上方和下方。(本文摘自/鬆筋膜‧除痠痛‧雕曲線的強肌伸展解痛聖經:不吃藥、免手術,有效改善激痛點的114個修復運動/聯經出版公司)

人氣高的孩子 長大後比較幸福有發展

人氣高的孩子 長大後比較幸福有發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這個世界上,道格和吉兒是少數人,他們不管走到哪裡,好像都能輕易獲得大家歡迎;每間教室、公司、社交群體當中,或許都有一兩位道格和吉兒。同樣地,也有少數像大衛這樣的人,而且誰是團體中的大衛,大家都心知肚明。一個人一生的人氣階級高低,在童年早期,而且無疑是在小學一年級之前,就已經確立了。大多數人都是落在中間地帶。不知從何時開始,或許是在某座遊樂場上,我們對於自己的「人氣高低」已經有所意識。或許我們當時已經知道同學喜歡我們,因此我們也煩惱著如何維持自己對他人的特殊影響力;或者我們已經認清現實,知道有別人比我們更受歡迎,於是開始渴望得到同儕的注意和關懷。回想小時候,我們在社交階級上的地位高低似乎非常重要,這是有原因的:人氣可比一種貨幣,是青少年所能獲得最貴重、最容易取得的貨幣;它的明顯程度,無論我們幾歲,都能清楚看見。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曾經見到不受歡迎的孩子大哭,因為他們看見受歡迎的孩子能隨心所欲插隊先拿午餐,可是同學卻不讓他們插隊。年齡稍長,我們的人氣程度將決定我們能和哪些同儕成為朋友、哪些同儕的交友圈則是根本想都別想──有時候甚至同個交友圈裡,在校內午餐時的座位是按照地位高低來安排的。到了高中,我們幾乎很少和那些人氣程度低於我們自己的同學講話(更不可能和他們約會)。或許大人們動輒責備我們,叫我們專心念書、要吃青菜巴啦巴啦……但那些都在其次;隔天上學時,學校裡的酷帥同學會不會和我們打招呼,才是我們真正在意的事情。如今,長大成人,父母的勸告顯得越來越有道理:在校成績高,確實會使得日後的教育程度、事業發展、財務能力都變高,正如同飲食習慣好,畢業後數十年的健康也會好。但是,我們的人氣也適用同樣的道理嗎?人氣這件事,真正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人氣在校園裡確實重要,而出社會之後也依然重要。聽了或許你會嚇一跳,但我們真的應該高度重視自己的人氣高低。童年受歡迎的人長大比較幸福、有錢、有發展我們每天早晨出門上班的時候,心裡是開心還是擔心?對於現在所處的關係,是感到滿足還是衝突?在我們眼中,養兒育女是負擔還是樂趣?這一生中,有沒有做出過重大貢獻?在這個社會上,是否覺得自己受人敬重?這些問題的答案,一概都能回溯到少年時期的那片遊樂場上。我自己的實驗室進行過一項全球性的調查,發現在記憶中「童年受到歡迎」的成年人,最有可能表示自己的婚姻生活比較幸福、職場關係比較穩固,並且認為自己在社會上頗有發展;但是,如果回憶起的童年經歷是不受歡迎,描述的結果就會剛好相反。人氣高的孩子,長大後將擁有更高的學術成就、更穩固的人際關係、多年後工作賺取的金錢也更為豐厚;而那些不受歡迎的孩子,出現藥物濫用、肥胖、焦慮、憂鬱、工作問題、犯罪行為、傷害他人、罹患疾病,甚至自殺的風險都高出許多。如今,我們也已經明白,受到他人歡迎會改變我們腦海中的迴路,影響我們的社會覺察、情緒以及身體應對壓力的方式。正如本書所述,我們人生早年是否受到歡迎的經驗,甚至會影響我們的DNA。(本文摘自/如何讓人喜歡我:前FBI探員教你如何影響別人、營造魅力、贏得好感、開啟「好人緣開關」!(新版)/遠流出版)

用番茄工作法 提升工作效能的五訣竅

用番茄工作法 提升工作效能的五訣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準備好了嗎?有定時器了嗎?從番茄工作法的網站下載表格範本了嗎?那我們開始吧!現在,你面前有一條進步之路,有賴紀律與觀察,也洋溢樂趣與快樂。你甚至還沒達到番茄工作法六大目標的第一項,就已經從實踐中獲得成果。至於什麼能協助你跨出下一步,逐漸提升與進步呢?幾個訣竅與建議如下:1. 每個番茄鐘都很重要。整個番茄工作法的目標是建立個人對時間的留意,亦即留意每個下一步。你每走一步,都更增加這份留意。觀察需要努力與紀律,所以你需要蒐集有關自身工作方式的資訊,而且要有系統的做。在這條路上,我們會擺脫幻覺,並驚豔於自己的進步。2. 不必跟時間鬥。基於番茄工作法,你可以把時間變成有助工作的工具。重點在於目標,時間是工具。你會跟鐵鎚鬥嗎?沒意義啊。有時,你也許想贏過時間,比如想在一天的結尾把番茄鐘數目衝高以破紀錄,但光是這樣做就已經輸了,誠如波特萊爾所言:「莫忘時間乃貪心的玩徒,回回奪得貨真價實的勝利!」所有與時間的爭鬥,注定以失敗告終。假設你爭到一半,突然發覺自己在幹麼,然後呢?該怎麼做?該停掉番茄鐘,好好深呼吸,切記:下一個番茄鐘會更好。3. 休息。休息是番茄工作法最重要的要素。休息供你暫時後退一步,了解疲累程度,決定要停止或繼續。透過休息,下一個番茄鐘會更頭腦澄明,願意工作。休息提升產能,而且不須努力。4. 一次達成一個目標。番茄工作法分成一系列循序漸進的目標。達成前面的目標,妥善應用,更能達成下一個目標。為了解你是否真的達成目標而非自欺欺人,你不妨靠下列三個是非題檢視自己是否透過各目標確實往前進步:1. 我是否能更清楚運用番茄鐘的最初和最後幾分鐘回顧剛做的事?2. 我是否靠著大聲念出收穫,有效地進行回顧與調整?3. 跟夥伴合作是否更能有效進行回顧與調整?如果你一直回答「否」且無法輕易達成目標,你該捫心自問是否充分應用在先前目標的所學。總之,要先達成前面的目標,再迎向下一個目標。5. 不必急。你的目標不是盡速達成番茄工作法的所有目標。你要慢下來,不必急,慢慢來。好好享受達成現在這目標的過程。快樂不是來自於緊張兮兮的趕著完成下一個目標,而是好好感受現在這目標。(本文摘自/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采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