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傷口縫合後該如何注意?

傷口縫合後該如何注意?

1. 傷口縫合後,請保持傷口之乾燥(即不可碰觸水)。2. 傷口如果弄濕,請盡速除去弄濕之紗布,以消毒過的棉枝:沾生理食鹽水,擦拭傷口,再覆3.上消毒過之無菌紗布,如果不會自行換藥,則請回門診換藥。4. 如果傷口較大或較為複雜之傷口,請聽從醫師之指示返院換藥。5. 請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並避免感染。6. 避免吃剌激性的食物,如煙、酒、辣椒……等。7. 避免日曬及流汗。8. 如果有下列情形,請立即返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1) 發燒、寒顫 (2) 傷口出現紅腫熱痛 (3)傷口有膿液滲出9. 傷口能否拆線,要按照醫師指示,請至外科門診追蹤。(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 北醫外科醫師群 提供)

拆線後傷口的照顧

拆線後傷口的照顧

1. 傷口拆線後宜黏貼肉色透氣紙膠3-6個月。 2. 患部可用水清洗,但不要用力搓。 3. 傷口如有破皮時暫時勿貼紙膠,繼續擦藥膏直到傷口好了才貼。如疤痕有紅腫、肥厚情形可配合矽膠片做彈性套壓迫。 4. 疤痕的成熟約需六個月,期間應盡量減少陽光曝曬。 5. 去疤藥膏目前並沒有醫學證據證明,如果使用請於3-6個月後再抹,以免影響膠布黏性。 6. 如果疤痕有持續肥厚情形或蟹足腫,可用類固醇注射及矽膠片加壓治療。

給手術患者的小叮嚀

給手術患者的小叮嚀

您對即將面臨的手術感到緊張、害怕嗎?仔細閱讀這份資料,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並準備所需用物,一起面對挑戰。一、為期手術順利及預防傷口感染,會做皮膚準備(包括毛髮剔除、清潔消毒手術部位)。二、請多加練習醫護人員所指導您的“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翻身及肢體活動”,這將會對您術後痊癒和恢復肺部良好功能有所助益。1) 深呼吸:屈膝、放鬆腹部肌肉→自鼻吸氣直至腹部向外膨脹→嘴呼氣同時收縮腹部肌肉。2) 有效咳嗽:深呼吸一次→小枕頭或雙手指交叉按住傷口→深吸一口氣→用腹部力量連續咳嗽兩次。(此時可感到腹肌向內收而非乾咳)。3) 翻身坐起:左側躺,雙腿微屈→以右手撐起上半身,左手輔助,同時雙腿轉向床緣→慢慢坐起。4) 肢體活動:彎曲、伸展四肢的每個關節。三、麻醉方式1) 全身麻醉—術前午夜後禁食(包括水),術後待醫師許可後才可恢復進食。2) 半身麻醉—術前午夜後禁食(包括水),術後需平躺6~8小時,若感非常不適,可稍微側翻,但切勿超過30度。並待醫師許可後才可恢復進食。3) 局部麻醉—無特殊禁忌。(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 北醫外科醫師群 提供)

正確運動及攝取鈣質,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正確運動及攝取鈣質,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不論男女,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大約從三十五歲起,骨質量會開始慢慢減少,正常的骨質減少稱為「骨質缺失」(Osteopenia),骨質減少的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加快或變慢,而正常的速度如果加快了,骨質快速流失,病變就會出現,這就是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骨質疏鬆症」的原文Osteoporosis,意思就是佈滿了孔隙的骨骼,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但質量卻減少了,其原因為骨頭裏的鈣質逐漸流失,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造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骨質疏鬆症」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而已經疏鬆的骨頭,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生活活動所造成的身體負荷,久之,骨折就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有什麼症狀?通常病人察覺不出有任何症狀,當不小心跌一跤,竟把腕骨跌斷了,便表示此人骨質已經流失太多,而且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臀部骨折。三十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腕骨骨折的比例,遠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十倍。我們通常把股骨上端部位發生的骨折,稱為臀部骨折。臀部骨折的婦女能恢復到原來正常功能的不到一半,但因骨折臥床三個月而發生併發症死亡的,卻達百分之二十,這類病人因為需要強制臥床靜養,故而容易發生像肺炎、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併發症。通常婦女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一定要等骨折發生時,方才知道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所以這種病才叫做「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該吃什麼?首先要確實瞭解,自己日常習慣吃的食物是那些。把一星期內的所有飲食內容都記錄下來,然後參考表二,計算出您每日從食物之中攝取到多少鈣質,計算結果假如遠比標準(表一)需要量還低,便應當從表二中選擇一些含鈣量較多的食物。《鈣質攝取建議量(參照行政院衛生署民82年的建議量)》人員類別  /每日鈣質需要量(毫克) 出生至半歲 / 400,半歲至六歲  / 500,七歲至十歲  / 600,十歲至十二歲  / 700,十三歲至二十四歲(女) / 700,十三歲至二十四歲(男) / 800,二十五歲以上  / 600 懷孕期及哺乳中的婦女   第一期  / 600,第二期 /  1100,第三期  /  1100,哺乳期 /1100《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毫克鈣/100公克)》含量(毫克)食物(一台斤為600公克,一兩37.5公克) >400 髮菜、黑芝麻、紫菜、田螺、小魚干、蝦米、蝦仁、小魚、鹹菜干、奶粉、金勾蝦(乾)、吻仔魚 301~400 海藻、吻仔魚、九層塔、金針、黑糖、食鹽、白芝麻 201~300 黑豆、黃豆、竹豆、豆皮、豆腐乳、豆鼓、鹹海蟹、蚵干、哈蜊、莧菜、高麗菜干、木耳、健素糖 101~200 營養米(加鈣米)、糯米、米糠、杏仁、黃帝豆、芥藍菜、毛 豆、脫脂花生粉、豆干、臭豆腐、油豆腐、蛋黃、鮮奶、鹹油蟹、鮑魚、香菇、刈菜、橄欖、蓮子(乾)、花豆、茴香(香菜)、油菜、蘿蔔干、捲心芥菜、蕃薯葉、海螃蟹(蟳子)、海鰱(四破魚)、馬頭魚、哈仔、紅茶、包種茶 ▲我需要飲用大量牛奶嗎?簡單地說,不需要,牛奶雖然含有豐富而直接可被人體利用的鈣,但其它食物同樣也可以提供大量鈣,亞洲人欠缺乳糖酵素或對牛奶過敏的情形十分普遍,當缺乏這種腸酵素時,便不能消化牛奶,及其他乳製品食物。此時可改喝發酵乳(如優酪乳或優格),因為其中的乳糖已被乳酸菌發酵分解,較不易引起腹瀉,所以乳製品的攝取量一日兩杯(240cc/一杯),即可有500毫克的鈣攝食量。為什麼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症」那麼重要?正確而適度的運動,能使骨質增加,最好的運動,需要包含人體長骨的牽動、拉動、和某種程度的擠壓。例如行走、慢跑、騎單車、越野步行、划船等,而且常做這一類運動,對心臟和肺部同樣有好處。一、游泳有沒有幫助?游泳常被推薦為最好的一種有氧運動,尤其特別適合那些必須避免載重式運動的人。但是,如果想預防「骨質疏鬆症」,運動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於給人體骨架中,長骨的刺激,而游泳卻不能達到這個目的。二、運動量該有多少?美國研究報告顯示,婦女長期從事激烈的運動,會產生負面的效果。這種運動方式和提早停經可能有關係,而導致骨質的流失,這是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徵兆,故婦女月經週期有變動,則意味著運動量太高。三、運動量要多少才有幫助?為了達到維護骨骼系統的目的,並沒有一個確定的運動標準可供遵循,但有許多運動方式,如針對給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適當運動方法,對骨骼系統亦有幫助,故這類運動就是最好的推薦運動。如果您尚未從事任何規律的運動,那麼,當您開始運動之前,一定要先請教醫師。「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家中該有什麼應變措施?「骨質疏鬆症」患者,最需要避免的是跌倒而發生骨折,這種病人多半年紀較大,屋子裏到處都有使他跌倒的危險,因此,特別需要注意下列事項?樓梯:要確定地毯和樓梯踏板沒有鬆脫,以防止跌倒。地板:不可讓地板上四處散佈小物品,鬆脫的地毯和太過滑溜的地板,非常危險。傢俱:傢俱不可常常變換位置。老年人的活動模式一旦定型,便不容易改換。浴室:許多家居意外都發生在浴室之中。必須常保浴室確實不滑溜,保持乾燥。廚房中同樣要注意。燈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年紀大且又視力減退,因此,廳堂裏、樓梯間等,照明都必須充足,避免使人跌跤。藥物:任何會引起暈眩或導致方向感迷失的物質,例如酒類、藥物、鎮定劑等,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都具有潛在性的危險,因為警覺度一旦減弱,便會很容易因跌倒而骨折。

平衡石脫落,造成頭暈頭痛

平衡石脫落,造成頭暈頭痛

人類的內耳分為兩部份。一部份負責聽聲音、一部份負責平衡的維持。內耳的壁上附著許多非常細小的平衡石,這些平衡石可以幫助我們感覺直線加速及減速的動作。平衡石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從內耳的壁上脫落,當病人轉頭或改變姿勢時,這些脫落的平衡石就會撞擊到旁邊的平衡器官而造成病人頭暈。容易誘發頭暈的姿勢改變包括躺下、起床、床上翻身、身體前彎、頭往後仰及突然轉頭。造成內耳平衡石脫落的常見原因為頭部外傷、內耳發炎後、老化……等,但仍有許多病人原因不明。 頭暈時,儘可能臥床休息,不要下床走動。下床前採漸進式下床,即先坐於床沿等不暈才可走動。走動時,注意行動不要跌倒。▲若有頭部外傷時,請立即送醫並注意下列事項:(1)意識漸趨不清    (2)大量嘔吐  (3)手腳或嘴角抽筋(4)一邊手腳比較軟弱(漸趨癱瘓)    (5)劇烈頭痛           (6)呼吸困難   (7)頭暈狀況加劇

有效吸收鈣質的飲食要訣

有效吸收鈣質的飲食要訣

飲用乳品時,不要過度加熱,以免破壞營養素,影響吸收。巧克力、可樂、汽水、太甜的食物,以及煙、酒、咖啡,都會影響鈣的吸收應避免與含鈣豐富的食品一起食用。蔬菜中的纖維質、草酸及植酸均會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故應避免過量攝取較硬的菜梗。烹調排骨,可適度加一點醋,使鈣溶入湯中更能完整吸收。牛奶是鈣質很好的來源,因牛奶中的乳糖,會與鈣形成複合體有利於人體吸收;另外維他命D亦會增加鈣的吸收。鈣質含量較多的食物為:牛奶、小魚干、豆腐、沙丁魚、吻仔魚、蝦米、黑(白)芝麻、綠葉蔬菜、優酪乳、豆干等。高蛋白質飲食若攝取過多反而會造成尿鈣流失,因而加重骨質疏鬆情形,故應均衡飲食。有些身體狀況特殊的人,如鈣結石、家族性結石體質、脂肪吸收不良、有些乳鹼症的消化性潰瘍的病人,應限制鈣的攝取,長時間臥床病人因鈣流失故應補充鈣的攝取。

骨折後石膏固定的正確處理

骨折後石膏固定的正確處理

一、將患肢吊高或墊高,有助於血液循環,減少腫脹及疼痛。二、露於石膏外之手指或腳趾應經常活動,以幫助血液循環減少腫脹,並可減少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而保持患部功能完整。三、不可用打石膏的腳走路,除非醫師許可。四、石膏應保持乾淨,避免潮濕。五、石膏內的皮膚發癢,不可試著插入任何東西到石膏裏面抓癢,怕抓傷皮膚造成感染的危險性。 六、不可去除石膏內棉卷或擅自去除石膏。七、如患肢有下列情況,應立即返回本院之急診室診治:(1) 石膏固定的遠端指(趾)頭有極度腫脹、疼痛、蒼白、發紫或感覺持頓、麻木。(2)石膏下皮膚起紅疹。(3)石膏斷裂或粉碎。(4)石膏變鬆或太緊。(5)有任何臭味或滲出液從石膏溢出。(6) 意識改變、呼吸困難或其他不適症狀時。八、按醫囑定期返院門診複查。(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 北醫骨科醫師群 提供)

搶救糖尿病患的足部病變

搶救糖尿病患的足部病變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北醫內科醫師群指出,糖尿病足病變的治療:依據不同的病因,要有不同的治療計劃。 《神經性足病變》特徵是暖足,足部有脈搏,溼的化膿性傷口。如果只是淺部潰瘍可以用較保守的方法,如休息、打石膏8~10個禮拜。改成矯正用軟墊的鞋子,如果是深部潰瘍要注意骨髓炎、骨折等問題。等傷口乾淨以後再作重建的手術。《缺氧性足病變》特徵是足部冰冷,乾燥性壞疸及缺氧性疼痛,一般應先作血流檢查,如果血液循環不足及皮膚含氧量不足則傷口不易癒合,在治療若沒有發炎情形則應先清創,等發炎控制以後再做血管重建。整體來說,糖尿病足病變的治療要先把所有壞死的組織切除以及控制發炎,並且確定足部有足夠的血液循環再做重建手術。重建的方法由簡單到複雜,先從補皮,局部皮瓣到顯微手術的自由皮瓣,重建的目的在於保留行動的能力。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北醫內科醫師群表示,手術後之照顧也是相當重要的,一般在術後六個禮拜,最好不要負重,並且因為感覺神經異常,所以要常常檢查腳部有沒有發炎、傷口及皮膚缺損。並且要定期回到門診複檢傷口有沒有再發,一般的再發率到達40%,其再發的原因通常是外傷,或者進一步的血管病變,不適當的鞋子或是因為骨骼變形。總之,糖尿病足病變跟所有疾病一樣,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一旦延誤就醫,造成廣泛性的壞死或危及生命的感染,治療的結果就不好。

洗腎病患,這樣吃就對了!

洗腎病患,這樣吃就對了!

【一、足夠的熱量需要】每天每公斤體重至少35仟卡,才能使食入的蛋白質有效的利用。如果病人食慾不佳,可用含熱量高且蛋白質低的食物製成點心補充,如:糖飴、植物性油脂、及低氮澱粉(澄粉,玉米粉,太白粉,西谷米,冬粉,地瓜粉,藕粉等)。 【二、高生物價蛋白質】依每日建議蛋白質量,必須有一半以上是來自於高生物價蛋白質。) ◎一般體型、輕度活動量,1餐的建議飲食: 1碗飯 /2-3份蛋白質(魚、肉、蛋、奶類)/1份=魚、肉1兩=蛋1個=鮮奶1盒約240 cc 青菜至少1碟 /水果1個 /植物油烹調【三、每天以不超過0.5kg為原則】透析病人,可藉由每日秤量體重,來估計水分的積留,若水腫則需限水,其 量為總尿量+500~700c.c。 ◎控制水分攝取小技巧:1. 盡量少吃醃製及加工食品,味精尤其不可吃太多,不只容易口渴,也不利血壓控制。 2. 先將一天可喝的水分用固定容器裝好,並將這些水平均分配。 3. 感到口渴時用棉棒潤濕嘴唇或漱口。 4. 含硬糖果、嚼口香糖或擠一點檸檬汁於嘴中。 5. 可將一日飲用的水份,分一部份混合檸檬汁結成冰塊,口渴時含一個在口中,讓冰塊慢慢融化。 6. 擦護唇膏。  【四、低鈉】每日鈉需要量約為1.5-2.0g(4-5g鹽) 1. 含鈉量高的調味品:鹽、味精、醬油、烏醋、豆瓣醬等佐料。 2. 含鈉量高的食物:油麵、麵線、紫菜、洋芋片、罐頭水果、海苔醬、蜜 餞、沙拉醬 3. 市面上販售的低鈉醬油或薄鹽醬油,多是以鉀代鈉製成的醬油,所以要小心使用,以免反而造成鉀過高。 ◎各類調味品鈉的代換情形: 1. 1茶匙(5g)的鹽 =2湯匙醬油=5茶匙味精 2. 1g鹽  =6c.c.醬油=3g味精=5c.c.烏醋=12c.c.蕃茄醬 ◎每日攝取的鹽量依指示食用,烹調時可用白糖,白醋,酒,蔥,薑,蒜,肉桂,五香,花椒,檸檬汁等,使食物有風味,增加可口性。 【五、低磷飲食】可使腎衰竭的病情緩和。 高磷食物應酌量食用。豆腐,黃豆干,紅豆,豆類,糙米,乾蓮子,花生米,脫脂花生粉,黑芝麻,豆皮,瓜子,蛋黃,河蟹,鮑魚,紫菜,吻仔 魚,健素糖,酵母粉,雞肝,豬肝,豬腎等內臟類及巧克力,可樂等。 【六、鉀】若需配合限鉀飲食,則應在均衡飲食下,少吃含鉀高的食物,其中蔬菜 類,應先以熱水燙過後,再用油炒或油拌,可減少鉀的攝入量。 鉀高的食物:濃肉湯、雞精、人參精、咖啡、茶、運動飲料、草莓、哈密瓜、乾燥水果、堅果類、巧克力、梅子汁、蕃茄醬等。

搶救糖尿病人,從飲時做起

搶救糖尿病人,從飲時做起

【紅燈食物】即多油﹑鹽﹑糖的食物﹐最好禁食富含精緻糖的食物和飲料:糖果﹑煉乳﹑蜂蜜﹑汽水﹑可樂﹑養樂多﹑罐頭水果﹑果醬﹑果凍﹑蜜餞﹑ 甘蔗﹑冰淇淋﹑奶昔﹑中西式甜膩糕餅點心。加糖烹調的菜式﹐如:糖醋﹑蜜汁﹑茄汁﹑醋溜…等。 富含油脂(尤其是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富含動物性油脂的食物:豬油﹑牛油﹑奶油﹑肥肉﹑皮脂﹑豬腸﹑蹄膀等 。任何油炸﹑油煎﹑油酥等油膩食物 。椰子油﹑棕櫚油﹑氫化奶油及所製的糕餅點心。 太鹹的食物:醃漬﹑醬菜﹑罐頭及加工食品。  【黃燈食物】應少吃或經營養師指導食用﹐並列入飲食計劃糊化過度的食物:稀飯﹑冬粉﹑粉圓﹑西谷米﹑勾芡等食物。 富含植物性油脂的食物:花生﹑腰果﹑核桃﹑瓜子等堅果類及核果類。膽固醇高的食物:內臟(腦﹑肝﹑腰子﹑心)﹑蟹黃﹑魚卵﹑蝦卵﹑魷魚明蝦﹑花枝。鹹味中西式糕餅點心及應景食品。主食類:推薦食用全穀類﹐芋頭﹑蕃薯﹑馬鈴薯等應列入主食類代換。【綠燈食物】遵照飲食計劃及食物代換表食用主食類:推薦食用全穀類﹐芋頭﹑蕃薯﹑馬鈴薯等應列入主食類代換。奶類:建議以低脂﹑脫脂奶為主。 蛋類:若血膽固醇偏高﹐每週以不超過3~4個蛋黃為原則。 魚﹑肉類:瘦肉部份遵飲食計劃食用。 豆製品:是指黃豆製品。蔬菜類:充分攝取﹐以新鮮蔬菜為主。 水果類:遵照飲食計劃食用﹐以甜味較低的水果種類作為優先選擇。 【烹調注意事項】 儘量避免使用精緻糖﹐必要時使用「代糖」調味,以低油烹調為原則﹐如:清蒸﹑水煮﹑烤﹑清燉﹑滷﹑涼拌等,避免勾芡及使用大量含糖調味料,調味不宜太鹹,以植物油烹調食物 。【外食怎麼辦?】 《宴會》 1.熟知自己每餐能吃的份量﹐並參考前面的食物選擇原則選菜。 2.用餐時間不要和平時相差半小時以上﹐如果宴會時間延得太遲﹐可先準備一份點心食用﹐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3.注意調味方式﹐亦不宜攝取沙拉(或列入脂肪類代換)。 4.若對內容物或製備方法不了解﹐不吃比較保險 。5.堅果類﹑勾芡食物﹑油炸食品﹑魚子等食物均為宴席的主角﹐應特別注意﹐勾芡食物應先將湯汁瀝乾﹐油炸食品則應去皮。  6.宴席中供應的湯類含油鹽味精多﹐儘量避免飲用。 以新鮮水果(也應注意攝取份量)取代飯後甜點。《中式自助餐或餐館》 1.熟知自己每餐能吃的份量﹐並參考前面的食物選擇原則選菜。 2.以清蒸﹑水煮﹑烤﹑清燉﹑滷﹑涼拌等低油烹調的食物為主。 3.油炸食品應避免﹐若非吃不可則應去皮。 4.肉丸﹑肉餅﹑火腿﹑香腸等高動物油脂的加工食品不適合。 5.青菜應將湯汁瀝乾以減少油脂攝取。 6.勿以湯汁配飯﹐因含大量鹽油。 7.儘量不點炒飯﹑炒麵﹑炒米粉。 8.點清湯不點濃湯﹐並除去上層浮油。 9.餐館內的油﹑鹽﹑味精含量較高﹐可事先要求少放。 《火鍋》 1.明瞭各類食物的份量代換。 2.可以芋頭﹑玉黍蜀取代主食類﹐冬粉較不宜食用。 3.肉類以選擇脂肪低的種類為主﹐魚餃﹑蝦餃﹑蛋餃﹑魚丸﹑肉丸等因含油量較高﹐不要吃太多﹐並應視為肉類代換。 4.沾食沙茶醬等調味料勿沾太重﹐並應去除上層浮油。 5.火鍋湯應去除上層浮油再喝。 《速食店》 1.一般速食店的食物多屬高油脂﹑高熱量﹑高澱粉類食物﹐且蔬菜含量較少﹐除非必要﹐儘量少吃。 2.避免食用含糖食物(可樂﹑奶昔﹑霜淇淋﹑聖代等)﹐可向櫃台索取代糖調味。 《西餐》 1.注意食物分類與份量代換﹐烤洋芋及玉黍蜀應視為主食類﹐含油麵包(如大蒜麵包)應計入脂質份量。 2.沙拉醬應注意份量(列入脂肪類代換)﹐或使用糖尿病專用沙拉醬。3.肉類以海鮮及雞肉(低油脂肉類)作優先選擇。 4.以新鮮水果或添加代糖食物作為甜食﹐並注意食用份量 。5.儘量避免添加奶精(主要成份為油脂及多醣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