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從眼睛透視全身病灶

從眼睛透視全身病灶

眼睛是靈魂之窗,這不僅表示眼睛可以傳達出許多的內部訊息,同樣的也可以從眼睛來看出許多的病徵,除了眼睛本身的疾病之外,還有很多全身性的疾病,同樣的也會透過眼睛來表現,藉由眼睛的異常來發現一些問題,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即可避免許多遺憾。(一) 眼睛外觀:1.紅眼:眼瞼或鞏膜變紅或出血是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可能的眼疾包括急、慢性結膜炎、角膜炎、結膜下出血、針眼、急性青光眼、乾眼症,若有經常性的結膜下出血則需注意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凝血的問題。2.凸眼:最常見的是因為高度近視所造成,但也要考慮是否有甲狀腺亢進或一些罕見的疾病,如眼窩腫瘤等;若是眼瞼腫脹、疼痛,則可能為針眼或眼瞼發炎或過敏。3.眼球顏色異常:虹膜顏色會因為人種的不同而深淺不一,而在東方人一般均為深棕色,若有顏色異常必須懷疑是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像惡性貧血、銅代謝等。4.眼瞼下垂:兩眼瞼緣不同高度,此為重症肌無力症之症狀。(二) 視覺改變:1.複視:可分為單眼複視及雙眼複視,若為單眼複視,主要為眼球本身的問題,像白內障,若是雙眼複視,通常是因為控制眼球運動的神經或肌肉異常所造成,此種腦瘤的可能性也不可忽略。2.視力突然不清:可能患有視網膜出血、糖尿病或高血壓視網膜出血、視網膜剝離、視神經炎、青光眼,甚至中風前兆都有可能。3.視力漸漸模糊:可能患有視神經萎縮、虹彩炎、白內障、慢性青光眼。4.看見黑點或黑影:可能患有視網膜剝離或飛蚊症。5.當直視著燈光時,看見燈泡周圍有光圈:此可能是罹患青光眼或角膜水腫。(三) 眼睛不適:1.怕光:可能患有角膜炎、角膜破皮。另外,點散瞳藥也會怕光。2.眼睛癢:最可能是過敏性結膜炎、眼瞼炎。3.眼睛有異物感:可能有倒睫毛或眼瞼結石或有角膜異物存在。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表示以上這些眼部的症狀,若能稍加注意都能自我發現,但由於牽涉的範圍可由單獨眼睛的疾病到全身性的疾病,所以若有發現任何眼部的問題,千萬別掉以輕心,應盡速尋找專業的眼科醫師診治,以得到妥善的治療。

眼睛發出警訊,洩漏性病危機

眼睛發出警訊,洩漏性病危機

由於現代社會對性觀念比較開放,初次發生性行為的年紀越來越早,但對性知識的教育仍然封閉;對許多人而言,有關性病的認知多止於「名稱」而已,就像王先生一樣,多以為性病只會表現在性器官上及皮膚上,對於性病在身體其他部位的影響卻一知半解;其實性病分有很多種,而這些疾病都有可能透過各種傳染的方式侵犯到眼部,造成病患本身的各種眼疾,也有可能侵犯到身體其他部位如心臟、神經系統,除此之外,還會禍延子孫,將這不幸的影響傳給了下一代,造成新生兒的各種先天性疾病。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指出,性病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梅毒與淋病,其在眼睛上所表現的症狀結果通常並不理想。例如梅毒在初期會產生眼瞼及結膜發炎,第二期進而引起間質性角膜炎、角膜混濁及脈絡網膜炎等,最後第三期梅毒侵犯到腦神經,會造成兩眼瞳孔大小不同,並導致神經萎縮,以致失明的嚴重後果,甚至腦組織退化;且梅毒肉瘤不僅長在皮膚也可能長在眼窩,引起眼球突出。至於淋病所引起的「化膿性結膜炎」,不但發炎反應十分迅速,結果還非常嚴重,發炎後角膜可能會潰爛甚至穿孔造成失明;而新生兒初生時若經由母親產道接觸到淋病病毒亦會立即被感染到膿漏眼,產生一連串的眼睛問題。近年來由於性行為的改變,披衣菌、第二型疹病毒感染以及愛滋病也越來越多,所以此三種病毒已被歸屬於性病之列。其中最可怕的「愛滋病」,不但可以經由不正常的性交所導致,亦可經由胎盤傳給下一代,行成「先天愛滋病寶寶」,在愛滋病的病程中,眼部的症狀通常是愛滋病的早期病徵,這些嚴重的眼疾如: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炎、視網膜壞死皆導致失明;而「卡波西氏肉瘤」不僅僅只出現在皮膚,亦會長在結膜或眼瞼處,嚴重時,眼瞼的肉瘤會使眼睛無法閉起來,最後在去世時,真可說是名符其實的「死不瞑目」了。至於「疹病毒」及「披衣菌」的感染,則會產生頑固的「包埋體結膜炎」及「新生兒眼炎」而第二型的疹病毒亦會引起嘴角炎、眼瞼結膜炎、角膜炎、虹彩炎甚至角膜潰瘍。各種主要的性病都會引起眼部的病徵,千萬不要小看了眼睛所發出的任何警訊;如愛滋病便可經由眼底檢查,及早診斷出視網膜出血及棉絮斑,而立即投藥治療。性病的治療永不嫌晚,一旦發現就積極治療可使傷害降至最低的程度,倘若性病已經引發了眼睛的疾病,最好能立即接受眼科醫師的診治,以免抱憾終生。

如何治療甲狀腺突眼症

如何治療甲狀腺突眼症

甲狀腺位於前頸部,可分泌甲狀腺賀爾蒙,用來調整身體的新陳代謝,應付緊急情況,但是,如果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引起心悸、怕熱、指尖顫抖等症狀,甲狀腺病患除了影響身體外,也會引起眼及視力的問題。 凸眼症或眼突症,是眼窩疾病取常見的臨床表徵。凸眼症常見的原因,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腫塊、血管異常及發炎反應。甲狀腺凸眼症患在外觀上有明顯凸眼的傾向,怒目圓睜,以眼科特殊的凸眼計測量,兩眼凸出旳程度會超過十七毫米,比起一般近視所造成的凸眼要高出許多。常見的症狀:可能因暴露性角膜炎或視神經水腫引起視力異常,眼球凸出太厲害會使角膜暴露,而產生流淚、畏光及角膜炎。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建議在治療上,首先將不正常的甲狀腺功能矯治到正常,除了極少數病患外,只要甲狀腺功能回復正常,一般眼突之程度也會緩解。眼部的問題,須由眼科醫生追蹤檢查並給予治療,對初期的眼部病變(眼症狀活動期約二到五年),其治療重點在保存視力。對第二期(眼部永久變化)眼部病變的治療原則,則需靠手術矯治。 由於甲狀腺眼部病變的真正原因不明,目前採用的治療是治標而非治本。展望將來,若能找出真正的致病機轉,則治療將有突破性之進展。 所以病患所需要注重的是保養之道,要著重飲食營養之均衡,少食用過鹹之食物以免水份滯留體內而使眼突加劇,不超量進食含碘量過高之食物(如海帶、紫菜等)以免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避免過度勞累,放鬆心情,不要讓自己有過多或過高之壓力、睡眠充足、少至過擠之公共場所,以免感染病毒或細菌,這些都可預防免疫系統失調而使病情復發或惡化。

那種睡姿對寶寶最好?

那種睡姿對寶寶最好?

【不同的睡姿影響頭臉發育】近幾年來,不少年輕的父母喜歡讓寶寶趴著睡覺,希望寶寶長大後臉型能顯得較窄而瘦長,接近歐美人種的突出臉孔。事實上從臨床醫學的觀察所得,也發現這樣做是有點道理的;因為在小寶寶的頭骨骨縫尚未關閉定型之前,不同的睡姿的確會影響孩子未來顏面和頭顱的生長情況。 【趴睡的好處】一般而言,趴著睡覺的嬰兒較能熟睡,不易驚醒,對於睡不安穩、容易哭鬧的早產兒而言,此舉更是效用無窮。在住院的過程當中,醫護人員常會讓這些保溫箱中小小孩兒趴睡,這樣可以睡得比較安穩、香甜,長得也比較快一些,也較能促進小寶寶肌肉張力的發展。另外有一些病情特殊的嬰兒,例如有胃食道逆流(容易吐奶)、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斜頸等情況寶寶,都可以嘗試採用俯睡的睡姿,對病情的改善有相當大的助益。 【嬰兒猝死以趴睡者較多】究其原因,出生後兩、三個月內的小寶寶的肌肉力量不大,張力與協調能力亦不足,當讓其趴睡的時候,若頭部周圍有柔軟的物體如棉被、枕頭、填充玩具或厚軟的床墊等,遮住或擠壓其鼻孔時,大多沒有能力抬高頭頸部以轉個方向來換氣。於是就有可能因而窒息死亡。 所以讓寶寶以俯姿睡覺時,千萬不可以用過軟、過厚的床墊,而且在其四周也絕不可以放置任何毛巾或玩具,更不能讓寶寶用甜甜圈樣的枕頭來趴睡,以免發生意外。另外有些新生兒或早產兒,於趴睡時會使體表散熱量減少,再加上本身體溫調節功能尚不成熟,容易造成體溫上升而出現呼吸暫停現象。這些都是不適合趴睡的情況。因特殊原因選擇趴睡時,家長最好能密切注意小寶寶的狀況,在醫療院所當中也應使用心跳呼吸監測器較有保障。 【仰睡的優點】仰睡的優點是小寶寶的臉部朝上,口鼻可以直接接觸空氣,不虞異物遮閉呼吸道而影響正常呼吸,家長因可隨時觀察到寶寶的臉,因此當寶保有任何異狀,如口、鼻處有過多的分泌物、嘔吐物或臉色不對勁時,都可以很快發覺並立刻處理,而且寶寶的四肢可以不受限制地靈活運動,對生長發育較有幫助。 【仰睡的缺點】當然仰睡也不全然沒有缺點。仰睡姿勢是將人體較脆弱的一面,即胸腹部和外生殖器暴露出來,在心理上較無安全感,因此不易熟睡。有些容易溢奶或嘔吐的寶寶,在仰睡時嘔吐物可能回嗆而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而發生危險。 另外仰睡時呼吸會比較困難,且易產生雜音,乃因重力的關係,舌頭會往後掉,喉頭部位的軟骨蓋(會厭軟骨)也不易在吸器時完全開啟,卡在後咽部的結果,會妨礙呼吸氣流的順暢,對於原本呼吸就不太順利的早產兒、阻塞性肺疾病或有喉頭軟化症的寶寶而言,若採仰睡就會更加不利,此時,俯睡便成了不得不的選擇了。 【比較之後的選擇為側睡】這麼說來,側睡似乎可以成為折衷的第三種選擇。側睡確實有不少的優點: (一)側睡可以減少寶寶嘔吐的吸嗆,口腔內的穢物可藉由側向、較低的嘴角流出,而不致滯留在氣管開口部位。 (二)側睡可以減少睡覺時的呼吸不順暢及打鼾聲,因側睡時咽喉處的軟組織集會厭軟骨不致陷入氣管開口,而且痰液和口水也較不會瀦留在喉頭,所以呼吸會較為通暢。 (三)右側臥可以避免嘔吐或習慣性吐奶,乃因胃的末端出口與十二指腸的位置都在腹部的右邊,所以右側躺可以促進胃的內容物順利排入小腸,如此可以大為減少胃中食物吐出的可能性。不過側睡姿勢不易保持很久,如果寶寶翻身成了左側臥或寶寶只習慣於左側躺,反倒易於造成食物倒流而吐奶。 【沒有一種睡姿是零缺點的】沒有任何一種睡姿是完全零缺點的。因此該讓寶寶採取那種姿勢來睡覺最好,其實端視的喜好及保寶的習慣或特殊需求來決定,再加上父母的細心觀察,並給寶寶準備適當的睡眠空間,避免一些可以預防的事故,若有疑問則應諮詢醫護專業人員,以做適當的選擇與處置,如此寶寶便可睡得飽飽,長得壯壯!(資料提供: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  林炫沛)※文章出處: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 51期會訊

胃腸繞道手術可以根治第二型糖尿病

胃腸繞道手術可以根治第二型糖尿病

糖尿病與肥胖是文明世界兩大慢性病,兩者息息相關卻又同樣難以根治。外科手術目前是極度肥胖患者唯一有效而持久的治療方法,近年來醫界更發現減重手術對治療這些病人的第二型糖尿病更有奇效,往往在手術後一個月糖尿病就消失了,且長達10年以上。為何這些病人的糖尿病早在病人體重下降前就消失,一直沒有正確的答案。最新的研究顯示這與腸道荷爾蒙有很大的關係,胃腸繞道手術後食物不再進入十二指腸,可以將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十二指腸荷爾蒙影響消失,同時食物很快進入下方空腸,則可以刺激一種新發現的荷爾蒙GLP-1,這種荷爾蒙會刺激胰島素之分泌而改善糖尿病。由於胃腸繞道手術可以有效根治極度肥胖病人的糖尿病,明尼蘇達大學在美國衛生研究院資助下,目前主導一項臨床實驗計劃,針對輕中度肥胖病人的第二型糖尿病,測試是否胃腸繞道手術可以同樣治療這些病人的糖尿病。本實驗在台灣地區由內視鏡外科醫學會與糖尿病醫學會共同合作,將在桃園敏盛醫院、台大醫院及成大醫院糖尿病中心募集受試者,受試者條件為年齡30至60歲,第二型糖尿病診斷病患,糖化血色素在8%以上(正常應控制在7%以下為理想)。這些病人在進入臨床實驗後,隨機分成兩組接受內科及外科療法,為期一年,比較第二型糖尿病控制的結果。治療以糖化血色素小於7%、低密度脂蛋白小於100mg/dl、血壓收縮壓低於130毫米汞柱三者均符合為治療成功目標。胃腸繞道減重手術將由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主要執行者為李威傑副院長。敏盛亞太微創手術中心分析過去1375例減重手術臨床經驗,其中合併糖尿病的有413位病人,平均飯前血糖為190、糖化血色素7.9、血脂為294,手術一年後平均血糖降為90、糖化血色素5.7、血脂為100。手術後一年糖尿病的治癒率達87%,與國外報告接近。目前以內視鏡手術治療糖尿病病人的風險並不高,據敏盛醫院統計,由於糖尿病人的腹部脂肪較多,手術時間較對照組為長,但是併發症的比率並未較高,全部手術病例產生嚴重術後併發症為1.6%,且無死亡率發生。因此目前以肥胖糖尿病病人接受內視鏡胃腸繞道手術方法是相當安全的,這項研究成果7月6日剛由李威傑教授與台大醫院莊立民教授共同於日本亞洲第二型糖尿病論壇中發表,深獲大會重視。目前台灣是亞洲唯一獲准參與本項實驗的地區。內視鏡胃繞道手術根治療糖尿病【案例1】    一位46歲的女性病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有5年,術前體重為92.5公斤,體積指數為34,屬中度肥胖。目前體重60公斤。手術前後代謝指數變化如下:【案例2】    一位32歲的女性病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有1年,術前體重為145公斤,體積指數為53.9,屬重度肥胖。目前體重76公斤。手術前後代謝指數變化如下:【案例3】一位43歲的男性病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有1年,術前體重為123公斤,體積指數為38.4,屬中度肥胖。目前體重83.6公斤。手術前後代謝指數變化如下:

快樂健康的情緒保養祕方

快樂健康的情緒保養祕方

星期一的早晨,你是否覺得特別不想去公司上班?心情特別不好的時候,你是否感受到皮膚變的更暗沉或更容易生病呢?這些現象都不是你的幻想,而是確有其事!研究人類身心健康關聯性的健康心理學家們已經發現,「情緒」正是重要的關鍵。聯合心理諮商所 邱永林 心理師指出,正確而適時地保養我們的情緒,不僅能讓工作更快樂、更有效率,也能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情緒與工作的關係】丹尼爾高曼博士是全球暢銷書「EQ」的作者。從他與同事多年來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在職場上的成功,有高達百分之80的因素,歸因於良好「情緒管理」,其餘百分之20才是能力、教育程度等因素。 一項研究指出,在職場中最常引發的負面情緒依序是:挫折感(41%)、厭煩(30%)、失望(23%)、擔憂(21%)、厭惡(17%)、恐懼(14%)、不快樂(13%)。這些負面情緒不但阻礙工作、生活之順利進行,長期累積更可導致生理、心理、人際之失調。根據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項跨產業大型研究結果發現,經由測量員工所展現的負面情緒,可以準確預測3年後人員的離職率與客戶滿意度。反之,如果員工能夠提升百分之1的正面情緒,就可為公司帶來百分之2的收入增加。無怪乎近年來,最熱門的職場教育訓練課程之一,就是「情緒管理」了。【情緒與健康的關係】許多人以為,工作以及工作上的不開心,只會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殊不知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顯示,長期而嚴重的負面情緒,可能影響到一個人罹患特定疾病的機率!在2005年底發表的國際身心醫學期刊中,芬蘭的一組研究人員,針對大約一千名年齡24歲到39歲上班族的心臟動脈血管健康情形,與情緒壓力、抽煙、飲酒、運動習慣、體重、膽固醇等變因作交叉分析,結果發現最明顯的因子是「情緒壓力」!尤其是符合情緒壓力程度高的男性受試者,罹患心臟動脈血管硬化的比例高達29%,而且未來罹患心臟病、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來的更高。對女性來說,愛美,可說是她們的天性。有句話說:「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這句話可能要稍微改寫成「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和EQ低的女人」。原因是法國及日本的一群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負面情緒影響肌膚生理的醫學機轉了!當我們的情緒產生變化時,大腦會經由中樞神經系統傳送刺激到全身,當刺激傳送到皮膚時,皮膚神經末梢就會分泌一種名為CGRP的物質,進而促進皮膚黑色素生成。這也難怪人在情緒不佳的狀況下,膚色看起來總是特別晦暗。【情緒保養的樂活秘訣】既然知道了「情緒」會影響我們每日的工作與生活的品質,那麼是否有一些原則與做法,是每個人都可以實行的呢?我想借用近來很熱門的「樂活族」(LOHAS)來提出有效情緒保養的建議:《Love》 不管再怎麼忙,也要留時間去關愛你的家人與朋友。遇到挫折時他們將會是你最好的依靠。《Outdoors》多走出戶外,享受太陽光免費提供的「多巴胺」(一種讓情緒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Hobby》從事自己喜歡的嗜好,讓你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至少有一項值得期待的活動。《Active》平時或放假的時間,多讓自己「動」起來。接觸新鮮的人事物,將會讓你的頭腦保持靈活,抗壓性更高。《Security》尋找有「保障」的協助。當遇到無法突破的情緒障礙時,一個值得信賴的心理醫師可以幫助你做出有效的改變。

兩性吸引力:長命or致命?

兩性吸引力:長命or致命?

從青春期開始,男女之間的話題,永遠是茶餘飯後最好的素材。大多數人也都認同身邊若有一位理想的伴侶,可讓人生增添許多幸福的色彩。然而,缺乏了健全的兩性關係,不僅會對你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更會對身體健康形成一定的負擔,嚴重者甚至會致命。以下就是幾個有趣但真實的兩性科學數據:1. 婚姻生活中的男女,平均壽命比未婚者多4年。2. 離婚會使人們患病的機率增加35%。3. 當示愛被拒絕或愛情關係結束時,17%的當事人曾企圖自殺。4. 27%離婚的男士表示前妻是生活上最佳支持者,但只有16%離婚的女士表示前夫是最佳支持者。5. 法國專家指出,每一次輕吻,會令臉部21塊肌肉得以運動,如果是一次深吻,則要動用38塊肌肉,使得臉部皮膚的血液供給增加30%,有利於皺紋的舒展。6. 每一次嘴唇接吻,雖有超過270種不同的細菌,經由吻者的口腔互相傳送,但其中95%的細菌對人體無害(嚴重傳染病患者除外),反而促使免疫抗體進入對方體內,使得雙方的交叉防疫功能得到加強。7. 一項針對8500名當時沒有罹患十二指腸潰瘍的男人進行調查,在一開始問卷中填寫太太對他們的愛和支持很低的人,5年後,罹患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是其他男人的兩倍。8. 一項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一個月少於一次性愛的男性,是每星期至少兩次性愛的人兩倍的死亡率,但必須確定是安全的性行為。成年男女在遇到工作、生活以及人際壓力時,除了心理上的反應有異於對方外,生理上的反應也大相徑庭。任何一個哺乳的婦女都同意,乳汁分泌的多寡與她們是否能感到放鬆有強烈關聯,這種現象是因為放鬆時大腦才能分泌催乳激素。從物競天擇的角度來看,遇到緊張的情況能夠快速恢復平靜與放鬆的女性能夠分泌更多的母乳,因此她們的子女能獲得更大的生存優勢。但對男性來說,相反的生理反應才能讓他們在原始環境中生存下來。早期狩獵生活的特性,有利於那些遇到獵物或危險時,腎上腺素能夠快速分泌保持警戒,並且不會輕易鬆弛的男性。聯合心理諮商所 邱永林 心理師指出直到今日,男性受到壓力或刺激之後,心血管系統的反應仍然比女性來的強烈,並且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一個30歲的男性如果和伴侶爭吵,這男人的心跳速率會在幾秒鐘內,由正常的每分鐘76下飆高到100甚至150下。男人的血壓上升的更快。阿拉巴馬大學茲爾曼博士的研究顯示,如果用粗暴的方式對待一群男性,然後要求他們在20分鐘內放鬆自己,但他們的血壓仍然急劇上升,直到這群男性獲准以「報復」的手段回敬對手,他們的血壓才平緩下來。如果以同樣粗暴的手段對待一群女性,她們卻能在20分鐘內迅速使自己的血壓平靜下來,更有趣的是,如果強迫她們實施報復手段,她們的血壓又開始上升。儘管科學家們已經找到「愛情」的化學物質(至少他們是如此宣稱的),但正如許多臨床及實驗室研究數據顯示,改善健康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改善你的親密關係品質!擁有親密關係幾乎就等於掌握身心健康的鑰匙。1、加深了解對方:你知道伴侶最喜歡吃的一道菜是什麼嗎?在公司裡哪位同事最常惹她生氣?最喜歡的歌星或音樂專輯名稱?這些事情雖然乍看之下很瑣碎,但是了解對方這些個人喜惡的「過程」當中,卻經常會帶給你一些驚喜。2、培養讚賞的能力:如果你想要澆熄兩人關係的熱度,很簡單!不管對方為你最任何事情,都把它當成理所當然,保證很快地你們兩人的關係降到冰點。因此,適度地讚美對方,感謝伴侶為你所作的改變與努力,會激勵伴侶不斷地會這段親密關係付出,而你們兩人都會因此樂在其中。3、試著讓伴侶影響你:「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一些能力是比對方來的強。擁有親密關係的家庭或伴侶通常掌握一項秘密:允許和對方共享權力!例如,你的太太或女伴經常展現出讓你驚訝的「第六感」,或許下次你要選擇生意夥伴的場合,記得帶她一起出席,事後聽取她對那人的觀察與直覺,很可能幫你省下可觀的金錢以及名譽的損失。

談雷射視力矯正及其對運動的影響

談雷射視力矯正及其對運動的影響

雷射治療對生活及運動的影響,其實很多觀念留在早期的近視開刀手術時代;由於其手術方法是用鑽石刀依病人年紀及其度數,在角膜上做不同刀數,深度及長度的切割。所以RK術後角膜較為脆弱,同時在夜間因瞳孔放大造成的炫光也較為嚴重。另外,病人術後有五%~二十五%度數回復的問題,也是一個困擾。至於目前流行的雷射視力矯正,雖然在術後三個月內,仍有可能造成病人眼睛輕微乾澀酸痛,以及夜間光圈和炫光的困擾。然而,由於其精準度的大幅提昇,在三個月後所有不適應症消失後,病人的滿意度高達九十五%。此外由於PRK(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術)治療的度數有限(六百度以內),及其術後疼痛及角膜混濁的後遺症,其可行性已經幾乎由LASIK取代。LASIK(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除屈光術),乃是將角膜部分掀開○‧一六○公分厚度的角膜辦後,將雷射照射在殘餘的角膜的基床上,再將角膜辦蓋回去。由於其傷口在內部,所以術後不但不疼痛,且視力恢復得很快又穩定。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指出,現在針對LASIK術後對運動的影響,有二個討論重點:第一、角膜辦的黏合程度隨著時間越來越牢固。雖然其傷口在術後二十四小時便癒合了,然而,二週內因游泳或三溫暖仍有造成感染的危險。至於,角膜辦若受到強烈撞擊在三到六個月內,仍有破裂或移位的機率。所以筆者建議雷射術後半年內,在一般生活及從事運動方面,要避免眼眶及眼睛的直接撞擊。第二、談到角膜厚度及近視度數的部分:通常近視度數越深,雷射氣化掉的角膜厚度越多;我們的角膜厚度約○‧五~○‧六公分,雷射術後必須至少保留○‧四公分以上的角膜厚度,才有辦法承受大氣壓力的調節。對於那些高度近視,而角膜辦厚度又不夠的人而言,雷射術後二年內,可能因為角膜太薄、防土牆不夠,而造成殘餘角膜不可逆的前凸,而使視力逐步降低,嚴重時甚至必須要換角膜。這些患者可能在登高山、潛水或坐飛機時使病情惡化而不自知。很可惜的是,雷射視力矯正的求診者通常對此點的認知不夠,所以筆者建議近視超過八百度的患者,在諮詢或檢查時必須要有角膜厚度及其前後弧度健康的完整概念,並且要與醫師充分的溝通了解後再決定是否接受手術。總而言之,雷射手術在今日是一個成熟的技術。專業的醫師、精密的設備配合術前術後謹慎的檢查與追蹤,應有大於九十五%的成功率。

「熊貓眼」與體質遺傳有關

「熊貓眼」與體質遺傳有關

黑眼圈相當惱人,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分析黑眼圈的形成原因,可分為下列幾種:第一、是與個人的體質及遺傳有關,也就是說眼睛周圍的皮膚先天體質,就比鄰近部位的皮膚色素深暗且量多,所以就會顯現出暗灰色眼圈。這種型態的黑眼圈,可運用一些蓋斑膏來遮蓋,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不過一般蓋斑膏多較有刺激性,再加上眼睛週遭的皮膚又較薄,故在使用這類藥膏前,最好先諮詢醫師的建議,以免造成皮膚,甚至眼睛的過度刺激,而形成另一種黑眼圈。第二、是由於眼睛周圍的表皮較薄,所以皮膚的色素或皮下血流顏色都容易反映、呈現在表皮面,加上這個區域的汗腺、皮脂腺分泌較少,且容易長期暴露在陽光底下。因此,成為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所以當血液流經此處的大靜脈,接近皮膚表層的下方,就會出現藍黑色的眼暈。此種類型,可使用果酸藥膏塗抹,將有利於皮膚厚度增加,且可減少靜脈瘀血,進而改善黑眼圈。第三、是因為眼睛週遭血液循環不好所造成的,這類型的黑眼圈多是因為睡眠不足,或是伴有鼻部過敏、鼻塞等疾病。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黑眼圈。若要改善這類的黑眼圈,需先治療好鼻子的問題。之後,再來嘗試熱敷按摩眼睛,及恢復正常的作息方式,促進血液循環、減少靜脈瘀血。第四、形成黑眼圈的原因,是因為眼下皮膚過於肥厚,或有眼袋。由於皮膚凹凸沈積作用,造成有黑眼圈的外觀。這時若進行眼袋手術,割除多餘的皮膚,並將鬆弛的筋膜切開,並將脂肪平均的鋪在眼骨下是可以有改善的功用。另外,常用化妝品要注意,可能有某些深色的化妝品微粒會透過彩妝滲透到眼皮內。久而久之,便會造成色素沈澱,產生黑眼圈。此時,則需要停用化妝品,或考慮改用其他品質較好的化妝品,以免因為愛美而付出代價。

子宮內膜異位,影響卵巢運作,易損「孕」氣

子宮內膜異位,影響卵巢運作,易損「孕」氣

子宮內膜異位為何會造成不孕?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機轉,而不是單一的原理。鄭丞傑 醫師指出有研究顯示,可能有以下幾種機轉容易不孕: 《解剖位置的改變》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細胞在骨盆腔內組織的廣泛分佈,會使子宮、卵巢、輸卵管、直腸等器官互相沾黏,可能造成輸卵管阻塞,阻礙精子的游動,卵子的輸送,不過,解剖位置的改變,並無法解釋所有因內膜異位造成的不孕情況。 《性交疼痛,減少行房的次數》因為病灶容易發生在子宮正後方的道格拉斯陷凹和子宮薦骨韌帶上,正好是陰道頂端的上方,因此,在行房時,陰莖的插入會造成不適及疼痛。 由於疼痛的關係,會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減少與先生行房的次數,也減少受孕的機會。 《自體免疫的異常及炎性反應》在內膜異位患者身上,可以發現,血液中,存有較高量的一些抗體,這些病患的腹腔液中所含的吞噬細胞、前列腺素等,均高於正常人,這些情況有可能造成精子、卵子或受精卵的傷害,也有可能出現不利於著床的現象。 《卵巢機能的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細胞若附著在卵巢上生長,會佔據正常卵巢結構,並形成巧克力囊腫,使正常卵巢細胞及卵泡受到破壞。 再加上這些內膜異位細胞所造成的炎性反應,也影響了卵巢的正常運作,因此,常會有不排卵,或者即使排卵,但可能品質受影響。同時,黃體功能也會呈現不足,受精卵不易著床的現象。 《流產》有文獻報告,患者即使已懷孕,但自然流產的機會可高達30至40%,而一般人的流產率則約在10至15%之間。若經過治療的內膜異位患者,則流產率可降到20%左右。但此觀點仍有待證實。 總之,子宮內膜異位影響卵巢、子宮、輸卵管、腹膜,甚至影響性交意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