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近視環境是主因,假性不能戴眼鏡

近視環境是主因,假性不能戴眼鏡

很多患有高度近視的父母擔心是否會遺傳給下一代,事實上,近視的問題與癌症很相似,和環境有關,也有可能遺傳,但並非是絕對的有或沒有。近視的遺傳並非單一基因的遺傳,而是一種許多基因組給而成的一種遺傳體質,絕大多數要在環境因素的誘發下才會產生問題。一般認為近視有一定遺傳傾向,高度近視比較顯著,一般近視這種傾向就不明顯。有遺傳因素者發病年齡較早,近視多在六百度(-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視者,並無家族史的紀錄。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指出,不少眼科專家認為高近視眼屬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因此高度近視青年在選擇伴侶時,對方最好不要是高度近視眼患者,特別是有近視家族史,按照染色體隱性遺傳規律,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高度近視眼,他們所生的孩子,四分之一是高度近眼患者,四分之二為帶因者(外表正常,但他們的遺傳因子中帶有致病基因),四分之一為正常人,由此可知近視的遺傳機率是很高的。近視是先天遺傳決定,還是受後天環境影響?雖然眾說紛紜但應該是兩者皆有關係。今日醫學雖然發達,但對於遺傳問題尚無根本解決之道,環境因素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也就是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的。張朝凱 醫師建議一般來說,假性近視切記不可戴眼鏡,因為假性近視只是因為不注意用眼衛生,長時間不斷地連續看字、寫字或近距離精細工作,使眼內專管調節看遠看近功能的睫狀肌持續不斷地處於收縮狀態所造成。這種情況只要多休息、多看遠物,通常會自己恢復,不需戴眼鏡;若是戴上眼鏡,反而會更增加眼睛的疲勞,甚至有演變成真性近視的可能。真性近視就必須配戴合適的眼鏡來矯正,因真性近視是眼軸長度過長導致影像聚焦落在視網膜前,使我們在看東西時模糊不清,這種現象是沒有辦法用自然的方法回復的,故需戴眼鏡來矯正視力。通常在配鏡時,最好還是請眼科醫師或驗光師驗光後再根據處方單配鏡,切勿隨便買眼鏡配戴。

夏日曝曬「面紅紅」,屬敏感型肌膚

夏日曝曬「面紅紅」,屬敏感型肌膚

臉頰鼻頭兩側和額頭經常性潮紅,老是頂著一張紅蘋果臉見人,尤其是紅紅的鼻頭,便是俗稱的「酒糟鼻」,甚至有些患者可能伴隨輕度的搔癢與換季時潮紅區域乾澀的現象。當受到飲酒、長時間曝曬陽光下、情緒的波動等因素刺激時,其較為敏感的兩側臉頰血管便開始擴張,導致酒糟患者「面紅紅」。除了紅腫外有些病人會合併有像青春痘的酒糟性毛囊病變,年紀過了青春期卻常常長類似痘子或動不動就皮膚過敏的婦女應特別注意。依嚴重程度,酒糟分成三個階段:一、紅斑血管擴張階段:酒糟初期,在受到日曬、溫度、情緒等刺激,面頰皮膚會潮紅的現象;二、丘疹膿皰階段:除了面部肌膚潮紅外,亦開始長出丘疹或是膿皰;三、鼻瘤階段:鼻子部位的皮膚組織增生所引發。鄭國良醫師指出,人體的皮膚以臉部,尤其是鼻頭或鼻孔周圍及下肢最容易有血管擴張的現象;在治療方面對於紅色的小微血管治療方式以血管雷射為主。KTP 532m m 因光點小 1m m -2m m ,最適合使用於臉部及鼻側的紅色小血管擴張。染料雷射具有冷卻系統,除了酒糟外,對於較淺微血管擴大或葡萄酒斑等胎記效果亦佳。而廣泛性的潮紅則建議以全臉染料雷射、脈衝光或磁波光來治療。治療一般可透過單一血管性雷射達到改善的效果,而對於較嚴重或頑固的病人則可使用組合式血管雷射來治療,亦即合併染料雷射、KPT或脈衝光、磁波光。臉部潮紅、酒糟膚質皆適合施行的染料雷射治療或脈衝光、磁波光,其原理是利用擊發出一些血紅素容易吸收波長的光波,再透過血紅素強烈吸收雷射波長,使得血管內的溫度升高,造成血管壁破壞,以達到治療目的。酒糟的皮膚要比一般人更多照料,夏季更是酒糟患者苦不堪言的季節,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提醒酒糟患者,避免長時間接觸熱源,曝露紫外線下、洗熱水澡、吹暖氣等都應避免。另外酒類、辛辣食物也要減低攝取量。由於酒糟體質的皮膚屬敏感型肌膚,長期擦拭不當保養品可能會不斷刺激使皮膚更加敏感,病人在選擇清潔、保濕、防曬產品應避免含皂鹼、防腐劑、香精等成分,保養品最好諮詢專業醫師再做使用。減少刺激酒糟的危險因子,才能讓酒糟一族安然度過炎炎夏季。

女人放輕鬆,職場女性疲勞指數偏高

女人放輕鬆,職場女性疲勞指數偏高

除了知道女性一般比較疲倦之外,我們要做些什麼?在停經」相對」體內男性荷爾蒙比以往稍多的狀態,的確許多女性越來越有衝勁、有爆發力,也有脾氣。女性習慣為了平靜安穩為了不負週遭期待,接受協調,在兩性關係中退後忍讓。當彼此真正忍讓關懷,理論上,許多事情並不需要話力氣計較。在說出不滿的那一刻,被強壓的枷鎖方能真正鬆脫,事件才有可能解套。在說出不滿之後,也才方體會,有些事情無妨忍耐不過是投射。越過事件本身,我們將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憂懼所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 楊曉萍 醫師,提供幾點對抗疲勞的方式 》 1. 每晚睡眠充足2. 健康均衡飲食與大量飲水3. 規則運動 4. 練習舒壓,如瑜珈、打坐5. 合理的工作量與工作時間表6. 降低壓力來源,如換工作、放假、直接處理不良的兩性關係7. 補充綜合維他命,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補充或檢查8. 避免煙酒與藥物

社會老年化,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

社會老年化,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

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軟骨磨損,空縫可能變得狹窄,甚至密合起來造成關節變形。 除了軟骨磨損、骨頭暴露造成的疼痛外,部分患者增生骨疣(俗稱骨刺)斷裂,或合併滑膜炎、軟骨磨損產生的碎塊(關節鼠),也易有異物感刺激組織,產生疼痛,尤其是滑膜炎急性發作期膝關節處容易紅腫、積水,疼得讓患者幾乎無法走路。依症狀的輕重,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方式也不一,在預防上,患者應避免拿重物、勿穿過硬的鞋子,以免加重關節的負荷。過重的人也要控制體重   。復健及藥物治療方面,主要以紅外線照射、熱敷及按摩等,來改善關節的疼痛及僵硬,若已發生腫脹,則要改用冰敷。也有醫師會以針劑抽出關節內積水、減輕腫脹,不過,這多只治標、不治本,暫時緩解疼痛腫脹後,又易在短時間內復發。藥物治療部份則以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為主,對輕、中度關節炎患者,關節內注射玻尿酸或服用葡萄糖胺,也是選擇之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 范政裕 醫師指出,對於膝關節嚴重磨損的患者,只能採取手術方法來改善。常見手術方法有三種,分別為經關鏡修整清洗術、高位脛骨切骨矯正術及膝關節置換術,前者對有磨損碎片存留、或合併退化性半月軟骨斷裂的患者效果最佳;高位脛骨切骨術適用於中年或較年輕、內側磨損嚴重、沒過度肥胖、外側關節空間尚可的患者。 膝關節置換術則是把設計且活動良好的人工關節裝置在患者膝蓋內,只切除磨損之關節面極少部分骨頭,術後患者住院照護傷口與復健後返家,其關節活動度、方便性,在醫療器材不斷演進下,置換人工關節的患者,依然可以自由活動、走路,大幅改善生活品質,有助於銀髮族重返社會。 一般說來65歲以上接受手術極可能可以終身使用。但有些情況,如病情嚴重或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年輕的病人也是建議置換的,但年輕人的活動力旺盛,裝置人工關節磨損率更快,日後可能需要重新置換人工關節。筆者見過最年輕的手術病例是14歲,這個年輕人已經坐輪椅5、6年了,希望有一天可以行走,而動了手術後,人生也恢復了色彩。

全方位生理功能檢測,遠離不健康的生活危險因子!

全方位生理功能檢測,遠離不健康的生活危險因子!

否感覺日常生活經常出現疲勞、精神不振、關節或是肌肉疼痛、嗜睡等症狀?去作了一般健康檢查卻找不到問題在哪裡?懷疑身體上出了甚麼問題,卻不知如何改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北醫睡眠中心醫師群表示,最新的生理量測技術,針對您的生理狀態進行準確的評估及測量。經由功能性生理功能檢查,您可以瞭解:1. 心肺耐力及功能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心肺耐力不良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也會影響日常生活的體力及耐力。心肺耐力不良的人,在許多患病狀態時,會有比較不好的預後。2. 日常生活活動量及代謝率 (Daily activity and metabolic rate):不活動(sedentary life style) 活動型態會造成心肺耐力的下降,憂鬱、肌肉疼痛等問題。而身體代謝率的不足,則容易造成肥胖的問題,而對健康造成影響。3. 睡眠節律:睡眠不佳,會造成日間精神及功能下降,也容易造成意外事件。同時最新研究顯示,睡眠不良的人,長期死亡率亦較高。4. 自律神經功能:環境、心理壓力、不良的調適,會造成自主神經功能過度活化。而產生某些自主神經失常的症狀、如頭暈、麻木感、吞嚥困難、疲勞等問題,自主神經過度活化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健康狀態的促進需要經由日常生活習慣、運動規劃、睡眠調整及壓力調適來達成,不生病不等於健康,透過全面性的功能生理檢查,能讓您找出不正常的生理反應及生活習慣,進一步幫您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

全球首例:1/2子宮媽媽 自然生產

全球首例:1/2子宮媽媽 自然生產

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研發以腹腔鏡技術治療子宮肌瘤症,施行部分切除及子宮動脈阻斷術,造福希望保留子宮的婦女,也完成少數婦女手術後,生兒育女的心願。子宮部分切除婦女,懷孕中胎兒的成長對容積減少的子宮是一大壓力,生產方式上醫師都會建議剖腹生產,以減少產程對脆弱子宮的傷害。 陳小姐今年36歲,6年前因長期嚴重經痛,與婚後5年不孕至北醫附設醫院就診,經超音波與內診發現子宮後壁之子宮肌腺瘤,劉偉民主任於手術中發現子宮肌腺瘤瀰漫整個子宮後壁(範圍8 x 7 x 6公分),且與子宮直腸腺窩嚴重沾黏,施行子宮肌腺瘤減積手術保留1/2子宮。子宮部份切除的婦女自然懷孕的機會不容易,加上陳小姐丈夫精蟲過少且活動力不佳,三年前(2004年)試過人工授精但未能成功;去年(2006年)發現自然懷孕,欣喜不已,定期於北醫附設醫院進行產檢。為了讓胎兒發育到穩定階段,劉偉民主任希望胎兒體重達2500克,懷孕37週以上進行剖腹,但今年五月初陳小姐妊娠28週時,有出血及早產跡象即入院安胎。5月24日凌晨妊娠31週,出現產兆子宮頸開8公分,進入產房後,內診發現子宮頸全開且胎頭進入產道,經過評估媽媽狀況良好且有意願嚐試自然生產,醫療團隊教導媽媽適當用力,主治醫師協助產婦與宮底施壓固定,輔助胎兒下降,順利自然產出一名男嬰,體重1716公克目前在保溫箱繼續照顧。劉偉民主任表示,這位活動力佳可愛的小寶寶,是上天給陳小姐夫婦與醫界最神奇的禮物,在不可能之中看到奇蹟,更顯生命的神聖與不凡,誠心恭喜陳小姐夫婦喜獲麟兒。

民眾心目中的理想牙科服務

民眾心目中的理想牙科服務

民眾選擇牙科醫師時,最在意的事情是什麼?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調查發現,民眾心目中最為重視的牙科服務項目為「器械消毒及防制感染措施」,其次才是「牙醫師的醫療技術與能力」,相較於過去牙醫師認為只要醫術好,病人自動就會上門,現代人更重視的是牙科環境的整潔與感染控制,這項發現值得各醫院牙科與牙科診所參考,朝病人在意的方向努力改善醫療品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根據528位前來就診的病患做問卷調查,在25項牙科服務中,選取心目中最理想的項目,經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病患心目中理想牙科服務排名的前十名如下:器械消毒及防制感染措施牙科院所環境清潔度牙醫師的醫療技術與能力牙醫師重視病患程度醫護人員親切的服務態度醫療服務方便性牙醫師對兒童的親切感醫療儀器設備重視預防保健治療醫療新技術再經由統計分析資料,發現不論病患是否滿意本次牙科的服務,或是否於固定一家醫療院所就診,其心目中最為重視的前三名牙科服務為:「器械消毒及防制感染措施」、「牙醫師的醫療技術與能力」及「牙醫師重視病患程度」。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亦於2005年曾針對牙科醫師所做調查,發現牙醫師認為「優質的牙醫院所」首要條件,主要為「牙醫師之訓練過程」,其次依序為「約診制度」、「診所動線」、「診所舒適與清潔度」等。據該項研究主持人--北醫附設醫院副院長暨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理事長鄭信忠指出,對照兩項研究,民眾看牙最在意的事情,與牙醫師認為吸引病患的首要因素有些許差異。本研究發現,牙科病患心目中最重視的是牙科醫療院所感染控制及環境整潔問題,表示民眾看牙的選擇除了牙醫師的醫術外,診間的感染控制防範與清潔度是首要的考量。然而對照以牙醫師為出發點之研究,牙醫師卻認為充實本職學能,加強教育訓練,精進技術,是優質牙醫院所的首要服務條件。這種認知差異,反映在民眾不但要求治好牙疾同時,更希望能在安全的環境下,安心接受高品質的治療,避免因牙病治療中遭到不必要的感染。在當今以「病患為中心」的醫療品質要求下,醫師的醫術已是醫病關係的基本條件,如何超越病患的需求,滿足病患的感動,成為醫療服務業的領先指標!特別是幾年前台灣曾發生SARS的陰影,禽流感等諸多新興感染性疾病產生的潛在壓力,提升民眾對感染防制意識,也喚起民眾對看病的要求與警覺。牙醫界也已推動牙醫院所感染防治作業措施,全面依現有規範,做好防範工作,讓民眾擁有一個舒適且安全的治療環境,安心看牙,接受治療。現在,醫學科技的發達,生活水平的提升,醫療院所已經十分普及,「治好疾病」已不再是醫療院所唯一努力的目標;「良好的醫療品質」、「親切的服務態度」、「醫療院所環境的優劣」、「看病的流程」…等都是病患就醫所考慮的事項,「服務病患」、「以病患為中心」的觀念,已成為現今醫療院所最重要的經營核心。醫護人員本身對於病人滿意度有一套認知,病患本身對於醫療服務品質也有另一套自己的標準,因此,唯有了解病患心目中理想的醫療服務,才能在眾多的醫院中脫穎而出,得到病患的信任!

認識夏季常見的A型及E型肝炎

認識夏季常見的A型及E型肝炎

夏季時分,民眾對於水的需求量較其他季節來得多,民眾在使用自來水飲用或煮食食物時,應該要多注意一下,不要感染到A型肝炎或是E型肝炎,因為他們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就是受到污染的水及食物。新店耕莘醫院感染科 陳應盛醫師指出在醫學上,A型肝炎又稱為傳染性肝炎,雖然導致死亡的病例很少,而且目前也有疫苗可預防感染,不過,受到感染的患者會出現嚴重的症狀,有時會造成數週或數月無法工作。A型肝炎最常因受到污染的水及食物而傳染,或是經由與受感染者的直接接觸而傳染。因此民眾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須注意正確衛生習慣的培養外,飲水及食物的保鮮與清潔也要特別注意。此外,夏季也是國人出國旅遊的旺季,根據醫學統計資料顯示,來自工業化國家的旅客較有可能對A型肝炎具感受性,因此民眾如計畫前往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美國、西歐及日本以外的地區時,應該先行注射免疫球蛋白或A型肝炎疫苗,來預防受到A型肝炎病毒的侵擾。而前往開發中國家的偏遠地區旅遊的民眾則要特別注意,因為受到A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較高,資料顯示許多的病例發生於居住在當地觀光地區的中級或高級飯店。在治療上,目前醫師較常使用的A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已使用40年以上,若在暴露之前的14天使用,是安全且具有保護效果的,其保護力是即時,但是短效的,每注射1毫升大約可提供一個月的保護力,出國較頻繁以及長期居留國外的民眾最好重複注射。不過,目前一種更安全且有效的A型肝炎去活性疫苗,已在1992年於數個歐洲國家上市,這種新的疫苗免疫效果較傳統的免疫球蛋白好,預期這種疫苗將愈來愈普遍。至於另一種常見的E型肝炎雖然與A型肝炎一樣係經由飲水而感染,不過會產生流行,較具危險性。E型肝炎的症狀類似A型肝炎,但不會造成慢性肝病,主要侵犯年輕人。值得注意的是,懷孕四個月以上孕婦若得到此病,醫學統計約有15%~20%的人會因猛爆性肝炎而死亡。在醫學上,目前E型肝炎並沒有疫苗可預防,研發中的免疫球蛋白亦尚未有足夠的保護力,唯一的預防方法僅有避免飲用及食用受污染的水及食物,民眾應特別注意。總之,若您想要在今年夏天過一個舒適的居家生活與健康的旅遊假期,就請先注意自己所接觸的飲水及食物是否新鮮乾淨囉!

婦女的心頭大患,淺談乳癌

婦女的心頭大患,淺談乳癌

隨著時代進步,生活水準提高,大部分的疾病獲得控制,平均壽命也隨之提高。但有一項較為例外的是婦女的乳癌,不僅罹患率逐漸提高,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婦女罹患乳癌的年紀也比較早,即停經前的罹患率高於歐美地區,至於原因則尚無定論。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柯春安醫師表示乳癌的症狀,通常是一無痛性硬塊,所以必須強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因為它不會痛,所以不去觸摸它,根本難以發覺它的存在,這也是常常造成乳癌發現太慢的原因。事實上,可用手觸及的乳癌,大多已有一公分以上。分期上至少已屬第一期,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如要提高治癒率,則必需仰賴乳房攝影或超音波的檢查,可偵測出零點五公分或更小的病灶,如果是屬零期乳癌(即病灶局限於乳腺上皮細胞,未向外擴張),則五年存活率幾可達百分之百,而且治療時不需切除乳房,只需局部切除加上放射線治療即可,也可避免化學治療引起的不適。一般三十歲以上的婦女,每年至少要到醫院檢查一次。至於用超音波或乳房攝影,則待您和醫師商討後決定,因為這兩種檢查各有其特性:超音波檢查無痛苦,可立即知道結果,定位清楚,但對微小病灶敏感度稍差(視機型而定);乳房攝影對微小鈣化病灶可偵測出來,但若無鈣化現象較不易判斷,檢查時因需配合機器,略為疼痛,且無法立即得知結果,定位手續較麻煩。以目前這兩種檢查方式在國內使用狀況,據乳房醫學會的報告,以超音波較為適合從事第一線的篩檢,至於國外的報告,則較推薦乳房攝影,這是因東西方婦女體質不同,國內一般婦女乳房較小,但組織密度卻較高所致。乳癌是婦女健康的一大威脅,對個人身心乃至家庭生活影響至鉅。隨著女性意識抬頭,婦女對自我的關懷加重,乳癌也備受社會重視,在此要再度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重視銀髮族「聽」的權利

重視銀髮族「聽」的權利

根據一項統計指出,70歲以上的銀髮族,每兩人便有一人患有重聽,溝通困難。聽力好壞的判定,一般是以「分貝」為單位,能聽清楚平均25分貝以下的聲音,屬於正常聽力;若25至40分貝才能聽到,則為輕度重聽;40至65分貝的聲音才能聽到,屬中度重聽;若是65至95分貝的聲音才能聽得到,則已經是重度重聽了。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耳鼻喉科 陳正文 主任表示銀髮族的聽力減退,除了少數是由耳垢栓塞、耳硬化症、慢性中耳炎等外耳及中耳的問題而引起,其他絕大部份的問題是出在內耳耳蝸毛細胞或聽神經的一種良性的生理退化現象。而此種聽力退化的現象乃是緩慢徐徐而生,患者本身往往並不自覺,等到出現溝通上的困難,此時通常已經是中度或重度重聽了,因此如何能早期發現而加以矯治(配戴合適的助聽器),對於適應未來的生活起居一定大有幫助。如何能夠初步判斷自己或家中的長輩聽力狀況呢?一般而言,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相距一公尺的距離以正常聲音交談,其音量約為55分貝,因此,若在此情況下你或你的長輩已有溝通上的困難,則至少已經約有中度重聽了。「聽力退化」雖然是一種自然老化的過程,但是許多研究均顯示,若是不及早好好地保養聽力,則這種老化的現象有可能提早出現,並且加速惡化,以下便提供你一些日常保健之道,以預防「未老先衰」:1.) 避免噪音:研究顯示噪音與聽力退化有加乘作用,長期暴露在噪音的環境下絕對會加速聽力老化的程度,只是因個人體質不同而影響程度不一而已。2.) 控制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脂症等均可能影響內耳血管循環,進而加速聽力老化,因此好好控制這些疾病,則有助於減緩退化的進行。3.) 慎用耳滴劑及耳毒性藥物:多數耳滴劑及某些藥物都已被證實具有耳毒性,長期使用可能會破壞內耳聽覺神經細胞,因此必須在醫師的指示下謹慎使用。4.) 定期聽力檢查:一旦檢查出聽力已有早期病變,則定期追蹤是相當重要的,至少一年應有一次完整的聽力檢查。即使已有配戴有助聽器也應該時時注意聽覺的變化。資訊時代來臨,生活形態的改變,家庭制度的簡化,已經使得「耳根清靜」不再是老人的一種福氣;相反的,為了不與社會脫節疏離,造成更多家庭悲劇,我們更應一起來重視銀髮族「聽」的權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