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人體的褪黑激素顯示「夜晚訊號」

人體的褪黑激素顯示「夜晚訊號」

甚麼是慢性失眠? 失眠是一種疾病?還是只是一面反應身心疾病的鏡子? 慢性失眠該如何治療? 使用助眠劑是一種罪惡或慢性自殺嗎? 慢性失眠的患者及醫師又該如何看待慢性失眠的藥物治療? 根據醫學權威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最新的論文指出:慢性失眠一般是指入睡所需時間超過30分鐘,或睡眠效率小於85%,失眠時間超過一個月。而慢性失眠最有效的兩種治療,是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 (Behavior Cognitive Therapy, BCT)。可見得,衡量失眠對身心及生活、工作的重大影響,即使擔心藥物的種種副作用及其後果,仍有部份慢性失眠患者選擇使用藥物治療。治療慢性失眠的藥物包括:苯二氮平(BZD)、BZD接受器催動劑、抗憂鬱劑、及正研發中的組織胺接受器拮抗劑、褪黑激素等。目前醫學上已經知道,BZD、BZD接受器催動劑在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減少睡中清醒次數、及增加睡眠品質方面,都可達到70%以上的成效。與其他助眠劑比較起來,BZD類助眠劑的特點是--安全性高,副作用也少,效果佳;但使用這類藥物仍需注意幾個重點,例如夜間活動的安全性--這些藥物可能引起少數病人注意力不集中、意識模糊,尤其有些老人服藥後,晚上起床如廁可能在迷糊當中跌倒,甚至造成骨折;另外,有些長效型的助眠劑也可能影響白天的活動,導致工作或開車中發生意外。此外,使用BZD類助眠劑也必須考慮「成癮」及「戒斷症候群」的問題。最常見的戒斷症候群其實是在停藥後,發生「反彈性失眠」,幸好比較新型的助眠劑,這方面的問題已經大幅減少。至於更少見的副作用則包括失憶--尤其是短效型的助眠劑,比較容易影響記憶的副作用。有些失憶的症狀包括「睡眠中進食」等行為上的異常。使用BZD類助眠劑,也須考慮病人失眠的形式,如果屬於入睡困難的病人,可給予作用快、半衰期短的藥物;如屬於維持睡眠困難的,可給予作用慢,半衰期稍常的藥物。一般而言,病人並不需要天天服藥,因此我們強烈建議,患者可依照當晚的狀況調整,儘可能減量或停用。由於目前尚無足夠的研究可以得知BZD類藥物長期使用的效果及影響,因此也建議使用時,儘量勿連續服藥超過35天。抗憂鬱劑一般而言對失眠的療效比BZD類藥物差,但對某些病人仍有非常好的效果,它的副作用包括口乾、便秘、姿勢性低血壓、嗜睡、心率不整、體重增加等。褪黑激素是由腦內松果體分泌一種荷爾蒙,人體的褪黑激素會隨24小時週期性變化,夜間升高、白天下降,所以褪黑激素又被稱作「黑暗荷爾蒙」。血中褪黑激素濃度在夜間二至三點最高,為白天的5-10倍,早上天亮後降低,至晚上8點又開始分泌。它又會隨生理週期節律變化,新生兒夜間褪黑激素濃度非常低,三個月後開始直線上升直到青春期前,當它開始下降時,即啟動一個人的青春期,之後一路下降,尤其40歲後下降更快,至七、八十歲時血中已測不到褪黑激素。褪黑激素事實上是一種「夜晚訊號」,可以加強睡眠驅力,因此通常用於調整時差問題引起之失眠,但使用劑量及使用時間點,應與專業醫師詳細討論。

枕邊人抓狂 都怪打鼾的惹禍

枕邊人抓狂 都怪打鼾的惹禍

打鼾是一種主要發生在睡眠,不被希望出現的聲音;其大抵為一種低頻噪音,音亮起伏不定。打鼾的盛行率相當高,美國有研究指出30 至60歲人中,女性28%, 男性44%會打鼾;60歲以上人中,女性84%,男性73%會打鼾。 打鼾的原因是睡眠時,上呼吸道某些可鬆塌構造─主要為懸壅垂、軟顎、扁桃腺前後弓、舌根,隨著呼吸,位置發生改變所致。打鼾本身是一種異常,也是一種咽喉部分阻塞的病徵。單純打鼾有時只是一種臥房噪音,困擾枕邊人;有時則為嚴重阻塞性呼吸中止症候群的部分表徵。單純打鼾若不嚴重,只要枕邊人可以忍受,有時可以不用治療。打鼾有時可以經由減重、改變睡眠姿勢、或使用口內止鼾器等獲得減輕、改善;有時則須針對上呼吸道不同阻塞部位(有時為多重部位),以手術予以切除或重建,讓上呼吸道通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睡眠中心/北醫睡眠中心醫師群指出,針對不同上呼吸道阻塞部位的手術治療包括:1.    改善鼻塞之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減量手術、內視鏡鼻息肉切除術。2.    改善鼻咽部阻塞之腺樣體切除術、軟顎咽喉整型術、雷射輔助懸壅垂軟顎整型術。3.    改善口咽部阻塞之扁桃腺切除術、舌根扁桃腺切除術等。有報告指出阻塞性呼吸中止症候群患者常同時有多重部位阻塞;單只做軟顎咽喉整型術或雷射輔助懸壅垂軟顎整型術,長期追蹤有部分患者打鼾會再發。

抽脂不能取代減肥和運動

抽脂不能取代減肥和運動

近年來因為台灣經濟進步,營養過量,因此如何保持良好的身材成為大眾注意的焦點,而瘦身美容的糾紛也常常可以聽到,有的人花了大把鈔票不但沒有瘦身,只瘦了荷包和一肚子氣。有的人利用運動而減肥成功,但是只是減去胸部和臉,而臀部和大腿的脂肪依舊。淺層脂肪較易由運動和節食來減少,但深層脂肪代謝緩慢,節食或運動不易去除,抽脂手術主要就是針對這深層脂肪。抽脂之風由1977年由法國易路斯發明而後風行全世界。這手術不是可以全然取代減肥和運動,而是在吸除不該有的脂肪。早期抽脂肪是用乾油,其血液的流失較多,近代流行濕抽,也就是在抽脂部位先打入血管收縮劑、止痛藥及大量林格氏液,可以使血管收縮不易破裂,在術後止痛效果達8小時,減少術後疼痛,並且流失的血液較少,以保留神經和血管。抽脂手術相關護理及併發症手術後的護理及保養,初期有腫脹、瘀血。大範圍抽脂應休息二至三天,二週後可正常活動。手術過後,兩個月內穿彈性衣襪以減少腫脹。緊身衣可穿半年至二年最好。抽脂後並不表示可以暴飲暴食,仍須作飲食的控制。可能的併發症及副作用,像失血過多、表面凹凸不平、血腫、知覺減退等比較不嚴重的副作用。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脂肪栓塞的問題,所幸因脂肪栓塞引起生命危險的機率很低,約十萬分之一。為了減少失血與脂肪的破壞以降低危險,一般醫師的脂肪油抽取量限制在2000c.c.左右,不過自從濕抽的方法廣泛運用以後,失血、脂肪破壞及術後的疼痛都已經大幅降低。一次抽取脂肪量可以更多。抽脂手術並不能取代食物控制,手術前最好做健康檢查並做食物控制,術後一星期內應多休息避免術後出血。皮膚的彈性及腫脹約在三個月至半年逐漸恢復。術後局部再度發胖的機率不高,但是仍然要節制飲食和適當的運動。

閃光伴隨飛蚊症,即有視網膜剝離危險性

閃光伴隨飛蚊症,即有視網膜剝離危險性

有時在你的視野中,看到一些移動物體,如小斑點、小蟲、塵埃就稱飛蚊症。尤其當你看一片平坦的背景,如黑板、藍天時它們常會出現。實際上,飛蚊症是玻璃體(充滿眼球中,像膠狀一樣的液體)中微小叢聚之凝膠或細胞碎片,投影在視網膜(對光敏感的眼球內層)上造成的。當你的眼球做上下左右的移動時,會造成玻璃體流動,而可使飛蚊飛來飛去。人到了中年,玻璃體凝膠會發生變性,這常會造成飛蚊症。後玻璃體剝離(玻璃體減少或凝縮)為造成飛蚊症之最常原因。飛蚊症也常發生在近視或曾接受過白內障手術和雷射手術之人們。有時,飛蚊症是眼內發炎或玻璃體形成晶狀沈澱物造成的。無論它出現是小點狀、圓形、線形、塵埃或蜘蛛網等各形狀,它可能是一種警告,尤其是突然出現時。然而,它們常常是不必擔心的,可能是年齡成長的必經過程。 飛蚊症的嚴重性我們知道玻璃體覆蓋了視網膜表面。有時,因變性玻璃體之牽引,視網膜會撕裂,這會造成眼內少量出血,而可能出現一群新的飛蚊。視網膜撕裂可能是嚴重的,它可演變成視網膜剝離。任何突然發生的一群新的飛蚊或閃光,都應迅速請你的眼科醫師評估。其他徵狀,尤其是喪失周邊或側邊視野時,應迅速的做眼睛檢查。對於飛蚊症應做何處置?通常在閱讀時,飛蚊症可干擾清楚的視野。然而,對於大部份飛蚊症是不用治療的,時間過後,它們通常會自己漸漸消失。你可以利用簡單方法使它們暫時離開你的視線,試著移動你的眼睛,眼內液體形成波動,而可使飛蚊症離開視線。而上下移動眼球可能更有效的使飛蚊症消失。至於閃光則是眼內玻璃體凝膠摩擦或牽引視網膜時,常會造成閃光或閃電等幻影。這如同你曾被打中眼睛,而眼冒金星的情況是一樣的。當我們年紀變大時,有些人的閃光可在數週或數月中反覆出現或消失。若突然發生閃光且伴隨一大堆飛蚊症,並有視野的部份喪失時,應迅速讓眼科醫師做眼睛檢查,來決定是否有視網膜撕裂或剝離發生是非常重要的。

看不見的殺手「隱形眼鏡」

看不見的殺手「隱形眼鏡」

配戴隱形眼鏡不適就醫者最常見的自覺症狀:1.眼睛紅 2.流淚 3.眼睛癢 4.眼睛疼痛 5.乾澀、酸澀 6.畏光 7.眼內異物感 8.分泌物增加 9.眼睛灼熱感 10.視力模糊▲配戴隱形眼鏡常見問題:一、與隱形眼鏡相關的問題配戴弧度不正確‧鏡片破裂‧鏡片壽命已到‧對隱形眼鏡上蛋白質沉澱物過敏‧清潔液及消毒液使用不當 二、與配戴者相關的問題配戴時間過長‧先天性角結膜病變‧不規則配戴時間‧個人衛生習慣不良‧乾眼症‧工作環境塵埃多‧過敏性結膜炎‧眼瞼症‧心智無法正確處理隱形眼鏡 三、配戴隱形眼鏡常見合併症慢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爛‧巨大乳突狀結膜炎‧角膜輪狀新生血管增生四、配戴隱形眼鏡者必須注意事項眼科醫師正確驗配‧規則、清潔、沖洗、消毒、保存、去蛋白等日常鏡片衛生處理‧定期保養、定期更換鏡片‧規則及合適的配戴時間‧充分的睡眠‧定期眼睛健康檢查‧出現任何不適症狀立即停戴就醫治療

《常見病茶飲湯方3》皮膚保養除痘篇

《常見病茶飲湯方3》皮膚保養除痘篇

◎ 怎樣避免及減輕皮膚疾病的症狀1. 注意飲食,避免攝取過多高油脂、高熱量食物,如油炸、甜點、巧克力、堅果類等食物。2. 適當清潔皮膚。3. 作息正常避免熬夜。4. 適量的運動。5. 避免紫外線傷害。6. 調適心情避免過度壓力及鬱悶。7. 避免長期使用特定藥物。8. 避免直接接觸化學清潔劑。◎ 皮膚疾病患者應避免吃的食物芒果、竹筍、芋頭、荔枝、草莓、哈密瓜、榴槤、酒精類飲料、海鮮、蝦米、香菇、醃漬發酵食品、辛辣食品、味精。對皮膚有助益的食物及健康食品黃綠色蔬菜、柑橘類水果、酪梨、草莓、水梨、番茄、番石榴、小麥胚芽、綠豆、薏仁、糙米、酵母、堅果類食物、芝麻、魚類、海參、雜糧、無花果、木耳、珊瑚菜、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9、生物素、維生素C、維生素E、膠原蛋白。常見皮膚疾病的養生茶飲除痘湯【材料】:黃芩9g、梔子12g、薄荷9g、連翹9g、甘草6g【做法】:加入900ml清水共同煎煮,煮沸後改以中火繼續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取藥汁待溫飲用。【功效】:清肺熱、青春痘瘡、口乾、咽燥、便祕。【注意】:孕婦不宜飲用。中藥的性味功效*黃芩: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梔子:苦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利膽退黃、涼血解毒。*薄荷:辛涼,疏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舒肝解鬱、寬中理氣、透疹止癢、辟穢濁、解暑消瘡。*連翹:苦微寒,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通便。*甘草:甘平,補脾益氣、止咳嗽、緩急止痛、解毒。◎ 皮膚病外用洗劑【材料】:苦參21g、黃柏18g、蛇床子18g、龍膽草15g、甘草9g【做法】:上藥研粗末置入紗布袋,加適量水濃煎取汁,再將藥汁混入水中,待溫浸洗患部。 【功效】:皮膚濕疹、搔癢。 【注意】:孕婦及皮膚潰瘍者不宜使用,避免過熱燙傷。

糖尿病到底要吃什麼才會好?

糖尿病到底要吃什麼才會好?

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控制飲食,容易引發急性或慢性併發症,使病情惡化。急性併發症包括低血糖症及高血糖症,嚴重會致命。慢性併發症則包含眼睛、腎臟、神經、心血管疾病等病變。 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飲食控制的目的在有效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並維持合理體重。患者應遵循與營養師共同協商的飲食計畫,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 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減輕體重應是首要目標,通常減輕5~10%的體重就可以改善葡萄糖的利用,控制病情。患者應和醫師或營養師共同協商一個可以達到,亦可長期維持的「合理體重」。 均衡的攝取各種食物。依據飲食計畫適量攝取主食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類、奶類、肉魚豆蛋類等六大類食物。並瞭解與善用食物代換表。 澱粉豐富的食物(如米麵、甘藷、馬鈴薯、芋頭、玉米等)應列入飲食計劃,並列入主食類代換;節慶應景食品及各式點心(如肉粽、年糕、燒賣、壽司、咖哩餃等),應經由營養師指導食用;甜食應先瞭解糖份含量,並嚴格控制攝取,必要時可使用代糖。過度限制澱粉類食品的攝取是老舊及錯誤的觀念。 糖尿病人宜攝取充足的膳食纖維。未加工的豆類、水果、蔬菜、全穀類等食物可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 糖尿病人應注意血脂肪的控制,宜避免攝取過量油脂與膽固醇。應少吃油炸、油煎、油炒和油酥,以及豬皮、雞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宜多採用燉、烤、燒、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烹調食物。 可選購一些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類(如橄欖油、苦茶油等)作為食用油。 糖尿病人不宜飲酒。三酸甘油酯偏高及血糖控制不良者更應禁酒。如果不得已需飲酒,應列入飲食計劃,並列入脂肪類代換,每日不超過90大卡(約13克酒精量)。 糖尿病人應控制鈉鹽(食鹽與味精)攝取,血壓宜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為佳。 赴宴應酬時,應注意選擇食物的質與量,並避免喝濃湯。 維生素與礦物質和需求量一般人相同,從飲食充足攝取,並遵照指示攝取營養補充劑。應注意維生素B群、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E等)及鉻、鎂、鉀等礦物質的充足攝取。攝取全穀類食品,充足的深綠深黃色蔬菜,乳品中添加4公克的酵母,都有助於這些營養素的攝取充足。在什麼情況下,應與營養師協商調整飲食? 懷孕時,哺乳時 生病時 出外旅遊時 額外的運動時 罹患併發症時 其他注意事項: 隨身攜帶方糖或含糖食物,一旦有低血糖症狀(如:冒冷汗、心悸、頭暈、發抖等),立即吃二粒方糖或飲用半杯含糖飲料(如:果汁120 ㏄) 依身體狀況遵醫囑持續地適度運動 。 隨身攜帶糖尿病患者識別卡,註明姓名、地址、電話、用藥情況、主治醫師聯 絡電話,以便處理緊急狀況。 了解使用藥物的名稱、作用、劑量及使用方式,遵照醫囑,切勿自行加、減量或停用。對於用藥的問題,亦可請教專業藥師。應請營養師針對個人的狀況與病情設計飲食計劃,並請營養師把您教會如何去吃。以上僅為基本原則。如遇日常飲食上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請教營養師,或就近利用北醫的營養諮詢門診。

別人的菜單不見得適合你

別人的菜單不見得適合你

為了能在控制血糖前提下,營養師通常會先依照年齡、性別、體型、病情、活動量、消化吸收情況等算出個別所需熱量,再適當分配各類食物比例,便成了:(舉例)晚餐:1碗飯+2兩瘦肉+1碟青菜+1顆柳丁的結果。但別人的菜單不見得適合您,千萬不要以收集偏方的心態,拿來照著吃,諮詢營養師幫您設計符合您本身情況的飲食,才是上策!【糖尿病飲食重點】》飲食定時定量:血糖才不會忽高忽低,無法控制。一般依照個別狀況,1天會設計為3~6餐。 》足夠的纖維質:多選食燕麥等全穀類、未加工豆類、蔬菜等高纖食物併入可食份量中。 》低油飲食:避免肥肉、皮、堅果類、及油酥糕點攝取;多用蒸、煮、烤、滷、涼拌等低油烹調方式以減少油脂食入。 》使用植物油烹調:以橄欖油、紅花子油、大豆油、葵花子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烹調,可使血脂肪有較好控制。》低膽固醇:少吃蟹黃、魚蝦卵、內臟類等高膽固醇食物,其中蛋黃每週不超過2~3個。 》清淡調味:減少調味料使用,尤其避免用糖調味(嗜甜食者,可選用代糖—如阿斯巴甜、或醋磺內酯鉀等調味。 》避免飲酒:即使無法避免,也須適量並且切記,不可空腹喝酒,以免低血糖發生。 》利用低熱量食物:如燙青菜、大蕃茄、蒟篛、去油蔬菜湯等,熱量較低,若覺嘴饞,可選用之,對血糖影響較小! 》少吃含糖點心 》維持理想體重:身高(公尺) 5身高(公尺) 522土10% 。(如160公分者---1.651.6522=56, 土10%都為理想體重,即50~62公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北醫內科醫師群表示,糖尿病人血糖要控制良好,除了確實遵循飲食原則,另2個重要因子為:運動與藥物,惟有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才能延緩,甚至預防併發症發生,而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有什麼關係?

痛風和高尿酸血症有什麼關係?

據文獻報告:罹患痛風的機率,隨著血液中尿酸濃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加。誘發性痛風的因素有:外傷、飲酒、手術、暴飲暴食、出血、感染、放射線治療、藥物或飢餓等。【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1. 維持理想體重,理想體重可以下列公式估算:理想體重(公斤) = 體重 ﹐ 身高2 (公尺2) = 22 ± 10%。若體重超過理想值的10%時,應慢慢減輕,每月以減重1~2公斤為宜;但不宜於急性發病期減輕體重。2. 不過量攝取蛋白質。在正常情形下,每人每天每公斤理想體重以攝取1公克蛋白質為宜。3. 急性病發期間,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非急性病發期,則應力求飲食均衡,並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過高的食物。3. 烹調時用油要適量。少吃油炸食物,避免經常外食。4. 黃豆及其製品,雖含較高量的普林,但因普林的種類與肉類不同,故於非急性發病期,仍可適量攝取。5. 避免攝食肉湯或肉汁。6. 食慾不佳時,須注意補充含糖液體,以避免身體組織快速分解,誘發痛風。7. 多喝水。8. 避免喝酒(空腹飲酒易飲起急性發作)。9. 避免暴飲暴食。【普林含量高的食物】發芽豆類、黃豆。雞肝、雞腸、鴨肝、豬肝、豬小腸、牛肝等。白鯧魚、鰱魚、虱目魚、吳郭魚、四破魚、白帶魚、烏魚、 吻仔魚、鯊魚、海鰻、沙丁魚等。小管、草蝦、牡蠣、蛤蜊、蚌蛤、干貝等。小魚乾、扁魚乾。豆苗、黃豆芽、蘆筍。紫菜、香菇。肉汁、濃肉湯(汁) 、雞精等。酵母粉。【何謂高尿酸血症】普林是體內遺傳物質上的一種含氮物質,普林可來自於身體自行合成、身體組織的分解及富含核蛋白的食物;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排出體外。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生在6毫克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北醫內科醫師群 提供)

透視你的憂鬱症指數

透視你的憂鬱症指數

美國全國針灸中藥醫師 - 魏哲彰/湯立嘉 醫師在「常見病茶飲湯方」書中指出,憂鬱症典型表現為:長期的情緒低落進而影響食慾、睡眠、活動力及專注力下降,並有自覺性的擔心自己的精神狀態及難以生存的痛苦。憂鬱症患者心理方面可呈現出長期的悲傷、空虛等情緒,並且逐漸喪失「歡愉」的原動力,對生命失去期望及樂觀,並常有悲觀、落寞的感受,有時也會有自殺、死亡等意念。透過臨床觀察可以發現患者,常表現出下列症狀:1. 心情常處在低落、悲哀,或是空虛的狀態(情緒挫折難以恢復)。2. 不喜歡活動,常表現出疲憊無力,或精神不濟的現象。3. 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4. 思考或行為變得遲緩,不喜歡說話,或說話、行動速度變慢(有時呈現躁動)。5. 注意力降低,對事情難以作出判斷、猶豫遲疑。6. 不明原因的疼痛,及各種生理上的不適症狀。7. 食慾明顯變差,或食量突然大增(體重1個月變化超過5﹪)。8. 總是失眠,或是表現為睡眠過多。9. 常感到莫名的不安、焦慮,或常感到沒有價值、無成就感,或罪惡感(自責)。10. 反覆的想到死亡、自殺意圖。※上述各項應先排除藥物、酒精、毒品,及生理、內科疾病等因素。一旦出現上述症狀4項以上(包括4項),並且持續發生超過2週而無改善者,即應積極尋求協助。另一方面,躁鬱症則是歸屬於精神疾病的範圍,為一種情緒障礙疾病。情緒的波動主要可將此類病人分為三期:1. 躁狂期,2. 憂鬱期,3. 躁狂憂鬱交替期。躁鬱症與精神分裂疾病最大的區別在於躁鬱症表現為情緒障礙,而精神分裂屬於思考障礙疾病。躁鬱症的主要症狀為:1. 情緒高亢,過度激動:無法保持安靜(心理及生理上)。2. 異常多話。3. 思緒澎湃,主觀的覺得自我聰慧,點子很多,有過度「自我膨脹」的現象。4. 睡眠的需要性減少,而且不會覺得疲累(自覺睡眠是多餘的而不需要)。5. 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專注完成一件事情就又轉向另一件事。6. 涉及危險性的活動(輕率的性行為、輕易草率的投資、瘋狂購物):部分病人隨即會有後悔的情緒,陷入憂鬱期產生悔不當初、抑鬱、低潮、否定自我等情緒中。(上述症狀至少持續一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