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肩頸不自覺疼痛「風濕性多肌痛症」

肩頸不自覺疼痛「風濕性多肌痛症」

風濕性多發性肌痛症(簡稱風濕性多肌痛症)是造成老年人肩頸、下背疼痛的原因之一。 此疾病不只好發於大於50歲的人,且發生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90%的病患年齡都超過60歲。蔡呈芳 醫師指出典型的風濕性多肌痛症,病患會主訴對稱性的頸部、肩膀或骨盆周圍的肌肉疼痛,此症狀多半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因此病患可能無法明確描訴發生的日期,不過仍約有1/3的病患是以急性症狀為表現。疼痛部位若在上肢,一般不會低於手肘,在下肢不會低過膝蓋;疼痛症狀在夜晚或清晨時最為嚴重,會因此影響到病患的睡眠,甚至痛到無法入眠。早晨會出現僵硬的現象,因此病患會主述清晨起床困難,或穿衣、梳頭、修飾儀容有困難,經過數小時之後,症狀會獲得改善;但若一段時間沒有活動,僵硬現象會再發生。風濕性多肌痛症患者有10-15%會出現巨細胞動脈炎,而巨細胞動脈炎的患者中50%有風濕性多肌痛症。 理學檢查上並無特異的表現。病患會因為疼痛,使得肩關節或臗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以致於做這幾個關節的檢查時,病患可能因為疼痛而無法完成,此種關節活動的限制並不是因為關節結構被破壞或是肌肉無力所引起。因此臨床上如果出現多發性手部、腕部或是足部關節發炎腫脹,應先排除其他的關節炎。風濕性多肌痛症對低劑量類固醇反應良好,一般建議起始劑量為prednisone, 15mg/day或同等效其他類固醇,經過二週類固醇治療後,疼痛症狀、僵硬感、紅血球沉降速率、貧血都會改善,之後再根據臨床反應,慢慢降低類固醇劑量。有少部份病人對prednisone反應不佳,換成methylprednisolone反而有不錯的效果。臨床上,大部份的病人需要維持類固醇約六個月至二年的治療;有些病人在治療數個月後,即可停藥。類固醇須依據臨床症狀及紅血球沉降速率來慢慢減量;少部份病人可能要維持低劑量類固醇治療數十年。當發生巨細胞動脈炎時則需要用較大量的類固醇治療,以40-60 mg/day為起始劑量。

乾癬患者較不會皮膚癌

乾癬患者較不會皮膚癌

照光治療在國內仍是乾癬全身性治療最理想方式,旦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癌一直是醫師及患者揮之不去的陰影。有趣的是在台灣皮膚門診真正看到乾癬照光引起皮膚癌患者少之又少。蔡呈芳 醫師指出除了人種差異外,乾癬本身似乎就較不會有皮膚癌。一個發表於arch Dermatol 2004;140: 805-810的研究顯示針對在以色列死海接受照光治療者,同樣接受光照治療,得到是光性角化症,也就是一種最早期皮膚癌的比例,乾癬較低,只有11%,而一般人為27%。

壓力會引起乾癬惡化?

壓力會引起乾癬惡化?

蔡呈芳 醫師指出,許多乾癬患者都覺得壓力會引起乾癬惡化,但原因不明。最近根據土耳其研究人員在J Dermatol Sci 2004, 35:162-164的發表,發現在偶發性乾癬患者,第二型的乙種交感神經受體較易出現Arg16Gly的變異。該學者解釋理論上壓力會引起腎上腺素增加,而腎上腺素在正常人可以抑制表皮的增生,所以理論上應該對乾癬有幫助。但是第二型的乙種交感神經受體的Arg16Gly變異型,卻反而會使皮膚對腎上腺素的反應下降。因此推測長期處於緊張狀態下,卻又有Arg16Gly的變異,可能會誘發乾癬。

維生素A,防眼睛乾澀

維生素A,防眼睛乾澀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指出在眼球內的視網膜上,有兩種很重要的細胞,一種叫桿狀細胞另一種叫錐狀細胞;桿狀細胞一般比較敏感,可以感受到較為微弱的光線,所以我們在黑暗中也可以隱約看的見東西,主要是靠這種桿狀細胞。而另一種錐狀細胞則需要較強的光線才會被刺激,所以是負責亮光下的視覺;至於桿狀細胞為什麼可以在黑暗中看見東西,那可是另有學問的。在桿狀細胞裡有一種名為視紫質的特殊色素,這種色素在光亮的地方會被破壞,只有在黑暗中它會快速大量的組成,並將視覺的訊息快速傳回大腦,使的我們剛開始進入一個黑暗的地方,在短短兩三秒的適應期後,便能立即看見週遭環境。而維生素A正是構成視紫質的基本元素,當維生素A在體內不足時,視紫質就無法合成,在黑暗的環境裡沒有足夠的視紫質合成,也就無法看見東西,此種症狀便被稱為「夜盲症」。然而,維生素A對於眼睛的關係可不僅止於此,維生素A它還有幫助眼睛製造淚液的功能,若長期缺乏維他命A,會令眼睛乾涸,眼角膜容易磨損以致感染及潰爛,之後視力會受損甚至失明,這就是我們常見的乾眼症或是角膜軟化症;尤其對小孩子影響最大。可見,媽媽從小要我們吃胡蘿蔔及魚甘油是不無道理的。值得一提的是,維生素A不僅僅只對眼睛有幫助,對於增加身體的抵抗力、強化免疫系統及抗發炎作用也有不錯的效果,因為維生素A可抑制不正常細胞的生成,所以可預防某些癌症的發生。維他命A也可幫助維持健康及濕潤的內外表皮,像消化管道、尿道、生殖管道、皮膚及肺;所以,足夠的維他命A也可保護胃膜以預防胃潰瘍。對於骨骼及軟組織的成長上維生素A亦佔有重要的地位,像是足夠的維他命A能幫助牙肉及牙齒的排列。另外,維他命A因有助於健康細胞的維持,所以維他命A亦有防皺作用,目前也有許多的防皺護膚品,都強調維生素A為其主要的成分之一。

什麼情況需要掛急診?

什麼情況需要掛急診?

〈問題1〉什麼情況需要掛急診?就法理層面而言,只要你想要掛急診,是不會有醫院拒絕你的。就社會責任而言,還是不要濫用急診為好。因為急診的收費較高,還不一定會很快接受醫師的診治。因為急診有檢傷分類,如果病情不嚴重,會被分到第四級,就會等得比較久。然而一般民眾並無分辨疾病嚴重度的能力,故我還是奉勸,只要是突發的症候就要去掛急診。〈問題2〉掛急診的程序為何? 到達急診室的大門,接近門口處看到檢傷分類的牌子,到檢傷分類站報到即可。之後的步驟就是掛號、等看診、醫師問診、做檢查、等檢查報告回來、醫師做處置(回家、住院、觀察)。〈問題3〉什麼情況要叫救護車?怎樣呼叫救護車?該準備什麼?只要是突發的不舒服或創傷,都可以叫救護車。打電話119接通之後,除了報告你的地址外,要講重要的路標,讓救護車比較容易找到你。最好要講解是什麼原因叫救護車、有什麼重要的症狀,要聽派遣員的詢問,誠實的回答,他說可以掛電話了,才掛電話。千萬不要慌張的拿起話筒只會叫車子快點來,什麼原因也不說,甚至連地址都忘記講。對了,記得帶健保卡!〈問題4〉如何判斷該送哪家醫院?誰來判斷?來到急診,該掛哪科? 基本上,不必煩惱這一類的問題,救護車上的急救技術員會幫你決定該送哪一家醫院。救護車送醫院的原則是:小病送到最近的急救責任醫院,大病則送到最近的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但是如果你要指名送到哪一家醫院,他們也會尊重病家的意願,可是不能指定送到外縣市。〈迷思1〉急診病患都是危急的?急診室的病患中只有小於5%是危險的,這是根據各醫院檢傷分類而來的數據。第一類的病患是有生命危險的,故須馬上處理,它只占大約5%左右。根據醫院的等級,此數字會有變動,有的醫學中心會高於5%,但大多不會超過10%。大多數的區域醫院此數字會低於5%。〈迷思2〉急診室的醫師據說都是實習醫師? 現在的急診室看病的主力都是主治醫師,大多數醫學中心還會有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看診,但是經由住院醫師包括診斷、處置和治療的病患,一定要給主治醫師再看過,才能讓病患回家,品質上有一定的保障作用。至於實習醫師在急診室的工作,大部分是放胃管、放導尿管、做心電圖等雜項工作。〈迷思3〉急診醫師什麼都不會,只會檢傷分類?急診醫師的專長是高級心臟救命術、猝死病患的急救、各式急症的急救、緊急醫療救護、災難應變,這些都不是其他學科的醫師所專長的。急診醫師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急救工作做好,其次是有正確的診斷,但是有時在很短暫的時間內要做繁複的診斷工作,必須讓病患待在急診室一段時間,已然擁擠的急診室會變得更擁擠,反而容易發生醫療糾紛,故有時候急診醫師會選擇先收病患住院,讓其他專科醫師再做詳細的診斷,實乃不得已的做法,還請諸位醫師前輩見諒。〈迷思4〉在急診室配置次專科醫師,品質比急診醫師好?常聽很多老一輩的醫師說,急診醫師看急診的品質不好,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尤以心臟科醫師為最。。針對這種觀念,我們想要說的是:當病患出現危急狀況的時候,能立即出現在病患面前、解決他們痛苦的,是急診醫師。另外,舉例來說,當急診病患的主訴不是胸痛時,急診醫師解決病患的問題之能力絕對優於心臟科醫師。(本文作者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急診部胡勝川主任與醫護團隊)(本文章擷取自「關鍵時刻:急診醫病的溫馨故事」一書)

抹片不正常,婦女免緊張

抹片不正常,婦女免緊張

有些醫院對於有子宮頸或陰道炎的患者,會通知「有發炎現象,請返診治療,再重做抹片」,這時候,絕大部分是出現較多的白血球或膿細胞而已,亦即真的只是發炎,不過由於少部分可能潛藏有異常變化的細胞,因此建議治療後,重做檢查。 鄭丞傑 醫師表示,一般會給予陰道塞劑,或合併口服藥物,大約一至二週即可痊癒,不過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炎性反應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因此理想的狀況是三、四個月之後再做一次抹片檢查。 真正屬於陽性抹片結果的是,上皮細胞異常。所謂上皮細胞異常,包括子宮頸外口的鱗狀上皮細胞異常、子宮頸管的腺體細胞異常,有時候抹片也可以見到子宮內膜,乃至自輸卵管而來的異常細胞,不過比較少見。 在這些異常之中,最常見的是「未定意義的不典型鱗狀細胞」和「鱗狀上皮內病變」,後者又依嚴重度分為「低度」和「高度」病變。 「未定意義」就是還不能確定它的臨床意義,也就是說,其中有些可能像是對發炎產生的反應性細胞,但又難說只是炎性變化;有些可能像是鱗狀上皮內病變細胞,但又不能完全合乎上皮內病變的診斷標準。所謂「不典型」,就是和典型的上皮細胞相比,有一些異狀,有一些改變,但還不是癌細胞。 至於鱗狀上皮內病變,也還不是癌症,不必太緊張。 所謂「贅瘤」,意思是本來沒有,多餘的、新生出來的瘤,但事實上這些異常細胞也還沒形成一個瘤,中文譯名的確徒增不少困擾。 因防癌抹片最大的意義在於,當毫無臨床症狀的時候,就以不痛不癢的簡易方法,在子宮頸癌還沒產生之前,就找出來,做進一步的檢查。 鄭丞傑 醫師建議對於這些陽性結果的抹片,我們必須使用一種光學儀器-陰道鏡,去觀察子宮頸上皮找出確切的病變位置,做子宮頸切片。不同於抹片的是,切片摘取了小塊的子宮頸組織,因此可以有比較肯定的病理學診斷,不過,切片也幾乎不會痛,不必未做先怕。 每年做一次防癌抹片的人,如果出現異常報告,大都只是這些癌症之前的病變而已,做個小小的檢查或手術,連子宮都不必割掉,治癒率卻幾乎是百分之百。因此萬一下次接到異常的報告,先免著驚,找婦癌專家進一步檢查便是了。

陰道時常有白帶,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嗎?

陰道時常有白帶,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嗎?

正常婦女的陰道中本來就有無色透明的分泌物,在排卵期尤其多些,只有當這些分泌物的顏色、流量、味道、形狀有異常時,才是需要治療的,時常還會合併外陰部的搔癢。引起白帶的原因很多,例如放置異物、細菌、黴菌、披衣菌、陰道滴蟲……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各式各樣的白帶。治療之道,就是根據不同的病因,而有不同的處置。 鄭丞傑 醫師表示除了家族遺傳因素之外,目前醫學界比較重視與肯定的危險因子包括: (1) 人類乳突病毒: 這是近十多年來醫學界最重視的子宮頸癌致病因子,許許多多的研究已指出,無論子宮頸癌或癌前期患者,曾受這種病毒感染之比率,都比一般人高得多。侵襲性子宮頸癌的患者,甚至九成九以上都被證實有過HPV的感染。(2) 女性的性行為方面: 初次性交的年齡和性伴侶的人數,是兩個最重要的關鍵因素。目前在國內我們臨床上所見到的子宮頸癌病例,四、五十歲以上的大都本身只有單一性伴侶,不過二、三十歲的患者中,為數頗多都是曾經有過兩個以上的性伴侶,有些甚至同一時期內有多重性伴侶,可以預見的是女性性行為因素未來將成為主要的危險因子之一。 (3) 男性的性行為方面: 醫界早已發現,子宮頸癌和陰莖癌的發生率成正比,這不僅有地區性,也有夫妻之間的配對性,足見二者有相關。有研究指出,嫁給一個前妻罹患子宮頸癌的離婚男人或鰥夫,則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會升高一倍。而本身只有單一性伴侶的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機會,也與丈夫的性伴侶人數成正相關。(4) 其他: 抽菸會降低免疫力,增加子宮頸癌機率;維他命A、C、E等的缺乏,以及長期使用口服避孕藥,也會增加子宮頸癌的罹患率。  很多婦女抱怨白帶老是治不好,其中有些是沒有持續用藥,有些則是真實治好了,隔一陣子再重複感染的。也因為時常來犯,有些婦女老懷疑丈夫有問題,不錯,有些是性傳染病引起的白帶,但還有更多不是因尋花問柳帶回家的。 像黴菌引起乳酪狀的白色稠狀分泌物增加,只需潮濕的環境,或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時候,例如月經前後、排卵期、懷孕、服用消炎藥或抗癌藥、糖尿病等症狀,即大有感染的機會。而來自肛門的大腸桿菌或腸球菌,也很容易在如廁、性交、更換衛生棉時,帶向陰道去。 如果是細菌感染,則針對病菌治療。如果是滴蟲感染,性伴侶也要一?治療才不會乒乓傳染。 平常不要沖洗陰道,以免破壞陰道內的酸性環境,而給病菌可趁之機。穿通風吸汗的內褲,注意局部清潔,上大號後衛生紙要由前向後方擦拭,避免濫交,使用保險套,才能預防各種感染。

「性冷感」如何診治?

「性冷感」如何診治?

性功能障礙是一個十分常見,但卻極易被忽視的問題。據研究,大約二分之一的婚姻有性問題,而在尋求婚姻治療的配偶中,至少四分之三有性問題。最近的研究還指出,有三分之一的婦女表示沒性趣,五分之一覺得性沒有甚麼快樂,15%有性交疼痛。【女性的性功能障礙可以分成五大類】1. 性慾障礙,包括低性慾(hypoactive sexual desire)、壓抑性慾(inhibited sexual desire)及性嫌惡(sexual aversion)。2. 性興奮障礙(sexual arousal disorders)。3. 高潮障礙(orgasmic disorder)。4. 性疼痛障礙(sexual pain disorder),包括陰道痙攣(vaginismus)和性交疼痛(dyspareunia)5. 全身疾病及藥物濫用引起的性功能障礙。在臺灣,一般人常泛稱女性的功能障礙為「性冷感」。任何一種狀況,都會導致高潮困難,不覺得性本身有何快樂可言,對性生活不滿意等結果,因此如何正確評估性功能失調的種類,以便對症下藥,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另一方面,由於性行為和性關係牽涉到許多生理、心理及社會文化層面的因素,益加其診治的困難度,並且不時需要相關的專家的配合,才能抽絲剝繭,找出潛藏的真正問題根源,才能有效地進行治療計劃。 鄭丞傑 醫師表示影響女性性功能的因素,除了心理及社會文化層面之外,生理方面醫師需考量的還有年齡、藥物、疾病三大方面。至於疾病方面,更是不勝枚舉,尤其許多慢性病,都對性功能有所影響。乳房切除手術和子宮切除手術,也可能影響女性性功能,前者於減少了來自乳房的刺激,如未能在其他方面做補償性的刺激,或者患者對自己的身體意像失去信心,容易引發性功能失調;後者則大都來自對子宮功能的誤解,或者手術傷口的癒合不佳所致。而術前的心理諮商和術後的衛教工作,是影響女性在這些手術後能否維持良好性功能的最大因素。總之,對於女性性功能失調的評估,必須首先花很大的功夫在病史的詢問方面,包括過去史、現在史、藥物、內外科疾病、手術,以及各種心理因素,以及兩人的互動關係之探究,極為繁複。其次,需要做骨盆腔內診,因為有不少婦產科疾病和性功能障礙有關,尤其是性交疼痛,大部分皆源自器質性的病變,而高潮困難和性慾低落,也有一些是繼發於骨盆腔的問題,因此良好而徹底的骨盆腔檢查十分必要。經陰道超音波,尤其是合併都卜勒超音波,對於骨盆腔疾病的診斷,也有助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因長期高潮障礙而至骨盆腔充血症候群的慢性下腹痛患者,多被當作骨盆腔炎在治療,因為大部分的婦科醫師對這個疾病缺乏認知。腹腔鏡則應用於慢性下腹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粘連、骨盆腔充血症候群等狀況,這些情形都可以引起性交疼痛,進而導致性趣缺缺和高潮困難。外觀正常卻找不出病因的外陰疼痛,有時需要使用陰道鏡協助診斷,但病史的仔細詢問更是重要。

女性性功能障礙如何診斷?

女性性功能障礙如何診斷?

對於低性慾的處理,首先要排除生理因素,如果沒有疾病、藥物、年齡的因素,則剩下的全是心理因素,這佔了絕大部分,事實上不管男人或女人,心理層面對性慾的影響都遠超過生物學的層面,而女性尤其更受心理因素的影響。有些女人對性存有厭惡或恐懼的心理,即使已有了理性的認知,仍然無法面對和性有關的場面,這類患者預期不舒服的情境所引起的焦慮,超過真正置身其間的強度。不論男人或女人,對性存有恐懼的人,大都擁有常人所有的性反應過程,很多男人照樣能勃起、射精,很多女人照樣陰道潤濕,也不會陰道痙攣,然而她們往往無法在性交中獲得高潮,必須自慰才行。 鄭丞傑 醫師表示引起性恐懼的原因,包括幼年期被性虐待、亂倫、強暴,在青少年期缺乏安全感,對自己的身材沒信心、嚴重的自卑感作祟。在馬斯特與瓊森的研究機構,性恐懼的治癒率高達90%以上,治療過程猶如「減敏」療法,一步一步克服心理障礙,大約花上兩、三週的時間可以出現具體的效果。另外,又有很多低性慾的女性,是由於壓抑性慾,壓抑本身不易量化,不過一般用「產生性慾的次數」和「發生性行為的次數」來比較,看看是否平衡:然而由於女性的性行為次數,常常是被動地由配偶所主導決定的,因此評估上還是不容易。壓抑性慾望的原因,大約15%是由於器質性病變,其餘都是心理因素,比方說幼年期的性虐待、性創傷,或者有性慾倒錯的問題,有些則因沮喪而來。另外,更多是由伴侶間互動關係層面出了問題所導致,戰場由客廳、餐廳延伸到臥房的床上來,以性去「控制」對方或者「報復」對方。這些問題往往需要婚姻諮商專家的協助,才易竟其功。對於性興奮障礙的女性,治療上主要還是心理層面下手,燕好的環境、氣氛、前戲技巧、雙方的互動關係等,都可能影響女性性興奮的激發,如果不能由興奮期而高原期,則無法期望登峰造極,達到高潮。因此這方面的障礙,需要仔細的諮商,並且可能需要對配偶實施一些教育才好。性治療可採行和高潮障礙相似的方法。對於高潮障礙,原發性的往往源自成長過程中對性有骯髒邪惡的印象,有些人則有同性戀史,有些有性創傷史;繼發性的則和伴侶間的互動關係、前戲技巧、伴侶的性功能障礙等大有關係。另外,有不少女性因為「害怕無法控制自己」、「害怕失去意識」而壓抑自己,而焦慮不已,而產生無高潮症。陰道痙攣是發生率最低但就醫率最高的女性性功能障礙,也可以說是最容易診治的女性性功能障礙,在許多的研究中,治療的成功率都在95%以上,甚至也有100%的。性交疼痛是婦產科門診,十分常見的主訴,有人認為三分之二的婦女一生中都會經驗過性交痛,不論外陰、陰道口、陰道中段、陰道深部的痛,大部分都有器質上的疾病,需做詳盡的婦科內診,必要時輔以超音波或腹腔鏡診斷之。隨著女性受教育機會的均等、女權運動的推廣、性知識的開放,加上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婦女對性功能障礙的診治需求將會逐漸增加。女性性功能障礙的診療,有賴婦科醫師投入更多的心力,配合婚姻諮商、心理治療,乃至泌尿科醫師在男性性功能方面的協助配合,方可克竟全功,尤其性慾低落和高潮困難,往往是多重因素混雜在一起,需要配偶雙方的積極治療意願,加上各種專業人員的通力合作,才能撥雲見霧,雲開霧散。

LASIK近視手術術後,勿碰水、別開車

LASIK近視手術術後,勿碰水、別開車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建議,LASIK手術後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1) 一個月內不可游泳。(2) 一個星期內不可做眼部化妝。(3) 一個星期內洗頭和洗澡時要小心,不要讓水和肥皂進入眼睛。(4) 視力未清時,不可駕駛汽機車。(5) 依照醫生指示使用眼藥水。至於傷口長好的定義是指傷口癒合完整、度數變化趨於穩定,對於接受LASIK手術的患者來說,一般手術後二個星期應該可以恢復正常作息。度數穩定的部份,通常醫生會觀察六個月,若有過度矯正或者矯正不足,甚至有不規則散光的現象時,則可考慮重手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