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紫外線,光天化日下謀殺視力

紫外線,光天化日下謀殺視力

市面上賣著一種可以抗紫外線的眼鏡和隱形眼鏡,為什麼眼鏡公司會標榜抗紫外線呢?看了標題你應該十之八九已經知道紫外線會使我們的眼鏡壽命減短,這是為什麼呢?近幾年來,有研究指出紫外線會使角膜、晶狀體與視網膜產生一些病變,加上地球的臭氧層破洞,紫外線對人類的影響更為深遠。美國FDA宣佈新的標示規定,規定所有非醫生處方裝配的太陽眼鏡,必須標明抗紫外線的能力。醫學上懷疑紫外線具有加速晶狀體老化的作用,科學家曾經證實人類的皮膚和晶狀體在胚胎發育的時候是由同一種組織所分化出來的,紫外線對皮膚有所傷害,相對的也有可能對晶狀體造成一定的傷害。研究報告指出,晶狀體上有一些蛋白質會因紫外線的關係而有所變化,造成蛋白質交互聯結在一起,蛋白質凝集使得晶狀體混濁,白內障發生率相對增加許多。醫學上統計出,生活在冰天雪地和長日照的國家中,眼睛的病變發生率比短日照地區來得高許多,這就有可能因為眼睛長時間接受紫外線的結果。雖然眼睛的病變因素很多,有可能是遺傳、溫度、毒物、外傷等影響,但是紫外線我們也不能忽略它強大的影響力。要如何預防紫外線的威脅呢?若你是一位滑雪的愛好者,當你去地處高山的雪地時,如果能戴一副具有抗紫外線的太陽眼睛,不僅會使得眼睛較舒服,還會增加你的技術穩定性。若你是位近視族,勸你可以戴有抗紫外線的眼鏡或是隱形眼鏡。同時大家也要注意,若你是必須要長時間在陽光下工作的人,戴一下抗紫外線的眼鏡是不錯的方法,不僅能預防角膜炎、白內障、視力提早老化,也能提供外表的美觀,一舉兩得呢!

白內障一定要手術治療嗎?

白內障一定要手術治療嗎?

白內障雖然無痛無癢,但是其主要症狀包括:視力逐漸減退、對光敏感、覺得刺眼、時常需要更換眼鏡處方、出現單眼複視的現象、閱讀時需要更強的光線、夜晚視力差、對色彩敏感度減退。目前為主,尚無任何藥物療法、眼藥、注射劑、營養附加、運動、光學儀器或其他方法,被證實能有效防止或治好白內障。市面上雖然有白內障眼藥水或內服藥片及特殊食品的販賣,充其量只能略為延緩白內障之進行,手術摘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療。當水晶體的混濁嚴重到引起視覺障礙,嚴重到影響個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品質時,便是考慮摘除白內障的時機了。在白內障手術方面,亦有逐年不同的發展,二十年前以「囊外摘除術」為主流,然而存留之後囊,日後形成膜性白內障的機會甚高,故於十五年前趨向「囊內摘除術」即連同水晶體囊一同摘除,但由於植入之水晶體需有後囊支撐,才不易導致水晶體脫位,所以目前在國內以「囊外白內障摘除併後房人工水晶體植入」為主流。而所謂的雷射手術治療,是指術後約半年至五年,可能形成一層混濁的薄膜,這種薄膜可以用手術刀亦可用雷射打開,但一般的白內障仍需靠手術摘除水晶體。術後,除了最激烈的運動外,你幾乎可以立即恢復日常活動,遵照醫師指示定時點眼藥水,而且必須回去門診幾次,追蹤檢查眼睛復原的程度。白內障摘除術成功率相當高,超過百分之九十的病患視力會改善,除非併有角膜、視網膜或視神經的問題。當然我們應該明白術後合併症可以在手術當中或術後發生,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失明。就像任何其他外科手術,無法保障手術一定是成功的。在美國,一年做超過一百四十萬個白內障摘除術,而百分之九十五沒有任何合併症。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醫師表示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方法預防老年性白內障,只有平時多注意眼睛的健康及視力狀況,定期眼科檢查來評估白內障進展的程度;但白內障的惡化是可以預防的,如:糖尿病的病人要好好控制血糖、青光眼的病人,要儘量減少縮瞳劑之使用或改用其他替代藥物,在工作或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眼睛的安全防護,預防外傷性白內障,小心使用藥物,要遵循醫師之指示用藥並定期眼科檢查、戴有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或一般眼鏡,可防止或延緩白內障的進展、增加血中核黃素、胡蘿蔔素、維生素C及E、均衡飲食、避免抽菸。

虹彩炎症狀可大可小,不定時發作

虹彩炎症狀可大可小,不定時發作

所謂虹彩炎(急性前葡萄膜炎),是虹膜及睫狀體的急性發炎,就是構成瞳孔的虹彩以及相連的睫狀體,因為自體免疫系統出現不協調的情況,造成發炎狀態,是葡萄膜炎中最常見的型態。 一般來講,二十歲至四十歲間的青壯年男性居多,通常侵犯單眼,病人有畏光、疼痛、紅腫、流淚及視力降低、視力模糊等主訴。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指出虹彩炎可輕可重,它會從只是讓虹彩褪色的FUCHS氏症,到很嚴重會急速失明的BECHET氏症,他的嚴重程度有極大的不同。整個病程一般不超過六星期症狀消失之後,可能數年之間,不定期反覆發作。此症還常合併有全身性的疾病,如:關節炎、尿道炎、皰疹等。檢查可以發現,角膜周圍發紅有無膿性分泌物,角膜內層有發炎細胞堆積,有白色斑點出現,前房房水出現蛋白質及發炎細胞,甚至有纖維樣溢出物及前房蓄膿之情形,此時患眼之眼壓通常較健康眼為低,虹彩也時會與其後之水晶體產生虹膜後粘連阻礙房水流通,導致眼壓升高,而引起青光眼。處理方面,就是趕緊將發炎狀態壓制下來,以避免瞳孔粘連及白內障的發生,使用的藥物以類固醇及睫狀肌,麻痺劑的點眼劑為主,睫狀肌麻痺劑可保持瞳孔擴大,防止後粘連減輕疼痛,減少充血並使虹彩及睫狀體得以休息,類固醇則減輕發炎的情形。      患者宜多休息並可戴深色眼鏡,減輕怕光的程度。急性期,結膜下注射類固醇也常被使用,此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因類固醇的使用,有些患者會有眼壓升高的情形,必須特別注意青光眼的控制。 只要及時診斷與治療,都可以回復不錯的視力。

亂視不矯正,頭痛眼酸月經亂

亂視不矯正,頭痛眼酸月經亂

亂視多是先天造成,但眼皮長霰粒腫也會出現亂視。散光也就是亂視,其形成原因為角膜弧度不正所致。正常的角膜表面應像個籃球是圓形的,其水平、垂直或斜向的屈率半徑均相同,光線通過時才會聚焦在同一點上。但散光的角膜表面圓形或橄欖球形,因為水平和垂直的屈光率半徑不同,所以無法聚集在同一點上,其所看到的影像可能出現水平或垂直的線條較清楚,但相對九十度方向線條則模糊不清。這種由於眼球光學系統缺陷引起的稱為「規則亂視」;另一種稱為「不規則亂視」是為角膜面因發炎或外傷而呈現凹凸不平。諾貝爾眼科主任張朝凱指出,亂視有近視性的遠視性的或一個徑線是遠視,另一徑線是近視的所謂混合性亂視。造成散光因素可分為三類:一、視力疲勞症狀,通常和年齡及工作性質有關,年齡愈大且坐在桌前的人會造成輕中度的散光,如低於正常值,則需要配鏡矯正。二、近看時散光的改變,雙眼向內向下看,眼球同時產生旋轉作用,使眼的散光軸發生改變,故配鏡時可根據病人不同的年齡,焦點深度和相對調節力來選用合適的遠、近的鏡片。三、眼鏡片造成的影響,有影像大小不均勻效應、軸位的移動、鏡片表面不平等原因,有時鏡框大小,也可能影像到周邊光學的問題而造成散光。亂視較易引起頭痛、眼酸等現象,同時也容易引起歪頭等不良姿勢;亦有人說,亂視不予以矯正,容易引起女生月經的紊亂,所以散光程度嚴重者一定需予以矯正。亂視一般都用普通眼鏡或隱形眼鏡來矯正。亂視一般是先天的,但後天的原因,可能造成亂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眼皮長霰粒腫,會壓迫角膜而造成亂視。在很少情況下,亂視也會合併假性近視,這時就該用藥物去掉假性近視部份,而後亂視部份,再配鏡治療。

眼睛乾澀,不一定是乾眼症

眼睛乾澀,不一定是乾眼症

現在的上班族,大都處於有空調系統的低濕度密閉空間工作,一整天下來,常會覺得「眼睛很乾」,久而久之,就會認為自己得了乾眼症,而逕自用生理食鹽水或現成的眼藥水來點,這是萬萬不可的行為。乾眼症的意思是指眼睛淚液的異常或不足,無法保持眼睛的濕潤及舒適,所引發的眼球病變。正常的眼睛,眼淚經過眨眼的動作可均勻的分佈,使眼睛保持濕潤狀態。而在我們的眼睛有一層淚液膜,由外至內分為三層:油脂層:是由眼瞼邊緣的皮脂腺分泌。可延緩淚水的蒸發、增加淚液膜的張力及維持其穩定性。 水液層:由淚腺及副淚腺分泌。主要是供給角膜上皮細胞養分,清除結膜或角膜上的代謝物。黏液層:主要是可將角膜上皮細胞由親脂性變為親水性,以使水膜能潤濕角膜。此三層需分泌充足,若其中一項有分泌不足或不均的情形,就會產生乾眼症。而乾眼症的症狀,除了眼睛乾澀外,眼睛會紅、癢、易疲勞、有灼熱感、異物感等症狀,但有些人會因眼睛基本的分泌不夠,眼睛受到刺激,導致分泌量增加,而會有「淚汪汪」的現象。正常情況下,眼淚的分泌會隨年齡漸增而減少,故乾眼症好發在高年齡層的族群中,尤其是五十多歲的婦女(與更年期有關)。另外,維他命A缺乏、眼瞼炎、化學藥品灼傷、砂眼、紅斑性狼瘡等,會誘發乾眼症。因此,藉由眼科醫師詳細的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發現罹患乾眼症,則可用人工淚液來治療,以補充淚水及調理不健康的淚水成份。但使用時,仍需在眼科醫師的指示下使用,因若有其他病變,在未知的情況下,自行胡亂點藥,造成眼睛的不舒服加重,延誤了就診時機,那後果就真的不堪設想了。其實,平時就應注重眼睛的保養,如:多喝水、多眨眼、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定時讓眼睛休息、在室內低濕度的地方多放一盆水等,除了善待我們的眼睛,使其得到充分的照顧,對我們的身體也是一大益處。

老眼不昏花,談老化眼疾病症

老眼不昏花,談老化眼疾病症

《老花眼》人過四十歲之後,水晶體逐漸硬化,調節力日益衰弱。而其症狀包括近距離的看物或工作眼睛易感酸澀、疲勞,甚至頭痛、頭昏等。要矯正老花眼,需配戴凸面球鏡來矯正。原本就帶眼鏡(凹面球鏡)的近視族,此時若戴著近視眼鏡閱讀反而是看不清楚,而必須脫掉眼鏡或改用度數較淺的近視眼鏡,但看遠時仍需原來的近視眼鏡,不僅不能抵銷,反而增加一道麻煩,所以老花眼鏡對近視族而這並不是一大福音。《乾眼症》隨著年齡的老化,結膜上皮細胞與淚腺組織的退化,淚液日漸減少,加上經年累月的結膜或角膜病變(如慢性結膜炎、砂眼等),使得眼睛變得乾澀與刺痛,造成怕光、流淚等症狀,病情雖不嚴重,但常給老年人困擾。單純的乾眼症可用人工淚液來改善,但如伴有其他病變,需至眼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不要自行用藥,延誤了病情。《青光眼》老年人由於水晶體老化及眼內排水系統的退化,導致眼內壓力過高,易造成閉鎖性或開放性青光眼。因此,若不及早治療,會壓迫視神經,除了影響視力及視,甚至會導致失明。治療目前以藥物、雷射、手術三種方法為主。眼科醫師會依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另外,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人,每年至少做一次眼壓檢查,這樣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白內障》是老年人最普遍的眼疾,其治療方法以手術摘除配合人工水晶體的置換術為主。隨著醫學的日新月異,治療白內障的方法不斷陳新,各種人工水晶體的發明,手術顯微鏡的使用,以及超音波手術及雷射的應用,使得白內障手術不再是老年人的夢魘,一夜之間重建光明也不再是奢求。因此,選擇手術的時機要慎重考量,在決定手術前後,要多與眼科醫師作溝通,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老化性黃斑部退化性病變》老年人的視網膜由於血液循環障礙,如高血脂、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使得黃斑部容易產生退化性病變,視力減退,中心視力出現黑點或黑影,日漸擴大遮住視力,這也是老人家失明最常見的原因。治療也有藥物及雷射治療等方法,但效果並不顯著,幫助有限。唯有從日常生活作好視力檢查、均衡飲食、適度運動,並作好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控制,才是預防老年黃斑部退化的最好方法。

夜盲症,害人老是吃暗虧

夜盲症,害人老是吃暗虧

人的眼球中,有一層叫做「視網膜」的組織,就如照相機中的底片一般,能接收外界的影像,而視網膜中有兩種細胞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依照它的形狀可以分為桿狀細胞,對於弱光有敏銳的反應,能辨別光線明暗,但是不能感受外界的色彩;另一種則是錐體細胞,對於強光較為敏感,能分辨顏色。由此可知「暗適應時間」就決定桿狀細胞了,而暗適應不良就是所謂在不太弱的光線下,適應時間拉長許多,甚至「伸手不見五指」,這就造成了可怕的─夜盲症。●造成這種病變,可以歸於四種:《色素性網膜變性》為原因不明的桿狀細胞病變,屬於遺傳性疾病,經過數十年之後,通常會使整個網膜萎縮終至失明。《先天性夜盲症》自小因為遺傳的關係,出生之後就有夜盲,但不會有惡化的情形。《維生素A缺乏》有可能因為營養不良的原因,或者肝功能不良使得維生素A吸收不足,而無法去合成桿狀細胞中必需的化學物質,不能引發電流傳至視神經,以在大腦中產生影像。《瀰漫性網膜、脈絡膜萎縮》因為某種原因或者是疾病,造成網膜的傷害,治療之後結疤而萎縮。預防疾病的發生首先要避免近親結婚的發生,使得隱性基因顯現的機會不會發生。而網膜色素性變性尚無藥可醫,但有研究報告指出長期的光線刺激,會加速病情更加嚴重,所以有必要時,可以戴上墨鏡以減緩病情。夜盲症的病人在白天如同一般人一樣,東西都可以見到,可是到了夜晚則活在黑暗中一般,同時對於暗適應時間非常的慢,所以避免晚上開車,否則較易發生危險。還有,眼睛一旦生病,一定要儘快就醫,使得視網膜沒有萎縮的機會。現在也有很多的婦女為了減肥,而忽略攝取維生素A,而平時多攝取黃色、綠色的蔬菜水果,有助於維生素A的攝取,以上都可以幫助或預防夜盲症的「暗」算。

角膜塑形術,讓近視減輕三百度

角膜塑形術,讓近視減輕三百度

角膜塑形術是運用類似硬式隱形眼鏡產品,壓迫角膜弧度矯正視力。在國內近視族直線上升的現況下,各種矯正度數的方法也相繼推出,除了經由開刀手術外,最近還有一種物理壓迫性治療法──角膜塑形術,透過一種類似硬式隱形眼鏡的產品,長期壓迫角膜弧度達到改變視力的效果。角膜塑形術必須在眼角膜弧度發育上未定形,二十歲以下矯正比較有效,對成年人效果較差,一般而言,最多可減輕近視三百度,但必須連續戴半年以上,剛開始的時候,每天至少要戴十二小時,角膜弧度才有變化,約一個月後,角膜弧度的改變趨於穩定後,再更換不同弧度的隱形眼鏡,使角膜弧度再繼續改變,如此在更換三、四副隱形眼鏡後,角膜的弧度便會達到穩定的狀態。這種產品在美國已經有多年歷史,近年來才引進口,目前市面上有進口的,也有國內出產的,前者的價位約八千元台幣,後者約六千元,消費者必須先透過專業的眼科醫師,量出眼睛的度數和弧度,然後再「量眼定做」適合個人的隱形眼鏡。它的大小比傳統軟式隱形眼鏡小,但比硬式隱形眼鏡大,但其弧度卻不是圓形,中間平面,周圍則成一定角度彎下去,不同的眼睛度數和弧度,其彎度不同,藉以達到壓迫角膜弧度的效果。基本上,戴得越久,效果越好,最妳你一睜開眼睛就戴上,睡覺前拿下,否則如果時間太短的話,效果不好,一中斷度數很快就回復。由於其戴起來比一般隱形眼鏡不舒服,因此很多消費者戴不住,加上硬式隱形眼鏡本身就比較容易脫落,重新配製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很多消費者中途放棄。多年的臨床實驗,經過角膜塑形術矯治完成後減少的度數,可以維持不變,除了少數案例有度數回歸一半的情況,它的好處是不需要透過開刀以破壞性的方式傷到眼睛角膜可能會有的一些後遺症,而是以物理方式達到矯治近視,但缺點是必須「長期抗戰」,且不一定每一人都適合。基本上,只要無法長期戴隱形眼鏡者,都不適合接受角膜塑形術,包括眼睛比較乾滑、過敏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砂眼與青光眼患者等。由於接受角膜塑形術者大都是就學的青少年,成功與否,除了決定於他們的動機與意志外,父母的協助配合也很有關係。

近視合併老花眼,雷射治療要三思

近視合併老花眼,雷射治療要三思

青少年以雷射手術治療近視近年日益流行,但對於近視合併老花眼的中年人來說,諾貝爾眼科張朝凱 醫師提醒病人在決定以雷射手術治療近視之前,必須仔細考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視力的需求,並與醫師充分溝通,否則很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雷射近視開刀在國內越來越普及,門診中也會碰到中年病人詢問:「近視合併老花眼情況下,是否也可以接受雷射近視開刀?」近視合併老花眼的中年人仍然可以接受雷射近視開刀,但由於近視跟老花眼在度數上有相互抵銷的效果,因此事前必須考慮清楚,希望手術後達到甚麼樣的效果。一位四十五歲的女病人,兩眼近視六百度,同時有一百五十度的老花效應(遠視),因此她裸眼看近物時會四百五十度的近視,只好隨時準備兩副眼鏡,分別供看近物、遠物;同時可以看近、看遠的雙光鏡,她嫌老氣而不用。由於中年以後的近視度數變動不大,她為了能少戴一副眼鏡,希望接受雷射近視開刀。這位擔任公司主管的女病人告訴醫師,她工作上需要閱讀許多文件,同時自己開車上下班。經過仔細考慮之後,她認為自己對閱讀需求比較高,因此醫師替她進行雷射近視開刀時,決定給她留了一百五十度的近視(用以抵銷老花眼造成的遠視效應)。手術之後六個月,這位女主管隻眼裸視分別達到O‧八,閱讀文件或看近物時都不戴眼鏡,只有開車或看遠物時才需要戴。另一位四十歲的男性,有八百度近視、二百度老花眼,因此他看近物會有六百度的近視。這位男性由於平日常需要接待外賓打高爾球,希望打球時能不必戴眼鏡,因此醫師決定將他的近視度數全部去除。手術後六個月,這位男性雙眼裸視都達到一‧O,打高爾夫球或看遠物時都不必戴眼鏡,只有看近物時才需要戴二百度的老花眼鏡。近視合併老花眼,所考量的因素比純近視來得複雜,因此病人在接受雷射開刀前務必想清楚。此外提醒民眾,近視合併老花眼時,近視度數要超過四百度,接受雷射近視開刀才有意義,否則平白花錢又達不到顯著效果。

《日常照顧手冊》放射治療

《日常照顧手冊》放射治療

1.  保持照射部位乾燥。2.  照射部位只可用清水洗,不可用肥皂洗,而且要輕輕拍, 不可用力擦。3.  除非是放射線醫師的指示,否則請不要在照射部位擦任何油膏、藥物或乳液。4.  在治療期間或治療結束後,照射部位請不要照射到陽光或受熱及吹冷風。5.  不要洗掉醫師為您所作的記號,若記號脫落,要通知醫護人員,不可自行描繪。6.  選擇質料柔軟的衣服,避免磨擦或磨傷皮膚。7.  接受長期放射治療者,可能有暫時性的脫髮現象,可佩帶假髮或帽子。8.  保持口腔衛生,若有口腔潰瘍的情形,需告知醫生。9.  為避免感染,請經常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10.禁止煙、酒、檳榔及過冷、過熱、辛辣刺激性食物。11.每天至少喝2000c.c.的水或飲料,以預防口腔乾燥。12.為避免金屬牙導致放射線折射而危害身體,請務必取下金屬類假牙。13.進食後及睡前,請以軟毛刷徹底清潔牙齒,刷牙後用食指指腹做環形按摩牙齦,以促進牙齦血液循環,增進牙齦彈性。14.多休息及攝取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如肉類、蛋、牛奶…..。15.請定期抽血檢查,每一星期一次。16.治療期間,白血球數目減少至3000 以下,需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且為預防感染必須戴上口罩。17.出院後,按醫師指示定期返院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