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黑斑的頭號殺手「維他命C」

黑斑的頭號殺手「維他命C」

維他命C的美白原理對於皮膚表皮層,它可刺激細胞再生,修護改善膚質,並調節預防過多黑色素沉著,避免斑點產生,改善膚色。對於皮膚真皮層,它可加強、活化膠原蛋白的增生與合成,可緊實皮膚,調理已產生的老化紋理。另外,它還可中和自由基避免其對膠原蛋白的破壞。綜合以上的學理,在臨床上因此可以達成淡化黑斑、平滑細緻的美白肌膚及改善肌膚鬆弛症狀的功效。維他命C導入機離子美白導入:一般的保養品及美容藥品,經由局部皮膚塗抹之後,不太容易滲透到深層皮膚,效果往往受到限制,皮膚比較容易接受脂溶性物質的滲透,不太能接受水溶性物質的滲透。離子導入術的發明改善了以上的限制。維他命C溶於水中時,會分解為陰陽離子,再經由離子導入機器通上一個很弱的微感電流之後,即可經由電流離子流動而進入深層皮膚,藉此達到很好的美白效果。維他命C離子美白導入之適應症:黑色素沉著如:肝斑、黑斑、雀斑、顴骨斑等良性色素斑。因手術後的黑色素沉著如:雷射治療、皮膚磨皮、冷凍治療。燒傷、創傷、接觸性皮膚炎所引起的發炎後黑色素沉著。摩擦性黑色素沉著。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色素沈著皆適合維他命C離子導入的治療,有些皮膚病用局部藥膏的塗抹反而較有效。因此,須由醫師評估病灶的情況以選擇對您最佳的療法。

二十歲後,皮膚的老化就開始明顯

二十歲後,皮膚的老化就開始明顯

) 內在-自然:是一種先天基因隨時間排程的老化,影響到陽光曝曬及非曝曬的皮膚,特徵為皮膚變的乾燥、鬆弛、出現皺紋及萎縮。基因上的老化因人而異,所以皮膚隨老化而失去的緊實感及彈性會因個人而有所不同,而且同一個人身上的皮膚也會因不同的部位而有不同程度的老化。) 外在:來自於外界所接觸的有害因子,如抽煙、污染物質及陽光。慢性反覆性的曝露於陽光(紫外線A及B)是造成皮膚老化最顯著的外在因子,這種老化又稱之為日光性老化。日光性老化影響部位為曝曬於陽光的皮膚,臨床特徵為皮膚出現細小及粗大皺紋、表面粗糙、乾燥、鬆弛、細小微血管擴張、紫斑以及出現不規則的色素沉澱,如黑斑(老年斑或肝斑)及去色素斑,同時罹患良性及惡性皮膚癌的機率也會增加。無法減緩或停止先天性基因的自然老化,至少我們可以做些事情去預防外在的老化。遠離抽煙是必要的,同時要避免陽光曝曬,尤其是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因這段時間的紫外線強度最大,使用至少 SPF15廣效性防曬乳液。廣效性防曬乳液可以同時保護皮膚免於紫外線A及紫外線B的照射傷害。防曬乳液於外出15至30分鐘前擦拭,即時是陰天也要防曬,並每隔2小時重覆塗抹一次;白天外出時,可以撐傘或穿戴寬邊的帽子、長袖上衣及長褲。目前於市場上或研究上,有許多研發藥物或機器已被用來改善老化皮膚,包括外用抗氧化物如維他命C及E、大豆異黃胴素、茶葉多酚等;使用保溼劑,維他命A酸,果酸等;使用皮膚美白產品如左旋維他命C及麴酸等;注射肉毒桿菌素,玻尿酸或膠原蛋白;也可使用雷射或脈衝光換膚甚至電波拉皮等,均可用來改善整體的外觀容貌,製造更年輕的肌膚。塗抹防曬乳液是有幫助的,但它的保護仍然不夠,許多醫學美容製品可以彌補防曬乳液的不足。結合外用抗老化製品及其他內外科的方法仍是治療肌膚老化最好的方式。

植牙能不能啃螃蟹?

植牙能不能啃螃蟹?

植牙像換新輪胎牙齒好比輪胎,輪胎經年使用難免磨損或爆胎,傳統治療就像補胎,但補胎有其極限,到有一天非換新胎不可時,這個新胎就是植牙。醫生給你一個新胎,你當然要使用它,但不可以蹂躪它,因為它畢竟也只是一個輪胎,雖然它可能比天生的那一套好用,但也不是無堅不摧,像007二十年前有一部太空城的電影片中的大鋼牙一角,可用鋼牙咬斷鐵柱,這種牙目前尚未發明。咬合力和植牙耐用性很有關係今日植牙用的人工牙根是直接讓骨細胞長進牙根表面奈米級的縫隙中,是完全卡死不動的。真牙的牙根有一層牙周膜,是有彈性的,這是真牙和植牙的不同,所以植牙真的非常硬實好用,但任何咬合力都直接傳到骨頭上,也是人工牙根的短處,人類的咬合可產生60公斤的壓力,很驚人吧!任何長期過大的壓力,是植牙失敗的主要原因。所以吃檳榔者、夜間磨牙者,都不建議植牙。如果有顆植牙是永遠不用承受咬合力的話,這顆植牙大概可以永遠安全的存在口中,但這當然不是我們植牙的目的,我們希望它除了好看外,還有功能。如何在這中間取得平衡,自己心裏要有數。細嚼慢嚥保健康細嚼慢嚥對胃腸對牙齒都好,Dentway 景美德威牙醫   曾雍威 醫師指出,看到病人因急著吃飯或心不在焉咬到筷子、細骨、飯中碎石..等硬物,使牙齒斷裂、甚至拔除,非常可惜。多花點時間吃飯可少花點時間看牙,何樂而不為。

雷射視力矯正

雷射視力矯正

雷射近視手術之所以會在短短的幾年內在國內外眼科界蔚為風潮,除了廣大眼鏡族的需求外,雷射矯正過程採用高科技的而達精準治療效果,應是最重要的原因。張朝凱 醫師建議求診者是否為合適的雷射手術候選人,應是去評量的最主要項目。【接受雷射手術的對象有幾個條件】年滿十八歲、最近一年內度數增加不超過五十度、最佳矯正視力不能太差、病人不適應配戴隱形眼鏡或眼鏡、除屈光不正之外無其他嚴重之眼疾者、無懷孕者。【不適合接受雷射近視手術的情況則有】明顯虹彩炎、嚴重乾眼症且合併角膜病變、嚴重眼瞼炎;眼瞼異常會影響角膜上皮再生者,如嚴重倒睫毛、眼瞼內翻、眼瞼外翻、顏面神經麻痺等;圓錐角膜、自體免疫及結締組織疾病病史者,宜避免接受手術;曾接受過眼球手術,宜避免接受手術;合併有青光眼或角膜炎患者。至於雷射視力矯正的種類及其效果,依矯正原理不同,可分為PRK及LASIK兩類。其中LASIK適應於二百度至一千六百度近視者,而PRK適於三百至一千二百度近視者。LASIK治療後,幾乎看不到傷口,且恢復較PRK為快,所以接受度特別高,國內外的臨床報告顯示,成功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五。但這項手術也有其限制及注意事項。首先,相對於PRK而言,LASIK在手術技巧上要求更高,施術者必須對原位層狀角膜重塑儀非常熟練,方能正確無誤地做出完美之角膜瓣,以及雷射後之角膜瓣復位。如果角膜瓣有缺損或異位,可能引起感染,增加角膜上皮長進角膜瓣內的機率或引起術後不規則散光等併發症。所幸這些後遺症,在有經驗的眼科醫師熟練的操作下,失誤的機率已降低到千分之一以下。概括而言,國內的手術成功率不斷提升,只要求診者對此項科技的認知更趨成熟,而醫師也能慎選合適的求診者,並施以美的手術與照護,相信在很快的未來,將有更多眼鏡族可以拋開眼鏡的束縛。

高度近視也能享受不戴眼鏡的便利

高度近視也能享受不戴眼鏡的便利

日前舉行的華人眼科醫學會有學者提出了新的近視治療方法─植入式隱形眼鏡,由於高度近視患者在接受雷射近視手術時所需消耗的角膜厚度較多,常常因為角膜厚度不足而無法接受手術,因此植入式隱形眼鏡的發明是高度近視患者的一大福音。並非一般戴在眼球上的隱形眼鏡,它其實是把一片有度數的鏡片植入水晶體的前方。這種鏡片其實與白內障手術後所植入的人工水晶體(IOL)相似,只不過白內障人工水晶體是在摘除白內障後才植入的鏡片,以取代原來的水晶體。 因此植入式隱形眼鏡正確的名稱應該稱為「Phakic IOL」(意為未摘除本身水晶體而植入人工隱形眼鏡),它的目的並非取代已變成白內障的水晶體,而是為了矯正近視或遠視談角膜塑形術儘管角膜屈光手術已可使近視問題幾可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但仍無法解決高度近視所造成的黃斑部和網膜病變,因此,避免近視的惡化,當下眼科醫學界的重要議題,眼科醫學界始終未曾放棄研究矯正及治療近視的新方法,尤其對眼球尚未發育完全的兒童及青少年,及早控制學童近視度數才能有效防範高度近視的後遺症,而角膜塑形術就是不用點散瞳藥水且效果良好矯正方法。過去,眼科醫學界發現,硬式隱形眼鏡可以減緩兒童近視加深的速度,推測是硬式隱形眼鏡使眼球生長受到節制的關係;角膜塑形術即是利用此一原理,以中心屈度較平坦的硬式隱形眼鏡片將角膜弧度暫時壓平,長期矯正使角膜弧度穩定,有效控制近視度數加深。多年的臨床實驗,經過角膜塑形術矯治完成後減少的度數,可以維持穩定,主要適用族群為視力發展尚未穩定之兒童或青少年及假性近視者,它對各種度數的近視患者都可以適用,除了高度近視需較長的矯正時間外,一般近視六百度、散光三百度以內者效果最顯著,最佳療效可減少近視度數三百│五百度。價格方面,雙片鏡片價格約在台幣兩萬至四萬元。角膜塑形術的優點只要在晚上睡覺時配戴矯正鏡片,白天時即可享受不戴眼鏡的便利;過去的角膜塑形術在矯正過程中必須更換三、四副鏡片,漸次矯正角膜弧度,目前臨床使用的新一代角膜塑形鏡片含水量和透氧度已大大改良,只需更換一至二付鏡片即可,甚至可以「一片到底」;矯正完成後,不必戴眼鏡或配戴度數很淺的眼鏡,以後只需每隔一、兩天戴著角膜塑形鏡片數小時就可維持效果。由於角膜塑形鏡片,必須由專業的眼科醫師量出眼睛的度數和弧度,再針對個人角膜弧度「量眼訂做」,配鏡程序和製造均須高度精確性,若鏡片的設計不夠精確,角膜上皮容易因而遭受損傷,甚至造成發炎、刮傷、潰瘍等副作用,因此經眼科醫學會與衛生署多次研商後,衛生署公告「角膜塑形術」屬醫療行為,必須由眼科醫師執行,以使用安全。雖然角膜塑形鏡片幾經設計改良,材質更輕、透氧性及安全性更高,但仍有其限制與問題。由於它和一般隱形眼鏡一樣,清潔保養等配戴衛生工作相當重要,而其主要適用族群又以青少年、兒童為主,容易因疏於保養而發生問題;此外,角膜角膜塑形鏡片配戴初期會有異物感,孩童需耐心度過適應期,中斷配戴的案例也不少;再者,角膜塑形鏡片主要在晚上睡眠時戴,闔眼時角膜的供氧減少,感染的機率提高,因配戴不當導致角膜缺氧、發炎的個案時有所聞。因此眼科醫師會建議乾眼症、過敏性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砂眼與青光眼患者等無法長期戴隱形眼鏡者,也不適合接受角膜塑形術。角膜塑形術的臨床效果相當不錯,它的好處是不需要透過開刀等破壞性的方式傷到眼睛角膜,就可以及早在青少年以前矯正近視,但若是停戴一段時間,度數容易回復,因此角膜塑形術的安全使用值得眼科醫師和消費者共同重視

正確選擇鏡片有秘訣

正確選擇鏡片有秘訣

根據調查發現,台灣十二至四十歲的近視族當中,將近四分之一是配戴隱形眼鏡來矯正,其中二十二歲以前配戴的比率高達七成以上,女性是男性的四倍。可見隱形眼鏡族在台灣是多龐大的一群。你是隱形眼鏡族一員嗎?你對目前所戴的隱形眼鏡了解多少?隱形眼鏡依柔軟度和含水量可分為硬式鏡片、軟式鏡片及硬式高透氧鏡片三種;若依戴用時間可分為每日戴用型、延長戴用型以及拋棄型。如果依矯正功能來看,則可分為近視片、遠視片、散光片、色盲片、化妝片等。面對功能多樣的隱形眼鏡,該如何選擇呢?隱形眼鏡必須量身訂做,根據個人需求及眼鏡的實際狀況,驗配最合用的鏡片,所以,找專業的眼科是配鏡的第一步,再者對各類的隱形眼鏡有基本的認識,對眼鏡的保養和眼睛的健康才有雙重的保障。如何了解自己的需求及眼睛的狀況呢?諾貝爾眼科主任張朝凱表示,配鏡者必須先知道自己為何要配用隱形眼鏡,是因為美觀或者是長時間用眼的方便性。接著是預算的問題,確定想配鏡時,再到眼科做詳細的檢查,了解眼睛淚水分泌狀況、過敏反應、散光狀況、度數深淺、以及是否有其他眼疾等問題,與醫師詳細討論,才能配到一副舒適好用的隱形眼鏡。至於費用方面,針對每副鏡片的需求、度數、是否有顏色或散光等,會有不同的價格。《傳統硬式隱形眼鏡》具有耐用且不易破損、壽命較長(約三至五年)、清洗保養容易簡單等優點,對視力矯正的效果佳,尤其是散光者。但因為鏡片比角膜小,好戴但不易取出,也比較容易掉落遺失或移位,配戴者會有異物感,適應期較長;因為透氧率較差,不能長時間配戴,對於要經常使用的人而言,不是最佳的選擇。另外,灰塵、異物等容易跑到鏡片內造成不舒服。《傳統軟式隱形眼鏡》適應期較短,吸水性及舒適度良好,鏡片比角膜大,鏡片不容易脫落及移位,容易驗配,適合間斷使用者,灰塵異物不易進入鏡片內。壽命較短,約一年至二年,不耐用又容易破損,容易有沈澱物,必須每天清洗保養,可能脫水引起眼睛不適,角膜散光矯正效果較差。《軟式長戴型隱形眼鏡》透氧性高,可以長時間戴用,對於有困難配戴者來說很方便。鏡片易有沈澱物,減低角膜所需的氧氣,壽命較短,約半年至一年,必須定期檢查,且價錢較高。《硬式高透氧隱形眼鏡》為改良後的硬式隱形眼鏡,透氧性加高,可以矯正大部份的角膜散光,矯正效果良好,使用期限較長,可以達到三至五年,清洗保養容易,減少角膜水腫併發症,還可以拋光及修改,對配戴者而言相當方便。但適應期也較軟式長,舒適感也不及軟式,較易吸收分泌物,親水性較差,可能需要偶爾使用濕潤液,價錢較高。《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透氧性高,用完後即丟棄,不會有因長期使用而造成沈澱物的累積;配戴時間可長可短,極富彈性;每片單價低,約七十元左右,不必擔心遺失或破損,隨時有備用鏡片。值得注意的是,每副壽命有限,不可以超過期限使用;另外,散光度數超過一百度的人,也不適合配戴這類型的隱形眼鏡。況且,這類隱形眼鏡的弧度或度數是已定製的規格,無法量身訂做,準確性較差,也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配戴。甚至有人以為,其他常戴性的隱形眼鏡戴不習慣時,可以換用拋棄式,事實不然,有時反而更不能適應。《軟式彩色或彩妝隱形眼鏡》可能改變眼睛顏色,增加美觀,取卸也較為方便,其他的優缺點和傳統軟式隱形眼鏡一樣,又以彩妝隱形眼鏡價格較高。針對配鏡時的注意事項,提醒民眾,必須先請眼科專科醫師驗配,並認明使用的品牌,再者是必須合乎個人需要、眼睛狀況,選擇合適的隱形眼鏡;最後,請記得索取保證卡,並看清是否為原瓶封,以及衛生署字號與中文說明。《有色隱形眼鏡須知》有色、貓眼狀等具有彩妝功能的鏡片,內容色素成分,可能與淚液起化學反應,對角膜產生毒性刺激,容易引起角膜炎;另外也會降低透氧性及柔軟度,如果偶爾配戴還不至於對眼睛有重大傷害,建議別長時間或長期使用,每天配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四至六小時。另外,有色鏡片最大的功能就是美觀,為時代新潮人類的最愛,但就中國人的膚色及臉形而言,挑選的顏色或圖案也要仔細考慮,才能真正達到美觀漂亮的目的。《拋棄式隱形眼鏡,流行新主流》根據美國HPR(Health Product Research)報告指出,自拋棄式隱形眼鏡推出以來,拋棄式隱形眼鏡新增配戴者與傳統型隱形眼鏡新增配戴者的比率已由九‧六%對九十‧四%,轉為六十三‧八%對二十五%。另一項由壯生視力服務中心在國內所做的調查報告亦發現,拋棄式隱形眼鏡的持續使用率約九成,較傳統型隱形眼鏡(四十四%)高出許多。這表示拋棄式隱形眼鏡將成為二十一世紀隱形眼鏡的新主流。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選擇拋棄式隱形眼鏡的原因有旅遊時攜帶方便(五十四%)、隨時有備用眼鏡(五十一%)、健康因素(五十%)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每日拋棄式隱形眼鏡外,「月拋」或「週拋」拋棄式隱形眼鏡每天仍需做隱形眼鏡的清潔保養工作,才能維持鏡片的清晰度,並減少鏡片的沉澱物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但是,調查發現,約有四成的消費者並沒有每天清洗鏡片的習慣,反而對眼睛產生更大的傷害,這點值得消費者提高警覺。

隱形眼鏡清潔,藥水選對沒?

隱形眼鏡清潔,藥水選對沒?

隱形眼鏡藥水主要有清潔、殺菌、濕潤三大功能,一般分為清潔液、浸泡液(保存液)、沖洗液、消毒液、潤滑液等,市場上則有二合一(具清潔、保存功能)、三合一(具清潔、保存及消毒功能)或單一性等產品,針對不同的隱形眼鏡,挑選適合的產品。任何隱形眼鏡的保養都必須包含清潔、沖洗、消毒及保存四步驟。清潔液:主要功能是清潔、去除雜質用,常見有界面活性清潔液、酵素清潔液。界面活性清潔液利用機械摩擦,溶解雜質,清潔時間約二十秒。酵素清潔液是以化學鏈結來達到清潔效果,常見酵素為木瓜酵素及胰臟酵素二種。如果不開封,可以保存一、二年;但如果已經打開過,最好能儘快用完。消毒液:主要功能是消除一些致病發炎的因子,例如細菌、病毒、阿米巴原蟲等。(1) 化學消毒液:常見成分有氯化克殺丁、高分製劑、醇類、草酸等,簡便普遍,浸泡時間要數小時,缺點是費用,以及容易造成過敏反應。(2) 雙氧水消毒液:浸泡時間二至四小時即可,內含三%雙氧水、中和白金片及生理食鹽水的中和藥水,優點則是過敏反應較少、省時以及漂白效果佳,中和不完全的缺點。(3) 加熱消毒:市面上常見的有潮濕加熱器、快速直接加熱器等,價格依種類和廠牌不同,具有減少過敏的優點,但卻較為麻煩,容易產生沈澱及縮短鏡片壽命等缺點。濕潤液:具有濕潤角膜、配戴舒適、保濕及改善屈光等特性,一般用在硬式鏡片。濕潤成分為抑菌劑、甲基纖維素、生理食鹽水、緩衝液等。使用步驟為洗手、凹面向上並滴入清潔液、食指摩擦、檢視並置入浸泡液中,最後再做濕潤保存。沖洗液:一般是生理食鹽水,如果已經打開使用,建議不要超過三個月。主要是利用手搓沖洗,將鏡片上的雜質及細菌等沖洗掉。千萬不可用來路不明的自來水、蒸餾水、礦泉水或自製食鹽水來沖洗鏡片。浸泡液(保存液):含有某些防腐劑,浸泡一晚後,可以達到殺菌效果。另外浸泡液最好每天更換,開瓶後的保存液,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月。除了對各類藥水的認識外,提醒民眾保存盒的清潔也需要注意。可以用棉球沾清潔液在小盒內面擦拭,再放到攝氏七十九度以上的熱水中消毒,接著打開盒蓋風乾,並定期更換(一般來說,保存盒的期限為一年)。選擇保養的方式及藥水時,要考慮本身體質狀況,是否有過敏,以及鏡片材料、淚液分泌狀況,平時眨眼、鏡片種類、方便性如何以及價格的接受度或環境、個人習慣等,最重要是對藥水要有基本常識,以及使用前詳閱說明書等。切記,保養一定要按照步驟,缺一不可。千萬要用對保養液,別把雙氧水、生理食鹽水當清潔液或保存液使用;過期的藥水,一定要丟棄,以免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如果因為看到新產品上市或朋友介紹,想要更換藥水時,必須特別注意,新藥水使用後是否有引起不適的狀況,例如紅腫、癢、異物感或乾澀、流淚、分泌物等時,必須先停戴,確認是眼睛或藥水的問題,如果是藥水引起時,必須停用,改回原來的藥水。每週別忘去鏡片上常見的沈澱物有蛋白質、脂肪、黏液及外界污染物,如風砂、化妝品等,容易造成沈澱物和眼球間的摩擦刺激、視力模糊、破壞淚液層、吸附保存液,引起角膜、結膜發炎、新血管增生,甚至巨大乳頭結膜炎。隱形眼鏡族常忽略做「去蛋白」的工夫,去蛋白酵素每週應做一次,主要是去除鏡片上殘留的蛋白質。最近有去蛋白液的新產品,是每天使用,滴在保存液中。

夏秋惱人的結膜炎

夏秋惱人的結膜炎

每當游泳季節,許多青少年從游泳池中感染到結膜炎,即會在學校、托兒所及家中造成傳染,這種急性角結膜炎又為流行性角膜結膜炎,在台灣四季都存在,但常發生於夏秋,尤其此游泳季節更會大幅增多。急性角結膜炎的病原是屬於腺病毒,其傳染方式以手去碰到患者的眼睛,然後再碰到自己的眼睛最為常見,但也有一些偶發性的角結膜炎是先有呼吸道的病毒感染,然後再感染到自己的眼睛。急性角結膜炎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一般人誤以為只有頭一、二天才有傳染性,其實在兩星期內都有傳染力;其主要臨床症狀是眼內有異物感,眼瞼浮腫、怕光、流淚,有一些黏稠的分泌物,病人先是一隻眼睛發作,然後傳到另一隻眼睛,或者兩眼同時發病,通常也有常伴有耳前淋巴腺腫,並會感到稍痛,若小孩感染時,會有較明顯的全身性症狀,尤其家中有嬰兒時,要特別注意,因為嬰兒本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當感染到急性傳染性角結膜炎時,症狀會變得比較嚴重,除了發燒、淋巴腺腫痛外,也會有角膜表皮糜爛的機率發生。急性角結膜炎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結膜內層會產生一層由黏稠分泌物所形成的「偽膜」,特別是小孩比大人多,在治療時必須拿掉偽膜,因為偽膜附在正常的結膜細胞上,久了會變成永久性疤痕,另外約有五十%的患者可能發生角膜合併症表層點狀角膜炎,因急性角結膜炎不只侵犯到結膜,還侵犯到角膜,使角膜有些點狀發炎,形成「表皮下混濁」,若靠近瞳孔,就會影響視力,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引起角膜潰瘍,使病情惡化,若不及時診治,再遭到細菌感染,不但嚴重危害視力,甚至引起失明。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醫師建議在當嬰兒感染急性傳染角結膜炎時,雖然症狀可比較嚴重,但家長切莫恐慌,勿藉加點眼藥使病況趕快好轉,此舉不但無效,還會因太多的點眼藥,增加如抗生素、類固醇等之用量,而導致角膜表皮再生不良。甚至因此藥物中毒而產生角膜混濁腫脹的狀況;若藥物愈點愈多,易造成惡性循環,發生不可逆性的角膜白斑,將會造成嬰兒的終生遺憾。其實家長只要照顧嬰兒,使其全身症狀減至最低程度,如發燒、咳嗽或拉肚子儘快好轉,眼睛的問題只要保持乾淨,一天點幾次抗生素的藥水,避免再發性的細菌感染,角膜會在二星期左右完全癒合,而不會留下任何的後遺症。一般人在感染急性角結膜炎後,症狀會日益嚴重,在一星期左右時達到尖峰,然後逐漸減輕,在兩星期前後痊癒,但有些病人可能拖延至三、四星期才轉好,通常治療方法是採取對症治療,醫師會用類固醇或收斂劑,讓病人減輕症狀,消除不適感,促進痊癒,並避免發生細菌感染或其他合併症。雖然少數病人使用類固醇後可能得青光眼,但只要病人切勿自行買藥任意長期使用,且在醫師觀察下短期使用,仍然相當安全的。流行性角膜結膜炎的傳染力極強,因此預防勝於治療,當然是以不要得到感染為上策,預防的方法除了平時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隨時注意清潔,常用肥皂洗手,並保持乾燥,避免用手揉眼睛之外,在流行期間也應儘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因感染發病後第一星期的傳染力最強,因此小學生及幼稚園、托兒所的兒童宜在家中療養,避免外傳,而且致病病毒對一般消毒劑具有抵抗力,有人以為游泳池中有加氯消毒劑,就不會被傳染,這是不正確的觀念,因為氯並不能殺死這種病毒,反而使眼睛受到更強烈的刺激。所以在流行期間,應儘量避免到公共游泳池去游泳。此外,也應避免與病人握手及接觸人人使用過的毛巾、肥皂、寢具及門把、水龍頭等,在病人痊癒後,其用過的被子、毛巾則應洗淨,並經太陽完全曝曬,必須強調一點,普通眼藥都不具消毒作用,也並沒有眼藥可以預防傳染,如果使用病人用過的眼藥來預防,反而更容易增加傳染的機會,所以在病人痊癒後,應馬上將所有未用完的眼藥妥善拋棄,以防被別人使用而傳染。

眼睛傷害的預防與急救處理

眼睛傷害的預防與急救處理

1.) 由於小孩在玩耍時,較沒有危機意識,故容易有意外傷害的情形發生。所以,在選擇玩具時,要選擇適齡的安全玩具,尖銳的、有彈射性的玩具,要避免選用,同時也要教導小孩正確的使用方法及灌輸小孩正確的安全遊戲觀念,當然,最好的方法法是家長能在旁陪伴,給予指導協助。2.) 當使用任何噴霧劑,要注意噴嘴的方向。3.) 在工作中,可能會有外物意外進入眼中及化學物品噴濺到眼睛,故需戴上護目鏡或安全眼鏡,而在操作任何工具前,必須詳細研讀工具使用的說明書。4.) 運動時,對於棒球、籃球,則要戴上護目鏡或安全眼鏡。對於具衝撞性或身體接觸的競技,例如:橄欖球、跆拳道……等運動,則需戴面部保護器及護具。5.) 燃放煙火或鞭炮時,避免互相丟擲鞭炮或將煙火朝向有人的地方,注意周圍的人身安全。以上的預防措施,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常識,但若不幸發生眼部的意外傷害時,針對不同的傷害,給予不同的緊急處理,把握初步的急救時效,是挽救視力很重要的一步。1.) 若遇化學物品的灼傷,應立即以清水大量沖洗眼睛,持續至少十五分鐘,沖洗時,用手將眼皮撐開愈大愈好,並轉動眼球,使化學物能確實洗出,待處理玩,要立即送醫治療。2.) 異物進入眼睛時,不可揉擦眼睛,先閉眼,讓淚水將其流出,或將上眼皮拉起並向下拉,超過下眼皮,讓睫毛將上眼皮內的微粒刷下。若微粒仍存在,則閉上眼睛,請眼科醫師處理了。3.) 眼睛遭致撞擊時,立即以冰敷消腫。若感覺視力變模糊,則應立即送醫治療。4.) 當眼睛或眼皮有撕裂傷或穿刺傷時,應將眼睛用紗布輕輕包紮,不要加任何壓力在受傷的眼睛或眼皮,避免揉擦眼睛,立即送醫。當眼睛在外表看不出傷口時,不表示眼睛就沒問題。故發生眼部外傷,除了迅速確實地做好初步急救,最重要的仍需由眼科醫師作詳細的檢查,才是最完善的急救程序。

再看,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找上門!

再看,小心電腦視覺症候群找上門!

電腦視覺症候群簡稱CVS。來自於眼睛長期盯著電腦螢光幕長達二小時以上,由於專心電腦螢幕,造成眨眼次數降低,眼睛表面水分迅速蒸發,再加上辦公室空調溫度及溼度皆低,且空氣中懸浮粒不易去除,久之會出現如慢性結膜炎及乾眼症的症狀。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平均每天使用電腦兩個小時以上,有一半的人會出現電腦視覺症候群。 長期看書報雜誌會產生電腦視覺症候群嗎?其實長期看書報和電腦之不同,在於電腦螢幕是由無數個小光點所組成,非連續性的畫面需要定期的更新,眼睛長時間在閃爍頻繁的螢幕前,造成使用者聚焦不易,眼睛易疲勞。且電腦族常會調高螢幕的亮度,或在室內明亮之辦公室工作,但卻造成使用螢幕時會有炫光和反光的問題,使得影像降低,色差變小。 如何知道你是否有電腦視覺症候群之徵候?眼睛疲勞、頭痛、雙影像視覺、疲倦、紅腫乾澀的眼睛、假性近視、偶而感覺螢幕影像的模糊、眼睛腫痛、發炎、過敏的增加、對顏色感覺的變更。 如何治療電腦視覺症候群: 1.藥物治療2.配鏡治療3.改變電腦工作的環境: ‧將電腦與窗戶光源成一直角,以避免炫光及反射光,且工作場所中應有充足的照明。 ‧室內必須有足夠之亮度,使閱讀登陸資料很方便,並將需登錄之資料及顯示螢幕置於大約相同的距離,以避免時常變換焦點。 ‧電腦螢幕應置於眼睛水平以下約十二│十五公分處,且每隔十分鐘需將視線移離螢幕五至十秒。 ‧確定書桌與上方的燈光不反射於顯示幕上。 如何預防電腦視覺症候群: ‧減少在電腦螢幕前的暴露時間或選用可減少部分輻射的低輻射電腦螢幕。專家建議未做防輻射處理時,儘可能遠離電腦螢幕有一個合理之距離約七十二公分。 ‧將雷射印表機、影印機置於一般工作場所外緣,而不要安裝在工作場所中,不使用時務必將電源關閉。 ‧電腦螢幕的位置:電腦螢幕本身會發光,當背景光過於強烈時,螢幕上的光線相對地會減弱,特別是對比度會降低。故應避免室內或室外的光線直接照射在螢幕上。而螢幕位置應位於眼睛視線的稍下方,夾角約十至十五度左右。 ‧建議裝置符合MPR II 標準之優良護目鏡於電腦螢幕前緣,隔離螢幕所發射之輻射,靜電荷及有害光源。 ‧選擇電腦螢幕及顯示卡:電腦螢幕看起來除了尺寸大小外,都差不多。但是若顯示卡更新速率無法支援75HZ以上或是螢幕的掃描頻率不到這個標準,眼睛看到的顯示器畫面會閃爍。速度愈低,畫面閃爍的愈厲害,眼睛很快就會疲勞了。 ‧配戴合適之眼鏡:目前使用電腦之人口不斷在升高,而是否需有電腦專用眼鏡仍頗有爭議。若對一個沒近視也沒遠視的人而言,大概需要有一百五十度的調視力。若每天在電腦前工作超過三、四小時的人,自然會造成眼睛的不適。所以戴眼鏡的近視族,不妨配置一個適合自己的專用電腦眼鏡。 ‧適當的眼睛休息:眼睛需不斷有淚液來做滋潤,故需多眨眼,才能避免因長期凝視電腦而引起眼睛乾燥。另外建議在看電腦時,每個小時最少要休息五分鐘,轉轉眼球,看看遠方事物,放鬆一下緊繃的眼球肌肉,或是做做眼部按摩、運動絕對有幫助。 ‧合適的姿勢:電腦視覺症候群是一種累積性傷害,長時間且重複地做同樣的動作,加上用力不當、沒有適當休息、姿勢不良所引起。故需調整電腦桌,使鍵盤、螢幕、文件的位置與使用者的身高、座位達到最佳化。 台灣目前約有四百萬上網人口,電腦成為現代人每天不可或缺的使用工具,故如何能正確使用電腦及維持眼睛健康,是目前頗需研究的一個議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