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與寵物親密接觸後,最常發生「顏面癬」

與寵物親密接觸後,最常發生「顏面癬」

這是一種飼養貓狗等寵物可能會被傳染到的皮膚病,原因是由於犬小芽胞菌本是小貓小狗身上容易帶有的皮癬菌,尤其沒人照顧的野貓野狗,皮膚毛皮不齊或有脫皮皮膚病時,更容易滋生此菌,因此會在人與寵物有親密的接觸的地方發生感染。犬小芽胞菌也容易引起頭癬,是小孩子頭癬的最重要原因。許明隆 醫師表示此診斷重點在於,長在特殊部位(臉部,前臂前側與內側—報寵物時的接觸部位) 的多發性圓形或橢圓形的小紅疹(0.5至1公分),一兩週內快速發生,有與貓狗寵物接觸的病史。養寵物貓狗要注意有犬小芽胞菌會造成的黴菌感染,如顏面癬,手臂癬與甚至頭癬等。告知貓狗的皮膚病要治好才不會再傳染開來。(附註:小貓小狗的治療同樣用口服抗黴藥物也是有效的)

打死飛上身的小蟲,竟然會造成皮膚病!

打死飛上身的小蟲,竟然會造成皮膚病!

隱翅蟲皮膚炎,是一種很有特色的皮膚病,是由於隱翅蟲體液內的一種刺激性物質,在蟲體被壓死時放出的,會引起皮膚發紅,皮膚壞死或產生膿皰反應。因這種液體刺激性極高,壓死蟲的手碰觸到的地方都會發生,因此會留下不規則的形狀,有時從形狀還可判斷出當時是怎麼揉死隱翅蟲又接觸到哪些地方的。隱翅蟲最常出沒的時期是每年的四月至十月間,棲息於水田、草地及樹林中,因具有趨光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因此住在郊區或稻田附近的民眾,較常接觸到隱翅蟲。至於治療只需支持性療法,避免細菌感染,不需用太多外用藥,1-2週內皮膚會自然痊癒。【診斷重點】突然出現一處或少數幾處會刺痛形狀不規則的紅疹,較中間嚴重處會脫皮時或有膿皰潰爛產生,發病前一兩天內病史有接觸隱翅蟲,或打死小蟲於病灶部位者。【隱翅蟲】體長約1公分,寬約2公釐,身體看起來是兩截(頸部,腹部)橘黃色外,其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黑黃相間的小蟲(隱翅蟲)停在身上,請趕走它就好,一巴掌打死會留下厲害的皮膚腐蝕。

脖子上好多小皮贅,能除去嗎?

脖子上好多小皮贅,能除去嗎?

這是蠻常見的一種良性小腫瘤,稍有體質性,病理切片下顯示正常皮膚的小突起,較沒有汗腺或毛囊及皮脂腺的構造,通常出生時無,十多歲後漸增,一旦出現就不會消失。最常發在頸部,其次是腋下,胯下,臀部,少數在眼皮周圍。長在頸部,腋下的數目多但較小粒,大小在0.1至0.5公分,顏色從膚色至褐色,長在臀部胯下的數目較少但有時可長得很大(1公分到數公分),甚至垂下來,而在眼皮附近的通常小又少。主要是外觀影響,只有少數病人想去扯掉而造成發炎紅腫,或者太大顆時相連在皮膚的莖部造成扭轉而充血或腫脹疼痛,才需要治療。其實這些腫瘤,花些時間很容易治療,而且效果也很好。【診斷重點】頸部或腋下有多顆無症狀的皮膚小突起,肉色到褐色,有的在皮膚相連部位有較細的莖的特徵。很多年輕人頸部長這些,一直沒有治療,其實是可以把外觀處理得很好的,而且治療過後的地方很少再發。這個病應該是可以推薦治療的,只是需要花醫師的時間而已。現在由於健保給付液態氮冷凍偏高且醫師花的時間又少,醫師常會液態氮冷凍治療,但效果是不如電燒的。頸部小贅皮突起,電燒療效好,早治療早恢復年輕的外觀。

鼻頭紅紅,原來是蠕蟲作怪!

鼻頭紅紅,原來是蠕蟲作怪!

外觀看起來很像濕疹,但這麼厲害的紅與表面變化,若是濕疹必定要很癢,而且擦了很多濕疹的藥都沒消過,這樣就不像濕疹了。在鼻頭部位的皮膚病一定要警覺到一種毛囊內正常的寄生蟲過度生長引起的病。正常成人的部分毛囊(主要是臉部)內寄生有這種蟲,一般來說不會引起不適。但在清潔不足或特殊狀況,引起毛囊蠕形蟲的增生則會產生紅疹不適的現象。與它相關的病還有青春痘,酒渣鼻等。我們的臉上有寄生蟲,你感覺很恐怖嗎?請不要大驚小怪,我們大家都可以接受皮膚上有很多正常的細菌菌叢,毛囊蠕形蟲也只不過是另一種正常寄生蟲,一般人只不過沒聽過,加上想到寄生蟲會爬來爬去,心裡毛毛而已。【診斷重點】成年人,尤其臉上或鼻子附近部位,紅疹脫皮,且用一般濕疹治療無效者,刮皮疹部位皮屑檢查可很容易找到不少毛囊蠕形蟲者。

突然胸痛竟然是帶狀皰疹引起

突然胸痛竟然是帶狀皰疹引起

這是很容易被忽略或誤診的病,病人也常因此被醫師要求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主要的原因是可能醫師未仔細檢查疼痛部位有無皮膚出疹。或者就算看到也沒想到這個病。因為帶狀皰疹通常在沿著被侵犯的神經長出許多疼痛性的群聚水泡,但有時水泡出現得較晚,或出現得很少,但是若醫師警覺度高,經驗夠,請病人把手抬起,仔細檢查與該部位相同的神經分佈部位有無病灶,就更能做出好的診斷。通常年紀大(55至60歲以上)的人發生帶狀皰疹,容易有皰疹後神經痛的症狀,宜及早診斷並與抗病毒的藥。診斷重點:突然來的皮膚疼痛,並有群聚水泡發生於同一條神經皮節上即可診斷。預防及治療:帶狀皰疹是小時體內的水痘病毒,伺機發出,預防法在減少身體過度勞累,免疫力降低的情形。治療方面,視病人年紀及嚴重程度,可與消極性支持療法(外用藥膏防止細菌感染,口服止痛藥,或多休息等),或積極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用於年紀較大,抵抗力不足,容易發生神經痛後遺症者)。凡是突然無端來嚴重的痛,都要考慮帶狀皰疹的可能性,仔細檢查該處的皮膚有出紅疹或水泡,且符合一個神經皮節分佈者,可確定是帶狀皰疹的病例。

內褲的小出血點,是什麼原因?

內褲的小出血點,是什麼原因?

《陰蝨病》本病是屬於性病的一種,由陰蝨(phthirus pubis)感染造成。陰蝨通常寄生在陰毛部位,藉由叮咬皮膚吸血維生,由於陰蝨長的扁扁的約只有0.2公分,爬行很慢,所以常被誤以為是自己的皮屑。陰蝨固著在陰毛根部吸食人體的血,而造成小出血點染在內褲上是很有特色的一個表現。陰蝨有兩對強有力的鉤爪緊抓著陰毛,因此不容易除下來,真的抓下來常會帶著毛拔下來,仔細看可看到兩側各有暗黑色的2個點,就是那兩對鉤爪末端的顏色。陰蝨最常在陰部毛髮,但也可長到腋下或睫毛處,一旦診斷,這些部位都要仔細檢查。老外毛髮更多,身上的粗毛區都要小心檢查有無感染,以決定治療範圍。《診斷重點》有不正常性接觸史之後陰部稍搔癢,抓過會有小皮屑樣的東西掉落,內褲上有小出血點,陰部毛根處有暗色像皮屑般附著物,陰毛上有小突起(蟲卵)。《預防及治療》避免不正常性接觸,以預防感染。一旦得病,要給皮膚科醫師診治,用殺蟲劑浸泡感染處數分鐘,並用手移除所有蟲卵,若只用滅疥藥膏,怕蟲卵無法殺死,可能要把毛髮剃乾淨以除去可能的蟲卵。另外內衣褲的熱水清洗消毒,及性伴侶的治療都應同時進行,以免彼此繼續感染。陰毛根部有暗色附著物,加上內褲常沾到小出血點,要注意感染到陰蝨,請及早就醫。

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毛囊角化症」

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毛囊角化症」

還算蠻常見的一種顯性遺傳的體質性的病,有家族性,但嚴重程度可有相當大的差異性,男女皆可發生,病人皮膚上的毛囊在青春期後角化逐漸變得明顯,變成棕色突起的丘疹,大小都很接近,摸起來有粗糙感,冬季更明顯。許明隆 醫師指出好發部位在兩手臂後側,大腿前側,背上,嚴重者在兩頰也會出現明顯的紅棕色的毛囊角化。毛孔角化有時還會帶有硬硬的白色角質,讓病人想去把它摳掉,結果常摳出疤痕,反而不好。這些部位造成的影響除了無法穿短裙外,尚會影響無法穿無袖上衣,或露背裝等年輕女孩的漂亮衣服,讓許多女孩為之遺憾不已。年輕人,手臂後側,大腿前側(嚴重者甚至長到背上,臉頰),有毛囊一致性的棕黑色角化丘疹約0.1-0.3公分大,無痛癢感,擦藥都沒什麼反應。許明隆 醫師表示在治療上由於一般用藥療效不好,且本病一般到20歲左右到達最嚴重程度,年紀漸長以後會逐漸改善,漂亮女孩的期待可能要多等幾年才能如願。不建議做太積極的治療,以免留下疤痕。可以做的是擦一些去角質的藥膏,不過既然屬體質性,就不能期待完全消失。體質性的病(例如毛囊角化,類澱粉沈澱,多發性皮脂囊腫等)其療效有它的限制,過高的期待,過度的處理,往往得不償失。

老人斑  從40歲開始會逐漸增多

老人斑 從40歲開始會逐漸增多

老人斑其實是一種皮膚表皮增生角化的現象,真正的病名稱為脂漏性角化,它可以從幾乎是平的褐色斑塊,突起黑褐色甚至相當黑的腫塊,到像疣狀突起的增生。雖說是良性,但對外觀影響至鉅,尤其長在還不是年紀如此大的人,就有治療的動機了。脂漏性角化,男女皆會發生,主要在臉上頸部,個人體質,日曬因素也很重要,有人甚至前胸後背也長到數百顆,一般從40多歲開始逐漸增多,至七八十歲幾乎每個人都多少有一些,大小可從0.2公分到四五公分大,外觀長相差異很大。較粗糙的表面有時經病人摳摳也會部分掉下來,但總不會完全掉乾淨。 【診斷重點】中年以後,臉上頸部逐漸長出褐色小斑塊或突起,摸起來粗粗,大的突起病灶表面上有的會有小洞,逐漸增多增大,日曬部位較多,無痛癢。【預防及治療】許明隆 醫師建議,減少日曬可降低嚴重性。若對小病灶要再精密治療,還可做各種雷射等美容的治療,還可以更好,只是要多花錢嘍!扁平的老人斑與突起的脂漏性角化是相同疾病的輕重之分,都是年紀體質及日曬的累積結果,只能用減少日曬來降低嚴重性,再不滿意,局部治療可大幅改善外觀,恢復青春面貌。

夏日為結膜炎的高峰期

夏日為結膜炎的高峰期

每當游泳季節的來臨,許多青少年易從公共設施或大眾游泳池中感染到結膜炎,或接觸到受污染的公共物品皆會在學校、托兒所及家中造成相互傳染,而造成所謂的「紅眼症」,幾乎每年皆有流行,整年均可看到,但仍以夏季急性結膜炎的患者特別多。《急性結膜炎》主要是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少數是經由非濾過性病毒所造成,傳染的途徑是經由公共場所或家庭中接觸傳染,主要臨床症狀為:眼睛內有異物感,眼瞼浮腫、性光、流淚,有一些黏稠的分泌物,先是一隻眼睛發作,然後傳到另一隻眼睛,或者兩眼同時發病,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慢性結膜炎》主要是因眼睛受細菌或病毒感染未接受徹底治癒,或受外界反覆刺激,眼瞼方面有問題,如睫毛倒插一直刺激到眼睛,或眼瞼外翻使結膜長期曝露在空氣中,造成乾澀、發紅 ,淚囊炎及眼睛周圍的皮膚發炎 ,乾眼症因淚水分泌減少,無法有效的濕潤眼睛,或對外界環境刺激較敏感,及長期點眼藥,因對眼藥中的成份或防腐劑起反應,主要症狀包括了:.眼睛微紅、乾澀疲勞、 熱癢不適、分泌物不多偶有眼屎 、頻頻眨眼、流淚或少淚為主、容易疲倦 。《流行性結膜炎》經由腺病毒及克沙奇病毒所引起,其傳染途徑為:接觸傳染,主要症狀包括了:眼睛紅腫、有異物感、淡黃色分泌物增加、睫毛經常有眼屎沾黏、易合併淋巴腺腫大,發燒等全身性症狀。《過敏性結膜炎》分為2種,一種跟季節有關的,通常在春、秋季比較容易發生,在季節轉換的時候,有些人不只是鼻子打噴涕、眼睛也會癢、全身發癢,有些是本身體質的關係,例如: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同樣在眼睛也會有過敏性的結膜炎,這種的跟季節無關,患者就是會覺得一年四季都不舒服。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建議,避免用手揉眼睛,平時要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隨時注意清潔,常用肥皂洗手,並保持乾燥。 避免接觸患者所使用過的毛巾、肥皂、寢具及門把、水龍頭等物品。 不要借用別人眼藥水、隱形眼鏡等私人物品。 不在結膜炎流行期間做不必要的眼科檢查。 張朝凱 醫師表示若是經由外界環境所造成,則應儘量避免接觸到刺激源,如減少外出可以減少風吹及接觸油、煙、灰塵…等刺激物。

何謂角膜炎?

何謂角膜炎?

其實結膜炎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一定都不陌生,而角膜炎雖不像結膜炎般隨處常見,但是如果任其惡化不加以處置或是處置不當,嚴重的角膜發炎常會導致潰瘍,進而影響視力,甚至到導致失明的地步。因為角膜直接與外界接觸,受到損傷及感染的機會較多,因此一旦有異物入侵就容易產生感染的機會,且病程長、恢復緩慢。【可能會導致角膜炎的原因】《微生物感染》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或是黴菌感染。《感覺神經阻斷造成眼睛麻木、過度暴露》最常因顏面神經疾患造成眼輪匝肌麻痺,使眼瞼無法完全遮蓋眼球而引起角膜發炎。《營養不良》維生素A缺乏、營養不良的人會造成角膜軟化或是角膜結膜的乾燥、壞死。《眼睛外傷》<化學性>受到化學物質的刺激。 <機械性>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尤其是戴著過夜,會導致角膜上皮細胞因缺氧而水腫,易脫落造成破皮,如果合併隱形眼鏡清潔消毒不完全而有病菌滋生,則易造成角膜潰瘍。 <輻射性>雷射、紫外線等。 《免疫異常》過敏、春季性結、角膜炎、纇風濕關節炎等。 《眼瞼異常》倒睫、瞼外翻、瞼內翻、瞼緣異常等。 《血管疾病》如動膜炎會造成間質性角膜炎等。 《因角膜相鄰組織的炎症》如結膜炎、虹膜炎、鞏膜炎的蔓延所引起。 角膜炎的治療首重預防外傷及感染,並針對特定病因來加以早期治療,換句話說,是視病患的症狀而給予不同1) 口服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藥物來改善。2) 因細菌感染而引起者,通常會投予抗生素治療。3) 若是黴菌感染者,則是局部給予抗黴菌藥劑,必要時亦會全身給藥。4) 病毒感染者如皰疹,會投予抗病毒藥劑,有時候視情況會改採類固醇眼藥。5) 角膜炎併發虹彩炎患者,首重控制改善角膜炎的症狀,同時還要追加睫狀麻痺眼藥及類固醇藥劑。6) 併發青光眼患者,則需要以藥物或雷射手術治療。7) 化學物或毒物所引起的角膜炎,在解決化學毒物後,還得預防角膜再次受到二次感染。8) 若因角膜炎導致角膜潰殤、角膜穿孔、終至失明等嚴重後遺症時,往往只能進行眼角膜移植手術來解決問題的治療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