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您不可輕忽的「喘」

您不可輕忽的「喘」

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病」,其實相當簡單,具體的抽煙史或工作史(工作時需曝露在有害的微塵粒子中),胸部X部片及肺功能的測定,再加上上述的臨床表徵,診斷幾可確立。彭殿王 醫師表示治療的原則,以肺功能及臨床的症狀為依據分為五期,零期(有功能惡化的危險),一期(輕度第一秒吐氣量大於80%預測值),二期(中度,第一秒吐氣量介於50至80%預測值),三期(重度,第一秒秒吐氣量介於30至50%預測值),四期(非常重度,第一秒秒吐氣量小於30%預測值)。病患通常至中重度以後才會尋求治療,已喪失先機,不可逆的呼吸道及肺泡的破壞已然產生。更甚者因為呼吸道的感染,心臟衰竭,或其它對身體產生的負荷增加(癌症、氣胸、新陳代謝異常等),病患的呼吸平衡破壞,吸氣急促,吐氣短淺,因而造成二氧化碳堆積,缺氧產生,進而昏迷,呼吸衰竭。上述情況在各醫院的急診室,履見不鮮,對於個人、親友及社會整體都是相當沈重的負擔,怎可輕忽!治療的原則,首要是戒煙。上述提過,煙霧粒子是呼吸道發炎反應的元凶,常有病友辯駁說他吸的是「空煙」,一個暴露在煙霧瀰漫的環境中,焉有「虛」「實」之分,吸進周遭的空氣都有毒性粒子存在,豈能自欺欺人。

找出危險因子預防腦中風

找出危險因子預防腦中風

腦中風為現今台灣地區第二大死因,而多數的中風病患會遺留下不等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包括肢體偏癱、感覺異常、暈眩、步履不穩、語言與吞嚥困難、與智能退化等,不僅影響病患的生活自理與工作能力,甚至需要家人或安養照顧,對於個人、家庭或社會均是很大的負擔。因此應多了解甚麼是腦血管疾病、中風一旦發生該如何應付、及如何控制危險因子以避免中風發生。腦中風的種類腦中風分為出血性(佔30%)與缺血性(佔70%)。出血性中風為腦血管破裂所引起,包括腦內出血與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風為腦部動脈阻塞導致腦細胞壞死。腦血管疾病也可能沒有明顯臨床症狀,但影像檢查可見已有陳舊中風,長期仍可能造成智能退化。急性中風的常見症狀包括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感覺異常、語言障礙、吞嚥困難、暈眩、步履不穩、單一眼睛視力喪失或視野缺損、不尋常的頭痛、及突然意識喪失等。另一方面,有些急症的表現可類似中風,包括昏厥、抽搐、暈眩、面神經麻痺、低血糖等,必須注意加以區別。一旦疑有急性中風發生時該怎麼辦,首先不要慌張,讓病患平躺,避免嘔吐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注意病患的意識、呼吸狀態,量血壓與心跳,不要立即給降血壓藥物,意識不清疑有低血糖時先給與糖份補充;立即通知119緊急醫療網,將病患送至能處理急性中風的醫院。對於缺血性中風,若是中風發生至初部檢查完成時間小於3-6小時,可考慮血栓溶解藥物治療,血栓溶解治療是現階段唯一可以有效救活缺血腦組織的治療,但此治療有可能導致腦出血,因此是否執行此治療決定於到院時間、病患狀況、醫師經驗與病患家屬的同意。 此外,抗血小板藥物與抗凝血藥物也是急性缺血性中風重要治療藥物。對於出血性中風,則依據病患狀況、出血量多寡與位置決定是否需要緊急手術治療或藥物療法。急性中風階段應儘量維持適宜的腦部血流,非必要毋需降血壓;降低腦水腫的發生;避免併發症發生,如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消化道出血、關節緊縮變形、憂鬱症等;情況許可儘早開始復健治療。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中風的後續治療,包括確定中風的病因與危險因子、規則門診與藥物服用、依據中風症狀的嚴重程度復健治療一段時間。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氣候、遺傳、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煙、過量飲酒、頸動脈狹窄、缺乏運動、肥胖與心臟疾病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70%的中風患者合併有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的中風相對危險性為沒有高血壓的4倍,規則使用降血壓藥物可以有效減少約40%的中風發生,平時應常量血壓及記錄。 了解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有助於中風的防治,對於可能為中風的高危險群,應積極的將危險因子找出來(多量血壓、測血糖及血脂、心電圖檢查、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篩檢嚴重頸動脈狹窄等),給與生活習慣矯正或進一步的藥物治療。台灣地區漸為高齡社會,腦中風仍將持續是重要的醫療與社會負擔,因此如何建構好的腦血管疾病防治,需要醫療人員與一般民眾對危險因子認知的提昇、治療方式的改進、與整個防治架構的建立。

痘疤千萬種,治療該用那一種?

痘疤千萬種,治療該用那一種?

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 院長指出以醫學角度而言,凹洞或是突起的疤痕才算是真正的疤痕。但是對於紅紅黑黑的痕跡也是非常惱人的。對於凹洞的治療,建議可以採用磨皮雷射或是冷觸雷射治療。對於突起的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可用局部注射治療,配合矽膠藥膏塗抹,以及染料雷射來治療。對於色素沉澱的治療,可以用退斑藥膏,美白導入,果酸換膚,脈衝光等來治療。對於紅色痘疤的治療:紅色疤痕又可分為平的紅疤,以及合併凹洞的紅疤。前者通常在6~12個月恢復,後者則通常要1~2年顏色才會恢復。染料雷射提供了一個快速有效的方法。如果可以忍受暫時性的瘀青,在一次染料雷射治療後,經過約四至六週,平均可以達到三到五成的改善,在經過三次的治療,可以達到八成以上的改善。治療後的副作用,最常見的是暫時性的紫斑,通常持續約5~7天。新型脈衝染料雷射,因為將雷射的波幅增加,不但可以更有效的治療血管擴張,治療痘痘的紅疤也更為有效,而且可以在幾乎不產生紫斑的情形下,使得紅色痘疤得到改善。另外一種治療選擇是脈衝光。脈衝光治療的好處是更為溫和,不會有染料雷射的紫斑期,但是需要較多次的治療。對於皮膚較黑的患者,為了避免副作用的產生,必須使用較低的能量,所需的治療次數可能更多。

長期無法吞嚥者另一項選擇

長期無法吞嚥者另一項選擇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它在1980年經Gauderer與Ponsky醫師發展出來後,幾經改良已經成為一個很安全、方便的胃造廔方法,也成為歐美先進國家長期需要管餵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經醫師說明後,病人及家屬必須充分瞭解這個手術過程及可能之併發症,並填妥同意書。須有一般血液、生化、凝血機能之篩檢。術前要空腹六小時以上,並接受一劑預防性抗生素。術後禁食24小時後再行管灌,開始餵食時宜少量慢慢增加,以免胃內壓力太大滲漏。失智、無法合作之病患,於術後數日需注意嚴防止自拔管子。PEG管插入都是由口腔進入體內到腹壁,無法達到無菌狀態,所以腹壁傷口需每日消毒,保持清潔並更換敷料。剛開始病人的清潔以擦澡為宜,約一個月後可以淋浴,泡澡則不適宜。造廔的成功率約為九十五%,約五%病人因為無法實施胃鏡操作或找不到適合的穿刺點而無法完成造廔。劉乃仁 主任指出檢查的併發症方面,較嚴重的如出血、穿孔、吸入性肺炎,較輕微的如傷口感染、側滲、胃排空不良等。這些併發症多半可經內科治療緩解,不至於影響到造廔的功能。約只有一%的病人需要接受開腹手受來治療嚴重之併發症。現在市面上經皮內視鏡胃造廔管約可以使用一年,屆時管子可能會破損,或者是病患因為胖瘦而影響PEG的使用此時就需要更換。在台灣隨著人口的老化,腦中風、腦退化性疾病、頭頸部腫瘤的發生率與日俱增,長期無法吞嚥的病人就越來越多。經皮內視鏡胃造廔術因為有較安全、方便的特性,已經成為歐美先進國家需要長期管餵者的主流方法。它並不需特殊的儀器或昂貴的器材就能完成,可以提升長期無法吞嚥者的生活品質。

有屁就放渾身舒暢,有屁不放憋壞五臟

有屁就放渾身舒暢,有屁不放憋壞五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愛以句「關妳屁事」來回敬那些好管閒事的討厭鬼,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放屁」這檔事實乃上帝的重要傑作,每天每個人都會經由口腔吞入約五百至一千西西的氣,再加上人體腸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所產生氣,如果沒有適當的機制加以宣泄,不消三天必定「大腹便便」,痛苦難當,因此放屁這件事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尤其對那些剛動完腹部手術的人而言,放屁更是極其重要的進食標準,因為一定要先放幾個響屁,讓醫生知道胃腸排氣功能恢復之後,病人才能進食。不過,雖然說「有屁就放,渾身舒暢;有屁不放,憋壞五臟」,但是有道是「放屁者歡天喜地,吃屁者咬牙切齒」,一個人若不能因時因地制宜,胡亂放屁,勢必會引起群情激憤,慘遭一陣撻伐。不過,人類對放屁這種事是沒有絕對的控制能力的,因為有放屁實務經驗的人都知道有時如排山倒海而來的「屁勢」並無法單純用肛門括約肌的力量來約束。所以,某些人可能敢勇敢的說他這一輩子沒說過謊,但是大概沒有一個人敢理直氣壯的說他一這一輩子沒在公共場合放過屁。其實,在成人的消化道裡隨時存有大約一百五十西西的氣體,這些氣體的來源有二:其中大部份是由口腔吞入的;少數的氣體則是由食物殘渣被大腸細菌分解發酵所產生。而我們每天從肛門排出的氣也大約有五百到一千西西。這其中,大部份是無臭無味的氣體,如氮、氫、二氧化碳及甲烷等;少部份是帶有臭味的氣體,如硫化氫、氨等。腸道中的氮氣主要是源自於吞下的空氣;而氫氣、二氧化碳、硫化氫和甲烷等都是由大腸的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所產生的。如果要減少屁的產量和改善其品質(減少臭味)應遵循以下注意事項:一、少「吞吃氣體」喜歡狼吞虎嚥或愛嚼口香糖、愛喝汽水、啤酒等含碳酸飲料的人,無形中常會攝入大量氣體。而容易焦慮、憂鬱或煩惱的人,也常不知不覺地嚥下大量的口水和空氣。因此作良好的情緒管理,隨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吃飯細嚼慢嚥,少吃口香糖,少喝碳酸飲料是減少吞吃氣體的不二法門。二、少吃「生氣性食物」高麗菜、花椰菜、蘿蔔、胡瓜、豆類、地瓜、玉米、香蕉等食品常含有一些不易消化的植物纖維,這些食物的殘渣在到達大腸後,會被腸內菌分解,產生大量的氣體,所以經常放屁的人應減少這類「生氣性食物的攝取」。此外,味道較重的食物(如大蒜、洋蔥)在攝取之後,雖不致產生太多氣體,但其殘渣在分解後產生的氣體常具有惡臭,這正是「會叫的狗不咬人,無聲的屁燻死人」的道理,因此常放臭屁的人應少吃味道較重的食品。三、少喝牛奶 國人中有不少人患有「乳糖不耐症」,在喝牛奶或吃乳製品之後,肚子發脹,放屁連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內缺乏乳糖,沒辦法將牛奶中的乳糖消化吸收,導致乳糖在大腸中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氣體所引起。所以,這類患者務必少喝牛奶及吃乳類製品。四、多喝優酪乳 每天喝背優酪乳或吃點「表飛鳴」,有助於增加腸道內益菌,並減少產氣菌的生長,對不少常放屁的人會有所助益。五、建立放屁的「生理時鐘」常放屁的人應在每天早上「出門前」及中午「午休時」,固定去蹲廁所,訓練自己的腸道及肛門擴約肌建立放屁的生理時鐘,而能適時地「一股作氣」,將屁一舉噴出。如此才不會在辦公室裡因屁陣連連而慘遭眾怒了!總而言之,「放屁」是正常的生理行為,一個人只有在「腸阻塞」或二腳一伸、「進入棺材」的時後,才會停止放屁。但是放屁應適時適所才不致遭到撻伐。而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常放屁的人應針對自己屁的「質」與「量」作適當的飲食控制。此外應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少喝含有碳酸的飲料,以免吃入太多的氣體。如此一來,就不必煩惱在公共場合,一個不小心「鼓動風潮」,而引發「震天巨響」了!

上班族感情生活壓力高

上班族感情生活壓力高

衛生署日前統計顯示台灣,適婚者中有25%的受訪者不想結婚,再加上新生兒人口不斷下降,現代上班族的感情問題,再度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聯合人力網日前探索網友的追求感情生活,發現超過3成的上班族認為「經濟條件不佳」,是追求感情生活時,令人裹足不前最重要的因素。 越來越多人發現,忙碌的工作打亂了自己的感情生活步調,晚婚者越來越多,不婚者為數也不少,聯合人力網針對現在上班族網友進行「追求感情生活最大的劣勢」,揭開上班族獨身的背後原因。 結果發現,有33.1%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經濟條件不佳,影響對於感情的追求,有18.1%認為是受到「生活圈狹隘」的因素,讓自己的感情路途不順;有15.1%的人則認為「工作忙碌」,而錯失邱比德的箭。排名前三名的原因,都與高度工商化社會有密切關係。 高度工商化徹底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聯合諮商所心理諮商師邱永林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短促、匆忙,過於功利,可以快速的熱絡,但是卻無法建立深化的交情,這都會導致彼此的互動與信任,在感情的發展上自然受到影響。 訂定明確的目標、向目標前進,是工商化社會的優點,但是當追求目標成為生活慣性的時候,會直接影響到人際關係,邱永林認為不要總是為了某個目標去發展關係,例如:不要為了結婚而交朋友,不要為了業績而交際,這樣可以紓緩人際關係的壓力。 比較簡單的說,用樂活的概念面對人際關係,這樣14.5%因為自卑而感情生活受阻的人,就會大幅減少了。

發展辦公室戀情之五大法則

發展辦公室戀情之五大法則

聯合心理諮商所所長邱永林心理師在一次的個案分析中指出,一位快30歲的男性代課教師,因為與學校另一位女老師相戀,卻不被其他同事接納,繼而工作壓力過大,教學品質低落,面臨即將被解僱的危機。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最後雖以喜劇收場,卻反映出即使是私事,因為發生在辦公室,只要處理不當,也會替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困擾。據紐約市立大學法律教授羅森的調查,目前約有25%的企業訂有「防騷擾手冊」,並將辦公室戀情也包括在內,比五年前大幅提高。足見企業管理者對辦公室戀情還是相當感冒的。但是,戀情來了,難以抗拒,你還是打算做個勇敢的人。為了這群勇敢的人,我提出讓辦公室戀情有個幸福結局的五大法則。<法則一:對戀情對象坦誠以對>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排遣寂寞的對象,千萬不要讓對方認為你考慮婚嫁。這方面的坦誠很重要,尤其是在工作場合,否則在幾次約會後,熱情突然冷卻,甚至轉而追求辦公室其他異性,你就很可能成為被報復的對象。<法則二:愛戀上司,請三思而後行>雖然國外研究指出,64%的女性上班族和老闆發生辦公室戀情之後,工作情況獲得改善,但在某些企業卻嚴禁上司、下屬之戀。就算公司不禁止,也要小心,因為如果是你提出分手要求,他(她)可以「回敬」你的機會可是太多了,保證讓你每天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法則三:跟下屬相戀,請十思而後行>今年3月,波音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史東塞佛因辦公室戀情曝光而被迫辭職。雖然這段戀情在兩情相悅下發生,但這凸顯社會及股東關注企業治理的趨勢,董事會不得不提高對主管行為的要求標準。主從相戀最難做到公私分明,就算自認公私分明,旁人是否認同又是令一回事。就算你倆情投意合,風險還是相當高,若戀情無法善終,當上司的就很危險,對方可能控告你濫用權力。你有可能丟掉飯碗,又吃上官司。<法則四:盡量保持低調>戀愛時,每一個人恨不得將自己的喜悅分享給全世界。千萬別如此做,因為從你公開戀情的那刻起,你倆就注定生活在顯微鏡底下。即使你們是平行職位的同事,在工作上幫了對方一個無傷大雅的小忙,其他同樣需要協助的同事,很可能會向主管打小報告,說你循私偏袒。讓大家在收到你們的紅色炸彈時,才恍然大悟!<法則五:盡情享受戀愛的甜美>辦公室的確是認識情感伴侶的理想地點,不像在酒吧或其他娛樂場所,在酒精和荷爾蒙交互作用下,挑選對象憑藉的只是一股衝動。辦公室戀情讓你有許多時間與機會,去真正了解一個人,換句話說,在公司茶水間比舞廳酒吧,更有機會認識真正理想的對象。戀愛,是一件再美好不過的事情。只要遵循以上規則,你就可以將風險減到最低,盡情享受戀愛的甜美。

悶熱流汗,小心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悶熱流汗,小心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炎熱的天氣,很容易讓人滿身大汗。因為汗水停留在皮膚上,導致皮膚搔癢,及皮膚炎發作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保養之道》1、汗水積在皮膚上容易刺激患者皮膚發癢,宜避免大量的流汗,流汗後趕快用水沖洗掉或以濕毛巾擦乾,悶熱的夏天最好常待在冷氣房中。2、具有保濕功效的皮膚潤滑劑是標準治療方式,有輔助藥物治療的功效。慢性的異位性皮膚炎會形成粗粗黑黑的變化,這並不是皮膚不乾淨,過度清洗,反而使皮膚更乾燥而惡化。3、粗糙及羊毛材質的衣物容易導致惡化,穿著宜選用柔軟吸汗的棉質衣物。4、因為患者可能會對含酵素的清潔用品過敏,所以最好避免使用。5、最好避免使用地毯,毛茸茸的玩具,及使用防螨的枕頭、床單。6、患者的皮膚,常有葡萄球菌增生,但是只有在出現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治療才有效果。7、心理壓力常使得皮膚炎惡化,家長應多體諒,支持孩子對抗異位性皮膚炎。8、食物限制上,目前只證實了,有免疫球蛋白E對蛋過敏的嬰兒,限制吃蛋對其病情有幫助,其他的食物限制,並沒有證據顯示對病情有幫助。《治療方面》口服抗組織胺,對於因搔癢導致睡眠障礙,或是合併有蕁麻疹、皮膚劃紋症、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的患者最有幫助。外用的類固醇仍是標準治療方式,也是所有新藥治療效果評估的比較對照組。雖然萎縮紋、皮膚萎縮、及微血管擴張等的副作用,限制了外用類固醇的長期使用,而全身大範圍的長期使用,則需考慮經皮膚吸收後的全身性副作用。長期間歇性的使用外用的類固醇,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是有幫助且安全的。

除夏日悶熱外,壓力也易導致「汗皰疹」發作

除夏日悶熱外,壓力也易導致「汗皰疹」發作

汗皰疹是一種好發於手腳的皮膚病,在手掌、手指側面及腳掌,會出現透明像珍珠樣的小水泡,水泡大小約1~5毫米,偶爾可出現大水泡,通常伴隨著中度至重度的搔癢。通常在水泡剛發時搔癢最厲害。水泡通常在2~3週消退,之後癢感下降,逐漸形成環形的脫屑或脫皮。有時病灶會變成紅斑、脫屑、苔癬化(變厚、表面粗糙)等慢性濕疹的變化。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彭賢禮 院長表示,汗皰疹發生的原因不明,目前已知和壓力有關,許多的患者會因為情緒的壓力而導致惡化或發作。另外,悶熱也是原因之一,所以汗皰疹好發於春末及夏天。在2004年1月的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中,有一篇文章報告五位汗皰疹的病例。這些病例在陽光中的長波紫外(UVA)照射後,會誘發汗皰疹的發作。以此推論,對某些患者而言,悶熱以外,夏天酷熱的陽光可能也是誘發因素之一。病理切片檢查顯示,汗皰疹並未侵犯汗腺,也沒有汗腺功能異常現象,所以被稱做汗皰疹其實是個錯誤的命名。但是研究顯示,患者的局部排汗量是正常人的二點五倍。彭賢禮 院長建議在治療方面,可使用局部止汗劑來減少排汗,每天濕敷患部兩次,之後塗抹類固醇藥膏,及配合口服抗組織胺來止癢。對於嚴重的病患或急性發作,可以給予短期的口服類固醇治療。如有細菌感染現象時,則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對於反覆發作的嚴重或頑固性病例,可以採用紫外線照光治療(PUVA),或是口服Methotrexate治療。適當的壓力調適可以減少發作。另外有一些患者,會在吃了特定的食物後發作汗皰疹。據國外的報告,降低食物中鎳、鈷、鉻等金屬過敏物質,64%的患者有所改善,當持續服用低過敏性食物時,78%的患者不再發作。對於遭受反覆發作困擾的患者,宜避免含有鎳、鈷、鉻等金屬較高的食物。(鎳)豆科植物、堅果類、榖類、馬鈴薯、巧克力、魚。(鈷)杏仁、豆類、啤酒、甜菜、甘藍菜、丁香、可可、巧克力、咖啡、肝臟、堅果類、扇貝、茶、全麥麵粉。(鉻)馬鈴薯、香菇、洋蔥、蘋果、冰凍豌豆、麵粉、全蛋、罐頭梅子、梅乾、用於沙拉的水田芥、玉米、烤豆類、全榖類、辣椒、茶、啤酒、葡萄酒、可可、巧克力。

凡抓過必留下痕跡----談皮膚劃紋症

凡抓過必留下痕跡----談皮膚劃紋症

皮膚劃紋症是屬於蕁麻疹的一種。所謂蕁麻疹,是一種皮膚會出現像蚊子叮的包,或是大面積皮膚的浮腫的皮膚病。蕁麻疹的疹子會很快的發出來和消失,又很快的在其他部位發出來,因為來去如風,又稱為風疹塊。蕁麻疹的疹子在醫學上叫做膨疹,其發生的原因,是由於真皮內微血管擴張,導致血管內水分流出,造成暫時性的真皮水腫所導致。會造成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像是常見的藥物、食物、病毒感染、灰塵等,還有一大類是經由物理性及外界的刺激所引發的蕁麻疹,叫做物理性蕁麻疹。這些刺激包括震動、壓力、冷、熱、陽光甚至接觸水等。物理性蕁麻疹通常侵犯年輕的成年人,據估計,未被診斷出來的物理性蕁麻疹,約占所有慢性蕁麻疹的20%,和一般蕁麻疹不同的是,物理性蕁麻疹中除了壓力性蕁麻疹可持續數小時外,通常在30~60分鐘內消退,而一般蕁麻疹病灶則可持續數個小時。皮膚劃紋症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一種,搔抓、用毛巾摩擦皮膚或皮膚輕微的受傷,都可導致發癢及膨疹。皮膚劃紋症又可分為兩大類【立即性的皮膚劃紋症】國外統計約5%的人有此現象,是最常見的物理性蕁麻疹。患者通常先感到皮膚搔癢,用手搔抓後形成一條條線狀的膨疹,乍看之下好像被人鞭打過似的。不只是搔抓,其他如頸圈、衣服的袖口輕微的摩擦,都可導致膨疹發生。立即性的皮膚劃紋症通常侵犯年輕男性,病情通常在傍晚時加重,在膨疹發作前大多會癢,膨疹通常在兩小時內消退。皮膚劃紋症除了皮膚外,不會侵犯黏膜,但是性交會導致患者陰部黏膜浮腫。皮膚劃紋症大多數發生原因不明,少數會在疥瘡後、病毒感染後、使用盤尼西林類抗生素後,或是情緒不佳時發生;皮膚劃紋症不會合併全身系統性疾病、異位性體質、食物過敏或是自體免疫疾病。皮膚劃紋症是非常慢性的病,平均持續可達5~7年。【遲發性的皮膚劃紋症】遲發性皮膚劃紋症很少見,在摩擦皮膚後至少三十分鐘才發生(通常1~6小時後發生),持續達24~48小時後消失。在治療方面,如果搔癢的症狀不明顯,通常不需要治療。如果患者非常敏感,對於很輕微的皮膚刺激都會持續的起反應,可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來治療,效果非常好。嚴重性的患者,則需要持續性的低劑量抗組織胺,來控制病情以減少發癢。對於皮膚劃紋症而言,預防是非常重要的。在預防上,要減少摩擦皮膚,所以不要穿太緊的衣物、鞋、襪,皮帶不要紮的太緊,以免刺激蕁麻疹的發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