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為什麼我沒有錢?這6種習慣招來窮神

為什麼我沒有錢?這6種習慣招來窮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要過富翁一般的生活,就必須先擁有富翁一般的思考模式。《有錢人的用錢習慣就是和你不一樣》一書指出,在我們所擁有的金錢觀念中,有許多都是似是而非、錯誤的思維,例如「有了房子,才算是一個真正的社會人」、「讓錢躺在一般的存款帳戶裡太可惜了」、「有了孩子就要投保教育保險」等等。我們常常受到錯誤的思維束縛而毫不自知。很多人會自問:為什麼我沒有錢?他們努力工作,受過良好教育,收入也高,為什麼不是有錢人?因為他們把收入全部用來消費,並不投資。這類型家庭一旦少了薪水,在經濟上大概只能撐一到兩個月。《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一書提及,什麼樣的人能夠致富?美國富翁有80%是白手起家。有錢人通常是生意人,在同一個地方住一輩子,可能擁有一家小型工廠、連鎖商店,或提供服務的公司。他的鄰居,財富只有他的一小部分。他強迫自己儲蓄跟投資,靠自己打拼賺錢。6習慣引來窮神1.一昧在意別人的目光。2.不做比較檢討。3.只考慮到眼前的事情。4.被過去的事情羈絆住。5.對輕鬆的存錢法沒有抵抗力。6.不斷延期。有錢人有七大共同特性富人們通常遵循一種能夠幫助他們累積財富的方式生活。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這些有錢人有七大共同特性:1.有錢人會量入為出。2.有錢人能有效分配時間、精力、金錢,以達到建立財富的目標。3.有錢人相信經濟獨立比展現崇高社會地位更加重要。4.有錢人的父母並不提供經濟上的後盾。5.有錢人的成年子女在經濟上能夠自給自足。6.有錢人對掌握市場機會很有經驗。7.有錢人選對了職業。新的一年,想要擺脫窮神,趕緊學習有錢人的思維,拿出100分的執行力,迎接財神吧!

2歲以下易染RSV 長大增氣喘風險

2歲以下易染RSV 長大增氣喘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32週就出生的早產男嬰,出院返家才不過一個月,就出現咳嗽及流鼻水,類似感冒症狀,沒想到時隔一天,病情急遽惡化,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喘不過氣,還因缺氧而臉部發黑,幸好家人緊急將他送到急診室插管搶救,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多禮拜,總算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新生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師也皺眉「新生兒一旦感染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不只是一般感冒,可能會出大事!」林口長庚第一新生兒加護病房徐任甫主任談到上述病例,神色難掩沈重。他表示,「有些早產寶寶出生後,好不容易才養大,但因為不小心感染RSV,讓原本發育未成熟的呼吸道受到嚴重傷害,導致須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因此喪命。」他感嘆RSV感染率高,病情進展又快,對孩子的威脅防不勝防,呼籲家長千萬不可輕忽。嬰幼兒RSV病情恐急速惡化 長大後增氣喘風險近年來,嬰幼兒RSV群聚感染事件時有所聞,讓家長們膽戰心驚,事實上,RSV是可預防的。徐任甫醫師解釋,感染RSV對大人來說,雖然症狀像一般感冒,但對嬰幼兒而言,卻是一種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但隨後病情可能急速惡化,容易演變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嚴重時恐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此外,多項研究指出,幼兒感染RSV可能種下孩子長大後的氣喘病根。要拒成為氣喘兒要先從預防RSV感染做起。徐任甫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兩歲以下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都是感染RSV導致重症的風險族群,須格外留意,其中研究顯示,早產寶寶出生六個月內,是感染RSV導致住院的高危險期,因感染RSV而住院的風險,更是足月兒的四倍。特別是在月子中心或托嬰中心照護或家中有兄弟姐妹者,更會提高感染RSV的風險,更需特別小心注意。目前RSV感染並無有效治療藥物,一般多以支持療法來改善症狀,且就跟感冒一樣,RSV感染痊癒後,還是會重複感染。RSV疫苗可預防 醫籲「防毒洗戴動」徐任甫醫師提醒,RSV對嬰幼兒威脅無所不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一年四季都是RSV流行季節,使得積極預防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健保針對一歲以下且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1週、或懷孕週數未滿36週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或一歲內有血液動力學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疫苗;他特別提醒家長,不管嬰幼兒是否符合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日常生活務必記得預防RSV五字訣「防毒洗戴動」,包含要定期打預「防」針、減少二手菸造成對孩子呼吸道的「毒」害、勤「洗」手、「戴」口罩、且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活「動」,以減少RSV對嬰幼兒的致命威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找工作時 該選擇擅長的還是喜歡的?

找工作時 該選擇擅長的還是喜歡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問人們:「你擅長什麼?」一般成年人可能會回答擅長外語或數學,或從他們的工作中,找出自己擅長的事,例如:使用 Excel 或上台發表等來回答。很少人的答案會是「自我的興趣」。然而,當我把這個問題問外國朋友時,他們的回答大多是:「我很會逗別人笑」、「我很會跟狗狗玩」、「我會徒手在黑板上畫出完美的圓形」等等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答案。提到專長時,更幾乎沒有人會說出那樣的話。當然比起工作和學習,探索興趣相對是比較自由的。因此,大部分的人會從喜歡的事情中找興趣,從擅長的事情中找專長,喜歡的和擅長的領域很難有重疊。如今有許多上班族,開始會利用閒暇時間去學習木工、烹飪、攝影、跳舞,把興趣培養成專業能力。甚至也有人鼓起勇氣把興趣變成工作,成功轉換跑道,讓周圍的人羨慕不已。對於每天如行屍走肉般通勤的上班族們來說,雖然心裡可能會想:「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並不是容易的決定。通常會讓自己越來越苦惱,煩惱著到底是要做「擅長的事」?還是「喜歡的事」?在心裡反覆糾結。「喜歡的」和「擅長的」,兩者選哪一個才好?和上百位來找我諮商的工作者聊過後,我個人認為是選「喜歡的」。因為現在大多數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在職場上很少有機會可以嘗試不同經驗,因此很難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事。相反的,如果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沒有人催促,也會主動學習並且樂在其中。或許無法短時間看出成效,但經過一段時間,投入心力不斷累積經驗後,喜歡的事也會變成擅長的事。另外,因為是自己選擇的,只要持續努力去做,至少會比被別人使喚的事情做得更好。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擅長的還是喜歡的,不是去想這個領域有哪些工作可以做?要思考的是,這件事和每天重複要做的事,有哪些相關的特質或環境氛圍?不必因為擅長英文,就選擇從事翻譯或口譯工作,也不用因為興趣是烹飪,就決定轉行當廚師。如果我擅長或喜歡某件事,是因為這件事與我的某種個性特質或優勢有關。那麼我應該思考的是,將這樣的個性特質和優勢,套用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時,會有什麼樣的呈現?例如:究竟是喜歡從親手烹調食物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還是喜歡為別人做菜時的幸福感受?如果前者是喜歡親手完成某件事,藉此獲得成就感的人,那麼不一定只有在廚房才能獲得這樣的感受。在化學實驗室或建築事務所,也一樣能擁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是像後者喜歡透過親手做而為別人帶來幸福的人,就算不是透過做菜的方式,在廣告公司也能創造出感動人心的廣告,或是在手作工坊賣親手打造的飾品,也一樣能獲得感動。必須要清楚知道,哪種性質的工作適合自己?才能在適合的工作領域中,發揮自己的個性特質和優勢。接下來,在第四章中,我會更具體說明這部分。對那些二、三十年來為了升學就業,拚命努力學習的人,能夠在特定科目或領域上嶄露頭角,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他們很可能除了這個之外,沒有其他擅長的。不過,我想說的是,不要侷限自己的可能性,只做那些自己擅長的事。試著去拓展各種可能,嘗試做一些未來有可能會做得很好的事,或是去學一些你喜歡而且可以持續很久的事。當然,要把興趣變成事業,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和努力。不要忘記你現在擅長的事,也是過去多年努力累積下來的成果,做喜歡的事也一樣要認真。但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定義工作的意義,這麼做除了能讓自己獲得成就感外,也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投資。(本文摘自/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采實文化)

壓歲錢被爸媽收走 動用需經孩子同意

壓歲錢被爸媽收走 動用需經孩子同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孩子收到金錢餽贈的機會除了過年過節之外,隨著年齡的增長,領取獎學金的機會也不少。在明白了金錢的用途之後,小孩也開始會斤斤計較,到底拿到手的紅包和獎學金是誰的?該不該全部上繳給家長?還是可以部分留作自己的零用錢呢?雖然是小孩,動用還是需要本人同意現在孩子們的活動很多,平常小朋友們可以透過參加徵文比賽、畫畫比賽或是在學校成績優良領到獎學金。農曆新年時更可以從爺爺、奶奶、叔叔、舅舅、阿姨、姑姑手上領到紅包。這時候不少爸爸媽媽可能會把孩子的紅包收走,說:「我幫你存起來。」孩子好像也說不過爸爸媽媽,即使心裡有點過意不去,也只好把錢雙手奉上交給家長,相信自己的錢會被存起來!不過,到底小朋友領到的獎學金或收到的紅包,是屬於誰的錢呢?爸爸媽媽又可不可以幫小孩存起來呢?我們之前有提過民法第七十七條「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規定。而小朋友透過參加各式比賽或是過年期間所領到的獎學金或紅包,都屬於第七十七條但書所允許小朋友自己決定的範圍,所以小朋友領到的獎學金或紅包錢,當然是屬於自己的。不過,民法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二項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所以爸爸媽媽基於保護及教養小孩的目的,是可以幫忙管理小朋友領到的獎學金或紅包錢,但是在沒有獲得小孩同意之前,爸爸媽媽是不能夠擅自把這些錢花掉的。所以,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把錢存起來,但是在沒有經過孩子同意前,是不能擅自花用的。除了可以跟孩子說明,法律層面上家長可以幫忙管理金錢,但是也建議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開戶,讓孩子早日擁有金錢觀念,討論想買的東西需要花掉多少錢,還剩下多少錢,一次兩次,孩子便能學會運用金錢,學會珍惜。從小就該了解的法律觀念金錢的保管民法第1084條第2項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基於這條法律,在保護與教養的權利與義務下,爸爸媽媽是可以 幫忙管理小朋友的金錢,不過,若要花用,還是需要經過小朋友的同意,才符合這個條文的精神。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爸爸媽媽答應小孩要幫他們把紅包或獎學金存起來的時候,千萬不可以食言而肥,甚至最後自己花掉。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金錢的 使用方式,也可以給小朋友們自行管理金錢的機會,甚至一起練習記帳,明白記下金錢的流向,透過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們了解賺錢的不易,珍惜所屬物品。也很建議帶著孩子去郵局或銀行開戶,有戶頭的好處是領與存都能清清楚楚地被記錄下來,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現在有多少錢,若孩子想動用,可以衡量花費有多少,也算是很基本的收支平衡觀念。給是學生的你壓歲錢或獎學金雖然交給爸爸媽媽保管,還是可以規畫一下如何運用的,不如把你想怎麼運用這些錢的想法寫下來,再和爸爸媽媽討論。(本文摘自/7歲開始打造法律素養:父母與老師都需要的法律教養書/四塊玉文創)

將蔬菜湯當常備湯底 打造不生病生活

將蔬菜湯當常備湯底 打造不生病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使用胡蘿蔔、高麗菜、洋蔥與南瓜煮成的常備抗癌蔬菜湯,適合當作料理基底,運用在各種菜餚中。將常備抗癌蔬菜湯當「湯底」,加入根莖類蔬菜、豆腐、油豆腐皮、海帶芽,再放入味噌,就變成一鍋富含植化素的味噌湯。烹煮咖哩時,也能當成蔬菜清湯大量使用。至於蔬菜湯內的食材,也有許多運用方式。接下來為各位介紹幾道我家常吃的日常料理。雞翅蔬菜湯將煎過的雞翅加入常備抗癌蔬菜湯,燉煮20分鐘,可為湯底增添雞肉的鮮味。〔材料〕‧ 胡蘿蔔、高麗菜、洋蔥、南瓜(全部切成一口大小)各100g‧ 雞翅300g‧ 個人喜歡的香料(或薑)適量‧ 鹽、胡椒適量〔作法〕1 將南瓜以外的蔬菜放入湯鍋,倒入剛才浸泡過食材的水,開火煮沸。2 在等待水煮滾的時間可先煎雞翅。將雞翅放入平底鍋,煎至雙面焦香即可。3 將雞翅放入的鍋中,蓋上鍋蓋,轉小火燉煮10分鐘。4 放入南瓜,依個人喜好撒上香料(或薑),再以小火燉煮10分鐘(家中若有新鮮的荷蘭芹、百里香、蒔蘿、龍蒿等,請使用這些香料,薑則切成細絲後撒入)。最後依個人喜好撒上鹽與胡椒調味。為蔬菜湯加點料,幫助代謝、提升免疫力!應用料理帶葉胡蘿蔔,提升抗氧化力如果能買到新鮮的胡蘿蔔葉,請務必加入湯裡。與其他蔬菜一起放入鍋中煮,可為湯品增添胡蘿蔔葉的濃郁味道與香氣。將更多的植化素溶入湯裡,可提升抗氧化作用,幫助維持身體健康。應用料理加入咖哩粉,提升代謝湯中加入最適合搭配雞肉的咖哩粉,可讓湯品更美味。煎雞翅前先撒咖哩粉,喜歡重口味的人可再撒上鹽與胡椒。將雞肉表面煎香後,放入煮沸的蔬菜湯鍋中燉煮,約煮20分鐘即可。(照片中的湯還加了胡蘿蔔葉)應用料理蕪菁含維他命C,可提升膠原蛋白吸收率在鍋中放入蕪菁,讓湯更好喝。不僅如此,蕪菁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雞翅中的膠原蛋白溶入湯裡,分解成胺基酸,更容易吸收。與蕪菁內含的維他命C一起攝取,可以再次合成為膠原蛋白。蕪菁很容易煮熟,請在起鍋前5分鐘再加入鍋裡。(本文摘自/哈佛醫師的常備抗癌湯/聯經出版公司)

不吃藥也能好好睡?事半功倍睡覺法!

不吃藥也能好好睡?事半功倍睡覺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好好睡一覺,可以不吃藥」!在生理上,睡眠本身就是在進行修復身體系統的耗損,是身體的一種自療過程。在白天,不管是工作或是運動,我們總是勞心又勞力,這對身體的細胞而言是長時間的使用與耗損,睡眠,就是身體休養生息最重要的時刻!無論是原始人,還是現代的上班族,在不少地方都是一樣。現在我們要說明的就是維持「生理時鐘的規律」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自律神經系統)活動。不管是早睡還是晚睡,「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都不會因睡眠的時間點而改變」,這是老天爺放在我們身體裡的使用說明書。白天活動的時候身體會啟動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最主要的作用,是對抗外界的壓力,例如因應工作時身體上、心理上的負荷,還有幫我們面對生活中的緊急事故、應付外在突如其來的威脅等。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是幫助頭腦休息、身體修復,所以到晚上就會啟動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可以說是互為拮抗,但又互相協調的。不管是勞力或是勞心,身體在活動時一定會有耗損。耗損會慢慢的累積,累積多了會出問題,頸椎就是其中之一的毛病。那身體是在什麼時間修復的呢?在晚上11 點到凌晨3 點這段時間,這一段時間非常重要!就醫生的觀點來說,我非常不建議熬夜。那些天天上夜班,或是習慣晚睡的人,他早上起床的時間也相對較晚一點,可能是早上9、10 點才起床,甚至到了中午,他們會說:「睡眠時間很夠啊,我的身體已經習慣晚睡,生理時鐘早就改過來了。」但這其實還是熬夜!再強調一次,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活動不會因睡眠的時間點而改變。沒有人喜歡上夜班,上夜班的人都是為了生活,是不得不的選擇。晚上工作的人必須把已經放鬆的身體,重新集中注意力;或者是說,必須強迫自己的交感神經開始活動,這時候身體可是要比白天更用力好幾倍,才能強迫自己抵抗上天給身體的設定,才有辦法完成我們想做的工作。但時間慢慢累積下來,對身體的傷害還是遠遠超過我們所賺到的錢。舉個例子來說,如果順著自律神經系統的規律來做事情,就像沿著平緩的下坡騎自行車,是非常輕鬆的,做事情可以事半功倍,我稱為「省電模式」。但是如果我們違反身體天生的規律,就像騎自行車上陡坡,要耗費更多的力氣和專注力才有辦法對抗坡度,我稱之為「耗電模式」。常常我們心裡莫名覺得煩躁,可能來自於身體處在耗電模式下,煩躁是身體對睡眠問題的訊號,但是我們不一定曉得。就頸椎方面來說,如果身體長久都沒有處在足夠休息的狀態,包含神經、肌肉和心理的狀況,以及免疫系統也會因為我們的作息不正常而受損。以我自己罹患頸椎病的經驗,我會希望每天都早一點睡覺,讓我的頸椎肌肉、肩膀能獲得更充分的休息。這甚至比我做復健拉脖子還有效。無獨有偶,這方面中醫的角度和西醫不謀而合。以中醫經絡循行時間而言,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經氣走膽經,丑時(凌晨1點到3點)走肝經。中醫認為「凡十一臟取決於膽」,肝膽疏泄功能正常,氣機才會順暢,人體才會健康。也就是說,人體最重要的睡眠時間為晚上11點到凌晨3點,若這幾個小時能好好睡,身體的病痛自然較少。(本文摘自/不開刀,治頸椎:林頌凱醫師全方位剖析你的頸椎毛病,從根本解決肩頸痠痛麻/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公司和老闆?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公司和老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出社會後,處理職場人際關係,跟處理工作一樣困難。跟每天都得碰面的主管起衝突時;遇到明明不是家人,卻要求同事間要跟家人一樣相處的公司時,會讓人一天產生好幾次該不該辭職的念頭。雖然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特質,挑選適合的工作,但工作的環境呢?如果自己本身不是老闆或管理階層,根本不可能改變公司文化。可以忍耐的就留下來,無法忍受的就離開。為什麼每次都必須抱著碰運氣的心情挑公司呢?難道就沒有事先預防風險的方法嗎?試著用定義內在需求的方式,來訂出「理想工作環境」的標準吧!首先,把自己當作一間新創公司的老闆,試著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具體描繪出公司的整體樣貌:辦公室的位置在哪?建築物外觀如何?室內設計風格?員工們的共同特質?想要打造出什麼樣的工作氛圍?希望外界或同業對公司的評價或企業形象是什麼?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不喜歡目前或過去待過公司的某部分環境因素,就刻意制定完全相反的標準。因為討厭的相反,不一定是真正喜歡的。例如,不能因為不喜歡太常聚餐的公司文化,認為換到沒有聚餐文化的公司就好。不喜歡聚餐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覺得下班後沒有自己的私人時間,並不是不想和同事互動往來。像這樣的情況,理想工作環境必備的條件之一,是「工作之餘可以享受下班後的私人時間」。再來,把自己想像成一家之主,試著描繪家人們要住的房子、另一半和孩子、專屬家庭的休閒模式、文化、溝通方式、氛圍等。已經有家庭的人,也可以試著想像心目中理想的家人是什麼樣子?想對家人發牢騷或想請他們幫忙的事情是什麼?希望孩子出社會後,能秉持什麼樣的原則生活?逐一具體列出。明明是訂定理想工作環境,為什麼要去想像心目中理想家庭的樣貌呢?因為如果單純從環境因素思考,很容易會以為只要移除目前工作中不喜歡的地方就好,而不是去找自己真正喜歡的。當不帶偏見去想像自己未來想打造的環境時,才會更接近真正的核心。因此,如果工作環境和家庭這兩個地方,都有共同想要獲得滿足的條件,很可能這才是你理想中的環境。因為理想的環境,其實包含了「公司」和「家庭」兩者共同的需要,不應侷限在任何一邊,而是要以通用的形式,定義出心目中理想的環境。完成以上步驟,列出理想環境的條件後,再針對目前工作環境和未來希望從事的工作環境,進行數據分析比較。這樣一來,就可以知道到底是該留著,還是離開?如果決定離開,也能訂定出明確的標準,來檢視下一間公司。(本文摘自/讓每一次的離職都加分/采實文化)

父母要離婚 孩子該了解的法律觀念

父母要離婚 孩子該了解的法律觀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離婚,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不只是兩個人、兩個家庭的事情,同時處在離婚事件中的孩子,也會深受影響。若孩子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讓孩子明白即便爸爸媽媽離婚,只是不同住一起,親子關係依舊不會改變。大家可能會常常聽到離婚的夫妻在爭小孩的「監護權」,但事實上,「監護權」並不是一個法律上所使用的名稱,而且很容易讓很多父母誤以為取得監護權就是我贏了!同時也認為就是對方輸了!事實上,俗稱的「監護權」這個概念,正確法律名稱叫做「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的行使與負擔」,強調的是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責任,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俗稱監護權的爭取並沒有輸贏問題,而是父母都願意繼續肩負起照顧養育教導小孩的責任,但因為父母無法住在一起,所以必須透過雙方討論或透過法院來決定「誰最適合單獨」或「在無法同住的情況下,如何讓父母一起」繼續肩負起這一個責任。因此,父母因為離婚而無法同住的情況下,首先必須抉擇的是小朋友要與誰同住,若是父母無法協調就是由法院決定,考慮的就是怎麼樣最適合小朋友;決定了同住的人之後,再來就是決定「由誰來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目前實務上有兩種作法,一種是由與孩子同住的一方單獨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另外一種是由雙方共同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但是與孩子同住的人對於小朋友行使的部分權利與義務事項,如:銀行開戶、遷移戶口、辦理護照、醫療決定等等有單獨決定的權利。我還是要再強調,取得對小朋友進行監護的人,取得的不是權利,反而是更重要的責任,比如說未滿二十歲的未成年人騎車發生車禍時,單獨行使監護的父親或母親就必須同時負擔起法定代理人的連帶賠償責任。但就像我之前說的,父母離婚並不會改變父母與小朋友的關係,所以即便小朋友無法和爸爸或媽媽其中一個人同住,沒有住在一起的爸爸或媽媽還是可以來探視你。最好的狀況當然是希望離婚的父母可以透過商量的方式,讓小朋友能夠繼續與無法同住的爸爸或媽媽保持密切的接觸;但大人常常都很孩子氣或是固執,會因為很多奇怪的原因不想讓小朋友與不同住的另一方接觸,這時候就只能透過法院來決定最基本的探視方案,而除非不同住的另一方有很嚴重的問題,如:吸毒神智不清、家暴慣犯等等,否則法院一定會訂出探視方案,讓小朋友能定期看到不同住的父親或母親。父母離婚對於小朋友來說,最主要的改變就是只能和爸爸或媽媽其中一個同住,其他的生活「理論上」不會發生重大改變。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原因往往出在大人身上,所有的變化,往往是因為離婚的夫或妻找不到如何與另一方共同當小孩的爸爸與媽媽的方法所致。因此,離婚的父母或許仍然對於前夫或前妻有很多不滿、抱怨、怒氣甚至恨意,但不管是否可以讓你們的婚姻關係好好的告一段落,都請開始學習繼續和對方一起當小孩的爸爸與媽媽,讓小朋友能繼續同時享有爸爸與媽媽的愛,不因為你們離婚而改變。★從小就該了解的法律觀念監護權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法律名詞,在概念上,正確法律名稱叫做「未成年子女之權利義務的行使與負擔」,監護權的爭取並沒有輸贏問題。目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同住的一方單獨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另外一種是由雙方共同行使與負擔小朋友的權利與義務,但是同住的人對於行使小朋友的部分權利與義務事項,如:銀行開戶、遷移戶口、辦理護照、醫療決定等等有單獨決定的權利。★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決定離婚時,請和孩子討論日後如何與非同住的父母繼續保持聯繫,不要因為大人間的不和諧,影響了孩子與父母的相處。父母本身也要先適當地穩定情緒,再與孩子討論,可以讓孩子的心情能夠平穩一些,若有餘裕也留點時間聽聽孩子的心情和想法。當然,除非其中一方有嚴重的問題,諸如家暴、吸毒等等問題,為了保護孩子,也就不必再討論要跟著誰了。★給是學生的你如果身邊有同學正在經歷父母離婚,請多多安慰陪伴,也許可以和他分享這篇文章以及以下的幾個重點。如果自己的爸媽正在辦理離婚,也可以寫下你的心情或想法,抒發一下。爸爸媽媽離婚不是孩子的錯誤,是大人之間的協議。 父母離婚的過程中,有任何心情或是情緒需要抒發,可以找朋友傾訴。 即便不住在一起,爸爸還是爸爸,媽媽還是媽媽,不會改變。 如果希望可以和不同住的爸爸或媽媽見面,也可以適當表達自己的想法。爸爸媽媽對子女的愛,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本文摘自/7歲開始打造法律素養:父母與老師都需要的法律教養書/四塊玉文創)

研究實證 常備抗癌蔬菜湯具九大功效

研究實證 常備抗癌蔬菜湯具九大功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哈佛醫師的常備抗癌湯》作者表示,我長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研究癌症與免疫功能,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許多論文。綜合長期以來的研究結果,誕生出「常備抗癌蔬菜湯」。來我醫院求診的病患,我也鼓勵他們喝「常備抗癌蔬菜湯」治療疾病。簡單來說,「常備抗癌蔬菜湯」有如下的作用:1.抗氧化:消除活性氧高麗菜與南瓜的維他命C、南瓜的維他命E、洋蔥的異蒜氨酸與槲皮素、胡蘿蔔與南瓜的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都具有可消除活性氧的抗氧化作用。2.解毒:去除體內毒素高麗菜的芐基異硫氰酸酯可增加肝臟的解毒酵素,去除有害物質與致癌物質的毒素。此外,高麗菜、洋蔥與胡蘿蔔內含的食物纖維可調整腸內細菌,促進排便,發揮解毒作用,消除有害物質與致癌物質的威脅。3.增強免疫力舉例來說,胡蘿蔔與南瓜的β–胡蘿蔔素可活化NK細胞、T細胞與巨噬細胞,提升免疫力。此外,β–胡蘿蔔素可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A,強化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高麗菜、南瓜富含維他命C,可促進干擾素的分泌,增強免疫力。4.抑制過敏與發炎胡蘿蔔與南瓜的β–胡蘿蔔素,和南瓜含有的α–生育醇可發揮共同作用,抑制IgE 抗體(IgE 是過敏反應的起因),預防過敏體質。此外,洋蔥內的槲皮素亦可抑制生成IgE 抗體,減緩過敏反應;抑制細胞激素與前列腺素之生成,消除發炎症狀。5.淨化血液與預防動脈硬化高麗菜的芐基異硫氰酸酯與洋蔥的槲皮素,具有淨化血液作用,可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胡蘿蔔與南瓜的β–胡蘿蔔素可避免壞膽固醇氧化,預防動脈硬化。6.有效降血壓「常備抗癌蔬菜湯」富含鉀,鉀可將鹽分從腎臟中排出。此外,湯品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可避免鹽分吸收,改善血壓,再加上蔬菜湯並未加鹽,也能達成減鹽目標。7.改善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症蔬菜湯富含食物纖維,飯前喝可阻礙糖分和膽固醇吸收,改善三高。8.改善腸胃狀態蔬菜湯富含食物纖維,可促進排便,保護胃部黏膜。9.防癌作用富含植化素的湯品可發揮以下四大功效,預防癌症:1.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消除傷害基因的活性氧維他命C(高麗菜、南瓜):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異蒜氨酸、槲皮素(洋蔥):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α– 胡蘿蔔素(胡蘿蔔):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β– 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發揮抗氧化作用,保護基因。2.去除並排出致癌物質芐基異硫氰酸酯(高麗菜):促進解毒酵素生成,去除致癌物質毒性。食物纖維(高麗菜、洋蔥、胡蘿蔔):促進排出有害物質。3.增強免疫力與抑制炎症β– 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活化NK 細胞及T 細胞。槲皮素(洋蔥):抑制發炎,消除罹癌病因。4.抑制癌症芐基異硫氰酸酯(高麗菜):誘導癌細胞自然死亡(細胞凋亡)。槲皮素(洋蔥):直接抑制癌細胞增生。「常備抗癌蔬菜湯」最棒的優點在於取得方便,並使用隨處可見的蔬菜,就能攝取具有驚人作用的機能性成分「植化素」。各位不妨立刻在家烹煮,體驗植化素的神奇力量吧!(本文摘自/哈佛醫師的常備抗癌湯/聯經出版公司)

不插電程式設計!培養孩子運算思維

不插電程式設計!培養孩子運算思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現在生活在怎樣的一個世界呢?利用智慧型手機購物、與美國朋友進行視訊、利用網路快速搜尋各種情報⋯⋯這些都是大家習慣的日常了吧!未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又會變成怎樣呢?無人駕駛車的普及,機器人為我們進行手術,用一支智慧型手機就能遠距離遙控家中的所有家電,未來的時代應該如此吧!而讓這些變化成為真實的關鍵,就是「程式設計」。未來將生活在被程式操控世界中的孩子們,理所當然的必須要認識程式設計才行。並針對程式設計會產生的問題與狀況必須要有能力解決,而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各國都在新的課程綱要中納入程式設計教育,讓孩子們也開始學習程式設計,並且培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程式設計教育?就從不插電遊戲開始吧!要從哪裡開始程式設計,又該如何開始呢?若要學習程式設計就必須先了解程式嗎?會很困難嗎?如果你也有這麼多疑問,那就從「不插電程式設計遊戲」開始吧!什麼是不插電 (unplugged)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不插電,即沒有連結電腦的電腦科學教育活動。學習電腦卻不用電腦?電腦程式的運行原理或學習程式設計時所需要的概念等,在即使沒有電腦,卻可以透過遊戲進行學習的活動,就是不插電遊戲。不論是誰都能夠輕鬆有趣的學習不插電程式設計遊戲,因為沒有小孩會討厭遊戲的。當小孩沉浸在有趣的遊戲時,自然而然地就學會了程式設計的概念以及電腦運行原理。再也沒有比遊戲更適合進行程式設計教育的活動。培養孩子們的運算思維能力!什麼是運算思維能力?人腦也能像電腦一樣完美地處理所有事情嗎?當然可以!只要具備有效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就行了。這種思考能力就像是電腦接受指令和處理資料的方式,所以被稱作運算思維能力。也就是說若訓練好運算思維能力,我們就可以像電腦般解決任何事情。請特別注意!透過遊戲自然地學習,不是玩完遊戲就結束!透過「不插電程式設計遊戲」自然地學習。若只是愉快地沉浸在遊戲中,沒有對遊戲做完整的解說是沒有意義的。遊戲並不是玩完就結束了,必須了解哪些是重要部分、遊戲過程中有什麼想法,將這些思考過程充分地解說給孩子聽。舉例來說,在第一冊的「比比誰高的吸管」遊戲中,將吸管按照順序整理,而電腦也是依照這種方法整理資料的,必須將這樣的事實讓孩子們知道。遊戲不只是遊戲,請賦予遊戲更豐富、更新的意義。請讓孩子自己來,父母只提供適當幫助!即使孩子說不太會,父母也不要參與。因為還是年幼的孩子,做錯了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若每當這時候父母就告知答案的話,孩子們是無法充分從遊戲過程中學習的。經歷失敗後再獨自修正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成長。就像使用刀子或火等危險的情況一樣,請父母在絕對必要時再出手幫忙。「不插電程式設計遊戲」是程式設計教育的起點!透過遊戲熟悉運算思維能力與電腦科學的概念,這些都將成為程式設計教育的基礎。而且,「不插電程式設計遊戲」可以讓孩子們對程式設計產生興趣,或是在適當的年紀開始程式設計教育。不妨活用線上程式設計學習平台如「code.org」 或「lightbot.com」 等網頁,讓小學生學習程式設計的基礎原理。(本文摘自/不插電程式設計桌遊:15款遊戲+28組遊戲圖卡/華文精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