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 遠離癌威脅

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 遠離癌威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約有1,500名新診斷為子宮頸癌的個案,並導致約650名女性死亡。醫師表示,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重要手段,本局配合國家政策,於去年(107年)12月開始提供本市國二及國三女生公費HPV疫苗接種服務,並預計於109年3月開始提供108學年度國一女生公費接種,希癌症預防能從小開始,並免除我國女性受到HPV感染所造成的生命威脅。HPV疫苗可減少8成子宮頸癌發生醫師呼籲,HPV疫苗是繼B型肝炎疫苗後第二種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施打疫苗後可減少8成子宮頸癌的發生,因此家中若有具本國籍、且之前未曾施打過HPV疫苗之國二及國三女生,若還沒接種公費HPV疫苗,請趕快前往本市HPV疫苗合約院所施打,並特別鼓勵媽媽帶女兒至合約院所施打疫苗時,能夠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達到「女兒打疫苗,媽媽做抹片」的最佳效果。最後提醒民眾,接種HPV疫苗雖可預防子宮頸癌的發生,平時仍需注意安全性行為,以及30歲以後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以達防治子宮頸癌的最大效益。疫苗預防及抹片篩檢比病後治療更加重要,女性的健康可以自己掌握,讓我們共同守護您的幸福未來。

血糖居高不下險失明 視線模糊為警訊

血糖居高不下險失明 視線模糊為警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年50歲的阿強(化名)因工作應酬多,菸酒也不離手,後來經確診為糖尿病,在罹患糖尿病半年後,阿強開始感到眼前一片模糊,經檢查後發現其糖化血色素(HbA1c)已飆升至9%。收治該案例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特約院所崇祐聯合診所院長葉政南醫師立刻幫阿強安排眼底鏡檢查,這才發現他的眼睛已出現嚴重眼底視網膜病變,若再晚一步發現,恐造成眼睛失明,影響日常生活。葉醫師表示,阿強的糖化血色素總在8%左右徘徊,但一般會建議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正常值7%以下,引發相關併發症的機率較低。血糖居高不下小血管首當其衝 視線模糊恐為警訊葉政南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需長期控制、追蹤的慢性疾病,若血糖值居高不下,全身大小血管都會受到傷害,而首當其衝的即為小血管;人體中眼睛的眼底視網膜及腎臟都佈滿數不清的小血管,這些小血管一旦受損,眼睛與腎臟也將隨之產生病變。葉醫師分享,有時候看到糖友不願配合用藥來控制血糖,也不在意飲食、運動,後來因血糖過高,先後產生眼底病變、腎臟病等併發症,著實令人惋惜。葉醫師分析,眼底視網膜病變初期可能會出現視線模糊,但部分糖友會誤以為是老花或近視加深而輕忽,然而,隨著血糖波動幅度過大或居高不下,不僅水晶體會增厚,症狀也會加劇。 此外,亦可能出現輕微血管瘤,但症狀多半不明顯;到了中、後期,眼底視網膜的出血點逐漸增多,並滲出組織液,眼底也會增生出許多不正常的新生血管,這些新生血管容易堵塞、破裂,導致出血風險大增,隨著症狀加劇,也會引起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剝離、水晶體出血等問題,視力模糊症狀也會更加重,看東西會出現陰影,視野邊緣更為明顯,日常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積極控糖減緩76%眼底病變風險 重拾彩色人生葉醫師提到,部分糖友對胰島素仍有錯誤迷思,誤認為胰島素需要施打一輩子。為此,葉政南醫師於診所內成立病友會,定期舉辦糖友分享會,鼓勵糖友主動分享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的經驗,希望能透過同儕的力量幫助更多糖友破除迷思,接受注射胰島素讓血糖趨於穩定。血糖值控制的越好,眼底病變出現機率越低,惡化程度也會減緩。據統計,糖化血色素若控制在6%以下有機會逆轉糖尿病眼底病變。許多國內外研究顯示,高血糖患者適度注射胰島素,同時配合調整飲食習慣、規律運動,將可有效控制血糖。葉醫師提醒,糖友若能積極控制血糖,且定期接受眼底鏡檢查,可減緩76%出現眼底病變的風險。葉醫師說,糖友應積極控制血糖,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以下,每年定期做眼底鏡檢查,千萬別讓「靈魂之窗」受到高血糖的摧殘。此外,糖友也需留意心血管疾病風險,若高血糖傷害蔓延至大血管,心臟、心血管與四肢動脈,則恐陸續產生病變。葉政南醫師呼籲,想要有效控制血糖,用藥、飲食與運動缺一不可,血糖控制穩定,眼底病變與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才可降到最低,積極控糖才能保有良好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喝茶減肥有效嗎?掌握五大秘訣助燃脂

喝茶減肥有效嗎?掌握五大秘訣助燃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喝茶是一種生活的享受與品味,而茶也是全球最受喜愛的飲品之一.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都會喝茶.其中以紅茶在歐洲及北美較受歡迎,綠茶則是亞洲人最常飲用的茶類。楊斯涵營養師表示,自古以來,茶就被視為有益健康的飲品.中國古代的名士認為茶有「十德」,可以養身雅志.而在現代的荷蘭,學者更將茶納入飲食指南中,建議國民每天可以喝3杯綠茶來降低血壓和中風的機會,茶到底對健康有哪些幫助呢?最近有藝人提倡喝茶減肥法,喝茶減肥真的有效嗎?我又該選擇喝哪種茶呢?讓我們從了解茶裡面有哪些成分開始吧!茶的營養成分茶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咖啡因、單寧、維生素A、C、E、礦物質鈣、鋅、鉀、鎂,「多酚類」是茶被認為具有健康功效的成分,「兒茶素」則是多酚類當中最重要的一種。國人常飲用的「綠茶」、「烏龍茶」及「紅茶」在多酚類的種類及含量上都大不相同。綠茶:兒茶素含量最多,主要為(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烏龍茶:兒茶素含量次之,另含有多聚酯型兒茶素(Theasinensins) 。紅茶:兒茶素的量最少,所含的多酚類多為兒茶素氧化後的產物:茶紅素(Thearubigins)。喝茶減肥之機轉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於2013年刊登探討兒茶素及咖啡因對於體重控制機轉的研究,發現可能機轉如下:(1)增加脂肪氧化:調節基因中脂肪代謝轉錄因子,且抑制COMT(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酵素分解正腎上腺素,使脂肪氧化增加。(2)降低脂肪吸收:抑制胰脂肪酶,減少脂肪消化、吸收。(3)增加熱量消耗:刺激交感神經系統,增加熱量消耗。(4)減少熱量攝取:增加多巴胺,促進瘦體素分泌,減少食慾。喝茶減肥法有效嗎?在一篇隨機分配試驗(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 RCT)的研究中,飲用350毫升茶(609.3毫克)作為實驗組,12週後發現相較於較低劑量的兒茶素(68.7毫克),有較低的體重及體脂肪。然而並非所有的喝茶減肥的研究都這麼有效,受試者的「生活型態」,即熱量攝取及運動情形,將是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原因。而在其他研究中也指出,人體個別的種族,基因、腸道菌叢、脂肪細胞分化能力、甚至棕色脂肪數量都會影響茶對減肥的效果。該選擇哪一種茶?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於2011年發表於藥物食品分析(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期刊的研究,調查台灣市售27款包裝茶,分析兒茶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如同國外的分析,台灣市售茶款同樣以「綠茶」的兒茶素量最多,抗氧化能力也最佳.市售茶款兒茶素含量的前三名分別為純喫茶無糖綠茶、每朝健康綠茶及愛之味健康油切綠茶。大家在選擇茶款時可以記得以綠茶優先!飲茶的時間及量喝茶和運動是很好的搭配.運動使腎上腺素分泌,而茶可抑制腎上腺素分解,研究發現,每天400毫升的綠茶搭配阻力運動則可以提升肌肉量和降低體脂肪。飲食的時間點建議選擇運動前飲用,可幫助脂肪燃燒,但不建議於飯後立即飲用,因會降低鐵質吸收。喝茶瘦身五大秘訣營養師提醒大家,喝茶能夠減肥的前提是「挑對茶種類」、「持續飲用足量」、「選對飲用時間」、配合「飲食熱量控制」及「規律的運動習慣」,如果選擇的是含糖量高,兒茶素低的茶款,不但沒有減肥的效果,反而要當心體重節節上升。

中風後肢體痙攣 肉毒桿菌素可助舒緩

中風後肢體痙攣 肉毒桿菌素可助舒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中風後痙攣治療方式有許多種,過去嘗試過外科手術、服用口服抗痙攣藥物或是注射「酚」來治療,但是手術風險、酚毒性以及口服藥物的全身性副作用(嗜睡、過度無力…等不適),讓部分患者寧可忍受癱瘓也不願接受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吳和穆醫師強調,肌肉痙攣若沒有處理,肢體會攣縮變形,部分肌肉因長久處於過高張力下而疼痛或清潔不易而有衛生上的疑慮。許多患者沒有積極治療,只能癱在床上,一輩子倚靠他人照顧生活,也造成照護者及社會的長期負擔。肉毒桿菌素 效果維持3至6月吳和穆醫師指出,近年來肉毒桿菌素注射肌肉技術逐漸成熟,局部施打減少全身副作用,加上健保適應症涵蓋中風後上肢及下肢肌肉痙攣,注射後可改善肌肉痙攣症狀長達3到6個月,且可重複施打,不會因多次治療造成治療效果下降。更進一步有文獻指出,大約有15%中風存活患者發展成嚴重的中風後痙攣,若及早肉毒桿菌注射(3個月內),將可以避免3-18月後引起畸形和攣縮疼痛。經過專業醫師評估後施打肉毒桿菌素,合併積極復健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替中風病患的生活做好高品質把關。中風後的肢體肌肉痙攣僵硬的患者,經施打肉毒桿菌素約7成患者可獲得良好改善。中風患者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也能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在後續復健有更佳效果。對顏面神經痙攣、眼瞼痙攣、局部肌張力不全症、慢性偏頭痛的患者,施打肉毒桿菌素也有不錯的療效。

總在意別人怎麼說?傾聽內心找回自己

總在意別人怎麼說?傾聽內心找回自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表示,前些日子,好友大正很苦惱,來找我訴苦,原來是他被同事誤會了。有一天,大正因為身體不舒服,下午向公司請假去看醫生。過了幾天,有個別的部門的同事,神色緊張地告訴他:「你知道嗎?你們單位都在討論你耶!」大正感到不解,同事接著說:「他們說你是個偽君子,選在公司最忙碌的時刻,裝病去看醫生,其實是和女友約會!」大正聽了很驚訝,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搞清楚事態後,才知道,原來請假的那天下午,在診所候診時無聊,滑著手機便把上週末和女友一同去喝下午茶的照片上傳臉書,被同事誤以為裝病去約會。還有同事說得更難聽:「裝病還不知道掩飾,真不把公司放眼裡!」而大正也感覺得出來,辦公室裡瀰漫著對他的敵意與不滿,這讓大正陷入苦惱中,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你有試著向同事澄清嗎?」我問。「有呀!幾個平常熟識的同事都能諒解,但還是有幾個同事對我很不滿,甚至去上司那裡告狀。我擔心越描越黑,也不敢再多講。」「但我心裡又覺得委屈,嚥不下這口氣,我該怎麼辦?」見大正頗為心急,我試著釐清:「好像,你覺得,能做的都做了,但仍無法改變現況,是嗎?」大正點點頭。我說:「好吧!看來,也只能接受了。也就是,只為自己能做的負責,至於別人,嘴巴長在他們臉上,要怎麼說,我們也管不著呀!」「可是,我女友說,一定要跟他們講清楚、說明白,不能這樣平白被誤會!所以,我是不是要再嘗試去向他們解釋清楚呢?」我正想接話,大正又說:「可是,我爸說,人在職場上要以和為貴,努力盡自己的本分,下次小心一點就好了,而這時候就是要保持低調。」我覺得也頗有道理的;大正又開口了:「我聽某個同事說,我平常在公司為人還可以,行得正不怕別人說閒話,他說他會挺我!」見他搬出許多人的說法,看來已經徵詢過許多人了。於是我問:「那麼,你自己比較想怎麼樣呢?」突然間,他沈默了。想了一會兒,又打算想端出另一個人的高見,我連忙打斷:「我知道,你很在意身旁的人怎麼說,但我想問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又是一陣沈默,最後他終於開口,吐出了幾個字:「我不知道……」。如果一個人總是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很容易忽略去探問,自己心中想要的是什麼?這時,若又得到其他意見,就算再有道理,一開始會感到如獲至寶,接著再拿著新的意見去問別人:「這樣做好不好?」可以想見,他永遠在徵詢別人的看法,永遠覺得別人的想法很重要,但卻永遠做不了決定。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這便陷入惡性循環中!一開始,他在意別人怎麼說;接著,越來越不信任自己的想法;到最後,只能依賴別人的觀點過生活、做決定。而當不同人的觀點互相衝突時,他便慌了:「究竟該聽誰的好?」、「不然,再問問其他人好了」,沒完沒了。過去在學校裡服務,也常遇過把別人的話掛嘴邊的孩子。孩子來找我求助時,會告我哪些人跟他說了什麼,又有哪些人,跟他說了什麼其他的,然後問我:「老師,你覺得我該怎麼做才好?」「參考了這麼多人的意見,你仍然無法做決定,那麼我說了什麼,對你大概也幫助不大吧!」當我這麼說時,孩子會突然愣住。我接著就問:「告訴我,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呢?」;「告訴我,你希望事情有什麼不同?」;「告訴我,你希望情況有什麼轉變?」;「告訴我,你期待看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是在幫助個案把思考的焦點往內擺,放在自己內心的期待或需求上,看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這些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過度在意他人看法的人,習慣把自己縮得很小,把別人放得很大,認為別人的想法總是對的,而難以信任自己的判斷,更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久了,就「失去自己」了!然而,其實這樣的人,早就把自己搞丟很久了。也許從小在家庭中,也許在求學生活的某個階段,他們便無法信任自己的判斷,認為自己不重要、沒價值,他們不知道自己正在貶低自己,同時,對自己的觀感與認識,又全都建立在別人怎麼看待他們上。可以想見,他們會遇上的困擾,大概都與別人如何評價與看待他們有關,就像來找我訴苦的好友大正那樣。聽取別人的意見絕非壞事,人際互動上也要適度在意別人的眼光,這往往能幫助我們修正自己的行為,與群體相處得更好。然而,如果只把別人的答案當正解,那麼肯定是危險的——我們正把人生的主導權,一步一步地往外奉送。而最後無論結果如何,我們是否願意承擔呢?還是透過怪罪別人,來逃避責任?或許,我們內心最恐懼的,是害怕面對那個連自己都不喜歡的自己吧!如果,你正是容易過度在意別人怎麼說的人,請在面臨每個抉擇,多方聽取各種聲音的同時,也試著停下來問問自己:「那麼,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呢?」當你習慣這麼問時,你便有機會傾聽內心的聲音,一次又一次,漸漸地把自己給找回來。(文章授權提供/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開發新藥歷時10年 樞紐試驗定成敗

開發新藥歷時10年 樞紐試驗定成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美國的統計報告顯示,藥廠成功開發一個新藥,歷時要10年以上,至少花費數十億美金,這段過程包括細胞及動物的臨床前試驗,以及一到三期的人體臨床試驗,其中攸關藥物能否批准上市的最後驗證階段,也就是第三期臨床試驗,就稱為「樞紐試驗」(pivotal studies)。樞紐試驗是指在新藥研發的過程中,以大量患者進行的大規模試驗,通常會採隨機、雙盲及對照設計,參與人數依據試驗案內容有所不同,可能多達數千人,並且遍佈全球各大洲及在多個國家的眾多醫學中心共同執行。這是一項高耗時、高花費及高耗人力的關鍵步驟,最終目的是確認新藥的療效,並收集更多的可能副作用資訊,作為評估該新藥是否許可上市的關鍵資料。每年都有許多藥廠投入大筆資金及人力進行新藥開發,但在眾多的候選藥物中,能進入樞紐試驗階段的僅有兩、三成。這些執行樞紐性試驗的研發中新藥,最後只有部分能成功達標,然後提出新藥藥證申請(New Drug Application, NDA)。為求嚴謹,原則上新藥申請NDA,必須提出兩個獨立進行且成功的樞紐試驗,確認其療效及安全性之後,才會獲得核准上市。樞紐試驗是新藥研發過程中的最後一哩路!研發新藥的過程冗長且所需資金龐大,萬一樞紐試驗失敗了,可能會讓藥廠虧損甚至倒閉,如何執行樞紐試驗,攸關著公司的生存大計。為求成功,從臨床前試驗到臨床一期、二期試驗,每個階段的結果和解讀都很重要,藥廠必須謹慎且睿智地綜合這些前期試驗的結果,擬定執行方針,才能提高樞紐試驗的成功率,研發出嘉惠民眾的新藥。

睡不好易怒又胃口差 這款茶飲助好眠

睡不好易怒又胃口差 這款茶飲助好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先生是位中小企業主,因為工廠拓展海外的資金問題忙翻天,每天徹夜不成眠。一向是好好先生的他,脾氣也突然變得暴躁,不只這樣,太太更發現他胃口變差、容易脹氣、整天口渴想喝水,便趕緊帶著先生來看中醫。經過詳細診斷,圓扶原中醫診所顏明鴻醫師發現陳桑是因為肝陰虛火旺才會出現種種症狀。中醫認為夜間休息是在養陰,若長期睡不好,會讓身體處於陰虛的狀態,而「陰」代表體內的各種津液、水分。當水分不足就容易口渴、上火。在治療上,主要用中藥來調理體質,重新恢復陰陽平衡。陳先生原本很擔心白天吃中藥會不會想睡,醫師解釋「其實白天吃調理睡眠的中藥不會讓人想睡,中藥主要是讓人在該睡覺的時候自然有睡意。」回診幾次後,陳先生發現晚上越來越好睡,其他症狀也一併慢慢改善!太太也很開心,熟悉的好好先生終於回來了。想要改善睡眠,醫師也建議大家睡前可以按摩穴位,日常也可以泡助眠茶飲來飲用。【穴道按摩】一、太衝穴:在腳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處。能疏肝理氣、清肝火,紓解壓力。二、神門穴:掌心朝自己,從小指向下延伸、手腕關節的橫紋處,找到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往下按壓。能安神寧心,助眠。三、安眠穴:在風池穴與翳風穴連線的中點,能安眠安神,改善失眠、煩躁不安的症狀。【助眠茶飲】使用酸棗仁6g、玫瑰花3朵、麥門冬3g、沙蔘3g、甘草6g (火氣大者再加夏枯草6g),用一公升水大火煮沸後,小火煮30分鐘,濾渣就能飲用。另外大家記得睡前6小時內避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半小時內不要使用3C產品,才能讓睡眠品質更好喔!(文章授權提供/圓扶原中醫診所)

除皺靠肉毒桿菌素?改善臉部動態紋

除皺靠肉毒桿菌素?改善臉部動態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俗話說「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的愛美民眾除了健身、保養、控制飲食之外,也越來越多人會透過醫美療程追求美顏,而談到除皺療程,肉毒桿菌素一直都是熱門療程之一,前秀傳醫院皮膚科專任醫師張育驍表示,在醫美療程上,動態紋除皺是藉由注射肉毒桿菌素,靜態紋則是可以注射玻尿酸等填充物為主。肉毒桿菌素 助改善臉部動態紋張育驍醫師解釋,肉毒桿菌素的療程主要為改善臉部動態紋,比較常用的像是法令紋、皺眉紋、抬頭紋、魚尾紋等,而造成這些紋路的主因,一是因為肌肉本身過度的收縮,二是皮膚鬆弛。張醫師指出,年輕人因為皮膚比較緊實,即使表情多會常大幅牽動皮膚卻不容易產生紋路;但熟齡人因為皮膚較鬆弛,所以長期之下動態紋就會明顯,最後變成靜態紋,肉毒桿菌素的作用就是在放鬆做表情時過度收縮的肌肉,表情紋路就會變得比較少。肉毒桿菌素非永久 間隔至少3個月楊詠婷醫師則指出,肉毒桿菌素的效果並不是永久的,一般效果可以維持4到6個月不等,就會被人體代謝掉,必須再次施打才能維持相同效果;不過每個人的要求不同,楊醫師建議,如果無法容忍臉部出現皺紋的人,注射時間可以更密集,但一般而言建議間隔至少3個月。多數肉毒桿菌素產品,多含複合性蛋白成分,但此成分對人體來說為外來物, 體內容易產生抗體使療程效果下降或失效;對此,張育驍醫師建議,在選擇肉毒桿菌素產品時,可以選擇不含複合性蛋白的純淨肉毒桿菌素,以避免未來產生抗藥性的情況;另外,針對哪些部位與施打的深度和劑量都必須由專業醫師診斷,來調整劑量進行療程,施打於正確的肌肉位置,才不會影響表情,更不會導致臉部肌肉僵硬。(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幼兒補助放寛 元旦新制申請要注意

幼兒補助放寛 元旦新制申請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支持家庭育兒及減輕負擔,自109年1月1日起,滿2歲幼兒送托公共托育、準公共保母或準公共托嬰中心,托育費用補助可以銜接發放至未滿3歲,預估約1萬6千名兒童受惠。此外,放寬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機構服務使用者,得請領生活補助費,新增身心障礙者求職期間的所得免計入家庭總收入的規定,並將不動產限額自108年的650萬元放寬為109年的706萬元,預估約4千餘人受惠。衛生福利部說明,屢有家長反應滿2歲幼兒無法順利進入幼兒園衍生家庭照顧困擾,因此與教育部協調,讓送托公共托育、準公共保母或準公共托嬰中心滿2歲幼兒未滿3歲期間,在銜接就讀幼兒園前,仍然可以獲得每月托育費用補助,衛生福利部及教育部將共同匯入家長指定帳戶,讓家長可以安心工作,減輕育兒經濟負擔。衛生福利部基於簡政便民,倘若108年12月31日前持續送托原公共托育或準公共保母/托嬰中心且正在領取托育補助或2-4歲育兒津貼的家長,毋須重新申請;至於已送托公共托育或準公共保母/托嬰中心但未申請托育補助、或是變更送托對象(如托嬰中心轉送托保母、幼兒園轉送托保母)、或目前領取育兒津貼,在109年1月1日後發生送托事實的家長,則必須向托育所在地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只要在109年3月15日前提出申請,就可以追溯自109年1月1日生效,籲請民眾注意相關申請規定。衛生福利部同時表示,為鼓勵身心障礙者使用日間照顧服務及投入職場,促進身心障礙者社區參與,自109年1 月1 日起,放寬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機構服務使用者,得請領生活補助費,而此類身障者在求職期間的所得,依社會救助法規定可以免計入家庭總收入核算。此外,申請相關補助審查條件中的不動產限額規定,也依社會救助法公告的臺灣省所訂標準,由108年的650萬元調整為706萬元。衛福部提醒,已經在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機構接受服務的民眾,如果有經濟困難,可以攜帶身心障礙證明及國民身分證,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家庭總收入及財產在一定金額以下者,即可獲得生活補助。

流感疫苗知多少?家醫科醫師破解不安

流感疫苗知多少?家醫科醫師破解不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19年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延遲公布北半球疫苗選株決定,我國的流感疫苗自以往10月起開打,延至今年11月15日,但仍有民眾對接種流感疫苗感到不安,食藥署特地邀請義大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昱彰,解答大家對於流感疫苗的疑問! 流感疫苗到底安不安全?流感疫苗因原料屬於生物來源,複雜度高,生產批次間具差異性,屬於高風險生物藥品,上市前需向衛生福利部申請查驗登記,經檢驗合格後才可取得許可證,上市後,食藥署亦嚴格把關每一批疫苗的品質和安全。疫苗進入市場前,必經溫度控管及逐批檢驗2道關卡,於儲存及運輸過程,保持在4℃左右,只要溫度超過設定範圍,整批疫苗就會被銷毀或退運,而且每批疫苗皆需通過11種檢驗項目,只要有一項不符合規定,整批疫苗亦會被銷毀,唯有通過層層把關,通通符合規定,才能提供給民眾使用。對於檢驗合格放行的疫苗資訊,民眾可到食藥署網站首頁>業務專區>研究檢驗(http://www.fda.gov.tw/TC/site.aspx?sid=42)查詢。 擔心接種流感疫苗後的副作用疫苗與其他任何藥品一樣有可能造成副作用,包括接種後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及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及紅疹等,ㄧ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會自然恢復。如果出現未預期嚴重不良反應或是症狀遲遲未改善等,請及早就醫治療。(3)聽說接種流感疫苗後反而得流感?「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絕不會讓接種疫苗的民眾因此得了流感。」陳昱彰醫師說明,接種流感疫苗除了降低流感罹患率,萬一還是被傳染得了流感,也能降低嚴重性。至於民眾覺得接種疫苗後反而易得流感,可能與醫療院所本來就是高傳染區域有關,所以民眾到醫院診所一定要記得戴口罩。陳昱彰醫師提醒,接種流感疫苗雖可以降低罹患率,卻無法完全杜絕。當您施打疫苗後,周遭的人並未施打,萬一周邊的人都罹患流感時,您也難以倖免,唯有越多人接種疫苗,形成群體防護效應,才能提高流感疫苗保護功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