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標靶治療過夯醫師囑咐癌症分期用藥化療是基礎

標靶治療過夯醫師囑咐癌症分期用藥化療是基礎

近年來由於標靶治療藥物興起,在藥廠及媒體廣泛報導下,讓患者及家屬對於標靶治療療效過度期待,甚至主動要求醫師提早使用標靶藥物治療。醫師表示,標靶治療並非萬能,乳癌與肺癌有一定之治療準則,應針對不同期別的癌症採取適當的治療計畫,目前第一線治療仍以化療藥物為主,標靶藥物為輔。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 王惠暢 主任表示:台灣乳癌發生率每年新增約5000人,好發年齡為45-50歲更年期前的女性,比歐美好發年齡早10歲。提醒女性應積極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部 曾薰緻主治醫師說明:早期乳癌術後輔助化療治癒率高。依照目前之臨床結果,針對第一至二B期之早期病人,皆有極高的治癒率。國泰綜合醫院乳癌中心 杜世興主任表示:目前乳癌之治療仍是以術後輔助化學為第一線治療,熱門之標靶治療常做為化學治療之外的輔助治療。癌症病人應針對不同期別遵從醫師建議,採取適當的治療計畫。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女性第一男性第二之肺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黃明賢部長說明:肺癌每年死亡人數高達7000多人,且由於肺癌早期並無明顯病兆,發現時多已是晚期,呼籲40歲以上民眾,應每年需接受X光檢查。若是高危險群民眾,應增加電腦斷層掃描,才能儘早發現病兆提早治療,增加治癒機率。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 柯皓文主治醫師說明:化療為肺癌之第一線治療,若經診斷確定為肺癌患者,應盡快尋求專科醫師協助,針對不同期別的癌症採取適當的治療計畫。雖然標靶治療副作用較不明顯,但針對肺癌第一線治療,效果並未優於傳統化療,且平均治療後6~8個月有復發風險。目前肺癌之治療仍是以化療為第一線治療,且其對於小細胞肺癌治療效果最為顯著。

耳鳴與眩暈,噪音壓力搞的鬼!

耳鳴與眩暈,噪音壓力搞的鬼!

內耳是由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所構成的,蝸牛體主司聽覺,當其病變時,輕則耳鳴,或進而輕度重聽;重則嚴重重聽或甚而耳聾。三半規管是由三個不同方向相互垂直的半規管所構成,當有病變時,輕則頭暈,重則失去平衡。臺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李宏信指出耳鳴是蝸牛體內神經受傷引起的,如長期在噪音環境中工作者,長期聽隨身聽者,或受巨大聲音刺激者如炮兵,或鞭炮在耳邊爆裂者,都是受到音響傷害所致,但耳鳴患者大部分都是因為中老年人神經老化、退化所引起的。一般耳鳴患者,初期耳鳴之音量不大、時間也不長,但逐漸音量再加大,時間也較長,最後則是失聽耳聾。因此在耳鳴發生之初期,應速服藥治療,則不只耳鳴得以治癒,同時也預防耳聾之發生,但不幸的是病人常無耐心,不願意長期服藥來治療頑強的疾病,加上要求醫師馬上治癒,這時醫師如果不再繼續鼓勵支持病人接受長期治療,則可能病人就此失去了治療的先機,而罹患重聽、失聰,實是可惜之事。至於眩暈是因受三半規管內之淋巴腺腫脹之影響,當頭部轉動刺激神經而引發,這常發生於工作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緊張所致,如中年高職位者:主管、工程師、電腦程式設計師......等。但是也有年輕的聯考考生,不眠不休的作功課也會發生,最怕的是在馬路行走,或開車時發生,則非常危險。其實眩暈病人,只要降低工作壓力,睡眠充足,發作時不要使頭轉動過速,同時只要服藥數天,即可治癒,但若不注意生活模式之改正,則常有復發之可能。

厭奶期的營養補給

厭奶期的營養補給

每個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寶寶吃的好、長的壯,但是當寶寶食量減退,不喜歡喝奶的時候,不禁讓人懷疑他為什麼不會餓?也讓父母開始擔憂營養是否足夠呢?其實,厭奶可以說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過程,大部份都發生在5、6個月大時,但也有一些嬰兒早在1~2個月大就出現厭奶的現象。厭奶期一般持續的時間,從1~2星期到半年,都算是正常範圍。【厭奶的原因】1. 好奇寶寶階段:這個階段的嬰兒,是標準的好奇寶寶,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很容易因為分心,而無法專心喝奶。2. 對食物喜新厭舊:在四個月之後就可開始吃副食品了。寶寶在吃了與牛奶不同的多樣化食物之後,很可能會「喜新厭舊」,變得不再只鍾情於「牛奶」這種單一口味的東西。3. 成長速度趨緩:此時的寶寶,其成長速度較趨緩和,對營養與熱量的需求不像之前那麼大,因此不像新生兒時期愛吃。4. 長牙的影響:寶寶大約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因而特別愛咬東西,不喜歡吸吮,連帶也就不愛喝奶了。【厭奶期的因應對策】1. 在食物上做變化:可以在食物的種類上做一點變化,可提高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程度。例如,在食物的顏色上下點工夫,將胡蘿蔔、瘦肉、青菜、蛋黃…等各種顏色的食材做成粥,當成副食品餵給寶寶吃,不但營養豐富,寶寶也較能接受。另外,也可改變進食的方式,嘗試用湯匙餵食,也能讓寶寶因為新鮮感而接受。2. 用替代品補充營養:寶寶不喜歡喝富含鈣質的牛奶,父母可提供一樣含鈣的食物替代品,例如:小魚乾稀飯、大骨湯…等,以補充營養需求。3. 減少外界的刺激:假若四周不斷有人走動或有吵雜聲,會更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因而忘記喝奶。因此,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進食環境,是非常重要的。4. 不宜隨意更換奶粉:如果寶寶平時所喝的配方奶忽然被更換了,也容易引起孩子拒絕喝奶的行為。所以當家長們考慮替寶寶換奶時,必須採漸進式的添加方式,也就是每天添加半匙新奶粉,一直到全部換過來為止。5. 留意奶嘴的設計:有少數的寶寶厭奶,是因為奶嘴的口徑大小不容易吸吮,使他無法順利喝奶。媽咪們可以把奶瓶倒過來,若奶嘴是標準口徑,奶水就會呈水滴狀陸續滴出,而奶水滴的太快或太慢,都容易造成寶寶的不適感,而引起厭奶的情況。6. 醫師處方用藥:若寶寶喝奶量過少,甚至影響到生長曲線,必要時可請醫師檢查,並開立一些促進食慾的藥,促進寶寶的食慾。在成長中每個階段都會有其特性存在,寶寶不喝奶時,如果沒有疾病症狀,精神及活動力都很好,而且體重也在正常範圍,則可能是厭奶期。用心去摸索寶寶的生理時鐘、作息循環,抓住寶寶最餓的時候,讓他專心、不受影響的進食或喝奶,並精心烹煮寶寶喜歡的副食品,那麼厭奶期很快就會過去了!(本文資料提供:早產兒基金會居家護理師 黃淑真)

青少年如何掌握營養,擁有健康?

青少年如何掌握營養,擁有健康?

青少年是由兒童轉變為成人的一段重要過程,也是生長發育快速的階段,除了身高、體重的急驟增加外,最明顯的是生殖系統的成熟與第二性徵的出現。所以足夠的熱量及均衡的營養素,新店耕莘醫院營養師 康甄真指出,除了可以預防生長遲緩及抵抗病菌的侵入之外,還可供給成長發育及活動所需。一、三餐均衡營養且有規律的飲食:三餐應養成按時用餐的好習慣。不偏重任何一餐或者是過度的偏食,並且要減少暴飲暴食的不良飲食習慣,以免損壞腸胃功能而降低營養素的吸收。二、天天五蔬果,健康跟著走:天天五蔬果就是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和2份水果,而且紅、黃、綠、白、黑五色蔬果樣樣都好。蔬菜和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其中維生素A、C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另外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問題。三、點心的補充:對於平日食慾較差、體重較瘦弱的青少年,除正常三餐之外,建議補充一些點心及宵夜,如新鮮水果、三明治、牛奶(優酪乳、優格)、水煮蛋(茶葉蛋)、麵包等補充營養及熱量。四、鐵會給你好氣色:女性由於月經的流失,較容易產生缺鐵性貧血,尤應注意鐵質的充分攝取,所以肝臟、瘦肉(紅肉)、葡萄乾及深綠色蔬菜等皆是富含鐵質食物的很好來源。另外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果如青椒、柑橘、芭樂、奇異果則可以幫助鐵的吸收。五、鈣使骨骼強健:每日牛奶宜攝取1~2杯以獲取充足的鈣質及維生素B2。小魚干、蝦皮、吻仔魚以及帶骨的魚罐頭等也有豐富的鈣質,另外對於吃素的人也可以從黃豆及黃豆製品(豆腐、豆干)、黑芝麻、藻類、紅莧菜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來攝取,如有乳糖不耐症者可食用優酪乳來取代牛奶。最重要的還是要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讓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六、維生素B群穩定情緒:維生素B群是青少年在攝取高熱量飲食的同時,可能會比較容易缺乏的營養素。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全穀類、肝臟、酵母、豆類、牛奶、瘦肉及蔬果類,除了可以安定神經及減緩課業壓力之外,更可以降低焦慮不安的情緒,增添好心情。七、零食飲料應遠離:零食、飲料多數含有醣類或高熱量的脂肪,但營養素的含量卻偏低很多;吃太多會降低正餐的食慾,減少正餐營養食物的攝取,最後造成營養不均衡,影響成長發育;同時過多熱量的攝取,會使體重上升,導致肥胖。八、運動健康有活力:從事規律的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強健骨骼、幫助神經鬆弛且減輕壓力,另外也可以增加自信心、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故一舉數得。青少年時期雖屬於個性上的叛逆期,父母仍然可以用各種「柔性」的方式幫助建立青少年的營養觀念與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而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方式,如能與子女共同進餐,適時的提供機會教育及營養保健常識,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星鑽瓷冠快速矯正,僅需2周至3個月

星鑽瓷冠快速矯正,僅需2周至3個月

根據調查顯示,台灣約有六成二的學齡孩童有咬合不正的問題。咬合不正可能導致發音不正確、進食困難、消化不良、蛀牙、牙周病等不良後果,禾睿牙醫呂睿庭醫師表示,一般傳統上矯正咬合不正,會利用各種矯正裝置移動患者的牙齒、引導骨骼定位,使患者的牙齒排列整齊,咬合協調穩定;部分患者因齒列位移過於嚴重,需搭配正顎手術矯正臉型,一般來講約需費時1~3年不等,而且盡能改善咬合與齒列不正。呂睿庭醫師表示,目前最新的「星鑽瓷冠快速矯正」,是採用最高階的瓷冠材質,透明度佳、色澤自然,硬度最高。在應用上,「星鑽瓷冠快速矯正」擁有五合一矯正功能,一次解決牙齒排列不整、先天齒質發育不良、齒型不佳、牙齒斷裂或嚴重蛀牙、牙齒偏黃等五大問題;還可依照患者臉型及齒質,量身訂做適當色澤、透明度、齒形比例,治療時間僅需2周~3個月,即可重塑個人魅力黃金微笑曲線。年僅22歲的簡同學因前牙開咬、下顎前突,不僅影響進食,造成全口蛀牙,還必須隨身攜帶一把小剪刀,先將食物剪成一小口再吃,一直被同學笑稱是「戽斗剪刀女」。此外,咬合問題更造成簡同學從小一口漏風國語,讓她羞於開口,遇到老師要她開口唸書或不得已得說話時,總是閉著嘴講,含糊又小聲,導致同學覺得她孤僻難相處,異性更是避而遠之。正值花樣年華的簡同學為擺脫戽斗稱號,透過星鑽瓷冠快速矯正,搖身變為微笑美人。禾睿牙醫呂睿庭院長表示,簡同學由於長期咬合不正,造成全口蛀牙,牙齒偏黃,還有戽斗傾向,前牙齒型亦不佳,若單用一般傳統矯正,必須忍受2-3年的牙套矯正,而且只能改進齒列,簡同學蛀牙過多,還必須搭配正顎手術才能改善咬合,矯正完畢後,想要讓笑容更加甜美還必須做牙齒美白及全瓷冠。因此,呂睿庭醫師先於蛀牙部份填充人工琺瑯質,再利用星鑽瓷冠改善前牙開咬,並且一併解決牙齒偏黃問題,更加省時省錢。

慾照風波,也掀隆乳風

慾照風波,也掀隆乳風

在兩岸三地延燒許久的慾照風波,除了幾位主角的私生活引來廣大討論之外,其實連女主角們的身材,也都是網路和各媒體的發燒話題。有人直指某女藝人的身材真的有夠好;也有人特別注意女藝人的胸部線條,那種幾近完美的境界,也曾引起「是天生?或是人工?」的討論;甚至也有人起而效尤,希望像女主角一般,有對傲人的雙峰。 因為話題實在太熱門了,也真的讓女性的胸部,在這一段時間,又成為整形診所的熱門項目。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張宇正醫師即表示,這段期間,前來詢問有關隆乳的患者是有多了一些,有些患者還會直接問他:「某位女主角的胸部是真的嗎?」聽得他都不知該如何回答。只是根據一些數據顯示,胸部愈大的女藝人,往往較能吸引男性的目光;但女性的看法就不見得了,反而偏向整體美,身材比例勻稱才重要,並不完全欣賞大胸部的女性。 但是從整形醫師的觀點來看,角度又不一樣了。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張宇正醫師即說,女性乳房的發育與遺傳及青春期的營養狀況有密切關係,如果能從食物中攝取豐富的蛋白質,並且多運動,增加肌肉的彈性,自然有助於胸部的發育。但是如果過了發育期,再想用改善營養、刺激腺體的方法來增大乳房體積,一般而言,效果都不會太明顯。 對某些女性而言,豐滿的胸部代表魅力與自信,而玲瓏有緻的曲線,也正是現代愛美女士所渴望,乳房對女性而言,已不再只是單純地代表第二性癥,從審美的觀點來看,乳房也比其他的身體器官,更具有決定女性魅力的意義。 所以許多對乳房線條不滿意,或是有先天性缺憾的患者,往往都會想透過隆乳手術來改善,至於在哪些情況之下,需要考慮接受隆乳手術?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張宇正醫師說,最普遍的狀況,大概有下列三種: 女性在青春發育期時,乳房對荷爾蒙的刺激反應不良,導致乳房發育不全,這種情形,即可藉助隆乳手術來改善。  懷孕前原本就豐滿的胸部,乳房組織在生產過後,有明顯的萎縮和下垂,若想要恢復產前的高挺堅實者,也可以考慮藉由隆乳手術來恢復。  中年或更年期的婦女,因支持乳房的彈性組織鬆弛,導致乳房下垂,則可考慮接受提乳手術來改善,情況較嚴重者,則可合併隆乳手術進行。  喬美整形外科診所院長張宇正醫師進一步指出,現在的隆乳手術多為內視鏡手術,可以透過影像觀看整個手術過程,很精準地確定填充物的位置和對稱性,準確性和安全性都大大提升,加上傷口小、出血量少,不僅可縮短手術的時間,對患者而言,也能減少疼痛和縮短復原期,很多動過內視鏡隆乳手術的女性,術後的滿意度都非常高。

足底筋膜炎,休息才能走遠路

足底筋膜炎,休息才能走遠路

我們全身的體重,跟骨需負擔二五%(第一蹠骨佔一○%,其餘第二至第五則分別各佔三‧七五%,重量負擔越多的地方也就是疼痛越容易發生的地方),因為它的精密我們才能有站、跑、跳、爬及平衡的功能,而這幾種功能幾乎都需要兩腳互相配合而成,所以任何一部份一旦發生毛病必會影響日常生活的正確使用與功能。足底筋膜炎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兩腳都有機會發生,所以不一定是右腳或左腳,好發在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所以體重過重者又比正常體重者易發)或使用的方式不對(如穿著五至十公分高的平底高跟鞋)等等。臺安醫院復健科醫師 鍾佩珍指出足底筋膜附著足跟骨之起點處,若因長期承受重量及牽力過大,會漸漸累積導致疲勞發炎,所以會有疼痛。初期症狀可能只有早晨起床,剛踩下地起步時足後跟劇烈疼痛或久坐要站立行走時也有相同症狀,但在多走幾步或幾分鐘後疼痛卻漸漸減輕,但如果繼續站立或行走疼痛會加劇,終至必須坐下休息,大部分的人開始時都是置之不理,反正也沒聽過有人因此而痛死,若繼續拖延使其演變為骨刺,負重行走時,跟骨滑囊、跟底脂肪墊,及腳底肌膜,會受骨刺的擠壓和刺激,也會導致發炎引起疼痛。【足底筋膜炎之治療有以下四種方法,治療時需同時進行才有較好的預後】1.) 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症狀減輕時,醫師會依情況減少藥量或停止服藥,所以不必擔心。2.) 物理治療,局部深部電療,如超音波、短波。3.) 鞋內要加上可紓減疼痛點壓力之足跟墊,減短站立行走的時間,儘量避免提重物,體重過重者一定要配合減輕體重。4.) 足底肌膜伸展運動,每天二到三次,方法如下:手扶桌沿,屈膝,足跟不可離地,身體往前傾,足跟還是不能離地,維持五到十秒,然後站立,視本身情況重複五到十次。或置一十公分高,斜邊長至少與自己腳板大小一樣的三角形箱子於牆角(高的邊貼牆),扶著牆壁,站上斜邊,做足底牽拉,維持五到十秒,重複五到十次。

更年期女性的中醫保健

更年期女性的中醫保健

最近常有婦女因生理期不規則覺得身體燥熱、熱潮紅影響到正常睡眠等症狀,就認為是更年期而來門診就醫,這裡告訴大家更年期的真正定義:「更年期」為女性由正常的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不具功能的過渡期,這期間由於卵巢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減少,可能引起身體上許多的不適,如熱潮紅、心悸、情緒不穩定、皮膚萎縮等症狀,統稱「更年期障礙」。 其實,「更年期障礙」在卵巢機能衰減時(約四十幾歲),即可能發生,並非一定在停經(平均五十至五十一歲左右)後才出現。在古老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裡就有著十分清晰的描述與記載:女子「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暌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新店耕莘醫院中醫部醫師 陳婉菁認為腎虛是更年期到來的根本所在。在停經前後,腎氣漸衰,臟腑功能逐漸衰退,使人體陰陽失去平衡,因而出現各種症狀。所以腎虛是致病的根本。面紅潮熱,身熱汗出,眩暈頭脹等症狀,中醫認為是陰虛火旺甚至陰虛陽亢所致。煩躁易怒、抑鬱憂愁、心悸失眠等精神神經症狀,中醫則認為與心、肝兩臟腑的失調有關。至於陰道乾澀灼熱、腰酸背痛、骨質疏鬆等問題,中醫則認為與腎的陰陽失調有關。依臨床表現應歸屬於中醫之“百合病”的範疇,對於此病症的治療大多使用補腎調肝,寧心安神,或是補養脾胃的方法來作調理,醫師會依據病人的體質與症狀經過整體考量來訂定處方,幫助婦女度過更年期的生理與心理失衡。

西藥吃多會傷腎?

西藥吃多會傷腎?

我們先看一下台灣洗腎原因的排行榜,就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若是吃藥吃多了,尤其是西藥,就會洗腎。對照歐美先進國家,他們沒有其他選擇,非得吃「西藥」不可(客觀上無所謂「草藥」)。然而,事實上目前台灣洗腎病友的比例,是排行在世界各國前面的!由此可知,只要西藥使用得當,其實不會造成腎臟的損傷。另外,台灣洗腎原因的排行榜第一名是糖尿病,大約十個洗腎的病友們就有四位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第二名是高血壓,第三名是腎臟發炎,主要的症狀,就是血尿。最後才是因為服藥造成的腎衰竭。由這個「排行榜」可以看出來,其實真正傷腎的原因是高血糖及高血壓。其次,高膽固醇與抽菸對腎臟也很不好。所以,真的要「顧腰子」,就必須要控制好血糖、血壓、膽固醇及戒菸,不可諱疾就醫及怕服藥。血糖藥、血壓藥及膽固醇藥都是必須要服用的。現在因為醫療科技的進步,某些降壓藥不只有降血壓,還會有保護腎臟的功能。雖然罹患上述「三高」疾病,非常無奈,但是若不吃藥的話,腎臟反而會受傷害。新店耕莘醫院內分泌科醫師 裴馰指出西藥之中是有會「傷腎」的藥物,主要有兩大類。1.) 第一大類是消炎止痛藥:這裡指的「發炎」,並不是細菌感染的發炎,而是關節炎的的發炎。這類的消炎止痛藥若是長期吃或是吃太多的話,就會造成腎臟受損。一般人服用的陣痛退燒藥,則沒有這種副作用,可以不用擔心。2.) 第二大類會傷腎的藥,則是部分癌症藥物:正是因為西藥特別注重劑量與藥物副作用,因此在使用這類藥物時,醫師都已經有了預先對藥性的瞭解,同時也會採取預防措施,反而不會有問題產生。而中華民國腎臟醫學會特別提醒民眾,真的藥物引起的腎衰竭並不是西藥或是專業中醫師開的中藥,而是草藥、偏方或是來路不明,沒有經過衛生機構認證的藥物。這點一定要請病友們多多注意!千萬不要有錯誤的觀念,該吃藥的時候不吃藥,反而造成腎臟衰竭。

三八婦女嘉年華 大家一起來同樂

三八婦女嘉年華 大家一起來同樂

三月八日婦女節的由來,是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強化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援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鬥爭,從此"三八"節就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的偉大節日。 東區一家美容診所為慶祝三月八號婦女節這個『女人專屬的日子』,特別在這天贊助100個免費體驗名額,關心女人、呵護女人,提供OL上班族以及工作壓力和事業家庭兩頭燒的家庭主婦們,一個釋放壓力、好好放鬆的免費體驗活動。邀請您在這個女人獨有的日子,前來享有身為女人專屬的權利,提醒自己這一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輕鬆一下,關心自己、好好寵愛自己一番,在三八婦女節享受一下女性寵愛自己的自由。活動內容與詳情請洽活動專線:02-2752-885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