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勿把老人當外傭

勿把老人當外傭

數月前,張家新添了壯丁,全家都非常高興,張老太太(化名)應家人要求接下了照顧「金孫」的工作,雖然多了一件事,但她有信心可以像前胎孫女般,把弟弟教得活潑有禮、帶得白白胖胖。不過,這幾個星期,張老太太常喊身體不舒服,兒女帶她就醫卻檢查不出問題,問她是不是帶孫兒太累了,她又馬上回答:「嘸啦,哪有累!」老年人喊累時,可能有身心問題外,也可能是真的累。有時候,家人會認為老人家無所事事,容易胡思亂想,所以會幫老人家找點事做,但注意不可過度,老年人畢竟不是菲傭。其實,有時候老人家知道自己太累的原因,但不好意思說。進一步細問或談久一點,才了解她的困難:「老大還滿好帶的,不太會哭鬧,老二很皮,晚上又不睡。」或者原本都幫在上班的小倆口打點家務,但最近身體逐漸虛弱,又不好意思告訴媳婦。想讓老年人打發時間,又不能讓老人家太累,所以老人家如果頻頻喊累,就要注意了。有位老年人,對義工興致勃勃,於是安排了一周五天擔任義工,一個月後他已受不了。所以,老年人活動的安排,要循序漸進;當然,原本已經有的活動,仍可持續。老年人原本就比較容易累,不管是不是喜歡的工作,會不會累,端視所賦予的工作量及程度,是否超出了他所能負荷的範圍而定。

看似簡單卻最精細的雙眼皮手術

看似簡單卻最精細的雙眼皮手術

受到西方美學的影響,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雙眼皮才是構成俊男美女的條件之一, 眨眼瞬間,美目流動著令人心疼的無辜感,可是男生心目中最無法抗拒的吸引力!據統計,最想要整形的第一順位就是「雙眼」,而雙眼皮手術更是整形外科最普遍的一項手術。但擁有一雙迷人電眼真的那麼容易嗎?在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擁有雙眼皮很簡單,但事實上對整形外科而言,眼部手術反而是最精細的手術之一,若有不慎,失去的不僅僅是表面的美,一但雙眼失去了風采,在怎麼美麗俊俏總是多了些缺憾,因此眼部手術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建迷人眼神!雙眼皮手術一般分為縫合法和切割法兩種:其實,並不是每個人割了雙眼皮都可以預期像畫龍點睛一般,使整個人脫胎換骨。雙眼皮的形狀、大小與臉部其他器官的搭配也十分重要,如大小眼是天生的無法透過手術完全矯正,此外,近視太深或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人,由於眼球突出,割雙眼皮後反而會顯的更凶悍,並不適合做眼皮手術,因此在手術前一定要有一定的認知和醫師詳盡溝通。至於哪種雙眼皮最美,目前並無定論。一般手術都是以自然為原則,而雙眼皮摺痕以大約0.7~0.8公分的寬度較適合東方人,雙眼皮眼摺過寬也會使眼睛看起來反而無神,就像加菲貓一樣,看起來永遠給人睡眼惺忪感覺。術後須知手術後馬上冰敷,一天至少四次,每次約30分鐘,並持續2~3天。眼部傷口最快也要到術後一周,才能接觸化妝品,以免發生感染。術後避免吸煙、喝酒及辛辣食物。術後的第三天應回診檢查,割雙眼皮者可於一星期後拆線,拆線後可用水洗臉,但禁止大力搓揉。 術後約2~3個星期在帶隱形眼鏡。

欠債還錢,不必還命!給辛苦掙扎中的卡債族

欠債還錢,不必還命!給辛苦掙扎中的卡債族

正當卡債問題被熱烈討論的同時,似乎有許多自殺的新聞也一定要牽連一下當事人的卡債狀況,且常常硬生生套上「卡奴」等字眼作為相關標題,然後再以「卡債逼死人」或更擴大到「政府無能逼死卡奴」作為結尾。然而這種對自殺原因的推論是否正確?而這樣的推論或看法又對苦無方法解決問題的卡債族有什麼幫助?當一個自殺事件被報導時,人們總是急於找一個原因去解釋,此時往往將當事人遭遇到的生活壓力事件放大來看,卻忽略了其他的因素。事實上自殺絕對不是單一的事件所促成的,而是當事人的特質與環境一連串互動下發生的一個致命的結果,這些相關的因素包含當事人的性格、精神狀態、體質、問題處理模式、社會適應能力與支持系統、生活壓力…等等。而其中,生活中的壓力事件就有許多來源,經濟因素只是其一,有債務的人可能並不只有卡債,有卡債的人也不一定是卡奴。甚至變成「卡奴」的原因也很複雜,持卡人這邊慾望無窮過度消費是個可能的原因,天災意外無力償還也是個可能的原因;而銀行徵信不嚴浮濫發卡有錯,過度膨脹消費者信用後,又突然緊急收傘的做法也不盡妥當,更別說滾雪球般的計息方式、出清債權、暴力討債、自由經濟下缺乏配套措施等制度面與制度外的各種問題。如果我們用過度簡化的推論方式去推論,可能會加重卡債族的無望感或負面感受,並且暗示了自殺也是解決卡債問題的方式,因為自殺的報導是有蔓延性的。每個人都有潛藏著自殺的可能性,但要發展到自殺的行為甚至達到自殺成功是需要經過一個相當的歷程,「卡債」本身常常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應當思考的是在當事人走到這個臨界點之前,我們能作什麼?從卡債的出發點去看,金融策略改變使得個人經濟狀況面臨巨變,則可能產生社會學家涂爾幹所提的脫序性自殺(又稱混亂性自殺),的確有許多社會層面的問題要一一解決,就像921大地震或是南亞海嘯後大家才想到許多過去該做卻沒做的事,因此相關的制度法規也在此事件後被催生,但由當事人的因素分析也有需要大家注意的一些問題,包括當事人的價值觀(是否過度崇尚奢華),自制力(會不會擋不住廣告行銷售手法),精神狀態(購物狂、躁症發作、壓力調適不良以消費行為來宣洩情緒),判斷理解力(連本金利息都算不清楚),自我評估能力(承擔大於自己能力的責任),風險管理能力,抗壓性及問題解決能力…等,這些個人因素又該如何補強呢?人的問題不能完全用制度來解決,況且大環境的改變需要時間。這一波卡債效應或許很難像地震海嘯一樣獲得普遍的關懷,但即使還不出錢,也沒有一個人該死,當一個人有自殺的念頭時,其實是非常矛盾的,一面求死的過程中,其實也一面在尋找生存的理由。希望沒卡債的人聰明人能幫忙想一想辦法,有卡債的辛苦人也更勇敢一點,你們承受了這個社會問題的壓力,但一群活著的小蝦米才有力量改變大鯨魚。

走出精神疾病的籓籬

走出精神疾病的籓籬

精神疾病的「去污名化」目前精神疾病醫療的觀念,是透過積極的藥物治療,達到症狀緩解然後促進功能復健,使個案能夠回歸社會。大部分的個案急性發病治療穩定後,尚需相當時間的精神復健與維持性治療,所以如何強化延續性的治療照護,促進個案生活適應、預防病情復發、功能復健訓練等,是精神醫療現階段的一大課題。1950年代「抗精神病藥物」的發明,到1960年代「去機構化」社區精神醫療的變革,都是精神醫療的重要里程碑;從藥物治療到協助慢性精神病患回歸社區,所發展的社區精神復健方案:社區復健中心、庇護工廠、康復之家、居家治療、日間留院等模式,都在於延續患者出院後的醫療照護。然而,精神疾病被「污名化」的影響,個案及家屬面對治療的態度,可能延遲或不願就醫,都干擾到治療順從性及復健訓練的安排。另一方面社會對於精神病個案的排斥、對社區精神醫療照護機構設立的抗拒,也都是必須積極改善的問題。「去污名化」應從促進病患、家屬以及民眾對於精神疾病的瞭解做起,減少過去錯誤歧視的觀念,教育宣導現代正確的疾病治療,鼓勵注重自身心理衛生,落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預防醫學作為。罹患精神疾病承受的身心煎熬、功能退化障礙,是生理、心理、社會多方面的影響,民眾或許很難深刻體會,但是請給予更多的包容與尊重,讓他們可以接受更友善而連續性的醫療照護,解開生理、心理、社會重重的枷鎖吧!精神疾病的工作復健當精神疾病獲得適當治療,急性期的症狀大部分緩解或消除之後,通常會發展進入慢性化的階段,這時候病友卻仍然有相當程度的生活功能障礙,所以提供積極而持續性的精神復健,是精神疾病治療上既重要而且需要的,工作訓練更是兼具多樣正面效果的復健概念。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討論「工作」的定義如下:「工作」是一種有目的性的活動,同時具備架構時間、培養判斷力、保有努力成果和社會重要性等四項功能。擁有「工作」通常象徵著就業、角色、技能和消費能力的完整發揮,這些因素也和身心健康與疾病產生都有相當的關連。罹患精神疾病的病友即使治療順利,回歸社會就業仍然可能面臨幾個現實的問題;諸如目前社會失業率增加、工作型態改變、職場環境可能的歧視等等;因此有部分的人主張復健治療只需日常基本功能訓練、學習社交技巧和適當安排休閒娛樂、解決污名化的問題等,卻相對不重視工作訓練。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復健治療所謂「工作」的意義並非只是讓病友重回社會就業,能夠工作也代表完整的社會功能,醫療的目標在於改善疾病症狀、恢復身心健康,同時也注重工作本身的價值與意義,這也是精神復健強調工作訓練的原因呢!臨床上,精神復健也把工作訓練當作社會刺激的媒介,專業醫療團隊給予個別化的評估設計,讓病友可以透過工作訓練,學習技能並且改善社交關係、表現恰當的社會行為,「工作復健」除了提供就業準備的訓練計畫,更是回歸社會、適應社會整合性的重要過程。精神衛生法施行細則提到:「精神復健機構,係指提供有關病人工作能力、工作態度、社交技巧及日常生活處理能力之復健治療,以協助病人逐漸適應家庭及社會生活之機構」本院日間照護中心的設立,也是據以發展形成的復健治療模式,提供精神病友連續性的照護與復健訓練。從工作復健的觀點來看,日間照護中心除了提供醫療照顧和白天生活監護,也兼具培養工作能力、回歸社會、獨立就業的功能,透過積極的院內外相關單位協調合作,讓復健治療計畫確實的整合,近幾年發展出社區庇護性工作坊的特色,讓病友在完整的職能治療、產業治療之中,逐漸訓練獨立生活與社交技巧,培養工作態度與能力訓練輔導,順利的適應社會並且有機會外出工作,這些都是精神復健治療相當重要的階段,也是我們繼續努力的目標!

小兒問題Q&A

小兒問題Q&A

Q1:我想請問,我的女兒現在已經快11個月了,以前喝全母乳時都沒有生病,但自從她九個月第一次發燒之後,現在就常會咳嗽,而且她又不喜歡喝水,加了葡萄糖也不喝,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或者什麼方法可以讓她喝水;怎麼樣才能讓她不再生病,增加抵抗力?!(她現在也還在喝母乳和副食品)A:六個月大以後的寶寶,由於媽媽經由胎盤給的抗體慢慢消失,開始比較會生病。 水分的攝取,也可以由果汁、湯、或其他副食品中補充,快週歲的寶寶活動力強,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寶寶東摸西摸又將手放入嘴中或拿東西吃,同時加強固體食物的均衡攝取,才可增強抵抗力,減少生病的機會。Q2:我的寶寶五個月大了,但她自從出生二月打完三合一疫苗後,就一直無法突破130C.C.,有時候僅喝80C.C至90C.C.而已,間隔四個鐘頭的喝奶時間到了,仍不肯喝,拖到五個鐘頭才喝一些,半夜也一覺到天亮(所以少了一餐),目前體重六‧二公斤(出生時2910公克),這樣正常嗎?會不會營養不良? A:您的寶寶體重尚在正常範圍內,只不過開始有厭奶情形。注意不要太強迫性餵奶,可開始添加副食品。Q3:我的女兒現在一歲又二個月大,抵抗力不好,經常生病,可是很難餵藥,常常一餵就吐,連前一餐(三小時前餵的)牛奶都吐得精光,請問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我可以把藥和糖漿加在牛奶內一起餵嗎?A:將藥加在奶中是不得已的做法,可能會影響藥效,最好詢問您的醫師是否可以如此做。一般給小朋友餵藥,可以用小湯匙餵食,或用空針筒從嘴的一側餵藥,加一點糖漿也是一種變通的方法。Q4:我家寶寶現在已經8個月大,最近發現她的嘴巴周圍長出一些小紅疹,是否跟吃副食品後未清潔乾淨有關?或是其它問題?A:如果是餵了以前從未吃過的副食品後才長出的紅疹,要考慮是否與過敏有關。嘴邊或四周的疹子,有可能是溼疹,有可能是口水和食物造成的接觸性皮膚炎,可用溫水清潔保持乾爽,如果仍未改善,最好帶給小兒科醫生檢查,以確定診斷對症下藥。Q5:請問我的baby二個半月大了,常常用手抓臉,書上說那是無意識的動作,而我也但因為常常無意識的抓臉,而我也給他戴上手套,這樣會不會影響他觸摸東西的發展?而每次剪完指甲如沒戴手套的話,更是滿臉一條一條的抓痕;他二個月半大了。A:應該不至於影響到觸覺的發展。適當的修剪指甲並將邊緣磨圓滑可避免寶寶嚴重抓傷,當然應該小心不要剪得太短造成指甲出血或甲溝炎。萬一抓傷嚴重有傷口時,應以優碘消毒以避免皮膚的細菌感染。Q6:我兒子16個月,好像長痔瘡,怎麼辦?A:一歲四個月的小朋友很少長痔瘡,比較常見的是肛門口有突出的贅皮,可能是之前肛裂傷口癒合後留下的。應給小兒科醫師檢查是否還有肛裂,如果仍有嚴重便秘或硬便,應該積極配合飲食和藥物治療,如果合併有血便,應該給小兒科醫師檢查有無大腸息肉。Q7:請問醫師小女已四個月,日前到衛生所打第二劑三合一疫苗,回來就哭鬧不停(沒有發燒),到第二天才穩下來,衛所人員告訴我自費的(500元)就不會過敏,還可以減輕疼痛,請問醫師真的是這麼有效嗎 ? 又牛奶泡太濃或太稀較會便秘呢?請醫師指點感激萬分。A:新型的三合一疫苗發生發燒和哭鬧、躁動不安的機會較小,但也非絕對,可能和每個寶寶體質對疫苗的反應有關。配方奶粉應該遵照奶粉標示的泡法來泡,不要任意泡稀或泡濃。一般是在寶寶有腹瀉時可暫時將奶粉稀釋,但是腹瀉如果持續應盡速就醫。但是寶寶便秘時不要任意將奶粉,以免影響腎功能。如果寶寶已經滿四個月,可嘗試稀釋的果汁或蘋果以外的果泥,也可幫助排便。Q8:請問四個月大的男寶寶,趴睡是否會影響小便解不出來?謝謝!A:應該不會。如果有寶寶小便減少,先看看是否因天氣熱流汗較多,注意有無脫水或眼皮浮腫,有的話應該給小兒科醫師進一步檢查。

雞生蛋或蛋生雞--談睡眠與頭痛

雞生蛋或蛋生雞--談睡眠與頭痛

頭痛和睡眠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些人頭痛痛到睡不著,有些人睡到一半卻因為頭痛醒過來,是因是果很難論定。我舉一個病例來說明:李先生正值中年,脖子稍短,肚子略大。近半年來,他常常早上醒過來就頭痛,有時半夜也會痛醒。除頭痛外,偶而有呼吸困難或窒息的感覺。早上醒來的時候,即使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仍然感覺到疲倦,白天也容易打瞌睡。詢問之下,原來李先生在睡覺時有大聲打鼾的情形,李太太也察覺到他在睡眠當中,有時會有短暫呼吸停止的現象。李先生罹患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頭痛只是這個疾病的臨床症狀之一。據統計約有百分之七的民眾有慢性的晨起性頭痛,原因可能和睡眠障礙有關,特別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這種人在睡覺的時候往往會大聲打鼾,以及短暫和間歇性呼吸停止的現象,此病症是可以治療的。而其他引起晨起性頭痛的原因還包括:高血壓、骨骼肌肉疾病、喝酒、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等等。所以一味地使用止痛藥或安眠藥並不能完全解決睡眠和頭痛的問題,必須確認症狀,給予正確的診斷,才能夠達成有效的治療。以下介紹其他幾種與睡眠有關的頭痛。「血管性頭痛」往往是單側搏動性的頭痛,與睡眠很有關係。例如偏頭痛就是一種常見的血管性頭痛,雖然失眠是誘發的重要原因,但睡眠也可以導致偏頭痛的發作,尤其當一段時間的疲累之後,放鬆去睡個大覺,就可能因為偏頭痛的發作而醒過來。另外如叢發性頭痛,其患者都有頭痛發生在睡眠當中的經驗。「緊張性頭痛」是最常見的慢性頭痛,也與睡眠有關係。常見的緊張性頭痛,往往是兩側壓迫性的,以前額和後腦為主。它除了發生在白天之外,患者可能在天未亮的清晨,例如四點左右,就因為頭痛醒過來,或者醒過來之後發生頭痛,有的人還有失眠的現象。而規律和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緊張性頭痛的方法之一。有一種頭痛,幾乎發生在睡眠當中,特別是快速動眼期的睡眠,此時眼睛快速轉動,並且有作夢的現象。這種頭痛我們稱之為「睡眠頭痛症候群」。病人常因為頭痛痛醒,持續約一個小時,同時會感覺到噁心。這種頭痛以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有時候原因不明,必須要特殊的藥物才能治療。對於與睡眠有關的頭痛,有時候需要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了解頭痛發生在睡眠的哪一個階段,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等。接受睡眠檢查的病人,必須於夜間前來睡眠檢查室睡一個晚上,接受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呼吸及血氧濃度偵測,才能夠確立診斷,得到理想的治療。

宰予晝寢什麼原因?

宰予晝寢什麼原因?

在睡眠障礙當中,較為大家所熟知的是「失眠症」。其實有一種問題,和失眠一樣痛苦,稱為「多眠症」,或「嗜睡症」。車諾堡核災、阿拉斯加油輪污染事件,以及無數的車禍,都與打瞌睡有關聯。失眠很痛苦,但在不該睡覺或不能睡覺的時候,睡意一來,抵擋不住,造成學業、工作、社交上的問題,甚至釀成災害,導致傷殘,也是既痛苦、又可怕。造成「多眠症」的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有下列幾種:(一) 猝睡症:這個疾病除了白天嗜睡之外,可能還會有猝倒、睡眠麻痺及入睡幻覺。猝倒是在興奮或其他情緒反應的時候,出現身體局部或全身無力的現象,嚴重者可能突然摔倒,造成傷害。而睡眠麻痺,則是在睡眠當中出現全身動彈不得的現象,時常合併驚惶的感覺。至於入睡幻覺,也就是在入睡或剛清醒的時候,出現似夢似真的幻覺,通常以視幻覺為主。(二) 克萊--列文症候群:常是陣發性的,一次發病可能持續幾週到幾個月的時間。發病時除了整天嗜睡之外,比較明顯的是出現暴食的現象,非睡即吃。有些人還會合併性格暴躁,或者性衝動。兩次發病的時間,可能短如數週,或者長如數年。沒病的時候卻與正常人無異。(三) 原發性中樞型嗜睡症:以單純持續性的嗜睡為主,不合併其他神經精神症狀,臨床診斷必須先排除其他疾病。(四)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症狀除了白天嗜睡之外,夜晚睡眠期間出現大聲打鼾,嗆到或呼吸不順暢的情形,早晨醒來時覺得疲倦或睡不飽,有的還出現夜間頻尿或者晨起頭痛等。「多眠症」的診斷,主要藉著兩項檢查,「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和「多次入睡時間測定」。接受「睡眠多項生理檢查」的人必須於夜晚來到睡眠檢查室,睡眠腦波技師為受檢者黏貼電極線,記錄其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心電圖、鼻口氣流、胸部和腹部的呼吸、血中氧氣飽和濃度以及血壓變化等等。整個記錄時間依照受檢者平日的夜間睡眠時間,大約八個小時左右。隔天起床以後,受檢者仍必須留在檢查室裡,接受四到五次,每次二十分鐘的「多次入睡時間測定」。檢查室的燈光調整如夜間睡眠時一樣,受檢者躺床之後,儘可能嘗試入睡,睡眠技師依照腦波的變化判定入睡時間。「多眠症」的診斷確立之後,病患才能得到正確的治療。白天嗜睡現象以及伴隨的神經精神症狀都可以使用藥物達到良好的療效,睡眠呼吸中止症也可以藉由輕巧方便的連續正壓呼吸輔助器,牙科製作的牙套或耳鼻喉科手術的方法加以治療。其實「宰予晝寢」,是可以找到原因,並且對症治療的,只是你以前不知道而已!

電漿活膚再生術

電漿活膚再生術

想緊實肌膚、減少細紋,又想消除斑點,膚質如果也能改善該有多好,如果這些都想達到,要經過好幾項不同的療程,時間耗費又要多久離美麗的路還好遠,沒有一項治療是可以全部同步進行的嗎?皮膚作用新生原理:電漿能量在皮膚形成熱修正區(Thermal Modification Zone)角質層及表皮形成痂皮保護皮膚內層結構,加速復原及皮膚新生,熱修正區產生皮膚生理活動(纖維母細胞、 新生血管…等)啟動持續皮膚新生。治療過後其產生之熱效應,膠原蛋白之增生效果可維持長達一年以上。電漿活膚再生術為皮膚醫學界革命性改變皮膚膚質的新科技,提供獨特的治療選擇,高度符合病人期望,顯著減少皺紋、緊膚及改善膚質、紋理跟斑點,甚至過去凹凸不平難以治療的痘疤,都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療效。電漿皮膚新生技術將取代傳統二氧化碳雷射磨皮,效果過之卻又不需等候攏長的術後恢復期。非接觸式電漿能量有效治療全臉、眼周及唇周區域,不受限於治療部位形狀。治療過程快速,全臉約20-30分鐘,一次治療後就有顯著效果。高能量可做1-2次,2-3月做一次,中低能量可打3-6次不等間隔一個月一次。美國原廠聘請本院鄭國良院長於亞洲進行臨床效果評估,並已於今年歐洲抗老醫學會發表成果。臨床實驗顯示緊膚效果,改善術後疤痕及青春痘疤,包括:凹凸不平的痘疤、手術傷疤,毛孔粗大老化、細紋、皺紋色素斑角化膚質黑眼圈、眼周細紋

膽結石的成因、症狀與治療

膽結石的成因、症狀與治療

膽結石是廣義的名詞,在臨床上,膽結石指的是在膽道系統中發生結石的現象,而依結石生長位置不同可分成三類:在膽囊內叫膽囊結石。在總膽管內叫總膽管結石。在肝內膽管叫肝內結石。事實上,上述不同位置的結石可以單獨或合併存在,但在臨床上所表現的症狀,其預後以及治療方法則稍有差異。  膽汁是由肝細胞製造出來,每天約有八百至一千多西西,而膽囊位於肝臟底部,可儲存約五十西西濃縮的膽汁,其濃度為肝內十至十二倍,當胃腸道吃進油脂類食物,膽囊便收縮擠壓出膽汁,幫助分解脂肪,膽石形成的原因:膽汁的水分過度吸收。膽汁的膽酸過度吸收。膽汁內膽固醇過多。膽道上皮發炎。另外,膽汁中除水分外,尚有膽鹽、膽固醇、卵磷脂、脂肪酸、膽紅素及電解質等多種物質,一旦成分比例不正常時,便容易產生結石,膽結石通常可分為三類:(1)膽固醇型膽石。(2)色素型膽石。(3)混合型膽石。其中西方患者多屬膽固醇型結石;東方病人則多屬色素型結石。  ※膽囊結石臨床症狀上腹或右上腹疼痛或悶痛(可併背部及右肩疼痛)、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尤其油膩食物)、腹部脹氣、噯氣、發燒、寒顫、黃疸,嚴重者無尿、休克等,而毫無症狀者約有2%,合併膽囊癌的發生率約為1%,膽囊結石之檢查包括:腹部X光。腹部超音波。口服顯影劑攝影。內視鏡逆行性膽道攝影。電腦斷層攝影及磁共振攝影等,近年來由於超音波之進步,使其已成為膽囊結石確定診斷工具之一,準確率高達95%。  ※膽囊結石之治療口服藥物如CDCA和UDCA,但只對膽固醇結石較有效。體外震波碎石術也是對膽固醇結石效果較佳、對色素型結石或直徑超過兩公分之結石效果不好。膽囊造廔術。傳統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尤以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手術成功率超過90%,其術後復原快,是近年流行推廣的新手術方法。手術中如發現無法以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時,需立即改以傳統手術切除膽囊。

病毒疣

病毒疣

病毒疣屬於一種皮膚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感染,它可以在皮膚及黏膜造成感染,而被感染的皮膚,可形成乳突狀不規則的表皮增生所以外觀看起來像雞眼,而由於病毒可同時誘發微血管增生所以看起來常有黑點在上面,由於這類病毒在皮膚的感染具長時間潛伏性可長達4個月,所以病人多半誤以為雞眼,而延誤治療時機不自覺。【治療】治療方法以低溫冷凍治療為主,但需多次治療才能完全根除,一般以一、二週為間隔,有時可搭配一些角質軟化劑如水楊酸、尿素等,來增加療效,少數冷凍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可以皮膚免疫調節劑的擦劑Imiquimo來加強皮膚局部的免疫力,或者嘗試染料雷射或其他汽化雷射治療。【注意事項】由於病毒疣感染潛伏期長,且病人感染的程度與體質有關,所以一人感染病毒疣時,應全家人配合檢查並一起治療,才不會造成不斷的交叉感染,而治療時也應配合固定的回診時間治療,避免療程間隔過久造成病毒重新增殖而拉長了整個的療程。病毒疣不僅可藉由傷口,皮膚與皮膚的接觸感染,亦可透過衣、物傳染,已受感染的人應避免摳抓或與人過度接觸,若患部在足底的人除了鞋襪,應與家人分開亦應分開清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