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消化道出血,小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道出血,小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道出血是指從食道、胃、小腸到大腸的任何一個區域的粘膜破損而出血。方式大略可分為:口吐鮮血、解出深黑色的糞便(瀝青便)、解出帶有鮮紅色血的大便或是解出鮮血、潛伏性出血。吐血及瀝青便常代表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的出血。潰瘍處動脈或胃食道交界處出血,常以吐血表現。出血量不大則血與胃酸作用變成黑色,就成瀝青便或黑色便。若是紅色糞便甚至解出血塊,常常是由下消化道(空腸以下至直腸)出血,以痔瘡、大腸直腸癌或息肉出血較常見。至於潛伏性出血是指用肉眼看不到的出血,只有經由特殊的檢查才能發現的糞便潛血,可能是消化道潰瘍或腫瘤。另外服食藥物如鐵劑、鉍劑等後,解出灰黑色的糞便,會被誤以為是消化道出血,作免疫式糞便潛血檢查即可分辨,不用驚慌。臺北縣立醫院 葉文俊醫師指出胃腸道出血以上消化道較多,最常見的是十二指腸潰瘍,其他依次為胃糜爛性變化、胃潰瘍、食道或胃靜脈瘤、食道潰瘍、腫瘤、邊緣性潰瘍及血管病變等。此時,內視鏡是最佳的檢查及治療工具,可得知出血位置、原因及出血情形。下消化道出血常見的原因則依次是痔瘡、大腸癌、良性息肉、感染性腸炎、憩室炎,以及近年逐漸增多的發炎性慢性大腸炎等。最佳的檢查工具也是內視鏡(俗稱大腸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大腸直腸癌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常需用糞便潛血檢查才能發現,免疫式糞便潛血檢查專一性高,是篩檢的優良工具。而大腸、直腸癌位居十大死因第三名且百分之九十的患者都在50歲以上,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防癌協會建議,不論男女到了50歲就應該要做篩檢。96年度的研究發現,免疫式糞便潛血可得知不少局部惡性病變腺瘤(早期大腸直腸癌),及有惡性病變傾向的絨毛管腺瘤(大腸直腸息肉)。更證明了免疫式糞便潛血檢查是早期偵測大腸直腸癌症之好方法。消化道出血之預防在上消化道方面,首先是預防消化性潰瘍之復發。下消化道則建議不論男女到了50歲就應該做免疫式糞便潛血篩檢。

孕婦宜提防『鉛鉛劫』

孕婦宜提防『鉛鉛劫』

鉛可經由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吃下去及皮膚接觸而直接吸收,來進入人體,因為鉛吸收與鉛中毒沒有一定的界限,所以很難界定,出現什麼症狀才稱作鉛中毒。鉛在人體不同的組織,其危害程度也不同。(一)血液系統:造成小細胞性低血色素貧血。(二)神經系統:造成周邊運動神經病變而出現肌肉無力、顫抖、垂腕、麻痺;對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會造成鉛腦症而有抽搐、幻想、腦水腫、腦壓上升。(三)泌尿系統:於鉛中毒後期出現鉛腎病變而有腎高血壓、尿酸升高、痛風。(四)生殖系統:導致不孕症、流產、死產、新生兒死亡。(五)對男女的影響:男士若長期曝露在鉛污染的環境下,其精蟲數目會少於正常值,異常形狀的精蟲數目會增加,精蟲活動力減少,性慾降低,陰莖勃起功能受影響,早熟性射精,性高潮及精液量減少;女士則增加流產、胎死腹中、新生兒死亡的發生率,並且月經變的不規則,增加不孕的機會。(六)對孕婦的影響:分娩時血壓升高、早產、出生低體重兒、胎兒基因變化、先天性構造異常、孩童時智商認知能力低、學校成績不佳、記憶力差。臺安醫院 徐弘治醫師表示首重防止鉛直接或間接進入人體,工廠要設置公害防治設備如空氣清淨裝置,來保護工作人員及附近社區的居民,員工要注意個人的安全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降低鉛的殘留。制定工人血中鉛容許質標準,來保護育齡之女工。對兒童用品、文具、玩具嚴格管制鉛的含量。建議民眾不要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旁小吃攤吃,以免吃下不必要的鉛塵,服用中藥也要注意其鉛含量。至於鉛中毒時的治療可使用D-penicillamine及EDTA等螯合劑來協助體內鉛的排除。

小寶寶怎麼會「吐」不停?

小寶寶怎麼會「吐」不停?

許多父母發現寶寶在1、2個月大,常有吐奶的症狀,這是指喝奶後嘴角溢奶,或嗝一口氣後,慢慢流出來。寶寶在出生6個月內常會發生功能性嘔吐,這是因為他的胃食道括約肌(賁門)發育仍不成熟、胃容量較小且排空較慢、胃和食道的蠕動較差,只要稍加刺激便會吐奶,這種生理性的嘔吐,只要不影響成長發育,父母並不需要擔心。而寶寶在6個月大到1歲左右,胃腸發育成熟,嘔吐症狀即會慢慢改善。【臺安醫院 方旭彬醫師建議,治療吐奶的方式】1.) 選擇適合的奶嘴:寶寶太小,若奶嘴過大,則易吸入空氣,被嗆到。2.) 少量多餐:寶寶若易吐奶,可能是一次喝進太多奶所造成,可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減輕因胃內部壓力過大而吐奶。3.) 適時改餵副食品:若寶寶因胃食道逆流易吐奶,可在4個月大後開始添加副食品,如:米粉、麥粉,增加牛奶的濃稠度,以改善吐奶的症狀。 4.) 拍背:易吐奶的寶寶,可加強排氣,即在餵食牛奶後,把寶寶抱直輕拍背部,或上下撫摸,和奶一起喝進的空氣,就會隨著打嗝排出,寶寶就不會輕易吐奶。5.) 姿勢:餵完奶後,為避免嘔吐的奶進入氣管被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可讓寶寶左側躺約20分鐘,以加速胃排空。6.) 藥物治療:少部份寶寶有嚴重的吐奶症狀,可藉由藥物來治療這個症狀。

教你如何計算想減去的體重

教你如何計算想減去的體重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長期的肥胖會增加慢性疾病的發生率,若有三高加肥胖健康一定大打折扣,而肥胖對某些腰椎關節炎、膝關節炎、足底筋膜炎和產後腰酸背痛的病患也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大敵。所以除了趕快醫治患者因疾病所引起身體的不適,教導如何避免不當的姿勢外,最後就是教他們怎樣計算該減去的體重了。減重的日子雖然難熬和漫長,但已有許多成功的實例,他們正在享受減重後舒暢、愉快的日子。臺安醫院 鍾佩珍醫師在此提供想減重的民眾一個簡單、容易記憶也容易記算的方法。首先把維持目前體重所需要的熱量先算出來,計算前先看看自己是屬於輕度工作量、中度工作量或重度工作量者。兒女已長大且不須帶孫子的家庭『主婦』、『主夫』大部份是屬於輕度工作量者。目前若已是理想體重,只想要維持現況,其計算的方法是:◎ 輕度工作量:指每天步行的累積約1小時,大部份的時間是坐著從事文書、看書,只有偶爾起來動一下或只做少量輕鬆的家事。維持目前的體重每天需要的熱量為30大卡×現在體重=C大卡。例如:現在的體重是50公斤,所以想維持目前的體重算法是:30大卡×50公斤=1500大卡。1500大卡是維持目前的體重飲食熱量。◎ 中度工作量:指每天步行的累積約2小時外,還有坐著的工作、讀書、談話和站立較多之活動和家事。維持目前的體重每天需要的熱量為35大卡×現在體重=C大卡。例如:現在的體重是50公斤,所以想維持目前的體重算法是:35大卡×50公斤=1750大卡。1750大卡是維持目前的體重飲食熱量。◎ 重度工作量:指只有小部份的時間靜坐、站立、步行,大部份的工作屬於重度肌肉性的、勞動力的如農耕、搬運、建築,捕魚等粗重工作。維持目前的體重每天需要的熱量為40大卡×現在體重=C大卡。例如:現在的體重是50公斤,所以想維持目前的體重算法是:40大卡×50公斤=2000大卡。2000大卡是維持目前的體重飲食熱量。每週減重以0.5至1公斤為原則,太快可能是脫水的結果,對健康有害且比較無效。利用上述的算法計算出一天攝取的熱量,一天需攝取的熱量若為C,如果希望一週減0.5公斤,則C-500大卡。如果希望一週減1公斤則是C-1000大卡。減重期間注意熱量攝取的來源:碳水化合物 55~58%;脂肪25~30%;蛋白質12~15%。盡量避免煎、炸食物。

感染幽門桿菌疾病會如何發展?

感染幽門桿菌疾病會如何發展?

感染幽門桿菌的人口中,只有15%到20%會出現症狀。但種類和程度受微生物和宿主雙重因素的影響有很大的差異。幽門桿菌接觸上皮細胞後產生胃炎,胃炎的型態和分佈區域對後續的病程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最常見以竇部為主的胃炎(Antrum-predominant gastritis),此類病人易進展為十二指腸潰瘍;若病人的表現是以體部為主的胃炎(Corpus-predominant gastritis)和多發性黏膜萎縮(Multi-focal atrophy),則易演變至胃潰瘍、胃黏膜萎縮(Gastric atrophy)、腸組織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甚至胃癌(Gastric carcinoma)。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會引起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萎縮,甚至胃癌和胃淋巴瘤。在70%到80%胃潰瘍患者、95%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及85%到90%胃癌和胃淋巴瘤患者的胃裡都能發現幽門桿菌,其與疾病間的強烈關係我們已能看出端倪,也因此在幽門桿菌發表11年後的1994年,美國國家健康組織(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正式將幽門桿菌列入第一型致癌物質(Type I carcinogen)。致癌物質的分類可分為三類,其致癌作用依次減弱:第一類:直接致癌物,例如吸菸等。第二類:疑似致癌物,例如某些不健康的食品等。第三類:動物實驗致癌物,即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動物實驗,有可能使動物致癌。優酪乳有助提升成功率以目前的治療方式,治癒的成功率大約在八、九成左右。另外有些方法可以協助壓制細菌,特別是有好菌的優酪乳可以協助把壞菌做抗衡性的壓制,以提升治療的成功率。這方面在2003年英國發表的論文裡就提到,因食用殺菌藥會產生副作用,病人會比較不舒服,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飲用優酪乳可以降低吃殺菌藥的副作用,也會增加殺菌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殺死胃裡的細菌是未來的目標,但食用殺菌劑也會把好菌殺掉,因此殺菌完之後,配合優酪乳的飲用,對腸胃道的腸道菌種重建是很好的幫助。醫師可以鼓勵患者在治療幽門桿菌時搭配優酪乳的飲用,來增加治療成功率並避免一些副作用。此外,提供另一個重要的觀念,目前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成功治癒的患者,每年仍然有1至3%的復發率。為了降低復發率,醫師應要求病人好好注意飲水及器具的清潔,也必須注意到口腔的衛生習慣,若能再加上長期飲用優酪乳,復發率或許會有所改善,值得臨床進入追蹤研究與日常生活的保健參考。(本文擷取自「消化道關鍵報告」一書,由原水文化出版社發行)

陽春麵的故事─漫談安寧緩和醫療

陽春麵的故事─漫談安寧緩和醫療

一碗陽春麵的故事打進無數人的心崁裡,但也同時讓許多人好奇,吳家媽媽在臨終前所住的安寧病房,是一個什麼樣的病房呢?那是末期病人藥石罔效的臨終場合嗎?其實安寧病房是一個專門針對末期病患而設置的病房,其中的醫護人員(包括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員、牧靈人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營養師、志工)必須接受台灣安寧緩和基金學會的緩和醫療照護訓練,以提供病患及其家屬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的「四全」照顧;不只關心病患,也關心照顧家屬;不只照顧病患到臨終,更協助家屬度過悲傷。「緩和醫療」﹝Palliative Medicine﹞緣起於英國桑德絲醫師有感於當時醫療環境對癌症末期病人照顧不足,於一九六七年在英國倫敦設立聖克里斯多福安寧病院,從而發展成為全世界現代安寧醫療的典範。台灣的安寧療護則起於一九九○年成立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並於台北馬偕醫院淡水分院設立安寧病房。隨後新店耕莘醫院、台大醫院、台北市立忠孝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高雄天主教聖功醫院、花蓮佛教慈濟醫院、雲林天主教若瑟醫院,台中大里佛教菩提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大德病房及省立桃園醫院也相繼成立安寧病房。衛生署亦於一九九六年定名「安寧療護」,希冀能在癌症居於國人死亡原因之首的今日,給予末期病患及家屬身心靈的照護。什麼樣的情況適合接受安寧療護呢?癌症末期:這要經過專科醫師確定,當開刀、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都不能治癒或延長生命時。非惡性疾病,但持續惡化的末期心肺疾患。嚴重型神經疾病患者:如進行性運動神經元疾病、末期老人癡呆症、閉鎖症候群(如嚴重出血性腦幹中風)等。第四是AIDS患者。有鑑於安寧病房設置速度不符合臨終患者需求,國民健康局亦著手推行安寧居家療護、安寧共同照護體系,提供病患及照顧者有關症狀控制、心理協商支持、復健、護理等所需之技能,安寧共同照護小組並在住院中,協同原照護團隊給予更完全的臨終照護品質;而居家療護並提供適時的轉介,使病患能於返家療養或赴院治療中尋求一個最適合的模式。安寧療護的目的在尊重生命、尊重病人臨終以前的意願和真正需求,而安寧療護就在癌症末期病人的臨終照護上提供了自主性,並尊重病人所做的決定。「生時燦似夏花,死時美如秋葉。」當您面對臨終將至,你希望受到怎麼樣的待遇。

常見婦女泌尿疾病

常見婦女泌尿疾病

相信很多婦女都曾有過排尿方面的困擾,例如排尿疼痛、頻尿、尿失禁、排尿困難、血尿、濁尿等症狀。這些問題常令人覺得尷尬不好意思或就醫時難以啟齒。根據統計,約有25%的女性一輩子會發生尿路感染。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膀胱、子宮、腸子脫垂等)發生比例也很高,80%的女性在停經後會出現生殖系統及泌尿系統老化不適的情形。所以其實婦女的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就如同傷風感冒一樣是很普遍的健康問題,在此要特別呼籲請婦女同胞們以平常心看待這些疾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把小病拖成大病就得不償失。為何婦女容易罹患泌尿生殖系統的毛病呢?臺安醫院 陳永泰醫師指出,除了個人衛生習慣要注重之外,女性的骨盆結構天生就與男性不同,也是罹病主要的原因:例如1、婦女的尿道很短(只有3公分左右)並且離陰道口、肛門口很近,因此會陰部的細菌容易侵入尿道滋生到膀胱炎成尿路感染。2、女姓尿道括約肌比較不發達,而且沒有男性攝護腺這個器官,加上生產後及停經後骨盆肌肉容易鬆弛因此發生尿失禁的機率就大為增加。以下將婦女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尿路感染:細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尿道、膀胱、腎臟造成發炎、感染。往往有頻尿、尿道灼熱、解尿疼痛、下腹不適、甚至血尿、腰痛、發燒等情形。應迅速就醫接受尿液檢驗、尿路檢查並服用藥物治療。如果同時有陰道發炎也必須一併醫治才不會兩者反覆交互感染。平時宜多攝取水分,避免憋尿,不要經常沖洗會陰部。◎ 應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打噴嚏、大笑、運動或提重物時尿液會滲漏。病因包括尿道組織萎縮、老化及骨盆肌肉鬆弛尿道移位。宜避免經常會增加腹壓的動作,有慢性咳嗽、便秘等問題須即早治療。尿失禁輕微者可先嘗試骨盆肌肉鍛鍊運動(凱格運動),嚴重者宜接受漏尿測驗、排尿功能檢查,配合藥物或手術治療。◎ 骨盆器官脫垂:骨盆肌肉鬆弛時膀胱、子宮、直腸等器官可能從陰道膨出。尤其是腹部出力時就會察覺陰道突出一個異物。有時候可以用手輕輕推回去,但很快又會掉下來。必須做內診或攝影檢查確認究竟是膀胱脫垂、子宮脫垂或腸道下垂。有時候會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器官脫垂,並且經常合併有尿失禁的問題。因此排尿功能也必須一併做評估。早期輕度的患者可以嘗試骨盆肌肉鍛鍊,嚴重者須接受手術治療。◎ 頻尿:不到2個小時就要跑廁所,嚴重時一天要上十幾二十次。原因很多,包增微生物感染、飲水量過多、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食品、糖分太高、膀胱纖維化、神經性膀胱病變或間質性膀胱炎等。宜記錄飲水及排尿日誌,並細心查證病因再對症施治。◎ 其他:婦女有較高的比例發生先天性腎孟狹窄造成腎水腫、膀胱尿液逆流引腎臟發炎以及尿道憩室、尿道口瘜肉等泌尿系統疾病。

家庭煮婦小心,廚房油煙易致癌

家庭煮婦小心,廚房油煙易致癌

由於國人飲食習慣偏好大火快炒,但研究顯示溫度在270℃~280℃的油煙會有突變效果,進而產生導致肺癌的有毒物質DNP(硝基多環芳香烴)。婦女於廚房準備一餐所吸入之DNP是室外空氣的188倍,且若不使用抽油煙機,罹患肺癌風險將提高三成。肺癌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分別佔女性與男性癌症死亡率第一及第二,每年死亡人數高達7000多人。大家都知道,長期吸菸、有家族病史、工作環境接觸石綿等致癌物質者易罹患肺癌。醫師表示:雖然台灣女性吸菸比例很低,但罹患非小細胞癌的比例卻很高,空氣污染與廚房油煙可能是婦女罹患肺癌的禍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黃明賢部長說明:由於肺癌早期並無明顯病兆,發現時多已是晚期。建議40歲以上民眾,除每年需接受X光檢查外,若是高危險群的民眾,應增加電腦斷層掃描,才能儘早發現病兆提早治療,增加治癒機率。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 柯皓文主治醫師表示:若經診斷確定為肺癌患者,應盡快尋求專科醫師協助,針對不同期別的癌症採取適當的治療計畫。更多肺癌相關訊息,肺癌講座中將一一解答!《近期肺癌講座訊息》http://www.uho.com.tw/A20071207/

寶寶美齒祕笈

寶寶美齒祕笈

口腔衛生應由懷孕媽媽做起,因為乳牙和大部份的永久牙齒 ( 恆牙 )都是在胎兒時就開始形成了。臺安醫院 陳和錦醫師建議,懷孕媽媽對胎兒的牙齒保健可由下列四點做起:《注意均的營養》由其是懷孕期每天要喝倆杯牛奶,哺乳期則需四杯,不宜偏食糕餅點心等零食。《口腔清潔》「生一個小孩,掉一顆牙齒」,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念,然而其中隱藏的關連,除了鈣質攝取不足外,最重要的是孕婦往往因為體型的改變造成行動的不便造而忽略了口腔的清潔。此時至少睡前的刷牙要做的徹底。《定期口腔檢查》可以幫助了解口腔的健康狀況,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胎兒口腔健康咨商》藉由門診,可以由牙醫師提供有關胎兒口腔發育的過程,口腔疾病發生及預防之道。【嬰兒出生後】1.) 給予均衡營養的飲食。尤其是在六個月後,須注意副食品的添加。2.) 記著!牛奶決不是可以取代一切的萬能食品。3.) 嬰兒也需要做口腔清潔。用一塊乾淨的紗布或毛巾清潔及按摩牙齦。4.) 第一顆牙齒長出後,可以用牙刷沾水輕輕的清潔。【完整的口腔衛生保健】1.) 均衡的飲食,減少零食的攝取。 2.) 每日至少刷牙兩次,用牙線潔牙一次,三歲以上的兒童,青少年及成人應該使用含氟牙膏。 3.) 定期的牙科門診,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生理期間判若兩人,調整體內荷爾蒙改善經前症候群

生理期間判若兩人,調整體內荷爾蒙改善經前症候群

「安琪,看妳眉頭深鎖,眼露凶光,該不是大姨媽又要來了吧!?這下大家又得閃避幾天了。」安琪芳齡25歲,任職於某外商公司擔任保養品產品行銷專員,因為工作壓力大及長時間睡眠不足,造成生理週期紊亂而至婦產科就醫。問診時,安琪表示,這半年多來常在月經快報到前,莫名產生暴躁易怒的個性,常常與同事發生摩擦和口角,甚至無法集中注意力來工作,同時四肢也容易出現浮腫,以及腹部悶脹等現象,十分不舒服。而大家一看到她開始發飆,就會主動躲的遠遠的,連男友都說她簡直變了一個人,安琪自己也感到很無力,不知該怎麼辦。台北榮總婦產科洪煥程醫師說,安琪的案例就是很典型的經前症候群現象。   其實,大多數女性一生當中,多多少少都曾經歷過月經來臨前的不適症狀。洪醫師說,這些不適的症狀在臨床上統稱為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簡稱PMS。根據統計,約有9成的女性曾經明顯感受到至少一種經前症狀的影響;而根據統計,在台灣更有約3成的女性在月經報到前會遭受至少4種以上經前症狀之苦。經前症候群最常出現的現象,在身體方面,例如出現乳房腫脹不適、肌肉酸痛、四肢水腫,腹部悶脹、經前痘痘或食慾增加等狀況;而在心理情緒上,則可能像安琪一樣,出現情緒易怒、沮喪憂鬱、沒有精神甚至可能產生失眠的狀況。其中大約有4%的女性,甚至會因為嚴重的經前症狀而影響到生活起居、人際關係以及工作上的表現。這些經前症狀通常會在月經即將報到前一週陸續出現,而在月經開始後的3天內逐漸消失,週而復始。經前症候群出現的原因複雜,但主要與女性體內週期性的荷爾蒙波動變化有關。洪醫師說,「好朋友」週期性的拜訪,其實也正反應出女性體內荷爾蒙的微妙變化。要診斷是否有經前症候群可利用“經期日誌”來做長期的紀錄,才能提供婦產科醫師做進一步的判斷。 洪醫師表示,許多女性認為經前不適症狀是一種“正常”現象而忽略了治療改善的機會,卻不知要改善經前症候群,讓”好朋友”乖乖來其實並不難。如果症狀輕微,可以藉由運動來消除壓力及轉移注意力,並且配合清淡飲食並適度補充綜合性維他命和鈣片以穩定情緒。如果症狀較為明顯,則可向婦產科醫師請教,利用調理荷爾蒙的方式來降低不適的症狀。目前一款婦產科醫師常開立的新型低劑量口服避孕藥,因含有全新的黃體素Drospirenone (簡稱DRSP),可以降低女性體內由雌激素引起鈉離子與水分滯留的問題,可以改善一般女性常見的生理期水腫現象;並且可以改善經前症候群中情緒不穩定、注意力不集中、食慾增加等症狀,能幫助有明顯經前症候群的女性,降低擾人的經前不適症狀。避孕藥雖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避免意外懷孕,但因為近年來避孕藥的發展趨向提高產品功能及降低副作用,已經被許多婦產科醫師應用在其他與婦科相關症狀的治療上,女性朋友不但可以藉由服用這類含新型黃體素DRSP成分的避孕藥來降低經前症候症狀的不適,也可以減少青春痘的發生,更可以輕鬆享受輕密關係而不用擔心意外懷孕的風險。文章出處:http://www.wewomen.com.tw/doctor/doctor_blog1.asp?id=167&aid=26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