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能量石能保平安?鼻血狂流醫曝真相

能量石能保平安?鼻血狂流醫曝真相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日前媒體報導中國傳出一名父親將據稱能保平安之深海能量石贈送給子女隨身攜帶,該女卻無故流鼻血,並在機場通關時觸發輻射增測器,後來檢出能量石帶有高輻射劑量率,超標112倍。醫師表示,過度的輻射曝露,除了皮膚黏膜受損,更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罹癌風險。能量石恐是放射性同位素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宋時雨醫師表示,根據新聞內容推測,這能量石真實身分,最有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指的是本身就會不斷放出放射線的物質,有人為製造的也有天然的。人造的放射性同位素目前廣泛運用於醫療和工業上,例如放射治療,核子醫學,化工產業和儀器測定。誤將鐳當作健康成份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最有名的就是已被發現一百多年的「鐳」了,百年前的人們因為不了解輻射,曾將鐳當成健康成份。商人將鐳添加到各種食物和用品,製造出能量水,能量牙膏,能量化妝品等等產品大賣特賣。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過度的輻射曝露,其壞處除了皮膚黏膜受損,更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還有現在更為人所知的增加罹癌風險。宋時雨醫師表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用品飲水食物,無處不有微量天然同位素,例如食物中的鉀40。但和前述的鐳不同,日常生活自然接觸到的大都是低劑量率同位素,所產生的劑量極低,屬於背景輻射,無須擔心。據原能會資料,台灣每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為1.62毫西弗。目前科學上無法證實極低劑量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但刻意購買一顆高輻射劑量率的能量石隨身攜帶,不僅是觀念落伍了百年,還是花錢找罪受的事情了。

吃避孕藥可豐胸?三大迷思須知

吃避孕藥可豐胸?三大迷思須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避孕藥可以治療痘痘、改善經期不順、減緩更年期症候群,好像還可以生髮、豐胸……?」對於這些無法確知的傳聞,大樹藥局郭建宏藥師強調,避孕藥主要是為了避孕,但有時對某些症狀也會產生效用,學理上稱為「藥品仿單標示外使用」(Off-label use),就是不按照正常的方式使用,發生額外帶來的效果,避孕藥就是最常見的一種。關於避孕藥的三大迷思迷思1:吃避孕藥可治療痘痘?避孕藥主要成分是雌激素跟黃體素,雌激素具有抗雄性素的作用,而雄性素是導致痘痘增加的元凶,因此吃雌激素就可以改善痘痘;理論上是對的,但會長痘痘有時是跟痤瘡桿菌有關,當皮脂阻塞毛囊時細菌就會快速繁殖,使毛囊及周圍發炎,所以要先找出致痘的原因。迷思2:吃避孕藥可以改善經前症候群(PMS)嗎?通常在經期來之前有些人會頭痛、頭悶、情緒低落或長痘痘,主要是此時體內的雌激素跟黃體素含量最低,因此吃避孕藥確實可以改善PMS。同樣的,更年期婦女體內的雌激素與黃體素逐漸下降,避孕藥也能有效緩解更年期症候群。迷思3:吃避孕藥可降低罹癌風險嗎?吃避孕藥確實有可能降低癌症(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也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雌激素(避孕藥成分之一),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仍要視您是否需要使用藥物而定。最高原則:遵醫囑與藥師建議用藥藥物用得好就是良藥,過量或錯用則變成毒藥,若在醫師和藥師的建議下使用,可讓經期規律、改善經前症候群,並有額外的效果;如果有潛在性的心血管疾病、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35歲以上則不建議使用,因為年齡是一個風險因子,使用避孕藥可能會加重或誘發靜脈栓塞(中風)。

隆乳如何觸感仿真兼具?這兩招是關鍵

隆乳如何觸感仿真兼具?這兩招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隆乳手術詢問度逐漸升高,但術後效果觸感是否自然也讓不少想要手術的女性感到擔憂,害怕效果不自然進而打退堂鼓。然而現今隆乳手術的義乳,已不像早期僅有鹽水袋可選擇,隨著技術進步,義乳材質進步許多,摸起來的觸感與外型也略有不同。開業整形外科診所何于甄院長表示,想要效果自然、觸感真實,義乳的選擇是一大重點之外,醫師的經驗技術與手術方式,也是影響術後的關鍵因素。挺胸絕招:義乳選擇、放置位置 皆是大學問義乳的放置位置,影響術後視覺上與觸感的自然程度。目前常見的義乳放置位置分為,乳腺下、筋膜下、肌肉下、雙面複合式四種,放置位置各有利弊,主要得依個人條件而定,如乳房空間、組織厚薄狀況等,經詳細儀器檢測後,由專業醫師建議適合放置的位置。醫師進一步解釋,若是本身乳房組織量較單薄不足,植入義乳後較容易摸得到義乳邊緣、或是露出痕跡。這種狀況通常會搭配取部分自體脂肪經離心後移植到胸部,以自體脂肪豐填調整胸型。除了可修飾義乳痕跡,也能提升術後效果自然度,在視覺與觸覺都能有加成的良好效果。罩杯升級、大就是美? 美感與減少術後風險更優先在隆乳手術諮詢當中,有不少患者覺得,既然要進行隆乳手術,對於罩杯的升級也就有更美好的想像,希望藉由手術一次提升多個罩杯。何于甄醫師強調,追求成效的同時,也應考量術後風險與手術安全性。選擇大小合適的義乳,遠比追求大還要更大的效果佳。此外,義乳的大小、放置位置,也會影響術後莢膜攣縮的機率,因此醫師的專業經驗判斷與美感就很重要,與醫師充分溝通討論,並依據個人先天條件,選擇合適的義乳尺寸及擺放位置,才能兼具擔憂的夾膜攣縮問題與胸型飽滿、自然觸感。最後醫師提醒,執刀醫師是否受過嚴格專業訓練、是否有豐富的手術經驗與美感,都應在術前再三評估考量。若能選擇擁有完善醫療團隊服務、手術過程須有麻醉專科醫師全程照護,選擇合格安全、品質較佳的義乳,才能有效降低手術風險,提升術後效果,達到理想的傲人美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亂買危害眼睛 專業驗光配鏡很重要!

亂買危害眼睛 專業驗光配鏡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幾乎都有視力不良的困擾,與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的需求,新北市驗光師公會強烈呼籲民眾,配眼鏡或隱形眼鏡前,務必前往驗光所詳細檢查,因為在驗光所進行視力檢查、驗光配鏡或隱形眼鏡等等,是能夠相當安心又放心的一件事,因為可以確保自己是接受經國家考試的驗光人員親自檢查,並在設備齊全的醫事機構接受服務,除此能夠提供民眾專業並且正確的視力保健諮詢,就像是民眾的護眼大使一般,一齊關心視力健康。活潑的衛教動畫 視力健康的重要「新北市驗光師公會」更推動了衛教動畫,推廣照護視力健康的重要性,利用活潑的卡通呈現,讓民眾簡單了解並呼籲不經由檢查胡亂購買會造成眼睛的不適,歡迎民眾多加利用。影片連結:https://optometry.work/BRPlp亂買現成眼鏡 恐傷視力許多長輩們的節省美德胡亂購買現成眼鏡或者年輕族群恣意購買隱形眼鏡,這些都是危害眼睛健康的隱憂,「驗光」是一門專業的醫療行為,在未前往驗光所或眼科,經由檢查就冒然用「自己試看看」的方法決定自己度數是很不妥的行為,因為看不清楚可不單是度數的因素,也可能是伴隨著眼睛的健康產生問題,這些都必須經由專業檢查後得知,早期發現才能對症選擇處置方式,如若是眼睛不健康了則必須迅即就醫治療。英智國際法律事務所李文聖律師也指出,現今的驗光人員法規定驗光必須前往合格驗光所,新北市地區已經有許多的眼鏡公司附設驗光所,至今成立逾兩百多間,呼籲民眾不要支持違法的攤商、網路或販售場所,應前往驗光所檢查後再配鏡或購買隱形眼鏡等,這樣對於自我的視力健康才確實有所保障。

台洗腎率高 中醫逆轉慢性腎絲球腎炎

台洗腎率高 中醫逆轉慢性腎絲球腎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洗腎率是世界有名的,根據統計,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是12%,大約是每10個人當中就有超過1個人罹病,不過,因為第一、第二期幾乎沒有甚麼不舒服,即使到了第三期也都沒有明顯的不舒服症狀,自我察覺率也低於4%,第四期也只有部分人稍微感覺疲倦而已,自我察覺率大約只有10%,等到第五期出現明顯疲倦、噁心、嘔吐,才就醫檢查,恐已太遲了。公司體檢發現腎臟的指數肌酸酐1.8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慢慢走進診間,有氣無力、邊說邊喘地說『醫生!我的腎臟不好,不知道還有沒有救啊!大概5-6年前,公司體檢發現腎臟的指數有點高,肌酸酐1.8,但也沒什麼特別的不舒服,就是有點疲倦感而已,後來持續在大醫院抽血驗尿追蹤,肌酸酐數字也每年慢慢往上升,今年年初指數跑到3.2時,我問腎臟科醫師該怎麼辦?他是說目前只能控制血壓、血脂、和持續追蹤做血液尿液檢查,確實沒辦法做什麼,到底該怎麼辦啊?!』腎絲球腎炎是台灣造成末期腎衰竭重要原因之一杏儒中醫診所蔡易昌醫師表示,在台灣,慢性腎臟病的原因扣除糖尿病、高血壓之外,其他最常見的就是和慢性腎絲球腎炎有關。慢性腎絲球腎炎可發生於不同年齡,且以男性居多,並多發病在青壯年期(20~39歲),常反覆發作,是台灣造成末期腎衰竭重要原因之一,約佔1/3,長期追蹤的結果,發現腎絲球腎炎的病人,有將近50﹪經過5~15年後轉變成末期腎臟病,但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通常只有疲倦,其他如果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腎臟疾病的警訊,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慢性腎絲球腎炎 大部分的原因不明研究顯示可能是一種免疫反應引起的疾病,造成腎絲球玻璃樣變性、纖維化、硬化,大量腎小管萎縮以及間質增生,導致腎組織受損,時間一久就會導致腎衰竭。蔡易昌醫師表示,西醫對於腎絲球腎炎的治療,一般是以利尿劑、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化學治療藥物…等,來依症狀治療水腫、發炎的情形,但因為致病因素不明,當然無法解決問題,所以可能會持續破壞腎臟。中醫依體質分類的調理 可以治標兼治本中醫認為腎絲球腎炎,疾病特點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所以治療上必須要注意標本兼顧,依照每個人體質不同及臨床症狀不同,加以不同調理,像是散風宣肺利水消腫,益氣固表補腎利水,健脾益氣滋腎利水,健脾溫腎利水消腫,滋腎清熱利水消腫,滋陰清熱固腎消腫,扶正固本化瘀瀉濁…等,臨床正行加上體質分類的調理,可以治標兼治本,減少腎臟的破壞,改善受損的腎機能。(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健檢揪代謝症候群 避免三高纏上身

健檢揪代謝症候群 避免三高纏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依據臺北市104-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臺北市參加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比女性為58.8%,男性為41.2%,女性參加率高於男性約1.4倍,資料亦發現40歲以上受檢者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男性整體代謝症候群高於女性,而代謝症候群為慢性疾病的重要共同危險因子,呼籲40歲以上市民已符合成人健檢篩檢資格,可定期使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即日起至109年2月29日止,凡設籍臺北市40歲至64歲民眾,可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醫療院所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中壯年逾3成易有代謝症候群依據臺北市104-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40歲以上健檢民眾腹部肥胖率約40%;血壓偏高約60%,血糖偏高約40%,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30%,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20%,經由上述五項組成因子,符合三項(含)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計算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其中整體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於女性,女性代謝症候群隨著年齡而上升。代謝症候群患者 增加三高機率社團法人台灣慢性病全人醫療學會理事暨臺大醫院北護分院家庭醫學科楊昆澈主治醫師表示,民眾常因「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而未定期做成人健康檢查,加上現今職業類型偏向長時間的坐式生活型態,工作壓力、欠缺運動以及飲食的精緻化影響導致。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6倍、4倍、3倍、2倍,約有6成以上民眾超過半年沒量過或從未量過腰圍,因此,必須強化市民代謝症候群防治相關識能,量腰圍是最簡易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方法。實行健康生活5絕招:1.聰明選、健康吃2.站起來、動303.不吸菸、少喝酒4.壓力去、活力來5.做檢查、早發現定期參加成人健檢 勿忽視自己的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建議年滿40至64歲市民可運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之3年一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65歲以上每年一次,內容包括了健康行為調查、身體檢查、抽血檢查、驗尿、健康諮詢等,可有效對國人常見六項健康問題(血壓、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及健康體重)進行評估,同時提供戒菸、節酒、戒檳榔、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健康飲食、事故傷害預防、口腔保健等多項健康諮詢,另外民國55年以後(含55年)出生且滿45歲民眾及40至60歲原住民,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方案可加碼接受終身1次的B、C肝炎篩檢,未受檢過之臺北市市民一定要多加利用,不要忽略自身的健康權益。40歲以上市民 作伙做檢查送好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鼓勵民眾重視自身健康,即日起至109年2月29日(六)止,凡設籍臺北市40歲至64歲民眾,於活動期間內,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醫療院所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即可獲得好禮1份(每人限領1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歡迎大家攜手揪厝邊,做伙來去做健檢。

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 改善尿失禁

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 改善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婦女先天背負孕育下一代的天職,但是在生育的喜悅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擾人的併發症:尿失禁、骨盆鬆弛(子宮、膀胱及直腸膨出)、及產後性功能障礙等等。特別是尿失禁,常常羞於啟齒或認為這些是必然的自然老化現象,而不願求診。許多剛生產後的較年輕婦女也常常有尿失禁、頻尿、急尿、及陰道鬆弛等困擾。對於懷孕及產後婦女中約有54%的婦女會受到生活品質上的影響,譬如:身體活動、旅行、社交生活、及情緒上還有性生活的影響等,的確很傷腦筋。36歲林小姐,3年前106年經剖腹產方式產下3,600公克的寶寶。喜悅之餘,卻開始有尿失禁的困擾。本想才第一胎、又是剖腹產方式生產應該不會發生尿失禁的情況吧?林小姐嘗試自行練習骨盆底肌運動(即凱格爾運動)試著努力來改善或治療尿失禁,結果漏尿情況不但沒有改善,甚至還發生陰道有突出物(膀胱膨出)的狀況,原來是因為不正常的用力腹壓把膀胱給硬擠出來了。於是林小姐至醫院就診,藉由詳細病史詢問及尿動力相關檢查後,確診為「應力性尿失禁」。其實林小姐雖然是接受剖腹產,但是因為產程過長,產道及骨盆底肌已經造成傷害了。而骨盆底肌傷害一旦造成,就不是隨著時間可以自然改善的了。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建議可利用「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來治療目前的狀況。目前林小姐不僅尿失禁的問題漸漸改善,也提高了生活品質。隨年齡增加尿失禁情況會越來越明顯吳銘斌教授說明,依文獻上報告,婦女孕中及產後發生尿失禁平均約為41%,且隨著週數增加而增加。造成的原因是因為懷孕期間子宮肌肉肥厚增大、再加上胎兒體重增加、以及荷爾蒙大量改變而對骨盆底肌造成傷害的影響而產生。一般而言,尿失禁隨孕期週數增加發生比例也越高。懷孕36週是尿失禁最高峰,一直會持續到產後一個月。尤其高齡產婦及懷孕前期(小於12周)就發生尿失禁症狀的婦女,就容易發生產後發生尿失禁,所以可以用來預測是否發生產後尿失禁。根據資料統計,許多產後尿失禁婦女從開始出現漏尿的困擾之後,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所以積極治療是必要的。骨盆底肌運動較難正確做好吳銘斌教授指出,如果在懷孕中或產後加以訓練骨盆底肌運動(或稱為凱格爾運動)來改善尿失禁。會從48%調到32%也就是的改善了約三成。但是如果婦女未經教導自行練習骨盆底肌運動的話,如果沒有做正確的話,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可能造成更多運動傷害。骨盆底肌運動需使用到提肛肌中的「恥骨尾肌」收縮,不容易有明顯的動作或感覺,所以一般婦女較難正確地做好。利用「生理回饋」協助正確執行骨盆底肌訓練所謂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是利用電腦螢幕影像來讓婦女知道並感覺自己的骨盆底肌位置及功能,在訓練婦女做骨盆底肌肉運動時,護理技術員將使用特殊設計的感應器偵測婦女骨盆底肌收縮:其中一組感應貼片貼在外陰部皮膚,偵測骨盆底肌肉收縮情況;另一組感應貼片貼在下腹皮膚,偵測腹肌有無不當用力。婦女的骨盆底肌運動情況會藉由電波反應圖傳至電腦螢幕上。讓醫師、護理技術員及婦女本身皆可清楚骨盆底肌運動是否做得正確,並評估是否進步。成效部分依考科藍綜合文獻分析報告,「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比單獨骨盆底肌運動的療效相比,對於尿失禁發生次數及下泌尿道症狀生活品質提高等,治療效果可再向上提升25%的進步。除了生理回饋骨盆底肌訓練療法,還有雌激素賀爾蒙補充療法、三環抗憂鬱劑等藥物治療,或藉由不同頻率電刺激或磁波椅等都是改善尿失禁值得考慮的治療方式。如果前述各種療法都效果不彰,就需接受手術治療(尿道中段超迷你吊帶手術),可提供第二線治療方式成效良好。吳銘斌教授提醒,有產後尿失禁的婦女不要諱疾忌醫,勇敢的向醫師說出病症,即可得到有效的幫忙!

氣血不順成黃臉婆 5藥材助補氣血

氣血不順成黃臉婆 5藥材助補氣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氣血是臟腑運作的能源,如果氣血凝滯不通,人體就會生病。尤其是女性朋友的婦科問題,通常是源自於體內的氣血不和,中醫學將氣血不和分為肝鬱氣滯型、脾腎陽氣不足型和氣滯血瘀型,氣血不足會引發一連串的不適症狀,像是身體虛弱、月經不調、痛經、內分泌失調、腰腿酸軟、四肢無力等症狀,也容易讓人疲勞、衰老、情緒消極也使得身體失衡。那麼想要補氣血,可以吃哪些中藥呢?久坐辦公室 氣血不順成黃臉婆面色枯黃、生斑、長痘痘,就中醫臨床來看大多是因為肝氣鬱結,外加上班族長期待在辦公室,不排汗不運動,很容易就造成血流不順,讓氣血瘀塞,連帶肌膚失去光彩,額頭最容易露出歲月痕跡,爬滿皺紋,正是因為肝氣鬱積、心脾虧虛,導致肌膚營養不良,皮膚失去該有的養份,自然枯稿乾癟。補氣血、暖暖吃!讓女生小毛病out!素顏也有好氣色《燜燒罐享瘦料理》一書提及,台灣女孩愛喝冰飲,所以許多女孩有痛經、經期腰酸,經血黏滯排不乾淨甚或月經先後不定期的困擾,到了冬天又容易手腳冰冷等症狀,這些都屬於寒濕體質,不僅傷害子宮,也讓你老得快,女中醫說:「冰品能戒就戒!」把這些可以補氣血的食材,利用燜燒罐的方便性,正確調補、補得適當,才有健康好氣色!中藥比起西藥溫和,較適合滋補,可將雞肉或排骨等食材,再加入中藥材,如黃耆、當歸、紅棗、人參、老薑、當歸、1~2塊龜鹿二仙膠等一起燉煮,用漢方藥膳入菜,幫家人補氣血、提升免疫力。經絡不適 氣血就不順!穴位按摩是最溫和、自然的治療方法,只要以簡單的按摩手法,就能消除不適,讓你通體舒暢!因此,可以將「經絡」視為氣血的通道,而「穴」是孔洞,當氣血在身體裏運行,循線會經過許多孔洞,就好比水流經湖泊,如果不順暢或淤塞,久了就會囤積,能活動的水自然就會變少,循環也會被阻礙,所以只要從這些孔洞中,祛除不好的淤積物,讓氣血流通變順暢,自然能達到保健功效;也就是說,要祛除體內的異常,常按摩穴位就能有效加以改善。按摩可活絡氣血 達通經活絡之功效根據研究,使用摩擦的手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所以可以保持皮膚的光滑與彈性。在中醫的說法中,按摩有行氣活血的功效,以現今醫藥的觀點解釋,因為按摩會使局部組織的微血管擴張,可促進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增生,增強局部的營養供應、促進組織修復,進而增強抵抗力,達到中醫所謂「通經活絡」的功效。身體健康的保養不分年齡,應從小做起並將身體保養成為生活習慣,而非到真的有病症出現時才做。保養工作做好,養好體質就不怕老!

甲狀腺成因多 這三類建議手術治療

甲狀腺成因多 這三類建議手術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亢進、低下)、甲狀腺炎、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而依照國健署公布的十大癌症統計,甲狀腺癌發生率已躍升至第7位(女性第4位)。醫師提醒,並非腫瘤才需要治療,常見的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造成脖子腫大,除了影響美觀,也可能導致呼吸、吞嚥困難,呼籲民眾應留意甲狀腺的健康。甲狀腺疾病成因多 建議這三類患者手術治療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暨高醫大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吳哲維表示,甲狀腺疾病主要成因為遺傳免疫因素、或是缺碘或碘過多、食物及環境中硫氰化物或感染、放射線照射、藥物影響所致。由於甲狀腺位於頸部氣管上,緊鄰喉部神經與副甲狀腺,許多患者因害怕術後併發症而不願手術治療。不過主任建議,若疑似惡性腫瘤、較大良性腫瘤影響外觀,或出現壓迫症狀及甲狀腺亢進症狀經藥物治療仍控制不佳時,應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方式。術中搭配神經監測器 手術風險降到1%吳哲維主任進一步指出,過去進行甲狀腺手術,大多擔心傷及喉返神經及喉上神經,造成聲音沙啞、或是嗓音變化等併發症。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目前可於手術過程中使用「神經監測器」,即時精準定位及辨識神經位置,可將術後風險降低至1%。此外,還能判斷神經功能完整性以及預測術後聲帶功能,適用於所有甲狀腺手術,特別建議有合併淋巴轉移、再次手術、較大腫瘤壓迫氣管或胸腔等患者使用,不過此儀器需自費,可依照個別狀況評估使用。術後沙啞差點沒聲! 遵囑治療保聲順利回歸工作岡位東部一名國中老師,在醫院健檢時發現右側甲狀腺腫塊,切除右側甲狀腺後,卻出現右側聲帶麻痺、沙啞及喝水易嗆等情形,且病理報告結果顯示為惡性乳突癌,趕緊轉介至高醫大附設醫院接受二次治療。由於為惡性腫瘤建議切除兩側甲狀腺,吳哲維主任說,若兩側聲帶麻痺,可能須一輩子靠著氣管造口呼吸,因此建議老師術中使用「神經監測器」,順利保留左側喉返神經與喉上神經,同時也將兩側的甲狀腺與轉移的淋巴結完全清除。患者術後積極接受語言治療,逐漸改善沙啞問題,後續追蹤報告顯示癌細胞已徹底切除乾淨,老師也順利回校任教。甲狀腺疾病預後佳 醫籲:勇於面對、積極治療吳哲維主任表示,甲狀腺疾病雖普遍但是預後佳,建議民眾若疑似有甲狀腺症狀,應趕緊至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現今醫療手術進步,面對甲狀腺疾病不要害怕,積極與主治醫師討論治療方式,都能與甲狀腺疾病好好共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

擔心孩子被嘲笑?父母應學標籤效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常在諮詢後,告訴家長孩子的確有些「過動」現象,或是「自閉」症狀,家長便立刻像是河豚立刻充滿氣、撐起刺,一方面可能是不承認孩子的問題,一方面是抗議我把孩子「貼標籤」!父母的擔心其來有自,擔心孩子被同學排擠、被朋友嘲笑、被老師邊緣化,因此一旦遇到這些關鍵字,爸媽就緊張起來!這樣的心情我們都能體會,畢竟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跟其他人一樣,公平受教育、公平被對待。但是爸媽卻忽略了,自己平時常常就幫孩子「貼標籤」!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媽媽脫口而出的是「你怎麼那麼笨!」當孩子走路慢吞吞,爸爸可能說的是「你怎麼那麼懶惰!」這些「笨」、「懶惰」就是你幫孩子貼的「負面標籤」,或許會覺得這樣的形容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心生警惕,下次能更謹慎、表現得更好!但常常這樣警惕孩子,卻會造成「習得性無助」,像是泰國會利用大象來做表演,但是為什麼大象卻不跑走?原來是從小象開始,就把牠綁在木樁邊,因為小象力氣小,所以無法掙脫,久而久之牠就「認命」了!即使長大了,力量變大了,甚至不綁了,大象還是不會想要逃跑,這樣的無助就是過去這段時間所學習累積的。因此當孩子每一次的表現都被貼上這些負面標籤,孩子真的就覺得自己很糟糕,即使更努力了、表現變好了,甚至父母給了正面稱讚了,孩子還是會認為自己表現不夠好,開始放棄努力、自暴自棄!想要避免孩子「習得性無助」,我們必須要正確使用「標籤效應」!二次大戰期間,美國為了快速讓新兵能夠在戰場上有如老兵般的表現,要求他們根據規定寫家書。家書裡的內容不外乎就是說自己在戰場上多勇敢、建立了多少功勞等等。過了一段時間,這些士兵個個脫胎換骨,表現的就像是戰場老將一樣!這就是利用「標籤效應」來不斷地自我暗示,以達到想要的效果!那麼對孩子呢?父母應該適時幫孩子貼上正面標籤,即使是個惹人厭、眾人嫌的孩子,也都能找到一丁點兒的亮點,把這個亮點作為標籤,孩子就會往你期望的目標逐漸接近。對於孩子每次的表現,可以試著這樣操作:一、同理:孩子犯錯了,我們得同理他的感受,即使是覺得好玩、無聊,或甚至是故意犯錯,我們都要先能接受,並且讓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想法。二、相信:告訴孩子「我相信你下次不會再錯一樣的地方」、「我相信你下次可以寫字速度會更快」,這就是貼上正面的鼓勵標籤,這樣的標籤不只對孩子有效,對家長的情緒也能有安撫效果!三、持續:上述的「相信」句子不可能說一次就見效,需要看準時機多加使用,你會發現孩子逐漸在進步中,也有人說這就叫做「吸引力法則」。我們常用負面語句來形容孩子的表現,這就是把孩子貼上了負面標籤,這些標籤要比「過動」、「自閉」、「亞斯伯格」來得更嚴重、影響更大,平時得要特別小心!(文章授權提供/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