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3D補牙技術,讓笑容放電

3D補牙技術,讓笑容放電

上班族想要提高個人魅力,除了增加IQ(智慧商數)、EQ(情緒商數),現在還多了一項SQ(Smiling Quotient微笑商數)。微笑表情讓人更易於親近,想讓笑容加分,除了做好日常口腔保健外,現在齒科醫療技術朝向電腦數位發展,不但有補牙功能,還兼具美觀效果,此技術稱為「3D齒雕」。早期的含汞合金的補牙材質,民眾會擔心有重金屬毒性,且汞合金與牙齒間的密合度也不高,因此很容易發生斷裂的現象。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江禎基醫師表示,現今牙齒補牙術,已經進步到數位化,像3D齒雕這種結合3D攝影與電腦的技術,已逐漸廣泛運用在蛀牙補綴、牙齒斷裂、磨損嚴重、牙冠修復等牙齒修補問題。其實3D齒雕已研發了二十多年,在歐美先進國家已是常見的補牙術。透過電腦數位的操作,可掃描出精準牙形,現場即可切割製作完成,最快當天就有新假牙。搭配的假牙材質是全瓷塊材質,它的硬度高(為400MPA,一般真牙為120MPA),耐用度佳;顏色和天然牙齒的法瑯質近似,在美觀上,比舊式補牙術看起來更自然;和真牙密合度高,又能預防二次蛀牙。江禎基醫師提醒,目前市面上所用的假牙材質合成物非常多,有黃金比例極高的高貴金屬,也有鎳鉻等成份所合成的賤金屬,價格則隨著金屬比例不同而起伏。相同的是,這些合成物通常是中心由金屬構成,外圍則包著瓷粉,同樣也稱「瓷牙」。但由於賤金屬易造成牙過敏,且時間久了牙齦還會變色萎縮,消費者在選擇時一定要多問多比較,確實維護知的權利。江禎基醫師指出,傳統上使用的銀汞及樹脂材質的齲齒補綴物,易造成二次蛀牙,蛀洞可能愈補愈大,而不美觀不透色則是最讓人詬病的缺點。現在補牙已朝向「美容牙醫學」概念前進,3D齒雕的假牙貼片更已大量運用在牙齒美白上,皆有不錯的效果。但民眾若想長保牙齒健康美麗,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才是最基本最徹底的解決方式。

中醫五大處方 治療糖尿病腎病變

中醫五大處方 治療糖尿病腎病變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在民國91年之後,糖尿病已躍升至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您還停留在『只是』慢性病之一的印象中嗎?當糖尿病控制不好時,容易使視網膜、腎臟和神經造成傷害,也會加速心臟、腦部和四肢動脈血管的粥狀硬化。其中最令人害怕的首推「腎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 (DN),若演變成尿毒症,就有可能要終生洗腎。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糖尿病患者在發病10~15年後,30~40%會發生尿蛋白,而腎病變的發生從早期尿蛋白到腎衰竭尿毒症平均要8~10年左右,在長期透析治療的尿毒症病患中,因糖尿病所造成的比例愈來愈多,在歐美國家糖尿病已是形成尿毒症的第一位,所以早期篩檢出尿蛋白並積極治療就很重要。蔡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依其臨床症狀,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腎小球高過濾期,糖尿病初期。常用處方如:白虎加人參湯。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肌酸酐清除率增高。中醫多屬『燥熱陰虛』,治療以養陰清熱潤燥為主,降低高過濾作用的超負荷現象,血糖穩定、並使腎功能恢復。◎ 第二期:進展期。常用處方如:生脈散、六味地黃湯。腎小球結構上開始受損。運動試驗出現微量白蛋白尿。中醫多屬『氣陰兩虛』,益氣養陰為主,促進修復受損結構,避免腎臟進一步破壞。◎ 第三期:明顯期,腎病變早期。常用處方如:參苓白朮散。出現臨床上持續白蛋白尿,高血壓,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中醫多屬『脾腎氣虛』,以健脾溫腎利濕為主,降低腎臟負擔,加強腎臟的修復。◎ 第四期:臨床腎病期。持續性蛋白尿。常用處方如:金匱腎氣丸。尿素氮、肌酸酐開始升高。腎小球濾過率每年降低10%。開始出現清晨眼瞼浮腫、以後波及全身。中醫多屬『脾腎陽虛』,以溫陽化濕為主,提升腎小球過濾功能,降低水腫及蛋白尿。◎ 第五期:尿毒症期。常用處方如:真武湯、二陳湯。腎小球廣泛硬化,嚴重高血壓,水腫,貧血。中醫多屬『陽衰濁毒瘀阻』,以溫腎助陽、降濁化瘀為主。幫助尿毒排泄,增加尿液排出量。蔡醫師提醒患者,罹患糖尿病不能逃避,必須維持血糖穩定、控制血壓之外,也需要定期抽血檢查血中的肌酸酐及尿素氮數值,及尿液中的蛋白測定,聽從醫師指示,才能有良好的癒後。

DIY自我檢查 口腔癌不上身

DIY自我檢查 口腔癌不上身

口腔癌對國人健康威脅日益嚴重,尤其以25至64歲青壯年人口佔大多數,這是生產力最高,發展事業黃金時刻,對家庭和國家、社會而言都造成莫大損失,所以口腔癌防治工作實為公共衛生重要課題。牙醫師提醒,民眾可DIY自我檢查,讓口腔癌不上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牙科主任黃麗珠表示,衛生署近年來積極推動「檳榔族口腔癌篩檢」工作,因為許多科學證據顯示,同時咀嚼檳榔和抽菸,會引起多種口腔黏膜癌前病變、牙齒破壞性磨損,及導致口腔、咽喉和食道癌等。檳榔對健康危害相當大,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癒率,相對也能減少病人痛苦與社會損失。為了社區民眾健康著想,仁愛院區自96年起,即參與推動衛生署「全國無檳榔醫院」行列,並積極投入相關防制宣導活動。黃麗珠指出,口腔的各種癌前病變包括有紅白斑、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及疣狀增生:1. 白斑、紅斑、紅白斑-口腔黏膜之白色或紅色斑塊,一般無自覺症狀。2.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黏膜失去彈性,並有纖維化帶,多發生於頰部、軟顎、唇部等。口腔有灼熱感或刺痛,對3. 辛辣食物敏感,張口受限,嘴巴打不開。4. 疣狀增生-突出於口腔黏膜上之粗糙增生病變或腫塊。口腔癌病變症狀與特徵有下列4種狀況:大多有長期使用檳榔、菸、酒或其中一、二項。黏膜上皮不完整,形成潰瘍或糜爛表面,超過二、三週仍未痊癒。突出黏膜表面腫塊,容易出血或成長快速、明顯。病變周圍有相當程度硬結,顎下或頸部有淋巴結腫大,硬度高,可動性低。一般民眾平時可以自己多注意口腔黏膜變化,包括顏色及表面狀況,依下述5項重點進行自行檢查。1. 口內病變部位大小、顏色改變、上皮完整性、有無破壞、出血。2. 注意顏面及頸部對稱性,有無腫脹、開口度大小、舌頭自由運動度。3. 可疑部位是否有硬結、局部淋巴結是否腫大、壓痛或知覺障礙等。4. 檢查依一定順序,以提高效率和正確度,避免遺漏。顏面、頸部、口內部都需檢查。5. 例如:由右側頰黏膜開始,沿著上下唇黏膜,到左側頰黏膜,硬顎、軟顎,再檢查舌背、側緣和口底,做完整檢查。黃麗珠呼籲,檳榔是屬於全身性致癌物質,不僅會引發口腔癌、食道癌等,對於其他癌症罹病風險都會大幅增加,為了您與家人健康著想,請大家一起響應戒菸戒檳榔,讓您生活更健康!

骨骼一定強!預防骨鬆由年輕做起

骨骼一定強!預防骨鬆由年輕做起

人的總骨量在20歲至30歲之間達到最多量,過了30歲骨質開始流失,女性在停經後,骨質減少的速度會快,如果流失過多,骨骼呈現中空疏鬆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且骨鬆非女性專屬,男性致死率也高。依據97年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調查發現:有91﹪受訪的男性低估男性髖部骨折後1年內高致死率為22%,更有75%的男性有罹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最有效的預防做法是從小有均衡的飲食,尤其攝取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乳製品及肉類,再加上規律的運動,使骨頭得到充分的發育,儲存足夠的鈣質。此外,懷孕或餵奶的婦女,對鈣質的需求量比平常的時候更重要,每日至少2,000毫克以上,而更年期後之婦女之鈣質攝取量(1,500毫克)也比年輕時要多(1,000毫克)。所以,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第一步是由年輕的時候做起。◆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方法一、增加鈣質攝取牛奶是鈣質最主要的食物來源,若不喝牛奶,則很難獲得足夠的鈣質,為獲得足夠的鈣質,建議每人每日應喝牛奶量為:成人1~2杯 、青少年及孕產婦2~3杯(一杯牛奶為240毫升,或以3~4湯匙奶粉沖成一杯,每杯約含260毫克鈣質。)二、適當的運動運動方面,適度的戶外運動是必要的,因陽光能使身體產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加強腸胃對鈣的吸收,持續而且適量運動,可以防止骨質疏鬆、幫助睡眠、維持活力,選擇適合自己運動(如游泳、太極拳、外丹功等),避免需要碰撞或快速移位的運動,以免摔倒。最好參加運動團體,一方面較能持之以為恆,同時也能拓展人際關係。有些負重運動(如慢跑、騎單車、步行、提重等)能增加骨質,但患有關節炎者,應避免負重運動。三、預防跌倒經診斷罹患骨質疏鬆症的人,必須要預防跌倒,以免發生骨折。預防跌倒的方法可分兩方面:改善居家環境浴室、廚房、廁所及樓梯是較容易跌倒的地方,應有充足的照明,保持地面乾燥或鋪設防滑墊、加裝扶手。維持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增進肌力及關節柔軟性並改善身體的協調能力,而減少跌倒的機會。◆ 骨質密度檢測保健康由於骨質疏鬆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骨質密度檢測是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一項必要程序。骨質密度檢測可幫助醫生進行疾病診斷、骨折風險評估和監測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世界衛生組織(WHO)對骨質疏鬆症的評估,建議以骨質密度(BMD)值為診斷標準,若體內任何一處骨骼之BMD值,低於20歲年輕婦女平均值的-2.5個標準差(T值小於-2.5),就可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若BMD值介於-1和-2.5個標準差之間(T值介於-1和-2.5之間)則稱為骨質減少症;BMD值高於-1個標準差(T值大於-1)則為正常。根據研究發現,骨質密度每低於1個標準差,脊椎與髖骨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會提高2倍。*T值>-l為正常骨頭。*T值介於-1及-2.5間為骨質減少症。*T值<-2.5為骨質疏鬆症。為響應2008年世界骨鬆日及提升民眾重視骨質疏鬆症對健康的影響,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特別精心策劃於97年10月19日(星期日)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假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西側中山廣場舉行「挺直腰,大聲講:骨骼一定強!」全民強骨活動。現場免費提供超音波檢測儀及骨鬆車檢測,並提供通關秘笈、績優骨筆記、保密&防跌吸鐵等衛教指導的動靜態宣導活動,全程參與民眾,還有超值豐富的強骨福袋可以帶回家,歡迎市民朋友參加,一起支持骨質疏鬆症的防治。當日篩檢活動,將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邱文祥局長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宋永魁理事長率領,民眾一起來喚起對骨質疏鬆症防治的重視!

拒絕放假後肥胖 體重控制有技巧

拒絕放假後肥胖 體重控制有技巧

常常可以聽到很多人抱怨過完放假後又胖了幾公斤,然而,肥胖並不是福氣的象徵,因為肥胖和許多慢性疾病有關,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因此,只要維持理想體重,就可以降低罹患慢性疾病危險。所以,體重上的控制,對現在人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題,而要維持理想體重,首先要從飲食生活型態改變做起。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黃美智在此提供幾個體重控制的小技巧:(1) 少喝含糖飲料:盡量選擇無糖、無熱量的飲品,如無糖的茶類飲料或是水。一般市售的含糖飲料,100c.c.約有40-50大卡,一瓶寶特瓶(600c.c./瓶)的飲料熱量相當於一碗飯。熱量高的飲料如珍珠奶茶,1c.c.約莫等於1大卡,如果每天喝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額外攝取700大卡相當於一個便當的熱量。因此,每天一杯珍奶,14天約可增重1公斤的體重。(2) 少吃油炸、油酥的食品:油炸食品會包裹一層麵糊,且油炸的時候會吸收油脂10公克左右,無形當中多增加了約 160大卡,因此要盡量少吃油炸食品或是去除含油量高的外皮。(3) 少吃蛋糕、糕餅類等高熱量的食物:蛋糕和糕餅類的食物均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如紅豆抹茶蛋糕一份(約100公克)熱量約等於一碗飯,盡量酌量食用,以免增加身體負擔。(4)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且成人一天熱量攝取量不超過2000大卡為宜。(5) 養成閱讀食品營養標示的習慣:正確了解食物熱量、營養素的含量。(6) 遵守少油、少糖、少鹽及高纖維的飲食原則。(7) 適量飲酒:1公克酒精含有7大卡,約莫等於油脂的熱量,因此要適量飲酒以免造成肥胖。1罐350c.c.啤酒含有180大卡的熱量=2大匙的油脂。遵照上述體重控制小技巧,可以吃得健康,以及遠離體重過重和肥胖的危險了。

癲癇的中醫照護-針灸治代謝紊亂

癲癇的中醫照護-針灸治代謝紊亂

癲癇是一種因腦部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而在臨床上可以看到一連串無法抑制的發作所造成的疾病,症狀包括意識、運動、感覺等瞬間功能變化(障礙),有20種左右不同的發作表現。根據統計,癲癇的盛行率大約是千分之5至25之間,20歲以下的年輕人或小孩,每一百個人中大約有1人患有癲癇。奇美醫院中醫部游榮聖醫師表示,目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約有14萬至20萬人患有癲癇。大部份的病人(40%)都找不到發生的原因,找得到的主要原因是"腦部傷害",包括產傷、熱痙攣、頭部外傷、腦膜炎、中風、先天腦部發育異常、腦血管畸形、腦瘤等,以及一些引起大腦退化的疾病或全身性代謝障礙(低血糖、內分泌失調、缺氧等)等。遺傳的因素並不是那麼明顯,大部分的患者也都找不到遺傳的家族史,有一部分癲癇被認為和基因有關。而癲癇患者下一代得到的機率確實比一般人略高,而在10歲前得到癲癇者也比10歲以後得到者較容易和遺傳的因素有關。癲癇的臨床表現很複雜,在此先簡單的區分為局部發作與全面發作兩種。游醫師指出,局部發作一般出現感覺異常與動作異常,如皮膚感覺、嗅覺或視覺異常、血壓、心跳改變、情緒失落、空虛感、恐懼感、陌生感或有局部肌肉或肢體抽搐。全面發作是癲癇較嚴重症狀,包括失神發作(即小發作),肌肉強直性發作(即大發作)等,也因為大腦不正常的放電,所以癲癇發 發作也常伴有幻想、幻聽或一些不自主的行為。癲癇一再發作也可能會造成腦組織損傷而影響智能,在兒童常常造成學習障礙。大部分的癲癇可以有效的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但是仍有將近四成的癲癇病人藥物控制並不理想,大部分的藥物機轉在於(1)阻斷細胞鈣離子通道、或鈉離子通道來抑制腦細胞活化(2)提高GABA(神經抑制介質)在神經末稍的濃度(可抑制減少癲癇發作)。外科手術在近年來也有相當的進步,但普遍性較低。游榮聖醫師解釋,中醫所謂的“癲癇”定義應該是發病時間歇性的肢體抽搐伴有精神疾病的表現,是一種反覆發作的神志異常疾病。中醫從病因認識和辨証分型上大多還是將癲癇發作時的特徵分為痰、瘀、驚、風等幾種類型。其中,心、肝、脾、腎功能不足,代謝紊亂是引起痰、瘀、驚、風的主要原因。痰、瘀、驚、風等中醫証型用現代簡單醫學認識來解釋大略相當於內分泌代謝異常、血液循環異常、精神異常與腦神經功能異常等等,這四種証型都有相對應的中藥與針灸治療方法。針灸是中醫治療癲癇的首選,現代動物實驗證明,針刺癲癇大白鼠雖然無法升高腦中GABA的含量,但是可以降低腦中興奮性胺基酸Glutamate的含量進而降低癲癇的發作頻率。臨床上常用的穴道在頭部以百會、四神聰、額三針、率谷、風池為主;雙手以曲池、神門、合谷、外關、後溪為主;足部以足三里、三陰交、太衝、申脈、照海為主。針刺百會、四神聰可醒腦開竅、額三針安神定志;針刺率谷,風池平肝息風,神門瀉心火,合谷配合太衝可開四關通調氣血,緩急止痛,足三里補中理氣,三陰交可通經活絡,調和氣血;癲癇白天發作配申脈,夜間發作配照海(癲癇晝發取陽蹻,夜發取陰蹻)等等。游醫師強調,針灸治療仍然遵守中醫辨証論治的原則,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病症的不同來做針刺穴道的選取與配伍,並非每位患者皆用相同的穴位與針刺數量。再者,若無法接受針灸治療或者對針充滿恐懼的患者也可以服用中藥治療。近年來中藥在抗癲癇的研究上也相當有成果,現代藥理證明,石菖蒲主要成分細辛醚,具有抗驚厥,以及鎮靜中樞的作用;天麻可以通過利用影響腦部不同區域兒茶酚胺類的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來協調腦部興奮以及抑制的平衡。其它如鉤藤、遠志、酸棗仁也有鎮定安神的作用。游榮聖醫師提醒,平時已在服用抗癲癇西藥的患者其實不可以貿然停藥,以免產生危險,中醫對癲癇的照護是可以輔助西藥來協同控制癲癇的症狀。所以中醫治療並非著重在病症的發作期,而是在緩解期利用針灸或者中藥來調整大腦與各內臟的功能,來減少癲癇發作的次數以及減緩症狀發作時的強度,如此一來才可以降低癲癇對大腦的傷害,增進患者的健康並讓患者保有質量較佳的生活品質。

吃藥導致黃板牙 怎樣美白也沒轍

吃藥導致黃板牙 怎樣美白也沒轍

■ 天生內因性黑黃板牙 怎樣美白也沒轍24歲的鍾小姐(化名),在成長過程中體弱多病服藥的原因,導致所食藥物中所含抗生素長時間沉澱在牙髓質之中,因而造成牙齒呈黃、褐色。呂睿庭醫師表示,這種藥物(四環黴素)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如黴漿菌、披衣菌……等等)及幫助控制青春痘,經常導致「內因性」的牙齒染色。如果孕婦或2 歲前幼兒服用了,會造成乳牙變色。2 歲到8 歲兒童服用,則會造成恆牙永久性變色。想改善這種類型的黃板牙,如果單做牙齒表面的美白是很難改善的。呂睿庭醫師表示,針對此種內因性的牙齒變色,目前可透過免磨瓷牙貼片或星鑽瓷冠做全面的改善。相較於傳統瓷牙貼片,免磨牙瓷牙貼片厚度僅有0.6MM-1.0MM,貼覆牙齒表面上,可達到完全美白,適用於較害怕疼痛的患者,而輕微齒列不正、輕微斷裂、牙縫過大亦可使用。不過瓷牙貼片均不適合嚴重磨牙的患者,如有磨牙習慣的患者,醫師建議晚間要咬咬合板睡覺,所以想作瓷牙貼片的患者均須由醫師評估才可進行醫療。另外,星鑽瓷冠透明度佳、色澤自然,硬度也是目前通用的瓷冠材質中最高的。可改善牙齒色澤、齒型不佳的問題,讓牙齒重獲美觀,適用於作過根管治療的牙齒的變色牙、齒形狀不佳、嚴重四環霉牙、缺琺瑯質的牙齒。一來有美白效果,二則有保護牙齒的功用。一般而言,診間美白效果約可維持 2~3年。但呂睿庭醫師強調任何美白其實都需要適當維護,效果才能持久。建議民眾術後可使用居家美白組及美白牙膏、漱口水來延長美白效果,盡量避免牙齒染色的食物與習慣,如抽煙、嚼檳榔、喝咖啡、茶、可樂等,以上這些食品與飲料都會縮短美白時效,若非要飲用上述之中的飲料請以吸管飲用,最重要的是,定期由牙醫師檢查及清潔,才能讓牙齒持久亮白。■ 精緻化、美容化的牙科醫療技術呂睿庭醫師表示,功能與純醫療化的牙科技術已慢慢由過去的醫療性治療轉向時尚與美感醫療,尤其是美容牙科逐漸興起,甚至已發展到所謂的「牙齒的微雕整形手術」,這是就是透過各式雷射牙齦美白塑形美容、牙齒美白的技術與星鑚瓷冠等全瓷系列等等。所謂牙齒雕塑新整形技術,使牙科走向了美感醫療化;但是在美感醫療的同時,必須兼顧真正的生理健康醫療,切勿一味追尋美感而本末倒置忘記最重要的治療與健康,所以咬合重建必須建築在美感醫療之上的,這是患者必需注意的,才能避免日後的醫療不良狀況。牙醫師提醒愛美的民眾,於術前要求專業診斷與個人完善的諮詢是非常重要的,尤其醫師於患者術前規劃的嚴謹程度,會直接影響患者整個療程與後續狀況,建議民眾必定要與醫師尋得共識,在診療一開始,就要盡可能做到最詳盡完整的諮詢,讓專業的牙醫來規劃以醫療為導向的美感個人化療程,才能兼顧美麗與健康!

預防骨鬆三撇步:運動、「走光」、吃豆腐

預防骨鬆三撇步:運動、「走光」、吃豆腐

隨著國人對養生與健康逐漸重視,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檢測也成為熱門話題之一。根據「婦女骨質疏鬆症調查」結果得知,臺灣地區25歲以上婦女,約三成做過腳部超音波骨密度檢查,約一成三做過脊椎及髖關節骨密度檢查,約三成婦女骨質密度有異常狀況。這項「婦女骨質疏鬆症調查」是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與該計畫主持人彭玉章醫師,針對台灣23縣市,共1,072位25歲以上婦女進行電話問卷調查,詢問最近一年曾經接受骨密度檢查狀況與結果等問題,在95%信心水準下,最大可能抽樣誤差為3%。彭玉章醫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腳部超音波骨密度檢查出骨質密度不正常者,在大醫院做脊椎及髖關節骨密度檢查,約七成結果顯示的確是骨質密度不正常,三成檢查結果反而是正常,表示腳部超音波檢查可能有三成假陽性,仍需至大醫院做詳細檢查。彭醫師說,雖然有做過腳部超音波骨密度檢查者有35.3%檢查結果不正常,但其中20.5%為骨密度低但未達骨質疏鬆,14.8%為骨質疏鬆。而且臺北市婦女做過骨密度檢查比率(31.6%)略高於非臺北市婦女(28.9%)。進一步比較不同地區做腳部超音波骨密度檢查結果發現,臺北市婦女有28.9%被檢出骨密度不正常,10.3%被檢出有骨質疏鬆症狀;而非臺北市婦女有36.4%被檢出骨密度不正常,15.6%被檢出有骨質疏鬆症狀。彭玉章提出,預防骨質疏鬆簡易三撇步:運動、「走光」、吃豆腐。其中,「走光」係指「走在陽光下」,以增加維生素D攝取,而「吃豆腐」則泛指多攝取富含鈣質食品,例如:傳統豆腐就是含鈣量很高食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翁林仲則呼籲民眾,可於10月19日(星期日),參加該院區於臺北市立仁愛國中操場所舉行「仁愛GOGO健康久久」趣味運動會,馬上就可獲得運動與「走光」之效!將預防骨鬆行動融於日常生活中。有興趣民眾可逕洽仁愛院區社區護理室(2709-3600分機3598),詢問活動相關問題喔~

大腸癌症狀:便祕、便血、便不乾淨

大腸癌症狀:便祕、便血、便不乾淨

國內十大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95年由第三升至第二,僅次於肝癌,而其死亡率也只在肝癌、肺癌之下,高居第三,對國人的威脅正逐漸竄升。而這類患者除少部分與家族遺傳有關,大多是飲食與生活習慣所導致,最常見原因是抽菸、喝酒與飲食油膩、攝取紅肉等。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一般外科-姚逸興醫師指出,大腸癌病人最常見的症狀是大便帶血,一般人往往誤以為是痔瘡出血,自行買藥治療,結果病情越來越糟,等到發現是癌症時已來不及。其次,罹患大腸癌容易便祕、大便習慣改變、或排便後覺得解不乾淨,到後來甚至大便變細,這是因為腫瘤變大,阻塞腸子,就如同家中水管阻塞、水流變小一樣,而這些都是初期到中期的症狀,一旦體重減輕、腹痛、腹脹、甚至腹水出現,癌症可能已進入中後期,姚醫師提醒,若有上述症狀,應儘速就醫。要診斷大腸癌,肛門內診加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是最常用的初步診斷,若糞便潛血呈陽性,則必須接受大腸鏡檢查或大腸攝影,再配合病理切片,幾乎可以診斷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有些人以為抽血可以篩檢大腸癌,並不正確,因為抽血檢出大腸癌的機率僅百分之六十,一般用於手術後追蹤。一旦確診為惡性腫瘤,必須儘快接受手術治療,術後有時須合併放射或化學治療。姚逸興醫師表示,過去直腸癌病患常因腫瘤擴散嚴重,須做永久性人工肛門,改由腹部排便;現在醫學發達,藉由術前的輔助性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可以有效減少癌細胞擴散,免去永久性人工肛門之苦。近年來運用腹腔鏡進行大腸切除術,開刀傷口變小,更大幅減少術後疼痛。此外,已知有大腸息肉者,姚醫師建議應每年定期檢查,因為部分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預防勝於治療,凡年滿四十五歲民眾,最好安排每年定期健康檢查,飲食方面更須注意,避免抽菸、喝酒,而太油膩的食物也最好少碰為妙。

2008世界心臟日 拼健康!齊步走!

2008世界心臟日 拼健康!齊步走!

每年世界心臟日,國際間都會同步舉辦全國性的大型活動,以呼籲民眾重視心臟疾病對健康的危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台灣中部2008年世界心臟日原本定在9/28,於沙鹿鎮登山步道熱鬧舉辦,但正逢薔蜜颱風來襲,延至昨日(10/12)舉行,今年主題為「其實你不懂你的心?」,吸引到上千人熱情參與,一同響應這項健康活動。本次活動由世界心臟聯盟發起,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光田綜合醫院、沙鹿鎮公所主辦,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台中縣衛生局擔任指導單位。光田醫院王乃弘院長致詞時表示,光田綜合醫院自民國89年至今連續取得中區主辦權,主辦中部地區的世界心臟日活動,希望透過活動帶領民眾一起來運動,並將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的正確觀念傳達給所有的民眾。王乃弘院長進一步指出,隨著國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有增無減,患病年齡不斷往下探,衛生署統計96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高居第二名,光是去年度,就有13003人死於心臟疾病,因此今年世界心臟日以「其實你不懂你的心?」為題,要讓參加民眾認識心血管疾病的可修正及不可修正之危險因子,了解自己是否為罹換心臟疾病的高危險群,同時了解預防心臟疾病的正確觀念,以享受健康”心”生活。活動雖然因為颱風延期一次,但仍澆不熄民眾的熱情,不少人早在上午7點多就陸續聚集到活動會場來,神清氣爽的先做起熱身操,表示已迫不及待要參加這次的活動。家住清水的王先生更帶著全家人起了個大早,一同來參加,他表示,每年世界心臟日他幾乎都會帶著全家人一起來,平時自己工作繁忙,小朋友放學後也常常只待在家中,缺乏運動。參加這次的活動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學到很多保健知識,同時還能運動健走,闖關拿獎品,而小朋友也能參加現場舉辦的「決定健康 從”心”開始」繪畫比賽。活動一開始,先由熱力十足的社區團體上場表演舞蹈,台下民眾看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跟著節奏一起搖擺。接著大家在有氧教練的帶領下,活力充沛得做起有氧操,伸展肢體、讓睡意一掃而空,現場阿公阿媽們平時習慣打太極等活動,從沒做過有氧操,覺得既新鮮、又有趣。為了提倡運動有益健康的觀念,並讓民眾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主辦單位還精心設計了許多趣味十足又能兼顧健康概念的活動項目,包括「每日一萬步 健康有保固」健康齊步走健走活動,於會場更可挑戰「超級”心”光大道」、「拒菸金頭腦」機智問答等闖關遊戲,檢測自己是否為三高一中廣的心血管疾病高危險群,通過考驗的民眾,還能獲得精美貼心的禮品,而光田綜合醫院優秀的醫療團隊更直接進駐會場,為民眾進行與心臟疾病相關的檢查與諮詢,參加者個個躍躍欲試,覺得不虛此行。整個活動也圓滿落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