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視力模糊?你檢查過血糖了嗎?

視力模糊?你檢查過血糖了嗎?

病患A先生61歲,因經濟因素沒有加入全民健保,平日自覺身體健康,也從不身體檢查,最近突然感到視力急速下降,視線中央一片模糊,等了幾天症狀未好轉,只好就醫檢查,赫然發現視網膜已出血並水腫,視力只剩下不到0.1。醫師懷疑可能有糖尿病,經過抽血檢查,才知道空腹血糖值已經到達300 mg/dL,糖化血色素為13%,原來已經罹患糖尿病卻不自知,經過治療後目前血糖控制在150 mg/dL左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指出,過去這類情況不算少見,但近年民眾健康觀念更進步,醫療更普及,此情況漸漸減少,最近短時間此類個案卻增多,因此她提醒40歲以上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應充分利用資源,定期抽血檢查,早期發現才不致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蕭雅娟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率與罹病長短及年齡密切相關。美國研究指出,糖尿病罹病20年後有95%以上的第一型患者及60%的第二型患者會產生不等程度視網膜病變。概括而論,患病5年,大約有10%的病患產生病變,患病10年約為25%,患病15年約為50%,患病20年後則約有90%的病患產生病變。她指出,糖尿病造成血液中血小板不正常附著增加,紅血球凝集增加,血脂異常,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上升,進而血液濃稠度增加等等,造成視網膜血管病變而缺氧引起的不正常血管增生、出血、血管滲透性改變引起的黃斑部水腫等,都是造成視力下降原因。蕭雅娟提醒糖尿病人,眼睛保健是一輩子的事,視網膜定期追踪非常重要,正常眼底表現可每年追踪一次,輕微病變為6~9個月追踪一次,若產生出血或黃斑部水腫,已達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則至少3個月追踪一次,嚴重需每個月小心追蹤,才能確保眼睛健康,擁有良好視力。

為捐肝救父 成功減重17公斤

為捐肝救父 成功減重17公斤

周同學的父親因罹患肝臟疾病,評估所有可行之治療方式後,醫師建議做肝臟移植手術,然而國內肝臟移植器官取得仍須等待,時間緩不濟急,因此周同學開始捐肝救父計劃,決定進行近親活體肝臟捐贈移植手術來挽救父親生命。周同學從國中開始體重就逐漸增加,體重過重加上有脂肪肝情形,不適合做肝臟捐贈,醫師因此建議先控制體重、降低脂肪肝,再進一步評估及安排肝臟移植。去年(2008年)11月29日周同學由母親陪同求診於北醫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王偉主任,評估是否可接受減重治療。經過體重管理中心王偉主任審慎評估,周同學(21歲)身高160公分、體重90公斤、BMI 35.1 Kg/M2,要在短期間減重又必須顧及不影響健康之下達到捐肝標準,因而建議採置放「胃內水球」來為周同學減重。胃內水球是一種非藥物、免開刀的減重方式,利用胃鏡將矽膠球囊送到胃部後,依據病人胃容量的大小,注入400c.c.至700c.c.的生理食鹽水,藉由水球填充胃部,產生飽足感,以降低食物攝取量的方式達到減重效果,六個月治療結束後便取出,不會影響將來捐肝手術進行。對於肥胖一期的病人,置放胃內水球可減重總體重約10-15%,且有效改善脂肪肝。胃內水球標準療程為6個月,若患者提前達到減重目標即可取出胃內水球,亦可視個人需求重複施行,大幅改善以往非手術療法只能靠病人意志力,缺乏有效控制食慾機制的缺點,是目前最新的非藥物減重治療方式。王偉主任於去年(2008年)12月8日為周同學裝置胃內水球,經過門診持續追蹤六個月,目前體重72.6公斤、BMI 28.3 Kg/M2,減了17.4公斤。周同學並且已完成捐肝的比對及評估,確定可以捐肝給父親,但體重需控制到70公斤才可以進行捐肝移植手術。至今六個月以來,周同學除了裝置胃內水球,自今年(2009年) 5月2日開始,加入營養師規劃低卡代餐及運動等減重計劃,在體重管理中心醫護全員支持與鼓勵下,預定6月中旬達到體重70公斤的目標,取出胃水球,並且於6月底完成捐肝救父的心願。胃內水球減重治療對BMI大於37以上的嚴重病態性肥胖病人,以及BMI介於32~37且同時罹患肥胖併發症的病態性肥胖病人而言,因過胖導致無法手術或手術風險較高者,可透過一次以上的胃內水球療程達到階段性減重目標。對於BMI介於27~32,以及BMI 大於27且同時罹患肥胖併發症的中度肥胖病人而言,若已嘗試過飲食、運動、代餐、藥物等其他療法卻仍無法達到效果的病人,亦提供了較以往更有效的治療選擇。國內外臨床發現針對不適合進行手術的青少年族群而言,胃內水球也是一種較安全有效的減重方式。

出國遊學多留意 防護H1N1新型流感

出國遊學多留意 防護H1N1新型流感

為因應暑期即將到來,國內各級學校多有舉辦遊留學活動,國人也會在暑假期間安排至國外旅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目前全球73個國家出現H1N1新型流感確定病例,病例總數達25288例。惟多國疫情均已趨緩,且多數病例為輕症患者,致死率並不如初期研判之高,因此教育部公布自98年6月10日起,全面恢復暑期留遊學等相關活動之辦理,惟應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症狀者減緩國際旅遊,且遵循各國防疫措施;另外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教育部及外交部研議訂定「留遊學H1N1疫情第4級國家注意事項」供民眾及各機關學校作為出國遊留學或旅遊之參考。目前疫情等級第4級國家包括:墨西哥、美國及加拿大,臺中市衛生局在此也呼籲本市市民,出國旅遊或遊留學,應遵循「留遊學H1N1新型流感疫情第4級國家注意事項」做好相關防護措施,才能有一個健康出遊的快樂假期。「留遊學H1N1疫情第4級國家注意事項」依作業時程分為出發前、飛航途中、國外期間、返國後等四個階段:(一)出發前:1.掌握相關疫情資訊:可至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瞭解前往地區之最新疫情狀況;各級學校也應掌握學生在國外動向資訊,並成立因應小組與訂定相關配套機制,以為因應。2.防疫用品:攜帶乾洗手液、口罩及個人藥品等。3.衛教宣導: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養成勤洗手、吃熟食不吃生食的習慣。4.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5.駐外館處聯繫資料:提供學生我國駐外館處聯繫資料(可至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與教育部駐外文化組疫情專線手機,俾利提供及時之協助。(二)飛航途中:1.配戴口罩:飛航途中如果出現類流感症狀,請配戴口罩,並通報機組人員協助座位安排。2.入境通報:倘團員於旅途中有相關健康問題,領隊應於返國入境時向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疫官通報,並協助接受相關檢疫作為。(三)國外期間:1.邊境檢疫:配合國外各項防疫措施並遵守各國邊境檢疫規定。2.行程安排:領隊安排行程時,應避開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處所。3.當地就醫:留遊學生如有類流感症狀或呼吸道症狀或身體不適,應儘速於當地就醫。4.遇急難時:儘速撥打我國駐外館處緊急聯絡電話,或聯繫「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旅外國人急難服務專線電話(0800-085-095)(國內免付費,海外需付費請撥當地國國際碼+886-880-085-095)另有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全球免付費專線電話800-0885-0885,因電信技術問題,目前暫僅適用22個國家或地區。5.病例即時通報:海外留遊學生若有H1N1疑似病例或確定病例請主動通報我駐外館處與國內學校,或我駐外館處獲知海外留遊學生感染H1N1,立即通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專線電話1922,以減少境外移入病例。6.健康管理:疫情第四級以上國家如墨西哥、美、加等三國之留遊學生,國外停留期間作好健康管理,或由帶隊老師或訪問學校指導老師協助防護。(四)返國後:1.返國入境機場:配合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疫相關作為。2.入境7日內:如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疑似傳染病症狀,請帶口罩做好預防措施,並儘速就醫,且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接觸史。以上相關訊息可上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http://www.cdc.gov.tw)查詢。

荷爾蒙變化也會影響口腔健康

荷爾蒙變化也會影響口腔健康

一個人一生從小到老的改變,都受荷爾蒙變化所影響,其中尤以女性青春期、懷孕期、哺乳期、停經後及服用口服避孕藥者對荷爾蒙影響更為敏感,以往一直認為女性荷爾蒙只對女性卵巢、子宮有所影響。隨著β-estrogen receptor的發現,瞭解口腔變化也和荷爾蒙有密切相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醫師余玲惠說,β-estrogen receptor普遍存於口腔牙齦頰黏膜上皮細胞及唾液腺細胞中。因此,唾液流量組成、唾液內抗體濃度、舌頭味覺改變、牙齒齒槽骨喪失、下額骨隨著年齡而產生變化,及口腔內疼痛感覺,也都受到荷爾蒙變化影響。余玲惠表示,針對更年期身體不適,荷爾蒙替代療法是西醫最常提出來的處理方法。此外,心理治療、飲食補充、芳香療法、牙科臨床處置、口腔衛生教育,也都可以幫助病人度過不舒服時期。

如何做好婚前準備?

如何做好婚前準備?

現在年輕人,很多人有婚姻恐懼症,其實,如果你做好一些功課,可以不必那麼畏懼婚姻!!現在提供婚前準備的四大要點,為你的幸福婚姻打好地基,幫你蓋出一棟最穩固安全的婚姻堡壘! 1. 婚前溝通前輩們有指點,婚前盡量挑三揀四,婚後盡量睜隻眼閉隻眼。你不會不好意思跟老闆溝通薪水以及公司的福利制度吧?那麼也千萬不要羞於跟老公講清楚婚後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婚後的理財規劃、子女生育問題、購屋觀念、與父母同住與否、甚至還有家事分配的問題,在溝通的過程中,你可以認清楚對方的性格與想法,雖然不保證對方婚後不會變,但至少你能更了解對方的個性與面對婚姻的態度,也可以思考自己到底能不能接受。2. 婚前契約常在新聞上看見好萊塢大明星要求另一半要簽訂婚前協議書,以防離婚時,自己的財產會大失血,那麼在台灣,簽定婚前契約是否有效呢?婚前契約的內容是否有效充滿爭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有效的婚前協議書必須是公證公開,同時需要律師認可的,關於婚前契約的詳情可以洽詢現代婦女基金會。經營婚姻如同經營事業,雖然是否簽定婚前契約見仁見智,但是婚前契約提醒你理性面對婚姻,不要被一時的浪漫沖昏了頭。3. 婚前算命或許很多人會想,「都什麼時代了,還來搞合八字這一套過時的東西?」算命這件事,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不過你如果對兩人的關係有所疑慮,找個朋友口碑推薦的命理師,利用比較可靠的算命方法(例如紫微或八字算法),諮詢一下命理師的意見,可以讓自己有些心理準備,無須盡信之,但是或許能提供你另類思考觀點,重新看待你與另一半的關係。4. 婚前徵信許多豪門世家,女兒兒子要嫁娶非世交家庭的男女,他們都會私底下找人徵信,調查一下對方的底細。雖然你只是平凡家庭,或許付不起徵信社的天價,但是從他的親朋好友口中了解他則是必要的喔,想方設法從他的朋友言談中探聽他的為人,或者觀察他與家人朋友的互動方式,都能幫助你對這個人有更深入的了解。經營婚姻需要智慧結婚需要勇氣,經營婚姻則需要智慧,婚姻不只是一門學問,還是一種哲學。經營婚姻沒有標準答案,但絕對少不了包容與體諒。擁有一樁幸福美滿的婚姻需要一些運氣,更需要一顆聰明糊塗心,結婚一定會為你的人生帶來轉變,但是好是壞,卻操之在你,好好掌握住專屬於你的幸福吧!

「我該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嗎?」

「我該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嗎?」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根據五年來針對超過一萬六千位更年期婦女所作的研究發現,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會增加以下疾病的風險:心臟病風險增加29%,乳癌增加26%,中風增加41%,肺部血栓增加13%;相對的,大腸直腸癌的機會會下降37%,子宮內膜癌降低17%,大腿骨骨折降低34%,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死亡機率降低8%。綜合來說,所有的心臟血管疾病(包括動脈和靜脈)機率增加22%,所有的癌症機會增加3%,所有的骨折機會降低24%,所有的死亡率降低2%。這一個大規模的研究計畫,起於1993年,原計畫於2005年結束,但是因為以上的結果,提早喊停。臺安醫院優生保健科主任 - 周輝政醫師表示,這一個研究的結果於美國醫學雜誌(JAMA)發佈以後,引起許多更年期婦女的恐慌,惠氏藥廠的股價應聲下跌24%,門診也有許多婦女詢問相關的問題。周醫師說,其實這一篇報導的重要性,並不在於全盤否定荷爾蒙補充療法。而在於強調「荷爾蒙補充療法無法預防心臟血管疾病」。因為除了對於心臟血管的作用,推翻以前的觀點以外,其他荷爾蒙可能帶來的益處和風險,包括乳癌風險的增加,以及骨折機會的減少,都是以前的研究就已經證實的。我們是不是該放棄荷爾蒙療法?補充女性荷爾蒙對於更年期所產生的更年期症狀,例如:熱潮紅、心悸、失眠、盜汗、情緒不穩、陰道乾澀以及頻尿,仍然是最佳的選擇。對於骨質流失,也有抑制的效果。因此NIH的聲明中也指出:「如果是短期使用荷爾蒙來緩解更年期症狀,好處仍多於副作用,是相當合理的用藥方式;如果是為了預防疾病而長期使用,因為NIH所發現的許多副作用,應該重新評估。」另外,這一篇研究報告也提到研究的限制:研究的結果僅限於0.625mg premarine和2.5mg provera的混合處方,研究結論能不能引用到較低的劑量或是其他廠牌的製劑,尚有疑問。無法區分這些副作用是雌激素或是黃體素所造成的,乳癌和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可能是黃體素的作用,因此針對10,739位已經切除子宮,只使用雌激素的婦女所做的研究,仍然繼續進行。實驗過程中,有42%的人停止使用荷爾蒙,有些則進入安慰劑組,對結果可能產生影響。周輝政醫師解釋,表示美國婦產科學院(ACOG)也發出新文稿,除了公佈荷爾蒙對於心臟血管疾病沒有預防的效果之外,就婦女所關心的乳癌部份,認為上述研究經過6.8年的觀察,乳癌的風險並沒有明顯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報告中雖然乳癌的風險會上升26%,但是其95%信賴區間介於1.00~1.59之間,就統計學上來說,沒有辦法說乳癌的風險會明顯增加。基於以上的報告,不論是醫師或是更年期婦女,使用荷爾蒙時都應該更為謹慎,周醫師建議:摒除「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用藥觀念。使用荷爾蒙的婦女,應該每年評估可能的益處和風險,再決定下一年要不要繼續使用荷爾蒙。考慮使用荷爾蒙的婦女,應該請專科醫師謹慎評估,而不要自行到藥房購買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肥胖、未生育、停經晚 慎防子宮內膜癌

肥胖、未生育、停經晚 慎防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西方女性癌症的第四位,在台灣也擠入女性癌症中的前十名,在常見的婦癌中僅次於子宮頸癌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較好發於更年期或停經後的婦女。約只有5~8%的病例發生在40歲以前,在45歲以後發生率明顯升高,最好發的年齡層約在55到69歲之間,在台灣罹病的女性平均年齡大約是在61歲左右。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科 - 黃文郁 醫師表示,一般在停經後若有陰道出血症狀,約有5%~10%可能為子宮內膜癌的病患。若發生在年紀較大的婦女身上,較會惡化,癒後也較差。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因子包括肥胖、多食用紅肉或脂肪的食物、從未生育過的婦女、較晚停經、及初經來得早的婦女、糖尿病、高血壓、賀爾蒙補充、或特殊藥物的使用(如乳癌病患使用Tamoxifene)等等。 黃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不像卵巢癌般,難以在早期發現及確定診斷,因為在癌症早期即有出血及異常分泌物的症狀,因此較容易在初期有症狀時,就藉由子宮內膜切片化驗而得知異常。一般而言,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方式在第一、二期以分期手術為主,再依期數及組織分化的良劣程度決定輔以其他治療。治療方式可採單純手術治療、單純放射線治療、合併手術和放射線治療、賀爾蒙(如黃體素或雌性素拮抗劑)、及化學治療等。子宮內膜癌的治療率高,一般在診斷確認後,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癌細胞侷限於子宮內膜,則全子宮合併卵巢切除,其治療率可高達 90 %以上,但若屬非常惡性類型的癌細胞,或可能侵犯超過子宮肌肉層,恐癌細胞擴散出子宮,在進行切除子宮後,應合併放射線治療。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症狀是停經後出血,如果停經一年以上發生出血,一定要趕快就醫。另外更年期間的婦女,若有異常的子宮出血,許多婦女會誤以為是即將停經前的亂經。一般更年期的亂經多半是間隔拉長,有時兩三個月才來一次月經,且經血量逐漸減少,終至整個月經不再來;但若是一個月來兩次以上,或出血持續超過一週,都應謹慎地進行進一步檢查。即使還未停經的年輕女性,如果長期亂經也要小心可能子宮有病變造成異常出血。黃醫師說,據研究顯示,多吃綠色蔬菜、新鮮水果、全麥麵包、β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 ,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低,一般婦女除了每年實施例行的抹片、乳房檢查外,對於有前述的高危險因子,尤其是肥胖、未生育、停經晚又有使用賀爾蒙補充的婦女, 因為罹患子宮內膜增生或內膜癌的機會相對增高許多, 不妨與醫師討論是否加作婦科超音波檢查,以期防範於未然。

成人過動症 9成患者不自覺

成人過動症 9成患者不自覺

現在許多家長及老師都聽過「過動兒」的名稱,其實「過動兒」並非醫療上的稱呼,它的專業名稱應該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或是我們簡稱的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 ),為恭紀念醫院精神科 沈君傑醫師指出,這類的兒童可能出現二種類型的特徵:1.過動hyperactivity、易衝動Impulsivity:過動顯示在孩子的活動量偏高,很難乖乖坐好,經常變換動作;衝動方面顯得較沒有耐心,經常有困難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經常說話過多,要什麼總要求立即的滿足,經常打斷或打擾他人,輪流或排隊時有困難等待。 2.注意力不良Inattention :做事較難專心,不易一件事從頭做到尾,容易分心,經常粗心,念書時常會有漏字、加字或跳行,常常無法定下來專心聽人說話,常常丟三落四,遺失東西或遺忘事物。上述症狀到某種程度就可能是「過動兒」。有時外表上看起來活動量並不大,卻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也有可能是ADHD其中注意力不良的類型;這樣的情形多半在七歲以前就會出現,而這樣的症兆多半會造成孩子在學習或人際上的嚴重困擾。但是約有1/3~1/2的過動症會持續到成年。沈君傑醫師說,事實上ADHD症狀通常會持續到成人時期。估計大約有 4% 的成年人患有ADHD,而只有約1/10的成人患者自覺並接受治療。在成年時期報告的症狀通常包括:易衝動、無法集中注意、無法專心、脾氣控制差和不安( restlessness ),這些作用會與超速違規、掉扣執照、無法維持工作、以及高離婚率的報告較多有關。在美國,有報告指出,憂鬱症和成人ADHD二種疾病,造成美國公司的莫大的損失。成人ADHD的影響行為包括:工作延遲、耽擱、因循,缺乏組織能力,情緒易波動,很怕無聊,經常換工作換老闆,常衝動作出不當決定,易超速違規駕駛,易酗酒或藥物濫用,低成就及低自尊,易罹患躁鬱情緒。沈君傑醫師表示,根據成人ADHD研究顯示,最好的ADHD治療方式是同時採用藥物和行為治療。這種治療組合除了處理ADHD專有的症狀外,也處理常伴隨ADHD的症狀,例如焦慮、憂鬱、人際關係和婚姻治療。對大部分的成人ADHD來說,以採藥物治療或同時採藥物與行為治療,反應最好。 研究顯示ADHD 影響的腦部區域為前額葉皮質、基底核、和小腦,這些區域都富含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的「神經傳導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會影響我們調節思想、情緒和行為,例如衝動、注意力和過動。 國內治療 ADHD 的中樞神經活化藥物主要為 methylphenidate  ( 利他能 Ritalin; 專思達 Concerta) ,其會協助腦中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保持平衡,而且也能將其化學溝通程序改善到比較正常的程度。

夏日美食解悶!蒐酷網天天送你試吃好康!!

夏日美食解悶!蒐酷網天天送你試吃好康!!

想要暑假吃遍東區美食,但擔心荷包大失血嗎?現在只要加入蒐酷網會員,就送妳免費試吃。將試吃心得投稿至蒐酷網,還有機會獲得免費的美食消費卷以及進口單車。提供試吃店家包含:Yogurt Art、DOZO、茶水攤、路易十四、味子、『The Villa Herbs 』、花彘燻、My 便當、唰鮮、德山、卡邦、可可歐、巴黎味。6/15至6/30的週一至週五,蒐酷網每日提供一次線上索取試吃名額的機會,每次提供十個名額,搶完為止。詳細活動細節請參閱:http://www.soku.com.tw/event9806/加入會員:http://www.soku.com.tw/login.asp

天氣濕熱、黴菌生 皮鞋悶出香港腳

天氣濕熱、黴菌生 皮鞋悶出香港腳

家住沙鹿的何小姐(化名)本身是私人公司的OL,由於公司規定上班必須穿皮鞋,因此每到炎炎夏日,容易出汗的何小姐就覺得雙腳既悶且熱,加上最近天氣時晴時雨,一遇到下雨天,走路上班的何小姐就必須整天忍著雙腳悶濕的不適感。一週前,她發現自己腳掌竟然開始長出一顆顆小水泡,又癢又痛實在受不了,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香港腳已纏上身。醫師提醒,台灣夏季潮濕悶熱的氣候最容易造成黴菌的滋長,民眾尤需提防香港腳的發生。香港腳的臨床上症狀不一,有的只有脫屑或產生腳底角化的龜裂症狀,但有的會出現水泡或趾間糜爛且劇癢難耐,嚴重者甚至合併細菌感染而引發蜂窩組織炎。香港腳並非無法根治,只是需要多些耐心,治療期間千萬不要放棄或三分鐘熱度,即使症狀消失後,也要再持續治療三~四個月,才能確保造成感染的真菌確實消失。皮膚科廖利亨醫師表示,黴菌喜好生長在潮濕溫暖的環境,若生長在頭部則為「頭癬」,在身體軀幹部則為「體癬」,在腳上則為「足癬」,即是香港腳,一般而言,並非每人遭到黴菌感染都會發病,若本身有抵抗力、個人衛生習慣良好,則會使黴菌發病情況降低。廖利亨醫師指出,門診中常發現民眾處理香港腳的方式是自行至藥房購買藥物或是聽信坊間偏方,由於此類藥膏多為複方並含有類固醇成份,剛開始塗抹時效果往往不錯,但是幾天後,病灶卻不僅不見得好轉還有惡化的趨勢。醫師特別呼籲,最好經過皮膚科專科醫師診斷再治療較安全。再者,預防香港腳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足部皮膚乾爽,平時少穿不透氣的鞋類,如果工作需要穿,也建議偶爾找機會脫下鞋子讓雙腳透透氣,平時可在辦公室準備替換的鞋襪,遇到下雨或流汗時才不會讓雙腳浸在水中。為了避免相互傳染,鞋子及襪子都應避免與他人共用、避免光腳走路,也不要用手抓病灶處,以免傳染於手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