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國內登革熱疫情升溫 建議加強清除戶內外積水

國內登革熱疫情升溫 建議加強清除戶內外積水

莫拉克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南部縣市許多地區積水成災。臺中市衛生局提醒您,因連日大雨造成戶外積水容器劇增,請即刻加強清理戶內外積水容器及積水處所,避免爆發登革熱疫情。 依據資料顯示,今年入夏後截至8月10日為止,登革熱本土陽性病例已有7例,皆居住於高雄市。台中市雖無發生本土病例,但因颱風來襲所造成之連日大雨,如戶內外仍有殘存之積水容器,將使登革熱防治工作功虧一簣。本局提醒民眾,水災後清理家園,應注意下列積水處所: 1.地下室、停車場若有積水請儘速將水抽乾,並保持乾燥。2.屋簷排水槽及水溝若有雜物或淤泥,應加以清除以保持排水暢通。3.雨棚及用以遮蓋物品的帆布、塑膠布積水,應儘速清除。4.巡視防火巷內是否有雜物堆積,若有請儘速清除。5.戶內外盆栽泥土表面多餘的積水應加以清除,水栽植物請每週換水並刷洗容器。6.勿使用水桶或容器接雨水,易造成病媒蚊孳生。7.環境周圍整頓後,若有大型垃圾及廢棄物,請通知環保局協助清運,避免雨後再度積水形成孳生源。該局呼籲民眾,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季節,除應主動清除室內外積水容器外,並請配合衛生單位疫情調查等相關防疫工作,如有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如: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請儘速就醫,並告知是否有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史。 境外移入病例方面,今(98)年截至8月10日為止有126例,主要感染地為:印尼56例,越南35例,泰國10例,菲律賓9例,柬埔寨6例,其他10例;去年同期境外移入病例為114例。由於今年境外移入病例較去年同期略增,也增加國內防疫的壓力。唯有全民確實清除孳生源,方能有效防範登革熱的傳播,確保市民的健康安全。另有關風災後之居家環境消毒,建議民眾可購買市售的漂白水使用,一般濃度約為6%,稀釋方法為漂白水1杯,再加入99杯清水中即泡製完成。另亦可以1瓶蓋之漂白水加上5公升清水稀釋消毒。擦拭後,靜置五至十分鐘,等待漂白水確實發揮殺菌功效,之後再使用清水沖洗或擦拭方才清潔殺菌的區域。用剩之漂白水,則務必再用大量的水稀釋一遍(勿少於一百倍)才倒入廚房汙水道或戶外水溝,以免汙染水源。

全方位家庭培訓班 提供失智症照護知識

全方位家庭培訓班 提供失智症照護知識

92歲的黃奶奶(化名)多年前經醫師診斷患有失智症,平時皆由女兒李小姐(化名)一人獨自照顧,因黃奶奶的日常生活作息日夜顛倒甚至會有妄想及幻覺的現象,也因此影響到李小姐也跟著作息顛倒、照顧負荷過重。但在李小姐參加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培訓班之後,情況有了改善。依據國內研究調查顯示臺灣地區65 歲以上人口失智症盛行為2-4%,若以臺北市98年6月人口數推估,臺北市65 歲以上罹患失智症人數約為6,506至1 萬3,013人,80歲以上老人盛行率更高達20%,平均每增加5歲盛行率就增加一倍。臺灣每年約有1萬5,000名新的失智症案例產生,平均每27個家庭就有1個家庭中有失智症長者需要照顧,約8萬多個家庭正面臨失智症照顧的考驗。失智症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障礙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擾行為,一名失智症老人可能影響22.7人的生活,其中包括親人及朋友,主要照顧者更成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據研究顯示有30~83%的失智症老人照顧者有憂鬱的情形發生,長期下來常導致照顧者產生身心負荷症狀,甚至間接影響照顧者的工作及正常社交活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5年10月起,實施全國首創的「輕、中度失智症長者樂齡音樂健康照護活動」,並積極推動失智症多元化的社區照護服務,於今(98)年特別委託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萬芳醫院、三軍總醫院、馬偕紀念醫院及關渡醫院辦理失智症家庭照顧者培訓班。培訓班課程內容包括失智者之日常照顧技巧、用藥及營養注意事項、社會資源的運用、經驗心得分享及音樂藝術等治療課程,提供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所需之照護知識、技能與照護資源,並推動失智症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協助個案及家屬建立個別的支持性照顧環境,減輕失智症照顧者之壓力。衛生局特別提醒有意參訓的市民朋友,請趕快報名(開課時間及報名專線詳見附表),若民眾想知道更多訊息可洽訓練單位報名或撥打1999市民熱線(外縣市請撥02-27208889)轉7082洽詢。

車禍導致牙齒”缺很大” 雷射植牙擺脫植牙恐懼!

車禍導致牙齒”缺很大” 雷射植牙擺脫植牙恐懼!

『從小聽到”牙醫”兩個字就會莫名的恐懼,只要想像牙醫師從嘴裡把牙齒硬生生拔起就會緊張地顫抖,因為怕痛的緣故,就算偶有牙齒酸痛,也會硬著頭皮忍住疼痛,直到被牙痛折磨了好幾天,才願意妥協就診;到了牙科診所,醫師還沒開始看診,我的哭喊聲早已嚇壞在門外等候看診的病人』,回想起兒時看牙的經過,郭小姐感嘆的說:『牙痛不是病,可痛起來要人命! 現在,因為兩年前車禍導致近20顆缺牙的問題,竟得長期與牙醫師配合,幸好國內植牙醫療技術的進步,雷射植牙讓我擺脫對牙醫的恐懼!』黃博祺醫師表示,許多民眾都害怕傳統植牙手術,使用手術刀翻瓣縫合所帶來的疼痛感,另外,還有許多民眾想趁著暑假期間進行植牙療程,但礙於農曆七月不能動刀的民俗禁忌,錯過了安心植牙的好時機,現在,隨著植牙技術的進步,植牙已不需再動刀,可利用高科技水刀雷射,以水分子為介質,利用360度無死角照射進行植牙手術,卻不破壞牙周其他健康組織,不但大幅度降低植牙產生的疼痛感,而且雷射定位的準確性較高,更增加植牙的成功率。黃博祺醫師說,倘若要進行植牙手術,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是健康的口腔環境,如病人患有牙周病症狀,就需於植牙前將牙周病治癒,但傳統的牙周病治療,大多是利用手術切割的方式,包括切割牙齦、翻開牙齦、針對發炎組織進行清除的動作,術後容易發生腫脹、疼痛等不適的症狀;黃醫師指出,現在利用雷射治療牙周問題,就不需動刀刮除牙齦及齒槽骨,運用雷射光纖在口腔內進行治療即可,不但治療時間短,術後恢復期也較傳統手術快,相對地縮短牙周治療及植牙手術過程中需要等待的時間。影響植牙治療的成功須考量的因素很多,黃醫師建議,民眾接受植牙手術前,應請醫師提供整體全口口腔評估,以釐清是否有影響植牙成功率的危險因子,再選擇適合的治療計畫,另外,黃醫師也補充,植牙手術是最後的打算,民眾平常應注重口腔的衛生保護,才識正確的口腔照護防禦概念。

西洋參茶有助補氣消暑 暑假騎單車不怕氣喘吁吁

西洋參茶有助補氣消暑 暑假騎單車不怕氣喘吁吁

入暑以來高溫紀錄連連攀升,許多民眾想把握好天氣,結伴出門騎腳踏車樂活一下,沒想到隔天卻出現頭部悶暈、頸部僵硬、腿部肌肉痠痛、及全身無力等情況,中醫師張鈺鑫表示,高溫下騎單車不但水分流失大、也可能耗盡體力,容易導致氣虛及中暑,反映在人體則是有胃口差、易疲倦、或頭暈的感覺,因此建議民眾外出騎車時,應注意適度休息,舒展筋骨,並且身著質料較好之排汗衣褲來幫助汗水排出,以避免中暑,另外亦可飲用簡易自製的西洋參片或粉光參茶(建議不宜使用高麗參)來益氣解熱,除補充水分外,因為太熱沒有胃口的民眾,平日也可於烹調時多加薑片同煮,來調節脾胃,舒緩腸胃悶脹及食欲不振的情況,其他如四神湯,內含蓮子、芡實、茯苓、淮山等補益藥物,能增強脾胃機能,祛除夏日的濕氣,也是很適合在夏天食用的中藥湯品。除了運動傷害之外,張鈺鑫中醫師表示,夏天診間也常見有習慣性皮膚過敏狀況的民眾前來問診,其中常有人抱怨使用抗過敏藥物雖然解決了紅腫癢等急性症狀,卻總是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通常會建議這些患者,要耐心接受調整體質的療程,才能從根本治療過敏的情況。張鈺鑫醫師解釋,中醫治療可分為三大階段,首先是「緩解急症」,接下來就要開始透過調整飲食、改變生活習慣、給予運動建議、及找出生活環境的問題等方式,來幫助患者「調整體質」,當身體恢復自然的平衡後,就必須以正確的「養生」之道來維持健康。要瞭解何為體質,首先須認識中醫所說廣義的體質,包含形、精、氣、神等四個層次;若用車子來比喻,「形」代表車子的外殼,也可說是人顯現於外的形體;「精」即人體內有形的物質,如血液、體液等,可比喻為存在於車內的油料,而汽油燃燒所產生的動力,就是所謂的「氣」,代表人活動所需的能量,而「神」即為車內的駕駛,也就是人的精神意志。張鈺鑫醫師指出,以上三種體質在臨床上可能會出現相互混搭的複雜情況,如虛寒及虛熱同時出現,即所謂寒熱不和型,常見於體弱的老年人或生產後的婦女,這種複雜的體質須靠專業的中醫師來協助診斷及開立處方,並提出長期的調養建議方案,才能幫助患者及早恢復健康,提高生活品質。中醫認為健康的人體,需要同時關注人體內質量(精)及能量(氣)的狀態是否平衡,因此常見的中醫體質大略分為三種:一、陽氣虛(虛寒型):指容易疲累,有氣無力,生命能量不足的狀態,較常見於老年人或運動量不足的成人或兒童。二、陰血虛(虛熱型):指體內滋潤條件不足,所導致的人體熱度上升。譬如兩個裝不同水量的茶壺同時加熱,水量少的茶壺一定溫度較高也較容易煮乾,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身體虛弱的人也會有上火的情形。這類體質常見於停經後的更年期婦女,因內分泌賀爾蒙的變化而導致體質的轉變。三、痰濕型:指氣血循環效率差,體內水分代謝不良,此類體質者常有舌苔偏白、身重、肥胖、大便呈現軟便而不成形等情況,常見於好飲酒者,但夏天如果嗜吃過多冰冷食物,亦可能會出現痰濕的狀況。而像前述的過敏體質民眾,也需要藉由內服藥物來調理體質,搭配運動導引療法(如氣功、瑜珈等運動),並遵循日常生活中宜忌食物的建議,同時減少暴露在易引起過敏反應的環境中,用這種和緩的方式幫助患者找出內在的病因,去除干擾身體正常運作的因素,並利用適當的藥補及運動,引導身體回歸正常運作的軌道,即中醫所謂的扶正氣。讓身體回歸平衡,不違反正常的內在運作,人自然感覺舒服又健康,正是現代中醫的核心原理。

慈濟血管瘤義診 請儘早預約

慈濟血管瘤義診 請儘早預約

血管瘤在小兒外科病人中相當常見,有多種類型,大致可分為微血管型、海綿型及混合型等。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草莓形血管瘤,屬微血管型,典型症狀是出生時只是一個小紅點,彷彿像是起紅疹或被蚊子叮到,在六到九個月中急速長大,然後就停止長大而慢慢消退。以海綿型為主之血管瘤則不易消退,在臨床上可以長在任何部位,超音波在診斷上有很大的價值。 大多數的血管瘤主要是影響外表,但如果長在較重要部位可能影響生理功能,例如長在眼皮就可能影響視力,長在呼吸道內就可能影響呼吸,長在口腔內就可能影響進食,長在肛門就可能影響排便。很大的血管瘤也可能造成心臟負荷過重而導致心臟衰竭,或引起血小板過低。 血管瘤在初期的前幾個月變化很快又很大,必須密集觀察。一些長在重要部位的血管瘤,例如臉上、口腔、肛門及生殖器等,最好能及早治療,才有理想的結果。花蓮慈濟醫院整形外科與陳明庭血管瘤基金會、陽光基金會十五日下午一點在雷射醫學中心舉辦血管瘤義診活動,有意參加義診的鄉親,請撥電話(03)8561825分機3251或3252,洽社工師蘇倚萱預約。

耕莘援助南台災民 為八八水災祈福募款

耕莘援助南台災民 為八八水災祈福募款

莫拉克颱風橫掃全台,讓這塊土地的民眾遭逢50年最大的水患,造成南台灣-嘉義縣、台南縣、高雄縣、屏東縣及台東縣極大的傷害:民眾家園殘破、親人別離兩隔;眼見電視畫面、報章陸續公佈的訊息,我們的同胞陷身苦難,聽者、聞者無不動容,為其掬淚、感傷!幸而,這塊土地的人民再次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大家同感哀傷之餘,各界早已陸續發起相關賑災活動,期望讓身陷災患的同胞們早日脫離困境。秉持「愛主愛人.尊重生命」為願景的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即日起除請全體同仁為災民們誠心祈禱,希望他(她)們早日脫離風災之外,並與社會愛心賑災團體同步,發起『耕莘有情 處處有愛』為八八水災祈福募款活動,展現天主所賦予的「醫療傳愛」使命,期盼用所有耕莘人全心援助的奉獻精神,帶動社會上的民眾共襄盛舉!「十萬、八萬不嫌多,十元、八元不嫌少」,院方表示,如果您願意慷慨解囊,可親自來院將捐款奉獻於E棟一樓服務台的奉獻箱(不開立收據),如果您需要開立收據,則可至院內社服室捐款,本院會將所有募集到的愛心捐款,送交財團法人天主教會明愛會及其他急需援助之災區做最妥當的處理,另外也將刊登捐款者姓名與捐款金額於耕莘醫訊「捐款芳名錄」上。天主教耕莘醫院指出,敬請社會大眾與我們共同盡一份基督子民的關懷,發揮濟弱扶傾的同理心,彰顯天主的大愛,努力為救災的工作付出愛心,幫助他(她)們早日脫離這場50年來最大的災患。

阮綜合醫院結合北醫大體系 投入災區醫療救援

阮綜合醫院結合北醫大體系 投入災區醫療救援

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災區居民流離失所,民生物資缺乏,受傷災民急待醫療救援。阮綜合醫院院長阮仲洲,為臺北醫學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出生於屏東縣林邊鄉的他,眼見林邊鄉及緊鄰的佳冬鄉親身陷困境,急需醫療物資援助,責無旁貸付諸救援行動,而考慮這將是一個長期的人道救援工作,因此特別商請母校北醫大體系提供援助,校方一口答應,包括: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共同認養林邊鄉及佳冬鄉,籌組醫療團隊進駐,設立醫護站,投入災區醫療救治工作。北醫大體系第一批醫療團隊包括:醫師二名、護理師二名、行政人員一名、將搭乘一部專車,載運相關醫療器材、藥品等,預計下週出發與阮綜合醫院團隊會合,共二組醫療團隊、二部專車前往災區服務。北醫大醫療體系多年來積極參予海內外醫療服務奉獻與人道救援工作,多次率領行動醫療團援助友邦、提供友邦國家醫事人員訓練等,來傳達對台灣以及世界的關懷與參與。海外行動醫療團足跡遍及瓜地馬拉、史瓦濟蘭、菲律賓、越南、寮國…等,對於遠征式的醫療服務,具有完備豐富的國際醫療經驗。除了醫療團隊援助之外,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李祖德更拋磚引玉,率先認購臺中縣和平鄉偏遠山區受災果農上百盒水蜜桃,希望為損失慘重的災區農民略盡綿薄之力。同時北醫大體系亦於日前發起一校三院(北醫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 全體員工「一日薪樂捐」募款;而受災家庭學子就讀本校,其98學年度第一學期學雜費全部優免等,以實際行動,對災民同胞伸出援手,發揮「人溺己溺」人道精神,協助同胞重建家園、共度難關。

子宮內膜異位小心造成腎臟發炎

子宮內膜異位小心造成腎臟發炎

今年四十九歲的王小姐(化名),近幾年常發燒腎臟發炎,以為是感冒到診所求診,且腹部超音波已告知右側腎臟水腫,她不以為意。直到今年四月才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求治。經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是子宮內膜異位作祟。當時王小姐住院還曾高燒經39度,後來腰部放了一條導管,以排出腎臟血水或尿液(經皮穿腎尿液引流)才退燒。經腹部電腦斷層發現輸尿管肥大,研判可能輸尿管腫瘤,合併腎水腫。核子醫學腎功能檢查顯示右邊腎臟已完全失去功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泌尿科醫師賴昱維指出,當時做輸尿管鏡檢查發現整個輸尿管都被腫瘤塞住,進而損及腎臟功能,且輸尿管切片病理報告為子宮內膜異位。賴昱維認為,王小姐的子宮內膜已跑到右邊輸尿管,組織內部形成一團息肉,造成輸尿管完全阻塞,無法順利排尿。與王小姐討論後,為了避免反覆腎臟發炎腰痛,且右側腎臟已完全失去功能,於是施行腹腔鏡右側腎臟輸尿管切除手術,術後第一天就可進食,第三天就可以出院。術後傷口較小、較美觀,也較不疼痛。他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是良性,也有可能像癌細胞一樣,隨血流侵犯身體其他組織。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於泌尿道的機率約12%,發生在膀胱、輸尿管、腎臟的比率為40:5:1,累及輸尿管大部位於下1/3段,單側常見。一般而言,輸尿管良性腫瘤會採取保守性治療,讓輸尿管保持通暢以維護腎功能完整。王小姐一年以前就知道右邊腎水腫,卻沒有積極治療,到最後整顆腎臟壞掉。因反覆腎臟發炎腰痛且右側腎臟已完全失去功能,賴昱維建議將右邊腎臟輸尿管切除,手術方式有傳統開刀與腹腔鏡手術。他說,與傳統開刀方式比較,腹腔鏡手術傷口小、失血量較少、術後較不疼痛且復原較快。

東基前進達仁鄉台坂村 提援醫療支援

東基前進達仁鄉台坂村 提援醫療支援

台東基督教醫院繼十一日加派第一組醫護團隊前進大武鄉後,昨(十三)日清晨七點緊急增派第二組醫護團隊,含醫師、護士、藥師各一名,已搭乘空勤直昇機前進達仁鄉台坂村,把醫療照護送到這個交通阻隔、情況仍未明的山村。這組醫護團隊原訂十二日下午搭直昇機前往,後接獲通知改由十三日清晨七點出發。莫拉克颱風重創台東以來,南迴公路、鐵路在太麻里鄉泰和段遭洪水吞沒,台東縣太麻里鄉南部、大武鄉、達仁鄉對外交通全數中斷。欲前往位於台九線旁的大武急診醫療站已是困難重重,要前往更山裡面的達仁鄉土坂村、台坂村更是難上加難。憂心達仁鄉民醫療照護的迫切需求,尤其是慢性病患的用藥即將甚至已經告急,東基決定緊急增派第二組醫護團隊,在台東縣衛生局協調下,搭乘空勤直昇機直接飛往台坂村,第三組前往土坂村的醫護團隊預計十四日出發。第二組醫護團隊包括樂俊仁醫師(神父)、王麗玲護士、王琴香藥師,三人皆是達仁鄉IDS山巡團隊(山地鄉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的成員,長期接觸達仁鄉,尤其清楚台坂村的情況。進入該村檢查哨前的橋樑無法通行,村內情況未明,樂俊仁醫師一行人除了醫療照護,還負有評估及回報當地狀況的任務。進駐大武急診醫療站的第一組醫護團隊,除了支援該醫療站外,還驅車前往安朔村為災民送藥,也努力尋求前往受困山村的便道,例如:土坂村、台坂村的通路。探路的結果是交通仍然中斷,因此東基才增派第二組醫護團隊直接進駐台坂村。十一日,兩位住在安朔村的老人家,他們的慢性病用藥即將吃完,又因路況惡裂無法前住大武急診醫療站拿藥,正憂心苦惱之際,正巧看到莊光輝醫師、吳筑萱護理師、周凱健醫師把藥親自送到家,驚訝之餘,也欣喜萬分。另一位阿公則是痛風用藥已經吃完,正處於痛風急性期,身體很不舒服,醫師即時的診治及用藥,讓他舒緩不少,醫師親自上門為他看病,讓他感激不已,連說謝謝!莊光輝醫師表示,十三日計畫前往位於更山區的達仁鄉新化村探視。

花蓮慈院停辦院慶活動 募心募錢投入賑災與重建

花蓮慈院停辦院慶活動 募心募錢投入賑災與重建

莫拉克颱風豪雨,重創南台灣,造成無數災民流離失所,花蓮慈濟醫院全體員工感同身受,將停辦十五日的院慶大會與十六日的路跑活動,並在明天早上號召員工、邀請鄉親出錢出力,投入援建組合屋的志工行列,作為花蓮慈院邁入第二十四年的新里程起點。 莫拉克颱風豪雨,水災、土石流造成南部縣市無數災民被迫離開家園,無家可歸,還有無數家庭破碎,生活陷入困境,更讓許多鄉親一生的心血在一夜間化為泡影。花蓮慈院除在十一日成立風災捐款處,號召員工參與,積極募心募款,送愛到災區,明天上午八點三十分,將在門診大廳廣邀員工與鄉親志願投入組合屋援建工作。 自風災發生以來,感恩慈濟志工已深入災區,合心、協力,關懷、膚慰災民的心,送物資、供應熱食,協助災民整頓家園,並展開全面性居家關懷,視鄉親實際需求發送五千至一萬元元不等的慰問金應急。院長石明煌說,整個南台灣的災民救助、災區重建,不僅是一個長期工程,更需要龐大的善款投入。 慈濟基金會已發起「八八惡水毀大地;秉慈運悲聚福緣」,啟動中長期賑災專案。各地慈濟人也已開始總動員,全力推動募心募款、社區及企業愛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花蓮慈院社服室成立莫拉克風災捐款處至今已募得將近四百九十五萬元,感恩院內醫護、員工、志工及鄉親這三天來的愛心響應。今天下午三點,花蓮市婦女會理事長呂善華偕同幹部到院捐出六萬三千元,她說,在媒體上看到慈濟志工走在最前爲災民做的一切很感動,她們與會員也將持續響應慈濟募心募款行動,幫助災民。 石明煌院長說,慈濟第一批安身工程將在台東啟動,預計先援建九十五戶簡易組合屋,安置這群失去家園的民眾,屆時不僅需要大批的志工參與,更需要醫護員工及鄉親持續挹注善款,以期早日協助災民走出風災陰霾。 明天上午八點三十分起,在花蓮醫院大廳將有組合屋志工報名、登記活動。誠摯的邀請醫護員工踴躍站出來,用行動走進災區,合心協力打造大愛組合屋;也竭誠歡迎鄉親參與。 花蓮慈院醫療團隊也已自十二日起前往台東縣太麻里義診,參加首梯義診的醫護、藥師登記非常踴躍。石明煌院長說,待災區道路打通後,預定至少在當地設立二處醫療站,屆時需要更多的醫護、藥師投入,到災區照護災民的病苦與心靈傷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