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接種疫苗 六大步驟馬虎不得

接種疫苗 六大步驟馬虎不得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臺北市H1N1新型流感住院病例,至昨日止無新增住院病例,自98年6月1日至11月26日上午6時止累計99人(其中住院6人、出院89人、死亡4人)。臺北市公私立高中以下學校停課數,本日新增19校(園)、20個班級,復課33校(園)、40個班級,目前共計50校(園)、79個班級停課中。依照行政院衛生署配發之H1N1新流感疫苗,目前於本市各公私立國小設站接種之疫苗皆為國產疫苗。為確保校園疫苗接種安全,本市一律要求接種醫院及學校確實依循新流感疫苗接種六大步驟:第一:確認家長同意書。在接種疫苗之前,應先請父母簽下「H1N1新型流感疫苗接種通知說明及同意書」,並請將填寫好的接種同意書,繳交給相關負責人員。第二:由導師、學校工作人員協助確認學生身分。第三: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並告知疫苗禁忌,發燒及對雞蛋過敏者等,都不適合施打疫苗。第四:依照學校及工作人員指示,排隊接種疫苗。 第五:接種後回到班上休息觀察30分鐘,防止少數人可能會有過敏或身體不舒服。第六:回家後留意身體變化,若出現輕微疼痛、紅腫等症狀,都是接種疫苗的正常現象,大約一到兩天就可自行痊癒。但如果出現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等不適症狀,要趕緊去看醫生。

『小而美』天母精緻西餐廳「迷你特餐」三百塊有找

『小而美』天母精緻西餐廳「迷你特餐」三百塊有找

近來市場知名飲料業者紛紛推出迷你瓶,以小容量的包裝與誘人價格鎖定女性及青少年族群因而大賣,顯示消費者越來越重質不重量。這股追求「小而美」風潮也吹到餐飲業來,開店即將滿十週年的天母歐鄉小酒館最近推出「迷你特餐」,讓天母區的消費者多了一樣新選擇!正統的西餐廳,一般是主菜搭配前菜、沙拉、湯品、飲料與甜點,繁複的料理作工,精緻的品質與優雅的氣氛,是其主要特色,一份西餐的價格約莫500塊起跳,也因此西餐很難與平民飲食畫上等號,在早期台灣歷史中,西餐廳更是上流社會的代表詞,如今西餐廳卻紛紛轉型,料理風格更具創意、價位也更親民了!歐鄉小酒館以同樣正統西餐廳的裝潢擺設,菜色一樣不少,只是在主菜份量上微調。歐鄉老闆娘賈小姐表示:「我們發現許多客人不希望在中午的時候就吃的太飽,畢竟『大餐』通常都在晚上吃,所以我們調整菜色內容,改變一般給人『份量十足』印象的西餐套餐,讓喜歡西餐的顧客一樣能在白天時以合理的價格、份量享受到精緻的料理。」為了滿足喜歡嘗鮮的消費者,主廚也持續研發新菜,每兩個星期菜色會做更換。歐鄉第一波「迷你特餐」主打菜有泰式辣味燒牛、獵人雞薄餅盅和綠大地海味捲,想要品嚐第一波「迷你特餐」的消費者,只要星期二至星期五的午餐時段光臨歐鄉,即可以250元的平價吃到。賈老闆娘希望透過「迷你特餐」,能夠讓更多來天母逛街的年輕人,發現小巷弄中的精緻西餐廳可以是另一種用餐的好選擇。天母歐鄉電話:(02)2876-1610

曾祖母看不懂的東西不要吃

曾祖母看不懂的東西不要吃

想像一下你的曾祖母正陪著你推著購物車逛超市,她駐足在乳製品區,拿起一條裝在軟管中的Go-Gurt優格端詳了一陣子,不清楚這到底是食物還是牙膏?又要怎麼吃進嘴裡?你大可告訴她這是要擠出來吃的優格,不過如果她再看了成分標示,我相信她會有一大堆理由懷疑你說的不是實話。沒錯,裡面是有一點優格,可是還有十幾種看起來跟優格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像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基改玉米粉、明膠、卡拉膠、磷酸三鈣、天然與人工甘味劑、維他命……那些即使看了名稱也不懂,完全不像食物的東西。(其中「莓果泡泡糖口味優格」有一長串的成份標示,就是沒有莓果或泡泡糖。)曾祖母時代簡簡單單用牛奶加活菌做出來的優格,怎麼會變得那麼複雜呢?像Go-Gurt優格這種東西還是天然食品嗎?或根本不是優格?或者只是一項食物商品?市面上的確有千百種看起來像食物,但從前的人根本無法苟同的商品,比如早餐燕麥條,切開來可以看到裡面的白色條紋代表牛奶,實際上跟牛奶沒有關係;「含蛋白質的水」和「不含奶的奶精」;看起來像起司蛋糕,卻完全不含牛奶的東西;類似瑞士捲(裹著類似奶油的內餡),不會壞的蛋糕。對了,不會壞的東西千萬不要吃,這條原則可以加進來。不吃內容複雜的食物商品,除了避免各種化學添加劑、玉米和大豆製品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理由。食品科學做出來的東西另外有一個問題,就像古梭所說的,這些商品會欺騙你的身體。人對於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食物,會先用感覺器官評估之後,再傳達訊息給身體其他部分來做適當的回應,可是人工色素、人工香料、合成甘味劑和新式油脂厲害之處,就是讓我們的感官辨認不出食物的真假。所以會騙人的東西,從標示上便看得出端倪,如果只依賴感官,很可能一時不察就吃下去了。人類用醃製、發酵或煙燻的方式來保存食物的歷史很悠久,不過工業化加工的目的並非只是延長食用期限那麼單純。今天的食品加工是為了增加銷售量,利用人類天性偏愛甜食、油脂和鹽的演化特徵所做出來的。這些物質在自然界並非隨手可得,對食品科學家來說卻是可以用低成本輕易做出來的東西,讓加工產品引誘人們攝取超過對自己有益的量。「好吃又不會飽!」大概是多數加工食品行銷商喊出來的口號,不過熱量密度卻比天然食品更高。它們通常含大量的糖和油,水份、纖維和微營養素卻很少,套句行銷用語,就是「愈讓你發胖的東西愈沒有營養。」相信這項曾祖母條款會讓你把很多這類商品放回去。但是這還不夠。拜FDA在一九七三年主動放寬限制之賜,食品業者擺脫仿製食品加註的限制,任意去改變那些「眾所周知的傳統食品」,曾祖母還是很容易上當,以為她看到的就是真正的麵包和起司。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需要多知道一點內幕,才有能力看穿冒牌貨。(本文摘自:食物無罪,由平安文化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2/6/113.html

狂灌汽水 40歲男子癱瘓

狂灌汽水 40歲男子癱瘓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周秉箴醫師表示,日前一位40歲男性因清晨醒來竟發現雙腳完全無力,連抬腿都有困難,無法下床走路,於是家人趕緊送他到該院急診。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發現,這位患者的意識很清楚,講話吞嚥也沒困難,雙手正常,感覺神經也無異常;抽血除鉀離子偏低,其餘皆正常,故推測雙腳無力可能跟鉀離子偏低有關。經問診後懷疑可能是得了「周期性麻痺」。之後,經過住院詳細檢查,確定是罹患了甲狀腺毒性周期性麻痺。周秉箴醫師表示,這位患者的身體十分健康,平日很少生病,也有規律運動;沒有腹瀉或嘔吐的狀況,也沒有服用造成鉀離子偏低的利尿劑。但最近一個月,他覺得走遠路或爬高層樓梯時,大腿有些吃力,但休息過後會改善,所以也不以為意而未就醫。但患者表示他平常很喜歡喝飲料,尤其是可樂、汽水之類,一次都買整箱。發病的前一天晚上,因為剛運動完口渴,一口氣喝了兩千毫升的汽水,可能是大量的糖分造成鉀離子下降,誘發全身無力。周秉箴醫師指出,一般人不會因為喝太多可樂、汽水而出現上述這種症狀,患者會有無力情形是因得了「周期性麻痺」。造成「周期性麻痺」的原因很多,有些人是因為本身的基因異常所引起的,也有些人是因為其他的疾病或藥物所引起的。在台灣的低鉀性周期性麻痺的患者中,因甲狀腺機能亢進所引起的佔了多數,所以對這些患者醫師通常都會檢查甲狀腺的機能。患者只有在甲狀腺機能異常時才會發生,若甲狀腺機能控制正常則不會發病,一旦患者處於甲狀腺機能亢進時,很容易在高糖分飲食或激烈運動後誘發無力。甲狀腺亢進治療後狀況可得到改善。不管是那一種周期性麻痺,目前都可以藥物治療來減少發作的次數或是加速發作時的恢復。周秉箴醫師表示,新竹醫院每年都會遇到二至三例的週期性痲痺患者。因此,建議有甲狀腺腺機能亢進的症狀,例如體重減輕、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狀的患者要提早就醫。

「改良式單一切口微創手術」降低手術成本

「改良式單一切口微創手術」降低手術成本

「單一切口微創手術」可說是外科的革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團隊今年初引進「單一切口微創手術」,它將原本使用腹腔鏡手術的多個小型切口,整合至一個0.5至1公分傷口,不但疼痛減少,治療效果相同,術後復原快速且幾乎不會留下疤痕。北醫附設醫院外科團隊從2009年1月至11月,已執行該手術計163例,平均每二天即執行一例,目前廣泛運用在急性闌尾炎、大腸小腸腫瘤、膽囊切除等,成為外科腹腔手術首要選擇。北醫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梁宏華表示,「單一切口微創腹腔鏡手術」把腹腔鏡的三個小傷口簡化成一個,並將傷口隱藏於腹壁上的天然疤痕─也就是肚臍的位置,讓術後幾乎看不到傷口,成為無疤痕手術,同時可以縮短患者術後所需的恢復時間,進而縮短住院天數。執行「單一切口微創腹腔鏡手術」國外所使用的高科技手術材料所費不貲,而且國內尚未核准進口使用。北醫附設醫院外科團隊改良韓國的手術,先以透明的傷口保護套套在肚臍口,再接以外科手套形成一個手術套管,然後將手套手指末端剪開,讓腹腔鏡及手術器械通過手術套管進入腹腔進行手術。這項「改良式單一切口微創腹腔鏡手術」的優點,讓醫師在進行手術時器械便於進入腹腔,同時可以大幅降低手術耗材成本,節省病患的荷包。北醫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魏柏立表示,外科團隊從今年1月迄今,執行「單一切口微創手術」共163例,包括:膽囊摘除110例、小腸腫瘤2例、大腸腫瘤1例、以及從4月才開始為急性闌尾炎病患執行該手術至今計50例。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腹部急症,多半發生在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而女性被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的機率略高於男生,每人一生中的危險值約為7%。「單一切口微創手術」除了帶給患者很好的療效以及更少的術後疼痛,術後傷口的護理更為簡單,不易因傷口感染而增加住院的天數。在術後傷口的美觀上,於肚臍上只有微小近乎無疤痕的傷口,更是得到患者很高的滿意度,特別是女性年輕族群。愛美是人之天性,「單一切口微創手術」提供給患者一個完整的治療,同時幾乎沒有疤痕的手術選擇。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7781

淺談退伍軍人症

淺談退伍軍人症

在醫院服務多年,總會遇到一些特別的疾病或病患,署立桃園醫院護理科 邱淑芳護士表示,印象最為深刻莫過於退伍軍人症﹙Legionnaires’disease﹚。    邱淑芳舉例說明,一位旅居美國華僑,夫妻一同回台旅遊已一個月,生活過得非常愜意,卻因發燒三天門診治療無改善後住院求治。胸部X光呈現肺炎情形,住院後每天仍有發燒至39~40.3℃,且身體越來愈虛弱,病人及家屬非常擔心,其兒女常使用國際電話與醫師討論病情,經由尿液檢驗得知:Legionella Ag(+),因而確立診斷。 邱淑芳解釋,退伍軍人症是1976年美國退伍軍人協會聚會時造成200多名退伍軍人感染而命名,此症歸類六點值得注意的:目前無人傳人的病例發生,尚無需進行隔離措施。潛伏期通常2-10天。初期症狀有發燒、頭痛、厭食、胸痛、體溫常高達40℃、胸部X光檢測很難與其它肺炎區分等。此菌喜好於25-50℃的環境。冷卻水塔是重要的感染來源。危險因子:男性比女性多,40歲以上有較高發生率,抽菸、喝酒、慢性肺病、洗腎、糖尿病、免疫不全患者都是高危險群。 邱淑芳提醒民眾,最近氣溫轉冷,退伍軍人症會經由旅館或溫泉造成感染;居住地等也需定期清洗水塔、冷飲水機及出水口,防範重於治療,將感染途徑降到最低。

豆腐製品不合格率高達61.9%

豆腐製品不合格率高達61.9%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進行市面散裝豆素製品專案抽驗計畫,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及過氧化氫等食品添加物;以產品類別分析,以豆腐製品不合格率最高(61.9%)。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持續追查來源,若調查違規屬實,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條,處分製造業者3 ~ 15萬元罰鍰。未提供產品來源者亦依同法第35條,處以販賣業者3 ~ 15萬元罰鍰。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容易與水蒸氣一起蒸發,難溶於水,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在9~15小時內可從尿中排出,過量食入苯甲酸會刺激腸胃道引起胃痛,也會對肝腎產生影響。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苯甲酸可使用於「豆乾豆皮類」產品(以大豆為主原料,經由加工製成之產品,傳統市場販賣之方豆乾、豆乾丁、豆乾絲、豆皮、豆包、素雞等以及經過調味之完整包裝之休閒豆乾食品),惟其用量為0.6 g/kg以下,但不得使用於豆腐產品(包括板豆腐、凍豆腐及臭豆腐等)。過氧化氫(H2O2),俗稱雙氧水,可做為食品殺菌劑,具有漂白、防腐效果、使食品有Q感等用途,一般常使用於魚肉煉製品(魚丸、魚板、甜不辣及花枝丸)及豆類製品(豆腐、豆乾、干絲、麵腸)等食品,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食品中不得殘留,同時亦規定不得使用於麵粉及其製品。食用多了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另外過氧化氫具有較強烈氧化力,可造成皮膚、眼睛及腸胃道的腐蝕性傷害。衛生局提醒消費者可藉由加水蒸煮並將鍋蓋打開揮發水蒸氣可使苯甲酸與水蒸氣一起蒸發,若再以多量水浸泡,並經常換水,就能將殘留之過氧化氫轉移至水中,達到去除過氧化氫的效果。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在選購豆製品時,最好向信用良好的廠商購買,由於豆乾豆腐類製品屬高水活性產品,常溫下易腐敗,業者較易添加過量防腐劑,嚴正呼籲業者應秉持職業道德,勿濫用食品添加物,豆素製品(尤其是板豆腐)皆應儘可能冷藏保存於7℃以下,並採「先進先出」原則,以維持產品的新鮮與品質。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衛生局藥物食品服務專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61。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個人化精緻牙科 牙病患者新福音

個人化精緻牙科 牙病患者新福音

你知道裝在牙齒上的填充物牙冠或植牙、假牙的材質適合你的體質嗎?你知道牙齒會放電而影響到全身嗎?你知道月經痛、肛裂、胃痛、視力減退、抽搐、暈眩、乳房囊腫、腫瘤甚至憂鬱性精神病都與牙齒有關嗎?中華牙醫學會推廣「個人化精緻牙科」,期許牙醫師能做到「個人化牙科、全人化照顧」,讓裝到口腔的牙科器材材質都先測量是否適合個人體質,並要知道牙齒疾病會影響全身而身體病變也會影響到牙齒,要作好全人化照顧。46歲的台商吳小姐因為多顆缺牙及牙齒傷害性咬合而進行矯正,但由於吳小姐急於返回內地工作,為求立即看到效果,未經牙周病治療,就要求第一位牙醫師進行矯正及植牙,在時間緊迫及沒有經過牙周病治療的狀況下,造成吳小姐的上顎大臼齒因矯正不當而搖晃,而下顎後排臼齒與植入的牙體之間形成一個如垃圾堆般的三角形空隙,不僅藏汙納垢還影響美觀,齒顎矯正醫師表示,以吳小姐的個案來說,若是能先進行一年至一年半的矯正,便可將後排臼齒移至前排,省下約50萬元的植牙費用;根據統計,近五成的植牙患者必須先進行矯正再植牙,效果會更好,而其中約1/3的患者在經過矯正後,用原來的自己的牙齒替代,而不用植牙,如此可省下植牙費用,更可能同時改善外貌。醫師呼籲,尋求植牙及矯正的患者最好能先進行多科會診,藉由「科際合作」讓患者的咬合、美觀及良好口腔環境得到最佳改善。中華牙醫學會公共關係委員會主委蘇明圳醫師表示,隨著患者對於牙齒的美觀及舒適實用意識逐漸增加,以往廉價不便的活動假牙及牽連其他牙齒的牙橋已漸漸淘汰,病人對矯正及植牙的接受度大大提升,而精緻牙科的時代已經來臨,所謂精緻牙科便是將牙周病、齒顎矯正及植牙三部分專科化,首先為患者治療牙周問題,打造一個健康的口腔清潔環境,再藉由矯正治療規劃並調整原本擁擠或缺損的牙齒排列,同時改善患者臉型及脣形,最後利用植牙雕琢出完美的咬合,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便是各專科之間的科際合作,善用各自的專業為患者預後作出最完美的治療計畫。正因如此,培養優秀的專科人才成為重要關鍵,以往初領到執照的牙醫師都是以實際患者來累積臨床經驗,現已可以藉由3D互動式模擬實境系統,模仿真實臨床情境,訓練牙醫師精準執行最佳之角度、力道及速度,大幅提升教學水準。中華牙醫學會牙科器材委員會黃大可醫師表示,先進國家牙醫師執照考試已將術科操作列為考核必要科目,而國內執照考試仍停留在只考筆試不考術科的階段,為提升牙科醫療技術,結合了台大、成大、高醫及台灣金屬工業中心等資源,共同研發了這套『牙科臨床技術評估、考核及導引系統』,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未來將推展至國內、外牙醫院校及醫學中心,做為臨床教學及考試的訓練設備。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謝天渝表示,精緻牙科治療應從全人健康著想,裝在口腔內的材質要適合個人體質,要作到全人關懷。而未來的臨床牙醫發展,會發展出牙科各專科科際整合的高標準精緻牙科治療,就像醫科的治療一樣,一個人一輩子中會經歷不同的年齡階段,也會經歷不同的疾病,更要接受各不同專科的醫療照護,而非一成不變,只接受一位牙醫師的醫療照護。中華牙醫學會將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在高雄蓮池潭飯店舉行年會,針對“未來的牙醫發展”作一連三天的學術演講大會。

三道冬令進補膳食 讓你營養好過冬

三道冬令進補膳食 讓你營養好過冬

冬令時節,又到了吃補的季節!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林琬翎醫師提到,根據中醫理論,冬三月草木凋零、凍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以歛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力求其靜,保持心神的安寧,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在起居調養方面,冬天應該順應日光早起,等到日出後才起床,才能收歛陽氣,固護陰氣,太早起床,很容易因為本身陽氣不足,加上氣溫過低,無法對抗寒氣而著涼。但是適量的運動仍然有助於血液循環,程度以微汗為限,才不會因為大汗淋漓,毛孔大張,導致寒氣入侵。飲食調養上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時生冷,但也不宜燥熱,食用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冬氣通於腎,常吃天然氣味重或顏色深的食材,如羊肉、香菇和木耳等,食物的能量會往人體下焦部位,也就是腎的位置走,因而能產生能量、增益陽氣。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多喝豆漿,多吃蘿蔔、青菜、豆腐等。進補時,也要因人而異,中醫養生原則,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署立基隆醫院林琬翎醫師提醒大家,冬令進補應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的選擇清埔、溫補,萬萬不可盲目進補,以免不適體質反而出現口破、失眠或身體不適的情形。林琬翎醫師也提到,現在正值新型流感肆虐的季節,民眾都希望能有好的抵抗力來免於受感染,平時除了養成良好的衛生營養習慣,中醫防病於未然的觀念也可以從補肺氣調脾胃上著手,使人體呼吸道及消化系統維持在健康運作的狀態。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許秋萍營養師也提到:現代人每天大魚大肉,營養已經足夠,如何『補的健康、補的合宜』更是國人進補時更應注意的,以免補出問題,而除了一般民眾之進補外,慢性病患者之進補更應特別注意,糖尿病患者可用「代糖」取代「糖」;高脂血症患者應避免高油及高膽固醇食物、減少「精緻糖類」的攝取量;高血壓患者則應注意含鹽份高之食物、調味品;高尿酸血症應減少高普林之食物,並注意湯品之食用量;腎臟病患者應注意高磷食物如花生、芝麻、內臟類、蛋白質攝取量之攝取量的控制。在此,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及營養室亦提供了『芽白如意雞』、『和漢田野』及『補肺健脾排骨湯』三道冬令進補之膳食,提供民眾參考。示範食譜一:芽白如意雞材料:(10人份)雞1隻、芽白菜1斤、牛蒡1支、薑片少許、黑棗7顆作法:將芽白菜撥開洗淨、牛蒡切片 。 將所有食材放入陶鍋中燉煮至軟後加鹽調味即可 。 ※ 慢性患者可去雞皮燉煮。示範食譜二:和漢田野材料:(10人份)小排12兩、當歸1片、枸杞1T、川芎4片、紅棗12粒、紫山藥16兩、蒟蒻小捲1包、薑(片)2兩、川七8兩、銀杏 4兩作法:以麻油、薑爆香後放入川七大火快炒。 小排、當歸、枸杞、川芎、紅棗燉煮1小時後(不必調味)濾出高湯。 將高湯加熱汆燙蒟蒻小捲2-3分鐘撈出後,高湯中加入冰糖及鹽少許調味。 分別放入山藥汆燙2-3分鐘撈出(山藥口感脆風味特殊)、熟銀杏2-3分鐘後撈出。 高湯稍加熱,可再依個人喜好加入米酒。 將炒好之川七及所有燙好之食材擺盤後,再倒入燒熱之高湯即可。 ※ 素食可將小排以香菇蒂代替 。示範食譜三:補肺健脾排骨湯材料:(4人份)黃耆4錢、黨參3錢、白术4錢、山藥4錢、甘草2錢、紅棗3錢、玉竹4錢、芡實2錢、蓮子2錢,及排骨適量作法:將排骨洗淨後放入水中川燙。 將排骨及藥材一起放入燉煮。 小伙段主40分鐘至1小時即可。 ※ 有感冒症狀者不宜食用。延伸閱讀: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7678

不可不知的糖尿病成因與照護

不可不知的糖尿病成因與照護

糖尿病成因為何?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 黃信揚醫師的回答是:「糖尿病有三大原因:(一)遺傳體質(二)飲食型態(三)肥胖。」其他如:營養失調、懷孕、情緒壓力、藥物等,也可能促使糖尿病發生。然而,糖尿病絕非傳染病,既不會傳給他人,也不會被人傳染,家族中如果有人罹患糖尿病,其他家人得病的機率相對增高,原因不在傳染,而在遺傳或家族的飲食、生活型態。 面對來勢洶洶的「糖糖危機」,患者如何自處呢?黃信揚醫師認為,病人的自我照護是關鍵,患者可藉由醫護人員的衛教、諮詢等方式,學著與疾病共存,並積極學習自我照護。自我照護的第一要務是控制血壓,第二要務是控制血糖,第三要務是控制膽固醇。三十分鐘燃燒脂肪運動三十分鐘才能燃燒脂肪。黃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該保持良好運動習慣,運動的好處很多,既可消耗熱量控制體重、降低血糖與膽固醇、增強血管彈性和心肺功能,更能改善高血壓。不過,黃醫師也特別提醒,糖尿病病友切勿在空腹時運動,飯後運動是正確選擇,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都應以逐步漸進方式進行,運動時間最好在半小時以上,因為運動的前二十分鐘,消耗的是肝臟中的甘醣,繼之才是燃燒脂肪。寶貝雙足和心理建設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協會叮嚀糖尿病患者,應該特別寶貝雙足,切勿赤腳運動,腳部有傷口時應避免運動,並要隨身攜帶方糖,以備萬一發生低血糖時之需。刻意保護雙足的原因在於,身體下肢的血液循環比較差,易感染發炎,是癒合力較低的部位。各項繁鎖的自我照顧,如:為自己注射胰島素、服藥、監測血糖、飲食體重控制等,常常讓病患備感壓力。與糖尿病共存的歲月中,難免許多害怕煩憂,擔心併發症、擔心性功能、擔心他人的眼光、擔心工作及婚姻的變化……,常使患者陷入憂鬱焦慮沮喪等情緒。孫宜珍督導鼓勵患者,坦然接受事實,尋找抒壓管道,參與社交活動,加入糖尿病友協會等支持團體。健康飲食原則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協會提出以下原則: 一、定時定量: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尤其是含醣類食物(五穀根莖類、水果類、奶類),血糖才會穩定。二、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包括五穀根莖類、蛋豆魚類、油脂類、蔬菜類、奶類、水果類,各類食物攝取份量,儘可能由營養師評估。三、增加膳食纖維之攝取:麥片含豐富水溶性纖維,是患者的極佳選擇。四、少油少糖少鹽:烹調採水煮、清蒸、涼拌等方式。五、少飲酒。另外,仙草、愛玉、蒟蒻等低熱量又具飽足感的食物也是患者的安全選擇。其他較有利血糖控制的食物有:低脂奶、多穀米、黃豆糙米飯、全縠類(小麥、燕麥、小米等)未加工的乾豆類及莢豆類,各種新鮮水果和海帶芽等藻類食物。其中,水果富含纖維、維他命C,但一天以不超過兩份水果為佳。黃信揚醫師表示,一份約是成人拳頭大小的水果量,過量攝取水果,就會大量攝入果糖,結果勢必影響糖尿病人的血糖穩定。而且,榨取果汁所需使用的水果份量極大,遠超過每日可攝取的份數,有時還將水果的纖維過濾丟棄,所以果汁不應是糖尿病患的首選。(本文作者/吳方芳;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8年八月號第58~61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