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聚餐飲食 醫師提醒切勿暴飲暴食

聚餐飲食 醫師提醒切勿暴飲暴食

農曆新年過完,各公司行號陸續進入吃「春酒期」,不少員工盼藉此大吃一頓,放鬆一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一般外科主任楊明叡提醒民眾注意聚餐飲食,特別是胃腸手術後的患者,以下為民眾就醫時所發生的案例:〔病例一〕胃腸炎病患腹瀉後,出現腸阻塞,診斷為大腸扭結症(colon volvulus)。楊明叡表示,此小腸炎患者因吃太油膩,導致腸胃消化不良而出現急性反覆腹瀉、腸出血、出現急性小腸阻塞狀況。(誘發因素為:腸炎並小腸炎性粘連而出現大腸扭結之腸阻塞)。〔病例二〕患者平時胃腸大致正常,因突然出現急性腹瀉,一天之內突發性腹部絞痛而至仁愛院區急診就醫,經腹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診斷為大腸腸套疊(ileo-cecal -colic intussusception)並大腸絨毛狀息肉瘤。〔病例三〕患者因患有再發性鼠蹊部疝氣(recurrent inguinal hernia)、消化不良,而出現腹部疼痛及腹脹。診斷為小腸阻塞並部份小腸鑲嵌性壞死。〔病例四〕患者最近出現消化不良、便血、便秘與排便習慣改變,經大腸鏡檢查診斷為右結腸癌(colon cancer)並部份腸阻塞。上述四名患者接受手術後,狀況良好皆已出院。楊明叡說,民眾春酒聚宴時,不要吃太撐或太油膩食物,恐因吃太飽,出現消化不良、胃腸肝膽不適或其他腸胃急症。如民眾本身原有胃腸潰瘍、出血或膽囊炎、肝炎等肝膽病史、或腸阻塞手術後之病患,應特別留意。避免因飲食不正常或太超過,腸胃潰瘍加劇,或出現上述胃腸急症、急性膽囊炎等的問題。楊明叡說,胃腸手術後之患者,飲食平時原已經很小心,但聚會吃飯難免會放鬆一下。但若飲食上不小心,吃喝不正常,很容易出現胃腸阻塞等急症等的問題而接受急診手術,或有小腸粘連阻塞手術病史者,因飲食不正常,小腸粘連阻塞再發。因此楊明叡提醒,正常飲食不要吃太飽或太撐,以免胃腸症狀加劇,或小腸粘連阻塞再發。

中醫補骨有妙方 植牙前請先確認牙齦骨質是否符合條件

中醫補骨有妙方 植牙前請先確認牙齦骨質是否符合條件

高先生56歲,因為牙齒脫落而選用植牙方式,但是經牙醫師第一步處理後,發現因為牙齦的骨質流失,已一個多月沒有長出骨質,所以無法繼續植牙。經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傷科主任吳建隆診察後,根據高先生的體質與症狀,使用適當的中藥治療服用二個星期,高先生轉述牙醫師好像長出骨頭了,再過一個半月左右,從X光片看到牙齦骨質有再增長,於是牙醫師評估後可再進行植牙,高先生因此在飲食及生活上獲得方便性。吳建隆表示,植牙是一個新技術,選用生醫相容性高的材質-鈦合金之類,只要在牙齦上打洞,放入人造牙根,等待牙齦的骨頭與人造牙根緊密長好,再來放上假牙。這種方式可以避免破壞兩邊正常牙齒,但在植牙前要確定牙齦骨頭密度、厚度之外,更要注意本身骨質是否符合植牙條件。吳建隆說,隨著年紀增長,骨質容易流失,能選用植牙方式的人本來就比較少。即使骨質符合植牙條件,但當一個外來物植入後,某些人的牙齦骨頭並不一定會按照所想,會和人造牙根密切長好,這使得在植牙過程中,產生許多困擾與心情不悅。他解釋,從中醫臟腑角度來看,牙齒及牙齦骨屬腎、牙齦肉屬脾胃,因此在使用中藥時,會先考慮用補骨滋腎的藥物,如骨碎補、枸杞,以增加骨質生長,以提高人造牙根穩定度。同時會使用顧護脾胃的藥物,如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山藥),藉由強化腸胃機能,進而強化牙齦肉,來抓助牙齒、保護牙根。再由經絡角度來看,足陽明胃經經過下牙齦、手陽明大腸經經過上牙齦,因此牙齦問題,無論是牙齦浮腫、虛火牙痛、牙齒動搖好像要掉的感覺,都跟這兩條經絡有關。而且這些症狀,同時也是胃腸的火作祟,去除此火,上述症狀也會一同改善。雖然上下牙齦經過的經脈名稱不同,總的來說,陽明經脈不論是手足都和胃腸有關,所以用藥都必須加上腸胃藥物。吳建隆強調,無論中醫西醫,腸胃是一個很重要的系統,如果腸胃消化吸收能力不好,再好的營養也無法進入身體使用,因此用藥必須以脾胃為前提,再酌加補骨滋腎藥物。由於補養藥物較具溫性,故加入一些清熱藥物來緩和,以免使用較久時,出現口乾舌燥、上火現象。因此,該院區針對打算接受植牙的年長民眾,推出『強固齒齦』即飲包,可事先在中醫師辨證下,改善脾胃氣血循環、強化牙齦骨質。吳建隆 說,在植牙過程中,也可讓中醫師把脈,若證型合適,就可選用此方幫助骨質增生,以提高植牙成功率。在中醫診治下,平常使用也可減少牙齦浮腫、虛火牙痛、牙齒動搖好像要掉的感覺。吳建隆介紹「強固齒齦」即飲包的組成有:黨參、骨碎補、茯苓、白朮、菊花、夏枯草、枸杞、甘草等。黨參、茯苓、白朮、甘草,就是四君子湯,可以改善腸胃機能,增加消化吸收能力。骨碎補、枸杞,有補骨滋腎作用,可以增加骨質生長。菊花、夏枯草的使用,是防止上述藥物久服後出現上火、口乾舌燥的現象,而且菊花、夏枯草可清肝明目,同時減輕視力模糊、眼油黏黏的現象。他最後提醒,病患在植牙期間,除了和牙醫師密切配合之外,也要留意每天作息,避免熬夜晚睡。運動則宜日出而作(太陽出來後較好),並且選擇合適運動來做。飲食方面也要注意,除了吃些補骨食材之外,最好避免吃燥熱上火食物,例如烤炸油膩,也不宜在太晚吃晚餐或在睡前吃宵夜零食,以減輕腸胃負擔,如此多方配合,應可有個又新又強的牙齒。

老年虛弱是病嗎?

老年虛弱是病嗎?

不知曾幾何時,注意周遭年邁的親人朋友,大致上都有聲音愈來愈弱,神情愈來愈退縮,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的身影。為恭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湯夢彬醫師說明,老年虛弱(Frailty)會讓週遭的人或自身感覺是否自己生病了,尤其在老人生活密度較高的非都會社區裡,更要了解老年虛弱是病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佛瑞德(Linda Fried)在2001年首度為虛弱症候群(Frailty)下了定義及五個臨床指標:體重在一年內減輕5%。肌握力變差。費力,即病人一週內至少有3天以上做每件事都要花很大力氣,甚至沒力氣做事。行動遲緩。體能活動度下降,台灣目前是參照美國的標準,男性一週內活動消耗少於383卡,女性小於270卡。湯夢彬表示,還有另一項指標可以注意,就是老年人的睡眠狀況:虛弱的病人會睡得比較多,但活力卻下降,做起事來沒精神。虛弱可以是老化過程的表現,不是需要緊急處理的疾病發作,但虛弱會導致跌倒、失能、住院、住進養護之家的機率提高,也較容易死亡。現今是倡議預防醫學的年代,如何使年老的人緩慢地進入虛弱或強健虛弱的體質是很重要的,鼓勵運動和增強活力是被建議的。不過湯夢彬提醒民眾,要慎選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游泳、騎單車等負重較少的運動很適合關節有問題的長者,在身體許可之下,慢跑、健走都是不錯的選擇。多動多活力,你我都會邁入銀髮族,養成運動習慣,即可延緩老化。

不怕與時間賽跑 全瓷牙冠矯正打造門面盡善盡美

不怕與時間賽跑 全瓷牙冠矯正打造門面盡善盡美

開春以來喜事連連,許多藝人紛紛在今年完成終身大事,為了穿上夢寐以求的婚紗,新嫁娘們無不想盡方法讓自己看起來更上相,因此不論瘦身還是微整形,都必須和時間賽跑,快又有效率地完成。對齒列不整卻得在有限時間內重整門面的新人來說,牙科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建議,可利用以假亂真的全瓷牙冠進行門面重塑,療程時間短,改術後滿意度也比以往反應來得好。許多人煞費苦心進行齒列矯正,到最後才發現結果不如預期,跟「齒若編貝」的理想差一大截。蔡忠翰醫師說明,本身齒型複雜或口腔條件限制多者,即使將一口亂牙重新排列過,視覺上也不易盡善盡美,甚至施以二次矯正也難有進步空間。這類型患者可運用全瓷牙冠仿真特性及假牙製作的原理,重塑上排門面6~8顆牙齒,將原本凌亂的牙齒磨小後再套上高透感全瓷牙冠,這樣一來牙齒不僅變得工整,形狀、大小、比例亦可按照不同臉型、嘴型及個人期望再做調整,達到美觀又真假莫辨的境界。齒列不整又滿口假牙的患者若貿然進行齒列矯正,可能不如以全瓷牙冠矯正來得經濟實惠。蔡忠翰醫師解釋,患者在進行齒列矯正時因牙套黏著於瓷牙表面容易脫落,因此牙醫師多以臨時假牙代替瓷牙,待患者矯正療程結束後再將瓷牙重做回去。故若患者本身假牙顆數過多,假牙拆掉後重做的金額可能還比齒列矯正總額更為高昂,花費時間也長,相當不值得。另外,蔡忠翰醫師指出,因全瓷牙冠內部不含任何金屬成分,是以仿象牙質材料製作而成,不似傳統假牙是以金屬做為內冠,不但顏色較為暗沉,也容易產生牙齦過敏的狀況。全瓷牙冠不僅透光性佳,與真牙相似度高,也能減去牙齦變黑的疑慮,再搭配牙冠本身潔白的色澤,亦可同時達到牙齒美白的效果,是許多日韓明星屬意的治療療程。蔡忠翰醫師補充,部分患者有結婚拍照、工作或出國留學計畫,沒有一至兩年的時間緩慢且持續做齒列矯正,這類型案例即適用全瓷牙冠快速矯正。另外,不適合二次矯正、滿口假牙的朋友也別灰心,齒列矯正雖幫不上忙,利用全瓷牙冠作為矯正方式,倒不失為一個經濟又省時的選擇。

長期服用止痛藥 小心頭痛上身

長期服用止痛藥 小心頭痛上身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郭璨銘醫師表示,一位58歲的老婦人前來就醫,主訴頭痛已二十多年,幾乎每天頭痛,逼得她一二十年來,每天都須服用止痛藥才能過日子。仔細詢問她的病史,頭痛的特色是整個頭緊縮與壓迫感,中度的疼痛感,日常活動會使頭痛更不舒服,頭痛發作時並不會伴隨噁心或嘔吐,通常她只要服用止痛藥後,半個到一個鐘頭,頭痛就會緩解,一天大約服用2~3次,這樣的情形已經困擾她一二十年。神經理學檢查並無異狀,這種頭痛在頭痛分類中被歸類為藥物過度使用的頭痛。郭璨銘醫師表示,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又稱為「反彈頭痛」、「藥物引發之頭痛」、「藥物誤用之頭痛」。因每個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一點點疼痛就得吃止痛藥,這類人在長時間的惡性循環之下,就容易產生「藥物過度使用頭痛」。一般來說,這種頭痛通常一個月會痛15天以上,加上病人長期規則服用止痛藥而造成的,而且止痛藥過度使用期間頭痛發生會變得頻繁或惡化,通常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在藥物中斷後,頭痛在2個月內會緩解或回復原來模式。郭璨銘醫師指出,病人以為止痛藥可以使頭痛緩解,而過度依賴藥物,長時間過度使用的結果,殊不知治療頭痛的止痛藥,也可能成為頭痛的原兇,此時應該要停藥才對,否則頭痛會反覆的發生。各類治療頭痛的止痛藥,甚至市面販售的單方或複方成藥,都可能引起藥物過度使用頭痛。止痛藥本身並沒有問題,重點是在於藥物使用的方式。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正是這個道理。因此,長期頭痛且依賴止痛藥的人應該要小心注意,若頭痛長期無法改善,切勿一昧的服用止痛藥,應尋求醫師進一步診察或諮詢,才不會患了「藥物過度使用頭痛」而不自知。

熱衷情趣用品自娛 當心陰道未老先鬆

熱衷情趣用品自娛 當心陰道未老先鬆

一名單身熟女因性需求大,經常使用情趣用品增加情趣,且越玩越熱衷大尺碼,長期縱慾的結果竟讓陰道逐漸寬鬆,實際發生性行為時無法獲得滿足。開業整形外科醫師莊家榮表示,一般人認為陰道鬆弛是女性產後才需注意的事,實際上,部分未曾生育過的女性因多種因素交叉影響,造成陰道與實際年齡不符的情形。莊家榮醫師依據五年來門診發現,未生育婦女前行陰道緊實術者有漸增趨勢,約多二至三成左右,陰道未老先衰若非因生產造成,則多是因年齡自然老化及外力強入引起,尤其若情侶恩愛時經常使用情趣用品助興,或本身性需求較大及較早熟之女性,從年過三十歲後就應格外注意陰道彈性漸失的問題。不論是先天寬鬆還是後天使用不當,都可藉由陰道緊實術做妥善處理。莊家榮醫師解釋,一般來說,陰道緊實術可概分為兩種方式,傳統的「陰道修補術」是先在陰道後壁處縱切一道約10公分的切口,將陰道黏膜下的肌肉層分離後,運用修補方式帶緊肌肉層,最後將鬆弛的軟組織與黏膜切除縫合即可,此種手術可將陰道做帶狀的緊實不易再度鬆弛,缺點則是傷口稍大,恢復期稍長。「陰道黏膜下填充術」是抽取大腿或腹部脂肪與結締組織,再從中萃取出高純度自體脂肪,亦可利用人工真皮墊於黏膜下層陰道入口鼓脹與飽滿,而達到環狀厚實之效果,此法傷口小、恢復快,但因運用脂肪移植有自體吸收的可能性,人工真皮材料費則會較為昂貴。一般未曾生孕女性因不若產後婦女有著大幅度陰道鬆弛的困擾,莊醫師建議,使用陰道黏膜下填充術做功能性矯治即可,但術後3~5天內私處不可碰水清洗,一個月內不宜有性行為及激烈運動。莊家榮醫師叮嚀,往後若有計畫懷孕並以自然產出之女性不建議施行該項手術,因生產時嬰兒頭部通過產道生出,將會拉扯肌肉纖維導致撕裂傷,也讓陰道因此被撐大造成鬆弛。此外,女性自有性行為後即可開始嘗試以凱格爾運動或練瑜珈維持陰道緊實度,倘若做一段時間後仍無法改善,再行考慮進行私密處整形也還不遲。

理解與傾聽 校園守護,減少自殺行為

理解與傾聽 校園守護,減少自殺行為

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針對 13-24歲的少年和青年(相當於國中、高中至大專院所就學之學齡)所進行的數據分析顯示,臺北巿每年約有20名13歲至24歲的年輕人死於自殺、500餘年輕人發生自殺行為,也就是說,每個月平均就約有2名年輕人因自殺而失去寶貴生命、40名年輕人以自殺行為解決生命困境;對於遭逢這些年輕生命殞落的親友們而言,來不及相處共度的歲月裡心中持續有一輩子的遺憾。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針對98年度13-24歲自殺企圖的年輕族群進行自殺原因分析顯示,有76%的年輕人是因感情或人際關係因素而自殺,精神健康或物質濫用則佔44%,工作或經濟因素則有5%,學校適應或生涯規劃因素則有2%,生理疾病所導致的輕生行為則有1%;由統計資料中更發現,19-24歲者採取自殺行為的人數是13-18歲者的3倍,而主要造成19-24歲者的自殺因素則是感情問題(與13-18歲輕生者因與家人相處困難及感情問題為主要困擾的情形不同),該年齡層因人生發展階段,而與家人互動困擾減少,然而年輕人得到情感關係的自主,卻也意味要自己承擔戀愛關係中伴隨出現的傷害與風險。整體而言,有35%的自殺企圖年輕人是因兩種以上的因素而選擇採取自殺行為;亦即,年輕人自傷舉動的背後隱含著複雜、又難以向人直言表達的困難。在防治中心關懷人員主動訪視的數百位年輕人中,不乏見到渴望親友同儕認同的年輕人以喝酒、鬥毆,及自我傷害的行為來引起他人的關心,更有求好心切的高材生因害怕家人會擔心自己有情緒困擾而長期將煩惱藏在心底,一直到意圖輕生時才被家人發現憂鬱病灶。因此,除了由專業人員針對自殺未遂者進行關懷輔導,增進校園學莘、師長對於週遭同學的自殺警訊辨識與及時關懷能力,才是更有效減少自殺行為的龐大助力。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自98年4月成立後,陸續辦理「校園守護」活動,除了針對校園師長進行自殺防治資訊講座與輔導實務探討外,也另於大專院校辦理「OPEN守護天使」活動,藉由對自殺防治資訊與自殺徵兆之知識性議題的瞭解外,另透過年輕人的團體活動體驗,學習如何面對自我壓力調適,並能適時提供協助給同儕,以減少不幸事件的發生;今年度則會更進一步與大專校園合作守護關懷服務,期待能與校園中的守護天使共同努力協助暫時落於生命低潮的學莘!由於感情暨人際互動為年輕朋友引發自殺危機的主要因素,若能適切地對他們的心理感受作出回應,將有助於幫助他們度過困境。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提醒您,當您發現身旁的年輕人陷入情緒低潮時,請記得幾個應對的小撇步:用理解與傾聽看待「想太多」的年輕朋友:對心情低落的人而言,叫他不要想太多反而像是一種指責,只會更令他感到無助。提醒您,多去理解年輕朋友正受困擾而無法不多想的心情,給予專注傾聽,使情緒低落的年輕朋友明白自己並非孤獨地面對問題。接納負面情緒的表達:生活陷入低潮時,產生負面情緒在所難免,接納而不去否定年輕朋友主觀的痛苦感受,才能夠使對方因為感覺被了解而願意吐露心聲。以陪伴代替評斷:尊重與不評價年輕朋友的意見或價值觀,以免陷入對錯的爭辯,反而拉遠彼此的距離,造成人際關係的二度傷害。適時尋求專業協助:萬一年輕朋友心理困擾的問題過於複雜,無法單單透過支持、陪伴或傾聽便可以解決時,協助他尋求專業的精神醫療或心理諮商便是此刻的重點。同時叮嚀您,在關懷年輕朋友時必備的心理建設:接納青春期多變的行為:接納年輕人用不同於師長當年的網路文化、手機文化、PUB文化來渡過青春期渴望被看見與被認同的發展歷程,而不要因對新新文化的不熟悉與排斥而扼殺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尊重年輕人的獨立過程:父母必須「打從心底」接受孩子長大的事實並學習放手,或是幫孩子找個「懂得聆聽」、「能貼近孩子想長大心意」的大人,讓孩子有機會透過這個大人,自在地陳述自己。若遇到不願訴說困擾的孩子,則以主動與細膩的方式詮釋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被瞭解」。在承接年輕朋友的低潮情緒時,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的感受,必要時同樣勿忘尋求專業諮詢。

咖啡灌腸,可以幫助肝臟解毒?

咖啡灌腸,可以幫助肝臟解毒?

咖啡灌腸(Coffee Enema)的方法與一般灌腸大同小異,都能清腸、排宿便,不過使用的灌腸液是咖啡。早在兩千年前,歐洲的古書中已有咖啡灌腸的記載,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缺乏麻醉劑及嗎啡,咖啡灌腸因為有止痛的效果,曾被德軍在開刀時用來減輕病患的痛苦。後來德國有兩位醫學院的教授,以老鼠進行咖啡灌腸試驗,發現不僅能清腸、止痛,還有促進肝臟排毒的效果,進而奠定了咖啡灌腸的醫療背景。一九八一年,華登堡醫師以科學證明咖啡含有的成分,可幫助酵素分解血液中的毒素,使得有數十年傳統的咖啡灌腸法的效用重新受到肯定。日本新谷弘實醫師更以其本人三十年咖啡灌腸的經驗及病患的臨床結果,參考上述的研究資料,著書大力提倡咖啡灌腸,在全世界造成熱烈回響。現代著名的自然療法之父哥森醫師,在以補充有機生長的新鮮蔬果為基礎而發展出的排毒理論中,最推崇咖啡灌腸,他在治療癌症病患時,提供癌症病患大量的蔬果汁,這些蔬果汁有快速排毒作用,使病人的血液裡充滿了大量肝臟無法及時排除的毒素,所以哥森用一天五至六次的咖啡灌腸,幫助肝臟解毒,以舒緩患者因大量毒素排到血液中所造成的昏沉感甚至頭痛。哥森醫師提倡的代謝療法重點就是結腸清潔。第一先清腸排毒,第二補充完整營養,最後才能對抗疾病。選擇以咖啡來灌腸的原因還包括: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及茶鹼(theophylline)能刺激腸子蠕動,擴張腸壁的血管並緩和腸炎。再加上咖啡因還能透過腸道的直接吸收,促進肝臟穀胱甘肽的活性,而達到加速排毒的效果。原本酵素是人體自己會合成的,但是體內酵素會隨著年齡和飲食習慣不好而減少。穀胱甘肽為肝臟解毒和消除自由基最重要的酵素之一,它是一種抗氧化的酵素,可以避免自由基的傷害,同時幫助身體抵抗抽煙、飲酒所造成的肝損傷,也是重金屬與藥物的解毒劑。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咖啡有這些好處,為什麼不直接用喝的,而要用灌腸的方式來排毒呢?原因在於,咖啡用喝的會先經過胃和小腸,咖啡中的丹寧酸會刺激胃壁,也會殺死小腸中的好菌。很多人喝咖啡會心悸,是因為咖啡因經由胃和小腸等上消化道吸收,直接跟著血液進入腦部及心臟,才有提神效果和心悸的產生。本文摘自:這樣排毒讓我不生病,由平安文化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9/8/293.html

乾物女 黑美眉這廂有救了

乾物女 黑美眉這廂有救了

妳是皮膚乾燥脫皮的「乾物女」,還是臉色黯沉的「黑美眉」?莫急莫慌莫害怕!元氣堂靓莓飲邀你一同體驗美肌時刻,即日起至3月20日前,完成美肌時刻體驗的網友,將可參加抽獎獲得元氣堂美肌好禮,獎項除了還原好氣色的「膠原靓莓飲」產品外,更有元氣堂網站熱銷美肌商品,例如13萬細目的珍珠粉、看得見珍珠粉的美白化妝水、以及蔓越莓C錠等,讓不管是「乾物女」還是「黑美眉」,通通還原成水噹噹的靓妹一枚。元氣堂膠原靓莓飲產品經理陳俊欽表示,本次活動從去年聖誕節開跑,已超過四千多人次參加活動,且產品透過部落客試用分享後受到極大好評,特別是膠原靓莓飲產品,因為添加高濃度的膠原蛋白、莓果多酚以及女生最需要的造血元素-「鐵」2.25mg,還有從日本伊豆大島產出的山茶花種籽萃取茶皂苷成份喔!這些成分通通放入精美可愛的不透色玻璃瓶中,並且完全不添加有害人體的防腐劑;美眉們只要輕鬆以飲品方式享用,就可讓成分迅速被身體吸收,而產品本身酸酸甜甜的調味,更是讓許多消費者一試成主顧呢!妳是對自己肌膚不滿意的美眉嗎?千萬別錯過元氣堂最後一波抽獎活動,讓妳把美肌好禮通通搬回家。活動網址:http://www.genki-collagen.url.tw/ 。

眼皮下垂、看不清楚原來是重症肌無力

眼皮下垂、看不清楚原來是重症肌無力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外科柯煥章醫師表示,一位65歲男性病患因步態不穩、眼瞼嚴重下垂,影響到騎機車,而至眼科診所就醫,因症狀加劇而轉診至該院眼科門診,經眼科醫師評估後便將病人轉介到神經內科門診,醫師診斷為「重症肌無力」,透過電腦斷層發現病患有胸腺瘤,再轉介外科,經過血漿置換術、胸腺外科手術切除及藥物治療,目前病情穩定,恢復日常的生活作息。柯煥章醫師表示,重症肌無力又稱「肌無力症」,是指肌肉的無力與疲乏。肌無力症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疾病,臨床的症狀變化多端,嚴重時會因為呼吸肌肉無力而有生命危險。若經過良好的醫療與照顧,病患也可以像一般正常人一樣的生活。目前在臺灣,肌無力症病患約有3,000個左右,也就是每一萬人可能就有一個多病例發生。女性好發年齡為20~40歲、男性好發年齡為50~60歲。臨床上,神經科門診常會碰到由眼科轉診來的病人,這些病人常因為「眼皮下垂」、「看不清楚」、「眼睛影響到生活」而去看眼科,當眼科醫師告訴他們可能患有「肌無力症」時,病人往往覺得十分詫異與惶恐。柯煥章醫師指出,為何會罹患「肌無力症」呢? 因我們運動時,運動神經會釋放「乙醯膽素」的化學物質,利用乙醯膽素與其接受體結合後,產生電位變化而引起肌肉運動。肌無力症的病人,因為體內產生了乙醯膽素接受體的抗體,進而導致接受體的破壞與數目的減少,使神經與肌肉間的傳導功能受損,所以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胸腺可產生對抗乙醯膽素接受體的抗體,造成神經肌肉接合處傳導阻斷而產生肌肉無力的症狀,所以這一類的病患多發現有胸腺異常的現象,約15%-20%的病人會出現胸腺瘤。柯煥章醫師表示,肌無力症是個跨科的疾病,常影響病人之眼部及神經功能,只要病人接受正規的治療,大多數病人的病況得以改善並恢復身體健康,所以病人無需惶恐及過於擔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