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牙齒矯正器掉了真麻煩 隱形牙套成新選擇

牙齒矯正器掉了真麻煩 隱形牙套成新選擇

最近許多配戴牙齒矯正器的民眾紛紛到牙醫診所「進場維修」,原來是過年期間啃瓜子、吃帶殼類海鮮等硬物的機會增加,一不小心就把矯正器給弄壞了,讓許多戴牙套的民眾在假期時還得苦惱年後的約診時間。矯正器脫落時,除了要擔心可能把矯正器吃下肚之外,一邊悔恨自己剛才的大快朵頤造成的後果,恨不得能有更方便的矯正方式,才可以縱情的吃東西。矯正專科醫師黃楡鈞表示,一般的矯正器是以黏膠黏著在牙齒上,再以橡皮筋固定鋼線,以長時間的拉力來調整牙齒的排列。為了避免矯正器脫落,而影響矯正效果,矯正過程中都會叮嚀患者盡量避免食用較硬的食物。醫師提醒,若有矯正器掉了的狀況,可先致電給原本的牙醫診所安排檢查時間,或請附近的牙醫診所協助緊急處理,避免誤食矯正器,或被鋼線刮傷口腔,影響進食與說話。現在對傳統矯正器有所顧慮的民眾已經有了更方便的新選擇。在前年底取得主管機關的認可,引進台灣的「隱形牙套」,在各牙醫診所已經造成一股熱烈詢問的風潮。這種可拆卸式且完全透明的「隱形」牙套,是透過電腦軟體模擬、採用醫學塑料(聚氨酯)製作的透明牙齒「中空模型」,可貼合在齒列上,漸進式的達到牙齒矯正的目的。患者在配戴時不易被察覺,且沒有傳統矯正器在口腔內磨擦所產生的不適感,吃東西時也可以取下,不用煩惱不小心矯正器掉了的麻煩,也沒有食物殘渣卡住矯正器上不易清潔,而在牙齒表面產生脫鈣白點,甚至導致蛀牙等缺點,可說是一種兼顧美觀與舒適的新型矯正器。不過,這種新治療方法的難度較高,需要矯正專科醫師的專業技術,且平均每一到兩個月須更換為下一療程的隱形牙套,故整體費用較為高昂,約為傳統矯正器的二到三倍。黃楡鈞醫師並提醒,由於每個人的口腔及骨質條件不同,並非每位患者皆適合配戴這種隱形牙套,最好能找矯正專科醫師進行評估。尤其是從事服務業或演藝事業等特別注重美觀的患者,如果希望在矯正療程中能保持美麗與舒適,更需要和醫師充分討論個人期待與需求。這樣在治療期間,不但能因為矯正而擁有漂亮整齊的牙齒,也能享受快樂的生活與自信的笑容。

「紙袋人軍團」現身西門町,熱情為「忠義」勸募不快閃!

「紙袋人軍團」現身西門町,熱情為「忠義」勸募不快閃!

陰雨霾霾的假日,澆不息「紙袋人軍團」為弱勢兒童、少年勸募的熱情!「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於三月十三日下午一點,號召「第十屆-花樣年華全國青年少戲劇節」參賽學生,組成正義的「紙袋人軍團」,以一、二、三木頭人情境劇,以及時下最流行的快閃舞,吸引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就算天公不作美,現場下著寒冷的細雨,也澆不息上百位「紙袋人」為「忠義社會事業福利基金會(附設忠義育幼院、心棧家園)」籌募院童生活照顧經費的熱情。上週六一早,「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工作人員,帶領著上百位花樣年華戲劇節的參賽學生,以及「忠義基金會附設心棧家園」的孩童,在中山堂前廣場練習即將LIVE表演的情境劇以及快閃舞,並且為下午的募款活動摩拳擦掌,即使活動當天氣候狀況不佳,這些年輕朋友們,仍然風雨無阻地卯足了全力,一起為忠義基金會募款。時間一到,這些戴著紙袋人面具的紙袋人軍團,浩浩蕩蕩的從中山堂走到西門町屈臣氏廣場前。首先登場的是由一、二、三木頭人遊戲發想而出的情境劇,融合了時下年輕人最熟悉的機器人、外星人、哈比人,成功吸引大眾的目光。接下來,則是由蜘蛛人所帶領著大家,一起大跳時下最流行的快閃舞,上百人一起共舞的畫面,得到許多現場圍觀民眾熱情的掌聲與肯定。最後,再分組進行慈善勸募活動,即使要在雨中撐傘行進,也阻擋不了這些年輕朋友們為忠義募款的沸血熱情。近年來,兒童受虐和棄養社會事件層出不窮,需要照顧和關注的弱勢兒童、少年也逐年增加。忠義基金會(附設忠義育幼院、心棧家園)長期提供弱勢兒童、少年生活照顧,以及身心、行為、就學、就業輔導等安置教養服務,讓這些需要極度關懷的弱勢兒童,能夠有一個安全無慮的環境成長。而「青年少表演藝術聯盟」有感忠義基金會多年來為弱勢兒童、少年盡心盡力的付出,特此舉辦「紙袋人軍團-邀您一起挺忠義」活動,希望透過這些青春熱血的紙袋人,為忠義基金會募集更多的資源,讓這些需要幫助的弱勢兒童、少年,感受到社會大眾的愛心和關懷。「紙袋人軍團 邀您一起挺忠義」快閃公益活動於十三日下午二點圓滿落幕。在「紙袋人軍團』以及「忠義基金會附設心棧家園」孩童的努力之下,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之內,就為忠義基金會募得一千六百多張發票和八千多元現金。期望透過這次的活動,讓更多民眾多多關懷弱勢孩童,並在自己有限的能力之下,以實際的捐助行動幫助孩童,讓他們感受溫暖的關懷與希望。捐助專線請洽:02-2931-1659 或上網 http://www.cybaby.org.tw/。

年少雄性禿顯老態求職碰壁 可藉植髮增加求職競爭力

年少雄性禿顯老態求職碰壁 可藉植髮增加求職競爭力

雄性禿是現今男性的夢靨之一,也是許多男人不能說的秘密!前額髮線退縮、頭髮密度逐漸稀疏不如以往濃密,這些問題在現在男性同胞頭上越來越常見。小吳(化名)是個三十歲的上班族,正值青年卻有好多年的禿頭經驗,為了治療曾嘗試過相當多方法,連傳聞中的各種偏方都試過,甚至差點相信地下電台販售的不明藥品,小吳長嘆:「我正年輕,可是看起來卻像五十幾歲的老頭,在求職上增加了困難度,要不是朋友推薦我去植髮,差點還信了電台販售的藥品,因為真的很希望頭頂恢復年輕的外觀!」植髮專家張宗哲表示,造成有雄性禿頭原因很多,主要還是遺傳造成的因素站大多比例。這類遺傳的雄性禿可藉由藥物來防止原有頭髮繼續脫落,但若要進一步的改善,建議進行植髮手術填補已經空缺部位,如果只單靠藥物控制,效果會於停止服用後而暫停,且已完全壞死的毛囊也無法藉由藥物刺激再生長出粗而長的毛髮。這次小吳所採用的高密度植髮,是透過顯微鏡放大之下,將頭皮切割取出毛囊,接著分成單毛囊髮株單位,再將髪株植入事先在植入部位打好的植入小孔中 。這些小孔經過精心設計以及規劃以增加頭髮密度、放低髮線並填補稀疏的部位。手術後一年,小吳植髮的部位已長出茂盛的頭髮,笑著說:「植髮讓我的外表恢復到年輕時的外貌也恢復了自信,現在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植髮專家張宗哲叮嚀,治療掉髮的偏方從沒有少過,網路也可找到上百個治療雄性禿的方法以及藥物,最好還是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證實有效的藥品為主。而對於藥物效果不明顯的前額禿髮或禿頭太過嚴重的患者,建議可藉由高密度植髮手術來獲得改善。

控制血壓新選擇 得舒飲食

控制血壓新選擇 得舒飲食

文/  為恭紀念醫院 營養師 周家伶■ 得舒飲食的緣起 得舒(DASH)飲食 是美國一個大型臨床研究的簡稱,研究原名是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DASH,得舒飲食的成果非常顯著,證實了一套全方位的飲食方式,不但可以降血壓,降血脂肪,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可以有利於骨質的健康。■ 得舒飲食的特色得舒飲食特色包含: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董氏基金會將其歸納成「台灣版得舒飲食5原則」:主食選擇全穀根莖類。天天5+5蔬果。多喝低脂乳。紅肉改白肉。吃堅果用好油。聰明DIY得舒飲食與國人常見的飲食習慣相較,需吃更多的蔬果及低脂乳,同時也要補充原本不在東方人飲食習慣內的堅果類,怎麼運用於生活中?■ 選擇全穀根莖類主食盡量2/3以上選用全穀根莖類。全穀根莖類如:糙米、紫米、燕麥、蕎麥、麥片、薏仁、紅綠花豆、地瓜、芋頭、馬鈴薯、蓮藕、栗子、蓮子、菱角、荸薺、山藥等。■ 蔬果入菜,每日蔬果5+5每天攝取超過5份蔬菜(蔬菜一份=熟重100公克)、5份水果(水果一份=1個拳頭大小)。建議多選含鉀豐富的莧菜、韭菜、菠菜、空心菜、金針菇、綠蘆筍、竹筍、芭樂、哈密瓜、桃子、香瓜、奇異果、椪柑、香蕉等。蔬果入飯。如:彩蔬毛豆拌飯、三色腰果拌飯、芒果咖哩、鳳梨木耳。搭配不同口感蔬菜。如:瓜類滑脆、菇蕈類柔軟多汁、根莖類Q軟、筍類有嚼勁。飲用不加糖蔬果汁(不過濾渣)。每天不超過240CC。可用天然果乾代替水果。如:未加糖葡萄乾。■ 低脂奶入菜,高鈣好選擇每天攝取2份(牛奶一份=240㏄)低脂或脫脂乳品。低脂奶加入麥片成牛奶麥片,或與燕麥一起煮成粥。將低脂奶加入湯、菜中烹調,如:奶香玉米濃湯、烤奶香白菜。低脂起司覆蓋在蔬菜上焗烤。點心選用低脂優酪乳加水果。現榨果汁加脫脂奶(粉)。■ 多白肉,少紅肉以豆製品、及白肉(魚、去皮的雞鴨鵝肉)為主,少吃紅肉(豬、牛、羊肉)內臟。■ 吃堅果用好油選用各式好油,如:橄欖油、芥花油、沙拉油、葵花油等,取代奶油、豬油、棕櫚油。每天吃1湯匙核果。如:花生、松子、核桃、杏仁、芝麻、腰果、夏威夷豆等。將核果加在菜餚、沙拉或灑在飯上。選擇含核果種子類的饅頭、土司,如:核桃饅頭、堅果麵包。芝麻粉、花生粉拌入牛奶。少吃油炸、油煎的薯條、炸雞、三層肉。 小叮嚀 :有糖尿病及腎臟疾病患者以營養師建議的份數與食物種類為主。

健康長壽老 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

健康長壽老 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變遷,生育率降低,高齡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臺北市統計至96年底超過六十五歲之老年人口約有31萬人,約占臺北市總人口之1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精神科主任楊志賢表示,老年人由於身心功能退化,影響其生活功能及自尊感與自信心的維持,因此憂鬱症及失智症便成為常見對老年心理健康的威脅。和平院區精神科為促進老年心理健康及防治老年憂鬱症及失智症的發生與惡化,開辦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包括艋舺老街懷舊巡禮等戶外藝文賞析,突破傳統一般門診只提供問診、開藥、衛教諮詢的模式。楊志賢說,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提供長者各式各樣的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活動療程,包括:懷舊心理治療團體、植物園養生健身操指導及自然生態導覽、歷史博物館藝文賞析導覽、艋舺老街懷舊文化巡禮、鄉土教育中心鄉土生活導覽等。透過一般門診評估,達到老年生活適應障礙、輕度憂鬱症或輕度失智症的長者,都適合參加此特別門診提供的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活動療程。他還說,療程中將會透過人際活動的刺激與連結,環境感官覺察甦醒,生涯生活記憶活化,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再肯定,逐步找回生命動力與熱情。楊志賢同時也鼓勵及邀請家庭照顧者陪伴長者,一起參與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活動療程。在過程中,照顧者可以產生跟長者更親密的連結,分享長者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學習陪伴與照顧長者的技巧。『關懷長者,從心出發』,臺北市的長者醫療照護是全國最優良城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希望精神科老年心理健康特別門診提供的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活動療程,能對臺北市民老年心理健康做出積極貢獻。

中年男排黑便 原來是「消化道出血」作祟

中年男排黑便 原來是「消化道出血」作祟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腸胃肝膽科孫宜禎醫師表示,一位50多歲蔡先生這二週來常覺得餐後不易消化,且上星期就排了三次像柏油那樣的黑便,由於沒有明顯的疼痛感,蔡先生並未就醫。近日蔡先生又排了大量的黑便,臉色蒼白、心悸,而且頭暈目眩。家人把他送到急診室,抽血檢查發現血色素明顯偏低,懷疑是上消化道出血。在打點滴及輸血之後,蔡先生接受了胃鏡檢查,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醫師為蔡先生施行內視鏡止血治療之後,恢復良好,不必開刀。孫宜禎醫師表示,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食道、胃、十二指腸等處發生病變而導致的出血。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患者可能發生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外,劇烈嘔吐後引起的食道撕裂傷、消化性潰瘍、胃糜爛、血管異常病變和惡性腫瘤等也都可能造成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而言,急性出血時,患者會有解黑便(瀝青或柏油便)、血便,嚴重時甚至會吐血或暈倒。如果是出血量較少或慢性出血時,則可能會有貧血,同時糞便檢驗時也會有潛血反應。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若患者有嘔吐情形,應側躺以避免因為血塊進入呼吸道而發生不幸。孫宜禎醫師指出,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檢查除了可診斷出血的病因外,也可以做為治療的工具。因此,以胃鏡治療上消化道出血,不論是消化性潰瘍或是靜脈瘤出血都是一個可行的趨勢,主要原因為操作方便、效果佳、病人不用接受麻醉開刀,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方法。萬一內視鏡檢查不幸仍找不到出血原因或無法以內視鏡止血,則血管攝影併栓塞或直接手術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孫宜禎醫師建議,有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時應盡量正常生活作息、避免熬夜、三餐定時定量,進餐時細嚼慢嚥。避免煙酒及刺激性食物(辣椒、咖啡、茶、糯米、油炸食物)。勿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阿斯匹靈。平常如廁時需看一下糞便顏色。若有懷疑出血應速就醫。

讓愛動起來 幫助更多癌友邁向康復之路

讓愛動起來 幫助更多癌友邁向康復之路

文/台灣癌症基金會專案企劃助理專員 江婉榆「當我在幫助別人時,同時也是幫助自己成長」這是台灣癌症基金會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看到許多癌友不畏自己的病痛,堅持要將已經超越身體病痛的心中熱情,散發給更多需要幫助的癌友。從封閉、敞開心胸、走近人群,一直到幫助更多的人,在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我們看到這樣愛的循環,也激起了「讓愛動起來」計劃的展開。「癌症對病友來說,並不是一種缺憾,而是另一個新生命的開端」在這裡的癌友們幾乎都抱持這樣樂觀的態度,他們在抗癌的旅途上,將別人給予的幫助,再傳遞給其他需要的病友,而這份溫暖又回饋到了自己身上,癌友志工始終不覺得自己苦,反而認為自己擁有很多的愛,他們常說,在這裡找到了「第二個家」。「癌症讓我學會放下、感恩、佈施與回饋,讓我體會到能呼吸就是一種幸福」原本以逃避的心情面對癌症的丘漢平,在家人、朋友支持下,來到了癌友關懷教育中心。在這裡不僅讓他對癌症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同時也認識了許多癌友,經歷過相同抗癌的歷程,癌友們更能以同理心相互打氣。而現在他更樂於回饋給其他的病友,希望他們也可以走過人生的低潮,就像他當初從其他癌友身上所獲得的,在服務癌友的過程中,讓丘大哥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原本不肯面對病情的癌友們,也慢慢轉化態度、想法,願意走進人群,更願意伸出雙手擁抱他人。我們透過各界的資源,讓癌症病友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來自同儕的相互支持,因為被愛,學會付出;因為被愛,讓愛延續......。愛的起點,由您開始;愛的力量,需要您的加入。因為有您的愛心,讓癌友們不再脆弱、不再無助和擔憂,讓我們以實際行動,一起為與癌奮戰的朋友們加油,將大家一點一滴的資源奉獻,堆積成無限的力量。期盼您一起支持「讓愛動起來」計劃,幫助更多癌友邁向康復之路。想了解更多癌症相關資訊,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

凌遲生命的慢性殺手 多發性「小洞性中風」

凌遲生命的慢性殺手 多發性「小洞性中風」

腦中風多年來名列國人死因前幾名,患者往往突然病發,讓人措手不及。但您知道嗎,有一種悄悄發生,讓患者在短至數個月,長至數年的時間內毫無自覺、一點一滴失去健康的腦中風,這種中風就稱為「小洞性中風」。台中一名七十多歲的陳老伯有高血糖及高血壓的問題,最近幾個月,陳老伯的家人發現他反應和動作似乎變得遲緩,而且有智能退化的情形。到光田醫院接受檢查後,赫然發現陳老伯腦部居然分布了多達15處的腦梗塞,而前、後大腦動脈都發生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未來也有爆發大範圍中風之虞,所幸施以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及良好的血糖、血壓控制後,陳老先生的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狀也未再惡化。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職業醫學科施旭姿醫師表示,陳老伯這些發生在腦部各處小動脈的梗塞幸中風大概從數年前就已陸續發生,只是一開始病灶微小、數量不多,所以症狀不明顯,連他自己都毫無自覺。直到中風次數越來越多,對於腦部組織的傷害擴大後,才開始有明顯的症狀,嚴重時將導致明顯的失智和行動困難。由於這些小中風密密麻麻分布於腦內白質和深層的基底核,看起來就像一個一個小洞,因此又稱為多發性「小洞性中風」。醫師表示,「小洞性中風」的高危險群包括老年人、常抽菸或有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的民眾。患者發陸續中風的病程短則數個月,長則數年,且每次中風都可能會讓健康呈現「階梯式」的惡化,包括反應遲緩、行動僵硬困難、口齒不清、智能減退等,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切勿因症狀輕微而忽視了這個凌遲生命的慢性殺手。另外,民眾也可透過腦部核磁共振及頸動脈超音波早期發現,施以治療及健康管理後可避免疾病的惡化。醫師也叮嚀民眾平時一定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及運動習慣,糖尿病或高血壓的患者也要做好血壓、血糖控制,避免菸酒,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本之道。

哺餵母乳的嬰幼兒,視力及智力發展勝過食用其它配方奶的嬰幼兒

哺餵母乳的嬰幼兒,視力及智力發展勝過食用其它配方奶的嬰幼兒

署立彰化醫院通過98年度合格「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婦產科張崑敏主任表示,很讚同母嬰親善政策,尤其,推廣母乳哺餵。哺餵母乳的嬰幼兒免疫力較佳,比較少有腹瀉、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嬰兒猝死症等情形;另外常見的嬰幼兒過敏,就算出現時,症狀也會比較輕;兒童期糖尿病、甚至癌症的機會都有可能減少。張崑敏主任說,衛生署目前鼓勵孕婦應到評鑑合格的「母嬰親善醫療院所」,進行產檢及生產,最重要的是在生產後,立即在產台上讓媽媽及寶寶第一次肌膚接觸,寶寶會自然反應尋找乳房吸吮,而哺餵母乳還可以讓媽媽促進子宮收縮,好處多多。張崑敏主任指出,現在很多媽媽已經很認同哺餵母乳,所以如果能在生產時選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就可以在第一次餵奶時就哺餵母乳,也可接受到更多哺餵母乳的相關知識與技巧。一位25歲吳小姐在後期產檢及生產選擇彰化醫院,在醫師及護理人員的衛教後哺餵母乳,剛開始會覺得麻煩及辛苦,加上她的婆婆反對哺餵母乳,讓她很猶豫,多方考慮認為哺餵母乳真的對自己的心肝寶貝最好,所以願意每3至4小時的哺餵母乳;生第四胎的院內同仁呂小姐,也說前二個小孩餵的是配方奶,雖然配方奶標明營養成份高,但是小孩還是常生病,在生第三胎時,就改哺餵母乳,覺得小孩不常生病,而且長得胖胖的很可愛,現在第四胎也在哺餵母乳,呂小姐開心的說母乳量充足,還可以分享給需要的寶寶食用。署立彰化醫院為落實母嬰親善宣導政策,針對推展母嬰親善工作,除了加強醫護人員訓練,同時提供產前遺傳諮詢、母嬰同室等,張崑敏主任特別強調母嬰同室的好處可以讓寶寶隨時在母親身邊接受餵母乳,目前彰化醫院已經達到產婦百分之百的母嬰同室,另外醫院內的門診及產房區還設置二處哺乳室,方便民眾隨時哺餵。張崑敏主任指岀,母乳是最適合嬰兒的食品,母乳哺育更是促進親子關係及保護母子健康的最佳選擇,另外,母乳具有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讓寶寶好消化、及吸收,增強扺抗力,促進新生兒腦部發育,母乳和其它配方奶比較起來價格十分便宜,只是,目前在台灣嬰兒一個月大時哺餵母乳的父母只有佔百分之四十不到,一位年輕爸爸還說,讓寶寶喝母乳,母子都有好處,而且在經濟上也可省下很多奶粉錢。大家都不知道,母乳是專為嬰兒設計的整套產品,它滿足從新生兒起到幼兒期不同時期之營養需求;母乳會依照早產兒或足月兒,分泌出最適合的母乳。根據長期追蹤發現,哺餵母乳的嬰幼兒視力及智力發展勝過食用其它配方奶的嬰幼兒,而且這樣的優勢一直維持到青春期甚至更久。母乳還含有抵抗對嬰兒所在環境中病菌的抗體、白血球、及活細胞等,研究證實母乳中的抗感染因子因含有特別的分泌成份,在嬰兒腸胃道內並不會被破壞,所以可發揮抗感染的功用。

偏食兒童 小心影響腦部發育

偏食兒童 小心影響腦部發育

您是以速食取代孩子的正餐嗎?孩子飯肉吃光光,青菜晾一旁,上演親子吃飯大戰嗎?抵抗力差常感冒,也常腹瀉或便秘嗎?長庚兒童醫院研究發現,2到4歲的孩子,63%有偏食的問題,有4成9的父母以為自己的孩子飲食營養正常,事實上,小孩已經有偏食的情況。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與宏恩醫院營養師及大安工研醋烹飪師幫您變魔法,99年3月20日(星期六)上午10時至12時於該中心(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3段15號2樓)舉辦「小小主人翁魔法餐」活動,健康飲食從小紮根,邀請全家人輕鬆製做。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李碧慧主任表示,近年兒童肥胖與慢性病發生年齡逐年下降,根據最新國民營養調查資料顯示,現代兒童偏愛吃高糖、高油的食物,如糖果、汽水、速食、炸雞、西點等,而蔬菜、水果的攝取量明顯偏低或不吃,對高油糖鹽等空熱量的點心卻來者不拒,造成學習能力及在校整體表現不良狀況會越顯著,反之,學童飲食習慣越好,學習表現越好,體位也越不會兩極化,營養就是讓小孩成長茁壯的最好基礎,也會讓小朋友在起跑線上高人一等。宏恩醫院劉怡君營養師指出,最新調查發現,國內2至4歲幼兒偏食率高達六成多,其中二成四已是偏食瘦小兒,身高比同齡矮約6公分,體重也約輕2公斤,若偏食行為仍不改善,除影響兒童腦部與身體肌肉的成長與發育,也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或脾氣暴躁。矯正偏食習慣4歲是關鍵,利用蔬果五彩繽紛的顏色,變化樣式及烹調方式,例如切丁、塊、片、絲、動物圖形,創造全新的口感及多樣的風味,吸引小朋友的興趣,讓準備寶貝的食物輕鬆上手。關心臺灣之子及其家庭的健康,我們把「家鄉味」與「臺灣味」融合了,讓生活的樂趣從選擇「天天五蔬果、食在健康」開始,在飲食中增加了蔬果的攝取量,多膳食纖維有了飽足感,間接減少肉類、零食或點心的攝取量,連帶減少脂肪及熱量的攝取,就能使您的孩子免於提早發生成人慢性病!洽詢電話:2733-5831轉225。活動報名請上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網址tpp://dan-tpc.doh.gov.tw查詢。延伸閱讀「天天五蔬果,低脂高纖菜單」: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27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