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助眠產品褪黑激素超量 應以藥品列管!

助眠產品褪黑激素超量 應以藥品列管!

失眠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問題,很多學生、上班族、待業民眾,由於課業、經濟壓力而睡不著,相關宣稱幫助解決失眠問題的產品應運而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特針對宣稱可幫助睡眠(膠囊、錠狀)食品執行專案抽驗,抽檢地點包括藥粧店、藥局、大賣場及百貨行,檢出產品的melatonin(褪黑激素)成分如超過天然含量上限標準,應以藥品列管,並依法處分。衛生局此次專案抽驗產品中,部分商品經檢出melatonin含量超過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告-20 ppm上限,其餘產品中有外包裝標示不符規定(部分產品多樣標示事項不符規定),最多(如:營養標示不全、中文標示字體<2mm、未標"中文"有效日期、標示"服"用...等),另外涉誇大及易生誤解及涉成分安全性不明等,均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褪黑激素係動物腦部松果體分泌的荷爾蒙,被用來作為調整時差及輔助睡眠,但因體質不同,超量攝取可能造成頭痛、頭暈、輕度震顫等副作用;同時,兒童、孕婦(或預備受孕的婦)、服用類固醇者、過敏者、精神病及自體免疫疾病者應避免服用。依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褪黑激素天然含量應為20 ppm以下,並須有加工方式備查;如產品標示或檢出melatonin含量超過20 ppm,應以藥品管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業者,食品成分如添加牛、羊、豬等禽畜之腦中松果腺(體),應於行政院衛生署配方審查時檢附之產品成分資料明列含melatonin成分,並須有加工方式備查,且按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第1、2項及第19條第1項;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第13條等相關規定標示,如經檢出食品之melatonin成分含量超過20 ppm,將依藥事法相關規定處辦。該局再次強調,不肖業者如枉顧消費者之健康,於食品中違法添加超量melatonin西藥成分,將依違反藥事法第39條規定裁處3萬元至15萬元罰鍰。衛生局再次提醒民眾,旅客或隨交通工具服務人員攜帶含melatonin產品只能自用,如擅自於網路販賣,恐涉及輸入藥事法第22條所稱禁藥,將依藥事法第82條(輸入偽藥或禁藥)、第83條(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或供應)移送法辦。食品不是藥品,絕對不可能有所謂快速的效果,不具療效的「食品」如食用後具有療效反應,極有可能違規添加西藥成分,發現身體有任何健康異常,請就醫尋求專業診療。倘發現任何不法產品或食品宣稱具有醫療效能者,請儘速向衛生局舉發【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93】。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施打玻尿酸嗎?

退化性關節炎可以施打玻尿酸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骨科葉堉均醫師表示,一位75歲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老太太到門診來詢問膝蓋可不可以打玻尿酸?因為她的親朋好友建議她可以打玻尿酸來改善疼痛。經醫師了解病史及檢查後發現,老太太的狀況嚴重,建議應採手術治療,在一番的解釋及說明之後,老太太才打消注射玻尿酸的念頭,轉而尋求手術治療。葉堉均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尤其好發在膝關節。病人在罹病初期,時常會抱怨膝蓋酸痛,僵硬不適,尤其是上下樓梯更會使得疼痛加重,到了疾病後期,往往因為疼痛而造成跛行,有時連站立都很困難,嚴重時甚至會出現關節活動受限,關節變形等情況發生。國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為數眾多,在骨科門診常遇到患者詢問有關玻尿酸關節內注射的問題。到底打玻尿酸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改善有沒有幫助,臨床上骨科醫師又是如何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呢?葉堉均醫師指出,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大致上可分為保守及手術治療兩個階段:保守治療:包含保護關節減輕關節受力,以及避免造成膝關節負擔的姿勢或運動,例如減重、減少上下樓梯或爬山,日常生活盡量不要採取蹲、跪或盤腳的姿勢等。其他還可以配合藥物及復健的治療,肌力的訓練等等,都有助於改善退化性關節炎所帶來的不適,延緩疾病的進程。手術治療:適用於保守治療反應不佳,甚至是關節變形的患者,手術方式主要包含膝關節鏡手術,以及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玻尿酸的成分主要是一種多醣鏈,具有黏稠的物理特性,臨床上注射玻尿酸目的在促進關節潤滑及保護軟骨組織。藉由促進軟骨間的滑動及吸震而達到潤滑、保護軟骨細胞的效果,在年齡較大且膝關節間隙依然存在的病患有其一定的療效。但對於較嚴重的患者則效果很有限,一般而言,膝關節退化情形越嚴重,則效果越差,有很高的比例最後仍需依賴手術治療。民眾對於玻尿酸的治療往往帶有一種迷思,誤把玻尿酸當成是關節的「補藥」,誤認為打玻尿酸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確,玻尿酸的注射是目前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症狀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且治療的花費昂貴,在治療上也不是所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患者都適用。而玻尿酸的注射也是有發生副作用的機會,臨床上曾出現因為施打玻尿酸而造成患者產生過敏或感染的案例。目前在台灣,健保雖然有給付,但給付的規定也相當的嚴格。葉堉均醫師建議民眾,如果身體出現關節不適等症狀,還是要尋求專業的骨科醫師,做仔細的臨床評估。醫師會依據個人身體及臨床情況的不同,給予最合適的醫療建議。

沙啞,小心是聲帶長繭

沙啞,小心是聲帶長繭

聲音沙啞是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之一,在現化社會很常見,不論是需要連續大聲使用聲音,或是演講、應酬、談天,還有歌星或老師等職業需要,更多是長期香菸刺激,都會造成聲帶傷害,小則長繭、長息肉,嚴重的產生呼吸道阻塞也是有可能。醫師說,沙啞,最重要是要找到引發原因、對症下藥,甚至手術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不久前門診來了一位約26歲女性病患,病人從事總機工作約2年,求診時主訴聲音反覆沙啞約4個月。經病人告知,4個月前和朋友至KTV唱歌,過程中有喝酒及大聲講話笑鬧之情事,當晚即覺喉痛不舒服,隔日就聲音嘶啞,雖至診所就醫,但聲音未完全改善,且症狀越來越嚴重,經朋友介紹而到該院就診。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先為病人進行一般理學檢查,由於沒有看到異狀,所以進一步安排喉頭內視鏡檢查,發現病人右側聲帶上有一結節,後來經全身麻醉進行聲帶顯微手術,病人術後聲音即恢復了許多。洪元宗表示,聲音沙啞最好還是看一下醫師,以及早治療,另外唱歌時最好量力而為,平日多喝水、保持喉嚨濕潤,並且減少菸酒等刺激物,以免聲帶長繭!

銀髮族防跌有妙招!

銀髮族防跌有妙招!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事故傷害是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死因的第7位,其中又以跌倒為第2大原因,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人是跌倒死亡的高危險群,也是造成長者功能喪失、頸部外傷及外傷性致死的主要原因,一旦長者曾跌倒後,隔年再跌倒的機率是其他人的2到3倍。衛生署一份調查報告檢查指出,老人跌倒之標準化盛行率在88年為18.7%,然至94年以上升至20.5%,其中27.3%因此而受傷,依此推估96年,230萬老人中約有46萬名曾於過去一年跌倒,其中約有12萬,5000名曾於過去一年跌倒,老人跌倒不但損傷身體,增加醫療費用支出,影響社交活動值得關注。目前北市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數12.1%,每10位就有一位老人,北市萬華區65歲以上人口占15%,位居臺北市第一位,因此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將開辦一系列防跌保健活動包括:跌倒風險評估、運動訓練、調整用藥、改善環境等,將以改良式太極拳展開序幕,安排市立聯合醫院復健師示範講授「改良式太極拳」,藉由頭頸手臂腰足的伸展運動,活絡筋骨,以減緩或預防血液循環不良、肌肉僵硬、痠痛、麻腫、疲累等現象。其作法可分五式:虛實互換。摟膝按掌。進步摟膝按掌。進步必跟摟膝按掌。270度轉身進步必跟摟膝按掌。主要目的為增加提臂搖肩靈活度、手指柔軟、手腕解僵、強腰壯背、腿部消麻,做時每動作重複3~5次,每日數回,將可有效緩解肌肉僵硬及酸痛,除了防跌之外,對於一般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也很適合,本活動為期三個半月。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呼籲:曾經跌倒或中風等市民踴躍報名參加!相關諮詢專線:臺北市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電話:(02)2303-3092。

銀髮族老人健康促進班開課!讓老年人都能健康自主更長壽

銀髮族老人健康促進班開課!讓老年人都能健康自主更長壽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善、醫藥保健的進步,人們壽命得以延長,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台灣近年的人口老化速度非常快,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達人口數的一成,預估到115年,高齡人口比例將達20%,隨著年齡增長,感覺器官逐漸遲鈍,生理機能也漸漸退化,隨之而來的慢性疾病與身體機能的老化現象,將使得高齡者在照顧自我的生活起居上需更小心翼翼。因此,高齡化所衍生的相關生活需求與健康議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適當的身體活動可以保持身體各部位器官和機能的有效運作,延緩老化速度,並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和肥胖,其他好處包括增進身體安適、身體功能和關節柔軟性、增加社會化和降低代謝症候群之機率;而跌倒,是造成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大原因,跌倒易導致骨折、撞傷等,除了影響老人的生理健康,更容易造成老人心理對跌倒的恐懼,減少對社交活動的參與,影響情緒與生活品質,有鑑於老人跌倒及健康認知需求日益增加且對各方面影響甚鉅,可以透過許多策略及方法加以預防,所以為老人建立支持性居家環境及建立健康促進觀念是需要的,因此針對老人健康的相關危險因子深入探討,並提出與健康相關執行策略及改善措施,以進一步加強老人健康自我檢視、跌倒預防及緊急處理之能力。臺中市東區衛生所結合社區資源與財團法人臺中樂成宮、台中樂成宮長青委員會、澄清綜合醫院、台中市樂成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立東區『銀髮族老人健康促進班』,希望透過成長團體,落實在地化、持續性、周全性、有效性之老人照護網絡,本活動為期16週,來自各團體熱心志工投入人力約30人,每週安排改良式太極拳之動態課程及為老人量身定作的衛教課程,透過一連串體適能防跌、食物烹調健康飲食、健康促進防代謝症候群及老人心理健康等課程,以改善個人生活技巧,期許銀髮族生活品質獲得提升,每週除貼心贈送老人日常安全用品外,連三週出席者給予獎品鼓勵,於8月24日定為成果驗收週,除表演太極大會操外,並針對出席率踴躍之學員可參加送「好禮大方送,等你來挑戰」之抽獎活動,最後以聯誼表演劃下完美句點。活動時間:99年5月11日至99年8月24日(每週二)上午09:00-10:00(為期16週)。活動地點:財團法人臺中樂成宮(台中市旱溪街48號)。

2010年起步亮眼 賽諾菲安萬特集團Q1交出兩位數強勁成長成績單

2010年起步亮眼 賽諾菲安萬特集團Q1交出兩位數強勁成長成績單

歐洲及法國第一大藥廠賽諾菲安萬特集團(sanofi-aventis)日前在巴黎總部公布該集團於2010年第一季的營收報告。賽諾菲安萬特於今年第一季在營收表現上就有一個好的起步,Q1銷售淨額增加5.8%,成為73.85億歐元。而Q1不含特定項目調整後淨收益增加16.2%,成為24.27億歐元。Q1不含選定項目調整後每股淨收益為1.86歐元,增加15.9%。Q1的成長主要推動者來自疫苗事業的優異表現以及近期所完成的幾項收購計劃。疫苗事業的強勁成長力道,反映在4.1億歐元的H1N1業績銷售額上,並帶領接下來在南半球季節流感疫苗和美國市場中兒童疫苗Pentacel®繼續創造傲人成績。賽諾菲安萬特成功進行的幾項收購計劃,強化了該集團的成長平台,例如對Chattem公司的收購,推動我們在消費保健產品(OTC)的成長。賽諾菲安萬特集團執行長Chris Viehbacher表示,「賽諾菲安萬特在2010年第一季的成長,主要是由我們的新流感疫苗在全球創下的銷售成績,以及順利完成Chattem公司和Merial與Intervet/Schering-Plough公司的收購計劃所推動。這幾項收購的順利完成,讓賽諾菲安萬特集團在美國的消費保健產品(OTC)市場站穩腳步,並成為動物保健產品領域的新全球領導者。」賽諾菲安萬特在新興市場也同樣表現優異,成長達18.1%。而糖尿病用藥系列,包括基礎胰島素品牌蘭德仕Lantus®、Apidral®以及降血糖口服藥瑪爾胰錠Amaryl®,同樣展現強勁表現,創下11%的成長。治療心律不整的新藥Multaq® 在美國已上市,而該新藥在英、德也取得上市許可。並在英國取得當地衛生主管機關NICE的推薦。順利執行「賽諾菲安萬特變革計畫」,並如期完成對Merial與Intervet/Schering-Plough公司的併購,使賽諾菲安萬特成為動物保健產品領域的新全球領導者,並讓推動賽諾菲安萬特集團永續成長的主力更加多元化。而在糖尿病治療領域上,分別與AgaMatrix及CureDM簽署協議研發血糖監測新科技以及能幫助糖尿病患恢復自生胰島素功能的新藥。關於 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賽諾菲安萬特集團是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製藥公司。以世界級的優良研發團隊為後盾,賽諾菲安萬特在7項主要治療領域上獨步全球:心血管疾病、血栓症、腫瘤學、代謝疾病、中樞神經系統、內科學以及疫苗,並積極發展其OTC事業平台。賽諾菲安萬特集團在巴黎 (EURONEXT:SAN)和紐約(NYSE:SNY)均有上市。資料來源:賽諾菲安萬特股份有限公司

別忘出國前打疫苗!醫師籲:出國留學、旅遊前 善用旅遊醫學門診資源

別忘出國前打疫苗!醫師籲:出國留學、旅遊前 善用旅遊醫學門診資源

每年4-6月是國人準備出國留學的旺季,根據統計,全台每年出國留學的人數約達三萬多名,其中以美、加、紐、澳等國為較大宗,因考量公共衛生安全的問題,許多國外學校都規定海外留學生在註冊前須施打該國之常規疫苗,由於台灣的醫療費用與國外比較相對低廉,醫師呼籲有留學計畫的學子,出國前打疫苗的計劃需提早於出發前兩個月開始,就醫同時記得攜帶個人過去的疫苗施打紀錄,否則得在國外多花冤枉錢補打不說,還須承擔個人在海外生病令家人擔心、以及攜帶感染病原回台等風險,相當划不來。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程劭儀表示,以全台每年約700-800萬出國人次來看,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的人數才約3千人,顯示旅遊醫學的觀念在台灣仍未被重視。每個國家的流行病感染風險不一,如國人常去的美加日澳紐,近年都傳出百日咳疫情,疾管局呼籲國人出國至這些國家前,應做好百日咳疫苗預防接種措施。另外中國的A、B型肝炎也頗為嚴重,這些流行病都不是只注意勤洗手、或戴口罩就能完全避免的,最有效率的預防措施,就是在出國前打疫苗。通常到美加留學要補打的疫苗有: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水痘、腦膜炎、及百日咳白喉破傷風(Tdap疫苗)等等,其中百日咳疫苗Tdap是許多長春藤名校指定施打的疫苗,需要強制留學生施打的原因,主要是百日咳的感染途徑為飛沫傳播,很容易造成校內的群聚性感染,影響全校師生的健康。由於百日咳的成年人致死率雖不高,但患者在過程中仍會出現相當程度的不適,如激烈的持續性咳嗽,導致無法呼吸、有近乎窒息的感覺,同時伴隨嚴重的咳嗽吼聲、吸入性哮聲,有時還會有咳嗽咳到吐、或咳到眼結膜下方出血的情況,有些人甚至會因缺氧而導致嘴唇和眼眶發黑,最後全身虛弱無力,對成人的工作、睡眠品質及學業都有極大的影響。為防治百日咳,目前Tdap已成為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等11-18歲的青少年必要施打的常規性疫苗,及19~64歲的國民建議施打的疫苗,因為百日咳抗體效期只有5-10年,且目前國人大多沒有接種過成人百日咳疫苗Tdap,所以儘管台灣民眾小時候都打過,但還是需要在出國前打疫苗來加強防護。程劭儀醫師指出,近幾年國人開始有到非洲、中南美等國旅遊或從商的趨勢,這些國家時常傳出黃熱病及腦膜炎的疫情,因此民眾在出國前務必要施打這些疾病的疫苗來預防感染,並向旅遊醫學門診的醫師諮詢目的地是否有感染瘧疾的疑慮;另外出境到東南亞及中國的民眾也要留意,因為這些國家的環境與食物條件落差很大,當地居民的A、B型肝炎問題頗為嚴重,尤其是普遍沒有A肝抗體的30歲以下台灣民眾,很可能吃了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後,回台開始出現如疲倦,噁心,嘔吐,腹部疼痛,褐色或深色尿液,淺色大便和發燒等感染徵兆,因此也建議前往該區的民眾記得在出國前打疫苗,並於旅行時最好以瓶裝水或蒸餾水代替公共的飲泉水,來降低感染風險。為提供國際旅遊疫情資訊、疾病介紹、及各項預防措施,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已開闢國際旅遊資訊單元,供出國及旅遊業者參考,程劭儀醫師呼籲民眾及相關業者應更善用旅遊醫學的資源,才能真的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回家。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 國際旅遊資訊(http://www.cdc.gov.tw/sp.asp?xdurl=travel/travel00.asp)。

安寧照護改觀念、有尊嚴的臨終全程陪伴

安寧照護改觀念、有尊嚴的臨終全程陪伴

文/奇美醫學中心腎臟科主治醫師 吳佳純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大多數的疾病多可治癒或是受到控制。但對某些不可治癒的末期疾病,延長生命的做法反而帶給患者更多更長的痛苦。臨終時刻施予無意義的急救治療時,家屬陪伴的過程中也常承受極大的哀傷及深深的後悔。基於上述情況,全世界對於末期疾病的醫療原則開始有了安寧緩和醫療的觀念:對於末期疾病患者,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可使患者更有尊嚴的邁向臨終,無遺憾且安祥的往生。我國早在民國89年就已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針對末期疾病患者可不施以心肺復甦術而選擇安寧緩和照護。末期疾病患者不限於末期癌症患者,安寧緩和醫療的地點不限於病房,也可在自己家裡。然而大多數人的觀念以為安寧照護只針對癌症末期患者,安寧病房只收治末期癌症患者。中央健保局於2009年9月公佈八大非癌疾病末期安寧療護,就是針對八種非癌疾病的末期病患納入健保給付的安寧療護對象,其中就涵蓋「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針對上述腎衰竭對象附註說明為:腎衰竭患者(已接受透析或尚未透析),因嚴重尿毒症狀經原腎臟照護團隊評估病患可能近期內死亡,或是病人在自由意識的選擇與自主的決定下不願意,或因合併下列疾病狀況之一,不適合繼續接受長期透析治療或接受腎臟移植者:其他重要器官衰竭及危及生命之併發症。長期使用呼吸器。嚴重感染性疾病合併危及生命之併發症。惡病質、或嚴重之營養不良危及生命者。惡性腫瘤末期患者。因老衰、其他系統性疾病,生活極度仰賴他人全時照顧,並危及生命者。腎衰竭病人及家屬在照會安寧團隊了解何謂安寧緩和照顧後,有意願預先簽下生預矚,醫療團隊將以安寧緩和照護為原則,停止透析,給予支持性藥物減輕痛苦,同時照顧患者及家屬的心靈層面,全程陪伴到病人往生,同時也包括往生後的家屬哀傷輔導。由於腎衰竭患者常合併其他器官的功能衰退,導致生活品質不良及較低的存活率,國內外才會將這類患者列為可以考慮選擇安寧緩和照護的對象。但是安寧緩和醫療強調的是尊重個人自主權,假使醫療團隊認為患者不適合積極治療,但患者仍有意願,醫療團隊仍應尊重患者給予積極治療。安寧療護牽涉到廣泛的醫療倫理、法律、文化等層面,醫師應先有相關的訓練。雖然中央健保局已將某些腎衰竭的患者納入安寧療護的對象,但目前腎臟科醫師施行上仍缺乏共識及遵循的指引。國內透析患者日漸增加,其中不少符合末期狀況的患者及家屬正遭受極大的身心負擔,雖想放棄透析卻缺乏相關資訊及輔導。此外,一般民眾對於安寧緩和療護的錯誤觀念,以為是「遺棄病人,消極等死」而非「尊重生命、尊重病人的自主權、有尊嚴的面對死亡」。如何全面推廣正確的安寧療護觀念於一般民眾及醫療人員仍是目前需要加強克服的。

男子胯下癢 自行抹藥,造成皮膚萎縮

男子胯下癢 自行抹藥,造成皮膚萎縮

 一般人皮膚難免有些狀況,如果問題不嚴重,許多人為免就醫麻煩,會先自行處理,拿藥擦擦看,等到無法收拾才會去看醫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臨床上自行抹藥出問題的案例不勝枚舉。一般民眾大多會先用手邊成藥來止癢或擦擦看,如果不行就拿家裡其他藥膏試試看,一條接一條試了一輪,再不行就去藥房買藥或聽別人推薦偏方,也有人嚐試塗抹保養品或各種方法在自己皮膚上做實驗,像是塗抹蘆薈、精油、茶葉水、米酒、鹽水、醋、浸泡溫泉等。原本以為情況總會好轉,即使未改善應該也不會有甚麼大問題,當最後無法改善甚至更嚴重才會就醫,此時病情早已延誤數週甚至數月之久。潘企岳提出以下一些臨床實際案例,一名年輕女子陰部毛囊炎,自行塗抹隨身成藥,結果紅癢難耐。女子乳暈騷癢約3個月,其間塗抹數種成藥止癢,結果越擦越癢症狀加劇,皮膚騷抓變厚成苔癬化,經治療一週後症狀明顯改善。少女胯下騷癢不好意思看醫生,塗抹隨身成藥長達3至4個月未見改善,就醫後才知是股癬,兩週後治癒。多位病患臉部或身體其他部位皮膚過敏,也都塗抹成藥月餘無效而就醫。又一老婦臉部皮膚過敏,塗抹自己種的蘆薈、茶葉水、乳液月餘,結果整臉紅腫就醫。另一婦女頸部皮膚過敏騷癢,塗抹多種乳液後造成更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他還說,不少男性胯下癢去藥房買藥塗抹,結果長期使用過強藥物造成皮膚萎縮產生裂痕。還有一位老先生胯下長癬,就拿從前小腿的濕疹藥塗抹,情況惡化還怪醫生給的藥不對,另人啼笑皆非。另外有許多民眾腳底癢或腳底脫皮就以為是香港腳,自行購買香港腳外用藥長期使用,結果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問題依舊存在。潘企岳解釋,一般外用止癢、消炎止痛成藥大多含有樟腦、薄荷、甲基水楊酸鹽、植物精油等成份,這些成份僅能暫時緩解癢感或痛感無法治療病症,如果塗抹過量或過於頻繁,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接觸性皮膚炎。一旦皮膚出現異狀就應儘快就醫,不要聽信偏方以免病情惡化。不同皮膚問題所用的藥是不能通用,一般民眾無法分辨皮膚疾病,任意塗抹或買藥來使用只會適得其反。就像腳底癢不一定是香港腳,香港腳不一定會癢,由醫師來確認才能對症下藥。總之「皮膚有病宜就醫,自行抹藥問題多!」

你知道同學間分享菸品 是違法行為嗎?!

你知道同學間分享菸品 是違法行為嗎?!

小姚(化名)是北市高職一年級學生,假日與國中同學一同出遊,在同學慫恿下,向雜貨店購買1包菸,小姚原本只想自己試試,但在其他同學要求下,勉為其難分享購買的菸品,當場遭值勤警方查獲,小姚與同學除需接受戒菸教育外,亦將因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青少年被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小明、小穎及小滔(化名)是國中學生,下課時躲在學校廁所吸菸,遭拍照向衛生局檢舉,3位同學除需接受戒菸教育外,亦將因在禁菸場所吸菸被處新臺幣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鍰。另外,小穎因提供菸品予其他2位同學,還需被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近日受理數起未滿18歲青少年供應菸品予同學案例,違規青少年都因不知相關法律規定,且受同儕慫恿而誤觸法律;依據「菸害防制法」規定,「任何人」均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違反規定者,將被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衛生局說明「任何人」係包括:販賣菸品場所之業者及從業人員、家人、親友、同儕等,另外「供應菸品」,不單僅指販賣菸品行為,只要是有提供菸品予未滿18歲者之行為,均已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雖然「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但吸菸有害健康,菸品絕不是好東西。菸品含尼古丁及焦油,是一種燃燒後能產生兩千多種化學物質的有毒物品,對身體健康危害甚鉅。許多青少年可能覺得吸菸很帥,或因一時好奇而嘗試菸品,時間一久就會成癮,衛生局提醒青少年,像菸品這種危害健康的東西,千萬不要跟同學分享。對於「菸害防制法」如有任何疑問,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無菸整合網」(http://subweb.health.gov.tw/Nosmoking)查詢,或撥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免付費電話)洽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