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台大醫院院歌徵選 期待傳揚台大醫院精神與承諾

台大醫院院歌徵選 期待傳揚台大醫院精神與承諾

台大醫院在歡度115週年院慶前夕,於6月14日舉辦院歌徵選頒獎典禮暨院歌發表會。院歌是醫院歷史和文化的積澱,也是精神和靈魂的象徵,除了是服務理念的集合體現,更是對外傳達醫院的形象標誌之一。其可促進員工恪守醫德倫理,激勵團結創新、增強榮譽感和使命感,並藉由歌曲的傳頌,表達台大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因此,台大醫院院歌徵選的主旨鎖定歌詞內容要以台大醫院的歷史傳承、學術地位、品牌價值、社會責任為主軸,曲風則要對內部同仁及外部顧客、病人、家屬和社會大眾傳達“希望、關懷、感動、認真”的精神。為使更多的民眾參與台大醫院徵求院歌,這次創作的台大醫院院歌採取向全民辦理創作徵選活動的方式進行。期盼藉由徵求及評選的過程,讓社會大眾更加瞭解台大醫院所懷抱之希望、關懷、感動、認真的精神。在評選過程中,也透過員工票選的活動,來擴大院內員工的參與感,凝聚全體同仁的向心力。2009年7月,由陳明豐院長邀集院內代表召開第一次院歌徵選活動會議,擬定初步時程、徵選活動辦法及參賽原則;2009年8月起,聘請院外音樂界包括簡文秀、史擷詠、林家慶、李芳育、周燦德等5位專家學者及院內2位同仁擔任院歌徵選活動之評審委員;自2009年10月起,台大醫院正式向各界音樂創作者徵求「台大醫院院歌」。徵選原則為曲調表達的是輕快、有活力、能振奮人心,架構則是易懂易唱,適合大合唱,可以在重要集會、活動、慶典上播放或演唱。在3個月的期間,一共有86首作品參加徵選,投稿人遍及社會各界,涵蓋老、中、青三代,共同以藝術創作表現台大醫院的精神。經過評審委員初審與複審,評選出5首歌曲由台大醫院同仁進行網路票選。決審時,再由評審委員參考票選結果,並以音樂專業的思維,嚴謹地選出本院的院歌,評審委員再依徵選辦法修改,終於定稿成為「台大醫院院歌」。此次台大醫院院歌的音樂後製及專輯製作,承蒙財團法人億光文化基金會全額贊助及協助製作,讓台大醫院的院歌得以發揚傳頌;此外,也感謝億光文化基金會致贈「南投埔里花海」畫作一幅予院方收藏。期待台大醫院院歌能夠充分傳揚台大醫院的精神,凝聚同仁的努力與共識,傳達對社會、對民眾永遠不變的承諾。

99年端午 臺北市各市立醫院急診及住院服務時間

99年端午 臺北市各市立醫院急診及住院服務時間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6月14日發布新聞表示,99年6月16日(星期三)適逢端午佳節,臺北市各市立醫院(含萬芳、關渡醫院)急診及住院服務照常、上午開放部分門診,原已排訂之各項手術、特殊檢查照常進行,並將加強急診作業。門診部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含院外門診部)全日休診、臺北市立萬芳醫院上午各科門診正常服務,下午及晚上休診、臺北市立關渡醫院上午開放家醫科、內科、一般外科及小兒科門診服務,看診時間為8時30分至11時30分,下午及晚上休診。民眾若有任何就醫相關問題,可電洽各院話務中心或上網查詢,相關資訊如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電話:1999#888(外縣市請撥02-2555-3000)網站http://www.tpech.gov.tw。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電話:(02)2930-7930分機2468網站http://www.tpech.gov.tw。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電話:(02)2858-7000網站http://www.gandau.gov.tw。

北市居家廢棄藥物檢收服務 初步有成

北市居家廢棄藥物檢收服務 初步有成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99年4月2日啟動「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開始至5月底止,經由社區藥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臺北市立關渡醫院的檢收站點,所檢收之固體廢棄藥物已達1,017.88公斤、可回收藥物廢容器209.98公斤、液體廢棄藥物166.21公斤、廢棄針具(針具、針頭)140.02公斤,總計1,534.09公斤,其中以心血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治療藥物為最多,其次為非處方藥、感冒止痛藥及腸胃用藥。由2個月來的初步成果顯示,社區中廢棄藥物檢收管道已發揮實質功效。為避免居家廢棄藥物不當處理,造成環境污染,危及市民健康,並為提升市民用藥安全,減少醫藥資源浪費,臺北市政府透過衛生局、環保局、臺北市藥師公會、臺北市藥劑生公會等單位共同合作,進行社區佈點,設置「臺北市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站點包括:社區藥局175個站點、醫院藥局51個站點,共計226個站點,協助市民正確處理家中廢棄不用的藥物。社區中各檢收站之藥事專業人員,將民眾從家中帶來的廢棄藥物,依性質不同協助進行檢收分類:固體廢棄藥品(例如:錠狀、膠囊藥品)。液體廢棄藥品(例如:糖漿、藥水)。廢棄針具(例如:糖尿病患者注射的胰島素針具、針頭)可回收藥物廢容器(例如:紙盒、空瓶)。並指導正確的藥物儲存環境,讓民眾學習自我檢視藥品的方法,以提升家庭中用藥安全的認知,衛生局呼籲全市民一起動起來,共同參與「居家廢棄藥物檢收」活動。經由社區藥局檢收後之居家廢棄藥物,由各行政區之檢收集中站,定期與環保局各分隊聯繫,由環保局於十二個行政區清潔隊定點協助清運及後續銷毀作業。以上內容及「臺北市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名單,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臺北市藥師公會網站(http://www.tpa.org.tw/)查詢或請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05,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台中市衛生局教導民眾如何選購應景食品!

台中市衛生局教導民眾如何選購應景食品!

今天就是端午佳節了,日前臺中市衛生局為保障民眾飲食衛生安全及消費權益,針對市內傳統市場、生鮮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及大賣場,展開節慶應景食品抽驗及衛生稽查工作,合格率為93%。針對不符規定的食品,除立即責令販售業者立即下架外,並已透過臺中縣衛生局、雲林縣衛生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臺南縣衛生局立即追查來源,若經查獲屬實,「殘留農藥」項目將依據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之規定,爰依該法第31條處分業者6-30萬元罰鍰,「食品添加物」超量部分,將依據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條之規定,爰依該法第33條處分業者3-15萬元罰鍰,並依第29條令其違規產品應予以回收銷毀。另鑑於近期發生9例肉毒桿菌中毒事件,造成1人死亡情事,衛生局亦呼籲消費大眾,選購真空包裝食品「三要」原則:要冷藏冷凍才買、要充分加熱才吃、要看清標示才好;對於未冷藏有安全之虞之真空包裝食品,如經查獲屬實,因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0條規定,依同法第31條,主管機關令其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則可處以新台幣6-30萬元罰鍰。健康保健無假期,一般民眾及慢性病病患於端午佳節應如何選購應景食品?三少一多營養觀念,自製粽子: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調味料勿多用,內餡以滷代炒,瘦肉取代五花肉,紅蘿蔔、竹筍或蒟蒻取代蛋黃、花生,降低膽固醇、油脂,同時增加纖維的攝取,二則將部分的糯米以五穀雜糧取代,也可增加纖維質及降低糯米不易消化的飽脹感)。一天只吃一個粽子為原則,不要餐餐吃,避免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等症狀。辣椒醬、蕃茄醬、甜辣醬、醬油等,是含鈉量高的調味料,所以吃粽子時盡量減少這些醬料,若是需要限制鈉攝取的高血壓及腎臟疾病患者不建議使用。糖尿病人也可適量吃粽子,但需注意攝食量,如:一個台灣肉粽約三份主食,一份半肉類及三份油脂,不宜過量,以運動或調整胰島素來控制血糖。吃粽子時應搭配2~3碟青菜,增加飽足感並幫助消化,再加1-2份水果增加纖維質,天天五蔬果為原則,達到均衡飲食。享受美味的粽子後,不妨喝些無糖茶飲,如:烏龍茶、綠茶、山楂等解除油膩感。

吃粽不增重,冰涼「果香粽」吃出健康好味道

吃粽不增重,冰涼「果香粽」吃出健康好味道

農曆5月5日是中國人的三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在各項歡度佳節的傳統活動中,粽子更是不可少的應景食物。目前市面上的粽子種類玲瑯滿目且越做越精緻,舉凡北部粽、南部粽、荷葉粽…等鹹味粽子,一顆熱量約450~600大卡(約3份主食+1.5~2份肉類+2~3份油脂),若為講求更精緻化,內餡包裹干貝、叉燒、鹹蛋黃、五花肉…等則熱量更高。豆沙、棗泥…等甜味粽子雖然體積不大,但一顆熱量約400大卡,也不可小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黃萾芬指出,粽子的主要成分「糯米」其本身不易消化,加上粽子大多含油量高,使得消化較慢,對一般腸胃道功能較弱的人或老年人一定要記得「細嚼慢嚥」、「淺嚐即可」。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糯米以支練澱粉為主,屬於高GI食物,對血糖衝擊較大,因此選擇粽子時,不妨以五穀雜糧(糙米、什穀米)混合糯米為主食的粽子作為正餐,再搭配燙青菜則營養更加均衡。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今年教作冰涼QQ果香粽,將水果包進粽子裡。用市面上方便購買的水晶粉作為粽子外皮,不添加糖,以當令水果天然甜味及富含纖維的特性,讓您今夏吃粽不增重,冰涼一夏唷!果香粽(5~6份)材料:水晶粉100公克、荔枝200公克、芒果丁30公克做法:A料:將100公克的水晶粉與100公克的冷水混合均勻。B料:將200公克的去籽荔枝及200公克水以果汁機均勻攪打後加熱煮沸,沖入A料中。將拌好的麵糊倒入大容器中拌勻,以大火蒸15分鐘。待麵糊稍冷卻,包裹芒果丁並入模型中。將包好的果香粽放入冷藏,待冰涼即可食用。黃萾芬提醒民眾,果香粽一顆熱量約80~100大卡,其果香外皮及水果內餡可隨個人喜好挑選、QQ的口感適合小孩及銀髮族,在炎炎夏日吃上一顆冰涼QQ果香粽,讓您暑氣全消喔!

完美口腔美妝 提升社交好感度

完美口腔美妝 提升社交好感度

夏日聚會多,活動多,露臉的機會也多,為增加個人魅力,很多人天天幫臉做抗老,但你知道目前職場正流行「口腔美妝」嗎?日本慶應大學社會學研究科曾指出微笑可以為你提升百分之九十的好感度。然而說話時露出一排黑黑黃黃的牙齒,或是因缺牙而顯現出不自在的微笑,可能會影響個人的社交觀感,這時口腔美妝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中華民國贗復牙科學會專科醫師鄭冬慧指出,美麗的基礎在健康,當牙齦呈現健康的粉紅色、牙齒沒有缺牙而排列整齊、齒色潔白有光澤、口腔沒有異味,即展現了理想的牙齒狀況。口腔美妝當然可以為有社交需求的現代人打造放電效果的微笑,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在當牙齒尚未造成嚴重口腔問題時,以微整型的概念幫牙齒恢復健康,而且變得漂亮。最常見且在短時間即可有效果的療程,有牙齒美白、全瓷假牙及美白貼片。坊間有許多標榜短短幾小時即可達到牙齒美白效果的美白牙貼或是美白牙膏,牙醫師通常持保留態度。鄭冬慧醫師解釋,牙齒美白的關鍵在於了解牙齒變色的成因、並選用適當且安全的方法。而藥劑的活性成份濃度的高低,以及美白過程中專業的操作,皆會影響結果是否理想。有效的活性成份是內含10%~22%的過氧化氫,但大部分市售的成份僅6%,不但濃度不夠,使用不當還易刺激牙齦等軟組織,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先經過口腔健檢評估,並由醫師操作的「冷光美白」是較安全的選擇,而且可以在一小時內就提升二至四個齒色亮白色階。若想以漸進的方式達到美白效果,也可以考慮在診所取模做個人化牙托,再經由醫師指示在家中配戴的「居家美白」,也可以在14天至一個月內提升牙齒亮白程度。鄭醫師強調,牙齒變色的原因很多,不是所有人的牙齒都適合進行美白,經由醫師診斷後再進行較佳。如果你是屬於先天齒色灰暗,或因後天四環黴素影響造成牙齒顏色黑黃,全瓷冠及美白貼片可協助改造成一口美麗無暇的新牙。當然在進行這種療程前,得先對「瓷牙」的材質有些基本認識。目前市面上所用的假牙材質非常多,有硬度及色澤和自然牙琺瑯質相近的全瓷塊、有含黃金比例不等的貴金屬燒瓷,也有含鎳、鉻等成份合成的賤金屬燒瓷。鄭醫師舉例,曾經有位患者因為裝了鎳鉻成份合成的金屬燒「瓷」導致牙齦過敏、紅腫並變黑。所以在個人體質並兼顧美觀的評估下,不妨參考醫師建議,根據口中牙齒的現況來選用牙材。理想的前牙贗復物應兼具美觀及功能性。外型、色澤及咬合的調整均是裝上新假牙時相當重要的步驟,新假牙是否與原有齒列協調、咀嚼功能是否有干擾等等,都要來回調整數次,通常不會一次到位。鄭醫師說,坊間有快速美齒的宣傳,基本上那僅是少數個案,速成的效果總是有些隱憂。若消費者想要做到心目中想要的效果,在時間上最好撥出三個星期至二個月的時間,來配合假牙的療程,若做好之後又注重口腔清潔,新假牙不但可以使用很久,更可以漂亮很久。

雙眼皮及眼袋手術的術後保養:丟掉冰塊與熱水袋,美麗電眼指日可待

雙眼皮及眼袋手術的術後保養:丟掉冰塊與熱水袋,美麗電眼指日可待

一般來說做完雙眼皮手術後該先冰敷,滿三天再改熱敷,直到完全消腫為止。冰敷的作用在讓血管收縮,以防止出血及過度腫脹;而熱敷的作用則在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腫。陳信成醫師在此方面有不同看法,陳信成醫師主張:熱敷會使血管擴張,新陳代謝加快,相對血液凝固速度也稍微加快。冰敷會使血管收縮,新陳代謝減慢,相對血液凝固速度也稍微減慢。以此原理,兩者皆可在許多手術進行當中應用來止血,以紗布沾熱水或冰水(都要消毒滅菌的)為之,但都要有配套措施。手術中,熱敷讓較小條的動脈出血點,流得更明顯,再用止血方法擇大而撲滅之,微小出血則讓它自行凝固止血,不拘小節的醫師適用之;冰敷讓所有的出血點消退,再用電刀或雷射維持手術區滴血不沾,較仔細、視野容不下一滴血的醫師適用之。陳信成醫師表示,若是應用到雙眼皮或眼袋手術後的止血消腫自家保養時,就要小心了,一定要遵守該手術醫師之指示,不能道聽途說,訛傳訛敷,否則出血淤青的話,就會變成所謂「美麗的熊貓」,甚或血腫形成而影響傷口癒合和美容快樂的心情了。陳信成醫師使用的雙眼皮或眼袋手術方法,手術後秉持中庸原則,傷口貼紗布不可拿開或沾濕,微量血水滲出沒關係,絕不可冰敷或熱敷,也省得麻煩,因在手術後一個月內做熱敷都有可能會出血或瘀血,而冰敷血管雖暫時收縮,血液凝固速度卻也減慢,又當冰拿開後,血管反而會擴張(拿塊冰實驗一下就知),還是有可能會出血,出血或滲血傷口週圍及臉就會更腫,成正比,因為臉部是皮(肉)包一顆頭骨,皮(肉)下沒什麼隔間。並且若較大的血管出血用冰敷也是止不住的,又冰敷會使血管收縮、新陳代謝減慢,則理論上傷口癒合也會較慢。

營養師有撇步 教你端午節如何聰明選擇健康粽!

營養師有撇步 教你端午節如何聰明選擇健康粽!

文/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 吳芳鶯端午節將近,粽香開始應景地四處飄散。為了讓民眾在端午佳節享用香味四溢的粽子,同時兼顧均衡飲食與養生保健,奇美醫學中心營養師將提供選購的小撇步,教您如何在琳瑯滿目的應景粽中,除了能享受到端午節的樂趣,同時也能吃得美味又健康!粽子是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高熱量食物,其內餡種類與烹調做法也會因不同地區之特色而影響熱量的多寡。一般傳統粽子的餡料包括:糯米、花生、鹹蛋黃、五花肉、香菇、蝦米、乾魷魚、紅蔥頭等,使用的調味料或沾醬(料)有:醬油、醬油膏、糖、鹽、味素、蕃茄醬、甜辣醬、花生粉等。就烹調方法而言,北部粽的主材料(糯米)會先用油熱炒過再包入其他餡料,南部粽則直接使用未炒過的生糯米,因此北部粽的熱量相對比南部粽來得高,因此建議:不管在家DIY或選購上,儘量以南部粽較適宜。而粽子的內容物種類與其份量也是決定熱量的因素,因此,儘量以瘦肉取代五花肉、鹹蛋黃以地瓜或紅蘿蔔來替代、以五穀雜糧米取代難消化的糯米、蓮子代替花生,再加上肉類少放些,而多增加一些蔬菜類,例如:杏鮑菇、鮮筍、蒟蒻、香菇等,至於調味料的用量儘量減少,沾醬(料)則避免使用,如此一來就可符合衛生署提倡的「三少一多:少油少糖少鹽多纖維」之健康飲食原則,同時熱量的攝取也就減少了。一般民眾在吃粽子的同時,除了要注意食材的選擇外,更要小心攝取量的拿捏。一個傳統肉粽約有400~500大卡(含1碗飯、2兩肉類、2份油脂),相當於成年人一餐的熱量。因此,建議一餐最多吃一個半,再搭配清淡的燙蔬菜和一份水果,如此一來就可讓飲食均衡、身體平衡。對於慢性病患又要如何吃呢?糖尿病患:除了充份掌握「份量」控制外,最好選擇以五穀雜糧米為主材料所製作的高纖粽,再搭配以蔬菜類取代高油的五花肉、鹹蛋黃、花生等餡料。 高血壓病患:在選擇粽子時首重烹調方法與調味,內餡以蒸、煮等方式,避免油炒過,以瘦肉取代高膽固醇的肥肉。調味要清淡,少用加工過、含納量高的沾醬(料),多利用天然的蔥、蒜、薑、檸檬來調味。 痛風患者:要避免餡料中的花生或以花生粉當沾料。另外,儘量勿選擇以高檔食材入餡的干貝或鮑魚粽,及配料中添加的蝦米、乾魷魚,以減少攝取過多海鮮類造成痛風發作。除了慢性病患需掌握以上原則外,對於腸胃功能不佳者也必須限量食用,並細嚼慢嚥,以免產生消化不良、便秘、腹脹、腹痛等症狀。粽子保存不當亦會發生腸胃症狀,為了確保食品衛生與安全,平常必須存放在冷藏中,若三天內未食用完則放入冷凍庫保存。端午節如何聰明選擇健康粽呢?營養師提醒,除了要了解每種粽子的材料及作法來挑選適合自己的粽子種類外,必須控制攝取份量,淺嚐應景即可,才能過個健康無負擔的端午佳節!

推動就醫分級觀念 輕中症轉住院免等待!

推動就醫分級觀念 輕中症轉住院免等待!

醫學中心急診「滿滿滿…」,待床總是「等等等…」,當身體不適、病痛分秒難受的時候,最怕就是在擁擠急診室苦候住院,已經等上2天2夜了,醫院卻還是「喬」不出?如何順利入院,臺北市衛生局報您知!囿於國人就醫習性,一旦生病即往大醫院跑的觀念,這樣的結果,導致近幾年來臺北市醫學中心急診部門空間、人力或處置能力負荷沈重,並已影響急重症病患之醫療需求及品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請民眾配合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廣之「小病看小醫院,大病看大醫院」的就醫分級觀念及轉診機制,既可讓一般輕中度傷病患得到更有效率之醫療服務,又可達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讓真正又急又重的嚴重病患能於第一時間獲得最佳醫療團隊之照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體諒病患在急診室久候病床的心情,為能迅速緩解身體不適及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品質,從今年3月29日開始試行「急診待床轉院」計畫,並以臺大及榮民總醫院為試辦對象,針對急診室等待病床住院的輕、中度病患,提供多一項選擇:即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可立即入住的病房,並由該院醫療人員親自至臺大及臺北榮民總醫院急診室向病患解說,及派遣救護車接病患轉院,以爭取黃金治療時間。另為保證接受轉院病患的持續照顧品質,衛生局邱局長首創先例,在給病人及家屬的說明書中提供了個人手機號碼,並24小時全天候開機,可接受民眾的直接反應並立即處理相關問題。而市立聯合醫院也努力做好民眾轉院後的醫療照顧,截至6月30日止,已計有22位在急診留觀超過24小時的病患(佔32%)接受轉院治療,該試辦計畫如成效良好,將於全市全面推動。此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從97年6月起推行到院前急診分流計畫,至今年4月為止,同意接受急診分流共1,076人次(佔31%),表示有3成的病患願意選擇在醫學中心急診室滿床時,不再前往而改至他院就醫,透過本市結盟醫院的合作機制,接受醫院可取得病患原就醫之紀錄,必要時經雙方醫院醫師的溝通「醫師對醫師(Dr.To Dr.)」可共同討論病情,對病患的身體雙重把關,同享醫學中心等級的後續醫療服務,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調查,病患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依行政院衛生署進行之「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評定,其評定結果分:重度、中度及一般等級醫院3類,目前本市重度級分別有:臺大醫院、三軍總醫院、臺北榮總醫院及新光醫院4家,醫院分類依其評定等級提供不同能力之醫療服務(例如轉院機制、會診機制、重症病患照護能力…等),意即醫院須依病患病情嚴重程度,除提供適當醫療處置,可於病患病情穩定後,視病嚴重度轉診至其他等級的醫院繼續治療。衛生局再度籲請民眾能配合就醫分級觀念,選擇適當的醫療場所就診,讓醫療資源得以合理分配及使用。

中醫師教你端午如何飽「粽」健胃

中醫師教你端午如何飽「粽」健胃

依照臺灣習俗,端午節到了天氣才轉為夏天,冬衣才真正可以收起來。的確,今年初夏,臺灣從南到北還不時處在滯留鋒面所帶來的梅雨之中,即使「立夏」這個節氣已經到了,在晚上出門時,還常常感覺涼風襲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吳建東說,最常見到的兩個問題為中暑及腸胃道疾病,中暑也因天氣逐漸炎熱,人體尚未適應炎熱天候,毛孔未開,汗不易流出,特別是時常出入冷氣房的人,更容易有外寒閉表,內生鬱熱,這種外寒內熱的狀況,汗不得出,熱不得通,於是就中暑了。吳建東接著說,另一個為腸胃道消化不良,病狀不像中暑在端午過後才漸漸發生,消化不良這個問題,在「立夏」之後就開始萌芽,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天氣漸熱,食物較春天容易腐壞,另一個原因則是吃過量粽子,而粽子特色就是為了能長期保存,且易於定型,常使用黏膩難以消化的糯米,為了口感以及經濟因素,常常放入膏粱厚味的滷肉、花生等等,最近甚至還使用到高膽固醇的海鮮類。吳建東舉例:病患陳先生長久以來就有消化不良問題,在幾年前甚至還發生過胃潰瘍,近日因親朋好友都送不少粽子,又香又好吃,一不注意多吃了幾顆,胃開始不舒服,一開始是胃脹,過一會打嗝都有粽子味道,後來慢慢變成有悶痛感及酸味冒出的症狀,甚至有時還想嘔吐。他解釋這種症狀,中醫名稱就叫做「傷食」,意思就是傷於飲食,伴隨著不同症狀,中醫也有不同治療方式。如果只是單純飲食過量,在家裡自己節制飲食,並且服用一些消食化積的食品即可,例如山楂、陳皮、麥芽之類,這些東西,中醫也常用來當做藥物使用;但若是有疼痛、嘔吐、吞酸、甚至惡寒發熱等等,就建議盡速就醫了。吳建東表示,一般食積導致的傷食,最常用的就是保和丸,裡面除了能夠幫助消化的藥物以外,還有一些清熱消炎藥物,對於食積導致的發熱也相當有效,但是住在都會區的人,常常進出冷氣房,在食積以外也常看到有體表受寒現象,則會考慮使用可治外感表寒,內傷濕滯的藿香正氣散,但若是平時脾胃比較虛弱,則平時就該用香砂六君子湯來調理。近年來,在端午節逼近的時候,常常看到粽子廣告,這邊出現一公斤大粽,那邊又出現包了鮑魚干貝的美味粽,從一顆二三十元,到一顆七八百元,民眾要怎麼樣將這些美食吃下肚又不傷身體呢?吳建東說,首先就是份量問題,因為粽子難以消化,所以要給腸胃更多空間來處理,也因為粽子脂肪高、熱量高、膽固醇高,也要給身體足夠時間來消耗。因此,第一件事情就是別吃太多,但每個人的耐受量不同,可以消化的粽子量不同,因此建議由自己觀察,所謂食要三分饑,吃到感覺稍有飽的時候就該停口,有吃到美味即可。第二個方法,就是配合多纖維食物下肚,如蔬菜水果之類,一方面容易有飽足感,讓我們不會一下子吃得太多,一方面也可以促進粽子在腸胃道內的消化,降低粽子待在腸胃道裡的時間,先前提到的山楂、決明子、陳皮、麥芽等中藥所組成的山楂決明飲,在此時也可以派上用場。其次就是在吃完之後,起來散散步,或是用手以右下左上的方式,輕輕摩擦肚皮,可以增加腹部氣血循環,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最後,當然記得要增加運動量,無論是怎麼樣的運動都好,吃下去過多熱量,也只有增加熱量消耗,才能將之平衡。吳建東還說,要是飲食不慎,腸胃問題已造成,如果是剛剛才造成的,則請趕快按壓手腕上方的內關穴,可以稍稍減輕胃部不適,但若是這樣子的毛病常常發生,則要另取小腿上的足三里穴,用來強化腸胃功能。內關:手臂內側,手腕橫紋上三根手指寬,在兩條筋的中間。足三里:小腿外側,膝蓋下四根手指寬的地方,在肌肉最豐厚處。 山楂決明飲:山楂一錢、決明子三錢、陳皮一錢、麥芽二錢,以1公升水煮,放涼後可當茶飲,或於飯前飲用,室溫則可,勿加糖或冰。

Menu